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1
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一)市卫计委负责牵头制定本市的高危孕产妇定向转诊流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并监督转诊的及时性、合理性。
(二)高危孕产妇按照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实行分级转诊治疗,保证转运安全。
对于不属于本机构管理范围的高危孕产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按孕产妇妊娠风险分级进行有序转诊。
接诊机构对转诊来的高危孕产妇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实施诊治,并将诊治结果反馈给转诊机构。
(三)相关医疗机构不得超范围截留管理,不得延误转诊、推诿接诊对象。
对于风险筛查阳性的孕产妇必须认真做好宣传告知及动员工作并主动将其转诊至开展助产技术服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出现应转诊不转诊,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不得以孕产妇拒绝作为不转诊的理由。
不提供助产服务的建册机构不得截留孕中、晚期未建册的孕产妇,应及时动员其至辖区提供助产服务的建册机构建册并进行风险筛查。
市妇幼计生服务中心需及时追踪在本机构建册孕产妇转诊情况,确保与接诊单位做到无缝对接。
(四)遇有危重孕产妇,由于医疗机构设备及技术水平所限,诊疗困难,需要转至其他医疗机构继续诊疗者,原则上应经拟转入的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确认后,方可办理转院手续。
预期可能在途中分娩的孕妇原则上应就地治疗至分娩且相对稳定后方可转出。
对病情不稳定,估计在转诊途中有可能死亡的孕产妇,不得转诊,必要时请如皋市级及以上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专家赴现场救治或通过电话、视频等远程医疗方式指导抢救。
(五)转出机构在联系拟转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同时,应立即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联系,由指挥中心就近安排急救车辆负责转运,不得要求病人或家属自行联系,更不得出现危急重症孕产妇自行转诊现象。
危重孕产妇转诊运送应当遵循《如皋市院前急救运行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120急救分站接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后,应及时优先派出救护车执行转运任务。
在转院前、转运过程中双方医护人员须密切配合,及时通报转运孕产妇的情况,以便接收方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危孕产妇报告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从事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高危孕产妇定义高危孕产妇是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具有较高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母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
四、报告制度1.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应实行高危孕产妇首诊负责制。
2.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应进行妊娠风险筛查。
筛查内容包括:年龄、体重、身高、孕次、产次、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3.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应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
评估分级标准参照《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指南》。
4.对妊娠风险评估分级为高风险(红色)、极高风险(紫色)的孕产妇,应立即报告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专案管理。
5.对妊娠风险评估分级为中风险(黄色)的孕产妇,应加强随访和监测,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6.各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应按照要求,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报告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
五、管理流程心(站)、村卫生室等应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2.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应建立专案管理档案,实行专人管理。
3.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
4.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集中救治,必要时转诊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6.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产后风险评估与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六、质量控制心(站)、村卫生室等应定期对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进行自查、评估和整改。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对违反本制度及流程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及转诊【高危孕产妇定义】高危孕产妇是指:凡妊娠期因某种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者。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组织所进行的国际研究新观点认为:高危孕产妇除病理因素外应该扩大到社会、经济、交通、文化等社会高危因素。
在产前检查时,除发现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外,还应将居住在高山偏远、交通不便、丈夫长期不在家以及观念落后、贫困的孕妇,也作为高危孕妇来进行孕期高危管理,尽早处理,并动员她们提前住院待产。
(一)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所有的孕妇应在当地村卫生室(所)或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卡(册),建卡(册)时。
特别强调要询问既往难产史、生育史、内、外、妇科病史。
医疗保健机构在产前检查时必须做心、肝、肾、血液等内科病史的采集和检查,同时要认真做规范的产前检查和记录,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产前检查要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进行高危筛查,评分在10~30分以上者到县级以上机构分娩。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二)高危孕产妇首诊制度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建档管理,专人负责,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三)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制度村级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报告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管理全乡(镇)高危孕产妇,及时将评分在10分以上者报县妇幼保健院,对高危孕妇进行动态管理;县级医疗机构定期报告给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动态管理。
(四)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的乡(镇)卫生院;乡级妇幼保健人员定期下村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
(五)高危孕产妇护送转诊制度负责转运的医务人员和接诊人员应有在转运途中初步急救的能力,转诊时要使用《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
乡(镇)卫生院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
上级急救中心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
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转诊的效率。
产前诊断转诊单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分中心:
兹有孕妇(姓名) ,年龄岁,现住地址,联系电话,本次妊娠为第次,末次月经期为年月日。
其在孕周时在我院进行了产前筛查,其中筛查结果“高危”,现转诊到贵中心,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请予以接待。
此致
转诊单位:联系电话
经治医师:
日期:年月日
温馨提示:
1.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优生遗传门诊(门诊大楼3楼),咨询电话:2813596
2.抽羊水产前诊断孕周:18-22周,不超过24周;
3.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孕周:22-26周(请事先预约,预约电话2884319)
4. 请携带《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及所有产前检查资料。
5.请在正常上班时间咨询或预约。
产前诊断转诊单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前诊断分中心:
兹有孕妇(姓名) ,年龄岁,现住地址,联系电话,本次妊娠为第次,末次月经期为年月日。
其在孕周时在我院进行了产前筛查,其中筛查结果“高危”,现转诊到贵中心,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请予以接待。
此致
转诊单位:联系电话
经治医师:
日期:年月日
温馨提示:
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优生遗传门诊(门诊大楼4楼),咨询电话:2882339
2.抽羊水产前诊断孕周:18-22周,不超过24周;
3.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孕周:22-26周(请事先预约,预约电话2823720)
4. 请携带《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及所有产前检查资料。
5.请在正常上班时间咨询或预约。
1。
巧家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各相关科室:根据《云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危重孕产妇转诊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危重孕产妇接诊、转诊和管理工作,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如下:一、成立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及管理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危重孕产妇转诊及抢救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朱庭炳院长副组长:陈兴伦业务副院长成员:孙贵涛医务科副科长汪自敏护理部主任王涵感控办主任钟玉燕妇产科主任全在芸妇产科护士长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孙贵涛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二、成立孕产妇抢救专家组,承担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和指导工作,组织转诊。
组长:陈兴伦外科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副组长:钟玉燕妇产科主治医师妇产科主任孙贵涛:急诊科主治医师医务科副科长成员:全在芸妇产科主管护师妇产科护士长许绍全内科副主任医师内儿科主任周德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主任王奉祥医学影像副主任医师影像科主任李龙祥检验主管技师检验科主任孙雨华主治医师 B心室主任徐仲举外科副主任医师吕永梅妇产科主治医生尹燕群妇产科医师杨远清妇产科医师汪庆敏妇产科医师李琳妇产科医师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孕产妇常规接待、抢救及转诊工作,需要多科会诊、抢救的及时请相关抢救组织成员,同时报医务科和组长(副组长)。
三、急危重孕产妇抢救制度1.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危重孕产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救治或让孕产妇自行转诊。
2. 在医务科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疑难、危重、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
相关科室及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3. 各科室包括财务、医技(B超、检验、放射)、临床、药剂等,必须畅通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报告,先处置后办手续、记账、结账。
4. 抢救工作实施中,由一名到场的最高职称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其他人员按各自职能和技术专长,全力实施抢救工作。
为加强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规范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高危孕产妇转诊范围高危孕产妇是指“凡妊娠期因某种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现代医学认为:高危妊娠除病理因素外应该扩大到社会、经济、交通、文化等社会高危因素。
在产前检查时除发现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外,还应将居住在高山偏远、交通不便、丈夫长期不在家以及观念落后、贫困的孕妇,也作为高危孕妇来进行孕期高危管理,及早处理,并动员她们提前住院待产。
具体转诊范围为:1、孕妇进行高危妊娠产前评分达10 分者须按常规要求逐级转诊,必要时可越级转诊。
评分标准参照卫生部《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 (见附件3)。
2 、孕妇浮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腹痛、休克时。
二、组织管理1、市卫生局负责全市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诊工作的行业规范管理、质量监督和部门协调,并指定市本级有较强综合抢数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接受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上级转诊机构。
成立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有关方面专家成立市级孕产妇急救专家组。
2、区(市、县)卫生局应成立孕产妇急救领导小组,并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设立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组织和调配县域内医疗急救资源,协调各相关单位参预危重孕产妇急救工作;负责村、乡、县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并促使具正常运转,确保高危孕产妇转诊通道畅通。
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是高危孕产妇转诊工作专业管理机构。
1、市妇幼保健院负责规范和指导市、县级高危孕产妇转诊网络建设、业务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转诊及救治工作,组织对市、县相关技术人员培训。
2、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村、乡、县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的建设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规范区内危(wei)险重症孕产妇转诊管理;负责指导高危孕产妇筛査与管理,组织对乡、村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
负责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救治及转诊工作。
三、高危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建设高危孕产妇急救网络包括村、乡、县级孕产妇管理网络和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分中心)、指定的市级以上有孕产妇急救能力的医疗保健机构。
转诊制度
为了进一步的确保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产科质量,在具有助产资格的医疗机构中推行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即对孕妇进行妊娠产前评分,分数超过一定标准的高危孕产妇需向上级医院转诊,以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一、首次产检发现有不宜妊娠因素(如妊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内科疾病),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或产程中出现滞产、难产等情况,并超出自身抢救条件与能力时,应按高危孕产妇转诊流程,立即转送至有抢救能力的高一级产科急救中心或者市级以上急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机构进行救治;
二、产检中,如出现如下高危因素,应转诊。
(1)异常分娩史:新生儿溶血病、孕34周前或胎儿体重预计≤1500g的早产或胎膜早破者。
(2)妊娠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
(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肝病、高血压病、肾脏病、红斑狼疮、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血液病、严重贫血、肺结核、胸廊畸形。
(4)多胎妊娠(三胞胎以上)。
三、转诊时必须使用《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
四、情况危重不便当时转送的,要立即报告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派骨干到现场参与并指导抢救。
五、定期对医院的高危孕产妇负责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能在转送病情不稳定的急危高危孕产妇时,选派有急救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护送。
六、应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保证转诊急救的顺利进行。
高危妊娠告知书范文尊敬的患者:您好!经过医院的诊断和医生的判断,我向您告知,您的妊娠情况被定义为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间存在一系列风险因素,可能对母婴双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您和胎儿的健康,特发出此告知书,希望您能充分了解高危妊娠的相关情况,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一、高危妊娠的风险因素高危妊娠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情况,您可能存在其中一种或多种情况:1. 孕前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2. 孕期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等;3. 孕期胎儿有一些异常情况,如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盘功能异常等;4. 孕期出现一些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感染等;5. 孕期出现一些遗传性疾病或胎儿异常,如染色体异常等。
二、高危妊娠的注意事项1. 定期进行孕期检查:您需要定期前往医院接受产前检查,以便医生及时监测您和胎儿的情况,发现并处理问题。
2. 控制体重和血压:若您存在体重过重或过轻的情况,需调整饮食和锻炼,以维持正常体重。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按医生要求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测量血压。
3. 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油腻和不洁食物,同时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4.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适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避免药物和特定环境:请遵医嘱,避免使用不适用的药物,特别是对胎儿有潜在影响的药物。
另外,远离有害环境,如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等。
6. 提前做好分娩准备:根据医生建议制定分娩计划,并按照医生要求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如胎位的观察、胎儿心率的测量等。
7.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三、监测和治疗措施1. 定期妇科检查和胎儿监测:您需按医生要求进行定期妇科检查,包括妊娠超声检查、胎心监测、羊水穿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