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对刀仪怎么对刀【干货技巧】数控机床对刀仪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124.21 KB
- 文档页数:3
在进行加工之前,数控车床要进行对刀操作,以便确保产品加工的精度以及准度,在实际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有试切对刀和机外对刀仪这两种对刀方法,但是在进行对刀操作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数控车床对刀的操作步骤。
1、试切对刀试切对刀主要用在建立加工坐标系。
在安装好工件后,为了可以加工出需要的加工件,要将编程原点设定为加工原点,建立加工坐标系,用来确定刀具和工件的相对位置,使刀具按照编程轨迹进行运动,最终加工出所需零件。
试切对刀的步骤主要有:(1)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2)启动主轴,试切工件外圆,保持X方向不移动;(3)停主轴,测量出工件的外径值;(4)选择机床的MDI操作模式;(5)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6)按下屏幕下方的“坐标系”软键;(7)光标移至“G54”;(8)输入X及测量的直径值;(9)按下屏幕下方的“测量”软键;(10)启动主轴,试切工件端面,保持Z方向不移动;2、机外对刀仪对刀机外对刀仪对刀需要将显微对刀仪固定于车床上,用于建立刀具之间的补偿值。
但是因为刀具尺寸会有一定差别,机床中刀位点的坐标值也会因此而出现不同。
如果不设立刀具之间的补偿值,运行相同的程序时就不可能加工出相同的尺寸,想要保证运行相同的程序时,运用不同的刀具得出相同的尺寸,则需要建立刀具间的补偿。
机外对刀仪对刀的步骤主要有:(1)移动基准刀,让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2)将基准刀在该点的相对位置清零,具体操作是选择相对位置显示;(3)将其刀具补偿值清零,具体操作是按下“off set sitting”按钮,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基准刀相对应的刀具补偿号上输入Xo、Zo;(4)选择机床的手动操作模式,移出刀架,换刀;(5)使其刀位点对准显微镜的十字线中心;(6)选择机床的MDI操作模式;(7)设置刀具补偿值,具体操作是按下“offset sitting”按钮,按下屏幕下方的“补正”软键,选择“形状”,在相对应的刀补号上输入X、Z;(8)移出刀架,执行自动换刀指令即可。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2.6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一般用于圆形工件的对刀)1)并,Y向对刀。
将百分表的安装杆装在刀柄上,或将百分表的磁性座吸在主轴套筒上,移动工作台使主轴中心线(即刀具中心)大约移到工件中心,调节磁性座上伸缩杆的长度和角度,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工件的圆周面,(指针转动约0.1mill)用手慢慢转动主轴,使百分表的触头沿着工件的圆周面转动,观察百分表指针的便移情况,慢慢移动工作台的轴和轴,多次反复后,待转动主轴时百分表的指针基本在同一位置(表头转动一周时,其指针的跳动量在允许的对刀误差内,如0.02mm),这时可认为主轴的中心就是轴和轴的原点。
2)卸下百分表装上铣刀,用其他对刀方法如试切法、塞尺法等得到z轴坐标值。
2.6专用对刀器对刀法易撞坏)占用机时多(如试切需反复切量几次),人为带来的随机性误差大等缺点,已经适应不了数控加工的节奏,更不利于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
用专用对刀器对刀有对刀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把繁琐的靠经验保证的对刀工作简单化了,保证了数控机床的高效高精度特点的发挥,已成为数控加工机上解决刀具对刀不可或缺的一种专用工具。
参考文献:[1]陈志雄.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华中数才全一操作说明书[z].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3]任国兴主编.数控铣床华中系统编程与操作实训[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传统对刀方法有安全性差(如塞尺对刀,硬碰硬刀尖收稿日期:2009一10—14(上接第38页)通过机床附带的后处理程序后即可得到控制机床运行的代码程序。
创建刀轨选择的加工参数及其他加工信息汇总列在表l中。
表I加工参数及其他加工信息加工设备加工工具直径/mm板料毛坯尺寸/mm3切削连接方式固定好板料,对好刀具后,将加工代码程序输入机床,既可实现壁板零件的自动加工成形。
2.2.4成形零件机床加工完成后,得到的实际零件如图5所示。
数控车床的对刀步骤1. 背景介绍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用于加工各种金属材料的零件。
在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对刀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数控车床的对刀步骤。
2. 对刀工具准备在进行数控车床的对刀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 对刀仪:用于测量和调整刀具位置和高度。
- 手动螺丝刀:用于固定和调整刀具。
- 调整块:用于校准对刀仪。
3. 对刀流程以下是数控车床的对刀步骤:步骤一:安装并调整对刀仪1.将对刀仪安装在数控车床上,并确保其牢固稳定。
2.使用手动螺丝刀调整对刀仪的位置,使其与工件表面接触。
3.使用调整块校准对刀仪,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工具1.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刀具。
2.安装刀具并使用手动螺丝刀进行固定。
步骤三:调整刀具位置和高度1.打开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并进入对刀模式。
2.使用对刀仪在工件表面上进行测量,确定刀具的位置和高度。
3.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使刀具与工件表面接触但不产生过多压力。
步骤四:校准坐标系1.在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选择校准坐标系的选项。
2.根据机床的实际情况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方式。
3.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完成坐标系的校准。
步骤五:测试加工1.将加工程序加载到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
2.进行空运行测试,确保刀具和工件没有碰撞或其他异常情况。
3.调整加工参数和切削条件,以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步骤六:完成对刀1.确认对刀完成后,关闭对刀模式并保存相关设置。
2.将工件固定在数控车床上,并开始正式的加工过程。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控车床的对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全第一: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仔细测量:对刀仪的测量结果将直接影响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因此要仔细进行测量。
•切勿强力碰撞:刀具和工件之间不应产生过大的压力,以免损坏刀具或工件。
•校准坐标系:正确校准坐标系可以确保加工程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步骤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能够通过预先输入的程序,对工件进行自动化、高精度的加工。
而对刀则是数控车床加工前的必要工序之一,它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概述:对刀操作是指在开始使用数控车床进行加工之前,通过适当的调整,确保车刀和工件保持正常的刀具与工件接触状态,以便保证加工质量并避免机床因对刀不良而受损。
对刀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对刀操作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 1.1. 首先,需要准备好数控车床的相关机床部件和刀具,确保它们的完好无损并具备所需的精度。
• 1.2. 接下来,需要查询数控程序,在程序中查找有关对刀的信息,例如刀具编码、刀具长度补偿等。
• 1.3. 确保数控车床的电源和气源供应正常,并检查相关的安全和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2. 安全措施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务必要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2.1. 首先,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 2.2. 确保车床周围没有杂物,并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清理。
• 2.3. 在进行对刀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刀具的锋利边缘,以免伤到手指。
3. 车刀装夹与基准准备接下来,需要对车刀进行装夹,并进行基准准备工作,以便对刀操作的进行。
• 3.1. 根据程序中的刀具编码和刀位图,选择正确的刀具。
• 3.2. 在刀具和主轴上分别进行清洁,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损坏或划伤。
• 3.3. 将刀具装夹到车床刀架上,使用扳手和螺母进行固定,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
• 3.4. 使用工具对刀具进行调整,使刀具的刃部朝向工件的正确位置。
4. 刀具长度补偿在进行对刀操作之前,需要对刀具的长度进行补偿,以确保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状态良好。
• 4.1. 通过数控程序中的对刀功能,找出刀具长度补偿的参数值,并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 4.2. 根据刀具的长度补偿参数,使用对刀仪或辅助工具,测量刀具的实际长度。
数控机床对刀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数控机床对刀在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过程中,正确的对刀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数控机床对刀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调整,使刀具与工件之间达到理想的对刀状态,以便正常加工工件。
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加工质量和安全。
二、数控机床对刀的过程数控机床对刀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设定参考点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参考点作为对刀的基准点。
通常情况下,参考点会选择工件的一个角点或者边缘作为基准。
2. 加工刀具的设定接下来,需要对加工刀具进行设定。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切削刃、确定刀具安装位置以及设定刀具的刀尖与刀夹的距离。
3. 对刀工具的设定然后,需要对刀具进行设定。
这包括调整刀具的刀尖高度、刀具的半径补偿以及切削刃的长度设定。
4. 加工路径的设定在对刀过程中,还需要设置加工路径。
这包括确定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速度以及确定刀具的运动轨迹。
完成设置后,需要对刀具进行检查。
通过测量刀具的位置和角度,确定切削刃是否正确对准工件表面。
如果发现偏差,需要进行微调,直到达到理想的对刀状态。
6. 再次验证和修正最后,对刀完成后,需要再次验证对刀的准确性。
这可以通过测量加工后的工件尺寸和形状来进行验证。
如果出现偏差,需要进行修正,直到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
三、数控机床对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控机床对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注意事项•在对刀过程中,必须确保机床处于安全状态,刀具处于停止状态。
避免对刀时发生意外伤害。
•切勿用手直接接触刀具,以免被刀具伤到。
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调整和检查。
2. 刀具的选择和安装•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刃和刀具。
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工件形状需要选择不同的刀具。
•在安装刀具时,要确保刀具正确安装,不可有松动或倾斜现象。
否则可能导致加工精度下降或刀具偏差。
3. 对刀工具的设定•在对刀工具的设定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和调整。
确保对刀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深入理解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关于操作者保持清晰的对刀思路、熟练掌握对刀操作以及提出新的对刀办法都具有指导意义。
对刀的实质是确定随编程而变化的工件坐标系的程序原点在仅有的机床坐标系中的方位。
对刀的主要工作是取得基准刀程序起点的机床坐标和确定非基准刀相关于基准刀的刀偏置。
多种要素的影响,手动数控机床对刀法的对刀精度非常有限,将这一阶段的对刀称为大略对刀。
数控机床手动对刀的步骤1、X轴对刀步骤把坐标系原点设在零件端面上(1)、启动机床,用手轮方式将刀具移动至靠近工件外圆面位置,“注”(使用手轮进给倍率为0.1的速度)。
(2)、将主轴正转,刀具以手轮进给倍率为0.01的速度进行外圆碰刀,后Z轴正向退出,X轴在相对坐标进行清零,X轴进刀(进刀量在0.2mm左右),再Z轴往负方向进行外圆车削(以手轮进给倍率为0.001的速度、车削外圆长度大约为10mm左右)。
(此时注意车削完后X轴不能动,只能把Z轴往正方向退出)。
(3)、停机(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车削后外圆的直径。
(4)、将系统操作面板切换至录入方式(MDT)方式界面,输入“G50X20.0”(在这里X20.0是指工件车削后测量出的尺寸)。
(5)、同时在录入方式下执行该值--按下“循环启动键”(6)、X轴对刀完成,把刀具退开。
2、Z轴对刀步骤(1)、启动机床,用手轮方式将刀具移动至靠近工件端面位置,“注”(使用手轮进给倍率为0.1的速度)。
(2)、将主轴正转,刀具以手轮进给倍率为0.01的速度进行端面碰刀,后X轴正向退出,Z轴在相对坐标进行清零,Z轴进刀(进刀量在0.1mm左右),再X轴往负方向进行端面车削(车完整个端面)。
(此时注意车削完后Z轴不能动,只能把X轴往正方向退出)。
(3)、将系统操作面板切换至录入方式(MDT)方式界面,输入“G50Z0”(在这里Z0是指工件车削后端面位置)。
(4)、同时在录入方式下执行该值--按下“循环启动键”(5)、Z轴对刀完成,把刀具退开。
cnc对刀操作流程
CNC对刀操作流程是数控机床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刀准
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CNC对刀操作
流程。
首先,进行CNC对刀操作前,需要准备好对刀仪、对刀块、螺
丝刀等工具。
接着,打开数控机床的电源,将对刀仪插入主轴中,
并将对刀块夹持在主轴上。
然后,通过数控系统进入对刀模式,选
择对刀程序。
接下来,进行粗对刀。
首先,将对刀仪放置在对刀块上,然后
通过数控系统控制主轴旋转,使对刀仪与主轴同心。
调整对刀仪的
位置,使其与主轴中心对齐。
然后,锁紧对刀块,并将对刀仪取下。
然后,进行精对刀。
将刀具安装在主轴上,并通过数控系统控
制主轴旋转,使刀具与工件表面接触。
调整刀具位置,使其与工件
表面平行。
通过数控系统调整刀具的偏移量,使其与工件表面距离
达到所需的数值。
最后,锁紧刀具,并将对刀块取下。
最后,进行刀具长度补偿。
通过数控系统设置刀具长度补偿值,使数控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刀具的加工位置。
然后,进行加工前的试切,检查刀具位置是否准确,调整刀具位置和补偿值,直至满足加
工要求。
总的来说,CNC对刀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具、打开电源、进入对刀模式、粗对刀、精对刀和刀具长度补偿等步骤。
只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对刀操作,才能确保刀具位置准确,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一、对刀对刀的目的是确定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对刀点可以设在零件上、夹具上或机床上,对刀时应使对刀点与刀位点重合。
数控车床常用的对刀方法有三种:试切对刀、机械对刀仪对刀(接触式)、光学对刀仪对刀(非接触式),如图3-9 所示。
1、试切对刀1 )外径刀的对刀方法如图3-10 所示。
Z 向对刀如(a) 所示。
先用外径刀将工件端面( 基准面) 车削出来;车削端面后,刀具可以沿X 方向移动远离工件,但不可Z 方向移动。
Z 轴对刀输入:“Z0 测量”。
X 向对刀如(b) 所示。
车削任一外径后,使刀具Z 向移动远离工件,待主轴停止转动后,测量刚刚车削出来的外径尺寸。
例如,测量值为Φ50.78mm, 则X 轴对刀输入:“X50.78 测量”。
2 )内孔刀的对刀方法类似外径刀的对刀方法。
Z 向对刀内孔车刀轻微接触到己加工好的基准面(端面)后,就不可再作Z 向移动。
Z 轴对刀输入:“Z0 测量”。
X 向对刀任意车削一内孔直径后,Z 向移动刀具远离工件,停止主轴转动,然后测量已车削好的内径尺寸。
例如,测量值为Φ45.56mm, 则X 轴对刀输入:“X45.56 测量”。
3 )钻头、中心钻的对刀方法如图3-11 所示。
Z 向对刀如(a )所示。
钻头( 或中心钻) 轻微接触到基准面后,就不可再作Z 向移动。
Z 轴对刀输入:“Z0 测量”。
X 向对刀如(b )所示。
主轴不必转动,以手动方式将钻头沿X 轴移动到钻孔中心,即看屏幕显示的机械坐标到“X0.0 ”为止。
X 轴对刀输入:“X0 测量”。
2、机械对刀仪对刀将刀具的刀尖与对刀仪的百分表测头接触,得到两个方向的刀偏量。
有的机床具有刀具探测功能,即通过机床上的对刀仪测头测量刀偏量。
3、光学对刀仪对刀将刀具刀尖对准刀镜的十字线中心,以十字线中心为基准,得到各把刀的刀偏量。
二、刀具补偿值的输入和修改根据刀具的实际参数和位置,将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值和刀具几何磨损补偿值输入到与程序对应的存储位置。
数控机床对刀方法车床分有对刀器和没有对刀器,但是对刀原理都一样,先说没有对刀器的吧.车床本身有个机械原点,你对刀时一般要试切的啊,比如车外径一刀后Z向退出,测量车件的外径是多少,然后在G画面里找到你所用刀号把光标移到X输入X...按测量机床就知道这个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内径一样,Z向就简单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了.这样所有刀都有了记录,确定加工零点在工件移里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决定工件原点.这样对刀要记住对刀前要先读刀.有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夹头对刀,我们知道夹头外径,刀具去碰了输入外径就可以,对内径时可以拿一量块用手压在夹头上对,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如果有对刀器就方便多了,对刀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对刀试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记录进去位置了.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的.节约时间.我以前用的MAZAK车床,我换一个新工件从停机到新工件开始批量加工中间时间一般只要10到15分钟就可以了.(包括换刀具软爪试切)=========================================数控车床基本坐标关系及几种对刀方法比较在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过程中,弄清楚基本坐标关系和对刀原理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床的加工原理,以及在处理加工过程中修改尺寸偏差有很大的帮助。
一、基本坐标关系一般来讲,通常使用的有两个坐标系:一个是机械坐标系;另外一个是工件坐标系,也叫做程序坐标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图1 机械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关系在机床的机械坐标系中设有一个固定的参考点(假设为(X,Z))。
这个参考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给机床本身一个定位。
因为每次开机后无论刀架停留在哪个位置,系统都把当前位置设定为(0,0),这样势必造成基准的不统一,所以每次开机的第一步操作为参考点回归(有的称为回零点),也就是通过确定(X,Z)来确定原点(0,0)。
数控机床对刀仪的使用说明为了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效率和精度,对刀仪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
数控机床对刀仪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和调整刀具位置,本文将对其使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对刀仪的定义和分类数控机床对刀仪是一种可测量刀具长度、直径以及中心线位置的装置。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对刀仪可分为机械对刀仪和光电对刀仪两种类型。
1. 机械对刀仪机械对刀仪采用机械测量原理,通过测量机械感应器的位移或/和力值来确定刀具位置。
常见的机械对刀仪有机械触针式对刀仪、机械共振对刀仪等。
2. 光电对刀仪光电对刀仪利用光电测量原理,通过光电传感器探测刀具的位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光电对刀仪具有无接触、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中。
二、对刀仪的操作流程使用数控机床对刀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对刀仪与数控机床正确连接,并确认连接稳固可靠。
其次,检查刀具是否安装正确,刀具应牢固固定在刀柄上,无松动现象。
2. 设置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刀仪的测量模式。
常见的测量模式有刀长度测量、刀具半径测量和刀具边角测量等,根据不同的模式选择相应功能。
3. 启动机床和对刀仪打开数控机床和对刀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确保数控机床和对刀仪的通信正常。
4. 定位刀具和刀柄使用机械手或手动操作,将刀具和刀柄准确安装到数控机床的刀库中。
确保刀具和刀柄的编号与程序中一致。
5. 进行对刀操作按照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提示,选择对刀功能,并按要求操作。
对刀过程中,对刀仪将会自动测量刀具的位置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传输给数控机床进行相应调整。
6. 验证刀具位置对刀完成后,使用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或三坐标测量机)验证刀具位置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误差较大,应重新进行对刀操作。
三、对刀仪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数控机床对刀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 定期校准对刀仪作为精密测量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数控车床对刀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对刀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这包括刀具、对刀仪、对刀垫片、螺丝刀、千分尺、角尺等。
同时,检查车床的导轨、传动装置、电气系统等是否正常。
第二步:安装工具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刀具。
安装好刀杆和刀片,并使用扳手将其固定在刀架上。
确保刀具安装牢固,没有松动。
同时,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第三步:安装对刀仪将对刀仪固定在车床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好合适的位置。
对刀仪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工件,以减小误差。
第四步:调整刀具位置通过调整刀杆和刀片在刀架上的位置,使其与对刀仪对齐。
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使用千分尺和角尺来检查刀具的位置和倾斜度。
通过微调刀杆和刀片的位置,确保刀具与对刀仪之间没有间隙并且垂直对齐。
第五步:调整刀具高度使用对刀垫片,将刀片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对刀垫片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刀具和工件之间的间隙。
通过逐渐堆叠或减少对刀垫片的数量,调整刀具的高度。
使用千分尺和角尺检查刀具是否与工件平行,并调整刀具高度的位置,直到达到合适的精度。
第六步:移动对刀仪记录刀具位置将对刀仪移动到车床的一侧,并在工件表面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
使用螺丝刀,固定对刀仪,确保其不会移动。
然后,使用对刀仪记录下刀具在该位置的位置坐标。
第七步:移动对刀仪至工件另一侧将对刀仪移动至工件的另一侧,并选择一个相对应的位置。
使用螺丝刀,固定对刀仪。
然后,使用对刀仪记录下刀具在该位置的位置坐标。
第八步:计算工件坐标通过对刀仪记录的两个位置坐标,计算出工件的中心坐标。
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使用角尺和千分尺进行测量,计算出工件的几何参数。
第九步:坐标系的建立确定刀具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建立刀具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并通过调整数控系统的参数,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第十步:测试刀具位置使用数控系统提供的手动操作模式,移动刀具到工件上方,并逐步接触工件表面。
数控机床对刀步骤方法数控机床对刀是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正确的对刀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数控机床对刀的步骤方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数控机床对刀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机床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包括主轴、夹具、刀具等部件,确保机床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准备好刀具,工件以及测量工具等。
步骤二:装夹刀具将待对刀的刀具装夹到主轴上,并严密固定好。
确保刀具与主轴安装良好,不会出现松动等情况。
步骤三:设定工件坐标通过数控系统,设定工件坐标系原点。
根据加工图纸和要求,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坐标值。
步骤四: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转换通过数控系统,将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进行转换。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确保刀具可以准确的定位到工件上。
步骤五:对刀操作1.在数控系统中选择对刀功能,并按照系统指引操作。
2.通过手动操纵主轴,使刀具对准工件表面。
3.使用对刀仪或感应器,检测刀具与工件表面的距离,调整刀具位置,直至刀具与工件表面接触。
4.确认刀具正确对准工件,并锁紧刀具。
步骤六:校准刀具偏移量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数控系统,校准刀具的偏移量。
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调整刀具的偏移量,确保加工准确。
步骤七:完成对刀验证刀具对准工件的准确性,确认刀具位置无误后,完成对刀操作。
可以进行后续的加工工序。
数控机床对刀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的一项关键工序,正确的对刀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希望通过以上步骤方法的介绍,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进行数控机床对刀操作。
数控车对刀的5个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数控车对刀的 5 个步骤。
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啊,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知道怎么走才行,不然那不就瞎转悠啦!第一步呢,就是要把刀具安装好咯。
你可别小瞧这一步,这就像是给战士配上趁手的兵器一样重要。
刀具没安好,后面的活儿可就没法干得漂亮啦!你想想,要是刀都摇摇晃晃的,那还怎么精准地切削呀!第二步,那就是要找到机床坐标系的原点啦。
这就好像是给你个大地图,得先找到那个最关键的中心点。
这个原点可是很重要的基准呢,要是找错了,那后面的加工可就全乱套咯。
第三步呀,就是让刀具慢慢地靠近工件。
这时候你得小心翼翼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能急也不能慌。
慢慢靠近,找到那个最合适的位置,就像给工件量体裁衣一样。
第四步呢,就是确定刀具在工件上的位置。
这就好比你要在白纸上画一幅画,得先确定从哪里开始下笔一样。
要精确到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不然加工出来的东西可就不达标啦。
最后一步,就是把这些数据输入到数控系统里。
这就像是把你的作战计划告诉给大部队一样,让机床知道该怎么去行动。
哎呀呀,这 5 个步骤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呢!就好像你要盖一座大楼,每一块砖都得放得稳稳当当的。
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都得认真对待。
你想想看,要是有一个步骤出了差错,那整个加工过程不就都毁了吗?那可真是前功尽弃呀!所以啊,朋友们,数控车对刀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咱得把这 5 个步骤牢牢记住,就像记住自己的名字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加工出完美的工件,才能让咱们的技术越来越精湛。
大家可别嫌我啰嗦,这都是为了你们好呀!加油吧,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在数控车的世界里闯出一片天!。
简述数控机床对刀的过程和注意哪些方面数控机床对刀是数控机床上初步加工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是准确加工的重要保证。
对刀的过程是将加工刀具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并调整其位置和朝向,使其轨迹轨迹与加工程序预定轨迹重合。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加工程序和参数文件,确定所需的刀具、工件和夹具。
检查机床和刀具是否完好并处于正确状态。
步骤二、将刀具装夹将刀具装在机床主轴上,并用扭矩扳手根据机床规定的扭矩拧紧螺纹。
步骤三、测量刀具长度使用Z轴长度测量仪对加工刀具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下其长度值。
步骤四、测量偏置值将加工刀具向工件表面靠近一定距离,并使用刀具偏置仪测量其在X 轴和Z轴的偏置值。
步骤五、编写偏置值将测得的偏置值输入到机床的偏置寄存器中,从而把刀具的实际位置与计算机编制的程序所给位置一致。
步骤六、调整朝向进行刀位校准,判断刀具的朝向是否正确,在X、Z平面上和Y、Z平面上分别测量角度,确保刀具与工件表面的交角满足要求。
步骤七、测试刀具参照机床的相关操作手册对加工刀具进行测试,确认其在加工中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并对数控机床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需要注意的方面有:1. 设备的准备和保养应当充分,必须调节配合工作的关键参数,包括工件、刀具、夹紧装置、机床等选择。
2. 切削刀具的材料应符合切削加工要求,刃口尺寸不得超出精度范围。
3. 数字伺服系统一定要进行检查,机床各项参数、机床磨损和各零部件状态等都需要详细了解,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4. 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机床进行充分清洗和维护保养,剩余的金属碎屑和油污都需要处理好,以及代替液压油,维护机床的清洁和起到优化机床工作状态的作用。
数控机床对刀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而细致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要素进行精确定位和调整。
只有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注意各方面细节,才能确保加工工件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一、刀位点刀位点是刀具上的一个基准点,刀位点相对运动的轨迹即加工路线,也称编程轨迹。
二、对刀和对刀点对刀是指操作员在启动数控程序之前,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可以用对刀仪对刀,其操作比较简单,测量数据也比较准确。
还可以在数控机床上定位好夹具和安装好零件之后,使用量块、塞尺、千分表等,利用数控机床上的坐标对刀。
对于操作者来说,确定对刀点将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程序控制的准确性。
在批生产过程中,更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操作者有必要加深对数控设备的了解,掌握更多的对刀技巧(1)对刀点的选择原则在机床上容易找正,在加工中便于检查,编程时便于计算,而且对刀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选择零件上的某个点(如零件的定位孔中心),也可以选择零件外的某一点(如夹具或机床上的某一点),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
提高对刀的准确性和精度,即便零件要求精度不高或者程序要求不严格,所选对刀部位的加工精度也应高于其他位置的加工精度。
选择接触面大、容易监测、加工过程稳定的部位作为对刀点。
对刀点尽可能与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统一,避免由于尺寸换算导致对刀精度甚至加工精度降低,增加数控程序或零件数控加工的难度。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例如以孔定位的零件,以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较为适宜。
对刀点的精度既取决于数控设备的精度,也取决于零件加工的要求,人工检查对刀精度以提高零件数控加工的质量。
尤其在批生产中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坐标值来进行校核。
(2)对刀点的选择方法对于数控车床或车铣加工中心类数控设备,由于中心位置(X0,Y0,A0)已有数控设备确定,确定轴向位置即可确定整个加工坐标系。
因此,只需要确定轴向(Z0或相对位置)的某个端面作为对刀点即可。
对于三坐标数控铣床或三坐标加工中心,相对数控车床或车铣加工中心复杂很多,根据数控程序的要求,不仅需要确定坐标系的原点位置(X0,Y0,Z0),而且要同加工坐标系G54、G55、G56、G57等的确定有关,有时也取决于操作者的习惯。
简述数控车床的开机对刀步骤一、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确认数控车床的电源、气源及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2. 安全防护: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二、开机操作1. 打开电源:按下电源按钮,启动数控车床的电源。
2. 启动润滑系统:打开润滑系统的电源,确保润滑油正常供给。
3. 检查气源:确认气源正常供应,并打开数控车床上的气源开关。
4. 打开气动系统:打开气动系统的电源,确保气动元件正常工作。
三、对刀操作1. 选择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固定在刀架上。
2. 对刀工具:选择合适的对刀工具,如对刀仪、对刀杆等。
3. 安装对刀工具:将对刀工具安装在刀架上,并紧固好。
4. 确定参考面: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参考面进行对刀。
5. 对刀仪校准:使用对刀仪进行刀尖半径和刀具长度的校准。
6. 刀具调整:根据对刀仪测量的结果,调整刀具的位置,使其达到所需的切削位置。
7. 固定刀具:将刀具固定好,确保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动。
8. 测试运行:进行试切,检查切削位置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微调。
9. 确认刀具:在试切合格后,确认刀具的位置和固定情况。
四、结束操作1. 关闭电源:按下电源按钮,关闭数控车床的电源。
2. 关闭润滑系统:关闭润滑系统的电源。
3. 关闭气源:关闭气源开关,停止气源供给。
4. 关闭气动系统:关闭气动系统的电源。
5. 清理工作:清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切屑,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数控车床的开机对刀步骤是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和进行安全防护,确保开机操作的顺利进行。
开机操作包括打开电源、启动润滑系统和气动系统等。
对刀操作是开机后的重要步骤,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对刀工具,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参考面,并进行对刀仪的校准和刀具的调整,最终固定刀具和进行试切。
结束操作包括关闭电源、润滑系统和气源等,并进行清理工作。
只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开机对刀,才能保证数控车床的正常运行和加工质量的达标。
机床对刀仪怎么对刀_数控机床对刀仪步骤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数控车削加工中,应首先确定零件的加工原点,以建立准确的加工坐标系,同时考虑刀具的不同尺寸对加工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刀来解决。
(1) 一般对刀
一般对刀是指在机床上使用相对位置检测手动对刀。
下面以Z向对刀为例说明对刀方法,见图1。
图1 相对位置检测对刀
刀具安装后,先移动刀具手动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将右端面与加工原点距离N输入数控系统,即完成这把刀具Z向对刀过程。
手动对刀是基本对刀方法,但它还是没跳出传统车床的“试切--测量--调整”的对刀模式,占用较多的在机床上时间。
此方法较为落后。
(2)机外对刀仪对刀
机外对刀的本质是测量出刀具假想刀尖点到刀具台基准之间X及Z方向的距离。
利用机外对刀仪可将刀具预先在机床外校对好,以便装上机床后将对刀长度输入相应刀具补偿号即可以使用,如图2所示。
(3)自动对刀
自动对刀是通过刀尖检测系统实现的,刀尖以设定的速度向接触式传感器接近,当刀尖与传感器接触并发出信号,数控系统立即记下该瞬间的坐标值,并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
自动对刀过程如图3所示.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