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200.49 KB
- 文档页数: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对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问题长期以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采取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及教育环境等因素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背离思想政治教育者期望目标和方向的一种反应态度和行为倾向。
因此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探寻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活动持抵触的情绪由于受社会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错误认识,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是“假话、空话、大话”,根本不能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疏远、蔑视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排斥各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
(二)冷漠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沟通,对于生理心理机制正发生变化的某些大学生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值得他们信任,自身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不会找其寻求帮助,反而对其保持距离,错误的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他们不是一个站在同一立场的盟友,在情感上刻意疏远,总是冷漠对之。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一)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加上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导致认知偏差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体力和智力迅速发展,身体各系统的机能也趋于健全,可以说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
但从心理上看,大学生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情绪波动很大,对周围环境也很敏感,反应也较为强烈,希望与失望不断交替、积极与消极相伴而生。
(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不仅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而且还吸收借鉴了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对策论文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论的强行灌输,忽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把握;重视政策压力,忽视精神说服;注重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忽视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
因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大学生的反感情绪,产生逆反心理。
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的解决办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因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很消极,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因此,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心理现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有以下特点:1.自我性大学生逆反心理其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
当今的大学生年龄普遍较小,社会阅历简单,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
大学生逆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人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保护自我或突出自我。
2.情绪化大学生的情绪具有丰富性、波动性和冲动性,又极富想象性。
对社会基本观点比较冷漠,对他人和集体情绪对立、不信任人,对先进人物否定和曲解,对宣传报道产生怀疑、主观臆断,对领导、老师的善意批评教育反感和抗拒,等等。
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能以身作则,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就会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心理压力,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反向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偏要干,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越想占有它,越是禁止看的东西越想看个究竟。
如果大学生想要得到的东西不让他得到,想做的事情不让他做,有可能产生心理抵触情绪,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示怀疑、反感和讨厌,行为上产生对立和不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人生观尚未稳定、信息渠道又很畅通的大学生影响是很大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大学生思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批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的学生。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已有规则和权威的反感和厌恶,对一切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和事都持异议和反抗的一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负面态度和不满情绪,它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该文旨在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1、对学习缺乏兴趣。
逆反心理的学生会认为学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与自己的兴趣偏好不符,因此不愿意听讲,不愿意认真学习。
同时,他们对于学校规定的学习要求和考试制度也存在反感和厌恶。
2、对权威和规则的挑战。
逆反心理的学生对学校的制度和管理存在质疑和负面评价,他们会觉得这些规定是为了限制自己的自由,缺乏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会对这些规定进行挑战和反抗。
3、逃避责任。
逆反心理的学生容易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学校的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因素,而不是认真审视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逃避责任和面对挑战。
4、态度消极。
逆反心理的学生通常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社团组织,对于自己的未来也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1、加强思想教育。
对于逆反心理的学生,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学校的管理规定进行全面解读,让学生明白这些规定目的在哪里,并能够心服口服。
2、开展多元化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不同的学习和活动,扩大知识面和视野,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潜力。
3、关心学生的生活。
逆反心理的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中可能遭遇不满和挫折,学校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时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并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