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第2章外环境
- 格式:pdf
- 大小:37.64 MB
- 文档页数:92
建筑环境学——李念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 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2.1太阳与地球运动建筑内环境包括:空间内空气的热湿环境、空气品质、气流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
建筑外环境包括:建筑外围护结构以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建筑外环境与建筑内环境和建筑节能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天空的辐射、土壤的温度。
1884年经国际会议规定,以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所在的子午线为全世界通用的本初子午线。
北京市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19′。
自转自西向东平均角速度15°/h公转围绕太阳逆时针旋转偏心率0.016黄赤交角23°27′近似为23.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交替钟表时间均以地方平均太阳时为准T m 。
(真太阳时为T )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经度每隔一度地方时相差4min真太阳时与地方平均太阳时的换算6015e L L T T m m +-+=【10页】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赤纬从赤道平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的方向称为太阳位置。
太阳高度角是地球表面上某点和太阳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是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球上的投影与南向夹角。
以南点为0°向西为正向东为负。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地理纬度ϕ、赤纬δ、时角h太阳高度角ϕδδϕβsin sin cosh cos cos sin += 太阳方位角βδcos sinh cos sin =A 【13页】 2.2太阳辐射与日照太阳常数是进入地球大气的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值为1353W/m2测量要在大气外垂直入射光面积上。
太阳常数不是固定不变的。
太阳直径为地球的110倍,温度为6000k,内部为710*2k 地球接受太阳能量1.72×1014kw,为辐射能二十亿分之一。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1. 地球绕日运动✧ 太阳的运动轨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23.5。
太阳的运动轨迹,北纬23.5。
至南纬23.5。
之间。
✧ 赤纬角)365284360sin(45.23n+⨯=δ,n 是计算日在一年之中的位置。
✧ 真太阳时6015eL L T T m m +-±=式中 T当地的真太阳时,h ;Tm 该时区的平均太阳时(该时区的标准时),h ; L当地子午线的经度,deg ;Lm 该时区中央子午线的经度,deg ; e时差,min ;对于东半球取正值,对于西半球取负值。
2. 太阳辐射✧ 辐射照度用于表示太阳辐射能量大小的量,指1m2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的辐射能通量,单位W/m2。
地球大气层外与太阳光线垂直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几乎全年不变。
在太阳与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太阳辐射照度I0=1353W/m2。
✧未通过大气层太阳辐射分布辐射波谱见书。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到底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直射(直接照到地面)+散射(经大气散射)+大气长波辐射(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升温后再向地面辐射,是极为微小的一部分,可忽略)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照度正比于太阳高度角与大气透明度。
大气消光系数与大气透明度大气层对辐射的衰减效应x xkI dx dI -= 式中I x ——距大气层上边界x 处的法向表面太阳直射辐射照度,W/m2k ——比例常数,m-1x ——太阳光线的行进路程,m0exp()X I I kx =-消光系数a kL = I 0——太阳常数L ——日射垂直于地面时太阳的辐射行程 k ——单位厚度消光系数 太阳位于天顶时,0exp()L I I a =-大气透明度0/exp()L P I I a ==-3. 室外气候✧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可以看作是无数空气分子长时间持续的撞击物体所致。
将空气看做混合理想气体,压强p 公式:23i p n w -=⋅∑i n ——气体分子数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个/m 3;w -——分子平均动能,32w KT -=,231.380610/K J K -=⨯; T ——热力学温度。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环境,因此,有必要将建筑外环境的根本概况讲清楚,以便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改善建筑物的内部环境。
第一节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位置都可以用地理经度和纬度表示。
1.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球外表相交而成的圆叫经度圈。
经度圈都要通过南北两极,形成两个180°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或称子午线〕全球共分为180个经圈,360条经线〔子午线〕。
* 国际会议商定,以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所在的子午线为全世界通用的本初..子午线...。
2.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球外表相割而成的圆,称为纬线,且彼此平行。
其中通过地心的纬线.....叫赤道.........、北两个半球.....。
..。
赤道面将地球分为南3.经度:经度是指本初子午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地子午线所在平面的夹角。
以本初子午线为零度线,自零度线向东分为180°叫东经..。
..,向西分为180°叫西经4.纬度:是以本地法线〔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赤道的纬度为零。
自赤道向北极方向分为90°称为北纬..。
..,向南极方向分为90°称为南纬5.日照时间一般采用平均太阳时。
6.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该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
这样经度不同的地方,正午时间均不同,规定标准时间....。
7.世界时: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称为“世界时〞。
把全世界按地理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里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为零时区,向东西各分为12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按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成为该时区的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差为1小时。
8.我国的时区范围是,东5~9时区,横跨5个时区。
我国统一采用东8时区的时间,即以东京120°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