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论文教学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萧山中学(2003年度)荣誉册2004年5月2003年度先进和获奖情况一、学校荣誉学校荣获杭州市高师教育实习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12月)学校荣获萧山区教育科研基地学校(2003年3月)学校荣获2002—2003年度萧山区教科研先进集体(2004年2月)学校荣获萧山区学校食堂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6月)学校荣获萧山区先进团委(2004年1月)学校荣获萧山区无偿献血先进单位(2004年1月)学校荣获萧山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1月)学校荣获2000—2003年萧山区教育系统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5月)学校2004届高三(7)班[郑革修]、高三(11)班[王盈盈]、高三(12)班[董永芳]荣获萧山区先进班集体(2004年3月)二、校级先进集体先进教研组:生化组、物理组、语文组、数学组先进备课组高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高二年级:数学、政治、化学高三年级:语文、生物、化学、历史先进教科研组:信息技术组、语文组、物理组、数学组二、先进个人<一>区级及以上先进个人杭州市高师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俞剑飞、吴家旺杭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於郑宏、崔继国、程益明、王华、韩军俞雅芳、倪国静杭州市2002—2003年度无偿献血光荣奖:曹永元、李晓峰、汪国兴、茅佳清萧山区第五届优秀校长:夏国良萧山区教育系统党员积极分子:李晓峰、叶勤尔、王德明、茅佳清、沈朝晖沈建刚、曹永元、费鹏、楼天立、谢忆静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曹永元、董柯峰、韩军、郑革修萧山区第十届教坛新秀:於郑宏、杨丽、崔继国、程益明、王华韩军、高建祥、倪国静、俞雅芳、罗亮萧山区2002—2003年度教科研先进个人:瞿少华萧山区第三届教研工作先进个人:沈朝晖萧山区德育先进个人:王盈盈、徐国芳萧山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谢忆静萧山区教育系统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夏国良、谢忆静萧山区园丁奖:俞云梅<二>校级先进个人党员积极分子:李晓峰、叶勤尔、王德明、茅佳清、沈朝晖沈建刚、曹永元、费鹏、楼天立、谢忆静年度考核优等:夏国良、董永芳、曹永元、程锋、陆建新、董柯峰、韩军高建祥、周斌、汪贤兵、涂壮志、郭丽萍、沈建刚(物)郑革修、王金良、罗亮、唐菲菲、董亚平、黄勇芳、徐国芳崔继国、王德明、瞿少华、汪国兴、费鹏、童吾祥、高明安学校先进个人:张超男、赵新亮、俞雅芳、章也男、娄茁松、马国锋、吴晓红王华、金和平、张国明、徐雅军、樊波、吴幸福、张国煜李金星、楼天立、金涵龙、沈建刚(数)、许兴铭、王仙逸庄庆伟、蒋关贤、夏尔萍、王利军教科研先进个人:罗亮、沈燕、卢解卿、郭丽萍、郑革修丁敏方、王华、汪贤兵、夏国良、瞿少华王德明、王芳、许华燕、沈建刚、茅佳清袁咏群、董永芳、孙佳红、曹永元、汪永毅陈礼明、黄莉萍、杨祥兴、俞建芳、顾伟多蔡珠华、杨素娣、戴巧红、谢忆静、涂壮志吴锡泉、王仙逸、陈柯钦、黄勇芳、杨丽张国煜、吴昊、金维娜、龚小明、金伟强任鑫钧四、教育教学成果萧山中学贾献国、夏国良、张国明、瞿少华等《引导学生走向学科——萧山中学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荣获2003年浙江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五、论文与课件1、论文1 、瞿少华《构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课程》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2 、茅佳清等《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研究》浙江省教研室中学历史、地理、政治学科课题一等奖3 、戴巧红《高三投掷、快速跑说课》中国体育学会、全国学校体育教学创新教案设计大赛三等奖4 、瞿少华《构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课程》中国数学会《数学通报》发表5 、周斌《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教学月刊》2003.1.发表6 、瞿少华《再谈数学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月刊》2003.5.发表7 、陈瑛《高中起始阶段英语听力教学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发表8 、韩军《“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中学生化学》2002.3.发表9 、蔡珠华《“化学平衡”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新模式初探》《中学生化学》2002.5.发表10、郭丽萍《系统研究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11、茅佳清《师生互动教学理论和实践分析》《中华周刊》发表12 、张瑾华《“望闻问切”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一等奖13、陈柯钦《高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二等奖14、王德明《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二等奖15、吴锡泉《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第三届浙江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16、戴巧红《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发展的空间》浙江省体操科学论文二等奖17、庞水明《物理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福建教育》发表18、俞建芳《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杂志》发表19、肖霞《实施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成才之路》发表并在该杂志举办的全国教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谢忆静《谈学校档案网站的开发与建设》《浙江档案》发表21、丁敏方、涂壮志《平抛运动课堂教学》《中国教育教学研究》发表21、丁敏方、涂壮志《平抛运动课堂教学》《中国教育教学研究》发表22、王仙逸《开拓思维,提升语文能力》《学习方法报》发表23、曹永元《班主任工作》《钱江晚报》发表24、俞建芳《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杭州教育》发表25、俞建芳《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杭州教育》发表26、韩军《高中化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实践》《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发表27、俞建芳《化学课堂教学构建创新策略的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发表28、张国明《认识自我,善于实践》、《小康社会教育展望》《萧山日报》发表29、杨素娣《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精神的策略研究》《体育教学》发表30、汪永毅《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杭州市第十五届专题论文一等奖31、黄勇芳、任鑫钧、金伟强《高中语文读本使用现状的研究和对策》杭州市第十五届专题论文二等奖32、茅佳清《让人文精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生辉》杭州市第十五届专题论文二等奖33、沈建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尝试》杭州市第十五届专题论文三等奖34、沈建刚《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尝试》杭州数学会二等奖35、王芳《数学建模思想在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杭州数学会三等奖36、张国明《赞美学生的技术》杭师院教科所三等奖37、郑革修、张国明《动态设计教学—高三物理复习的新思考》杭州市第十五届专题论文三等奖38、郭丽萍《我眼中的泊松亮斑》杭州物理研究性学习一等奖39、徐国芳《资源整合:高中语文教学一体化的策略研究》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40、李金兴《论数学学习空间的主动构建》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41、吴晓红《高中生物“活动教学”模式初探》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42、戴巧红、王胜勇《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讨》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43、孙才良、施国平、朱奇强《在“劳动技术”学科中“自主学习”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一等奖44、金涵龙《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关于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45、王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直觉的培养》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46、汪永毅《注重语篇分析策略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47、樊波《INTERNET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48、高惠《让政治课焕发生机与活力——政治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49、曹永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50、郭丽萍、沈朝晖《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策略》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51、徐雅军《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52、章也男《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差异性教学》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二等奖53、杨华明《重视数学价值,推进素质教育》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54、项慧珍《TBT 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55、袁咏群《高中历史新教材中激发学生探究愿望的实践研究》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56、涂壮志《论高考物理知识和能力体系的构建、优化和检索》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57、吴锡泉《化学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探索》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58、韩军《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研究》萧山区第十六届教学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59、徐雅军《信息技术课堂中“主动式协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萧山信息技术学会一等奖、杭州信息学会二等奖60、唐菲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4S模式演绎》萧山区英语学会一等奖61、颜燕来、杨丽《高三复习如何提高中下层学生作文水平》萧山区中语会一等奖62、龚小明《标新立异二月花》萧山区中语会二等奖63、谢忆静《浅谈学校档案网站的开发建设》萧山档案学会一等奖64、谢忆静《萧山中学“年鉴”网站》萧山档案一等奖65、罗亮《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萧山信息学会二等奖66、袁咏群《启发式提问的课堂教学结尾设计》萧山区历史学会二等奖67、顾秀龙《浅谈地理教学中的习题教学》萧山地理学会二等奖68、杨华明《数学教学的价值》萧山区数学会三等奖69、徐雅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萧山信息学会三等奖70、谢忆静《加强档案室的监督指导职能》萧山区学会三等奖71、瞿少华《再谈教学学科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萧山区科协二等奖72、茅佳清《让师生互动教学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萧山区科协二等奖73、瞿少华《例说新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的运作》萧山区科协三等奖74、朱奇强《劳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萧山区科协三等奖75、金司春《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萧山区科协三等奖76、王德明《教育现代化要求的素质教育》萧山区科协三等奖77、张谨华《“望、闻、问、切”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萧山区科协三等奖78、陈瑛《夯实英语阅读的基础——词汇》萧山区科协三等奖79、蔡珠华《化学平衡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新模式初探》萧山区科协三等奖80、龚小明《创新——让我们的作文更精彩》萧山区科协三等奖81、颜燕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个性》萧山区陶研会三等奖82、唐菲菲《情理交融——巧用周记实施心理教育实验》萧山区陶研会三等奖83、项慧珍《TBT 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萧山区陶研会三等奖84、徐立《班主任工作的哲学思考》萧山区陶研会二等奖85、董永芳《让学生动起来,让政治活起来》萧山区政治学会一等奖86、俞雅芳《政治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思考》萧山区政治学会三等奖87、楼天立《学生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萧山区德育会三等奖88、董永芳《班级管理中个性相容与互动》萧山区德育会三等奖89、蔡珠华《夯实基础,重视综合,提高能力》《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发表90、孙佳红《探究式教学在政治课中的思考与实践》《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发表91、夏国良《引导学生走向学科》《教育信息报》发表92、顾伟多《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中学生化学》发表93、杨丽《如何拟出好标题》《语文建设杂志》发表94、金维娜《走进北大》《杭州日报》发表95、金维娜《快乐伴我行》《杭州日报》发表96、曹永元《静能生慧》《中学语文报》发表97、王德明《直观性教学的理解与反思》吉林人民出版社98、袁咏群《高中历史新教材中激发学生探究愿望的实践研究》杭州历史学会二等奖99、丁敏方、韩颖《反思、梳理、记忆》《学习方法报》发表100、沈燕《浅析激发学生兴趣》萧山区信息学会一等奖101、徐雅军《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萧山区信息学会三等奖2、课件1、谢继鸿、王德明、郭丽萍《数学题库》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一等奖2、柳莺《硫酸》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一等奖3、卢解卿《数字电子技术基本门电路》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一等奖4、高建祥《合成氨制作》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二等奖5、唐菲菲《The Sea》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二等奖6、张国煜《琵琶行》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三等奖7、高惠《主体必须符合客观》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三等奖8、沈燕《动手学—画图软件的应用》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课件制作技能大赛三等奖六、优质课(五个一)评比黄妍屏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一等奖校级徐忠华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一等奖校级柳莺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一等奖校级陈柯钦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一等奖校级王觉人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二等奖校级许华军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二等奖校级高萍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二等奖校级徐刚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二等奖校级陈亚娜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二等奖校级沈燕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二等奖校级袁咏群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王芳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丁艺君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陶琦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葛建红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卢解卿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熊超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王建国校第十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丁雪梅校第九届五个一竞赛三等奖校级七、学科竞赛八、其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任课老师更新思想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角色扮演法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注重提高知识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但一些任课老师没有严格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约教学效果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1.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初中历史教学包含大量的历史史实,面对复杂的史实,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为此,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变历史知识繁、难、偏的现象,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述,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加深印象。
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习时,对于这种抽象的内容,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让学生思考其成因和结果,体会“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国家的多极格局。
并拿出地图让学生圈出帝国主义,从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并对历史事件重现,让学生加深印象,深刻感悟到历史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
2.注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则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和事件,由任课老师提供素材或话题,或者由学生编写历史话剧,然后搬上讲台。
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北方资产阶级和男方种植园奴隶主,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进行课堂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
提高数学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为世人所瞩目,如朱经武教授主持的美国超导实验60%的研究人员为大陆中国人。
然而20世纪的100项发明,大到航天飞机,计算机,小到易拉罐、圆珠笔,没有一项属于我们。
究其因,我们的教学往往是目中无人(学生)的过程,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学方式单一。
对此我有同感。
比如,这学期开学后的一个多月,我听了将近30节课。
这30节数学课给我的感觉仍是以“说数学”为主,即很多教师都热衷于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种“说数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面窄,特别是面对我们60人的大班,其危害之大显而易见,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有限,同时以个别人的正确回答代替多数学生的情况,对于学困生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表面上秩序井然,实际上缺乏一种内在的活力,学生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理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不难看出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一、要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觉活动有非常浓厚的情绪色彩,对于熟悉的生活情景,他们的知觉活动能比较自觉、顺利的开展,从而形成相应清晰的知识结构。
转发2020年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获奖作品公示[大中小]保护视力色:2014年浙江省“三项教学评比”获奖名录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小学英语获奖总数:60(篇)序号奖级地区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1一等奖(6篇)温州重视合情预测,发展学生思维——浅谈重视合情预测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龙湾区永兴第二小学陈素娜2嘉兴基于教材创生语境关注整体——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语音教学策略谈嘉兴市实验小学李树3绍兴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图引学”策略的案例分析与思考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蒋春燕4绍兴浅谈“三段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小学英语pep5修订版中的一堂读写课为例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赵雪朋5衢州基于pep新教材小学英语读写板块“以读导写”模式初探龙游县西门小学项平6舟山从缺席到回归——pep新教材mainscene的运用策略嵊泗县菜园三小王迎芬1杭州植入语篇教学,激发phonics教学活力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林子琪朱佳2二等奖(18篇)杭州有效提问——课堂教学的“助推器”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吕枫3宁波小学英语复习课之有效策略奉化教师进修学校杨安芬4宁波初探“mindmap”——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宁波市实验小学陈亚飞5宁波立足真实交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实践探析——以pep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北仑区九峰小学杨薇维6温州平衡目标·透析教材·协调语篇——谈小学英语教学文本解读的策略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张璐7湖州构建框架意识辅“读”促“写”—pep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点滴谈湖州市吴兴区龙泉小学吴芳8湖州图片激活课堂故事添彩教学—关于小学英语绘本故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湖州市吴兴区轧村小学朱铠杨丽妹9嘉兴小学英语“语境式”词汇教学例谈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潘文琴10嘉兴四管齐下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之实践研究海盐县向阳小学吴萍11绍兴修订版pep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情境策略—以四年级下册a 部分三种课型为例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钱银华12衢州解读教材“新”版块,落实语音“善”拼读衢州市柯城区新星小学郑文慧13台州小绘本大课堂——整体语言教学观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感悟玉环县环山小学沈琼宇14台州微语段,宏视角——小学英语独立语段教学之过程再构策略温岭市横湖小学王祺15丽水让英语作业本“课堂化”的实践与思考莲都区城北小学吴海燕16舟山从文本到生本的距离有多远?朱家尖小学李卓君17舟山向内而行拔节生长高亭中心小学徐佩锋18省属自然拼读:pep新教材三、四年级语音板块的教学探索省教研室附小毛辉1“画”语“话”语——例谈“图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妙用桐庐县实验小学王霖2杭州自主录音(或录像)在小学英语口语发展中的作用建德市明镜小学李敏捷3杭州小练习大智慧——例析“小学英语双休乐园”设计与实践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沈平4宁波花开无声,提问有法——例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实践与思考鄞州区集仕港小学龚海盐5宁波小学英语课堂表演低效现象的对策和反思余姚市舜水小学华燕波6宁波例谈小学英语故事素材提炼的技巧北仑区岷山中学(小学部)茅蓓蕾7温州26个英文字母背后的故事龙湾区实验小学朱茫茫8温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作业中的运用策略温州市水心小学邵静雅9温州有“备”而来满载而归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学林招娣10温州若网在纲,有条不紊——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瓯海区新桥小学教育集团旸岙校区马婵婵11湖州引入原版绘本,丰富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实践初探湖州市吴兴区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周乒12湖州借教材插图,创灵动课堂——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湖州市长兴县第一小学13湖州“三步曲”唱响阅读后设计新篇章—浅谈小学英语阅读后环节的设计湖州市吴兴区妙西小学蔡芸14湖州呼出新单词—一堂pep小学英语四年级语音课的启示湖州市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朱晓琳15湖州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chant的有效运用湖州市南浔南方锦绣实验学校沈琴美16嘉兴小学英语配套练习使用中的“微策略”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陈贤德17英语对话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杜红娟18嘉兴“提”之有道“问”之有效嘉兴市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汤海燕19嘉兴借“图”明义依“文”交流海宁市盐官镇中心小学苏波兰20绍兴准确定位有效达成—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诸暨市浣东街道双桥小学徐舒21绍兴再现对话发生场景优化对话表演效果—谈修订后三年级pep教材对话表演形式的改进策略柯桥区杨汛桥实验学校陆燕22绍兴倡导自然拼读助力语音教学—以新版pep三年级下let’sspell 为例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马姝英23绍兴主题单元背景下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模式初探——以修订版pep四年级教材“readandwrite”为例越城区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徐丹24金华尝试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武义实验小学曾巧红25金华巧读对话越读越美——浅谈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如何有效读的探索和研究磐安实验小学郭慧君26金华多管齐下,互利共赢——“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运用“三元循环”理论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金东区实验小学韦俊27金华听得细致读得精彩浦江浦阳二小赵媛珍28金华小班化背景下的phonics教学策略武义实验小学何祝红29衢州让作业在语境中绽放魅力衢江区湖南小学廖娟30衢州巧用思维导图助力读写课轻负高质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刘美芳31衢州例谈小学英语读写板块的“导学”策略龙游县西门小学陈丹32台州立足读后活动,铸就高效课堂——浅议小学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设计玉环县环山小学毛婵婵33台州让phonics教学充满灵性台州市路桥小学陈赛赛34丽水小学低段英语听音情况的调查分析及策略指导云和县实验小学蔡媛媛35舟山深化文本解读打造有效课堂高亭中心小学蒋苏苏36义乌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老师”激活小组合作学习义乌市徐江小学傅青青。
138348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技术应用效果实证研究1 研究背景心理健康课是高职院校对高职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
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学生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尤为重要。
而传统的讲授式理论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足,实践性教学欠缺,课程实效性令人质疑。
20xx年第一学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将团体辅导技术运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所谓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1]。
本研究试图将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提取出来设计成一套结构式团体辅导方案,研究其教学效果。
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黄丽等人尝试引入结构式的团体辅导形式于本科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评估显示有较好的实效性[2]。
王丽萍将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应用于本科生心理健康课程中,并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在学生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两方面帮助效果显著。
[3]张嘉虹用实证研究证明在技校生中开设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方式的心理健康课效果明显[4]。
美国学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小组的大学生干预前后对比,职业生涯决策能力显著提高[5]。
韩国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九型人格团体辅导能有效帮助护士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6]。
土耳其学者评估了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干预前后护士生人际敏感性、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变化,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护士生这三方面帮助效果显著。
[7]2.2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思辨性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
大多数文献属于思辨研究,或者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总结、论述,或者从教学经验的角度来概括,或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介绍,或者从教学感悟的角度来谈体会。
帕累托—贝塔跳跃扩散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应用哪‘⑨一?硕士学位论文帕累托一贝塔跳跃扩散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应用论文作者:杨丽指导教师:何穗教授学科专业:应用数学研究方向:金融数学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年月硕士学位论文’二黜煳⑨?.:: 讹舭.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乖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赖翮日期:冽许.月矽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作者签名:扬砌日期:刎月沙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日期:加月护日日期:劢博岁月砌硕士学住论文’⑨摘要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模型中影响最大的是年,和提出的著名的?期权定价模型。
该模型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它为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但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金融行业中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一些金融改革,人们发现模型不能完全适应金融市场,于是许多学者基于?模型进行推广和改进。
年, 考虑在非连续变化场合下的股价期权定价问题,提出了跳跃扩散模型。
农村幼儿园健康活动教育的创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为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幼儿户外活动兴趣,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我们做了以下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一、因地制宜,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让幼儿的户外活动“活”起来。
幼儿的户外活动要“活”起来,必须有适宜的场地,而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走出园门就是农村广阔的天地。
《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价值,使大自然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场所。
如:每个孩子爱玩水,我们幼儿园没有嘻水池,可离幼儿园不远处有一条大河。
20米左右宽的大河,河水清澈见底,常年水流不断,是天然的“嘻水池”。
我们常带孩子们穿着自制的防水衣(塑料袋制成)进行各种玩水游戏,让幼儿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又例如利用泥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我们也没有像城市幼儿园那样的平衡木,但可以利用田埂进行平衡的锻炼,发展幼儿手脚动作的协调性等。
农村自然环境为农村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
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有力的条件就能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活”起来。
二、就地取材,开发利用山区农村自然资源,让幼儿户外活动“动”起来。
幼儿户外活动,少不了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器材。
我们幼儿园周围有着丰富的山区农村资源树木、竹子、农作物··这些资源不仅随手可得,而且幼儿对此比较熟悉。
根据我园实际,我们就地取材,开发山区农村的自然资源,自制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器具,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
如用竹节做成的小高跷,组织幼儿锻炼身体平衡、手脚协调的能力;竹梯可让幼儿练习钻、爬、攀等能力;用竹竿做成游戏棒,可供幼儿玩接力赛,赶小猪等游戏;用稻草编草垫子摆在地上让幼儿前后滚翻;用稻草编成辫子、绳,把它放在地上作跳跃障碍物,拿在手上作马鞭。
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作者:刘孝书, 孙跃娟, LIU Xiao-shu, SUN Yue-juan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数学系,河南,商丘,476000刊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009,24(9)被引用次数:0次1.刘玉琏.傅沛仁数学分析讲义 19862.欧阳光中数学分析 19823.刘孝书关于二元函数可微条件的再探讨 2004(02)4.T M 菲赫金哥尔茨微积分学教程 19805.包志清多元函数可微的一个充要条件 2000(02)1.期刊论文杨丽.高俊宇关于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条件的再探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4)大多数教材都是在较强的条件下讨论了多元函数的可微性的充分条件,这里给出了较弱条件下的多元函数可微的一个新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应用此定理可以判断一些多元函数的可微性.2.期刊论文沐雨芳.MU Yu-fang关于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条件的一点改进-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各偏导数存在且连续是公认的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条件.实际上,此条件可减弱为:各偏导数存在且其中n-1个偏导数连续时,函数仍可微.3.期刊论文刘孝书.孙跃娟.LIU Xiao-shu.SUN Yue-juan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常见的数学分析教材都仅给出二元函数可微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本文将给出并证明二元函数可微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4.期刊论文朱智和.Zhu Zhihe多元函数可微的一个充要条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10)文章给出了多元函数在一点可微的一个充要条件,可作为现行<高等数学>教材相关内容的一个补充.5.期刊论文陈贞忠反例在多元函数微分学教学中的应用-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9,26(6)讨论了反例在数学理论中的特殊作用,并给出了几个在多元函数微分学教学中应用的特例.6.期刊论文蔡协毅多元函数可微条件的一点改进-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现在各版本高等数学教材均把偏导数fx(x,y)、fx(x,y)在(X0,y0)连续作为f(x,y)在(x0,y0)可微的充分条件.本文认为,这个条件尚可减弱为:z=f(x,y)的其中一个偏导数在(x0,y0)连续,另一个偏导数在(x0,y0)存在,同样使z=f(x,y)在(x0,y0)处可微.对此结论作了证明,并举例加以说明.7.期刊论文康淑瑰.KANG Shu-gui关于多元函数的一致可微性-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元函数一致可微与偏导数一致连续的一个关系,即偏导数均一致连续,则函数一致可微.并且给出了函数在无界区域上的一个特征.8.期刊论文刘孝书多元函数可微性的一个注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6)给出了Henle定理的简单证明,并指出该定理n≥3时不真,进而又给出了一个当n≥3时,函数z=f(x1,x2,…,xn)在点M0可微的定理及其证明.9.期刊论文赵树理.刘孝书多元函数可微性的一个注记-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4,17(2)给出了Henle定理的简单证明,并指出该定理在n≥3时不再成立,进而又给出了一个当n≥3时,函数z=f(x1,x2,…,xn)在点M0可微的定理及其证明. 10.期刊论文石会萍关于多元函数可微的条件-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8(3)本文证明了二元函数可微的充分条件并举例验证.本文链接:/Periodical_cxsfxyxb200909008.aspx授权使用:中共汕尾市委党校(zgsw),授权号:1b28d4b3-627e-47af-bf25-9dce00c04937下载时间:2010年8月10日。
学习杨丽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6篇
文章一:坚守初心、矢志前行
杨丽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她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地
为人民服务。
从她的事迹中,我深感到一个员的使命和责任。
文章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杨丽同志总是勇于担当,毫不犹豫地奉献自己。
她始终把人民
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普通人如何做到非凡事迹。
文章三:科学管理、精益求精
杨丽同志在工作中一直秉持着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追求卓越。
她的事迹告诉我,只有不断精益求精,才能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优秀
的成绩。
文章四:、砥砺前行
杨丽同志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她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了只有坚守初心,才能砥砺前行。
文章五:诚实守信、秉公执法
杨丽同志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她在工作中始终秉公执法,不偏不倚。
她的榜样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诚信,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文章六:团结协作、共创辉煌
杨丽同志总是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带领团队,共同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成绩。
她的事迹告诉我,只有全心全意地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试论教育评价对被评价者心理的影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安远镇初级中学杨丽【内容摘要】评价是大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认识活动。
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同各种各样的事物打交道,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而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一定的标准作出某物是好是坏,是善还是恶,是美还是丑的判断,用以指导自己行为,达到取利弊害的目的。
这个活动过程,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对事物的评价,即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
而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科学,它同一切科学一样,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
教育科学群的各门学科都是以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
这是教育科学群同其他门类科学最根本的区别。
在教育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心理活动积极参与,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综合心理活动过程。
期间,既有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又有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
评价过程中诸心理因素的和谐运动,是教育评价达到客观,可靠,准确及获得正效应的保证。
但由于教育评价是人主观选择的活动,虽然评价的依据是客观事实,但事实的获得和价值判断但事实的获得和价值判断必定会受到评价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教育评价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评价者的心理调控还是被评价者的心理调控,都成为保证教育评价科学性和可靠性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了解评价过程中评价双方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又是进行心理调控的前提。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有时用肯定评价,有时用否定评价,以此来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
因此,无论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都会对被评价者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教育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评价激发被评价者做好工作的动机,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在他人评价过程中,评价者有时用肯定评价有时用否定评价,以此来调动被评者的积极性。
那么,无论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都会对被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自信心,自我概念和自我知觉的影响;第二,对动机和意志的影响;第三,对达到目标和要求水准的影响;第四,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第五,对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评价误差心理原因影响调控评价,(“评”,即评定,评判之意,“价”即价值,)即评定价值或评判价值,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作出判断的过程。
评价是大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认识活动。
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同各种各样的事物打交道,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而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一定的标准作出某物是好是坏,是善还是恶,是美还是丑的判断,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这个活动过程,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对事物的评价,即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
以下就从相关的几个环节论述一下评价对被评价者的心里产生的影响。
一、教育评价实施中的误差心理和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或表现。
(一)所谓误差心理是指在评价中被评价者对评价者的评价产生错误的判断的心理。
主要原因有:1.知觉定势的影响。
知觉是人在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具有主观性。
人们在以往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准备影响或决定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定势。
形成知觉定势,会使人们在实践中以同一种固定的方式、态度对待变化的事物。
知觉定势在评价中产生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晕轮效应,也称社会刻板印象。
它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该对象的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晕轮效应给评价带来的误差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差概好的“扫帚星效应”,即根据某些信息对被评价者某一方面得出较差的印象后,再看他的其他方面也尽是缺点;二是以好概差的“光环效应”,即因对被评价者的某一方面产生好感,而把这种好印象泛化到被评价者的其他方面去,看什么都好,或者认为其缺点都是无关紧要的。
逻辑误差:它是在对被评者的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属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对其中一个属性的肯定评价而导致对另一个属性也是肯定评价。
这与晕轮效应不同。
晕轮效应是评价者由于对被评者总体印象好或差的评价所产生的对该被评者的某一属性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逻辑误差则是评价者对被评者某一属性的肯定或否定评价产生的对另一种没有必然联系的属性的肯定或否定评价。
例如,有的评价者因为认为某教师“没有学术成就和独到见解”,所以既使该教师教学质量很高,评价者也可能看作是一般,或者某被评者学术水平高,评价者也当然地认为他教学水平也高。
事实上这两者有一定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
情绪效应:人对事物的知觉受到情绪的影响,当评价者情绪好时,愉悦的心情往往能对被评者持宽容、积极肯定的态度;而当评价者情绪低落时,往往会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容易对被评者不耐烦、消极否定,这时对被评者的评价误差就会增加。
投射效应:评价者常以自己心理特征作为认知他人的准备,作为认识他人的标准。
即所谓“推己及人”“以己度人”,把自己的特征投射到被评者身上。
在评价中,评价者以自己的性格、爱好为标准去衡量被评价者,使评价失去一定的客观性。
这种误差也称为相似误差。
2.频数和次序的效应。
评价对象某种特征出现的频数和次序是影响评价者心里的重要因素。
3.肯定效应。
肯定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所固有的同情心。
肯定效应会给评价带来误差。
从心理学角度看,评价者对人格化的对象进行肯定的评价时,有一种愉快的体验。
所以,在评价中往往听到的是称赞,人格化的对象的不足之处,或者被“淡化”,或者被积极性肯定挤掉,这样就使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打了折扣。
4.群体效应。
人生活在群体中,就不可能不受到群体的感染和影响,不可能不受到人际交往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对评价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
评价者受群体影响而产生的效应有:从众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上,从众效应有时也叫顺从行为。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
权威效应。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权威者的态度对他人的观点形成有相当大的影响,人们很容易相信权威着。
关系效应。
关系效应是性格和才能相同的人在相互爱惜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评价过程中,关系效应误差称为亲疏误差。
(二)所谓评价障碍心理,是指在评价活动中产生的对评价的反感和抵制心理。
评价的功能必须通过被评价者得以体现并产生效用,在教育评价中被评价者的障碍心理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甚至会破坏评价的顺利进行。
只有深入了解评价中被评价者的心理状态,才能对干扰评价活动的心理现象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减少其消极影响,提高评价效益。
因此,了解评价中被评价着的心理障碍显得十分重要。
被评者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1.需要心理失落主要是安全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支配的,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而需要又是由于缺乏所引起的一摄取状态,它是人的行为的动力,也是人的自身属性的表现。
但需要并不是单方面属于人的主观规定的,而是人的存在与生活环境间的必然联系。
没有存在,离开联系,就无所谓需要。
评价是教育活动中必然的活动,通过评价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及时改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个人或者单位通过评价使他人了解自己的成绩并得到他人的认可等等。
但是,在评价中被评者的某些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反而会给他带来不利,便会产生不愿意参加评价的障碍心理。
安全的需要:教育评价中,尤其是总结性评价,具有鉴定的功能。
在评价中,成绩好的被评者得到肯定,而成绩差的会遭到否定,特别是那些要公开结果的评价,等于给自己“亮相”,担心会受到批评或指责,被评者自然会产生“防卫心理”,对评价公开地抵制或隐蔽地抵制。
如果以往曾经有评价结果不公正、不准确或使用不当,对评价有不信任感时,更会强化被评者的这种防卫、抵触心理。
自尊的需要:评价者由于其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往往会持“居高临下”的态度,自我定位为主评者、检查者的角色。
评价者的这种“凌驾心理”,势必使被评者产生一种消极的“被审心理”,这种被审心理挫伤了被评者的自尊心,甚至使他们有一种受侮辱的感觉,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评价者的不满、甚至对立,自然也就不合作。
另外,对于公开结果的评价,那些评价结果不理想的被评者,感到自尊心受到威胁,也会不配合评价。
2.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评价工作带来的额外负担与压力,是产生评价障碍心理的客观原因。
评价所带来的额外负担包括填写的各种报表,准备的各种材料以及接待评价人员等带来的负担和被评人员由心理压力而增加的负担。
在身心的双重压力下,有些被评者就会出现应付心理。
同时,如果他们认为评价结果会使他们的期望落空,就会加强他们对评价的逆反新理。
对被评价者心理的调控。
主要提高被评者对评价的认识,并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选择素质高的评价者,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主动对被评者的心理实施调控,使双方心理交流处于良好状态,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评价中被评价者容易产生的障碍心理和误差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被审心理。
这是被评价者在接受他人评价之前产生的被动接受审查,评判的心理。
这种心理对那些资力较浅的被评价者反应明显。
被审心理是一种被动心理,它对评价的影响是消极的。
在被审心理的支配下,被评价者会表现出:自我评价草率,等待他评一锤定音;不认真领会评价要领,忙于准备表面工作,以求形式上给评价者留下“好印象”;材料准备不充分,评价过程中小心谨慎,畏首畏尾等。
无疑,被评价者处于被审心理状态下,工作很难积极主动,更难配合默契,评价活动的进行和评价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必然受到影响。
(二)应付心理这是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一种消极的,敷衍了事的心理现象。
它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在学校评价中,自我评价马虎草率,图形式走过场,提供材料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计划,日程安排随意,评价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滥竽充数,对评价者所提要求推三阻四,拖拉搪塞,等等。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评价过程受到阻碍,活动受到限制,容易引起评价者情绪不满,致使评价草率收场。
(三)迎合心理这是一种与应付心理表现相反的不正常,不健康的“积极”心理状态。
在迎合心理支配下,对评价者或者生活上优裕有加,工作环境安静舒适;或者接待上规格颇高,领导时常关怀;或者交往态度上曲艺奉承,言辞上奉承讨好,有求必应,等等。
这些举动会对评价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拿了手短,吃了嘴软”,使评价者腐蚀软化,放弃原则,丢开标准,评价偏离方向;表面上的“积极”状态和“认真”气氛,易使评价者染上愉悦,理解,同情的色彩,诱导评价者正面肯定的心理,导致偏向性的肯定,从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四)防卫心理这是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处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