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活实际感受抽象知识——“1亿有多大”课堂实录
- 格式:pdf
- 大小:154.19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一亿有多大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实践,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
2.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五个,天平三台,电子称一台、卷尺一把。
教学过程:一、(1)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
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2)同学们请观看以下信息,并说一说一亿有多大?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
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超过1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
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
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学生阅读相关信息,体会一亿有多大,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描述1亿的大小。
(3)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几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
1.宣布实践操作活动的要求。
我们的活动工具有:天平、电子称、秒表、卷尺、计算器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选好活动的材料并确定好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1亿有多大?一、活动主题:为让学生感受“1亿”在我们生活中的没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从而对1亿有一个表象的认识,确定“一亿有多大?”为主题,在全班开展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摸的简单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推算、操作、讨论、交流、猜测、验证,提高信息技术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进行热爱集体,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品德教育。
三、活动准备:每组准备100张纸、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大米、记录表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猜想,提出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生A: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生B:1亿枝铅笔能装满一个大游泳池;生C: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2质疑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能不能沿地球环绕一周吗?1亿粒大米够1个人吃1年吗?1亿个垃圾袋铺开有多大呢?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呢?1亿元人民币可以建多少座我们这样的教学楼?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第二阶段:探究阶段1、揭示探究活动方案,选择探究内容师:1亿很大,也很抽象,要知道它有多大,必须有一个实物来作比较。
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光有猜想还不行,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3、思考探究内容的可行性。
师:我们真的要找1亿张纸来测量吗?生:我们可以先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再进行推算。
4、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法。
(1)准备实验材料。
(100张纸和尺子)(2)进行测量。
(3)得出测量结果。
(约1厘米)(4)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操作和推算1亿张纸的厚度。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生:首先我们测量了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1000张纸高度就是10厘米,依次类推1亿就是1000000厘米=10000米。
数字世界的探险家——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实践教案数字世界,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也是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探险所必备的工具。
在小学四年级的年级中,数学学科便开始涉及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1亿有多大》这一实践教案,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和实践,感受数字世界的奇妙与深奥。
实践教案的设计思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数字概念的认知水平,本次实践教案的设计主要围绕以下思路:一、学习数字的表达方式二、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三、感受数字的巨大和无限四、实践数字的呈现与表达教学过程及效果1.学习数字的表达方式在学习数字的表达方式这一板块,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字和罗马数字等不同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每一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数字。
2.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比如,让学生通过把一元人民币按大小排序,在比较中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
3.感受数字的巨大和无限让学生通过一些数字的呈现来感受数字的巨大和无限,比如通过比较10和100的区别,感受到数字巨大的概念;让学生尝试不断地乘2,让他们体会到数字的无限性。
4.实践数字的呈现与表达在教学的最后一个板块,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实践数字的呈现与表达,比如,让学生用乐高积木搭建数字形状来展示数字的意义。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下更加深入的认识数字。
效果方面,通过本次实践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字的表达方式、大小关系、巨大和无限等方面。
同时,通过实践,他们也得到了更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技能。
总结数字世界似乎是一个无限深奥的学科,但通过本次实践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数字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数字世界探险之路,就像一场精彩绝伦的冒险之旅,每个人都可以发掘出自己的不同之处,然后融合在一起,开启数字世界的新篇章!。
一亿有多大数学优秀教案一亿有多大数学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亿有多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亿有多大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重点: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
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
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猜想1亿有多大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二)引入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设计意图:根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 1亿有多大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索、研究的兴趣.】二、活动范例(一)确定研究课题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 )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三)进行实验:测量、计算1.师:知道怎么做了吗?那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张亿纸的高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四)建立1亿表象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00 100=10000001 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2)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100000000 500=2000005 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100000000 1000=1000009 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4)师: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2.建立1亿表象师: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师:世界上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师:我们站在1亿张纸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了.3.小结:我们是怎么研究1亿张纸有多高的?【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三、自己设计方案,再次体会(一)确定主题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1亿张纸的高度,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1亿粒大米有多重?1亿颗黄豆有多重?1亿秒有多长时间 )2.师:每个小组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好研究方案(先测量多少?怎样推算?),然后开展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二)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研究(三)汇报1.1亿粒大米有多重(1)100粒大米约重2克100000000 100=10000002 1000000=2000000(克)=2000千克=2吨(2)师:如果一个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一年按365天计算)2000000 500=4000(天)4000 365 11(年)(3)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就可节省大约13亿粒大米,这些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13 11=143(年)(4)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够一个人吃一辈子还多,你有什么想法? 2.1亿秒有多长时间(1)100000000 60 1666667(分)1666667 60 27778(时)27778 24 1157(日)1157 365 3(年)(2)师:1秒只是1眨眼的时间,1亿秒却有3年多,再说准确些大约是3年62天的时间,你有什么感想?师:是呀,1秒钟的时间很短,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但1秒1秒地累加起来,我们就在这眨眼之间浪费了3年多的时光,这就是光阴如箭,岁月如梭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同时向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四、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1亿有多大?1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1开始,积少成多.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帮助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估计大数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份、天平秤、大米学生:计算器、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多媒体演示):古时候,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尊敬的陛下,就请您在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放8粒,16粒,32粒, 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 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粒? 大臣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 陛下,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算了,我只要第28格的米粒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把它们带回家. 同学们,你们猜猜看,第28格大约有多少米粒呢?2、学生猜测3、验证猜测师:谁说的更接近实际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棋盘格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第6格第7格第8格第9格第10格米粒(单位:粒) 1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第11格第12格第13格第14格第15格第16格第17格第18格第19格10242048 4096 8192 16384 32768 65536 131072 262124第20格第21格第22格第23格第24格第25格第26格第27格第28格5242881048576 2097152 4194304 8388608 16777216 33554432 67108864 134217728 ?师:原来第28格的米粒有这么多,你们猜对了吗?师:我们就把这些米四舍五入到亿位,看成1亿粒.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1、猜测1亿粒米有多少大臣要把1亿粒米带回家.可是1亿粒米到底有多少呢? (板书:1亿粒米有多少)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一(几)包大米、可以堆满一(几)个教室、可以装一(几)卡车、1万千克2、设计方案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1亿粒米究竟相当于多少?你们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吗?想一想,可以怎么证明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通常我们都用什么来表示大米的多少?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来计算一下1亿粒米的质量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的情况: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 ,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4、学生分组计算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6、延伸: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重2吨(多媒体出示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每天就能节约__________粒米,相当于_________吨.学生口答,师:每人每天只要节约一粒米,全国就能省下那么多米,我们以后可要爱惜粮食啊!7、小结方法:师:刚才我们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谁能说说看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学生说教师小结方法:三、合作探究、再次体会1、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亿粒米,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2、学生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教师板书3、学生活动:4人为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任意确定一个问题进行探究.4、各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四、课件欣赏1亿米有多长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千米,1亿米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如果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1亿米要连续行驶1429个小时左右,大约需要2个月.飞机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1亿米大约要连续飞行125小时,只要5天多.宇宙飞船每小时可以飞行50000千米, 1亿米宇宙飞船仅需要2小时.?1亿张贺卡有多少浙江省总人口约5000万,如果平均每年每人消费2张贺卡,就需要1亿张贺卡,相当于砍伐25000棵大树!这些大树所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我们10个校园那么大呢! 身体里的 1亿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下,1亿次心脏跳动是一个正常人大约926天(2年半左右)心脏跳动的次数.据统计,1个10岁左右的儿童皮肤表面大约有1亿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一个成年人每毫升血液中平均有500万个红细胞,20毫升血液(约重20克)里就有1亿个红细胞.五、小结归纳1、现在在你心目中1亿有多大?2、谁能给今天这堂课取个题目?(板书课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本节课的所思所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以恰当的评价.如学生回答: 知道如何估算通过学习知道了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等等都可以)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像1亿这样的大数还有许许多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六、布置作业三题中任选一题:(1)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及相关资料.(2)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并设计出自己的方案,与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案更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数有多大.(3)写一篇《1亿到底有多大》的数学小日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范例研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作实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1)创设情境,发展数感.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以故事《锡塔应得多少麦粒》引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出麦粒由少到多的变化,直观反映出学生对数的认识由小到大的过程的变化.开放性问题你能猜测一下1亿粒麦粒大约有多少吗? 则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动.(2)联系生活,培养数感.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则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件中,从身边的数据、长度资料、面积资料、时间资料、重量资料等五个方面,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等教育的渗透.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3)小组合作,加强交流,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则不得要领.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个人的数学气质.议一议、做一做、写一写、评一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灵感产生于思维碰撞中、动作交流、语言交流,合作分工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三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课后随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实践,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2.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五个,天平三台,电子称一台、卷尺一把.教学过程:一、(1)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2)同学们请观看以下信息,并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超过1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学生阅读相关信息,体会一亿有多大 ,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描述1亿的大小.(3)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几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1.宣布实践操作活动的要求.我们的活动工具有:天平、电子称、秒表、卷尺、计算器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选好活动的材料并确定好主题.组长根据活动主题和要求在组内将组员自由组合,再细分工后活动,要确保每一位组员都能参与活动. 请及时的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并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分析中引导学生将最终数据与生活中常见数据作对比,加深理解.)活动主题预设:数1亿本书要多少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1亿粒米有多重1亿个硬币(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数1亿个数字要多长时间数1亿本练习本要多长时间1亿个硬币有多重1亿秒有多久1亿毫米有多长1亿步有多长补充提供相应的数据:固城中心校大约有1000人,固城镇大约有40902人,高淳县大约有400121人,南京市大约有613万人,江苏省大约有7433万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大约是8848米.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 ,北纬27.9 .长江自沱沱河开始,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长河 ,为世界第三大河.地球赤道全长约40000000米.一个成人每天大约需要400克大米.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并作简要的说明和分析.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1.出示以下信息,再次引导学生阅读并结合情境说一说一亿有多大.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将1分米平均分成1亿份,取其中的1份.2.完成全课小结: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说一说:一亿有多大,你有什么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1亿有多大?一、活动主题:为让学生感受“1亿”在我们生活中的没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从而对1亿有一个表象的认识,确定“一亿有多大?”为主题,在全班开展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摸的简单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推算、操作、讨论、交流、猜测、验证,提高信息技术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境,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进行热爱集体,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等品德教育。
三、活动准备:每组准备100张纸、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大米、记录表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猜想,提出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生A: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生B:1亿枝铅笔能装满一个大游泳池;生C: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2质疑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能不能沿地球环绕一周吗?1亿粒大米够1个人吃1年吗?1亿个垃圾袋铺开有多大呢?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呢?1亿元人民币可以建多少座我们这样的教学楼?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第二阶段:探究阶段1、揭示探究活动方案,选择探究内容师:1亿很大,也很抽象,要知道它有多大,必须有一个实物来作比较。
想象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光有猜想还不行,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3、思考探究内容的可行性。
师:我们真的要找1亿张纸来测量吗?生:我们可以先量100张或1000张纸的厚度,再进行推算。
4、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法。
(1)准备实验材料。
(100张纸和尺子)(2)进行测量。
(3)得出测量结果。
(约1厘米)(4)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操作和推算1亿张纸的厚度。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生:首先我们测量了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1000张纸高度就是10厘米,依次类推1亿就是1000000厘米=10000米。
“一亿有多大”数学实践活动案例与反思一、案例背景《一亿有多大?》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这个综合应用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推理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流程片段(一)新闻引入,揭示课题师:“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9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这项工程总经费投入大约为9亿元人民币。
师:9亿是多少个1亿?那一亿有多大呢?(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1亿是10个一千万,100个一百万,1000个十万,10000个一万。
)师: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研究,去感受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亿有多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凸显生活实际,从最常见的生活信息出发,力图带领学生不断向更深一层探索。
】(二)数一数,从时间中感受一亿的大小师:同学们,你们数过数么?数1亿个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计算出数“一部分”本子的时间,再由部分推算出数一亿个本子的时间。
【设计意图:初步渗透“推算”的思想。
】追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计算出数50个本子或100个本子的时间。
追问:为什么不选15本、65本来数呢?启发学生说出:为了方便,应该取整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选择小数量是有学问的。
】继续追问:在课堂上选择多少个本子来数比较合适?教师来数,学生计时。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一亿有多大人教新课标一、引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1亿有多大?”(板书课题)师:一亿会写吗?(生:1后面添8个0)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就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为例。
(板书:100000000张纸有多厚?)二、探究体验(一)猜想。
师: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
[学情预设:由于纸很薄,可能学生猜想得不会太厚,老师不作任何暗示,但学生若能和具体的事物相对照地猜,这时老师要及时肯定:能和具体事物相对照,我们就容易想象出有多高,这样就为后边的学习埋下伏笔。
]生1:(比划着)大概有这么高吧(离桌面一尺多)生2:大约10米高吧生3:大概有教室房顶那么高吧师:能用具体实物的高度描述很容易让人想像出有多高。
很好!生4:有天那么高吗?(生笑)知道天有多高吗?宇宙浩瀚无穷哟!生5:有我们的教学楼那么高吗?师: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但要想让人心服口服,我们还要怎样?(部分学生脱口:验证)(二)验证。
1、讨论方案(1)那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
(2)组织学生汇报生1:数出1亿张纸,测量出厚度。
师微笑着目光搜寻不同意见。
(部分学生没举手就反驳说:啊?数一亿张纸,那得数到数到什么时候啊?下课也数不完,太麻烦了!)生2:先测量出1张纸的厚度,再推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
师:(见学生们比较认同)启发到:薄薄的一张纸好测吗?生3:连1毫米都不到。
师:误差可能较大,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生4:先测出数学书126页的厚度,不!就是63张的厚度,在推算一亿张纸的厚度。
生5:先测出10张、或100张、或1000张、或10000张纸的厚度,再推算出1一张纸的厚度。
师:老师介入,梳理、优化方案。
(3)梳理方案师:看来大家是英雄所见略同。
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先测一部分纸的厚度,再推算出所有纸的厚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我们共同为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生:数少推大、量少算多、量部分算全部……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和数学家起的名字大同小异。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例三篇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帮助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估计大数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份、天平秤、大米学生:计算器、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多媒体演示):古时候,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尊敬的陛下,就请您在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放8粒,16粒,32粒, 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 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粒? 大臣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 陛下,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算了,我只要第28格的米粒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把它们带回家. 同学们,你们猜猜看,第28格大约有多少米粒呢?2、学生猜测3、验证猜测师:谁说的更接近实际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棋盘格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第6格第7格第8格第9格第10格米粒(单位:粒) 1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第11格第12格第13格第14格第15格第16格第17格第18格第19格10242048 4096 8192 16384 32768 65536 131072 262124第20格第21格第22格第23格第24格第25格第26格第27格第28格5242881048576 2097152 4194304 8388608 16777216 33554432 67108864 134217728 ?师:原来第28格的米粒有这么多,你们猜对了吗?师:我们就把这些米四舍五入到亿位,看成1亿粒.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1、猜测1亿粒米有多少大臣要把1亿粒米带回家.可是1亿粒米到底有多少呢? (板书:1亿粒米有多少)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一(几)包大米、可以堆满一(几)个教室、可以装一(几)卡车、1万千克2、设计方案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1亿粒米究竟相当于多少?你们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吗?想一想,可以怎么证明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通常我们都用什么来表示大米的多少?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来计算一下1亿粒米的质量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的情况: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 ,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4、学生分组计算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6、延伸: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重2吨(多媒体出示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每天就能节约__________粒米,相当于_________吨.学生口答,师:每人每天只要节约一粒米,全国就能省下那么多米,我们以后可要爱惜粮食啊!7、小结方法:师:刚才我们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谁能说说看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学生说教师小结方法:三、合作探究、再次体会1、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亿粒米,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2、学生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教师板书3、学生活动:4人为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任意确定一个问题进行探究.4、各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四、课件欣赏1亿米有多长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千米,1亿米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如果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1亿米要连续行驶1429个小时左右,大约需要2个月.飞机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1亿米大约要连续飞行125小时,只要5天多.宇宙飞船每小时可以飞行50000千米, 1亿米宇宙飞船仅需要2小时.?1亿张贺卡有多少浙江省总人口约5000万,如果平均每年每人消费2张贺卡,就需要1亿张贺卡,相当于砍伐25000棵大树!这些大树所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我们10个校园那么大呢! 身体里的 1亿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下,1亿次心脏跳动是一个正常人大约926天(2年半左右)心脏跳动的次数.据统计,1个10岁左右的儿童皮肤表面大约有1亿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一个成年人每毫升血液中平均有500万个红细胞,20毫升血液(约重20克)里就有1亿个红细胞.五、小结归纳1、现在在你心目中1亿有多大?2、谁能给今天这堂课取个题目?(板书课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本节课的所思所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以恰当的评价.如学生回答: 知道如何估算通过学习知道了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等等都可以)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像1亿这样的大数还有许许多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六、布置作业三题中任选一题:(1)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及相关资料.(2)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并设计出自己的方案,与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案更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数有多大.(3)写一篇《1亿到底有多大》的数学小日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范例研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作实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1)创设情境,发展数感.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以故事《锡塔应得多少麦粒》引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出麦粒由少到多的变化,直观反映出学生对数的认识由小到大的过程的变化.开放性问题你能猜测一下1亿粒麦粒大约有多少吗? 则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动.(2)联系生活,培养数感.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则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件中,从身边的数据、长度资料、面积资料、时间资料、重量资料等五个方面,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等教育的渗透.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3)小组合作,加强交流,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则不得要领.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个人的数学气质.议一议、做一做、写一写、评一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灵感产生于思维碰撞中、动作交流、语言交流,合作分工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例二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课后随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例三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猜想1亿有多大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二)引入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设计意图:根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 1亿有多大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索、研究的兴趣.】二、活动范例(一)确定研究课题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 )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三)进行实验:测量、计算1.师:知道怎么做了吗?那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张亿纸的高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四)建立1亿表象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00 100=10000001 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2)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100000000 500=2000005 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100000000 1000=1000009 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4)师: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2.建立1亿表象师: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师:世界上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师:我们站在1亿张纸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了.3.小结:我们是怎么研究1亿张纸有多高的?【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三、自己设计方案,再次体会(一)确定主题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1亿张纸的高度,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1亿粒大米有多重?1亿颗黄豆有多重?1亿秒有多长时间 )2.师:每个小组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好研究方案(先测量多少?怎样推算?),然后开展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二)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研究(三)汇报1.1亿粒大米有多重(1)100粒大米约重2克100000000 100=10000002 1000000=2000000(克)=2000千克=2吨(2)师:如果一个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一年按365天计算)2000000 500=4000(天)4000 365 11(年)(3)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就可节省大约13亿粒大米,这些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13 11=143(年)(4)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够一个人吃一辈子还多,你有什么想法? 2.1亿秒有多长时间(1)100000000 60 1666667(分)1666667 60 27778(时)27778 24 1157(日)1157 365 3(年)(2)师:1秒只是1眨眼的时间,1亿秒却有3年多,再说准确些大约是3年62天的时间,你有什么感想?师:是呀,1秒钟的时间很短,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但1秒1秒地累加起来,我们就在这眨眼之间浪费了3年多的时光,这就是光阴如箭,岁月如梭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同时向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四、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1亿有多大?1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1开始,积少成多.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一亿有多大》教学实录T: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国王沉溺于下象棋,不关注民生,多地发洪水,农民粮食无收,大臣非常着急。
有一天国王和大臣对弈一局,国王输了,国王对大臣说:你要什么奖赏?大臣想了想,说:你在这个棋盘上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以此类推,放满棋盘就可以了。
国王毫不犹豫答应了。
当粮臣按国王的吩咐做不久,就来禀报仓库大米不够。
国王惊讶。
你们知道国王为什么惊讶?(学生张望,不知所措)T:课件出示棋盘。
共8×8=64格。
原来按大臣要求,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以此类推,到第27格时就有6710 8864粒米,第28格有1 3421 7728粒米。
1 3421 772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1亿。
T:猜一猜:1亿有多大?S1:有一袋吧。
S2:有一个教室多吧S3:装一辆卡车吧……T:1亿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1亿有多大)T:同学们刚才的猜测我也不知道准还是不准。
要用猜的办法获得准确答案。
难啊。
你有什么方法让他变得容易的呢?T:(学生开始冥思苦想)一分钟后,没人想出。
一个字形容:难。
(板书:难)T:你们不想做难的,就从简单的开始吧。
(完整板书:化难为易) T:你们认为从哪儿开始研究就简单了?S1:数一粒来称T:办法不错,用工具称。
且要一粒,好办。
(将一粒米放在电子称上称)好像称不出来。
S2:数10粒,称称看,(数10粒,称),还是不明显。
S3:数100粒,称称看,相信这样行吧。
T:(数100粒,称)约2克。
T:今天我们就这样称下去吧。
T:说说看。
S1:100粒2克,那么1000粒20克,10000粒200克……T:同学们真聪明!不用称1亿粒米,生活中我们也不可能刚好找1亿粒,更难得数。
像这位同学用的方法我们称为化大为小。
在孙子膑法里叫以退为进。
(板书:化大为小以退为进)T:除了研究1亿粒米有多少,你们还想研究1亿个什么呢?S1:1亿张纸有多厚?S2:1亿个硬币重叠起来有多高?S3:1亿同学围起来有多长?S4:数1亿本本子要用多少时间?……T:同学们想研究的主题这么多,小组长确定一个研究主题组织成员进行研究,要求分工明确,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先议一议,或举手问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