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改性沥青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影响SMA沥青玛蹄脂路面常见病害及如何控制路面施工质量中国公路飞速发展,取得了不朽的成就,随着通车时间的增长以及通车量的不断增加。
沥青路面上的各种病害也相继产生了。
为了保障道路的质量公路的正常畅通提高优质高效的通行环境就必须要对高速公路病害及时的进行处理以确保行车车辆的安全。
危害沥青公路安全病害种类有很多,我们将通过分析常见的病害来探讨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案,以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以及为行车的安全做出保障。
SMA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空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组成的嵌挤型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SMA沥青混凝土的特性决定其施工的特殊性,;SMA沥青路面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抗疲劳、构造深度大、孔隙小等特点,目前被广泛使用。
SMA是一种由改性沥青、木质纤维素、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它的基本组成是碎石骨架和沥青马蹄脂结合料两大部分。
如何控制SMA路面结构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是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较难把握的。
一、SMA沥青路面的特性以及常见的沥青路面的病害1、沥青路面产生裂缝。
公路的沥青路面一般在建成后没过两年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
初期时候产生裂缝对于沥青路面在使用的性能上基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雨水的侵人就会导致路面的坚实强度下降.同时在大量行车过程中还要超荷工作的情况下,就破坏了沥青路面的结构。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有很多种类,. 沥青路面裂缝从形状上可分为横向的、纵向的和网状的三种类型。
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大致三点:(1)沥青自身的材质,(2)路基不均匀逐渐下降导致沥青路面开裂,如软土地基上就常出现这种现象,(3)沥青路面基层反射裂缝。
2、沥青路面施工规范上存在着缺陷。
一般是沥青的油石比例不准确,油石比例主要由马歇尔的稳定度来控制,确定油石比例。
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一、前言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是一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应用的新工艺,通过改性沥青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工法的调整,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采用了改性沥青材料,提高了路面的抗剪性能和抗反应能力;2. 采用了骨料骨架结构,增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3. 路面表面光滑,具有较好的水密性和耐久性;4. 施工工期短,施工效率高,对交通影响小;5.适应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各种类别的道路。
三、适应范围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别的道路,特别适用于高负荷、高速度和高交通密度的道路,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机场跑道等。
四、工艺原理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剪性能和抗裂能力,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采用改性沥青材料可以提高沥青的弹性模量和剪切强度,减少路面的沉陷和变形。
同时,通过骨料骨架结构的设计,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使路面具有较好的抗变形和抗滑移能力。
五、施工工艺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清理和加强处理,确保基层平整、牢固和无松散物。
2. 沥青面层施工:采用热拌工法将改性沥青混凝土均匀铺设在基层上,并通过压实机进行初期压实。
3. 表层处理:在沥青面层施工后,进行摊铺石料和沥青面层之间的冷嵌入处理,增加路面表面的粗糙度和耐久性。
4. 最后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最后的压实工作,以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六、劳动组织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的分工和组织管理,以及施工场地的合理规划和布置。
SMA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一、前言SMA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道路施工工法,主要通过改性沥青和高强度骨料的组合使用,以提高路面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SMA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高弹性:采用SMA(Stone Matrix Asphalt)技术,通过增加骨料的粘结面积和改良沥青的粘附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裂能力和弯曲疲劳性能。
2. 耐久性好:采用特殊的骨料组合和沥青改性技术,提高了混合料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3. 抗水损伤性能强:改良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水损伤性能,能够有效防止路面因水损失导致的损坏和开裂。
4. 抗沟槽磨损性能好:骨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能够有效降低车辙的形成,提高路面的抗磨性能。
5. 施工工期短:由于采用了改进后的SMA技术,施工工期相对较短,能够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三、适应范围SMA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适用于高等级道路、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等对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路段。
在寒冷地区,该工法也适用于寒冷季节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大幅度热胀冷缩的路段。
四、工艺原理SMA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的实际工程应用与施工工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
首先,通过选取适当的骨料组合和粒径分布,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裂能力。
其次,采用适量的改性沥青和添加剂,提高了沥青的黏结性和粘附性,增加了混合料的弹性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控制施工温度、压实度和层厚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SMA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法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路面准备:清理道路表面的杂物和污垢,修补路面裂缝和坑洞,并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1 概述SMA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是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充填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碎石骨架的间隙形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
简单的说:SMA是由互相嵌挤的粗集料骨架和沥青玛蹄脂两大部分组成的。
SMA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除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抗滑、抗高温、车辙、减少低温开裂、平整度高、噪音小、能见度好等特点外,SMA 还具有路面抗变形能力强、不透水、使用寿命长、维修养护小等优点,同时SMA 还可以减薄表面层厚度,易于施工和维修。
由于沥青玛蹄脂具有上述各项优点,因此,目前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为高等级路面材料。
2、SMA混合料的组成材料SMA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的抗车辙性和抗滑性而闻名于世。
影响SMA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因素,因此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对其质量严格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检测。
2.1 沥青结合料SMA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的质量必须满足沥青玛蹄脂的需要,要有较高的粘度,符合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
在我国,必须采用符合“重交通量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
本试验路采用台湾产AH-70#重交通量沥青,同时加入5%SBS对沥青进行改性。
2.2 粗集料从SMA的成型机理可以知道,SMA之所以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是基于含量甚多的粗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
集料嵌挤作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石质的坚韧性,集料的颗粒形状和棱角性。
粗集料的这些性质是SMA成败与否的关键。
因此用于SMA的粗集料必须符合抗滑表层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同时SMA对粗集料的抗压碎要求高,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的、粗糙的、有棱角的优质石料。
本试验路SMA上面层所用石料粒径范围13.2mm~19mm,5mm~13.2mm。
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2.3 细集料细集料虽然在SMA中只占很少的比例,但对SMA的性能影响也较大。
公路工程 SMA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解析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地域间的密切互动,公路工程成为了不同地区间交互的重要纽带,承载着人们出行以及交通运输的各类需求。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加,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运输超载的情况逐渐增加,长期的超负荷状态使得沥青路面的损坏加剧。
基于这一现象,为了使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得到提升就需要对沥青的质量进行改良,各种新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开始出现,整体提升了沥青路面的质量。
本文就当前公路工程中SMA改性沥青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SMA改性沥青;施工技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量持续增加,重载车辆的出现都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新材料和新技术出现在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中,SMA改性沥青也应运而生。
这种沥青的抗压性和耐久性都明显高于同类其它产品,当路面湿滑时还能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对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音也有明显的作用,被广泛应于用国外的一些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道路表面。
为了适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SMA改性沥青也开始出现在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工程中。
1.SMA改性沥青概况SMA是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简称,由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和少量的细集料所构成,其中含有沥青结合料的比重较大,再配合矿粉和纤维类稳定剂并将其填充于粗集料骨架中的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
SMA能够提升沥青混凝土在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在低温状态下保持一定的韧性,还能防止由于混合料的分散而导致的沥青路用性能降低,其抗车辙性与抗滑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沥青。
对于SMA改性沥青来说,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这最终成品的总体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SMA改性沥青中沥青结合料的粘度达到一定的行业标准才能够使其具备高温稳定性和低温下的韧性,而其高温稳定性是由大量的粗集料之间的挤嵌作用来实现的。
为了保证集料挤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对集料中石质的坚韧程度,形状都有较高的要求。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 简介SMA是由高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矿粉、较大沥青用量,低含量中间粒径颗粒组成的骨架密实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001、形成背景0060年代的德国交通十分发达,根据本国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20℃左右,冬季不太冷),习惯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这种结构中沥青含量12%左右,矿粉含量高。
使用中发现路面的车辙十分严重,另外当时该国家的汽车为了防滑的需要,经常使用带钉的轮胎(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亦如此),其结果是路面磨耗十分严重(1年可减薄4cm左右)。
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车辙,减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纤维稳定剂,形成了SMA结构的初形。
1984年德国交通部门正式制定了一个SMA路面的设计及施工规范,SMA路面结构形式基本得以完善。
这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先后在德国、欧洲一些国家逐渐被推广、运用。
我国首次使用改性沥青是1994年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使用了奥地利技术NOVOPHALT。
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间隙可不断调整的大型胶体磨使改性剂反复多次通过磨体而达到非常均匀与沥青共混,用400倍显微镜面观察切片晶体结构是否混合均匀。
PE对改善高温稳定性较好,而SBS对改善低温稳定性较好,96年首都机场东跑道罩面掺入4%PE+2%SBS,另外还掺入0.4%石棉纤维,使用改性剂以后,针入度比原来沥青减少了一个等级,软化点大为升高,粘度增加了7倍,说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00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的组成原理及特点00SMA的结构组成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
具体讲:00①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
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很少使用细集料;00②为加入较多的沥青,一方面增加矿粉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00③沥青用量较多,高达6.5%~7%,粘结性要求高,并希望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最好采用改性沥青) 003、SMA结构的主要优点①、高温稳定性。
SMA改性沥青在城市道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沥青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近年来在路面施工中应用越来广,为了提高路面的使用功能,保证行车舒适安全,尽可能的减少交通事故,一些新型路面结构,如SMA改性沥青路面,以其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交通噪声低等优点,在道路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标签: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应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和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马蹄脂结合料,它是由足够的沥青结合料和具有相当劲度的沥青玛蹄脂胶浆填充在粗集料形成的石—石嵌挤结构的空隙中形成的。
因此,它具有抗高温、低温稳定性,良好的水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和表面功能(抗滑、车辙小、平整度高、噪音小、能见度好)。
SMA路面耐久性好,故养护工作少,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
本文结合盐城市普陀山路道路工程的施工,谈谈SMA改性沥青在城市道路路面的应用。
1 工程概述盐城市普陀山路道路工程,是2012年盐城市经济开发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本工程从南环路向南经过松花江路、嘉陵江路、钱塘江路,跨越潮中河、新村河、潮南河、安龙河及其他三条河流,至步湖路,道路全长3375m。
道路规划40m宽,其中中央分隔带宽度为5m,两侧各8m机动车道+2.5m绿化带+4.5m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人非共板)+2.5m绿化带。
道路按城市道路主干路设计,机非车道采用沥青砼路面。
车行道结构形式为沥青柔性路面,面层组合如下:机动车道:上面层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C)4cm;下面层为沥青混凝土(AC-25C)8cm。
非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选用AC-13C型,下面層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选用AC-20C型。
2 面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2.1 粗集料粗集料是降噪透水路面混合料的骨架,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强度要求、抗滑性能等要求。
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质量有充分保证,集料保证干燥,表面洁净、粗糙。
Road & Bridge Technology134《华东科技》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阚登钢(河南省中原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公路施工研究愈加成熟,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用于公路工程建设。
SMA 改性沥青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筑路材料,在路面施工中合理的运用,可以改善路面使用性能,达到沥青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
本文主要基于某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对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施工中要全面考虑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服务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SMA 改性沥青路面;工程概况;应用效果公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了交通运输的便捷性、灵活性作用,对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主要路面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病害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反复作用下,早期病害问题加剧。
为了改进沥青材料的缺点,SMA 改性沥青混凝土因其具有耐高温、抗滑能力强等优势,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此,本文在全面掌握SMA 改性沥青概述的基础上,规范了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以期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更好地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服务。
1 SMA 改性沥青的概述 沥青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路用性能,加之“量多、价廉”等特点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与推广。
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沥青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沥青分子半径偏小,随着温度变化,其力学性质变化较大,低温条件下展现出易脆性,高温条件下则由表现出易融化、易老化等特性。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量与日俱增,对道路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采用传统天然沥青材料已很难达到社会发展需求。
SMA 改性沥青材料是沥青材料的升级版,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为此类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
SMA路面简介及其应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简称SMA)SMA是由沥青玛碲脂填充碎石骨架组成的混合料,它采用间断级配,加入了较多的沥青,增加了矿料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作为稳定剂。
SMA的材料质量要求比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高,沥青结合料用量多,粘结性要求高,粗集料必须特别坚硬,矿粉必须是磨细石灰石粉。
SMA的施工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对施工要求比较高,如要延长拌和时间,提高施工温度,提升碾压效率等。
改性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SMA)在国际上使用较多且在国内大力推广,具有抗车辙能力强,高温性能好,低温抗裂性好,耐久性好等特点,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因此推荐SMA为路面上面层.SMA上面层有SMA-13和SMA-16,因SMA-13抗渗水性能较SMA-16好,因此推荐SMA-13为路面上面层.国内应用2003年,在卢浦大桥(上海)上首次采用的一种名为SMA的新型沥青,如今已开始在申城的高速公路上使用。
东南郊环(A30)高速公路远东段将全部使用SMA 沥青,新路面将降低噪音2-4分贝,抗变形能力是原先的1.5-4倍。
据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曹亚东介绍,这种沥青路面除了有降噪和抗变形的功能外,还比普通沥青提高了耐磨性和防滑性,减少灯光反射,在雨雾天提高路面的能见度。
SMA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可比普通沥青提高50%左右,可大大降低路面维修、养护的工作量。
深圳:2006年9月28日,深南路改造工程动工。
其中蕴含着诸多先进理念:这是一条“高科技路”,铺路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一种密实式粗集料,科技含量很高,从新加坡进口,至少15年不用再次修缮。
这是一条“环保路”,覆盖路面的SMA改性沥青吸尘能力增强,行车噪音下降2个分贝。
深圳市桥城东路位于华桥城一安托山片区东侧,南接滨海大道,北与北环路相连,由南往北依次与白石洲路、深南大道、桥香路、广深高速公路相交,是深圳市南北走向的重要交通干道之一。
简析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沥青玛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低温性能良好,因此SMA沥青路面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
1、材料控制SMA混合料所用材料的前期控制主要在于试验室对各种原材料料源的考察,并用过硬的试验数据结合工程具体的技术需要确定料源。
(1)、集料的要求各种集料分堆堆置,建隔离栅,粗集料应采用反击破式破碎机破碎的碎石;进场后集料堆放时间不宜过长,堆积高度不宜太高,如堆积过高且装载机长时间在坡角铲料,易造成大料径碎石首先从顶部滑落,久而久之将影响级配;碎石在使用前建议水洗,这样可以更好的体现碎石与沥青的粘附性能,此外还应符合坚硬耐耗、棱角性良好的嵌挤能力,针片状颗粒符合工程及规范要求等条件。
(2)、细集料机制砂宜采用专用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
机制砂必须覆盖,搭建防雨篷;矿粉应使用磨细的石灰岩石粉,不得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代替,矿粉应保持干燥、洁净,能够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
(3)、结合料沥青材料是决定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为业主提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是业主提供,就放松了对原材的检验。
SMA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沥青结合料为SBS 改性沥青,应当提出的是SBS改性沥青的运输、贮存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且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老化。
(4)、木质纤维稳定剂木质纤维稳定剂也是SMA混合料中的重要材料之一,纤维必须室内架空放置,严格防潮,保持干燥。
木质纤维素在SMA路面中可起到抗裂作用,在SMA 混合料中纤维与纤维间搭接成三维立体可起到增强作用,在凝固或干燥过程中的机械能被纤维筋减弱,有效地减少路面低温开裂;木质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SMA路面中如果不加纤维,在拌和过程中较多的沥青与矿粉就会打不开并结为胶团,很难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之间,铺筑在路面上容易出现油斑。
浅谈 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摘要: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由于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疲劳抗裂、抗水损害、抗老化与抗滑方面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修建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机场跑道和桥面工程。
本文根据笔者从业经验,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施工环节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SM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一、工程概况宁波某路面工程第LM2标段:桩号范围为K71+479~K94+662,全长23.183公里,含象山停车区、长街互通、明港枢纽。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桩号范围内的主线路面工程(含底基层、基层、面层)。
路面结构及工程量:级配碎石垫层41474 m2,34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49854.5 m2,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62947.6m2,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61781 m2,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26144 m2,4cm厚SMA改性沥青路面255420m2。
二、生产和运输(一)生产1.SMA改性沥青混合料正常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正常生产温度可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1-1选择[2]。
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当采用表1-1以外的聚合物或天然沥青改性沥青时,生产温度由试验确定。
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生产温度范围(℃)表1-11.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这种设备除尘系统完整,能达到环保要求;给料仓数量多,能满足配合比设计配料要求;且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如图2-1。
图2-1 间歇式装置主要部件布置图[1]3.SMA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包裹骨料为度。
间歇式拌合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小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
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要点讨论摘要:SMA是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本身有着较多的沥青结合料,矿料和稳定剂填充到初级料骨架内,从而达到间断级配的目的。
该项材料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是非常高的,并且抗滑能力良好,因此在我国沥青路面建设中加大了对该项施工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论述了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以及具体要点,从而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具体要点;工程质量当前阶段,大多数城市的主干路纷纷采取了沥青混凝土材料,SMA改性沥青材料是沥青材料中的一项新型材料,处于该项阶段内有效的混合了沥青纤维、稳定剂等材料,有着一定的公路耐久性,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混合料配制过程中,以粗骨料和矿粉为主有效配比,避免了使用较多的细骨料,能够增强公路的强度和刚度。
在公路路面运行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对SMA改性沥青公路材料应用十分普遍。
对此,就需要加大施工质量要求的分析力度,确保施工质量与工程要求相一致。
1、SMA改性利益轻材料的特征体现SMA改性沥青是由沥青稳定剂和矿粉组合形成的填充类型材料。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提升整体的填充效果,满足公路的密实程度和压实程度,整体作用极高。
这种材料有着较强的实用性。
而且对工程的温差控制和水稳定性都有着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被普遍应用到了公路中。
经过相关探究表明,SMA改性沥青应用到高速公路工程中以后,无论是耐久性还是抗滑性能以及行车舒适度都有了明显改进。
所以能够解决传统公路中的不足之处。
表一 SMA沥青混合土路面上层粗集料指标2、SMA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第一,高温抗车辙性能。
高温抗车辙性能能高低与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有关,在模量越高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塑性嵌挤就越少,沥青路面的寿命随之延伸。
SMA混合料是按照相关比例混合形成,粗级料的粒径一般不低于4.75mm,该项混合比例使SMA处于高温条件下能够承载较大的车载负荷。
而且高温抗车辙的能力较强。
探析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摘要:沥青玛碲脂碎石路面(简称SMA)路面,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因为SMA路面抗滑、抗车辙等性能优良,逐渐在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等工程中开始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市场也从国外引进了多种沥青路面结构,尤其是SMA-13(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在广东等省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久性、表面特性、低温抗裂等优良特性,本文依据广佛、佛开等高速公路的应用实践来探讨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的应用。
关键词: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现今,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它的各种优良性能,在众多的工程实践中一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教训,主要体现在部分完工高速公路在通车后出现了泛油、车辙等病害情况。
因此我就结合广佛、佛开等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从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定、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探析研究如何做好SMA-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1、原材料选定(1)碎石原材料的选择SMA-13混合料依靠粗集料接触和紧密嵌挤而形成骨架结构。
为防止碎石颗粒在车辆荷载的挤压过程中发生破碎,对粗集料的质量有严格的要,也可以说粗集料是SMA-13质量控制的关键。
一般要求使用高质量的轧制粗集料,其岩石应坚韧,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
由于SMA路面大多应用于交通量比较大的道路上作为表面层,一方面从抗滑要求,需要石质质地坚硬,经久耐磨;另一方面正因为嵌挤好,需要良好的抗碎裂性能。
因此在广东省一般根据本地碎石材料蕴藏情况选用辉绿岩、闪长岩等岩石,尤其是近年来闪长岩应用越来越广泛。
(2)粗集料的质量要求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简介SMA是由高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矿粉、较大沥青用量,低含量中间粒径颗粒组成的骨架密实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1、形成背景60年代的德国交通十分发达,根据本国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20℃左右,冬季不太冷),习惯修筑“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这种结构中沥青含量12%左右,矿粉含量高。
使用中发现路面的车辙十分严重,另外当时该国家的汽车为了防滑的需要,经常使用带钉的轮胎(包括欧洲一些国家亦如此),其结果是路面磨耗十分严重(1年可减薄4cm左右)。
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车辙,减少路面的磨耗,公路工作者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增大粗集料的比例,添加纤维稳定剂,形成了SMA结构的初形。
1984年德国交通部门正式制定了一个SMA路面的设计及施工规范,SMA路面结构形式基本得以完善。
这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先后在德国、欧洲一些国家逐渐被推广、运用。
我国首次使用改性沥青是1994年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使用了奥地利技术NOV OPHAL T。
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间隙可不断调整的大型胶体磨使改性剂反复多次通过磨体而达到非常均匀与沥青共混,用400倍显微镜面观察切片晶体结构是否混合均匀。
PE对改善高温稳定性较好,而SBS对改善低温稳定性较好,96年首都机场东跑道罩面掺入4%PE+2%SBS,另外还掺入0.4%石棉纤维,使用改性剂以后,针入度比原来沥青减少了一个等级,软化点大为升高,粘度增加了7倍,说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的组成原理及特点SMA的结构组成可概括为“三多一少,即:粗集料多、矿粉多、沥青多、细集料少”。
具体讲:①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
一、高模量改性沥青SMA铺装(一)材料要求1、粗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技术要求详见2.1.32、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模量改性沥青是指60°C时,100rad/s的条件下,沥青材料的复数剪切劲度模量不小于10Kpa,同时沥青其他指标能满足并高于交通部I-D 的指标要求。
3、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满足第一篇普通改性SMA的要求,同时要达到以下要求:复数剪切劲度模量高温抗车辙性能检验(沥青混合料级配是SMA-13)(二)高粘度改性沥青粘结层施工高黏度改性沥青粘结层施工包括粘结材料洒布和单一粒径碎石撒布两道主要工序。
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为:①高弹性沥青材料的熔化升温;②高弹性改性沥青粘结层施工洒布施工工艺参数控制。
一、施工前基本要求根据高黏度粘结材料性能及现场实践经验,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最低气温≥5℃,雨天、大雾天、五级风以上均不得施工。
粘结层及层面施工应尽可能地选择在持续晴朗、不讲雨的时段,并根据天气预报,随时做好防雨准备,调整施工计划。
高黏度粘结材料、单一粒经碎石料皆采用智能洒布车均匀洒布,以保证施工质量。
粘结层施工前要求清除灰尘、石屑、砂粒等残留物,必要时可以用钢刷、高压水枪清洗,基本干燥后才可进行防水粘结层的施工。
二、熔化升温高黏度改性沥青在洒布施工前,首先要熔化升温至180℃左右,才能进行洒布施工,应选用专用了清洒布车洒布。
升温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粘结性材料均匀受热。
如果熔化过程中,加热温度不均匀或超过规定温度,材料中的改性成分会发生分解,造成软化点降低,沥青老化严重,影响其质量。
如果高弹性改性沥青在高温喷洒时不能雾化均匀喷洒,可在高弹性改性沥青中添加降低沥青高温粘度的降粘剂,以保证高弹性改性沥青洒布效果。
洒布量的控制由调整洒布车洒布喷管宽度、喷管高度、车速、泵量和五轮仪等参数来实现。
施工中记录粘结材料的加热升温过程(包括开始加热时间、熔化升温、搅拌开始时间、出料时间、滤网是指)及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
(一)SMA-13沥青玛碲脂碎石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
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均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高,贮存、运输期间的降温不应超过10℃,生产厂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长,混合料贮藏温度控制难。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摊铺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沥青摊铺机械型号多种,性能不一。
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沥青摊铺时,必须均匀、连续,工人素质必须高,要能正确判断摊铺界面。
1、SMA沥青的拌合及施工
沥青混合料拌合。
由于SMA与普通密级配沥青砼最大不同之处是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粒径单一、量多、细集料很少,矿粉用量多。
细集料包括石屑和砂一共只需15%左右,给混合料的供料拌和带来不少困难。
为此,料斗、料仓要重新安排,增加粒径为5~10毫米的骨料仓,以保证冷料数量,而细集料用量很少,冷料仓门开启很少,供料过程中要保持细集料干燥,以保证细集料顺利供料。
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洞,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有热电偶检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190℃~200℃。
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有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由于SMA粗料粒径单一,细料很少,热料可能会发生粗集料仓经常不足(亏料),而细集料仓经常溢仓的不正常情况,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不可调整放料的数量,使SMA的配合比不准。
然后将木质素纤维加入到搅拌锅与骨料共同进行干拌,再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
SMA的干拌时间为4秒~5秒,湿拌30秒~45秒。
各种材料加热温度控制:沥青加热温度160℃~165℃,现场制作温度165℃~170℃,加工最高温度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场温度175℃~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3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30℃,开放交通温度不高于60℃。
2、运输。
由于SMA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玛蹄脂的粘性较大,运输车的车厢底部要涂较多的油水混合物,而且为了防止运输车表面混合料结成硬壳,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油布,同时车量要适当增加。
3、摊铺。
沥青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
摊铺速度为3.5米/分钟。
4、碾压。
碾压过程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碾压SMA的八字方针为“紧跟、碾压、高频、低幅”,并合理地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
5、接缝。
(1)纵缝: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单位在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采用摊铺机并排摊铺,采用此方式可以一次整幅摊铺,纵缝热接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美化了路面的视觉效果。
(2)横缝:SMA路面的接缝处理要比普通混合料困难一些,因此,摊铺时在边部设置挡板,也可以在沥青SMA层每天施工完工后,在其尚未冷却之前,即切割好,并利用水将接缝冲洗干净。
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即进行摊铺新混合料。
6、SMA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1)过碾压:由于SMA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压实程度不大,压实度较易达到,但是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集料不断地往下走,玛蹄脂一点点地向上浮,造成构造深度减小。
在碾压过程中,特别注意表面构造保持在1~1.5毫米,以便有适宜的构造深度。
(2)出现油斑:SMA路面通车后出现油斑也是常见的一种病害,这是由于SMA的纤维拌合不均匀造成的。
因此在拌合时,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时间,并延长干拌时间,确保纤维拌合均匀。
还要注意储藏期间纤维干燥,防止纤维受潮成团。
(3)碾压成型温度不够高是常见的毛病。
SMA在130℃碾压的效果就很差了。
在低温时碾压,容易出现不平整。
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车辙,是因为碾压不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