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02安徽合成革-文本
- 格式:doc
- 大小:325.50 KB
- 文档页数:23
2011年人造革合成革-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分析报告/clcz20122011年5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 (5)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情况 (7)1、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7)(1)人造革合成革产品介绍 (7)①PVC人造革的制备和特性 (8)②PU合成革的制备和特性 (8)③生态功能性合成革的特性 (10)(2)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及特点 (20)①产品多样化成为行业发展的特征 (21)②生态环保产品成为行业发展亮点 (22)③功能性、时尚性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3)(3)国际人造革合成革生产销售情况 (24)①国际人造革合成革生产情况 (24)②国际人造革合成革主要消费市场及进口政策 (26)(4)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生产销售情况 (28)①中国是全球人造革合成革生产、消费大国 (28)②我国已成为全球人造革合成革的进出口大国 (31)2、人造革合成革市场供求变动的趋势及原因 (33)(1)人造革合成革市场需求呈现旺盛增长态势 (33)①人造革合成革凭借其优良的性能,正在逐步取代天然皮革 (34)②下游行业发展迅速,拉动人造革合成革市场需求 (35)③合成革产品功能增强,下游市场不断拓展 (41)(2)生态功能性合成革已成为全球消费的发展趋势 (42)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43)(1)品牌和市场壁垒 (43)(2)技术壁垒 (43)(3)资金壁垒 (44)(4)管理控制经验壁垒 (45)4、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45)三、行业上下游产业简况 (46)1、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业链 (46)(3)DMF 在聚氨酯行业中的使用 (47)(4)DMF 的回收 (47)2、上下游对本行业的影响 (48)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9)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49)(1)产业政策积极支持 (49)(2)下游市场空间巨大 (50)(3)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机遇 (50)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51)(1)国际贸易壁垒日益严重 (51)(2)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51)(3)石油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51)五、行业技术水平及经营特征 (52)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52)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52)3、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 (53)六、行业主要企业的简要情况 (53)1、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54)2、南亚塑胶工业(南通)有限公司 (54)3、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 (54)4、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5、江苏协孚人革制品集团公司 (55)6、无锡双象超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6)7、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 (56)一、行业管理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聚氨酯合成革属于塑料制品,所属行业是塑料制品行业下的子行业人造革合成革行业。
品管部成检考试试题1 、Z1412-E193-02145、写出剥离、纹路和颜色。
答:中剥耐水解12小时、AR185、白色。
2、Z14-E183C-902-H1、后面的H1代表什么?答:增光。
3、Z14-F59-902-H2、后面的H2代表什么?答:消光。
4、BJ14-F110-2224-V、写出剥离、纹路、颜色、以及后面的V是代表什么?答:高剥离、R102、红色、透心贝斯5、B14-F91-3215-D、后面的D是代表什么?答:套色。
6、G12-C15-0111 、G14-C15-0111两种有什么区别?答:1.2毫米.1.4毫米、厚度不一样。
7、Z14-EV138-902-HE02、后面的HE02是代表什么?答:压纹2号辊。
8、N1412-C12-G100-902、是否贴过水晶。
答:是。
9、G14和GY14有什么区分?答:G14普通手感,GY14 是Y代表(硬)手感较硬。
10、G14和G1412有什么区分?答:G14是24小时耐水解。
G1412 是12小时耐水解。
11、0.1.2.3.4.5.6.7.8.9、各代表什么颜色?答:0、白1、银2、红3、棕4、黄5、绿6、兰7、紫8、灰9、黑。
12、色水号前面的Z是代表什么?答:珠光。
13、一支革里面最多允许几个断头?答;三个。
14、中剥离要求多少剥离以上。
答:50。
15、高剥离要求多少剥离以上。
答:80。
16、高密度要求多少剥离以上。
答:100。
17、耐水解要求多少剥离以上。
答:80。
18、超纤要求多少剥离以上。
答:110。
19、产品要求的标准门幅是。
答:1.37米。
20、一般产品要求的厚度是±。
答:1.4毫米(±0.05毫米)。
21、包装是根据要求来包装,并列举几个客户。
答:客户。
22、什么是脱层?答:脱层是湿法贝斯表面和干法贴面不牢固。
23、在所有颜色中,哪一种颜色比较容易产生辐色现象?A.白色B.黑色C.灰色答:C.灰色24、当配料色料搅拌不充分,很容易产生__________。
《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2006年7月项目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项目主管人员:罗毅冯晓波王瑾项目承担单位及主要研究人员: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任一力万哲慧韩坚张明琴周晓陈璟士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王进国宋跃群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张明炎目录1 《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2 标准编制的原则和整体思路 (1)2.1 本标准制定的依据 (1)2.2 本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总体思路 (1)2.3 技术路线 (2)2.4 标准框架与指标体系 (2)3 合成革生产工艺和污染情况分析 (2)3.1 合成革生产原理和主要生产工艺简介 (2)3.1.1 干法生产工艺 (2)3.1.2 湿法生产工艺 (3)3.1.3 直接成型法 (3)3.1.4 后处理工艺 (3)3.1.5 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生产的特殊工艺 (3)3.2 合成革生产过程污染产生和排放情况分析 (4)3.2.1 大气污染物分析 (4)3.2.2 水污染物分析 (5)4 国内外合成革生产技术、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和标准要求 (5)4.1 国内外合成革生产技术水平 (5)4.2 国内外合成革污染控制水平和实用污染控制技术 (5)4.3 国外相关环境标准要求 (6)4.3.1 美国 (6)4.3.2 台湾地区 (7)4.3.3 欧盟 (8)5 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说明 (8)5.1 适用范围 (8)5.2 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标准第4章) (8)5.2.1 通用设备的执行标准(标准4.1条) (8)5.2.2 合成革生产主体部分的要求(标准4.2条) (8)5.3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标准第5章) (13)5.3.1 排放限值(标准5.1条) (13)5.3.2 其它规定(标准5.2条) (14)5.4 生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说明(标准第6章) (14)5.4.1 生产工艺要求(标准6.1条) (14)5.4.2 操作规范(标准6.2条) (14)5.5 标准实施与监督规定说明(标准第7章) (14)5.6 测量方法和评价说明 (14)5.6.1 监测和评价方法 (14)5.6.2 空气污染物监测方法 (14)5.6.3 水质污染物测量和评价方法 (15)6 标准实施的成本和环境效益分析 (15)6.1 成本分析 (15)6.1.1 废气污染治理 (15)6.1.2 水污染治理 (16)6.1.3 污染排放监测 (16)6.1.4 管理成本 (16)6.2 环境效益分析 (16)7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6)7.1 存在的一些问题 (16)7.2 管理实施及建议 (17)7.3 标准修订和今后工作的建议 (17)1《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合成革是指以人工合成方式在以织布、不织布、二层皮革等材料的基布(也包括没有基布的)上形成聚氨酯、聚氯乙烯等树脂的膜层或类似结构,外观像天然皮革的一种材料。
合成革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合成革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合成革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合成革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合成革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办单位(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版》;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年审核批准施行;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2年8. 企业投资决议;9.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合成革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数值1 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 26136.001.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 18295.201.2 流动资金万元 7840.802 项目总投资万元 20647.442.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 18295.202.2 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2352.243 年营业收入(正常年份) 万元 36590.404 年总成本费用(正常年份) 万元 23783.765 年经营成本(正常年份) 万元 21954.246 年增值税(正常年份) 万元 2783.617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正常年份) 万元 278.368 年利润总额(正常年份) 万元 12806.649 所得税(正常年份) 万元 3201.6610 年税后利润(正常年份) 万元 9604.9811 投资利润率 % 62.0312 投资利税率 % 71.3313 资本金投资利润率 % 80.6314 资本金投资利税率 % 93.0415 销售利润率 % 46.5216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29.3217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43.9818 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9147.6019 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11761.2020 税后投资回收期年 4.6621 税前投资回收期年 3.8822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42.05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编制组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 (1)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 (1)1.2 合成革行业大气污染问题 (1)2 合成革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状况 (1)2.1 合成革生产工艺 (1)2.2 合成革企业产排污现状 (2)2.3 污染治理技术 (5)3 合成革行业相关法规、政策及标准 (6)3.1 主要政策 (6)3.2 主要标准 (6)3.3 编制要求 (6)4 编制过程 (6)5 标准适用范围 (7)6 制订清洁生产标准的基本原则 (7)7 标准制定路线 (9)8 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9)8.1 标准的依据 (9)8.2 研究基础 (9)8.3 指标值的确定依据 (10)9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10)9.1 标准的使用目的 (10)9.2 标准的指标分类 (11)10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 (15)10.1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5)10.2 标准的经济分析 (16)10.3 标准的可操作性 (16)11 标准的实施 (16)1 概述1.1 合成革行业发展现状我国1983年在山东烟台建成的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标志着中国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0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整体优势与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最近十年,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15%~2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合成革生产第一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
2012年,人造革、合成革产量为3142.7千吨,同比增长15.55%;工业总产值为1085.77亿元,同比增长17.23%;规模以上企业有549家,主营业务收入1040.00亿元,同比增长11.78%;出口量为574463.7吨,占总产量的18.3%。
合成革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大中城市。
依据2012年产量,浙江、福建和江苏是排名前三位的合成革产业大省,这3省的合成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49%。
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的经济发展,加快萧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特编制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在本规划区内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均应以本规划的要求为依据进行,如与其他规划发生矛盾,原则上应以本规划为主。
第1.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4)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颁发)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安徽省地方标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7、《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2005年)8、《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2年)9、《萧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10、《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11、国家、安徽省及宿州市规划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管理办法12、已获批准的城市建设各专项规划13、规划区内及周边已获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14、城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对于本次规划的设计任务要求15、城市规划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第1.3条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2、坚持立足现状,使规划更为切合实际的原则3、坚持在规划严肃性的前提下,提高规划有机弹性的原则4、坚持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原则5、坚持经营城市的原则第1.4条规划地区范围《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总体规划》是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规划区内所有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本规划文本与图则适用于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的各个街区和地块的土地使用和规划管理。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萧县白土镇孤东村范围内,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37.8亩。
第1.5条规划地区强制性内容1、街区和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2、街区和地块的建设总量3、对特定街区和地块的建设高度4、街区和地块的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5、街区和地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6、特定地块的土地投资强度7、大型市政设施通道的规定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变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应按相应的变更程序进行。
文本中以“黑体”及“下划线”的形式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进行明确和落实。
第1.6条本规划经萧县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后,报萧县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后进行公布。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
本规划由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指挥部负责解释,并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
本次设计的成果包括文本、分图图则、图集、说明书和城市设计控制准则,其中分图图则主要提出常规性、规定性的规划控制要素,城市设计控制准则主要对空间形态进行要素控制。
规划文本、规划图则、规划图集、规划说明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四者应同时使用,且不可分割。
第二章街区控制第2.1条规划地区发展目标根据本次规划工业区开发的基础背景、区域发展环境及萧县具体的产业发展态势,结合其选址区域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土地容量,综合研究确定工业园区的性质定位为:以合成革制造产业为主导,可以适当发展其他相关产业,环境优美的环保型特色工业园。
第2.2条规划地区产业定位以合成革制造业为主导,同时可以适当发展其他相关产业。
第2.3条规划地区空间结构1、本次规划依据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规划结构安排,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形成以部分现状道路作为方格网框架,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集中成片布置,公共绿地沿主干路、布置,以道路划分工业园区的用地布局结构。
2、规划要求形成“一轴、一带、两点、一组团”规划空间结构:一轴——即为301省道的快速通道发展轴;一带——即沿301省道设置的绿化景观带;两点——分别位于规划区南北两侧的两个点,一个是生活居住点,另外一个是市政设施集中配套点。
(1)一轴——发展轴线即为整个合成革制造基地服务的对外通道,是合成革制造基地的发展催化轴线。
(2)一带——绿化景观带紧贴301省道的绿化景观带,分别有4个大小不同的公共绿地组成,相互之间又贯通联系,组成一个富有特色的绿化景观带。
(3)两点——两个配套服务点南点——位于规划区南侧的生活居住点;北点——位于北侧与公共绿地结合设置的市政设施集中配套点;(4)一组团——工业组团一组团即是本次规划的核心部分——合成革制造工业组团区。
第2.3条街区编码系统1、街区与地块编码系统本次规划地区内控制编码系统,一般分三个层次进行标注,即“规划地区(X)—街区(Y)—地块(Z)”,每个街区、地块应与不同的编码相对应。
其中:规划地区:X——JA,J代表宿州市萧县地区,A代表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
街区:Y——01,02,03,……地块:Z——01,02,03,……标注形式为“JA -01-01”。
街区编号和地块编号时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一般顺序为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地块编码、街区编码以及规划地区的编码一同构成本规划地区的编码系统。
2、街区编码划分为若4个街区:如A片区的街区编码为JA-01、JA-02……。
3、地块编码在每个街区中又分若干地块,其地块编码为JA-01-01、JA-01-02……。
第2.4条规划地区整体性控制第2.4.1条土地利用控制规划地区用地类型主要为R居住用地、M工业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U市政设施用地、G绿地。
第2.4.2条土地利用的总量构成与总量平衡规划地区规划总用地112.06公顷,M工业用地用地面积为79.0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70.52%;R居住用地用地面积为3.2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86%;U市政设施用地面积为4.6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4.15%;S道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为13.50公顷,占总用地的12.50%,绿地位于规划用地面积为11.69公顷,占用地的10.43%。
第2.4.3条强制性控制用地规划范围内的道路红线、绿化绿线、市政设施用地用地为强制性控制用地。
道路红线:规划范围内的过境通道道路红线控制宽度为40米,主干道红线控制在28m,次干道道路红线控制在20m ,红线以内的道路用地需要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更改。
强制性控制道路用地面积约为13.50公顷。
绿化绿线:结合道路设置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等绿线,严格控制,面积约11.69公顷。
第2.4.4条建设开发总容量控制根据规划地区内的用地结构与规模,规划地区总用地133.88公顷,建设开发的总用地133.88公顷。
根据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规划功能分区,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促使工业区环境景观形象的形成,参照沿海省份部分工业区用地开发建设容量的控制要求,综合确定该区域建设开发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下限不做控制,仅控制上限。
绿地率做下限控制。
居住区,容积率最高控制在3.5以内,建筑密度为26%以内,绿地率控制在40%以上。
第2.4.5条建设高度分区控制规划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该区域的建筑高度和天际轮廓线,对规划建设区内除公园绿地以外的各个街区建设高度分三个高度分区进行控制:第一高度控制区:生活居住点,建筑高度要求不低于12米,最高控制在30米以内。
第二高度控制区:工业用地建筑高度主要根据工业企业建筑类型确定,不作为强制性控制要求,只作为引导控制,以体现规划的弹性,适应该地区的发展实际需求。
引导高度控制单层控制在9.5米以内,低层控制在15米以内,多层控制在24米以内。
第三高度控制区:市政设施用地,建筑高度要求不小于9米。
第2.5条街区控制工业区根据道路共划分为4个街区,规划根据每个街区内的地块性质,统筹考虑到规划的操作性,对每个街区都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当进行街区开发时,按街区的指标体系控制建设。
第2.6条道路交通规划控制1、道路交通系统控制规划地区主干道红线宽度28米;次干道红线宽度20米;支路红线宽度8。
道路网布局表:规划地区道路一览表2、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地块内部停车设施主要在各个地块内按建筑面积的标准设置。
广场结合绿地设置。
3、道路交通工程特殊控制本规划的控制点坐标,根据1:2000地形图进行设计,对道路交叉口进行平面定位控制,并对道路圆曲线半径进行控制。
规划所定坐标,原则上不要轻易改动,应严格控制执行,在具体道路设计及施工放样时,经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后,可根据大比例的地形图作局部调整,但应考虑与其他道路的平顺衔接,并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4、竖向规划控制规划所定控制点及地块内部标高原则不宜改动,经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后,在具体道路设计及地块开发时,可根据大比例的地形图,作局部的调整,但须考虑与其它道路的平顺衔接及地下管线敷设的要求。
道路规划横坡为0.5%~1.5%。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限制坡长。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米)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2)街区或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米以上。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第2.7条绿地规划控制1.总体绿化建设指标规划工业区的绿地率达到3.06%。
2.专用绿地建设指标专用绿地指工业区内各功能设施用地内部的绿地,不计入绿化用地,是绿地系统中分布广、数量大、与公众接触多的身边绿地。
为高起点的建设安徽省合成革产业园内的生态环境,各功能设施单位内部的绿地率也要高标准,绿地率不低于30%。
第2.8条配套设施规划控制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设置1处生活居住综合服务点。
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规划根据不同地块配建配电房。
规划设置1处消防站;设置垃圾转运站1处。
规划新建1处污水处理厂。
第2.9条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控制一、给水工程规划地区用水量规模:综合得出规划区需水量约4000立方/天;根据《总规》要求,本规划范围纳入城市统一供水系统,由城镇供水管网供水。
考虑就近原则由附近自来水厂直接供水。
规划地区给水管网设计为生活-消防给水管网。
根据计算得出的规划区域用水量情况,结合区内道路网布置形式,整个规划区域内给水管网在铺设时要既要结合现状,又要利于远期实施;给水管网在近期考虑采用环状网与树状网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个规划区建成后连接成环状网布置,以保证规划区的供水安全。
规划沿园区道路主次干道敷设DN200供水主干管,并在绿化带下预留远期管位。
规划区道路下给水管道采用单侧布置,敷设在道路的东侧或南侧的人行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