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14 KB
- 文档页数:4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包括()和()2个方面。
2、对人类最为实用的水资源,是陆地()量、江河()量和浅层地下()量。
3、江河径流和浅层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是()。
4、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在各年之间和年内各月之间水量都不均衡,多水年和年内的多水期常造成()灾害,少水年和年内的少水期常发生()灾害。
5、从数量上看,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年内的多水期称汛期或()期,年内的少水期称非汛期或()期。
6、评价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数量指标一般包括()量、()水资源量、()水资源量、()总量等。
7、常用统计时段内的()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该比值称为极值比。
8、当采用极值比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时,极值比大表示降水量的()变化大,反之亦然。
9、广义的水文学包括()水文学、()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和()水文学。
10、在学科分支方面,工程水文学属于()水文学范畴。
11、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为水文测验、水文()和水文预报,由于水文测验和水文预报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水文()是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
12、水文分析计算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提供水文数据。
13、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水文计算。
14、自然界中的水文现象极其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性、()性和()性。
15、由于水文现象具有()性,因此可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水文分析计算。
16、按照要求不同,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类,即()法、()法和()法。
二、名词解释1、水资源2、水文学3、成因分析法三、简答题1、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2、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3、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四、论述题1、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2、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特性?4、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其根据是什么第2章水循环与径流的形成一、填空题1、水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可再生资源,是由于()的作用。
23313121工程水文学一、1、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既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可以成为水资源。
包括天上的雪,河湖中的水体,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土壤水,冰川水和海水。
2、是由地面进入土壤并被保持在土壤上部毛管中的水分3、是遥感技术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4、是指随机变量某值在样本中的出现机会5、是指多年用水期间,用水部门正常用水得到保证的程度。
二、1、成因分析数理统计地理综合2、最大3、水循环4、测流5、0.66、暴雨洪水过程线洪水过程三、1、答:(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地区上分布不均,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分布不相匹配;(4)年内年季变化大。
2、答:(1)流域的地理位置;(2)流域的气候特征:(3)流域下垫面条件3、答:基线通常要与测流断面垂直,且起点恰在测流断面线上。
为满足起点距测量的精度要求,几线长度应不小于河宽的0.6倍。
4、答系列的均方差应用系列的观测值与它们的均值间的离差求得,表示系列的离散程度;回归线的均方误是应用观测值与回归线求得的坐标值之间的离差求得的,表示回归方程或回归曲线对观测值的拟合情况。
5、四、1、2、五、1、2、答:(1)由水位面积和水位流速关系作高水位延长。
一般河床稳定的测站,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点据集中,曲线趋势明显,高水时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可以根据实测大断面资料确定,而高水时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常趋近于常数,可按趋势延长。
将外延部分各个水位的断面面积和流速相乘,即得相应高水位下的流量。
(2)用水力学公式高水延长。
用曼宁公式计算流速,用实测大断面资料外延水位面积关系,从而达到延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目的。
(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低水延长发。
低水延长一般是以断流水位作控制进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向断流水位方向所做的延长,当求得断流水位后,以断流水位坐标为控制点,讲关系曲线向下延长至当年最低水位即可。
工程水文学答案一、名词解释1. 水文学:通常是指研究对象只限于陆地水体的陆地水文学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应用水文学。
2. 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
3. 成因分析法:通过观测资料和实验资料的研究分析,可以建立某一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水文学中称为成因分析法。
4. 产流过程:通常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
5. 径流形成过程:自降雨开始至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6. 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汽量的最大值。
7. 水文遥感:把遥感技术应用于水文科学领域称为水文遥感。
8. 水文年鉴:水文站网观测的水文成果,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格式,分流域和水系进行整编,作为正式水文资料,每年刊布一次,称水文年鉴。
9. 水位: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距离固定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10. 离散型随机变量:若某随机变量只能取得有限个或可列无穷多个离散数值,则称此随机变量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11. 总体:在数理统计中,把研究对象的个体集合称为总体。
1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其概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13. 人类活动:是指人类对流域的开发利用等各种活动,如为了某种目的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4. 水文比拟法:将气候与自然地理条件一致的参证站的资料移置到设计流域使用的方法。
15. 设计径流量:指根据一定方法推求的某指定频率的径流量。
16. 同倍比放大法:按同倍比控制放大洪峰和洪量,即按洪峰或洪量用同一个倍比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各纵坐标值,从而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方法。
17. 不跨期选样:当一次洪水过程位于两个分期时,视其洪峰流量或时段洪量的主要部分位于何期,就作为该期的样本,不作重复选择,这种选样方法称为不跨期选样。
18. 特大洪水:比系列中一般洪水大得多,并且通过洪水调查或考证可以确定其量值大小及其重现期的洪水称为特大洪水。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多年平均流量26.5m³/s。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蒸发器折算系数0.87。
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解:(1)计算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多年平均径流深R̅=Q̅T 1000F=26.5*365*86400/1000*1600=522.3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P̅−R̅=1150-522.3=627.7mm(蒸发的公式是E̅=F1FE1̅̅̅+F2FE2̅̅̅,式中F1、F2为水域面积、陆域面积,E1、E2为相应的水域蒸发量、陆域蒸发量。
)(2)修建水库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E̅=1F[(F−ΔF)E̅1+ΔFkE̅器]=[(1600-35)*627.7+35*0.87*1210]*1/1600=637.0mm(3)则多年平均径流深为R̅=P̅−E̅=1150-637=513mm(4)多年平均径流量W2W2=1000F*R=1000*1600*513=8.21(亿m³)W1=Q*T=26.5*365*86400=8.36(亿m³)W1> W2,W2- W1=8.21-8.36=-0.15(亿m³)所以建库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减少了了0.15亿m³。
答:略。
公示不是很好画,按书上的公式比对套上就行,书中将蒸发量写为E,径流深写为R,降水量写为P。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答案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
本章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基本研究方法。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描述。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和。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和。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和。
(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 ]。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4.水资源是一种[ ]。
1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 ]。
a.湖北宜昌的三斗坪b.湖北宜昌的茅坪c. 湖北宜昌的南津关d.重庆市的万县6.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
a.185.0m、180.0m b.180.4m、175.0m c.175.0m、180.0m d.155.0m、145.0m7.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 ] m3/s。
工程水文学选择题和答案(珍藏版)考试大纲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下渗与地下水径流6.1.2 水文测验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与计算水文调查水文数据处理6.1.3 流域产、汇流降雨径流要素产流计算汇流计算6.1.4 设计洪水水文频率分析样本分析相关分析设计洪水计算6.1.5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时程分配6.2 复习指导本章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水文学及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考试大纲虽没作要求,但考生应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节主要介绍水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入门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与水量平衡原理,熟悉河流与流域的概念,掌握降水、蒸发、下渗、径流、土壤水与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及有关分析计算方法。
第三节介绍了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包括:水位、流量、泥沙的测验与计算方法;水文调查方法;水文数据处理方法等。
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应了解水文资料的来源、观测手段和整理过程,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讲述了流域产、汇流原理与分析计算方法,应了解降雨、径流的要素及统计计算方法,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
第五节介绍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应理解频率计算与相关分析原理,掌握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第六节介绍了设计年径流计算,应熟悉频率计算求设计年径流量的方法,掌握年内分配的确定方法。
6.3 复习题1)单项选择题(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 B )的一门科学。
A.地表水体 B.各种水体 C.流动水体 D.各种流体(2)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利用的( C )。
A.水体 B.地表水 C.淡水 D.地表水和地下水(3)水资源每年可以( A )。
A.更新 B.增多 C.减少 D.不变(4)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C )。
A.2.45万亿m3 B.3.18万亿m3 C.2.72万亿m3 D.2.95万亿m3(5)中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 C )位。
大工14秋《大学英语4》在线测试1单选1C2C3C4B5D6A7B8B9C10D11D12B13D14A15C16A17A18A19B20C 判断1A2B3A4A5A6B7B8A9A10A大工14秋《大学英语4》在线测试2单选1B2A3D4A5B6A7C8A9A10B11C12A13B14A15D16C17A18A19B20B 判断1B2A3A4B5B6A7A8B9B10A大工14秋《大学英语4》在线测试3单选1C2C3B4C5A6A7B8A9B10D11D12B13C14B15B16C17A18C19A20D 判断1B2A3B4B5B6A7A8B9B10A大工14秋《工程经济学》在线作业1.单选1A 2A 3D 4A 5B 6B 7B 8C 9 C10D多选1AD 2ABC 3ABCD 4 BC 5ABCD.判断1B2A3A4B5A大工14秋《工程经济学》在线作业2单选1D2A3B4A5D6A7B8C9B10C多选1ABD2ABC3ABCD4AC5CD判断1A2A3B4A5B大工14秋《工程经济学》在线作业3单选1A2B3B4B5D6D7C8D9A10A多选1ABCD2ABCD3BD4ABCD5AD判断1B2A3B4A5B大工14秋《工程力学(二)》在线作业1单选1B2D3B4B5B多选1ABCD2BCD3ABCD4ABD5ACD判断1B2B3B4B5A6A7A8B9B10A大工14秋《工程力学(二)》在线作业2 单选1D2B3A4B5D多选1ABC2ABD3ACD4ABCD5ABC判断1B2A3A4B5B6B7A8B9B10B大工14秋《工程力学(二)》在线作业3 单选1C2D3B4C5C多选1ABCD2AB3CD4ABCD5ABCD判断1A2B3B4B5B6B7B8B9B10A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1单选1B2D3A4B5C多选1ABD2ABCD3ABC4ABCD5BCD判断1B2B3B4A5B6B7B8A9B10A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2单选1D2A3B4D5C多选1ABC2ABC3AB4ABCD5CD判断1A2B3A4A5A6B7B8B9B10B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单选1C2B3B4A5D多选1AC2AB3BD4CD5ABC判断1B2A3A4B5B6B7B8A9A10B大工14秋《水力学》在线作业1判断1A2B3B4A5B6A7A8B9A10B单选1C2D3B4B5C多选1AB2CD3ABD4AB5ABC大工14秋《水力学》在线作业2判断1B2A3A4A5B6A7B8B9A10B单选1D2B3A4B5D多选1AB2AD3ACD4BCD5CD大工14秋《水力学》在线作业3判断1A2B3B4B5B6B7A8A9B10A单选1A2D3A4B5A多选1AC2CD3ABD4ABCD5ABC大工14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1 单选1A2B3D4A5A6A7D8A9D10B判断1A2A3B4A5B6A7A8A9A10A大工14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2 单选1C2C3B4C5B6C7C8B9C10A判断1A2B3B4A5B6B7A8B9A10A大工14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在线作业3 单选1D2B3B4C5D6B7B8C9D10B判断1A2B3B4B5A6A7B8A9B10B。
部分答案错误,自己更正。
1 为什么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答案;因为降水是水文循环过程中输送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的蒸发,在向内陆的输送中,距离海洋愈近,水汽愈丰沛,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有利,所以降水丰沛;水汽输送途中,随着不断的降水,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水的条件愈来愈不利,使西北内陆的降水量也就逐渐减少。
2. 为什么我国夏季常常发生大洪水?我国处于北半球温带地区,附近洋面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大,蒸发强度高,大量的水汽随强劲的东南气流自海洋上空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广大地区,且夏季降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雨、锋面雨等特别活跃,常常形成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大暴雨,从而引发大洪水及特大洪水。
3. 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_b_)所引起a 、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4. 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c]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5. 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没有影响,对吗?不对。
时段越长,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蓄水变量相对其他各项将愈小,当时段很长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如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那样2-21. 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2.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当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相重合时,称为闭合分水线。
32 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5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63 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8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着加剧2-3 1.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变化的曲线有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二者一致吗?层结曲线是因为不同高程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不同,所形成的气温自地面向高空递 减的曲线,其递减率约为平均每升高 100m 气温下降;状态曲线则为气块上升过程中,因气块膨胀消耗内能,气温随上升高度递减的曲线,坡度较前者陡。
工程水文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暴雨公式 Pt , p s pT1n 中的 s 为 t=1 小时的降雨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对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消退都不一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在一般情况下,年最大洪量的均值随时段长(T)的增加而增加,其时段平均流量则随时段长(T)减小而减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产流历时tc 内的地表平均入渗能力与稳渗率fc 相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设计年径流成果合理性分析中,可将设计年径流量直接与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比较,借以说明此设计年径流量的合理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根据单位线的基本假定,考虑了净雨强度对其形状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 大于流域汇流时间m 时,流域上全部面积的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年径流系列资料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设计变量与参证变量同期系列的统计参数相比较,只要是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影响河流输沙量的气候因素中,降水、气温和风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系列长度相同时,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高于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精度。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我国汛期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以Cv 表示)比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的多。
大工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共5 道, 共30 分。
)1. 在峰、量相关分析中, 随洪量统计历时加长, 则相关程度()。
A. 愈高B. 愈低C. 不变D. 可能高也可能低标准解:2. 在现代气候条件下, 一个特定流域一定历时理论最大降水量()。
A. 可能最大洪水B. 可能最大暴雨C. 可能最大露点D. 可能最大径流标准解:3. 在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中, 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资料目是()。
A. 增加系列代表性B. 增加系列可靠性C. 增加系列一致性D. 增加安全性标准解:4. 下渗能力曲线, 是指()过程线。
A. 降雨期间土壤下渗B. 干燥土壤在充足供水条件下C. 充足湿润后土壤在降雨期间D. 土壤下渗累积标准解:5. 涝灾形成原因不包含()。
A. 降雨集中B. 排水不畅C. 水土流失D. 积水过多标准解:大工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二、多选(共5 道, 共30 分。
)1. 蒸发能力Em反应了()等气象原因作用。
A. 气温B. 湿度C. 日照D. 风标准解: BCD2. 设计代表年选择标准为()。
A. 流量相近标准B. 对工程不利标准C. 依据丰平枯年份选择D. 依据不一样任务选择标准解: BCD3. 相关种类通常有()。
A. 完全相关B. 零相关C. 统计相关D. 概率相关标准解: BC4. 地球上水以()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A. 气态B. 液态C. 固态D. 饱和态标准解: BC5. 月降雨量与月径流量之间关系通常较差, 其关键原因有()。
A. 成因联络较弱B. 时间不对应C. 月降雨不均D. 降雨历时长标准解: B大工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三、判定(共10 道, 共40 分。
)1. 频率是指某一事件在样本中出现机会。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2. 降雨过量不是发生涝灾原因。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3. 用流速仪施测某点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转数。
A. 错误B. 正确标准解:4. 北方地域雨量虽小于南方, 不过雨期较集中, 降雨强度大, 形成涝灾也非常严重。
大连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水文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水文实测资料利用前要进行“三性”审查,所谓的“三性”审查是指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
()A.错误B.正确2.设计洪水的三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设计洪峰流量B.不同时段的设计流量C.设计洪水过程线D.设计洪水历时3.对于同一流域,一般情况下洪峰及洪量系列的Cv值都比暴雨系列的Cv值大,这主要是洪水受()影响的结果。
A.产流过程B.汇流过程C.洪峰D.洪量4.水文预报方案是根据实测资料建立的,它反映了一个流域或河段的水文变化规律。
()A.正确B.错误5.某一地点某日降雨对应的可降水量()。
A.等于该日的实际降水量B.一定大于该日的实际降水量C.一定小于该日实际降水量D.以上都不对6.气候条件一定,流域日蒸发量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A.错误B.正确7.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变化来描述。
A.径流年际B.汇流C.径流年内D.产流8.对同一流域而言,不管净雨历时是否相同,但只要是10mm净雨,则形成的单位线的径流量是相等的。
()A.错误B.正确9.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应当小于1。
()A.错误B.正确10.相关系数反映的是相关变量之间的一种平均关系。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AB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C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水文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c]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b]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4.水资源是一种[b]。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5.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a杂乱无章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6.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c]。
a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没有任何规律7.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b]。
a径流b水文循环c蒸发d降水8.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海洋水循环9.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a]。
a再生性b非再生性c随机性d地区性二、判断题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
(T)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T)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4.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T)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7.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工程水文学第三次作业4-3解:〔1〕1.根据式〔4-43〕,推出分析单位线q ′〔单位线纵坐标值〕。
法求出的单位线往往会呈现锯齿状,甚至出现负值,需作光滑修正,但应保持单位线的径流深为10mm ,按〔式4-45〕得)(s /m 8153*6.3881*10t 6.310q 3n1i i ∑===∆=F 修正后单位线见最后一栏.洪水单位线如下列图所示:〔2〕3h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单位线的时段转换计算时间间隔〔h〕3h单位线S〔t〕S(t-6)S(t)-S(t-6)6h单位线i q i i q i0 00 0 0 03 139 396 2122 161 0 161 193157 318124100 418 161 257 215590 49818673 571 418 153 321756 62424847 674 571 103 427935 709301028 737 674 63 5331119 756361216 772 737 35 6391313 785421410 795 772 23 74515 3 7984816 5 803 795 8 8 4 5117 1 8045418 2 806 803 3 957190 80660200 806 8066h单位线如下列图所示:3. 根据单位线的倍比假定:第一时段净雨mm 3.15h 1=是单位净雨的1.53倍,所形成的部分径流)(t q 53.1'1=Q ,见表第4栏。
第二时段净雨h 2所形成部分径流晚一个时段,)(t q 18.2)t t ('2=∆+Q ,见表第5栏. 第三时段净雨mm 0h 3=所形成部分径流晚2个时段,0)t 2t ('3=∆+Q ,见表第6栏。
第四时段净雨mm 42.0h 4=所形成部分径流晚3个时段,)(*42.0)t 3t ('3t q Q =∆+,见表第7栏。
按单位线的叠加假定,计算得出口断面流量过程=)t (Q )(t '1Q +)(t Q '2+)('3t Q +)('4t Q ,见表第8栏。
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答
案
工程水文学大工14秋《工程水文学》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
1.分期洪水系列的Cv值比年最大洪水系列的Cv值大。
正确答案:C
2.选择典型暴雨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典型暴雨主雨峰靠后。
正确答案:B
3.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个特定流域一定历时的理论最大降水量可能最大暴雨。
正确答案:B
4.某一地区的暴雨点面关系,对于同一历时,点面折算系数随流域面积增大而减小。
正确答案:A
5.分期设计暴雨时,要注意暴雨资料的一致性。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在进行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时,将1d、3d、7d洪量系列的频率曲线画在同一张频率格纸上,它们应相交和间距合理。
正确答案:AC
2.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时,洪水经验频率计算的方法有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
正确答案:AB
3.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峰=设计洪峰,各历时量=设计洪量。
正确答案:BD
4.设计面暴雨量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正确答案:CD
5.我国暴雨资料按其观测方法和观测次数的不同,分为日雨量、自记雨量和分段雨量。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
1.洪峰的选样采用年最大值法,即一年只选一个最大洪峰流量,以保证样本变量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B
2.对于中小流域,不能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正确答案:A
3.涝灾最易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
正确答案:A
4.古洪水是指洪水发生的时间早于现代系统水文采集和历史洪水的古代洪水。
正确答案:B
5.降雨过量是形成涝灾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B
6.洪水分期划分要符合暴雨和洪水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B
7.城市排水系统通常使用径流系数法来计算产流。
8.没有实测资料来确定入库洪水,但必须使用直接方法进行推求。
9.当气压不变时,露点的高低与空气中水汽含量无关。
10.所谓“长包短”是指在用典型洪水进行同频率放大计算时,短时段洪量包含在长时段洪量内,采用的是“长包短”的方式逐段控制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