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明之初的艺术成就夏商周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夏商周美术Chapter Two Art of the Xia-Shang and the Western Zhou Dynasties(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奴隶制的建立,为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以工具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一般规律是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入铁器时代。
如果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在中国还有一个玉器时代――横亘在铜器与铁器时代中间。
夏商西周是青铜时代。
此间汉字已经形成,礼仪制度已经完备,为礼仪制度服务的青铜礼器、玉器日臻完美。
铸器、刻字、雕花工艺严肃认真,视同神圣,倾注了当代人的最高智慧,可谓时代精神的集体中体现。
唯其如此,商周青铜工艺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典范。
历史证明,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倾心贯注的文化领域,以奴隶社会而论,埃及在金字塔,希腊在雕刻,中国则在青铜工艺。
三代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延续了一千多年,其工艺精湛空前绝后(有些工艺技巧已经失传)。
当时在上层社会,青铜器充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宝贝,是名副其实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以他那华美的外表,丰富的内涵,复杂多变的艺术形式,高超的技艺,显示出一种特殊的美感。
她对中华民族审美习惯的形成和各种造型艺术的形态的变化,都起了一个奠基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代青铜工艺是中国艺术传统之源。
就如同古希腊雕刻是欧洲艺术传统之源一样。
探讨中西艺术的差别和中国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应从研究三代青铜工艺开始。
研究三代美术,除重点研究青铜工艺外,对广泛流行于上层社会的玉石工艺及书法艺术(甲骨文、金文)也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原始社会末期,玉石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玉石器主要用于装饰和祭祖活动,完全从实用器中脱离出来,服从于审美的需要。
玉器以其质地之美和佩带者的不同身份,被赋予许多伦理内涵,象征君子之德。
因为玉有温润、含蓄、质朴、自然等外表特征。
如果说辉煌庄重的青铜器为工笔重彩画提供了审美经验的话,那么朴素温润的玉则为水墨画及写意画提供了审美经验。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引言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三个朝代,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向更高级阶段的过渡。
在这个过程中,工艺美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遗产。
本文将回顾夏商周三个时期的工艺美术特点,揭示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夏朝的工艺美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阶段。
夏朝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和玉器方面。
青铜器是夏朝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夏代青铜器主要包括鼎、簋、觯等。
这些器物大多呈现出简洁、大气的外观,雕刻纹饰精致而富有装饰性。
夏朝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特别是其铸造技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青铜器的雕刻和纹饰,我们可以了解夏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对研究夏朝的政治、经济发展有重要价值。
另外,夏朝的玉器也是其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代玉器以玉龙、玉琮、玉鸟等形制为主,造型优美,图案精细。
夏朝的玉器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凸显出夏代人对玉的崇拜和神秘的意识形态。
夏朝人认为玉具有神奇的力量,所以玉器在夏代的礼仪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商朝的工艺美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农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商朝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青铜器和陶器方面。
商代青铜器在夏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更加精致的工艺和丰富多样的纹饰。
商代的青铜器主要有鼎、簋、觯和爵等,这些器物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技术日臻完善,雕刻纹饰更加精细,象征着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除了青铜器,商代的陶器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商代的陶器以黑陶为代表,黑陶器物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表面经过精心抛光,呈现出黑亮而富有光泽的质感。
此外,商代的陶器也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出现了著名的彩陶和刻纹陶等,丰富了商代的工艺美术。
周朝的工艺美术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一步向封建制度发展。
论夏商周青铜器的艺术成就哎,提起夏商周,那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根啊,真是令人想入非非。
想象一下,当时的工匠们,手里握着工具,心中有个大大的梦想,造出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
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青铜器可不仅仅是个器具,简直就是艺术品,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在讲故事,真是神奇得很。
夏商周的青铜器可谓是“玲珑剔透”。
它们不仅仅是用来盛食物的碗、盘,还是传递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想想看,那个时代的人们多么看重这些器具,贵族们在宴会上炫耀自己的青铜器,就像今天的潮人秀品牌包,谁能不羡慕呢?这些器具上雕刻的花纹,简直可以说是“工匠的灵魂”,每一刀每一划都透露着工匠对生活的热爱,简直让人心潮澎湃。
再说说它们的造型,那真是“别具一格”。
从鼎到尊,从盉到罍,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很多青铜器的设计灵感,甚至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的,鸟兽鱼虫的形态在青铜器上都能找到,仿佛这些器具也有了生命,跟着主人一起感受历史的风雨。
想象一下,古人围坐在炉边,喝着酒,吃着肉,手里捏着的就是这样的艺术品,简直是“人间美味”,再加上那气氛,哇,简直不能更幸福。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那可真是“巧夺天工”。
想当年,铸造这些器具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温度、合金比例、模具设计,全都是学问。
那些工匠就像现代的科学家,精心调配,反复试验,真是拼劲十足。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毁了整个作品。
可想而知,能成功铸造出这样精美的器具,他们的成就感得有多大呀,真是“心中有数”。
青铜器在历史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它们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更是宗教祭祀和政治象征。
祭祀的时候,用这些青铜器来敬天祭祖,那场面,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古人对于青铜器的崇敬,就像咱们现在对待传统文化一样,心中满是敬仰。
它们不仅连接着历史,更是文化的传承,代代相传,仿佛在告诉后人:“嘿,别忘了我们的根在哪!”在这背后,青铜器还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夏商周的更替,权力的交替,都在这些器物上留下了印记。
每一个器具都像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种种。
第二章___夏商西周美术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第二节三星堆的新发现2第三节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3小结4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时代简介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夏、商、西周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
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骨牙雕刻、漆器及纺织等手工业的技巧日益精湛。
这一时期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青铜器的品种、用途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我国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教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四大类。
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
其中,炊煮器有鼎、鬲等品种。
食器有簋、盂、豆等品种。
酒器有觚、觯、爵壶等品种。
水器有盘、鉴等品种。
乐器有铃、鼓、钟等。
车马器和杂器有辖、马衔、炉等。
礼器-炊煮器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兽面纹鬲司母戊大方鼎礼器-食器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青铜簋西周早期青铜器伯盂青铜带盖豆礼器-酒器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青铜方觚蕉叶纹觯青铜爵颂壶礼器-水器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东周时期的青铜盘青铜鉴乐器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青铜铃青铜边陲鼓编钟车马器和杂器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青铜车辖青铜马衔青铜炉青铜器的纹饰中国美术史|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第一节青铜器艺术1一.几何纹类:云雷纹:云雷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以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回旋形线条组成。
云雷纹由云纹和雷纹构成。
云纹由圆形回旋线条纹样组成;雷纹由方形回旋线条纹样组成,以回旋为特点,因此又称回纹。
云雷纹一般是青铜器上的底纹,衬托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
绳纹:绳纹是由波浪形状的线条结成绳索形状的纹饰。
《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篇一一、引言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其中尤以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最为典型和辉煌。
这不仅是技术与工艺的集大成,更是时代文化的沉淀和表现。
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历经演变、传承与突破,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艺术与工艺的辉煌历程。
二、夏代青铜器艺术的初现夏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文明阶段,其青铜器艺术尚处于萌芽阶段。
此时的青铜器以礼器、兵器和工具为主,工艺相对简单,但已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夏代青铜器的造型朴素,线条流畅,且已有明显的装饰性特征。
同时,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已展现出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趋势,为后续的青铜器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商代青铜器艺术的繁荣进入商代,青铜器艺术迎来了第一次大发展。
商代的青铜器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在种类和工艺上都有了显著突破。
商代青铜器的造型趋于复杂化,既有神秘庄重的礼器,又有精美细致的生活用品。
纹饰丰富多样,既有兽面纹、云雷纹等,又有人物和鸟兽的形象,体现了商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此外,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如分铸法、焊接法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青铜器更加精美和坚固。
四、周代青铜器艺术的鼎盛周代是青铜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周代的青铜器不仅在数量和种类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艺术性和实用性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周代青铜器的造型更加精致,纹饰更加丰富,既有继承商代的传统元素,又有创新的艺术表现。
同时,周代青铜器的铭文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代青铜器的制作更加注重细节和整体协调性,体现了周代社会的礼制文化和审美追求。
五、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在不断传承中发展。
夏代的朴素与初现为商周的繁荣与鼎盛奠定了基础;商代的繁荣则为周代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技艺基础。
三代的青铜器艺术在工艺、造型、纹饰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传承关系。
同时,每个时期又有着独特的发展与创新,如周代对礼制的严格遵循以及对艺术性的追求等。
第二章文明之初的艺术成就夏商周(约前21世纪—前771)第一节先秦艺术从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代开始,以及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统称先秦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产生较多的剩余,私有财产开始出现,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成员的关系开始迅速瓦解,人人平等的社会逐渐消亡。
人类社会从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革命上的变革。
21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标志着中国数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社会从诞生到鼎盛的时期。
在奴隶制度下,大量的奴隶被用来从事大规模的集体化生产,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场革命技术酝酿成功,冶铁术正式诞生,青铜器迅速流行,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类社会由时期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是农业革命以来的有一次飞跃。
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生产力水平的代表,也是这三代艺术的典范。
除了青铜器,夏商周时期在陶瓷、玉器、书法、金器、漆器、牙骨雕刻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陶瓷方面,白陶、印纹硬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烧纸成就,商代中晚期出现的原始瓷器更是划时代的创造,它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一页,瓷器由此开始登上了中国工艺美术的舞台。
玉器与贵族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部分是被严格规范化,制度化的礼玉,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部分是生动活泼的装饰性玉器,供日常佩戴用,极大丰富美化人类的生活,使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
甲骨文与金文作为最早成熟的文字,,书写时的点画结构、布局篇章极具表现力,具有艺术的特质,大量出土或传世的甲骨、金文展示了书法的最初魅力,金器以天生丽质的色泽,在装饰其它工艺品的同时,显现着自身华丽的美感,并逐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表现力中国工艺品在产生之初,就不仅仅为了满足使用性,在使用功能以外给予了制作者以广大的艺术创造的空间。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个时期对中国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成就不仅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为今天的世界和人类文明埋下了种子。
一、农业在夏朝时期,较早的生产力因地制宜的使用,加上科学技术的累积和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夏朝时期农业实践的一大特点就是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恢复了古代黄河流域的基本农业模式。
并引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使用犁耕田、灌溉技术、豆类作物的隔行播种和早期的良种选育等,为中国农业的技术和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艺在夏朝逐渐完备的生产系统中,工艺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步。
夏朝时期被发现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的生产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此外,夏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匠,如是古职人、黄原之匠、窑火之工等。
三、医学夏商周时期,中国医学的基础逐渐形成并日渐完善。
尤其是在商代时期,医学已经得到非常重视和发展,有不少优秀的医书和医疗企业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应用。
但是,由于尚无严格的疾病分类与治疗分析方法,因此医生的疗效亦无法确定,短疗长不一。
四、音乐早期的音乐已有笛、瑟等乐器,晚期发展到了特起乐是人类音乐史上最具创意的创作之一。
商代时期的异国鼓舞了中国音乐稳健翻新的态势,之后音乐工艺跟着趋于完善。
周代以后,一些音乐家也出现了,如魏徵、张衡等。
所研究的音乐艺术范围也扩展到了舞台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不同形式。
五、文学商朝乃天下第一朝,文艺更是日益繁荣,时而有风月、腥风血雨、山水田园等不同流派的兴起,成为商朝时期文学的重要流派。
文学不仅以诗歌为主,同时也有被称为“商周文书”的书信、奏疏、命令等等大量的文本。
商朝文学的特点是记文字数多、用辞送简、晦涩难明,文库审核严谨,不允许侏儒腐朽、恶言横行的作品流传。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对中国文明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人类文明埋下了重要的种子。
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夏商周时期的艺术与文化传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文明的发端。
在这个时期,艺术与文化的传统开始形成,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夏商周时期的艺术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艺术作品以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陶器以制作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品为主,造型简单朴实,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水平。
而玉器则被视为珍贵的贵族享用品,常被用于制作玉佩、玉饰和礼器等。
青铜器是夏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特别注重装饰性。
青铜器常被用于祭祀仪式,其器型和纹饰往往与宗教信仰与神话故事有关。
这些艺术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其次,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传统也十分丰富多样。
在这个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礼仪体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礼仪之邦的传统,也就是后来的周礼。
周礼包括了官职制度、官员排列和礼仪规范等内容,它对于治理国家和维持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书法也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传统之一。
最早的书法作品出现在商代,这些文字以甲骨文为主,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祭祀仪式,也展现了人们的文化情感和审美追求。
此外,夏商周时期还有丰富的音乐和舞蹈传统,如《商颂》、《周颂》等,它们被用于祭祀神明和表达人们的情感。
夏商周时期的艺术与文化传统虽然在形式和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强调社会集体的意义和个体文化的重要性。
无论是陶器、玉器还是青铜器,都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神秘宇宙的尊崇。
而文化传统,则是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与文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同。
这种强调集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夏商周时期的艺术与文化传统是中国文明的起点,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更为后世的艺术与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启示。
这些传统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熟知和尊重,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第二章文明之初的艺术成就夏商周(约前21世纪—前771)
第一节先秦艺术
从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代开始,以及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统称先秦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产生较多的剩余,私有财产开始出现,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成员的关系开始迅速瓦解,人人平等的社会逐渐消亡。
人类社会从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革命上的变革。
21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标志着中国数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社会从诞生到鼎盛的时期。
在奴隶制度下,大量的奴隶被用来从事大规模的集体化生产,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场革命技术酝酿成功,冶铁术正式诞生,青铜器迅速流行,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类社会由时期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是农业革命以来的有一次飞跃。
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生产力水平的代表,也是这三代艺术的典范。
除了青铜器,夏商周时期在陶瓷、玉器、书法、金器、漆器、牙骨雕刻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陶瓷方面,白陶、印纹硬陶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烧纸成就,商代中晚期出现的原始瓷器更是划时代的创造,它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一页,瓷器由此开始登上了中国工艺美术的舞台。
玉器与贵族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部分是被严格规范化,制度化的礼玉,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部分是生动活泼的装饰性玉器,供日常
佩戴用,极大丰富美化人类的生活,使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
甲骨文与金文作为最早成熟的文字,,书写时的点画结构、布局篇章极具表现力,具有艺术的特质,大量出土或传世的甲骨、金文展示了书法的最初魅力,
金器以天生丽质的色泽,在装饰其它工艺品的同时,显现着自身华丽的美感,并逐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表现力中国工艺品在产生之初,就不仅仅为了满足使用性,在使用功能以外给予了制作者以广大的艺术创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