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类产品检验项目、内容及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5
注塑产品检验标准书一、引言。
注塑产品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注塑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生产厂家和检验机构对注塑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
二、外观质量检验。
1. 表面光洁度,注塑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气泡、烧结、裂纹、凹凸或色斑等缺陷。
2. 色泽一致性,同一批次的注塑产品应保持一致的色泽,不得出现色差。
3. 印字和标识,产品上的印字和标识应清晰可见,不得模糊或缺失。
三、尺寸精度检验。
1. 外观尺寸,根据产品图纸要求,测量注塑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外观尺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壁厚测量,测量产品各部位的壁厚,保证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壁厚不均匀而影响产品质量。
3. 其他尺寸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和用途,确定其他尺寸精度的检验项目,如孔径尺寸、配合尺寸等。
四、物理性能检验。
1. 强度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等设备,对注塑产品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耐磨性检验,通过磨擦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的耐磨性能,判断产品表面的耐磨程度。
3. 耐候性测试,将产品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紫外线照射等,检验产品的耐候性能,判断产品是否会出现老化、变色等问题。
五、化学性能检验。
1. 化学成分分析,对注塑产品的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原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2.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失重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的热稳定性能,判断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3. 燃烧性能检验,对产品进行燃烧性能测试,判断产品的燃烧速度、烟气生成量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六、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注塑产品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至关重要。
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塑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居、家电等领域,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用户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为塑胶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供参考。
一、质量标准1. 外观质量:塑胶制品的外观应保持整洁、光滑,表面无明显划伤、气泡、变色等缺陷。
2. 尺寸精度:塑胶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规定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的大小取决于具体的产品和用途。
3. 力学性能:塑胶制品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不同的塑胶材料对应着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需要根据具体材料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4. 耐热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在高温环境下不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热变形温度、承受高温环境下的重量变化等。
5. 耐磨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以保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磨损或破碎。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磨性试验机、耐磨性杯法等。
6. 耐候性:塑胶制品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以保证在室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老化、褪色等现象。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紫外线老化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等。
7. 化学性能:塑胶制品在特定环境下应具有一定的耐化学性,以保证在特殊使用环境下不发生变化或腐蚀。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耐环境介质试验、耐酸碱试验等。
8. 环境友好性:塑胶制品应符合环保要求,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比如符合RoHS指令的限制物质含量要求。
二、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通过目测和触摸检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气泡等缺陷。
2.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测量仪器等工具测量产品的尺寸,与标准尺寸进行比较,检验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3. 力学性能检验:使用拉力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塑胶制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其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4. 耐热性检验:将塑胶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观察是否发生变形、熔化等现象,或使用热变形温度试验仪进行检测。
5. 耐磨性检验:使用耐磨性试验机对塑胶制品进行摩擦试验,或使用耐磨性杯法进行试验,检验其耐磨性能。
能够更好的管控塑胶件来料的品质,使来料检验有章可循,确认来料品质满足生产要求。
合用于本公司所有塑胶产品的来料检验。
IQC 检验员按作业指导对塑胶件进行检验,并保证其准确性。
4.1 浅划痕:指没有明显刮手感觉,但 35cm 视距可见的线状凹痕。
4.2 深划痕:指有明显刮手感觉的线状凹痕。
4.3 缩水:塑料冷却时变形在表面形成的凹陷。
4.4 披锋:指在分型、滑块、镶件缝、顶针孔等处溢出的多余胶料。
4.5 水口高度:胶件外表面的水口,残存相对于其周边的凸出高度。
4.6 亏料:走料不足,使制件形状不完整。
4.7 边缘缺损:指构件的所有可见结构的边沿/棱角被损坏。
(含加工损伤)4.8 变形:指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塑料类型不适当、注塑条件设定不适当、包装方式不当等造成制品与所需结构的偏差。
4.9 银纹:指胶件表面因受气体溢出干扰而形成的在光照下呈银色的泡点痕迹。
4.10 脱皮:指胶料表面起皮或者分层。
4.11 烧焦:指局部温度过高而燃烧,在表面留下的发黄或者碳化痕迹。
4.12 气纹:因气体干扰而使胶件表面形成的一种雾状发暗痕迹。
4.13 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胶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者亮色的波纹。
4.14 杂色点:指不可擦除的明显不同于要求色的点状混色、污点等;分黑点与不全黑点两类。
a.黑点:指黑色的杂色点。
b.不全黑点:非黑色的及不彻底是黑色的杂色点的总称。
4.15 脏污:指灰尘、油迹、污水等 35cm 可见的外来污染物。
4.15 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所造成的缝隙。
4.16 色差:来料与所签色板样品偏差超出允许值5.1 光照强度: 860-1300LU*。
5.2 目视距离:30-40CM5.3 目视角度:45 度5.4 目视时间:5 秒内6 .1 严重缺失: 对产品的使用者会会造成人身安全的缺点; (不允许有)对本公司来料检查中规格不符合要求。
6.2 主要缺失: 产品对机能动作组装有影响,影响生产工艺或者严重影响外观装饰的缺点.6 .3 次要缺失: 产品为缩水、银纹、料痕、色差等轻微影响外观装饰的缺点.按照 MIL-STD-105E Ⅱ抽样标准:A:严重缺陷(CR = 0)、B:重要缺陷(MAJ = 0.65)、C:轻微缺陷(MIN = 1.0)检验项目对送货单 / 报检单包标识装检验检验内容方式目测检查来料单上的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相符。
塑胶类原材料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塑胶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和消费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塑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塑胶类原材料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塑胶类原材料的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
一、塑胶类原材料的检验要求:1.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质量,包括颜色、纹理、气泡等,确保外观无明显缺陷。
2.物理性能检验:检验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硬度、强度、伸长率等。
这些参数反映了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不同的塑胶制品有不同的要求。
3.化学成分检验:检验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的化学成分要求。
化学成分通常包括主要的聚合物成分、添加剂等。
4.热性能检验:检验原材料的热性能,包括热变形温度、热稳定性、燃烧性等。
这些参数与原材料在高温和火灾条件下的表现相关。
5.毒性检验:检验原材料的毒性,确保原材料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保证制成的制品对人体无害。
6.密度检验:检验原材料的密度,确保原材料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塑胶制品的质量。
二、塑胶类原材料的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直接观察原材料的外观,检查是否有颜色不均、纹理不清晰、气泡、裂纹等缺陷。
2.物理性能检验:(1)密度检验:采用比重计或质量与体积法测量原材料的密度。
(2)硬度检验:采用硬度计测量原材料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有巴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等。
(3)强度检验:采用拉伸试验机对原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测量最大拉断力和伸长率等参数。
3.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
4.热性能检验:(1)热变形温度检验:采用热变形温度试验仪对原材料进行热变形温度测试。
(2)热稳定性检验: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原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
(3)燃烧性检验:使用燃烧试验仪对原材料进行燃烧性能测试,评估其燃烧性能及烟雾产生等参数。
5.毒性检验:采用活体实验或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毒性测试,确保原材料的毒性符合相关标准。
塑胶模具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塑胶模具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型效果和质量稳定性。
为了确保塑胶模具的质量,来料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塑胶模具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进行详细论述。
二、检验项目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塑胶模具来料检验的首要项目。
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以及是否有颜色不均匀、变形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检查模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尺寸偏差过大的情况。
2. 材料检验材料检验是判断塑胶模具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对模具的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原料的配方、成分、硬度等方面。
确保模具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 组装检验塑胶模具通常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组装检验是为了确保各个零部件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组装检验中,要检查模具的各个部件是否装配到位,是否存在松动或者错位的情况。
同时,还要检查模具的活动部件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卡滞或者摩擦过大的问题。
4.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是模具来料检验的关键环节。
要检查模具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开模和闭模的灵活性、模具的定位精度、模具的冷却效果等方面。
通过功能检验可以判断模具是否能够满足产品的成型要求,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三、检验方法1. 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肉眼观察模具的外观、尺寸等特征来判断其质量。
在目视检查中,应该注意细节,如模具表面的光洁度、零部件的装配精度等。
同时,还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来进行细微缺陷的观察和判断。
2. 测量检查法测量检查法是用测量工具对模具的尺寸、角度等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卡尺、游标卡尺、角度尺等。
通过测量检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尺寸数据,判断模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功能测试法功能测试法是通过模具的实际使用来检验其功能是否正常。
可以使用模具来进行试模,观察开模和闭模的灵活性、产品的成型效果等。
塑胶件检验标准塑胶件作为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的稳定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科学的塑胶件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等方面,对塑胶件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材料选择是塑胶件质量的基础。
塑料材料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
常见的塑料材料有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这些材料的密度、硬度、耐热性等指标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其次,外观质量是塑胶件检验中的重要环节。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外观检验中,需要关注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色泽均匀度、无气泡、无瑕疵等方面,以确保产品外观的良好。
再次,尺寸偏差是影响塑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尺寸偏差可能会导致产品的装配不良甚至无法使用。
因此,在尺寸检验中,需要严格按照产品图纸要求进行测量,确保产品尺寸的精准度和一致性。
最后,力学性能是塑胶件检验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
在力学性能检验中,需要通过相应的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塑胶件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材料选择、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力学性能检验,可以有效提高塑胶件的质量稳定性,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塑胶件生产企业和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测试对象:UV、PU、橡胶漆、金属漆、电镀件、镜片、印刷产品、金属装饰件。
☆测试环境:35° C☆测试设备:盐雾实验机☆实验措施:溶液含量:5%旳氯化钠溶液。
将产品用绳子悬挂起来放在实验箱内,让实验水雾能均匀旳喷射到产品旳被测表面。
实验时间为48个小时,实验过程中产品不得被半途取出,如果急需取出测试,要严格记录测试时间,该实验需向后延迟相似时间。
取出产品,常温下放置48小时进行干燥,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原则:手机外壳表面及装饰件无明显腐蚀等异常现象为合格。
6.6.6温度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测试环境:低温箱:-30° C ;高温箱:+70° C。
☆测试设备:冷热冲击实验箱☆实验措施:将产品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30分钟后,在15秒内迅速移入低温箱并持续30分钟,循环32次。
实验结束后将产品从温度冲击箱中取出,并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原则:产品测试表面无起皮、起泡、裂纹和脱落等异常现象为合格。
6.6.7湿热测试(Humidity Test)☆测试环境:+60° C ,90%RH。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箱☆实验措施:将产品旳测试表面朝上放置在温度实验箱内旳架子上,持续48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下放置4小时后,然后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原则:产品测试表面无起皮、起泡、裂纹和脱落等异常现象为合格6.8.对供应商提出旳报告和样品规定6.8.1 1模全尺寸检测报告 (附样品) ;6.8.2 5模重点尺寸检测报告 (附样品) ;6.8.3 外观检查与实验报告 (附样品) ;6.8.4 实验、封样用样品:15模6.8.5 可靠性实验报告6.8.6 包装方式6.8.7 材质证明6.8.8 认定报告(Qualify)6.8.9 出货质量原则7. 附件无。
塑胶件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项次检验项目检验条件要求内容判定标准备注1 外观依照所签样板和外观标准无披峰、划痕、刮伤、缩水等等2 物理尺寸依照结构图纸或所签样板误差±0.2mm以内3 结构依照结构图纸或所签样板绝无差错4 颜色依BOM清单要求,无则省同批或几批产品不允许有色差5 材质依照结构图纸要求参样板6 脆性符合材料的应有特性,用工具进行全面解剖试验,材料脆性一致性要均匀。
脆性不均匀、材料性质不符合7 螺丝组装每个螺丝孔,用电批打7次螺丝孔无破裂或滑丝8 实际组装用外壳和板卡组装,观察外观无盒盖错位、装不上板卡等等依照成品外观检验标准9 冷热循环试验品至于60℃或(85℃)条件下2H后再至于-20℃或(-40℃)条件下2H,如此7个循环无白化、裂痕、变形、脱落等劣化,打螺丝的无爆裂等打螺丝试装后,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防止因材料的因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脆。
期间可用手对其加力或跌落测试。
10 强度试验依要求做冲击、扭矩、落球冲击、自由落体等试验。
无破裂或者自由落体试验,1米高度6面10次。
11 应力破坏室温按材质不同选用不同溶剂浸泡。
无明显白化、裂痕。
12 耐候性试验1 1.60℃;紫外线灯2只;时间150H,在暗处40℃;95%湿度;时间72H。
满足规定之△E值可省13 耐候性试验2 2. 60℃;紫外线灯2只;时间150H,并每隔120min喷雾18min。
满足规定之△E值;无裂痕及劣化。
可省14 耐酸性试验室温30%醋酸溶液施以10N力以90-120次/分钟速度擦拭1分钟。
无油墨沾污、露底等缺陷。
可省15 耐碱性试验室温5%NaHCO3溶液施以10N力以90-120次/分钟速度擦拭1分钟。
无油墨沾污、露底等缺陷。
可省16 耐洗涤剂试验室温家用洗涤剂溶液施以10N力以90-120次/分钟速度擦拭1分钟。
无油墨沾污、露底等缺陷。
可省17 耐酒精试验室温20%酒精溶液施以10N力以90-120次/分钟速度擦拭1分钟。
指导文件塑胶件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REV 版本APAGE页码 3 of 106.3 表面质量检验6.3.1 区域定义使用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或区域,表面的重要程度用罗马数字分类区分,最终使用者目视频率用英文字母排列区分。
①Ⅰ类:重要的外部表面。
包括:外壳制件的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或其它制件与外壳组装后露在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面的表面。
②Ⅱ类:除Ⅰ类外,次要的外部表面。
③Ⅲ类:内部表面。
④ A面:最终使用者经常看得到的表面。
⑤ B面:最终使用者可以看得到的表面,但正常的操作使用中很少注意到的。
⑥ C面:最终使用者看不到的表面,但在产品组装、维修过程中可以看到的。
6.3.2 检验检验方法及接收标准塑胶制品外观检验使用“时间和距离”的目视检验方式<表1>,当在指定时间和距离内发现不良缺陷时,参考<表2>内容来判定接收或拒收。
<表1>指导文件塑胶件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REV 版本APAGE页码 4 of 10 <表2>6.4 丝印检验6.4.1 丝印标准文字、图案位置依图纸图面要求,无偏斜、模糊、重影、针孔等缺陷。
6.4.2 附着力试验指导文件塑胶件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REV 版本APAGE页码7 of 109.2·SJ/T 10628-1995塑料件尺寸公差(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9.2.1公差等级的选用(引用标准5)*公差测量条件a.标准测量温度为20±2℃b.相对温度为(65±5)%c.待塑料件成型后24h及“后处理”后进行测量指导文件塑胶件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REV 版本APAGE页码8 of 10 9.2.2公差等级及数值(引用标准4.2)指导文件塑胶件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REV 版本APAGE页码9 of 109.3·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义尺寸的公差(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9.3.1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引用标准5.1)9.3.2 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引用标准5.1)9.3.3 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引用标准5.2)9.4 GB/T 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9.4.1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9.4.2垂直度未注公差值指导文件塑胶件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REV 版本APAGE页码10 of 10 9.4.3对称度未注公差值。
1、检验依据:①《原材料技术规格书》、②检验样板、③图纸、 ④有关技术文件。
2、抽样方案按 GB2828-87 ,一般检查水平Ⅱ级进行抽样检验。
3、合格质量水平按 AQL 值:B 类=1.5,C 类=2.5。
4、检测仪器、工具:游标卡尺、色差计、塞尺、电批、医用纯酒精(乙醇95%)、“思高牌”3M胶纸、 耐磨仪、5%的NaCl溶液、刀片。
5、塑胶件检验标准5.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电话机所用塑胶件(包揽喷油、电镀塑胶件)。
5.2、检查面分类:第四检查面(Ⅳ)5.3、包装、材质检验项目:类别备注内外包装不整齐,物料摆放乱。
C 内或外包装无标识,标识错,标识不完整,混料,潮湿。
B①、新机型第一次到料必须试验;②、每月每厂家抽查试验一次。
A①、新机型第一次到料必须试验;②、每月每厂家抽查试验一次。
超出规定的公差范围,影响装配。
B 超出规定的公差范围,不影响装配。
C座机<8Kgf手机<6Kgf5.4、外观检验项目:2塑胶件检验标准(第2页 共8页)座机面壳侧面、座机底壳各外表面(包括电池仓)、电池各表面、座机翻盖上盖侧面、座机翻盖下盖各外表面。
①、钢球试验:样品可取完整的外壳或能代表其中未加强的、面积最大部分,该样品应以其正常的位置支撑好。
用一个直径约50mm 、质量500g±25g 、光滑的实心钢球,使其从距样品垂直距离1300mm 处自由落到样品上,样品破损。
②、材料可燃性试验:附后第“8、塑胶件可燃性试验”。
B包装塑胶件检验标准(第1页 共8页)描述检验项目1第一检查面(Ⅰ)座机面壳正面、座机翻盖上盖正面及听筒上盖、下盖各外表面。
充电座上盖侧面、充电座下盖各外表面。
手机各内表面(拆装后才可见的塑胶件内表面)。
手机手机面壳正面、手机翻盖各面、手机背光板、LCD 透明支架。
其它座机3结构、尺寸第三检查面(Ⅲ)第二检查面(Ⅱ)手机面壳侧面、手机底壳各面、手机电池门各面、充电座上盖正面。
座机背光板。
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塑胶产品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
首先,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的各个方面,比如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色泽、气泡、裂纹、瑕疵等。
这些都是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在检验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用途来确定相应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还应包括检验方法和工艺要求。
检验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外观质量。
同时,还应该对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偏差进行考虑和控制,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另外,工艺要求也是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最终外观效果,需要在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最后,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套好的标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检验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科学、严格的外观检验标准,并加强执行和监督,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塑胶产品的外观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客户信赖。
希望相关行业人士能够重视并严格执行塑胶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