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0.96 KB
- 文档页数:11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学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我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分类及其药用价值。
4. 增强我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地点位于我国湖北省的三潭风景区。
在这里,我们有幸接触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了解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认识药用植物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并掌握了相关的形态学术语。
3. 学习植被类型及其药用植物:我们识别了多种植被类型,如草原、灌木丛、森林等,并了解了其中的药用植物及其分布特点。
4. 掌握植物采集、压制、制作标本的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药用植物,并进行压制、制作标本,以便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5. 学习植物鉴定方法: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植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包括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了解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性,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对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如何通过形态结构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药用植物资源在我国医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报告一、前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本学期末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标本和种类鉴定等。
二、实习过程1.药用植物识别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药用植物园,导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各种药用植物,并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比分析,我们逐渐掌握了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
2.药用植物采集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学会了使用工具正确地挖掘和采摘药用植物。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遵守了相关规定,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3.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开始了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剪切植物材料,保持植物形态的完整。
然后,按照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我们进行了标本的压制、干燥和装订等工作。
通过亲身参与标本制作,我们更加熟悉了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提高了对植物的鉴赏能力。
4.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在实习的第四天,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种类鉴定。
导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药用植物的标本,我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查阅相关资料,学会了如何准确地鉴定药用植物。
此外,我们还通过实习间的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鉴定能力。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采集药用植物,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其次,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种类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本次实习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最后,通过实习,我们更加热爱药用植物学这个专业,激发了继续学习的热情。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鉴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19日实习地点: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三、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形态特征观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园,对园内各种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观察。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
2. 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标本采集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压制和制作高质量的药用植物标本。
3. 药用植物鉴定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鉴定实践。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对园内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了鉴定。
4.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生长习性等,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5. 药用植物临床应用研究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2. 深化理论知识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实习期间,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明确树体结构及各部分名称;熟识主要园林林树种的枝芽特性和特点;熟识不同年龄时期的分枝方式,树形演化规律;了解认为影响树木分枝方式为整形修剪打下基础;初步学会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程序和技术要点,弄清果树修剪与园林修剪的不同。
二、材料用具各种园林树木和笔记本、修剪锯、剪子、高梯三、实习内容(一)观看部分蜡梅:花瓣为蜡质,因此写作“蜡”梅更为合适。
蜡梅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怕涝怕风,耐修剪。
,蜡梅根茎膨大,形成蜡盘,有很强的分生力量,有许多萌蘖。
而且去年的萌蘖今年就可以开花。
花芽在一年生枝的中下部。
修剪时以灌木状的修剪为主,以疏老枝为主,一年疏掉三分之一。
蜡梅可做盆栽和切花,是春节花市的重要材料。
蜡梅花香、花期长且花谢不落,延长了欣赏期。
在园林中参加梅花一起使用,延长花期,互补颜色。
在南方的园林中,也常与南天竺一起使用。
蜡梅花还可以提取精油,香气也有保健作用。
木香:为半常绿藤本,春季开花,花有香气。
可用作垂直绿化,但本身不具备攀援力量,需要由铁丝等牵引。
假如栽植的空间比较小,可以采纳一条主蔓的修剪方法。
木香怕涝,耐寒性不强,因此,北京要栽植在小气候良好的地区才能露地过冬。
垂直绿化最好在西墙布置,可调整室内温度,降低调整室内温度而消耗的能源,节能环保。
玉兰:玉兰喜光,要保证正午有光线,西侧遮阴有利于花芽分化,延长花期,且干皮薄,西晒会灼伤。
木兰科的植物都怕涝,玉兰喜肥,但一次不要施肥过多。
花芽位于枝顶端,是纯花芽,因此,玉兰的修剪不用短接,只有对骨干延长枝枝头修剪时才用。
玉兰伤口愈合慢,因此一次修剪不要过重。
可以修剪成松散分层形。
主枝要小于主干直径的三分之一,且要形成枝领,侧枝也如此,以保证安全。
破坏枝领可能会形成树洞,会影响树体结构,不坚固。
理论上不保留树洞,如有特别状况需要保留,要定时修剪以保证树体的安全稳固。
枝丫成“U”字形比较安全,成“V”字形成内涵皮不坚固要修剪。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大学开设了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今年夏季学期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时间。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这里有各种药用植物,可供我们实习观察和学习。
二、实习经验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当地主要采集的几种药用植物。
我们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大片大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向我们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特点、栽培习性以及采收方法和时间。
我们也抬头仰望,并仔细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与姿态。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意识到药用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它们蕴含的精华和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的可观。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观察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
可以看到,同一种植物的制作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制作流程非常繁琐。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下降。
我也发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制作手法,但在现代生产中,也要逐渐引进先进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纯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也感悟到了药用植物的文化内含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种科学的保健和治疗方式,被尊为传统医药珍品。
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走药用植物这条路,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推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总结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大自然的馈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收获和利用。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
药用植物学实验收获
通过药用植物学实验,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1. 实验技能的提升:在药用植物学实验中,我学习了植物的形态鉴定、解剖结构观察、标本制作等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2. 对药用植物的深入了解:通过对各种药用植物的观察和研究,我了解了它们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等信息。
这使我对药用植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打下了基础。
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药用植物学实验要求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了如何客观地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
4. 团队协作精神: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我们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通过学习药用植物学,我了解到许多中药材都来源于植物,这使我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学习中医药知识,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总之,药用植物学实验让我收获了知识、技能和态度,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我在药用植物学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植物采集、鉴定和药用价值评估的工作。
通过实地采集植物标本和参与实验室分析,我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征和药用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跟着导师学习了植物的采集方法和标本的制作。
在野外采集过程中,我学会了识别许多常见的药用植物,并学习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外部特征。
回到实验室后,我参与了对采集来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对植物细胞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
除了植物的外部特征,我还学习了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在实验室中,我参与了对植物样本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工作,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许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与了对植物药材的质量评估和药效研究。
通过参与实验,我学习了如何对药材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并学习了如何进行体内外药效实验来评估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药用植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
这次实习经历使我对药用植物学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药学院特组织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于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XX地区进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和采集加工方法。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识别方法和采集技巧。
2. 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分布区域和药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技能。
4. 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XX地区2. 实习时间:XX月XX日至XX月XX日3. 实习内容:(1)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查: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布区域、土壤、气候等因素。
(2)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观察:学习药用植物的器官、叶、花、果实等形态特征,掌握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药用植物药用价值研究: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功效、药理作用等。
(4)药用植物采集加工方法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集、干燥、粉碎、制剂等加工方法。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实习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了解了实习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实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2. 实习过程(1)实习第一天:到达实习地点,进行实习动员,明确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
(2)实习第二天:分组进行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查,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记录相关信息。
(3)实习第三天:继续进行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调查和形态特征观察,同时学习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4)实习第四天:学习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实际操作,制作药用植物标本。
(5)实习第五天:总结实习收获,撰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收获1. 掌握了药用植物的基本识别方法和采集技巧。
2. 了解了我实习地区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布区域和药用价值。
3. 提高了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篇120__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头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熟悉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对植物学的爱好。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动身,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大路熟悉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熟悉了很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
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
(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试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熟悉。
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利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像的高粱姜……以前还没有仔细地去观看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全部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看中,我发觉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别,有些叶脉奇怪,有些外形奇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
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学科:药用植物学系别:药学系中药学年级:2016级姓名:史光伟(111507035)见习地点:陇南市徽县麻沿镇见习时间:2016.06.19-2016.06.28 见习目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的学习与了解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
领队老师:杨韬、王振恒指导老师:晋老师、林老师、王老师、杨老师、崔老师、马老师、孙老师、朱老师。
前言:窃以为人总该去大自然的绿色世界中走走,这次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和我的同伴们都热情高涨,积极地参加了此次野外见习活动。
当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极其重要,本着将已有药植知识运用到野外识药当中的目的,我们决心在这次见习活动中自主尝试将原植物与标本及其饮片和其它相关理论描述联系起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模型和药植版块。
正文:花季六月,大自然早已绽放出其最为可人的色彩,美丽而动人,妖艳而华贵!对于药植见习来说更是合适不过:根、茎、叶、花、果实,大致所有植物的这些特征器官都样样俱全也将一并呈现在你的视野,也只有这样你才既可以全方位地认识药用植物,又可以完整地采集药植标本,尚且可以见到许多植物受自然缔造后的奇迹。
六月十九日,我们一起早起整装出发,一起乘上高速大巴,一起贪睡在车程软座上经历六个多小时来到那个让人陌生又略带几分憧憬的地方--麻沿。
大概是下午两点左右吧,我们下车到了指定的住宿地点,在麻沿初中的宿舍楼里“安家落户”。
一切行装收拾到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同几个舍友出去溜达会心情,踏踏青,拍拍照,用最简单的方式尝试着与这个朴素的乡镇建立起一种无言以表的情感。
我敢说,那时的我断然不会想到短短十天的见习便可以在这个地方留下记忆中又一宝贵的一笔。
一、见习一日三餐不怕你笑话,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日日延续不变的一日三餐:早餐馒头加汤粥,午餐麻食换面片,晚餐米饭拌黄瓜。
我吃的多,和大家一起“抢”着吃吃得也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专业见习报告
学科:药用植物学
系别:药学系中药学
年级:20XX级
姓名:史光伟(111507035)
见习地点:陇南市徽县麻沿镇
见习时间:20XX.06.19-20XX.06.28
见习目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好的学习与了解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
领队老师:杨韬、王振恒
指导老师:晋老师、林老师、王老师、杨老师、崔老师、马老师、孙老师、朱老师。
前言:窃以为人总该去大自然的绿色世界中走走,这次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和我的同伴们都热情高涨,积极地参加了此次野外见习活动。
当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极其重要,本着将已有药植知识运用到野外识药当中的目的,我们决心在这次见习活动中自主尝试将原植物与标本及其饮片和其它相关理论描述联系起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模型和药植版块。
正文:
花季六月,大自然早已绽放出其最为可人的色彩,美丽而动人,妖艳而华贵!对于药植见习来说更是合适不过:根、茎、叶、花、果实,大致所有植物的这些特征器官都样样俱全也将一并呈现在你的视野,也只有这样你才既可以全方位地认识药用植物,又可以完整地采集药植标本,尚且可以见到许多植物受自然缔造后的奇迹。
六月十九日,我们一起早起整装出发,一起乘上高速大巴,一起贪睡在车程软座上经历六个多小时来到那个让人陌生又略带几分憧憬的地方--麻沿。
大概是下午两点左右吧,我们下车到了指定的住宿地点,在麻沿初中的宿舍楼里“安家落户”。
一切行装收拾到差不多的时候,我就同几个舍友出去溜达会心情,踏踏青,拍拍照,用最简单的方式尝试着与这个朴素的乡镇建立起一种无言以表的情感。
我敢说,那时的我断然不会想到短短十天的见习便可以在这个地方留下记忆中又一宝贵的一笔。
一、见习一日三餐
不怕你笑话,最令我难忘的便是日日延续不变的一日三餐:早餐馒头加汤粥,午餐麻食换面片,晚餐米饭拌黄瓜。
我吃的多,和大家一起“抢”着吃吃得也香。
听说麻食是麻沿的特色,不吃麻食就不算到过麻沿,我信了!味道和名字一样容易让你记住。
二、见习过程概述
十九号到麻沿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还下着点雨,集体没有出去,我和几个舍友出去走了走,听说当天有人就采回来了三叶木通;二十号继续下雨,树叶上结着水珠晶莹剔透,山间里拉着云雾迷离新奇,
后来还发起了洪水,于是我们只在宿舍休息,看看书,睡睡觉,打打牌;二十一号终于出去了,却也因为露水未干只是沿着公路前寻,我们一个班只有一个指导老师(另一个有事那天还没来),大伙儿都带着小笔记本拥在他的周围顺着他的眼光在四下里寻找,口耳相传着见证与记忆那些个“新的发现”,并结识了第一个植物--马钱科醉鱼草;二十一号沿着同样的方向前行,在一个不知名的山沟口改道进沟,好几个指导老师陆续给大家讲解了一些植物,水路断了山路,所以也没进山;二十二号天算是放晴了,我们的心更晴了,过了麻沿隧道,我们一路学习到了山庄村,还见了好多木雕,途中还巧遇了一条蛇,在山庄沟附近的山上林丽老师示范了野外样方的选取与操作,回来亦是满载着知识;二十三日我们重新到了二十一日未走完的那个山沟进山学习,王老师叫我们几个植物摄影的技巧,约莫十点左右我们选定了一个山头便随王老师一起去挑战高度,最终我们征服了它;二十四日,大早下着小雨,我们打着伞沿村东边的一条路上前行,未走很远在河道口改道沿河前行,未见过的植物不算太多,大家都有闲时间在水里抓鱼嬉戏,快进中午的时候雨下大了,我们就收兵回营;二十五号,我们顺着洛河的方向图步前行了三千米多,在一个叫糜林村的地方进山,随杨老师一起去一个山上寻找天麻和细辛,算是幸运的唯有我们一个组大获而归;二十六号大家在基地和老师们一起整理、鉴定并选择标本,我和另外几个同学继续野外受训,和王老师、朱老师一起去征服老爷山,从开始山口抓毒蛇到山路上过独木桥,再到下山时战胜蔷薇刺,我们经历了各种难忘遭遇,同样也见到了许多“新”的植物,
回来时已是下午八点多;二十七号见习考试,二十八号返程归校,就这样经历了十天的见习生活,拥有了十天不一样的经历。
三、见习植物整理
几天见习,收获颇多,现将几种常见植株整理如下:
1.马钱科:醉鱼草;
2.蔷薇科:蔷薇,水杨梅,仙鹤草;
3.毛茛科:水毛茛,铁线莲,草玉梅,升麻;
4.唇形科:黄芩,夏枯草,土藿香;
5.桔梗科:党参,紫斑风铃草;
6.伞形科:柴胡,白芷;
7.罂粟科:紫堇;
8.景天科:景天三七,瓦松,垂盆草;
9.报春花科:过路黄,狼尾珍珠菜;
10.萝藦科:杠柳,鹅绒藤,白前;
11.虎耳草科:虎耳草,落新妇,鬼灯檠,黄水枝,八仙花;
12.天南星科:半夏,禹白附(独角莲),水菖蒲;
13.马兜铃科:马兜铃,细辛;
14.旋花科:打碗花,金灯藤;
15.鸢尾科:鸢尾,射干,马蔺;
16.豆科:美丽胡枝子,地八角,外头菜,葛;
17.紫草科:倒提壶,琉璃草;
18.蓼科:小红蓼,萹蓄,羊蹄草,大黄;
19.柳叶菜科:柳兰,夜来香;
20.金粟兰科:四片瓦;
21.石竹科:蝇子草;
22.百合科:玉竹,细叶百合,贝母;
23.小檗科:箭叶淫羊藿;
24.兰科:羊耳蒜,天麻;
25.列当科:豆列当;
26.桑科:构树,葎草;
27.龙胆科:美丽龙胆;
28.水龙骨科:石韦;
29.鳞毛蕨科:贯众;
30.槲蕨科:骨碎补,中华槲蕨;
31.灯芯草科:灯心草;
32.杜中科:杜仲;
33.菊科:一年蓬,千里光,款冬,橐吾,蟹甲草;
34.其他。
四、见习心得体会
1)野外识药是此次见习的目的,此次见习的意义却不止这个
除了见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了好多药用植物以外,我们还学到了其它的一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我们的人生更有帮助。
①野外徒步,我们整装而出又安全而归:野外“徒行”的能力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会那么擅长,可是这次我们算是见识了好多,又算是学到了好多。
你甚至不敢相信,我第一次鼓起勇气接连着过了两个独木桥,第一次与毒蛇有那么近距离的接触,第一次在那么高的山上和同行人一起不按山路而选择披荆斩棘、“开路”而归……
②团体合作,我们采集标本并美化整理:毫不夸张地说在团体合作的经历中这次体现得最为完美。
我们明确了分工,有负责采集的有负责定位的有负责记录的也有负责拍照的;我都会却更喜欢拍照微聚,喜欢将每一个植株的特征部位都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它们都是生命的奇迹,都有着大自然赋予的不可忽视的魅力!其实就我们当中任何一个来说,这些工作都不可能由他单独完成,甚至离开队伍、离开大家没有一个人可以去那么远、登那么高。
雨后的山路泞泥难行,又湿又陡又滑,可我们手拉手,相互鼓励,相互比拼就真得征服了这些,就真得完成了作业。
③理论实践,我们认识药植也充实自我: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标本示样,还有真实植株,当你真真去比对认知了你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只是你看到的那些而已,甚至于有的时候你发现它们大不相同……不过,也只有这样,你去看去触去摸去闻甚至去尝,五官感知,性味区分,它们才开始变得和你熟悉起来,你也才算真真认识它们了。
如果再用心点,你还可以但对药用部位观察,去联系比对它的饮片,想象这其中经历了多少道艺术工序。
再用心点,你还可以练习中医药的象形思维,去挑战大家们的学习高度。
诸如此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相当有价值的!
④科学道路,我们该明白的除了认知还有责任:也许我们只是
别人眼中的玩玩而已,可终究这是一项科学的研究之路,你是去采样更是去普查,你要了解的除了那百来十种还有乡俗民情还有地方中医药文化。
科学的责任就在于不断挑战未知,不断发现变化!
2)野外见习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还了解些地方文化:
①建筑文化:当地多雨,建筑都是以瓦封顶前后两边丽利水的。
②赶集文化:幸运的逢遇了当地的一次赶集,多以卖药和木雕为主,当地当季节交易的药材主要是藤黄科的贯叶连翘(当地人叫它野胡麻)。
我呢既没买木雕也没购药材,我给朋友买了个水杯,比兰州便宜好几倍呢。
3)经历经验,宝贵的不是记忆,是下次可以自己完成野外“采药”的能力:有了这次的经验,我决定下次自己组队,带着我那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到兰州附近的山上如同此番学习中医药。
后记:十天的见习生活在六月二十八日结束了,或许我们没能够完美的掌握多少药用植物,但是对我对伙伴们来说却都收获了不一样的学习历程。
也许真正的药植研究与此大相径庭,可我们终究算是离科学又进了一步!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