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国标、澳标、美标、欧标的比较
- 格式:xls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钢化玻璃的国际标准与技术规范创新钢化玻璃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安全性能的玻璃制品,其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车辆、电子等领域。
随着钢化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技术规范和标准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钢化玻璃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创新,以期促进钢化玻璃制品的进一步发展。
一、钢化玻璃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钢化玻璃制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钢化玻璃标准有EN、ANSI、ASTM等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不仅具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测试方法,而且能够统一全球钢化玻璃产品的质量标准,推动全球钢化玻璃行业的共同发展。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国际上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
例如,在汽车领域,钢化玻璃标准要求必须符合汽车安全玻璃规范,满足车窗、后视镜等部件的防护要求。
同时,在建筑领域,钢化玻璃标准也针对其安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二、钢化玻璃的技术规范创新钢化玻璃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紧密相关,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的过程中相互交织。
新的技术规范可以推动钢化玻璃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而标准的提升也可以促进钢化玻璃技术和应用的创新。
以下是几个钢化玻璃技术规范创新的案例。
1. 蒸发镀膜钢化玻璃技术蒸发镀膜钢化玻璃技术是一种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制造出颜色丰富、性能优良的钢化玻璃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广告牌、工艺品等领域。
近年来,这一技术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为其产业化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 智能钢化玻璃技术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钢化玻璃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领域。
这种技术可以让钢化玻璃变得更加智能化,例如,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改变钢化玻璃的透明度、减小阳光的反射等,实现全方位的智能控制。
这一技术有望在建筑、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支撑。
3. 超清钢化玻璃技术随着人们对玻璃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超清钢化玻璃技术逐渐兴起。
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出更为清晰、透明的钢化玻璃产品,使其对于建筑、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提升。
欧美型材门窗标准及性能特点的比较我国塑料门窗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欧洲和美国引进成套的设备、模具、配方、工艺以及门窗的组装技术等生产技术,到目前主要形成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型材和门窗体系。
1988年2月13日,我国轻工部批准颁布GB8814—88标准,它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6785—1985《窗框用硬PVC型材》。
1995年开始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本次修订标准的主要依据仍是JISK6785,于1998年公布,1999年开始执行。
1994年12月5日,我国建设部批准颁布《PVC塑料门JG/T3017—94》标准和《PVC塑料窗JG/T3018—94》标准,它们等效采用德国DIN18055、DIN4108及DIN4109中有关门(窗)的技术要求。
GB8814—98标准、JG/T3017—94标准和JG/T3018—94标准构成了我国塑料型材及门窗标准体系的框架,上述标准的颁布、实施,推动了我国塑料型材和门窗的发展。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用一个标准指导两种不同生产技术的欧式和美式型材及门窗制造,实在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加完善标准的准确性,合理性,笔者就对欧美型材标准的比较以及对型材和门窗的理解,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欧、美型材及门窗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在塑料门窗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欧洲的国家(德国、奥地利)、还是北美的国家(美国、加拿大)都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和气候等国情,已经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各自国情的塑料门窗体系。
例如,美国别墅建筑比例较大,而且木质结构房子较多,因此,要求窗型美观秀丽,小巧灵活,精美豪华,个性化突出,窗型多以推拉、上下提拉为主,部分使用平开窗,平开窗多以摇机开启、多启锁闭为主。
符合美国,工业技术发达、多民族、多文化、地域跨度大,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国情。
而欧洲砖石建筑和古典风格建筑、较多,早期欧洲建筑多用木窗,窗洞口小,不少窗洞口安装单扇窗,窗型以平开为主。
例如,在德国的塑料窗几乎全部是60系列左右的内平开下悬翻转窗,其造型也是相当简洁统一。
5个玻璃厚度国家标准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而不同的玻璃厚度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应用。
为了规范玻璃厚度的标准,各国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5个国家的玻璃厚度国家标准,希望能够为大家在选择玻璃材料时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玻璃厚度国家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建筑玻璃》(GB11614-2009)规定,玻璃厚度应根据玻璃的用途和尺寸来确定。
一般来说,单层玻璃的厚度应不小于5mm,双层夹胶玻璃的厚度应不小于6mm,而中空玻璃的厚度则应不小于12mm。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玻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玻璃厚度国家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玻璃厚度的标准,其中包括了玻璃的尺寸、强度等要求。
一般来说,美国的玻璃厚度标准与中国的标准相似,但在具体数值上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美国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标准,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对于地震区域的建筑玻璃厚度有着特殊的要求。
接着,我们来看看日本的玻璃厚度国家标准。
日本工业标准(JIS)对于建筑玻璃的厚度也有着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了普通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不同类型的玻璃。
与中国和美国的标准相比,日本的标准在一些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是为了保证玻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欧洲的玻璃厚度国家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
欧洲标准委员会(CEN)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玻璃的标准,其中包括了玻璃的厚度、尺寸、强度等要求。
在欧洲,玻璃的厚度标准可能会因国家而异,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是为了确保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的玻璃厚度国家标准。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AS)对于建筑玻璃的厚度也有着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了玻璃的类型、尺寸、安装要求等。
澳大利亚的标准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在一些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为了确保建筑玻璃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对于玻璃厚度的国家标准都有着详细的规定,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外中空玻璃标准之间的比较将原有国外标准和现行国外标准进行比较。
对原有标准之间的比较,我们着重考察美国标准和加拿大标准,亦即:ASTM E773、E1887、E774和CAN/CGSB 12.8。
现行标准,亦即统一后的标准,主要分为两大体系,北美标准ASTM E2188、E2189、E2190和欧标EN 1279, 1-6部分。
最后,我们还将简单扼要地介绍一下正在制订中的中空玻璃的ISO国际标准,即DIS 20492 (标准草案)。
但是,对上述标准的比较我们将有所侧重,分三个层次进行。
北美标准与现行的国标GB11944-2002最为接近,且占有的资料较多,因此,着重介绍。
接下来,将北美标准与欧标进行比较详尽的比较。
国际标准ISO目前为草案阶段,预计明年实行,这里对此只进行概述。
从顺序上看:首先是北美标准,然后是北美标准和欧洲标准,最后,ISO标准。
中空玻璃标准的基本内容国外现行的和原有中空玻璃检测标准,尽管有一些区别,但一般来说,都包括:加速老化实验、化学雾化实验、样品规定、惰性气体的检测和检测的判定标准。
亦即:1) 加速气候老化实验a) 高湿检测b) 气候循环检测2) 化学雾化实验3) 样品规定4) 检测判定标准5) 氩气/惰性气体充气检测各国中空玻璃标准除了含有上述检测的基本元素之外,欧标EN1279还包括:中空玻璃辅助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一致性评估和生产控制和周期性检测。
应该指出,后面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列入北美中空玻璃标准,但同样的内容,却规定却分别列在IGCC(美国中空玻璃认证委员会)和IGMA(北美中空玻璃制造商联盟,亦即北美中空玻璃协会)的认证要求中。
兹分别叙述。
高湿检测该实验目的是,模拟自然界中水气进入中空玻璃的过程,迫使水气渗入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内并进入中空玻璃空气层内。
北美的各个标准之间的比较。
相同之处:所使用的设备基本相同。
区别:CAN12.8中规定有温度循环,稳定淋水,在原有的ASTM和HIGS(统一后的ASTM标准)中没有循环,相对湿度不变;按原有的ASTM和HIGS标准检测,时间比CAN12.8多50%;lCAN12.8标准规定高湿和气候循环两项实验中,使用不同的样品;而原有的ASTM和统一后的ASTM标准中都规定使用同一样品。
安全玻璃欧标是指欧洲标准,包括建筑安全玻璃和防火安全玻璃的测试和要求。
以下是一个欧标的安全玻璃介绍,大约需要800字:安全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天窗、隔断、框架等部位,能够起到防砸、防冲击、防裂纹扩展、防火等功能,从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在欧洲,安全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安全产品,其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欧洲标准的要求。
欧洲标准是一个综合性标准,包括建筑安全玻璃和防火安全玻璃的测试和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安全玻璃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认证程序等,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安全玻璃,必须符合欧洲标准的要求,并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
目前,欧洲市场上销售的安全玻璃主要有两种认证标准,即德国标准DIN9644和欧洲标准EN12452。
这两种标准都规定了安全玻璃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认证程序,并要求生产企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经过审核后才能获得认证证书。
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安全玻璃,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才能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
这些测试包括冲击测试、抗拉测试、耐火测试、耐候测试等。
其中,耐火测试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测试,它要求安全玻璃在高温和火焰的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性能指标,如不产生裂纹、破裂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外观检查、性能测试、耐候性试验等其他测试,以确保安全玻璃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在选择安全玻璃时,消费者应该选择具有相关认证证书的产品。
同时,应该注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指标,如厚度、颜色、透明度等。
此外,消费者还应该注意产品的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以确保购买到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
总之,安全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欧洲标准的要求。
在选择和使用安全玻璃时,消费者应该选择具有相关认证证书的产品,并注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指标。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国标、美标、澳标检测分析谭杰翁【摘要】建筑幕墙作为建筑物主要外围结构,其性能优劣已被充分重视.国际中明确提出的幕墙通用要求有: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热工性能和抗震要求、耐撞击性能、光学性能、承重力性能.本文针对行业最常见的中国标准(GB)、美国标准(ASTM、AAMM)、澳洲标准(AS/NZS)三种行业主流幕墙物理性能检测进行分析.【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9(000)019【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建筑幕墙;幕墙物理性能检测;抗风压;水密;气密;平面变形【作者】谭杰翁【作者单位】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51 引言对于幕墙四性检测,现行的常用幕墙检测标准包括中国标准(GB)、美国标准(ASTM、AAMA)、欧洲标准(EN)和澳洲标准(AS/NZS)。
随着幕墙行业高速发展,工程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国标、美标、澳标三种幕墙主流物理性能检测进行分析讨论。
2 检测顺序比较检测顺序比较就幕墙而言,标准中明确指出检测顺序安排应该遵循压力由小到大的原则,使各个单项检测对后面的检测影响最小,在这个问题上,国标、美标及澳标都是遵循这一原则:国标(GB/T15227-2007):推荐试验顺序宜按照:气密、抗风压变形检测P1、水密(稳定加压或波动加压)、抗风压反复检测P2、抗风压安全检测P3、平面内变形检测。
美标(AAMA501.4-00):推荐试验程序宜按照:气密、静态水密、动态水密、抗风压(1倍设计风压)、重复气密性、重复静态水密性、平面内变形(1倍设计变形)、重复气密性、重复静态水密性、抗风压(1.5倍设计风压)、平面内变形(1.5倍设计变形)。
澳标(AS/NZS4284:2008):推荐试验程序宜按照:水密(稳定加压)、水密(波动加压)、抗风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风压)、气密、水密(稳定加压)、水密(波动加压)、平面内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水密(波动加压)、抗风压(极限风压)、平面内变形(极限状态变形)。
国外中空玻璃标准简介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中空玻璃标准主要有:欧洲标准、美国材料协会标准、日本工业标准和加拿大国家标准。
一、欧洲标准EN l279《建筑用中空玻璃》EN l279六个部分的具体内容:第一部分:通则、尺寸偏差和对系统描述的准则第二部分:水分渗透性的长期试验方法和要求第三部分:气体渗透率和气体浓度的长期试验方法和要求第四部分:密封边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第五部分:合格产品的评价第六部分:工厂的生产控制和定期抽样检验第二部分——水分渗透性的长期试验方法和要求该部分的试验方法是通过对水分渗透指数的确定,来定量衡量中空玻璃耐久性和密封寿命。
标准中规定:水分渗透指数工五次测量的平均值laV不应超过0.20,同时每块样品的水分渗透指数的最高值不应超过0.25。
水分渗透指数的测定方法Ti:干燥剂的初始水分含量Tf:干燥剂的最终水分含量TC:干燥剂标准水分含量Ti的测定:在五分钟之内将中空玻璃样品的玻璃和铝框割开,取出中空玻璃内的分子筛,置于一坩埚中,坩埚的质量为m。
,并在三分钟内称量该分子筛和坩埚的总质量,记作mi:然后将这个装有分子筛的坩埚放入电阻炉中,60分钟加热至950℃并保持l20分钟,之后再测量该坩埚中分子筛的质量,记作mr。
Tf是中空玻璃经环境试验后干燥剂的水分含量。
环境试验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56个温度循环,每12小时为一个温度循环,温度从一18。
C~53。
C,第一--1口"p刀一疋El恒温恒湿阶段,温度58℃湿度≥95%,时间为7周。
1.第一部分56个温度循环2.该试验如果用两个试验箱时,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过程3.第二部分恒温恒湿7周这是第一阶段的温度曲线,在高温段也要保持高湿。
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也像初始水分含量一样。
TC标准水份含量将分子筛从中空玻璃中取出后,置于饱和氯化钙水溶液环境中4周以上,使其达到吸附平衡。
测定坩埚中分子筛的质量,直至达到恒定的质量,记作mc,同样:上述的方法是适用于槽铝式中空玻璃的干燥剂水分含量测定,对于分子筛与聚异丁烯混合使用,如复合胶条的水分含量,将用其它的方法来测定。
钢化玻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日本标准JISR3206(1989版)《钢化玻璃》对GB9963-88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日本标准等效,但考虑到其适用范围,增加了抗风压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原名为JC 293-82《平型钢化玻璃》,1986年重新制定该标准,删除其中关于汽车、船舶用钢化玻璃的规定,一名为《钢化玻璃》并于1988年发布后实施。
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了原标准中的Ⅱ类钢化玻璃并重新分类,将霰弹袋的最大冲击高度2300mm改为1200mm,经过这样的修改,这项试验就不仅仅是观察其碎片状态,而是用于判定玻璃安全性能的试验。
另外,鉴于我国钢化水平的提高,将原4mm厚玻璃落球冲击破碎后称量最大碎片质量的方法改为用制品作试样,小锤冲击后检验碎片的方法;且去掉原标准中对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规定。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9963-88。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蜀一、汪如洋、韩松、王睿。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适用于建筑、工业装备等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31-92 硫化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GB 1216-85 外径千分尺GB 4871-1995 普通平板玻璃GB 5137.2-1996 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GB 11614-89 浮法玻璃JC/T 677-1997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压试验方法3 分类及应用3.1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类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3.2 钢化玻璃按应用范围分类,分为建筑用钢化玻璃和建筑以外用钢化玻璃。
最新钢化玻璃国标(建筑玻璃)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Part 2:Tempered glass1 范围GB15763的本部分规定了经热处理工艺制成的建筑用钢化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GB15763的本部分适用于经热处理工艺制成的建筑用钢化玻璃。
对于建筑以外用的(如工业装备、家具等)钢化玻璃,如果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可根据其产品特点参照使用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9962-1999 夹层玻璃GB 11614 浮法玻璃GB/T 18144 玻璃应力测试方法3定义及分类3.1定义钢化玻璃:经热处理工艺之后的玻璃。
其特点是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碎片状态。
3.2分类3.2.1 钢化玻璃按生产工艺分类,可分为:垂直法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采取夹钳吊挂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钢化玻璃。
水平法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采取水平辊支撑的方式生产出来的钢化玻璃。
3.2.2 钢化玻璃按形状分类,分为平面钢化玻璃和曲面钢化玻璃。
4 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生产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用于生产钢化玻璃的玻璃,玻璃的质量由供需双方确定。
5 要求钢化玻璃的各项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
其中安全性能要求为强制性要求。
125.1尺寸及其允许偏差5.1.1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5.1.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对角线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玻璃制品国内外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的差异对于接触食物的均质玻璃器皿(即未经装饰或上釉的玻璃器皿),例如钠钙或硼硅酸盐玻璃制品,以及均质的微晶玻璃器皿,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地使用含有铅和镉的原材料,只有其中所含的杂质才能溶出铅和镉,而且通常情况下溶出量低于欧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当前对铅和镉的探测限值。
对于使用大批量生产的钠钙硅酸盐玻璃或硼硅酸盐玻璃所制造的未经上色、装饰或上釉的玻璃制品,大多数国家没有十分明确的单独针对玻璃制品的标准,但由于陶瓷、玻璃、微晶玻璃和搪瓷制品区属于硅酸盐表面制品,因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陶瓷、玻璃、微晶玻璃和搪瓷归为同类产品,适用于同一标准限量和检测方法,但某些标准对上述四种不同材料费是有区别的,需要提请注意。
由于各个国家使用的检测标准和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给标准的相互比较带来难度.如欧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486铅镉限量的单位以及容器规格与美洲的单位不同,需要进行换算,然后才能对比。
因此,各出口企业必须了解进口国当地适用于的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外进口商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控制。
根据2010年10份最新搜集到的各国铅镉限量要求,欧盟、美国、日本等等国家对有装饰玻璃制品的口缘20mm以上,都提出了铅镉限量要求.我国标准中目前还没有口沿和装饰表面方面的规定,需国内各方面引起关注。
美国加州65号方案更进一步对所有装饰的日用玻璃制品表面铅镉限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出口的日用玻璃制品以钠钙或硼硅酸樐玻璃为主,由于而死这类玻璃材质本身只有痕量的铅镉杂质,所以这类出口产品发生的铅镉超标现象,基本上都缘于深加工装饰材料。
我国出口的诸如烤花、手绘、喷色等等深加工装饰玻璃制品必须提高重视,近几年已经在欧美市场发生多起这方面的诉讼、索赔、退货或遭通报案例。
另外,销往欧盟各国的与食品接触的产品,除符合欧盟食品级指令EC No 1935/2004要求外,不同成员国在些法规的基础上,根据本国情况,还制定了本国对食品级接触材料的的相关法规要求。
国内外安全玻璃标准面面观安全玻璃是指平板玻璃经强化处理或与其他材料复合,从而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抗震性能,提高玻璃产品安全性。
安全玻璃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建筑用、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机车、船舶和飞机)用及家居用等种类。
根据安全玻璃的实际应用,国内外均出台了相应的产品及试验方法标准。
本文主要将介绍建筑、汽车、铁道车辆用安全玻璃国内外标准的制、修订情况。
建筑用安全玻璃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即指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以及由这两种玻璃组合而成的构件,如安全中空玻璃等。
我国已颁布的建筑用安全玻璃标准主要有GB9963《钢化玻璃》、GB9962《夹层玻璃》及GB17841《幕墙用钢化玻璃及半钢化玻璃》。
GB9962《夹层玻璃》已立项修订,修订稿的草案已完成,即将向各夹层玻璃生产企业征求意见。
草案与原标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依据ISO12543-1~6及EN12600对夹层玻璃的定义、外观质量、耐湿性、耐辐照、摆锤冲击性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
特别是摆锤冲击性能,取消了原标准中的分类,采用了EN12600的分类方法。
国外相关标准主要有欧洲的EN12150和EN12600、美国的ANSIZ97.1、日本的JISR3206及JISR3205、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2543-1~6及BS6202等。
建筑用安全玻璃国内外标准对比情况见表1.GB15763.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是在原95版国家标准《防火玻璃》基础上修订的,并参考了BS476第22部分、ISO3009、DIN4102等标准。
新版标准已于2001年11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防火玻璃和耐火等级进行了重新分类,增加了单片防火玻璃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同时,由于船用防火玻璃的性能指标与建筑用防火玻璃相差很大,该标准删去了船用防火玻璃的相关部分。
汽车用安全玻璃标准目前,国内汽车玻璃标准已形成了一个标准体系,包括术语标准、包装标准、产品性能标准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等。
标准名称: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英文名称: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Part2: Tempered glas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08-30发布2006-03-01实施标准编号:GB15763.2-2005前言GB 15763《建筑用安全玻璃》目前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防火玻璃;——第二部分:钢化玻璃。
本部分为GB 15763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5.5,5.6,5.7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部分代替GB/T 9963-1998《钢化玻璃》和GB 17841-1999《幕墙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中对幕墙用钢化玻璃的有关规定。
本部分与GB/T 9963-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为强制性标准,GB/T 9963-1998为推荐性标准;——修改了碎片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关于引用文件的规则修订为:区分注日期和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T 9963-1998的2,本部分的2);——增加了垂直法钢化玻璃和水平法钢化玻璃的分类(本部分的3);——纳入了GB 17841-1999中对幕墙用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和耐热冲击性能要求,修改了表面应力的要求(GB 17841-1999的5.4.1,5.4.3,6.4,6.6;本部分的5.8,5.11,6.8,6.9);——增加了对玻璃圆孔的尺寸要求(本部分的5.1.5);——修改了外观质量的要求;——删减了透射比和抗风压性能的方法和要求;——修改了抽样规则;——增加了对钢化玻璃应力斑和自爆现象的说明(本部分的附录A)。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建材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江花新谊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无锡新惠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钢化玻璃国家标准钢化玻璃国家标准标准名称: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英文名称:Safety glazing materials in building Part2: Tempered glas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08-30发布2006-03-01实施标准编号:GB15763.2-20055要求5.1允许尺寸及允许偏差5.1.1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边长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5.1.2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的对角线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长方形平面钢化玻璃对角线差允许值(单位为毫米)5.1.3其他形状的钢化玻璃的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5.1.4 边部加工边部加工形状及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5.1.5 圆孔5.1.5.1 概述本条只适用于公称厚度不小于4mm的钢化玻璃。
圆孔的边部加工质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5.1.5.2孔径孔径一般不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小于玻璃的公称厚度的孔的孔径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表4孔径及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5.1.5.3 孔的位置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a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
如图1所示。
图1孔的边部距玻璃边部的距离示意图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b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的2倍。
如图2所示。
图2 两孔孔边之间的距离示意图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c不应小于玻璃公称厚度d的6倍。
如图3所示。
注:如果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小于35mm,那么这个孔不应处在相对于角部对称的位置上。
具体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
图3 孔的边部距玻璃角部的距离示意图4) 圆心位置表示方法及其允许偏差圆孔圆心的位置的表达方法可参照图4进行。
如图4建立坐标系,用圆心的位置坐标(x,y)表达圆心的位置。
圆孔圆心的位置x、y的允许偏差与玻璃的边长允许偏差相同(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