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复测成果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导线复测报告(桩号:K0+000—K18+060)计算:复核:审核:四川川交路有限责任公司G245越西中所至昭觉马家院段改建工程(一标段)2016-1-16导线复测报告本项目复测依据:《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 2898-91)《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水》(GB1 2898-91)《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注:测量数据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在施工中以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允许误差)一、测量目的为了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质量。
根据设计院所交导线控制点位置及坐标进行全线复核及加密测量对线路平面位置进行精确控制。
二、测量仪器全站仪一台,型号:三鼎STS-752,天宇96T RTk 两台套)带基座棱镜两台,对讲机三个。
使用计算工具卡西欧5800 9750编程计算器、导线测量平差易2005软件。
附:按规范要求在控制测量作业前对准备使用的仪器和配套的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后附仪器检验报告复印件三、测量精度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JTG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及设计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0√n,n为测点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7000。
四、坐标及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本工程采用3°带投影其中中央子午线为102°。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投影面2200米高程。
五、测量方法根据设计院所交导线控制点进行动态GPS(RTK)复测,对加密导线控制点坐标值进行了平差计算,采用南方平差易2005平差软件平差,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六、测量人员组长周攀测量员刘鹏测量员舒奇隆七、测量说明2015年10月,设计院给我单位交GPS控制点共8个,及44个导线点。
其中44个现有导线点,经复测部分导线点已破坏。
为了方便施工测量工作及实际情况,全线共加密导线点10个,具体位置(附导线布置平面图)及坐标值见导线测量成果表;后并附控制点设计成果表。
导线复测报告引言:导线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负责将电力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导线可能会经历老化、腐蚀和机械损伤等问题。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定期对导线进行复测是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导线的复测内容、方法和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复测内容:1. 外观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摄像技术,检查导线表面是否存在锈蚀、破损或其它异常情况。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测量导线的直径,以判断导线是否超过了安全使用的限定直径。
3. 导线电阻测试:使用电阻测试仪器,测量导线的电阻,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使用绝缘测试仪器,检测导线的绝缘性能,判断是否存在漏电或绝缘破损的情况。
5. 导线张力测试:利用张力测试装置,测量导线的拉力,判断导线的张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检查导线是否有过度弯曲、受压或受到相邻设备的干扰。
二、复测方法: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工作人员在地面上使用望远镜和摄像机,对导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摄像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便于后续分析。
2. 导线直径测量:使用导线直径测量仪器,将测量仪器与导线接触并测量其直径。
可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导线是否需要更换。
3. 导线电阻测试:将电阻测试仪器与导线两端相连,测量导线的电阻值。
通常通过比对测量值和标准值来判定导线的电阻是否正常。
4. 导线绝缘检查:将绝缘测试仪器与导线相连,施加高压,观察是否有漏电现象或绝缘破损。
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导线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5. 导线张力测试:通过张力测试装置,将器械固定在导线上,测量所施加的力。
可以通过测量值和设计值的比较来判断导线张力是否足够。
6. 跨越线路及相邻设备检查:工作人员亲临现场,检查导线周围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垂悬物、周边树木生长过快等。
三、复测结果:1. 外观检查和摄像技术:根据观察和摄像记录,导线表面存在锈蚀和机械损坏的情况。
导线复测工作总结
导线复测工作是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导线
进行周期性的复测,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土地规划、地图制作、工程测量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导线复测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在复测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了测量数据
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对导线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和检测,确保了导线的位置、长度和精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导线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和调整,保证了导线的正常使用。
其次,我们在复测工作中注重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对复测数据的比对和
分析,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数据的偏差和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处理。
同时,我们还对复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规律,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我们在复测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炼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通过这些工作,
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错误,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一段时间的导线复测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同时
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导线的复测工作,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础数据。
新建简蒲高速公路(K278+940~K308+727)导线、高程(加密)复测成果报告部门: 综合办公室汇报人:王永玉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一月四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任务概述 (1)三、既有资料情况 (1)四、主要技术依据 (2)五、复测实施情况 (2)六、成果技术要求 (2)简蒲高速公路JPLM-4标段复测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JPLM-4标段,本标段线路起于K278+940。
线路经K280+117下穿成绵乐客专,于K280+642上跨成昆铁路,于K281+120上跨成乐高速(G93),于K306+311贯穿长秋山隧道,于K308+727连接成雅高速,途经有东坡永丰枢纽互通、东坡悦兴互通、东坡多悦互通、蒲江天华枢纽互通,其主要交通流为眉山至蒲江方向。
标段内全线长29787米,本标段以平原微丘地形为主,呈东西向平原;沿线多树林和民房且跨越高铁桥和高速公路,通视条件较差。
二、任务概述新建简蒲高速公路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加密。
复测线路起始里程为K278+940~K308+727,路线全长29.787公里。
工作内容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的外业观测及平差计算。
外业起始时间2015年09月15日至2015年10月5日,内业处理时间为2015年10月6日。
由中铁十五局集团简蒲高速JPLM-4标项目部组织测量队进行测量。
参加复测人员6人,测量工程师3人,测工3人(测量人员资质见附件)。
三、既有资料情况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控制测量成果表》。
四、主要技术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3)《公路工程测量规范》JB50026-2007;(4)建设部颁发的有关规范和规程;(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TB10054-2010);(6)地方政府、交委颁发的文件、规范与规程。
关于贵瓮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2分部
控制网复测成果的报告
根据第四驻地办驻监字(2014)1号文件《关于做好测量控
制点复测及相邻标段联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项目部对本
标段的导线和水准点进行了复测。
其观测结果符合JTG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要求。
现将相关原始数据和导线成果上报于
贵办(具体见附件),请贵办予以审核。
附件:
1、控制网复测说明
2、控制网布设示意图
- 1 -
3、附合导线观测记录
4、附和导线计算表
5、四等水准观测记录
6、四等水准平差计算表
7、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8、仪器鉴定证书
二O一四年三月十日- 2 -。
导线及水准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武汉新港三江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SJGSG-2标段导线及水准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编制:审核:技术负责人:武汉新港三江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SJGSG-2标段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部武汉新港三江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SJGSG-2标段导线及水准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武汉新港三江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SJGSG-2标段)工程位于长江沙洲水道上游河段右岸(长江中游航道里程约959.7~961.8km处),上距鄂州市城区约15公里。
距武汉市航道里程76公里,下距黄石市约58公里,紧邻316国道,陆域后方有武九铁路及规划的三江铁路专线。
本合同段为SJGSG-2标段,施工包括5~8#泊位码头的港池疏挖、水工建筑物(码头水工、护岸工程、变电平台、引桥)工程的实施、完成及缺陷修复。
码头水工结构方案采用直立式的高桩梁板码头,由码头作业平台、变电所平台及引桥组成。
码头平台为整体式,码头平台长500m,宽30m,上部结构由横梁、纵梁、轨道梁、系靠船梁和叠合面板等组成,排架间距为8.0m,每榀排架采用7根Φ1000(δ16mm)钢管桩(含一对叉桩),前四根桩采用Φ1000预制型芯柱嵌岩钢管桩。
为满足船舶在不同水位时系靠码头,设三层由Φ800mm(δ16mm)钢靠船立柱、钢横撑和钢走道板组成的系靠船平台,上下系缆平台设人孔和扶梯。
码头平台面设650kN系船柱,码头排架前沿竖向布置DA-A500L2000标准反力型橡胶护舷,每层系缆平台设650kN钢质系船柱。
码头前方变电所平台长20m、宽9m,上部结构采用现浇墩台结构型式,基础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
泊位码头平台与长江大堤间采用3座车行引桥连接,引桥宽度上下游引桥为12m,中间引桥宽15m,其长度分别为195.56m、244.45m、270.13m。
引桥标准排架间距为16.0m,采用排架式梁板结构,排架基础采用3根Φ1000钻孔灌注桩(15m宽引桥基础采用3根Φ1200钻孔灌注桩)。
导线复测报告一、引言导线复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导线的电气参数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导线的故障和隐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报告将对某电力系统导线进行复测分析,并总结出导线的电气参数及其质量状况。
二、测试方法导线复测使用了电阻测量法和电容测量法两种方法。
电阻测量法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值来确定其电阻率,从而判断导线的导电性能。
电容测量法则通过测量导线的电容值来评估其绝缘性能。
本次复测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试方法,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导线进行测量。
三、测试结果1. 电阻测量结果经过电阻测量,得到导线的电阻值为X欧姆。
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长度,计算得出导线的电阻率为Y欧姆/米。
通过对比标准值,可以判断导线的导电性能是否合格。
2. 电容测量结果经过电容测量,得到导线的电容值为Z法拉。
根据导线的长度和电容值,计算得出导线的电容率为W法拉/米。
通过对比标准值,可以评估导线的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四、质量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导线的质量进行评估。
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容率越接近标准值,说明导线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越好,质量越合格。
反之,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容率偏离标准值较大,则可能存在导线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质量问题。
五、问题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如果导线的电阻值偏高,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导线接触不良、导线材质不纯等。
如果导线的电容值偏低,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导线绝缘老化、导线表面受损等。
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六、修复建议根据问题分析,对于导线接触不良的情况,可以采取清洗导线接触面、修复接线等方式进行修复。
对于导线绝缘老化的情况,可以进行绝缘层更换或修复。
修复后,需要重新进行复测,确保导线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七、结论通过对导线的复测分析,可以得出导线的电气参数及其质量状况。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导线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是否合格,并提出相应的修复建议。
导线复测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导线问题,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桂城至三山枢纽段)第四标段导线复核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工程第四标段。
(二)工程范围、内容1、我标段施工范围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泰山路公路建设工程;起于长江路,终于林岳大道。
线路基本走向为:长江路→环岛南路→胜利东路→泰山路站→林岳北站→林岳大道。
起止里程为:K9+198~K10+长、BK0+000~BK1+650长,线路全长,路基长、桥梁全长。
、包含大桥一座(橹尾撬大桥)全长。
左幅共计17个墩台、右幅共计19个墩台,其中6#~10# 4跨为预应力砼连续梁,其余部分为预制箱梁。
中桥两座分别为BK0+820中桥(16*3)全长48m、BK1+408中桥(1*20)全长20m。
涵洞3个分别为BK0+175(2-5*3)箱涵、BK0+(2-5*3)箱涵、BK1+(2-5*3)箱涵。
、第二部分为林岳大道公路建设工程;起于白陈公路,终于港口南路。
线路基本走向为:白陈公路→泰山路→港口南路。
起止里程为K0+000~K2+线路全长。
.1包含人行天桥一个(K0+460),涵洞3个分别为K0+(2-4*)箱涵、K1+(1-4*)箱涵、K2+(1-4*)箱涵。
、第三部分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起于大坊站,终于林岳西站。
线路基本走向为:大坊站→环岛南路→胜利东路→泰山路站→魁奇路→林岳北站→林岳西站。
起止里程为:右DK9+443~右DK12+线路全长,路基长、桥梁长。
包含站场3个分别为泰山路站、林岳北站和林岳西站,人行天桥3座、大桥3座,分别为CK9+443~CK9+共计14个墩台全长、CK10+155~CK10+共计19个墩台总长、CK12+~CK13+共计25个墩台全长792m。
二、编制依据本工程依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为标准,组织实施项目的施工测量管理,并严格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施工测量。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二)《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四)《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三、使用仪器设备本次复核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均经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检定单位检定,检定结果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导线复测报告模板一、前言本报告为导线复测报告,对导线进行了系统的复测工作。
本文档对导线复测的过程、方法、结果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二、复测目的本次导线复测的目的是:1.确认导线的实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导线的电气性能是否正常;3.确定导线是否存在磨损、腐蚀等情况,若有,则需尽早处理。
三、复测方法3.1 设备准备1.GPS测量仪;2.红外测温仪;3.电子表。
3.2 工作流程1.检查测量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2.测量所有导线的起点、终点、离地高度、跨越物的高度以及距离等数据;3.对每个导线进行红外线热成像测量,记录每个测点的温度值;4.对每个导线进行电流测试;5.对可能异常的导线进行特殊检查。
3.3 测量数据统计导线编号距离(m)起点离地高度(m)终点离地高度(m)跨越物高度(m)温度(℃)电流(A)1 128 15.2 16.4 18.3 25 7.22 153 12.5 11.9 15.3 22 6.53 178 10.1 11.2 12.3 24 8.44 145 20.3 20.8 25.6 23 7.85 98 17.2 18.1 21.5 26 6.9四、导线状态评估4.1 实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对复测数据的比对,发现所有导线的实际位置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未发现明显的偏差现象。
4.2 电气性能是否正常经过电流测试,所有导线的运行电流均正常,符合电气性能要求。
4.3 是否存在磨损、腐蚀等情况通过对导线的红外线热成像测量,发现导线1、2存在局部过温现象,经过实地检查,确认为局部磨损所致,需要进行维修。
五、维护建议1.对导线1、2进行维修;2.对其他导线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总结通过复测对导线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发现导线1、2存在局部磨损,经过维修后,导线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同时,本次复测也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防城港市兴港大道北段改扩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起讫桩号:K46+540~K47+980导线高程测量成果报告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0九年八月十三日目录◆导线复测说明 (1)◆测量交接桩记录表 (3)◆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4)◆附合导线计算表 (5)◆符合水准高程计算表 (6)◆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 (7)◆水准测量记录表 (11)导线复测说明根据合同要求及施工测量有关规定,每半年需对导线进行复测,我方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第二次复核并加密。
一、复测的依据及技术标准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T8-99)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二、测量方法1.平面控制野外观测采用南方NTS-302B全站仪。
按一级导线观测,以086C、086D边为起算边,先在点086D设站,依次观测各导线点之间的夹角及边长,以此类推,最后附合到09B3、058S边的方位角。
结果闭合差为+22〞,允许值为±6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8627,允许值为1/2000.全线共设控制点6个(含甲方点)。
2.高程控制采用苏光DZ2自动安平水准仪,严格按四等水准观测要求施测,以点086C的高程为起算点,最后复核至点09B3的高程。
观测路线全长1.146km,闭合差为+14mm,允许值为±21mm。
全线共设水准点5个(含甲方点)。
三、测量结果精度均符合相关测量规范要求,现将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上报,请予以审核。
防城港市兴港大道玉罗岭至倒水坳道路改造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09年8月13日。
交桩导线复核测量成果报告目录(共5篇)第一篇:交桩导线复核测量成果报告目录交桩导线复核测量成果报告目录1、工程概况1.1 车站概况1.2 施工概况1.3 目前车站测量情况2、技术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青岛地铁工程测量管理办法》《工程测量规范》3、测绘基准采用青岛城市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4、仪器及人员配置5、施测方案5.1平面施测方案5.1.1测区已有控制点情况5.1.2布点方案5.1.3技术指标5.1.4观测方案5.1.5数据处理5.2测量成果表5.2.1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表6、质量控制本次导线复测外业完成后,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进行内业计算,计算结果初步合格后再由公司工程部精测队复核,复核没有发现问题由精测队发回项目部总工检查后正式上报。
7、成果分析8、附录清单导线平差报告导线观测记录导线线路分布示意图仪器检定证书第二篇:交桩、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交桩、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了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线路工程测量放线、扫线的施工。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3.1设计现场交桩3.1.1线路交桩由业主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工作程序为:交桩准备→现场交桩→填写交桩记录表→护桩→交桩工作总结、答疑。
3.1.2施工单位现场接桩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技术人员参加,交桩前应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
3.1.3交接桩工作在野外进行,因此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车辆、图纸、地图、GPS定位仪、通讯设备、红油漆、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3.1.4现场交接桩应从中标段线路起点开始,交接内容包括: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
其中线路控制桩应与施工图纸对应交接,两者应准确对应,控制桩上应注明桩号。
3.1.5接桩人员对线路测定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确保接桩正确无误,并做好交桩记录,由业主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和施工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网功山至东川高速公路第TJ1合同段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云南公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功东高速公路第一合同三工区2016年4月5日目录一、复测依据 (2)二、设计提交数据及交桩情况 (3)三、复测目的 (3)四、导线点复测 (3)1、控制点复测情况 (3)2、控制点复测范围 (4)3、坐标及高程系统 (4)4、控制点复测方案 (4)五、内业数据的处理情况 (5)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5)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6)3、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及调整 (6)六、复测成果说明 (7)七、附件资料 (7)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一、复测依据本次复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控制网及相关测量规范进行施测1、《工程勘测规范》JTG10-2007、《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昆明市寻甸县攻山至东川高速公路TJ1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控制测量成果表》3、《夹马槽隧道、大白河桥、徐家地隧道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成果表》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二、设计提交数据及交桩情况有业主牵头组织四方人员(指挥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导线点交桩,除被破坏的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均布设于埋石上,保存较好,因此现场即办理交接手续。
后续于2016年3月18日提供了《徐家地隧道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成果表》GC01~GC06 共6个控制点。
三、复测目的为了确保昆明市寻甸县攻山至东川高速公路平面和高程贯通精度,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贯通精度及工程量的准确性,进行复测。
四、导线点复测1、控制点复测情况交桩后,我工区于2016年3月20日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复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于2016年3月22日进行控制点复测,2016年3月25日完成加密控制点,2016年4月3日完成外业工作,2016年4月5日完成内业资料的整理2、控制点复测范围因《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为独立控制网,本次复测针对《徐家地隧道-大白河桥施工控制网》GC01~GC06进行复测。
电线复检报告
报告编号:2021-XXX
委托单位:XXX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XXX检测中心
检测日期:20XX年X月X日
一、委托情况
1. 委托人:XXX有限公司
2. 委托事项:对已安装电线进行复检
3. 检测依据:《电线安装与使用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
二、检测对象
检测对象为XXX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街XX号的厂房内已安装的电线。
三、检测方法
1. 外观检测:对电线的外观、标识、尺寸、颜色等进行检查。
2. 绝缘电阻测试:采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对电线的绝缘电阻
进行检测。
3. 极限温度测定:将电线放置在高温环境下,测试其使用情况。
4. 短路电流测试:针对电线的短路电流进行测试。
4. 其他测试:根据需要对电线进行其他测试。
四、检测结果
1. 检测外观:经检测,电线外观完好,标识清晰,尺寸规格符合要求。
2. 绝缘电阻测试:经测试,电线的绝缘电阻良好,符合国家标准。
3. 极限温度测定:经测试,电线的极限温度符合国家标准。
4. 短路电流测试:经测试,电线的短路电流符合国家标准。
5. 综合检测:经过综合检测,电线完好无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
五、结论
经检测,委托的电线复检工作已经完成。
电线完好无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可以继续使用。
检测员:XXX
审查员:XXX
报告日期:20XX年X月X日。
黄金口产业园控制点复测报告编制:审核: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黄金口产业园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导线、水准复测说明2012年9月25日,我标段积极组织人员、仪器设备对设计单位提供给我标段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自X4至X25共复测导线点13个,复测点号为X4、X3、X2、X11、X12、X15、X16、X17、X18、X19、X20、X24、X25,外业于2012年9月26日结束。
具体见附表。
现将复测情况作如下汇报:一、附合导线测量:1.测量线路:从X4-X3- X2- X11- X12 - X15 –X16 –X17- X18-X19-X20-X24-X25。
2.测量仪器:选用拓普康TKS-202R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D)。
3.测量方法:水平角测二个测回,采用测回法观测,2c≤12″,测距采用往返测,不符值小于2√2md取平均。
4.测量精度:(平差结果见附表)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一级导线,测角中误差:5″,相对中误差:1/17000已知坐标点个数:4未知坐标点个数:9未知边数:10最大点位误差[X16]=0.0065(m)最小点位误差[X2]=0.0026(m)平均点位误差 =0.0046(m)最大点间误差=0.0045(m)最大边长比例误差=35730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2.4(s)[边长统计]总边长:2556.552(m),平均边长:116.207(m)最小边长:81.838(m),最大边长:141.517(m)角度闭合差=-13.5(s),限差=±33.2(s)fx=-0.021(m),fy=0.001(m),fd=0.021(m)总边长[s]= 1171.633m),全长相对闭合差k=1/56851,平均边长=117.163(m)。
二、附合水准测量1.测量线路:从X4-X3- X2- X11- X12 - X15 –X16 –X17- X18-X19-X20-X24-X25。
精密导线、水准复测技术报告工程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工程施工11标【矮岗站~新机场南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地铁里程:Y CK26+212.000~YCK28+128.596 ZCK26+212.000~ZCK28+128.385施工单位: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工程施工11标项目经理部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时间:2007年10月25日导线水准复测一、工程概况与测量环境本标段为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工程施工11标【矮岗站~新机场南】区间土建施工项目,线路走向是从矮岗站向北穿越大片农田、果园、树林及鱼塘后拐入机场高速大道,沿机场高速大道中间绿化带穿行与已完成施工的机场地铁试验段搭接贯通,到达新白云机场,工程包括始发井明挖段、盾构施工区间、吊出井明挖段三部分。
隧道右线起讫里程为YCK26+212.000~YCK28+128.596,左线起讫里程为ZCK26+212.000~ZCK28+128.385。
2007年8月7日业主向我方进行了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移交,我公司接桩后对设计提交的13个精密导线点及4个二等水准点进行了复测。
测区均在机场高速路沿线,地势平缓,通视条件良好。
二、作业依据(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2)《广州市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CH2001-92)。
三、使用仪器及参测人员(1)使用仪器:索佳SET2 130R型全站仪:测角2″级、测距2+2ppm;Zeiss DiNi12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 0.3mm/km)。
(2)参测人员详细资料:四、作业方法1、平面控制复测1) 精密导线测量以导线点IIIBJ082-1、IIIBJ077、IIIBJ076为已知起算点经机场指挥部、IIIBJ075、IIIBJ074、IIIBJ073、IIIBJ072、IIIBI070、IIIBJ069、IIIBJ068至IIIBJ066、IIIBJ067。
导线复测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对已敷设的导线进行复测,检测导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并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以评估导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实验原理1.电阻测试原理导线的电阻是指导线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电阻=导线长度*导线电阻率/导线截面积。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试,将导线夹持在两个电极之间,通过电流流过导线后测量两端的电压差,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导线的电阻。
2.电感测试原理导线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导线上的电感是指导线对电流变化的阻碍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电感=磁通量/电流变化率。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LCR仪器进行电感测试,通过测量电感元件接入、断开电路时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率,计算导线的电感。
3.电容测试原理导线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电容,导线的电容是指导线对电压变化的响应速度,其计算公式为:电容=电荷量/电压变化率。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LCR仪器进行电容测试,将导线夹持在两个电极之间,通过施加一个脉冲电压并测量导线两端的电流响应,计算导线的电容。
三、实验步骤1.对导线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导线表面,确保导线无损坏。
2.使用万用表测试导线电阻。
将导线夹持在万用表的电极上,仔细测量导线两端的电压差,并记录下来。
3.使用LCR仪器测试导线电感。
将导线接入LCR仪器的电感测量接口,测量导线的电感,并记录下来。
4.使用LCR仪器测试导线电容。
将导线夹持在LCR仪器的电容测量接口上,施加一个脉冲电压,并测量导线两端的电流响应,计算导线的电容。
5.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评估导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我们得到了导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
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后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测量结果与设计参数基本一致,表明导线性能良好。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少数导线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参数与设计参数存在较大差距。
这可能是由于导线存在老化、损坏或其他质量问题导致的。
导线复测报告
导线复测报告
1. 引言
导线复测是指对已经安装好的导线进行再次测量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本报告旨在总结导线复测的结果和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测量方法
我们使用了精确的测量仪器进行导线复测,包括导线测量仪和导线张力测试仪。
测量方法有:
- 导线测量仪测量导线的直径、截面积和长度。
- 导线张力测试仪测量导线的张力,并对其进行标定。
3. 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 导线的直径和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没有明显的变形或
损坏。
- 导线的长度与设计时的要求一致,没有出现明显的拉伸或缩
短情况。
- 导线的张力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符合安全标准。
4. 问题与建议
在导线复测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导线的表面出现了一些锈蚀和腐蚀的迹象。
建议对导线进行
清洗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 导线连接处存在松动现象。
建议对连接处进行检查和紧固,
以确保导线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 导线的张力不均匀,可能导致一侧的负载过重。
建议调整导线的张力分布,以平衡负载。
5. 结论
通过导线复测,我们对导线的直径、截面积、长度和张力进行了测量和检查。
测量结果显示,导线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没有明显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表面腐蚀、连接松动和张力不均匀的问题,建议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和修复,以确保导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导线复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具体报告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第三项目部(DzK175+007~ DzK176+908、DzK178+386~ DzK184+613)施工复测及控制测量成果报告编制:审核:中铁电气化局襄渝二线胡安段第三项目部2005年7月20日复核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及沿线自然特征本段新修铁路线路工程自DzK175+007~ DzK184+613。
线路主要以隧道、桥梁方式穿越汉江南岸山体,此地形起伏大,地势陡峭,相对高差100m以上,所穿越山体基岩大都裸露,山体坡面上植被茂密,水量丰富。
平面控制测量采取复合导线复核设计院GPS控制点坐标,导线点主要沿316国道布设在公路边民房上,点位非常稳固,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莱卡TPR1201,仪器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2mm+3ppm。
测量期间大气温度在29℃~35℃之间。
水准测量采用1002厂S3水准仪进行测量,复核设计院所交的DBM水准点,水准线路长大约10Km。
工程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5℃,最冷月平均3.3℃,最热月27.4℃。
年平均降水量796.9mm,年最大降雨量1106.5mm,年平均蒸发量1252.7mm。
最大季节冻结深度0.07m。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二、施测依据1、《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老河口东至安康段修改初步设计控制桩表》。
2、现场交桩情况3、《新建铁路测量规范》。
三、施测情况我项目部测量人员于2005年7月12日开始对胡家营至下白河段设计院交桩的GPS51、GPS52、GPS53、GPS54、GPS55、GPS56、GPS57、GPS58、GPS59、GPS60导线点进行了复核。
导线点沿316国道布设在民房上,通视条件非常好,最长边不超过1000m。
测量从胡家营开始向下白河进行测量,全线分为四段复合导线(GPS51、GPS52- GPS53、GPS54, GPS53、GPS54- GPS55、GPS56, GPS55、GPS56- GPS57、GPS58, GPS57、GPS58- GPS59、GPS60)。
公路的导线复测报告
1. 测量目的,说明本次复测的目的和意义,可能是为了验证之
前的测量数据,或者是为了更新公路线路的信息。
2. 测量范围,描述本次复测的具体范围,包括起点、终点以及
涉及的具体路段。
3. 测量方法,说明本次复测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例如全
站仪、GPS等,以及具体的测量步骤和流程。
4. 测量数据,列出本次复测所得到的具体测量数据,包括水平
距离、高程、坡度等信息,通常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5. 数据分析,对比本次复测数据与之前的测量数据,分析其差
异和变化,可能会进行统计分析或图表展示。
6. 结论和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给出本次复测的结论,可
能包括对之前测量数据的验证、对公路线路的调整建议等。
7. 注意事项,对于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特殊情况进行说明,
以及后续处理和使用该数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公路的导线复测报告对于确保公路线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公路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防城港市兴港大道北段改扩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起讫桩号:K46+540~K47+980
导线高程测量成果报告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九年八月十三日
目录
◆导线复测说明 (1)
◆测量交接桩记录表 (3)
◆控制点坐标成果表 (4)
◆附合导线计算表 (5)
◆符合水准高程计算表 (6)
◆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 (7)
◆水准测量记录表 (11)
导线复测说明
根据合同要求及施工测量有关规定,每半年需对导线进行复测,我方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第二次复核并加密。
一、复测的依据及技术标准
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2007)
3.《城市测量规范》(CJT8-99)
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二、测量方法
1.平面控制野外观测采用南方NTS-302B全站仪。
按一级导线观测,以086C、086D边为起算边,先在点086D设站,依次观测各导线点之间的夹角及边长,以此类推,最后附合到09B3、058S边的方位角。
结果闭合差为+22〞,允许值为±6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8627,允许值为1/2000.全线共设控制点6个(含甲方点)。
2.高程控制采用苏光DZ2自动安平水准仪,严格按四等水准观测要求施测,以点086C的高程为起算点,最后复核至点09B3的高程。
观测路线全长1.146km,闭合差为+14mm,允许值为±21mm。
全线共设水准点5个(含甲方点)。
三、测量结果
精度均符合相关测量规范要求,现将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上报,请予以审核。
防城港市兴港大道玉罗岭至倒水坳道路改造工程
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09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