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IV问卷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30.11 KB
- 文档页数:1
2592例大学生人格诊断问卷(PDQ+4) 测试结果分析精读收藏姚树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410011)在读博士,工作单位是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研究所(250012),导师(410011)导出/参考文献分享打印摘要:目的:用人格诊断问卷(PDQ+ 4) 调查大学生人格障碍阳性率, 探讨PDQ+ 4在特殊群体中的适用性。
方法:以PDQ+ 4问卷为工具, 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综合大学大学生 2 5 92人。
结果:大学生样本PDQ+ 4总分为 2 9 3 2±12 0 4;十二项人格障碍分量表分(除分裂性、回避型、强迫型外) 都普遍高于国内普通人群, 样本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 , 各分量表得分的百分位显示在P90、P 95位的得分普遍高出PDQ+ 4原量表划界分;在性别差异上, 男性在分裂型和自恋型上分量表分较女性高(P <0 0 0 ) , 女性在回避型、边缘型和依赖型上高于男性(P <0 0 0 ) , 但总分上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三个因子, 分别为因子I -神经质, 因子II-冲动性特质, 因子III -精神质。
结论:以PDQ+ 4筛查大学生人格障碍, 所得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样本;该问卷的某些条目和原划界分不适合本研究样本, 提示在用于我国文化背景时需进一步修订。
关键词:精神病学;人格障碍;横断面调查;大学生;人格障碍问卷(PDQ+4) ;心理测验;Personality Disorders Detected by PDQ(+4)inUnder-Graduate Students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PD) among under graduate students and to explor e the adaptability of PDQ +4 in special cluster of Chinese culture Method:F or screening personality disorder, 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 (P DQ +4 ) was administrated to a sample of 2592 students of two universitie s in Hunan and Shandong province Result:Among 2592 students, the mean of total PDQ +4 scores was 29 3±12 0;the subscales for different type ofPD (excluding schizoid, avoidant, obsessive-compulsive) of PDQ +4 were hi gher than normal sample in China (P<0 00) ; the results of Percentile sho wed that the scores of all subscales were higher at the points of 90% and 95% than cut-off scores of PDQ +4 Three factors were abstracted by factor analysis The loading of three factors were very consistent with what was originally proposed in the theory of test construction Conclusion:The screeni ng positive rat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among under graduat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normal sample in China The items of PDQ +4 need to be ada pted when applied in Chinese culture (especially in non-clinical clusters) Fa ctor analysis shows that structural validity of PDQ +4 is highKeyword:psychiatry personality disorder cross-sectional studies PDQ +4 under gradua te student;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以往对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评估多采用EPQ、CPI和16PF等心理学量表, 但测试结果往往难以解释, 大面积筛查与诊断功能不强。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临床特征调查张郭莺;杨彦春;黄颐;孙学礼【摘要】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ression among 6~ 16 years ol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ies was conducted in 4585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rades 1 ~10in Chengdu. All subjects were first screened for depression using 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 (SDQ) and those with SDQ-identified depression were then assessed u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ssessment (DAWBA). Their final diagnosi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 (DSM-IV).Results SDQ detected total 55 patients from 4585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50.2% (2302/4585). Among them, 29 patients had major depression, 26 patients had depression NO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was l.2% (55/4585). The median age of onset was 13 years old (P25: 11 years old. P75: 15 years old) and the peak age of onset was 15 years old, which accounted for 21.8% (12/55) of total patients. The three most common symptoms of depression , in a descent order, were depressed mood (74.5%) . irritability (72.7%) and fatigue or decreased energy (72.7%). 34.5% ( 19/55)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ve disorders had experiences to try to hurt themselves or commit suicide and 70.9% (39/55) patients had a past history of' depression. Depression impaired learning, social and entertainment of depress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o varying degrees.74.5% (41/55) of patients had learning problems. The condition was usually mild to moderate in the majority ( 78.2% , 43/55 ) of patients. Conclusion Depressive disorder dur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early detectedamd early treated.%目的探讨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量表筛查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五城区6 ~ 16岁的4585名在校学生进行抑郁障碍调查.首先应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进行筛查,筛查阳性的进一步用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the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ssessment,DAWBA)进行定式检查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结果 SDQ筛查阳性的占50.2%(2302/4585).共检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55例,重性抑郁障碍29例,恶劣心境0例,未标明的抑郁障碍26例,总的抑郁障碍患病率1.2%(55/4585).起病年龄的中位数为13岁(P25:11岁,P75:15岁),高峰年龄在15岁,占21.8%(12/55).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抑郁症状依次是情绪低落(74.5%)、易激惹(72.7%)、精力减退(72.7%).34.5%(19/55)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曾经试图伤害自己或自杀.55例患者中39例过去曾有抑郁发作,占70.9%.抑郁障碍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社交和娱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74.5%(41/55)的患者学习受影响.患者的病情有轻有重,大多数(78.2%)为轻度或中度.结论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应受到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1(037)008【总页数】5页(P459-463)【关键词】抑郁障碍;横断面研究;儿童青少年;临床特征【作者】张郭莺;杨彦春;黄颐;孙学礼【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研究生,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随着近30余年对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抑郁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
美国精神协会对孤独症的第四版诊断标准DSM-IV
(1)A有显着多重非语言行为缺损
B不能发展适合身心发展水平的同伴关系
C缺少自发与人分享喜悦、兴趣和成就的意愿
D缺乏社会性或情绪交流
(2)A会话语言发展的迟缓
B语言表达上有缺陷的个体,缺乏会话能力
C言语的固定类型和反复使用,或言语怪异
D缺乏自发和妥当的社会性象征游戏
(3)A固着于某项特定和重复的兴趣
B拘泥于没有改变的操作或形式
C有固定或重复的运动
D执着于物体的某一部分或一样东西
(4)A社会相互作用发展迟缓
B社会交流中的语言发展迟缓
C象征或想象性游戏缺乏
标准:在第(1)(2)(3)中,至少符合6个项目,从(1)中至少有2个条目符合,(2)和(3)中各有一个条目符合者,在第(4)中,至少有一项是在3岁前发现有发展迟缓者或功能障碍者,可判断为孤独症。
临床用DSM-Ⅳ PTSD诊断量表(CAPS)我将要问您一些有时会发生在人们身上的艰难的或者应激性事件。
例如某种形式的严重意外事故;火灾、飓风或地震;被抢劫、被殴打或遭遇武器袭击;或被强迫与别人发生性关系。
首先我将要求您察看一列类似上述经历的清单,找出所有曾遭遇的事件。
然后,如果您曾遭遇过某一事件,我将要求您简短地描述事发当时的情况、及您当时的感受。
这些经历有些回忆起来会很困难或者带给您不舒服的记忆或感受。
人们经常发现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是有帮助,但是这将取决于您想告诉我多少。
在我们谈论过程中,如果您发现自己烦躁不安,请您告诉我,我们可以放慢速度并进行讨论。
同时,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者没有理解某些容,也请您告诉我。
在我们开始前,您还有什么问题吗?执行清单(LEC),然后回顾并询问三个事件。
如果超过三个认可的事件,选择要询问哪三个事件(例如,最初的、最坏的和最近的事件;三个最坏的事件;感兴趣的创伤加两个其他的最坏的事件等等。
)如果清单上没有认可的事件:(问:您曾经有过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或者遭受过严重的创伤或伤害吗?)如果没有:(问:您曾经有过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威胁吗,即使事实上您并没有受到创伤或伤害?)如果没有:(问:那么您见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者发现它发生在和您很亲近的人身上吗?)如果没有:(问:请说出一些在您过去的生活中最紧的经历是什么?)事件#1事件#2事件#3在以下的会谈中,我希望您将这些事件保持在脑海中,因为我要问一些有关这些事件可能如何影响您的问题。
我将总共问您大约25个问题。
绝大多数问题由两部分构成。
首先,我将问您是否曾经有特定的问题,如果有的话,在过去的一月(一周)它出现的频率如何。
然后我将问到这一问题导致您悲痛和不适的强度如何。
1.(B-1)反复闯入性地痛苦地回忆起这些事件,包括印象、思想、或知觉。
注:2.(B-2)反复而痛苦地梦及此事件。
注:如是儿童,可能是令人可怕地梦而讲3.(B-3)似乎创伤事件正在活跃地重现或被感受(包括这种体验、错觉、幻觉、及分离性闪回发作于再现之时的感觉,包括发生在意识清醒时或醉酒时)。
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的定义:人格障碍是内在体验和行为明显偏离人们文化期望的范围,表现在认知、情感、人际功能和冲动控制等方面,是个人和社会状态中稳定和广泛的类型,导致在社交、职业及其它重要功能领域中明显的临床痛苦和损害,是发病于青春期的长期而稳定的类型。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ICD-10)的定义也相类似。
我国中华医学会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接近ICD 一10的诊断系统。
美国纽约州立精神病研究所Steven E. Hyler及其同事于1984年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版)”(DSM-III-R)轴I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编制了的自评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并于1988年修订为“人格诊断问卷一修订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evised,PDQ-R)。
1995年Hyler及其同事又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轴I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将PDQ-R修订为“人格诊断问卷一第四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PDQ-4)。
该问卷按照DSM-IV的十型人格障碍设计了85项问题,还有六项问题测试效度。
同时还设计了有五项问题的“临床意义表”(Clinical Significance Scale),用于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
受试者根据问题的描述与自己情况的符合与否对每题以“正确”或“错误”回答。
回答“正确”将作为病理反应记分,分数越高表明人格障碍的症状越多。
该问卷填写大约需要30分钟。
凡是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对象均可以应用。
一、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
概述: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 R于1997年根据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IV(DSM-IV)和精神与行为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专门设计和编制的,是一个简明的行为筛查问卷。
该问卷分家长、老师和学生自评3个版本,分别由家长、老师和学生评定。
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该量表在国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等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上海常模。
统计方法:
长处和困难问卷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共25个条目。
这5个因子的得分反映了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及严重程度。
*括号内的数字为题目序号
按照题目序号,将得分相加,算出各因子得分;困难总分为5因子得分之和,反映儿童行
为问题的总体情况;影响因子由问卷最后一个表格(影响因子)内的得分相加得出。
根据得分,对照上表,评估行为问题对儿童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功能的影响程度
问卷:
请根据你过去6个月内的经验与事实, 回答以下问题。
请从题目右边的3个选项:“不符合”“有点符合”“完全符合”的空格中,勾选出你觉得合适的答案,请不要遗漏任何一题, 即使你对某些题目并不是十分确定。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概而言之,你认为自己是否在以下这些方面是否有困难?
如上题答是,请回答接下来的问题:
这些困难出现了多久?
影响因子:。
人格诊断问卷说明:PDQ+4是依据DSM-Ⅳ对PDQ所作的进一步修订,包括107个项目,归为12个领域,分别用于评估(偏执型、分裂性、分裂型、癔病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抑郁型)的12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该问卷曾被作为评估各种精神疾病人群的工具之一。
也用于健康人群的测试,方便被测试人了解自己的人格。
1 、我尽量避免与可能批评我的人一块工作是否2 、没有得到别人的建议和再三宽心,我难以作出决定是否3 、我常常将功夫花在细节上而忽略了大目标是否4 、我希望能引人注目是否5 、我所作出的成绩远比别人所认为的要多是否6 、为了使我所爱的人不离开我,我会走极端是7 、别人抱怨我没有能够完成我的工作任务和所承诺的事情是否8 、我曾几次遇到过法律上的麻烦(或如果我当时被抓住,我将会有这类麻烦)是否9 、与家人或朋友一起消磨时间并不使我感到有趣是否10 、我从周围所发生的事中接受到特殊的信息是否11 、我知道如果我任别人怎样待我,他们将会从我身上乘机得利或试图欺骗我是否12 、我有时心情不好是否13 、只有当我确信对方喜欢我,我才会与他们交朋友是否14 、我通常心情抑郁是否15 、我让我的家人和朋友为我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作出决定是否16 、我做事过份追求完美,因此花费不少时间是否17 、我比一般人对于异性更具有吸引力是否18 、我经常发现自己在想我是一个怎样重要的人,或将会成为这样的人是否19 、我要么喜欢和佩服某人,要么怨恨他们,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感受是否20 、我与别人打过许多次架是否21 、我觉得别人并不理解和赏识我是否22 、我宁可独自工作而不愿与他人一块工作是否23 、我能够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前便知道他们会要发生是否24 、我常常寻思我所认识的人是否真正信得过是否25 、我偶尔在背后议论别人是否26 、由于我不受到别人的奚落或取笑而在与我有亲密关系的人面前压抑自己的情感是否27 、我担心如果我表示与别人不一致的看法,便会失去他们的支持实施是否28 、我为自卑感而苦恼是否29 、我将工作置于与家人或朋友相聚或娱乐之前是否30 、我容易显露出自己的情绪是否31 、只有某些特别的人才能真正赏识和理解我是否32 、我常想弄清自己究竟是何人是否33 、我常缺勤,也比我所认识到大多数人更多的调换工作是否34 、性方面的事不能引起我的兴趣是否35 、别人认为我心情易变及脾气躁是否36 、我常能觉察和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事情是否37 、别人会把我向他们所说的话当作将来此我处于不利的把柄是否38 、有一些人我不怎么喜欢是否39 、我比大多数人对于批评或拒绝更敏感是否40 、一旦事情需要我独自去干,我便感到难以开展是否41 、我比别人有更强的道德观念是否42 、我是我自己最严厉的批评者是否43 、我用自己外貌来得到我所需要的注意是否44 、我很需要别人注意我或称赞我是否45 、我曾试过伤害自己或自杀是否46 、我做过很多不考虑后果的事情是否47 、很少有什么活动能够使我感兴趣是否48 、人们常常难以理解我谈话中的内容是否49 、我不喜欢上级交待我应该怎样干活的工作是否50 、我时常留意与捉摸别人话中所隐含的意思是否51 、我从未说过一次谎是否52 、我害怕于陌生人,因为那会使我感到不自在是否53 、我很需要别人喜欢我以致为此作出许多我不情愿做的事情是否54 、我积累了不少我不再需要而又不忍心扔掉的东西是否55 、我虽然说得很多,但别人说我难以抓住要点是否56 、我有很多的忧虑是否57 、当店员或营业员使我在柜台前和排队等待较长时间,我容易感到受到怠慢而生气是否58 、我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是否59 、对我来说说谎很容易,我常常这样做是否60 、我对于拥有亲密朋友没有什么兴趣是否61 、我常常保持警惕以防被别人乘机利用是否62 、我不会忘记和原谅那些待我不好的人是否63 、我对那些较我“走运”的人感到不满是否64 、核战争也许不是一个那么坏的想法是否65 、我会在独处时感到无能为力和无法照顾自己是否66 、我常常不愿与他人合作或将事情托付给别人干,只是因为我不放心他们是否真正会按我的要求和方式去干是否67 、我有一种表演天赋是否68 、有些人认为我利用别人是否69 、我觉得我的生活乏味是否70 、我对周围的人甚为挑剔与苛求是否71 、我不在乎别人会怎么说我是否72 、我难以在一种只有两人的场合单独与对方打交道是否73 、人们常怪我没能意识到他们心情不好是否74 、我看上去可能会使别人认为我有些古怪和离奇是否75 、我喜欢干冒险的事是否76 、我在回答了这份问卷时说到不少谎是否77 、我诉说许多我的苦楚和不幸是否78 、我难以控制恼怒或脾气是否79 、有的人嫉妒我是否80 、我易受别人的影响是否81 、我认为自己节约,而别人认为我吝啬是否82 、一旦我与别人的亲密关系终止,我便需要很快与其他人建立起这种关系是否83 、我为自卑感而苦恼是否84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是否85 、当别人中伤我时,我毫不犹豫给予还击是否86 、别人围在我身旁会使我感到紧张不安是否87 、在没有经历过的新场合,我害怕自己会发窘是否88 、我时常很害怕别人会离开我而让我自己照顾自己的一切事情是否89 、人们说我相当固执是否90 、与跟我交往的人相比,我总是很快变成与别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是否91 、我能在对别人发火之后很快向他们道歉是否92 、别人觉得我傲慢是否93 、遇到紧张的事情时,我会变得敏感多疑或记不起刚刚发生过的事情是否94 、只要我能得到我所需要的,我不会在乎别人会受到什么伤害是否95 、我与别人保持相当的距离是否96 、我常想弄明白我的妻子(丈夫、女朋友或男朋友)是否有过不忠实的行为是否97 、我常有内疚感是否98 、我回避做许多我应做但需人际接触的事情,因为我害怕会得不到别人的赞许或遭到拒绝与批评是否99 、必须承认,我做事时总是要花许多时间考虑细节、规则或程序以至于我感到难以象别人那样迅速和有效地完成事情是否100 、一旦我发现与我关系亲密的人不再接近我,我便会感到十分烦恼并作出各种强烈的反应是否101 、我与别人的关系有时变得很亲密,有时则变得充满怨恨是否102 、我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时比一般人更为兴奋和强烈是否103 、我常常禁不住要对我周围人们的一些毛病作些否定性的评价是否104 、我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很注意节省,尽管有人会认为我很吝惜是否105 、我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难以因别人的建议而改变,即使是这些建议看来很有道理是否106 、我凭一时冲动干过一些以下的事情以至给我带来麻烦花费的金钱超前了我自己所容有的数额与我不熟悉的人发生性关系喝酒过多服用成瘾药物无节制的大吃莽撞骑车或驾驶107 、我小时候(15岁以前)干过以下某些事情我被认为是一个霸道的人我曾先动手打别的小孩我曾用我手头的武器打架我曾对别人进行抢劫我曾对别人进行身体上的虐待我曾虐待动物我曾强迫别人与我发生性关系我曾多次说慌我曾没经父母的允许而在外面过夜我偷过别人的东西我纵过火我曾打破窗户或捣坏财物我曾不止一次离家在外过夜我曾撬门窗而入别人的家,房子或汽车。
一、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
概述: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 R于1997年根据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IV(DSM-IV)和精神与行为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专门设计和编制的,是一个简明的行为筛查问卷。
该问卷分家长、老师和学生自评3个版本,分别由家长、老师和学生评定。
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该量表在国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等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上海常模。
统计方法:
长处和困难问卷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共25个条目。
这5个因子的得分反映了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及严重程度。
*括号内的数字为题目序号
按照题目序号,将得分相加,算出各因子得分;困难总分为5因子得分之和,反映儿童行为问题的总体情况;影响因子由问卷最后一个表格(影响因子)内的得分相加得出。
根据得分,对照上表,评估行为问题对儿童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功能的影响程度
问卷:
请根据你过去6个月内的经验与事实 , 回答以下问题。
请从题目右边的3个选项:“不符合”“有点符合”“完全符合”的空格中,勾选出你觉得合适的答案,请不要遗漏任何一题, 即使你对某些题目并不是十分确定。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如上题答是,请回答接下来的问题:
影响因子:。
DSM-IV问卷调查
男孩/女孩是不是
1、经常无法将注意力放在细节或学校课业上。
做家庭作业、()()
从事其他活动时粗心大意而犯错。
2、常常很难长时间专注在功课或游戏上。
()()
3、别人和他(她)说话,常常没注意听。
()()
4、常常无法依指示完成学校课业、其他事情或交付的任务()()
(排除对立行为或不了解指示)。
5、对规划工作及活动常感到困难。
()()
6、常逃避或不愿做较花心思的事(如在课堂上与人共事、()()
做家庭作业)。
7、常弄丢在课堂或活动上所需之物(如玩具、作业簿、铅()()
笔、书籍或文具)。
8、较容易受外在刺激影响而分心。
()()
9、经常在日常活动中遗忘事物。
()()
10、手或脚经常不安地动来动去或坐不住。
()()
11、常常在课堂上或其他应坐好的场合站起来。
()()
12、经常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四处奔跑或攀爬。
()()
13、很难静下来玩耍或安静地游戏。
()()
14、经常处于活跃状态,或常像马达运转般四处活动。
()()
15、在许多场合说话过多。
()()
16、常常在别人尚未陈述完问题之前便抢说答案。
()()
17、需与别人轮流时,常常不耐烦等待。
()()
18、常中断和干扰别人(如贸然介入别人的谈话或游戏)。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