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一、目的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它是指沿某一个方向,显示在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的切(断)面。
地质剖面与地表或某一平面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
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为地质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按与地层产状关系分为:垂直地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为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为纵剖面图;呈水平方向展布的剖面图称为水平断面图或中断地质图。
地质剖面图按表示的内容分为地层剖面图、侵入岩剖面图、火山岩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
地质剖面图按精确程度分为实测剖面图,图切剖面图、随手剖面图等。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和实测勘查线地质剖面。
下面着重介绍实测地质剖面,简述勘查线剖面。
㈠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产的基础资料,根据地质剖面的资料划分填图单元,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
研究与测制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测地质剖面一般是在地质填图的初始阶段进行。
地质剖面一般是具综合性,表示各方面的地质内容,,有时由于需要,也只表示某一方面地质内容。
矿区实测勘查线剖面布设,要照顾到矿区各地段或相邻矿区,剖面线要垂直矿体走向,剖面应与勘查网度一致。
矿区勘查线剖面一般是一系列等间距、互相平行的直线,根据实际也可布置为放射状。
勘查线的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地质界线(如矿体界线、矿体顶底界线、重要断层线等)必须用仪器定位。
勘查线的端点要埋设水泥桩,水泥桩要编号,要测量座标(X、Y、Z)。
㈡实测勘查线剖面勘查线剖面主要反映矿区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自然类型矿石和各种工艺品级矿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分布、产状、厚度,构造对矿体的破坏和控制等。
勘查线剖面图上还要标出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及样品位置编号等,从而反映矿区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矿体圈定的合理性及各级储量的合理性。
地质勘查槽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1、探槽工程布置要求:根据地质设计,明确施工目的和任务,及时组织施工。
要点:位置要准确。
1.1 根据地质设计,从设计图中量出探槽起点的坐标、探槽方位和长度。
然后由地质技术人员汇同施工员到现场布置。
探槽两端打木桩标记,并编上工程号。
1.2 探槽起点的确定:普查阶段布置的探槽用罗盘交会法确定,并根据地形地物核定位置;详细勘探阶段布置在勘查线上的探槽,起点坐标用仪器测量定位。
1.3 从探槽起始点,根据设计方向、长度布设探槽。
露头出露良好的地段可不施工,覆盖太厚,用探槽达不到目的的地段也暂不施工。
2、探槽施工要求:槽帮、槽底要求平直。
要点:地质界线、地层产状要挖清楚。
注意:探槽深度超过3米,应采取安全措施,必要时改用浅井接触。
2.1 探槽开挖前,先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拉一条直线,根据覆盖层厚度确定探槽开口宽度。
槽壁坡角应在80°~85°,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8米。
探槽挖掘至基岩以下0.5米至1.0米,对矿化带、断裂破碎带可适当加深。
2.2 探槽施工挖出的土、石必须堆放于槽口一米以外;雨天施工要开挖排水沟,防止槽壁坍塌或槽底积水。
2.3 岩层接触关系、地层产状、矿化蚀变带都要揭露清楚,槽壁、槽底要清理平整。
3.探槽野外地质编录要求:编录必须现场进行。
要点:详细分层描述,并布、采样品。
注意:素描壁尽量与勘探线方位一致。
3.1 探槽编录通常素描一壁一底。
当地质情况复杂,两壁相差较大时则要求素描两壁一底。
槽壁按实际形态绘制。
槽底一般用水平投影法取平均宽度绘制成规则的几何图形,也可按实际形态水平投影绘制。
3.2 东西方向的探槽素描北壁,南北方向的探槽素描东壁,对此矿区应有统一规定。
若上述规定的槽壁揭露不好,可以改绘对壁。
在展开图中,槽壁图位于上方,槽底图位于下方。
3.3 探槽素描图的展开方法3.3.1 槽底水平,方位一致时用平行展开法(见附图1)。
附图:方位一致160°(方位角)0°(坡度角)不小于厘米1底壁012345678m3.3.2 槽底水平,方位不一致时分两种方法展开:3.3.2.1 拐弯方位角差值不大于15°时,槽壁和槽底均连续素描,拐弯处加注方位角(见附图2)。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记录表格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第页/共页注:M=Lcosβ;h=Lsinβ;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势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观测者:记录者:审核者:年月日地质剖面数据运算表编号:dz-1-02组长:运算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实测地质剖面质量检查记录表编号:dz-1-03侵入岩实测剖面抽样检查记录表卡编号:dz-1-04表()受检单位:项目负责:剖面测制时刻:年月日检查者:检查日期:年月日评判:甲级:剖面线选择合理,露头>50%;单位划分合理,各接触关系清晰,测制正确,描述详细;各类要素齐全,作图正确,各项资料完备。
乙级:剖面线选择较合理,露头尚好(30%~50%);测制较正确,单位划分合理,描述内容较详细,各类要素较齐全;作图较正确,各项资料较完备。
丙级:剖面线选择差不多合理,剖面露头<30%;单位划分差不多合理,但测制不全,描述欠详细;各类要素差不多齐全;作图差不多正确,各项资料差不多完备。
丁级:①剖面线选择不妥,欠合理;②测制精度达不到该比例尺要求;观测内容不正确、有严峻错误;露头不行又没有进行合理揭露;③各项资料不尽完备实测地质剖面原始地质编录质量评分表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注:单剖面评分后加权计总分地质观测点记录表编号:dz-1-05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1.点号:坐标:X= Y= H= m 2.位置:3.观测点性质:4.路线性质:5.地质描述:6.接触关系及产状:7.矿化现象:8.标本及照相登记:9.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观测者:检查者:年月日野外记录地质观看点质量检查登记表编号:dz-1-06注:1、甲、乙、丙、丁级点:①甲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看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图文并茂。
②乙级点指地质点所必须观看记录的要素内容齐全、正确,文图差不多符合,15项中2/3达到要求,其中有*者项目差不多齐全而较详细、完整。
作业指导讲义-之(剥土)编录导语:编录在我们工作中,算是一个最常见不过和简单不过的编录了。
本文转自邹工的作业指导讲义系列,供大家学习。
一、槽探工程素描(剥土)素描方法及细则规定如下:1、代号TC,编号统一为线号加号,如:1线2号编号为TC0102,以此类推。
本项目比例尺统一选用1:100。
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应保持一致。
按1米间隔标注比例尺刻度线,水平比例尺标在下方,垂直比例尺标在起点一侧(详见图1)。
图12、端点以直径1mm圆心带点的小圆圈在图上表示,并于实地竖木桩作标记,在图上槽头表示出起点方位(及起点坐标)。
3、素描方向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
其绘一壁(绘实际形态)及底(绘规则底,底宽采用1cm,便于标注样品和绘制花纹),在情况较复杂、两壁特征差别较大时素描二壁及底。
4、作法主要有两种:①、坡度展开法;②、平行展开法,本项目统一使用坡度展开法绘图。
4、编录方法步骤如下:①、观察参加人员2-3人为宜,首先对的情况进行总的观察,统一认识,明确重要的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确定取样位置,并用红油漆画出分层线及采样位置。
②、布设基线将一端固定在槽头木桩基点,沿所素描的一帮拉到另一头,予以固定作基线标尺,用皮尺作基线,罗盘测量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当地形坡度变化大、有拐弯或过长可分段布置。
③、绘制基线按预先计划好的槽壁、槽底及图名等位置,将基线按角和确定的比例尺展绘于厘米方格纸上。
④绘制槽壁及槽底按基线不同位置,用小钢卷尺作标尺,按等间距(2m)或地形变化点沿基线铅直量取地形表面、槽壁与槽底交线、槽底边线、松散层与基岩分界线的位置,按确定的比例尺投点于厘米方格纸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各相应的点。
槽底用水平投影法,宽度用钢卷尺测量,画于槽壁最低点以下的位置。
⑤绘制基岩现象用小作标尺,由左向右逐段测定基岩分层界线和构造线等的上界线点和下界线点位置,按比例展绘在厘米方格纸上,按界线实际形态连接描绘。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 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 记录人: 计算人: 检查人: 组长: 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页 / 共页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2、点号: m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号: 第页/总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工区(所) 加工者: 第 页/总 页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 组合者: 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 图幅名称: 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填表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 塑封排水法(方法二) 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d P PV1 2-- ;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与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就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就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与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她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指导讲义-之探槽(剥土)编录导语:探槽编录在我们地质工作中,算是一个最常见不过和简单不过的工程编录了。
本文转自邹工的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指导讲义系列,供大家学习。
一、槽探工程素描探槽(剥土)素描方法及细则规定如下:1、探槽代号TC,编号统一为线号加探槽号,如:1线2号探槽编号为TC0102,以此类推。
本项目素描图比例尺统一选用1:100。
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应保持一致。
按1米间隔标注比例尺刻度线,水平比例尺标在下方,垂直比例尺标在起点一侧(详见图1)。
图12、探槽端点以直径1mm圆心带点的小圆圈在图上表示,并于实地竖木桩作标记,在图上槽头表示出起点方位(及起点坐标)。
3、探槽素描方向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
其素描图绘一壁(绘实际形态)及底(绘规则底,底宽采用1cm,便于标注样品和绘制岩石花纹),在地质情况较复杂、两壁地质特征差别较大时素描二壁及底。
4、素描图作法主要有两种:①、坡度展开法;②、平行展开法,本项目统一使用坡度展开法绘图。
4、编录方法步骤如下:①、观察参加人员2-3人为宜,首先对探槽的情况进行总的观察,统一认识,明确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确定取样位置,并用红油漆画出分层线及采样位置。
②、布设基线将皮尺一端固定在槽头木桩基点,沿所素描的一帮拉到另一头,予以固定作基线标尺,用皮尺作基线,罗盘测量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当地形坡度变化大、有拐弯或探槽过长可分段布置。
③、绘制基线按预先计划好的槽壁、槽底及图名等位置,将基线按坡度角和确定的比例尺展绘于厘米方格纸上。
④绘制槽壁及槽底按基线不同位置,用小钢卷尺作标尺,按等间距(2m)或探槽地形变化点沿基线铅直量取地形表面、槽壁与槽底交线、槽底边线、松散层与基岩分界线的位置,按确定的比例尺投点于厘米方格纸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各相应的点。
槽底用水平投影法,宽度用钢卷尺测量,画于槽壁最低点1.5cm以下的位置。
手把手教你做编录:探槽、钻探、坑探探槽Coastean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一、槽探工程(一)工程布置及质量要求探槽是揭露地表地质体(矿体)的主要工程之一,主要用于矿(化)体、破碎蚀变带、异常浓集中心的揭露检查和己知矿(化)体的追索控制。
工作前期,工程布设可放稀间距,以对矿(化)体的宏观控制为目的。
随着工作进展,主矿带、主矿体分布地段,工程间距原则上应以探求相应级别资源量的勘查网度为准。
探槽布置在覆盖厚度不超过3米的地段,垂直于目标地质体长轴方向、岩层走向或总的构造线方向布置。
断面规格一般不硬性规定,要求槽底宽不得小于0.5—0.8米,深度一般不大于3m,进入新鲜基岩达到0.3—0.5米,以能看清楚产状为原则。
(二)探槽素描方法1、探槽的素描一般绘制一壁一底展开图。
一般南北向绘西壁,东西向绘北壁,北东向绘北西壁,北西向绘北东壁,素描图的摆放要求南端、南西端、西端、北西端置于图纸左侧作为起点。
如果探槽两壁地质现象相差较大时,则需绘制两壁一底。
2、图上槽壁置于槽底上方,当规定的素描槽壁缺失或无法素描时,描绘另一壁,素描图槽壁置于槽底下方,仍然满足素描图摆放要求。
3、编录人员到现场后,要首先对探槽内的地质现象作总体了解,对主要地质现象细心观察,统一认识,然后分工编录。
4、在探槽两头,分别钉上写有探槽编号的木桩,用皮尺拉好基线,基线要靠近素描的一壁,固定在两端木桩上,读出皮尺米距,用罗盘测量基线方位角与坡度角(若探槽方向及坡度变化较大时,应分段进行测量)。
为了使编录起始点与坐标测量点完全吻合,规定两头木桩均钉在编录时槽头处,木桩作为两端坐标点,两木桩间距即代表探槽实际长度。
5、根据基线的坡度角及长度,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尺轻轻画上基线(注上米距)及基线桩,若探槽坡度、走向变化较大而转换导线时,还要在图上标注转换点。
成图后基线不着墨,基线桩要保留并着墨,以便于检查作图质量。
6、用卷尺或有刻度的竹竿,沿着基线所示距离丈量地形、地质特征点(如槽壁地形线、分层界线、构造线、样品位置等)到皮尺的铅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