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复习备考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780.50 KB
- 文档页数:61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2018年高考文言文真题反思以及2019备考董营涛高考文言选材有什么标准?高考文言文习题设计有什么原则?2019年文言文应该怎么复习?通过研究2018年全国卷文言文真题,寻找答案。
高考文言文选材标准真题展示。
全国一卷《晋书·鲁芝传》,全国二卷《后汉书·王涣传》,全国三卷《宋史.范纯礼传》。
全部是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廉吏干将。
所选文章结构清晰,内容难易适中,容易读懂把握鉴赏。
高考选择人物传记,目的是立德树人,思想上引导中学生。
所以我们平时避免选择过难文章,我们也不应该把诸子作为典型文章训练,训练文章要培养学生文言文能力,更要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思维能力,为高考作文提供写作素材高考文言文习题设计原则真题展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3分)A.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5》/ 读律令/略举大义/B.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 王涣字稚子/广汉鄭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5》/ 读律令/略举大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覽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南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1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断句选句原则,多是叙述性句子,展示传主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
强调学科能力素养彰显时代文化品格——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分析及2019高考备考建议凤翔县彪角中学语文组王红亮纵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为依据,在试卷整体结构与试题命制上继续秉承“稳中有变”、“稳中求变”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了高考考纲的精神理念,即“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
试卷材料与命题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的落实,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信息筛选等基础能力,也考查考生阅读鉴赏与概括表达等关键能力。
试题着眼社会、关注人文,回归本色语文,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全面检测了考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突出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考生回归传统,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体现了命题人对课程改革的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2018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与2017年相比,客观题部分取消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第8题)和诗歌鉴赏(第14题)的多选,分值43分降低到39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文本保持不变,选材是小说和非连续性新闻材料。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变化最大,连贯、成语、病句三个小题由一大段材料统领,考前非常热的逻辑连贯题未出现,补写句子的题也未出现,第20、21题分别由修改病句和仿写、扩展语句替代。
具体来说,2018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文化性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整套试卷都呈现出浓浓的文化色彩,回归传统,回归经典。
论述类文本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以当下火热的概念——“大数据”为题材,文中对火热的大数据进行冷思考,是对当下机器工业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的成长的反思;文言文《王涣列传》和2017年一样,节选自《后汉书》,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第11题考查了“豪右”“顿首”“茂才”“京师”文化常识;诗歌鉴赏选材依然是名家的非名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7—19题的整体材料是关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很有文化韵味,极富情怀。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WORD 格式整理2018 年一般高等学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全国卷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或。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概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计、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个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固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向和睦。
过于绵柔、松懈,或许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特别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拥有优异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个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办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个人性与公共性的一致,空间弹性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个人性的有机一致、详细变换。
片面的重申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重申空间的个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掉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着重把空间固化为永久的个人全部物、据有物。
这类以个人化为中心的空间固化偏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由。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次序与活力、生计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均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盛行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齐集1 / 34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着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便是正在兴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次序与稳固的问题;即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着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着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碍城市发展。
强调学科能力素养彰显时代文化品格——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分析及2019高考备考建议凤翔县彪角中学语文组王红亮纵观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为依据,在试卷整体结构与试题命制上继续秉承“稳中有变”、“稳中求变”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了高考考纲的精神理念,即“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
试卷材料与命题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题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的落实,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信息筛选等基础能力,也考查考生阅读鉴赏与概括表达等关键能力。
试题着眼社会、关注人文,回归本色语文,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全面检测了考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突出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考生回归传统,从经典中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体现了命题人对课程改革的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2018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与2017年相比,客观题部分取消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第8题)和诗歌鉴赏(第14题)的多选,分值43分降低到39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文本保持不变,选材是小说和非连续性新闻材料。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变化最大,连贯、成语、病句三个小题由一大段材料统领,考前非常热的逻辑连贯题未出现,补写句子的题也未出现,第20、21题分别由修改病句和仿写、扩展语句替代。
具体来说,2018年高考语文Ⅱ卷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文化性2018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整套试卷都呈现出浓浓的文化色彩,回归传统,回归经典。
论述类文本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以当下火热的概念——“大数据”为题材,文中对火热的大数据进行冷思考,是对当下机器工业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的成长的反思;文言文《王涣列传》和2017年一样,节选自《后汉书》,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第11题考查了“豪右”“顿首”“茂才”“京师”文化常识;诗歌鉴赏选材依然是名家的非名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7—19题的整体材料是关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很有文化韵味,极富情怀。
2018年海南省高考语文试卷,依旧采用的是全国新课标Ⅱ卷,综合试题比较后,笔者认为试卷结构还是相对稳定,题型在考查方面及设计上略有创新,但与历年大体保持一致。
2018年我省考生的平均成绩与历年相比略低一些,尤其是与2017年相比,今年文理科总平均分66.4分,较去年71.9减少了7.5分。
就命题材料而言,命题材料更是体现人文性,关注社会热点,侧重中国传统文化育人理念。
现就2018年海南省高考语文试题进行分析,浅谈2019年高考语文应如何备考,祈望方家教正。
一、2018年海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分析2018年我省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用以下两组词语进行概括:稳定性和创新性。
1.试卷结构的稳定性。
(1)试题版块构成。
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现代文阅读36分、古代诗文阅读34分、语言文字应用20分和写作60分。
与2017年基本保持一致,2017年我省高考语文试题同样是考了四道大题22道小题。
由此可见,2018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相对稳定,变化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学语文课堂改革的顺利推进,更有利于高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拔。
(2)试题模式。
试题主要以考查核心知识点为主。
从2007年开始实行新课程高考改革至今,语文高考试题一直沿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模式,我省历年采用的都是全国新课标Ⅱ卷。
今年也不例外,主要还是以考查核心知识点为主,有新题型但并没有出现超纲的题。
(3)难度水平。
2017年\2018年海南省高考语文(平均分、难度系数)对照表从上表可知,2018年高考我省考生的语文平均成绩、难度系数与2017年相比有所变化。
从四道大题来看,除了古代诗文题型平均分和难度系数略高于2017年,其他题型平均分、难度系数都略低于2017年。
尤其是写作题,2018年我省高考语文考生作文平均成绩是33.48分,而2017年我省高考语文考生作文平均成绩则是36.4分,较去年降低了2.96分。
虽然2018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难度有所提高,但是变化不大。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溥德鹤【摘要】2018年高考尘埃落定,语文学科历来都是受到关注最大的一门学科。
社会上很人可能已经不会做数理化生,不再看得懂英文,但是一定都会看得懂语文,并且还会形成自己的见解。
相比较2017年的语文全国卷Ⅲ试题,2018年试题整体上呈现出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扣紧?考纲?,关注时代和生活,突出了能力考查。
【期刊名称】《新作文:教研》【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58-59)【关键词】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备考建议【作者】溥德鹤【作者单位】云大附中星耀校区,云南昆明6502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2018年高考尘埃落定,语文学科历来都是受到关注最大的一门学科。
社会上很人可能已经不会做数理化生,不再看得懂英文,但是一定都会看得懂语文,并且还会形成自己的见解。
相比较2017年的语文全国卷Ⅲ试题,2018年试题整体上呈现出稳定性和变化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扣紧《考纲》,关注时代和生活,突出了能力考查。
一、试卷结构和题型稳中有变,变中求新2018年高考,云南省的语文试卷选用的是全国新课标卷Ⅲ。
该卷结构与往年全国卷Ⅲ大体一致:四大板块题型——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保持基本稳定。
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延续了2017年的两种文体皆为必答题的特点、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中的成语与病句考查保持稳定。
但是整套试卷仍然呈现出下列变化:1.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由往年的考查散文化小说变成了科幻小说,并且第5题分值变化,由去年的5分变为6分。
2.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题型出现变化。
第8题选择题由去年的五选二变为今年的四选一,该题的分值也从去年的5分变为今年的3分。
同时,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9题分值增加,从去年的4分,变为今年的6分。
3.诗歌鉴赏考查的选择题由去年的五选二变为四选一,分值也从去年的5分变为3分。
总论——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论暨2019 年考向蠡测一、 2018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论2018 年全国高考语文学科共有八套试卷,此中教育部考试中心一致命制三套,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五套。
八套试卷均保持了较高质量 ,表现了合理难度。
特别是三套全国卷的命题紧紧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 ,以培育和选拔具备语文学科中心修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异人材为目标 ,追求试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
在总结并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2018 年高考语文命题在进一步反应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做出新研究 ,更好地彰显和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考评论系统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到功能 ,以“必备知识、要点能力、学科修养、中心价值”为考察目标 ,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聚焦要点能力 ,环绕学科骨干内容 ,创新试题设计 ,加强修养导向 ,考察考生灵巧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不一样水平的考生充足显现才干的空间。
试题经过设置真切的问题情境来表现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改革思路 :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想质量、关注信息办理、倡议主动学习 ,融入有益于终生学习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 ,育才成人 ,助推素质教育。
详细而言 ,2018 年高考全国卷有以下特点:1.论述类文本阅读 :紧扣《考试纲领》 ,稳中微变。
自 2017 年起 ,《考试纲领》将本来的“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改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并划定了论述类文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的范围 ,增添了“剖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
2018 年的《考试纲领》沿袭了这一变化 ,并在高考命题中获得了贯彻。
Ⅰ卷文本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从两个层面商讨了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 ,重申“新子学”应当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指引考生认识到传统思想的今世映照及其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