蓬莱市水系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蓬莱问题研究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因此全市要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蓬莱为目标导向,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全面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制度;美丽蓬莱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工作基本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五位一体”、“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同步”、“两个翻番”、”美丽中国”、“八个坚持”、“四个意识”、“三个自信”等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通过学习,加深了理解,感触颇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政府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致使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恶化。
蓬莱市风电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86公里,风力资源丰富,发展风电具有优越的条件。
近年我市风电开发进展迅速,装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在风电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进行大规模的扰动地表作业,破坏地貌植被,加剧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次生环境灾害。
因此,查清风电开发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对保障风电项目良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蓬莱市风电项目发展现状截止到2019年底我市共引进国电、中电、国华、华能、鲁能等6家大型电力集团重点建设大柳行、大辛店、刘家沟、南王、村里集、小门家、北沟等7个镇街风能资源较好、装机规模较大的陆地,装机容量近60万千瓦,年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
二、风电开发建设水土流失特点通过对风力发电项目的调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造成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项目组成内容多,土壤侵蚀形式多样。
风电项目一般由风电机组、集电线路、升压站、风电道路等工程内容组成,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形式呈现出“点、面、线”并存的特点。
“点”状侵蚀集中于风电机组开挖区,“面”状侵蚀集中于风机安装场地、升压站等场地平整;“线”状侵蚀集中于道路开挖、集电线路建设等,特别是山丘区风电场项目道路路线长,地形起伏大,一般采取半挖半填的施工方案,往往形成高开挖、高填方边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大。
风电项目通常位于山顶、山坡地带,其水土保持功能比较薄弱,植被破坏后恢复难度大。
风机的塔筒、叶片等设备的运输对道路条件要求高,为避免运输中划伤风机叶片,风电道路两侧不允许有高大的林木,因此对道路沿线两侧林木植被的破坏比较严重。
同时在山顶上和较陡边坡开挖土石方,对下游造成的潜在水土流失危害影响范围更大。
3、工程挖填土石方量大,弃渣较难处置。
风电机组安装场地整平、风机基础土石方挖填、风电道路修筑等,土石方开挖回填量较大,尤其对于土层薄、下伏基岩的作业面,石方开挖一般采取爆破方式,爆破后的土石渣只能作为弃渣处置,难以综合利用,并且由于建设地点多位于山坡,土石渣运输不方便,堆放区域空间不足且地势陡峭,处置不当极易引起渣体滑塌,加重水土流失,引发安全隐患。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关于蓬莱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与探析【摘要】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海岸线、温泉、山水、文化等。
本文通过分析蓬莱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探讨了蓬莱市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的规划设计、特色项目和营销策略。
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望了蓬莱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并提出了推动蓬莱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将为蓬莱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蓬莱市、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营销策略、前景展望、建议1. 引言1.1 蓬莱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蓬莱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目前,蓬莱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海洋、山林、湖泊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海洋资源是蓬莱市最大的旅游资源,其拥有长达30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的海水清澈透明,海岸线上有多处海蚀地貌景观,如八仙过海、瓶窑石、女娲研磨石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蓬莱市还拥有大片的山林资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适宜进行徒步旅行、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
湖泊资源方面,蓬莱市内有多处天然湖泊,如仙姑湖、龙泓湖等,湖水清澈,周围景色宜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蓬莱市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生长繁衍为观赏和科研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蓬莱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 生态旅游的定义与重要性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环境为主要吸引力,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尊重,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蓬莱环境现状评估报告根据对蓬莱市环境现状进行评估的报告,以下是我的回答:蓬莱市位于中国山东省的黄海之滨,是一个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的城市。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蓬莱市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报告将对蓬莱市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蓬莱市的空气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
由于车辆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排放等原因,城市中的空气污染物含量较高。
特别是在冬季取暖季节,燃煤问题尤为突出。
据监测数据显示,蓬莱市的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其次,水污染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蓬莱市毗邻黄海,海水的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城市的水体也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蓬莱市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也存在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这对居民饮水安全带来了威胁。
第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问题比较突出。
尤其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发为旅游景区,导致以农田和自然生态为代表的土地资源减少。
这不仅对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第四,垃圾处理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的产生量也在增加。
然而,蓬莱市的垃圾处理设施跟不上需求,导致垃圾处理存在滞后现象。
一些垃圾场的管理不善,导致废弃物的堆积和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蓬莱市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环境现状:1.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特别是控制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可以推广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
2.加强水污染治理,优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监管,防止地下污水渗入到饮用水源中。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保护,并推动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开发中,要注重生态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同时,加强对垃圾场的管理,防止废弃物的堆积和污染。
蓬莱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朋友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吧,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现在发展的重工业会影响到水资源的环保等问题。
当水资源出现污染的情况,人们后悔也会来不及,因此,在还未污染的时候就要做好各项调查报告。
下面为大家推荐蓬莱水资源调查分析报告,朋友们可以借鉴。
在市县级领导带领系,一起来蓬莱水库开展调研,主要目的是针对当前严峻的旱情形势,进一步了解水库水资源保护、大型灌区建设和水库在当前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中发挥的作用等情况,分析形势、克服困难,明确下步工作要求,推动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做得更好,效益发挥得更好。
一、对水库近期各项工作的基本估价(1)工作思路比较清晰。
通过实地调研,我深切地感受到,水库管理局立足于发挥水库的功能作用,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超前谋划、及时安排,保证了灌区的抗旱用水需求;把水资源保护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水库水质总体上保持在二类水质;把推进大型灌区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启动实施了大型灌区(2)蓬莱灌片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把提升水库和灌区运行管理水平作为根本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了水库和灌区的安全有效运行。
总体上看,工作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工作安排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能基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3)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步显现。
去年,水库水体颜色发生异常变化,水资源保护的压力空前加大。
面对困难和问题,水库管理局新班子站在全局的高度,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紧紧抓住水资源保护这一重点措施。
二、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水库工作水库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还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才能确保水库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真正发挥水库应有的效益。
(1)抗大旱和长期抗旱功能发挥不足。
抗旱和灌溉是水库的重要功能,但由于去年以来降雨偏少,水库来水量小、蓄水少,上游来水仅1.73亿立方米,为多年平均来水量的50%左右;目前水库蓄水量仅1.7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0.51亿立方米,可利用的仅1.17亿立方米。
蓬莱市水系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低山丘陵区,有大小河流432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其中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平畅河、龙山河、五十堡河、孚庆河、王庄河5条;向北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蔚阳河、于庄河3条。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全市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对水系生态建设十分重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人水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水系生态建设,提出用3-5年的时间,构建起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水利“五大体系”,即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城市双水源工程体系、协调高效的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安全可靠的城市防洪工程保障体系、科学高效的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体系和监管完善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一、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河流水系的上游,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治理开发与保护利用相结合,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入河入库泥沙。
近年来,共治理重点小流域12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整修水平梯田145公顷,营造水保林536公顷,经济林443公顷,疏林补植748公顷,封育治理18平方公里;建设谷坊116座,塘坝6座,水井65眼,蓄水池10座,沟道护岸2公里,排灌沟渠1.5公里。
治理总投资908万元。
二、实施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优美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在河流的中下游,以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改善河道水系环境为目标,实施清淤、筑堤、护岸、建闸、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河道水系生态环境。
近年来,先后对平畅河、龙山河、黄水河、五十堡河、孚庆河、王庄河、蔚阳河、于庄河等10多条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河道总长度38公里,其中河道清淤48万方,堤防加固86万方,建设拦河闸坝20座,增加蓄水量834万方;三、抓好城市水系生态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生态安全黄水河、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是蓬莱市最大的四条河流,是市区主要供水源地之一。
研 究·RESEARCH92蓬莱市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振兴对策研究文_杨晓棠 蓬莱市环境保护局摘要:近年来,蓬莱市以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为重点,围绕“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目标,扎实开展各项乡村生态环境环保工作,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振兴目标;蓬莱市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revitalization in Penglai CityYang Xiao-tang[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Penglai has focused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focusing on the "four beauties" of "the beauty of clean and tidy environment, the beauty of prosperous life of the villagers, the beauty of civilization and humanities, the beauty of peace and harmony of the villagers", and has carried out all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rural areas. The quality of r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whole city. Positive contributions have been made.[ Key words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vitalization goal;penglai City1 前期主要工作回顾1.1 加强全市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和培训将农村环保工作列入全市环保工作重点,每年召开蓬莱市环境保护会议,总结、部署全市农村环保工作,交流农村环保工作经验,下达全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
蓬莱市水系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低山丘陵区,有大小河流432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其中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平畅河、龙山河、五十堡河、孚庆河、王庄河5条;向北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蔚阳河、于庄河3条。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全市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对水系生态建设十分重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人水和谐为目标,大力开展水系生态建设,提出用3-5年的时间,构建起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水利“五大体系”,即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城市双水源工程体系、协调高效的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安全可靠的城市防洪工程保障体系、科学高效的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体系和监管完善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一、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在河流水系的上游,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治理开发与保护利用相结合,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入河入库泥沙。
近年来,共治理重点小流域12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整修水平梯田145公顷,营造水保林536公顷,经济林443公顷,疏林补植748公顷,封育治理18平方公里;建设
谷坊116座,塘坝6座,水井65眼,蓄水池10座,沟道护岸2公里,排灌沟渠1.5公里。
治理总投资908万元。
二、实施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优美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
在河流的中下游,以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改善河道水系环境为目标,实施清淤、筑堤、护岸、建闸、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河道水系生态环境。
近年来,先后对平畅河、龙山河、黄水河、五十堡河、孚庆河、王庄河、蔚阳河、于庄河等10多条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河道总长度38公里,其中河道清淤48万方,堤防加固86万方,建设拦河闸坝20座,增加蓄水量834万方;
三、抓好城市水系生态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黄水河、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是蓬莱市最大的四条河流,是市区主要供水源地之一。
自1998年以来,市水利部门重点抓了黄水河、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水系综合治理,先后投资6200万元,实施了三大治理工程:一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
在黄水河、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中下游8公里河道上兴建了6座拦河闸坝。
二是实施了防洪工程。
通过对河道裁滩清障、清淤、筑堤和河唇浆砌,对黄水河、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中下游河道进行了高标准治理,重点河段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一般河段20年一遇。
三是环境绿化工程。
结合河道整治,对两岸滩地、大堤两侧及堤外50米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绿化,逐步建成河滨公园。
通过实施这三大工程,黄水河、平畅河、龙山河、平山河中下游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海水内侵趋势得到遏制,供水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改善了环境,提升了开发区和潮水工业园区档次。
目前已在大堤两侧植树1万多棵,栽种花木草皮6万平方米,水系绿化率达到95%以上。
三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整治过程中,将治水与治景治貌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初步实现了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达到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市区供水能力的目的。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系生态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我市水系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全市雨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系生态建设发展不平衡,水系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发挥不充分,水土流失和河流、水库等淤积现象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3.6%;水系绿化整体水平不高;地下水超采产生的地下水漏斗区、河道断流、海水入侵、水系生态功能退化等现象在局部还比较严重;全市仍有部分河流没有进行综合治理,防洪减灾能力薄弱,水系生态功能不完善等。
因此,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和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2、水系生态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资金投入已成为制约水系生
态建设的最大瓶颈
按照蓬莱市水系生态建设总体部署,今后5至10年,全市水系基本实现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有效保障水系生态安全。
围绕这一目标,全市水系生态建设重点突出“三区(中心城市市区和郊区、南部水源涵养区和北部生态脆弱区)三点(邱山水库、战山水库、平山水库)三线(胶东调水线、北部海岸线、南部市界线),组织实施“六大工程”(水系造林绿化工程、水系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水系水土保持工程、水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水系破损山体治理工程、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3、有关部门配合不够,缺乏合力
水系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水利、林业、农业、环保、国土等多个行业。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虽然积极开展了水系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缺乏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往往各自为战,单打独斗,形不成工作合力,影响了水系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
4、执法不严,破坏水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水系生态建设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多个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各有关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机制,执法力量薄弱等
原因,致使破坏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给水系生态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五、对策及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
加强水系生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要根据蓬莱市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编制水系生态建设规划,特别是要抓好省委、省政府意见的落实。
2、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要研究制定水系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对水系生态建设用地,属于国有的,谁使用、谁建设;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已承包到户的,原则上不做调整,通过完善和落实各项补偿政策,保证集体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系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积极筹措水系生态建设资金,按照分级负责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系生态建设投入机制。
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和节能减排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水利建设补助资金。
同时,县、镇两级财政要加大对水系生态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3、搞好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水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突出综合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设进度。
要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定期分析研究、协调解决水系生态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4、加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
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水系生态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努力营造保护水系生态的浓厚氛围。
要坚决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水工程和污染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持良好的水事秩序,确保水系生态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