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南十校语文考试作文解析(整理精校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
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
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
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
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
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
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
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
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
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
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江南十校考试作文分析
作文辅导
0313 19:54
::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串葡萄有很多种吃法:有人先吃好的,再吃坏的;有人先吃坏的,再吃好的;有人好坏一起吃,抓到哪个吃哪个;有人只吃好的,把坏的留给别人吃;有人只吃坏的,把好的留给别人吃;有人把葡萄榨成葡萄汁;有人把葡萄酿成葡萄酒;有人把葡萄晒成葡萄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看“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这一句表明:只要不脱离材料范围立意都算对。
这是新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的魅力所在。
二、高中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为主,故而,议论文为佳。
三、别忘拟个简洁明了的标题。
论点的唯一性、正确性,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结构、论据、论证、字数、书写、原创诸方面不再赘述。
四、重点看观点的提炼。
以下立意我认为都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1、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培养优良个性(从材料的整体看);
2、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同,结果殊异(从材料的整体看);
3、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决定选择,选择也反映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从材料的整体看);
4、懂得变通、创新(从材料的整体看);
5、学会改变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5年江南十校语文试题作文审题参考答案2015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材料作文分析立意太和一中李岩提供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岔,而我———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既已选择,就风雨兼程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岔,人不可能有分身术,不能同时去涉足。
如继续前行,二者必选其一;一条小路,人迹稀少,或许是路途艰难,被人放弃。
选此路,注定了未来人生道路。
不管怎样,既已选择,就风雨兼程。
人生总要面对一些重大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
因此,在做出决定时,应认真思考和掂量。
同时,在人生道路上作出选择,不管道路有多艰辛,都应坚持不懈,坚持和努力就会改变命运。
生活中,在那人生十字路口,许多人会久久伫立,向着一条条路极目望去:路况复杂崎岖,路况平坦顺畅;沿路荒草萋萋,沿路风光旖旎。
在这两种小路上,我们不可能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走,因为许多人生路难以再返回。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时段,我们轻声叹息,甚至怨天尤人的把往事回顾:为什么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朋友,这样的抱怨于事何补?既已选择了未来的方向,就要风雨兼程。
人生之路的选择必须慎重。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的路口,只能走其中的一条路。
当踏上这条道路后,可能会发现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没选择的那条路产生了向往,但是许多时候,人生是不可以重新选择的,就只有走下去。
所以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也许我们选择的那条路稍微有些恐惧,但只要是我们独立自主的选择,就不要再惋惜没有选择另一条路。
当一种选择成为现实,就必须放弃另外一条路,而且只能走下去,不能返回选择的起点。
这条路上,或许是一片艳阳天,或许是乌云密布,而有时路途上的是否坚持和努力与境况能否改变有很大的关联。
2015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答案安徽高考试题0310 08062015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答案一、(9分)1(3分)B(A项中“我们已不必讳言物质创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是“‘小’了时代”的特征;C项是西方社会的共识和做法,不在题干的讨论范围内;D项表现的是“大时代”的境界。
)2(3分)A(强加因果)3(3分)D(A“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没有成为“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知识分子对于财富的炫耀和追求”;B把主观看法当成客观事实;C“就在于”说法绝对。
)二、(33分)4(3分)C(令:美好的,贤明的。
)5(3分)D(A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B介词,因为介词,表被动;C副词,暂且连词,尚且;D介词,表比较。
)6(3分)C(苻融只是认为鲜卑、羌、羯族是心腹之患,并没有提及攻打;而且他也不赞同攻打东晋。
)7(10分)⑴陛下让士人百姓返回中原,使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乡,然后调转车驾东巡,在泰山祭告成功,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啊。
(“返”“中国”“桑梓”“回”“岱宗”“千载一时”各1分。
)⑵如今凭借我众多的士兵,向长江投去马鞭,足以使它断流,他们又能够依仗什么天险呢!(“以”“投鞭于江”“断”、宾语前置各1分)8(4分)看似惬意悠然,却暗含悲凉孤独。
(2分)诗人泛舟水上,人影相照,如同闲云野鹤,确有几分悠闲适意。
然而,水含秋意,兴发萧瑟悲凉之感;诗人贬谪中独自泛舟,失意苦闷却无人可与诉说,足见孤独。
(2分)9(4分)梦中与朋友煮茶共饮是虚景,醒来在岩下听见的石泉呜咽、松间冷风吹过是实景。
(2分)梦里梦外发出的声响极为相似,然而梦里欢乐愉悦,梦外凄凉孤单,对比鲜明,虚实相生,更显诗人迁谪之意和思友之情。
(2分)10(6分)甲:①若合一契②未尝不临文嗟悼③不能喻之于怀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⑤齐彭殇为妄作⑥后之视今乙: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故不积跬步③黄发垂髫④潦水尽而寒潭清⑤梦啼妆泪红阑干⑥水随天去秋无际三、(24分)11(6分)①《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湖边木屋的生活和思考,由阅读体验引出实地寻访,行文自然且真实可信。
江南十校自证预言作文在江南的烟水朦胧间,有个神奇的事儿叫“自证预言”。
啥是自证预言呢?简单来说,就像是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咒,然后还真就按照这个咒的方向发展了。
就好比我有个同学,他老觉得自己数学肯定学不好。
每次上课,只要一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他就开始在心里嘀咕:“完了,我肯定不会做。
”结果呢,他还真就做不出来。
为啥呢?他的这种想法就像是一个大罩子,把他所有积极去解题的想法都给盖住了。
他都没怎么认真去思考,就已经给自己判了死刑。
这就是自证预言在搞鬼,他觉得自己不行,然后就真的不行了。
可是啊,自证预言也不总是这么消极的。
我有个邻居姐姐,她想考一个超级难考的艺术院校。
周围人都不太看好她,觉得她没什么特别的优势。
但是姐姐就不这么想,她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能行的,我就是为这个学校而生的。
”然后她就像个小马达一样,每天不停地画画、练习声乐、看各种艺术书籍。
她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提升自己。
最后呢,她真的考上了那个学校。
她就成功地自证了自己的预言,只不过这个预言是积极向上的。
从这两件事儿就能看出来,自证预言就像一把双刃剑。
消极的自证预言就像个泥潭,一旦陷进去,就越挣扎陷得越深。
而积极的自证预言就像个灯塔,能指引着我们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
那我们怎么打破消极的自证预言,多来点积极的呢?首先啊,得要意识到这个预言的存在。
就像我那个同学,如果他能明白自己做不出数学题是因为这种消极的想法在作祟,那他就有可能改变。
当他下次再遇到难题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换个台词,比如说:“这题看起来有点难,不过我可以试试,说不定我就能解出来呢。
”这种简单的想法转变,就有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再就是要有实际行动。
姐姐想考艺术院校,可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就能成的。
她是实实在在地付出了努力,用汗水浇灌自己的梦想。
如果只有积极的想法,没有行动,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不能光在心里喊着“我能行”,然后继续躺在床上玩手机。
得像姐姐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第二?欠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II 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R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笫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小国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儿个古老民族比较起来,以目前岀土资料来看,是十分逊色的。
在西周以前,少数的人像,如半山彩陶罐上的人首器盖,头上长了角,脸上有纹身,下面是蛇身,似乎还介于半人半兽之间。
商代铜器中的人面杯、人面器盖、错金铜像,以及西周的玉人,夹杂在多彩多姿的各种动物兽面之中,不仅数量孤单得可怜,在造型上,也十分简陋粗略,比例极小,实在不能和埃及巨大威严的人像雕塑相比。
②西奥多•鲍伊说:“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要蓬勃发展,主要是源于西方对个人的重视。
”如果商周铜器上作为图腾的兽面Z说可以成立,我们的确发现,至少在西周以前,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号(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把“伟大”的概念与个人结合的。
人,在死亡以后,统统归回到一个共同的图腾符号上去,是巨大的龙或风的种族,强调的只是龙的符号,而不是某一个个人。
2015高考模拟江南十校作文题路过及其多种写作结构及解题指导作文辅导1214 16:06::2015高考模拟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作文【原题再现】请以“路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路过小草路过鲜花路过大树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收获路过时要撒播希望的种子,否则回头时路过时浇灌生命的水源路过时不要随意索取否则回忆时自然的路过潇洒的路过安静的路过旅行天地永恒的背景人生瞬间的过客主演剧悲喜路过自然人生历史名人留下了历史凡人留下了我你生命中有哪些人路过金岳霖是林徽因你也是他人生命中的过客阿炳是泉水的过客得与失的岔路快与慢生与死的边缘进与退的转角停与行分辨把握前行路过路各走各的过是姿态,是品质是升华杨子卿路过是错过机会请以“路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点拨】“路过”是一个好题目,可以引发无限联想。
路过,意为“途中经过”,可以引发无限联想。
它既可实指,路过某地,领略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见证某些值得铭记的事件的发生,邂逅一个人,开始一段情感经历;也可以虚指,路过一段历史,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哲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同时可以路过一些优秀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高风亮节,提升自己对人生生命的认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积淀。
学生可以谈谈生命的短暂历程,从而珍视生命提升价值。
可以唤醒社会责任意识,路过不冷漠,关爱帮助他人,营造和谐氛围。
可以引发诗意的联想,比如崔护路过都护南庄,邂逅人面桃花,缘起缘灭,令人千百年感慨唏嘘;过客从思妇的窗前打马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得得”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常书鸿,1935年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与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一次路过,让他成为“敦煌守护神”,历经磨难不折回,埋骨大漠永相守……无数优美的诗句、名人故事、感动你的身边人和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语文作文假设作文题目是关于“挫折与成长”的。
咱就说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吧。
那时候看着别人骑车潇洒得很,就觉得这事儿简单得像吃块糖。
结果呢,刚骑上去,挫折这个调皮鬼就开始捣乱了。
车把根本不听使唤,左摇右晃,就像一个醉汉在跳舞。
没骑两步,“哐当”一声,我就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拥抱。
膝盖擦破了皮,那疼得我直咧嘴。
当时就想,这骑车咋这么难呢,是不是我根本就不是这块料啊。
这就是挫折给我来的第一招,让我怀疑自己。
可是呢,要是就这么被挫折打败了,那多没面子。
于是我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继续骑。
一次又一次地摔倒,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
这个过程中,挫折就像个顽固的对手,可我也越挫越勇。
慢慢地,我发现我能骑得更远一点了,车把也能稍微控制住了。
这时候我才明白,挫折虽然一开始让我很狼狈,但其实它是在教我东西呢。
它让我知道了,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得有点不怕疼的勇气。
就像那些伟大的人一样,哪个不是在挫折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爱迪生发明电灯,试了那么多次,要是一次失败就放弃,那咱们现在可能还在点着蜡烛写作业呢。
他面对挫折,把那些失败当成了通往成功的阶梯。
在成长的旅程中,挫折就像一阵狂风,它能把弱者吹得东倒西歪,但是对于强者来说,它就是一个助推器。
它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强大,让我们学会了坚持和忍耐。
我们不能总是抱怨挫折为什么总是来找我们麻烦,而是要笑着对它说:“你这个调皮鬼,又来考验我啦,我可不会轻易被你打倒。
”我们要把挫折当成成长的特殊礼物,虽然包装有时候不那么好看,甚至有点扎手,但是里面的宝藏可是能让我们受用一生的。
所以啊,当挫折这个调皮鬼又出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时,让我们勇敢地迎上去,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厉害的自己。
如果能告诉我具体的作文题目内容,我就能写出更符合要求的作文啦。
绝密★启用前201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冲刺联考(二模)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 .在此次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总结会上,与会代表们畅所欲言,高谈阔论,共同谋划新一轮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
B .尽管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多时,但垃圾站收集的不少垃圾仍是混装的,大量的垃圾积重难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C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大数据”这个概念其实早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大家也时常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个话题。
D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玲珑剔透,天分很高,但就功课而言,只在中等水平,其中原因主要在于未能做到刻苦勤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 .部署装订白内障形销骨立物阜民丰 B .防碍粗犷舶来品姗姗来迟伸张正义试卷第2页,共11页C .观摩腹泻矮半节腾挪跌宕谈笑风生D .涵养脉搏候车室蛛丝蚂迹甘拜下风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殉情/徇私空白/空城计幡然醒悟/翻江倒海 B .梗概/田埂拓展/拓荒者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C .偌大/诺言桂冠/冠名权妄自菲薄/匪夷所思 D .攻讦/诘难血泊/梁山泊揠苗助长/偃旗息鼓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哲学家苏格拉底惊叹:“这个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东西是我并不需要的。
”诗人里尔克说:“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江南十校2015届高三期末大联考语文本谜卷分筻I卷(阅读题)幂Ⅱ筻Ⅱ卷(表达题j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
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
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象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去者。
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
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
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象,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
庄子的想象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
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
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习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
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
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
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戈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
2015高考模拟江南十校语文考试作文解析
作文辅导
0312 20:39
::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串葡萄有很多种吃法:有人先吃好的,再吃坏的;有人先吃坏的,再吃好的;有人好坏一起吃,抓到哪个吃哪个;有人只吃好的,把坏的留给别人吃;有人只吃坏的,把好的留给别人吃;有人把葡萄榨成葡萄汁;有人把葡萄酿成葡萄酒;有人把葡萄晒成葡萄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看“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这一句表明:只要不脱离材料范围立意都算对。
这是新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的魅力所在。
二、高中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为主,故而,议论文为佳。
三、别忘拟个简洁明了的标题。
论点的唯一性、正确性,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结构、论据、论证、字数、书写、原创诸方面不再赘述。
四、重点看观点的提炼。
以下立意我认为都没有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1、尊重差异,包容个性,培养优良个性(从材料的整体看);
2、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方式不同,结果殊异(从材料的整体看);
3、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决定选择,选择也反映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从材料的整体看);
4、懂得变通、创新(从材料的整体看);
5、懂得分享(从材料的部分看);
6、懂得选择(从材料的整体看);
7、先苦后甜与先甜后苦(从材料的部分看);
8、懂得渐入佳境的道理(从材料的部分看);
9、个人至上与乐于奉献(从材料的部分看);
10、懂得取舍,勇于放弃(从材料的部分看);
11、善于辨别(从材料的部分看);
12、人的地位,包括政治、经济、具体环境决定人的选择(从材料的部分看);
13、先吃好葡萄者乐观,但留下的只有回忆;先吃坏葡萄者悲观,但留有希望。
(钱钟书《围城》里方鸿渐引西方哲学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