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适应证:骨科伤病患者:截肢、骨折、关节炎、手外伤、烧伤等

原发性肌病:肌源性功能损害与关节源性肌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确定神经损害范围及程度(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髓损伤等)

握力、腹背肌肌力测试等作为评价体质强弱得一般性指标

禁忌证: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得心脏病或高血压

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握力计、捏力计

MMT一般原则: 检查得就是动作得主动肌与协同肌

熟练得解剖学、运动学基础知识

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得随意收缩,不适用于CNS损伤得患者

检查方法:

被检查得体位:原则为肢体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除重力得体位,舒适、稳定、运动无障碍;被检查肌肉应处于关节全伸展位

固定:固定被检查肌肉得起点(被检查者自身体重、检查者、器械等)

肌力评级依据:

外加阻力大小(阻力得方向、部位、大小、时机)

重力作用

有无肌肉或肌腱得收缩Array检查步骤:

向患者解释检查目得与步骤

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得AROM与PROM 确定被检查者得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

记录检查结果

MMT得注意事项:

选定合适得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并做简单得预试活动。

采取正确得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重力体位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与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健侧)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挛以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表示,严重者可标记SS或CC。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得痉挛性瘫痪不宜做MMT检查,否则结果不准确。

对4级以上肌力得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得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得方向要与肌肉用力得方向相反。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得最大收缩力量时前后间隔2分钟为宜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得禁忌证,如持续得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持续得憋气使劲可使心脏得活动负担加重,故对患有明显高血压与心脏病得患者应忌用该检查。

5级:连续完成20次并不无疲劳感

4级:10~19次

3级:1~9次

2级:俯卧位,足伸出治疗床外,检查者以大腿施加阻力,能完成全范围并抵抗阻力者为2+,不能耐受阻力者为2级,完成部分活动范围为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