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 格式:xls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2
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图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图1、介绍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图是一个指导车间质量管理流程的图表。
该流程图涵盖了车间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设立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标准、执行质量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质量目标设立流程2.1 确定质量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定义车间质量目标的背景和重要性- 制定质量目标达成的时间要求2.2 制定质量目标- 设定车间整体质量目标- 设定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质量目标- 确定质量目标的具体指标和可衡量性2.3 审查和确认质量目标- 进行质量目标审查和讨论- 确认质量目标的可行性和适应性3、质量标准制定流程3.1 定义质量标准的需求- 确定车间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确定适用的质量标准和规范3.2 制定质量标准- 确定各个工序和环节的质量标准- 编制相关的质量流程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3.3 审查和确认质量标准- 进行质量标准的审查和讨论- 确认质量标准的可行性和适应性4、质量检查流程4.1 制定质量检查计划- 确定质量检查的频次和范围- 制定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2 执行质量检查- 按照质量检查计划进行检查- 记录质量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4.3 整理和报告质量检查结果- 整理质量检查数据和结果- 撰写质量检查报告并上报相关部门5、纠正和预防措施流程5.1 发现质量问题- 通过质量检查、投诉或其他渠道发现质量问题5.2 进行问题分析- 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原因追溯- 确定问题的具体原因和责任主体5.3 制定纠正措施- 确定解决质量问题的具体措施- 制定纠正措施的时间要求和责任人5.4 实施纠正措施- 进行纠正措施的实施和监控- 记录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5.5 预防措施的制定- 根据质量问题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确定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5.6 实施预防措施- 进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监控- 记录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质量目标确认记录附件2:质量标准制定表附件3:质量检查计划表附件4:问题分析报告附件5:纠正措施执行记录附件6:预防措施执行记录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质量目标:制定和实施质量相关目标,以提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满意度。
质量控制流程图引言概述:质量控制是一个组织内部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过程。
质量控制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用于展示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流程图的内容和格式,以及五个部分的分割和各自的详细阐述。
一、规划阶段1.1 目标设定: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1.2 资源分配:确定质量控制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材料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分配。
1.3 时间计划:制定质量控制的时间计划,确保各个环节按时完成。
二、实施阶段2.1 设计评审:对产品或服务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2.2 材料检验: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2.3 生产监控: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三、检验阶段3.1 初检:对产品进行初步检验,确保其基本功能和外观符合要求。
3.2 中检:对产品进行中期检验,检查其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
3.3 终检: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确保其所有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四、纠正措施4.1 缺陷记录: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包括问题的性质、原因和解决方案。
4.2 缺陷分析:对记录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4.3 纠正措施: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解决质量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
五、持续改进5.1 经验总结:对质量控制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5.2 改进计划: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计划,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5.3 定期审查:定期对质量控制流程进行审查,确保其持续有效。
结论:质量控制流程图是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组织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通过规划阶段的目标设定、资源分配和时间计划,实施阶段的设计评审、材料检验和生产监控,检验阶段的初检、中检和终检,纠正措施的缺陷记录、缺陷分析和纠正措施,以及持续改进的经验总结、改进计划和定期审查,组织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图一、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在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定义质量标准:首先,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这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来实现,包括产品的外观、性能、可靠性等方面。
2. 设立质量控制点: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设立质量控制点是必要的。
这些控制点可以是生产线上的特定位置或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用于监测和检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3. 制定检测方法:为了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需要制定适当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物理测试、化学分析、非破坏性检测等,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4. 建立纠正措施:当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标准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这可能包括重新制造产品、调整生产或服务流程,以及对员工进行培训等,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防止再次发生。
5. 进行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可以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二、质量控制流程图质量控制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用于展示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示例质量控制流程图:1. 确定质量标准: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并将其记录在质量标准文件中。
2. 设立质量控制点: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设立质量控制点,用于监测和检查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这些控制点可以是生产线上的特定位置或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进行质量检测:在质量控制点上,进行质量检测。
这可以包括物理测试、化学分析、非破坏性检测等方法,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4. 记录检测结果:将质量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方法和结果等信息。
这有助于追踪和分析质量数据。
5. 分析质量数据:定期分析质量数据,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
这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质量控制工具等来实现。
6. 采取纠正措施:当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标准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合同是适应私有制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是商品交换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产生后,为了交换的安全和信誉,人们在长期的交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关于交换的习惯和仪式。
这些商品交换的习惯和仪式便逐渐成为调整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则。
随着私有制的确立和国家的产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私有制和正常的经济秩序,把有利于他们的商品交换的习惯和规则用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
于是商品交换的合同法律形成便应运而生了。
古罗马时期合同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合同仪式的术语和动作被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就会导致整个合同无效。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繁琐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商品交换的发展。
在理论和实践上,罗马法逐渐克服了缔约中的形式主义。
要物合同和合意合同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从重视形式转为重视缔约人的意志,从而使商品交换从繁琐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并且成为现代合同自由观念的历史渊源。
WORD 格式可编辑文件编号:流程名称来料质量控制流程图涉及部门采购部、工程部、仓库、装配车间、五金车间、供应商责任部门品质部编制审批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仓管员通知检验IQC检验根据检验作业指导书吕质主管记录审核合格不合格IQC 递交检验报告递交检验报告仓管员入仓特采退货可用数挑选使用不能使用生产车间品质部分析不合格原因来料问题结构问题采购部品质部与供应商交涉与工程部商讨品质部工程部供应商确定改进方法确定改进方法工程部品质部跟踪改进效果NO材料送检单IQC检验报告IQC检验报告退仓单退仓单质量反馈通知单IQC检验报告单质量反馈通知单质量反馈通知单品质部制定预防措施记录存档质量反馈通知单注1:斜体加方框字—在流程中指责任部门或人员。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注2:虚线方框字—在流程中指接口的载体表单。
注3:方框字—在流程中指过程活动。
第1页共1页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文件编号:流程名称装配制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涉及部门采购部、工程部责任部门品质部、装配车间编制审核装配车间生产通知生产计划表仓库合格来料特采需挑选来料装配员工根据生产作业指导书装配员工生产自检根据QC 生产线全检检验作业指导书QC QC检验记录表合格不合格箭头标标识隔离处理装配员工成品包装参照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仪器点检进仓巡检PQC 通知品质主管PQC巡拉记录表QC 生产异常质量反馈通知单品质部OK质量纠正及预防责任部门质量反馈通知单参照质量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流程图参照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备注:注1:斜体加方框字—在流程中指责任部门或人员。
注2:虚线方框字—在流程中指接口的载体表单。
注3:方框字—在流程中指过程活动。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文件编号:流程名称出货质量控制流程图涉及部门采购部、工程部、仓库、生产车间责任部门品质部编制审核QC QC检验合格成品包装成品装配员工刊号QA 抽检根据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QA检查报告仪器点检合格不合格品质主管QA检查报告质量反馈通知单质量纠正及预防品质主管审核参照质量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流程图生产车间入仓参照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仓库进仓单QA检查报告仓库出货客户验货QA验货记录合格不合格品质部质量纠正及预防质量反馈通知单责任部门参照质量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流程图参照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备注:注1:斜体加方框字—在流程中指责任部门或人员。
质量控制流程图
质量控制流程图是一个纵向展示不同质量控制步骤和相应活动之间关系的图表。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的示例:
质量控制流程图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 定义质量控制目标:在开始质量控制流程之前,需要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标准。
这包括制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并确保团队明确这些要求。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和标准,制定一个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
这包括定义质量控制活动的类型、频率和责任人,并确定质量控制资源的需求。
3. 实施质量控制活动:执行质量控制活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检查、测试、评估和审核。
4. 收集质量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活动的结果和数据。
这包括检查结果、测试数据和客户反馈等。
5. 分析质量数据:对收集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根因分析等方法完成。
6. 制定改进措施:基于质量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这可以包括修复缺陷、改进流程和培训员工等活动。
7. 实施改进措施:执行制定的改进措施,并监控其效果。
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以确保改进措施能够持续改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8.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更新质量控制流程,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这可以包括改进质量控制计划、培训员工和采用新的质量控制技术等。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示例,具体流程可能因不同的行业和组织而有所不同。
质量控制流程图用于帮助组织清晰地展示质量控制流程,同时也可作为改进和培训的依据。
质量控制流程图
质量控制流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质量控制过程的图形表示方法。
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质量控制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依赖。
质量控制流程图能够匡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的示例:
1. 开始节点:表示质量控制流程的起始点。
2. 采集需求:在这一步骤中,团队成员与客户或者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了解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要求和需求。
3. 制定质量计划:根据需求采集的结果,制定质量控制的具体计划,包括制定质量目标、确定质量标准和指标等。
4. 设计产品或者服务:在这一步骤中,团队根据质量计划制定的要求,进行产品或者服务的设计和开辟工作。
5. 进行质量检查:在产品或者服务开辟的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指标。
6. 进行质量测试:在产品或者服务开辟完成后,进行质量测试,以验证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 分析测试结果:对质量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产品或者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8. 进行质量改进:根据分析结果,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质量改进,以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9. 完成节点:表示质量控制流程的结束点。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示例,实际的质量控制流程可能会更加复杂,具体的步骤和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质量控制流程图可以匡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质量控制流程图
不合格
不合格 施工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会审、测
量复核 分项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方案 质量控制指标、检验方法 材料检验试验 设备维护、人员培训
单元(分项)工程开工申请
每道工序施工
材料检验 施工工艺检查 测量检测 班组自检
施工队质检工程师检查验收
项目部专职质检工程师检查验收 监理工程师检查
整理资料,填写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单,办
理单元(分项)工程完工证
完工验收 抽样检查 资料检查 测量检测 试验抽查
原始检验记录检查 不批准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返工或
整修
填写工序检验报告
单元(分项)工程完工
试验检验。
质量控制流程图
质量控制流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控制过程的图形化工具。
它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质量控制流程。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质量控制流程图的示例:
1. 开始
- 启动质量控制流程
2. 确定质量标准
- 分析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要求
- 制定质量标准和指标
- 确定质量目标
3.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
-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 确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 制定质量控制的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4. 实施质量控制
- 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
- 采集并分析质量数据
- 评估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 确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5. 识别问题和改进
- 发现质量问题和缺陷
- 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 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 实施改进措施并监控效果
6. 完成质量控制
- 完成质量控制流程
- 汇总和分析整个质量控制过程的数据
- 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和成果
7. 结束
- 结束质量控制流程
以上是一个简化的质量控制流程图,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根据具体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质量控制流程图的目的是匡助组织和团队清晰地了解质量控制的步骤和要求,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并持续改进质量水平。
一:施工管理工作总程序流程图
二: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流程图
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流程图: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基本程序(图5-1)2)开工基本程序(图5-2)
3)分包单位资格审查基本和序(图5-3)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基本程序(图5-4)
不同意修 改后再报
不同意,清退分包单位
不同意,清退分包单位
同意
5)工程测量放线签认基本程序(图5-5)
6)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图5-6)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7)工程预检、隐检,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签认基本程序(图5-7) 8)工程质量问题及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基本程序 (图5-8)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9)单位工程验收基本程序(图5-9)
10)工程项目保修阶段验收基本程序(图5-10)
工程进度控制程序(图3-1)
偏离计划
工程成本控制程序
1)工程款支付基本程序(图7-1) 2)竣工结算控制的程序(图7-2)
合同管理的程序
1)工程变更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1) 2)工误延期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2)
3)工程洽商控制及签认的基本程序(图8-3) 4)费用索赔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
-4)
5)合同争议调理的基本程序(图8-5) 6)违约处理的基本程序(图8-6)
双方同意 对决定不同意
协商一致
协商不一致
7)工程暂停及复工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7)
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