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7.57 KB
- 文档页数:2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和轨迹一、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一)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应付大自然的威胁能力增强和共同劳动2、人类思维能力加强3、加快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二)文字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1、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
2、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3、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三)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使得大量而迅速的复制信息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向广阔公众进行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
新的思想、新的信息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变成了统治者无法遏止的潮流。
二、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
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创设目的:争取舆论的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意义: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发挥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三、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官方的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记述重大事件和人物、生活、民俗等。
四、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P6〕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英国新闻传播史一、《牛津公报》•1665年11月16日创刊,是英国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第一种单页纸式的,刊载新闻的,定期出版的印刷品。
•意义:为世界报纸奠定了标准的出版模式,也给当时的读者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
二、《每日新闻》•是英国第一家日报,于1702年由马利特在伦敦创办。
•意义:新闻的连续发布,编辑部的组织和工作效率也都必须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三、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P22〕•核心主张: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猛烈抨击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一填空题1. 古罗马帝国的手抄新闻是公元前59年由恺撒创办的《每日纪闻》。
2. 1650年由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新到新闻》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3. 英国第一张日报是《每日新闻》,由爱德华〃马莱特创办于1702年3月11日4. 1777年元旦,《巴黎日报》创刊于巴黎,这是法国的第一家日报,创办者是科朗塞和卡〃德沃。
5. 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著名诗人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论出版自由》,强调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6. 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份有期号的定期刊物是1690年9月25日由本杰明〃哈里斯在波斯顿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月刊。
7. 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其中第十一条提出新闻出版自由原则8. 世界出名的高级报纸之一的《泰晤士报》于1785年创办于伦敦,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
9. 1783年5月30日,费城创刊于1775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由周三刊率先改为美国第一家日报,创办人是本〃汤。
10. 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
11.詹姆斯〃贝内特于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被称为第一张现代报纸。
12. 英国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55年6月29日创办的《每日电讯邮报》,由斯雷创办。
13. 日本第一家日文出版的日报是1862年创办的《官版巴达维雅新闻》。
14. 世界上第一家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是1848年6月由马克思亲自创办的《新莱恩报》。
15. 1803年3月5日,澳大利亚史上第一家报纸《悉尼公报和南威尔士广告人报》正式发行,由乔治〃豪编辑出版。
16. 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由法国人哈瓦斯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17. 1900年12月,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18. 115世纪中叶,约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
19. 1631年11月,在巴黎出版的《普通新闻》,是法国第一份周报,出版人是让〃马丁和路易〃旺多姆。
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总论:1、文字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发展阶段,最早的文字传播指的是手写传播。
手写传播两种形式,一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二是书信式的新闻信。
2、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还制成了印刷机。
3、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
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4、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1650年莱比锡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英国最早是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最早日报是1777年的《巴黎新闻》、美国最早日报是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5、近代报刊的发展分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期的政党报刊、工业革命与廉价报纸、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过渡时期的报业和现代报业的产生发展六个部分。
6、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原因是:(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它们是政党报刊的发展。
7、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的原因是:(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的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第⼀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 15C古代新闻传播 古代的新闻传播:⼝头传播、⼿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头传播的标记传(延续最久的时期)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图式传播是较为⾼级的辅助⼿段,认为是⽂字传播的发轫。
⼿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公报);书信式(新闻信)。
官⽅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纪闻》 新闻信: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字的出现,是⼈类传播的第⼆个⾥程碑,标志这⼈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明时代的开始。
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属活字印刷术《拉丁⽂⽂法》《四⼗⼆⾏圣经》《教堂课读》 印刷术发明,是⼈类传播的第三个⾥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新闻萌芽:1482年奥格斯堡《⼟⽿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哥伦布发现新⼤陆记》、1508年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
古代新闻传播特点:1.规模⽐较⼩; 2.⾯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不是整个社会; 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门机构。
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的⼀般特点。
16C⼿抄⼩报和新闻书 ⼿抄⼩报:发源于意⼤利境内威尼斯 1536年威尼斯出现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抄⼩报的⼈。
1563年政府曾发⾏⼿抄⼩报。
1566年出现定名的⼩报“⼿抄新闻”。
新闻书:与⼿抄⼩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16C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迈克尔·冯·艾津《博览会编年表》、 1594-1635年科伦拉丁⽂出版物《法⽐信使》 两种传播媒介的历史地位:近代报刊的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的过渡。
近代新闻传播特点:1.新闻传播规模扩⼤; 2.由特定对象转⽽⾯向整个社会; 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
17C从定期报刊到⽇报 从17C初期定期报刊问世到17C-18C⽇报陆续创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
外国新闻传播史第一章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词语则是传播的基本单元。
3.腓尼基文字是最早的文字,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4.印刷术的发明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5.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
6.论述题: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要点)(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中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过魔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7.论述题: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融合性(1)交互性使得处在电脑终端的每一个人在理论上具有同等的权利——在接受的同时也可以传播信息,大众传播时代泾渭分明受众和传播者角色,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当然这种趋势缺少了专业化的保证,该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品质等问题。
(2)在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支撑下,所有的传播信息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形式,这就促使了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的网络版,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在某些方面转化了传统大众媒介的特性,让它们变得更有交互性,如个性电视的出现。
第二章欧洲新闻传播史1.从1952年起,欧洲历任国王对出版业采取主要两厢管制措施:一是建立皇家出版特许制,二是建立皇家出版法庭(即皇室法庭)。
2.世界上第一份定期出版的周刊报纸是《新闻周刊》。
3.论述题:英国政论家弥尔顿著名演说辞《论出版自由》是如何论述的?(要点)(1)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
第四节德国新闻传播史
一、早期现代报刊
1)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anl,周报),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
2)1650年书商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682年,奥·门克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科学杂志《学术纪事》
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之外,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2、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
1)1919年在魏玛城通过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的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共和国时期新闻出版自由基本得到了保障,德国的新闻传播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4、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
5、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
1949年5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公民订阅外国报刊的权利、禁止收听电台和其他广播、制定违禁文学作品的官方名单以及政府根据政治观点分配新闻纸限额、停止提供新闻来加以控制等等,都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1、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
1)1704年,一位姓福斯的出版商创办了他的的小报,1772年改为日报,即《福斯报》,出版到1934年
2)一位姓施本纳的出版商传播《施本纳报》,出版至1874年。
3)民营小报中,有德国姓科塔的出版家族于1798年创办的《总汇报》
2、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
1)1842-143年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政治、工业和商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政治性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创办并是该报后期实际上的主编,但出版不久便被当局查封。
2)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发生三月革命,革命带来了全德空前的新闻出版自由的环境。
其中革命民主派的代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新莱茵报》(1848-1939)
3)曾经在哈瓦斯通讯社担任议员的德国人沃尔夫,1848年在柏林创办了《国民报》,并于1849年创建了沃尔夫通讯社。
这是德国第一家通讯社,也是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
3、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大众报纸兴起,报团出现
1)在首都柏林,大众化报刊悄然出现。
齐总1904年创办的《柏林午报》在德国新闻史上被视为第一家真正的大众报纸。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莫泽、舍尔、乌尔施泰因分别以《柏林午报》、《柏林地方新闻》、《柏林晨邮报》为核心报纸,形成大众化报刊的报团。
其中乌氏报团最大,1916年,由于舍尔报团出现财政问题,全部转手于胡根堡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并行发展
1)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新闻业得到比较全面、自由的发展,其特点是各政党的党报极为兴盛,同时大众化报刊业十分发达。
2)魏玛时期的日报大都声称自己倾向于某政党,其代表报纸是老牌的《科隆日报》
3)大众报刊为主的胡根堡、乌尔施泰因、莫泽三个报团继续发展。
《柏林晨邮报》成为最大的大众报纸
4)1923.10,第一家广播电台——德意志广播电台在柏林开播,创办人布莱多,性质:公私合营
5、法西斯“第三帝国”的新闻传播业
1)1933年,纳粹党封闭了所有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报刊,只有胡根堡报团合法存在,沃尔夫通讯社收归国有,改组为国家集中控制的“德国通讯社”,民营广播电台全部收归国有。
2)纳粹党实行新闻传播业法西斯一体化,非纳粹党报刊几乎全部消失。
3)纳粹德国中式声波宣传站,因而广播业十分发达。
1938年,德国电视台正式开播,随后全国电视网和电视机生产线建立。
四、1945——1990,民族德国、联邦德国新闻传播业的不同体制
1、民主德国的新闻体制
1)1945.6.13日,德国共产党的《德意志人民报》以及7.7日德国社会公社民主党的《人民报》获准出版。
1946.4.23合并为党的中央机关报《新德意志报》
2)1946.10苏军占领区的各报刊和广播电台联合成立股份公公司,建立报刊联合社体制的德意志通讯社(AND),1953.4改为国家通讯社。
3)1952.12.21,民主德国电视台开播,是为电视一台
2、联邦德国的新闻体制
1)报纸杂志结构的特点:民营、主要依赖广告、报纸和杂志种类数很多、日报设有较多的地方版、多为区域性报纸、政党报刊迅速衰落、报业呈集中化趋向
2)1949.9.1,美英法三家通讯社合并为德意志新闻社(DPA),该社为民营性质的股份公司,是联邦德国的主要新闻源。
3)1986.11,联邦宪法法院作出裁决,确认公营和民营共存的广播电视体制。
五、德国统一后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
1、报纸
1)《世界报》全国发行的报纸,1946.6由英国占领军当局在汉堡创办,现为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核心报纸。
在世界影响较大,被视为德国的代表性报纸。
2)《法兰克福总汇报》全国发行的报纸,1949.11创刊。
重视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
3)《南德意志报》1945.11在慕尼黑创刊,主要读者为自由派知识分子
4)《图片报》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大众报纸。
1952.7.24在汉堡有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创办。
除一般的政治经济新闻外,以图画和社会新闻为主,让图片说话。
5)《明镜》新闻周刊,德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杂志。
2、通讯社
1)德国主要的通讯社是德新社,几乎所有德国的媒介都订购它的新闻稿。
3、广播电视台
1)公营广播电台为主,较大的是汉堡的北德意志台。
公营的泉博兴的即是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
2)德国最大的两个民营电视台是设在美因茨的卫星电视一台,和设在科隆的卢森堡电视台新频道
4、媒介集团:舍普林格出版集团、贝塔斯曼集团、基希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