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汇报
- 格式:ppt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2
成人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规划与建设方案第一部分:专业的背景与基础条件分析第二部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规划目标第三部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第四部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泰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泰山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系2009年6月16日第一部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成人教育)专业的背景与基础条件分析一、专业发展概况泰山学院的成人教育始于60年代初原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开展的高师函授教育,是山东省承办高师函授教育最早的高校之一。
多年来,泰山学院坚持普教、成教“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非常重视成人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一直把成人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全日制普通教育一起,实行统一领导,同一支师资队伍,统筹安排,分头管理,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
近50年来,学校的成人教育数学专业为山东尤其是泰安市培养了2000多数学专业专门人才,他们多数已成为山东省特别是泰安市教育战线的领导和骨干教师,为山东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校数学专业的成人教育,开始于建校初期。
1962年,原泰安师范专科学校开始对中学教师进行轮训,首批数学专业招生40名。
同时开始了函授教育,至文革前,数学专业共培训学员千余名,生源遍及当时泰安、临沂、济宁、菏泽、聊城、德州以及济南、枣庄8个地市。
文革期间,在社会秩序非常混乱的情况下,学校仍举办了多期非学历函授教育和教师培训,其中数学专业学员近千人。
1980年,学校正式恢复函授教育,至2004年,数学专业共招生2000有余,其中近1500名学员毕业。
同时,从1978年至合校前,泰安教育学院数学专业举办了多次教师培训、中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即“三沟通”)、自学考试辅导等成人教育工作,仅“三沟通”培训就有数千名中学教师参加。
2004年起,我们又开始了本科函授,现已有毕业生200余名。
近50年来,数学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培养方案学科门类: 理学专业代码: 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 具备在科技、经济部门从事研究以及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 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 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 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
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 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 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 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5.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7.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具有健康的体魄。
8.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具有很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9.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1.学制: 四年。
2.学分:166。
一、引言数学教研组是学校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组织,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数学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等重要职责。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数学教研组的建设及特色。
二、数学教研组建设1. 组建合理的教研团队数学教研组应具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研团队。
在组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等因素,力求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团队。
同时,要注重教研团队的梯队建设,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使其成为教研组的中坚力量。
2. 制定明确的教研目标数学教研组应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制定明确的教研目标。
这些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一批优秀数学教师;(2)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3)推动数学教育改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学教育模式;(4)加强数学教育研究,为数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 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良好的教研氛围是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关键。
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民主、开放、包容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2)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4)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
4. 加强教研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教研制度,是保证教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数学教研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1)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2)建立教研档案,记录教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3)制定教研评价标准,对教研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三、数学教研组特色1. 突出学科特色数学教研组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研活动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数学学科教学规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2)关注数学教育前沿动态,及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3)开展数学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收稿日期:2021-03-18作者简介:唐孝敏(1973—),男,黑龙江东宁人,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代数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双万’背景下一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SJGY20190499)一、引言基于我国许多高校本科教学有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国家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一流”计划,该计划以建设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为主要目标。
为了社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关键。
高校是向社会输出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应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这也是“双一流”计划的主要任务。
国家预计到2035年实现“双一流”计划的主要目标,对于高校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高校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以达到适应社会的需求。
数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学好数学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十分重要。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如何建设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成为许多高校思考的问题。
基础理论数学课程往往都是枯燥无味的,其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讲授许多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很难马上和实际相联系。
教师黑板加粉笔的教授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大多去学校实习,工作之前很少能知道将来从事的工作如何应用大学时期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实习的时间通常比较短,这导致了学校没有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出现了上述问题,很多高校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建设越来越重视。
目前在“一流专业”背景下,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得到了许多关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积极探索[1-4];近年来,学者们对国内一流专业背景下本科专业建设策略进行了研究[5-8];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基础学科专业,因此“一流专业”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建设成为重要课题[9-10]。
本文将结合黑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一流专业”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建设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思路及想法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意义与价值数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石。
数学的发展不仅催生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应用数学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将数学的理论与现实世界的问题相结合,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等基础理论课程,以及数值计算、优化方法、图论与网络优化等应用课程。
这样的设置既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又能够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贯穿整个专业教育的过程。
可以通过实验课程、项目课程、实习和科研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还可以与实际应用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跨学科交叉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跨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
可以通过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培养,开设相关的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科研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领域就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未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金融工程等领域,这些领域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建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科交叉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评报告一、理学院简况理学院源于基础课部。
自年以来,先后有计算机、英语、化学和语文教研室从基础课部分离出去,组建新系和新专业。
年基础课部改称数理系。
随着学校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年月数理系更名为理学院。
现在理学院设有专业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物理实验中心、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资料室等部门。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讲师人,助教人;博士人、硕士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长期以来,理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工作,积极申报新专业,努力进行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门课程是学校“优秀课程”。
《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河南省省级优秀课程。
目前,《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是学校精品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是学校网络课程。
理学院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
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年月开始招生,已有八届毕业生。
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校生共人。
理学院高度重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案质量,有力地保证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情况(一)招生录取情况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二)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年经教育部备案,我院正式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十多年来,理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经过不断探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套完善且具有理科特色的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宽厚、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及金融、保险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并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认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数学领域的学科,主要涉及数学理论和应用数学方法在工程、科学、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从专业的定义、学科特点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进行认识和探讨。
一、专业的定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数学基础理论和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方法及技巧的学科。
它涉及到数学的各个分支,如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应用。
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
二、学科特点1. 数学基础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
学生将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掌握数学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基础理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应用数学方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关注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学生将学习数值计算、优化方法、最优化理论以及模拟和建模等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将数学模型应用于工程、科学和金融等领域,为实现高效的决策和创新提供数学支持。
3. 实践能力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将通过实际项目、实验和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训练,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未来发展1. 学术研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将继续深化数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金融领域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和研究。
2. 人才需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将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各行各业对具备数学思维、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金融、科研、数据分析、工程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也可选择攻读相关研究生深造。
3. 学科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上将继续深耕,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