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2014)静脉溶栓禁忌症及适应症
- 格式:docx
- 大小:9.72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静脉溶栓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宫颈癌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宫颈癌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宫颈癌静脉溶栓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缺血缺氧,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凋亡的治疗方法。
溶栓药物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
这些药物能够激活纤溶酶原,将其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
二、宫颈癌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1. 宫颈癌早期:对于宫颈癌早期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瘤组织缺血缺氧,提高治疗效果。
2.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宫颈癌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血栓形成,静脉溶栓治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 宫颈癌转移:对于宫颈癌转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瘤组织缺血缺氧,提高化疗效果。
4. 宫颈癌放疗并发症:宫颈癌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血栓形成,静脉溶栓治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三、宫颈癌静脉溶栓治疗方案1. 治疗前评估(1)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如活动性出血、近期手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2. 治疗方案制定(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tPA等。
(2)确定溶栓药物剂量。
溶栓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病情、药物半衰期等因素综合考虑。
(3)制定溶栓治疗方案。
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日1次,连续使用7-14天。
3. 治疗过程监控(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
(2)监测溶栓药物疗效,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3)监测溶栓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过敏反应等,及时处理。
4. 治疗后随访(1)定期随访患者病情,了解治疗效果。
(2)监测溶栓药物疗效,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脑梗塞动静脉溶栓治疗指南及操作流程一、动、静脉溶栓总适应症1、急性脑梗死;2、发病4.5h内(选择全身静脉内溶栓),发病在4.5h-6h以内者(如怀疑为进展性卒中可延至12h,基底动脉血栓可延至48h)选择动脉内局部介入溶栓;3、年龄18-80岁;4、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且比较严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7~22分);如有明显瘫痪等神经定位体征者肌力低于IV级。
5、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不应差于嗜睡。
但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有意识障碍者,也可采用溶栓治疗。
6、脑CT无脑出血,未见明显的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病灶。
或血管造影证实颅内血栓及部位。
7、家属同意。
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动、静脉溶栓总禁忌症:1、年龄>80岁;2、血压>200/120mmHg;经治疗后,血压能降低到160/90mmHg左右者除外。
2、活动性内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近期发生脑出血者;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近两周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
3、神经系统症状核体征轻微(如肌力≤Ⅳ级)或病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者(如TIA);4、口服抗凝药或出血素质者(INR>1.5,血小板计数<100,000/mm3 );5、严重心、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三、动、静脉溶栓总体流程有局灶定位体征患者生化检查(血糖、出凝血全套、血常规、急诊九项、肌钙蛋白)头部CT低密度影或正常高密度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4.5h以内 4.5h以内6h以内静脉溶栓常规治疗动脉溶栓(无禁忌症)(有禁忌症)(无禁忌症)动脉介入溶栓流程术前处理签署同意书、商讨溶栓药(尿激酶、爱通立)、通知介入室相关人员到位术前准备术前备药术前用药(备腹股沟区皮肤(尼莫通NS250ml+胞二磷胆碱0.5套尿套或停留尿管介入室已备有尿激酶NS20ml+地塞米松5mg 碘试、左下肢留置如rtPA则需取药)针、静脉推注泵)立即通知介入室、尽快送介入室术后处理24小时内绝对卧床24h,24h后复查CT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测颅规、NIHSS评分q1hX624小时后观察足背动脉q1hX6阿司匹林300mg/d,共10天观察穿刺口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后改为维持量50~150mg/d。
静脉溶栓入选标准及静脉溶栓具备条件一、静脉溶栓入选标准二、静脉溶栓禁忌症三、静脉溶栓的治疗程序四、茶心酒情医院溶栓需具备的条件五、缺血性卒中处理时间策略六、筛查溶栓适应征七、筛查溶栓禁忌征八、溶栓给药九、溶栓后监测十、神经功能恶化的处理十一、出血的处理原则一、静脉溶栓入选标准1、年龄18到70岁;2、临床考虑为缺血性脑卒中,并引起可评估的神经缺损。
如语言、运动功能、认知、凝视障碍,视野缺损和视觉忽视3、卒中症状持续至少一小时无明显改善。
4、确认核实发病时间在4,5小时以内。
5、NIHSS评分发病≥4分。
6、脑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改变。
7、患者本人或家属能够在短期时间内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二、静脉溶栓禁忌症1、昏迷或严重的卒中症状(NIHSS>25)2、发病时伴有癫痫发作。
3、3个·月内有过卒中史或心梗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4、仅有轻微的功能缺损且能很快恢复(如TIA).5、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6、已知有颅内出血病史或怀疑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头颅外伤史,近3周有胃肠或泌尿系统,近2周内进行过外科手术,近1周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7、有明确心,肝,肾功能不全史。
糖尿病合并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糖尿病症状存在且随机血糖≥16mmol8、严重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如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或脊髓手术9、出血性视网膜病或其他出血性眼部病变。
10、已口服抗凝药。
且INR>1.5;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11、急性胰腺炎、已证实的溃疡性胃肠疾病(3个月内)或严重肝脏疾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妊娠期12、血小板<100,00/mm³血糖<2.7mmol/L血压;收缩压>18mmHg,或舒张压>100mmHG13、合并严重的晚期或终末期疾病或任何其他情况,治疗的风险超过其益处。
3h 内 rtPA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 <3 h3.年龄≥ 18 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1.近 3 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3.近 1 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4.既往有颅内出血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7.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 Hg ,或舒张压≥ 100 mm Hg8.活动性内出血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109/ L 或其他情况10. 48 h 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l?Tr 超出正常范围上限)11.已口服抗凝剂者INR>1. 7 或 PT>15 S12.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 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如 AP.I.r,INR,血小板计数、ECT; TT 或恰当的 xa 因子活性测定等)13.血糖 <2.7 mmol / L14. 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 >1/ 3 大脑半球 )相对禁忌证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 (即虽然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绝对不能溶栓 ):1.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2.妊娠3.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4.近 2 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5.近 3 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6.近 3 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注: 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 3 同;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Am: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CT:蛇静脉酶凝结时间; TT:凝血酶时间3— 4. 5 h 内 rtPA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适应证1.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2.症状持续3~ 4. 5 h3.年龄≥ 18 岁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同上相对禁忌证 (在表 2 基础上另行补充如下)1.年龄 >80 岁2.严重卒中 (NIHSS评分 >25 分)3.口服抗凝药 (不考虑 INR 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注: 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INR:国际标准化比值6h 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适应证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 <6 h3.年龄 18~80 岁4.意识清楚或嗜睡5.脑 CT 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同上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1.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2.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 2 h 内,每 15 min 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然后每30 min1 次,持续 6 h;以后每小时 1 次直至治疗后24 h3.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化,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 CT检查4.如收缩压≥ 180 mmHg 或舒张压≥ 100 mmHg ,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5.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延迟安置6.溶栓 24 h 后,给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 MRI。
血管栓塞溶栓适应症、禁忌症筛查表
该文档旨在提供血管栓塞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筛查表,以协助医生和临床决策过程。
以下是根据最新指南和研究整理的血管栓塞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相关信息。
血管栓塞溶栓适应症
-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 肺栓塞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外周动脉血栓形成
血管栓塞溶栓禁忌症
- 近期颅内出血的病史
-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5 mmHg 或舒张压>110 mmHg)
- 近期中风(短时间内)
- 大手术、创伤或器官活检后72小时内
- 活动性出血或危及生命的出血
- 妊娠期或其它明显的出血风险因素
-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 非修复性阻塞性血管炎性眼病(如出血、视网膜动脉或静脉
栓塞)
- 胰腺炎
- 具有活肾病或高度可疑肾病的患者
- 用药相关的分类
请注意,该筛查表仅供参考,请谨慎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采用血管栓塞溶栓治疗。
务必遵循临床指南和最新研究,避免使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决策应该由医生独立作出。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ONT<3h 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适应症:1.有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3h3.年龄18岁以上4.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症:1.近3月内有重大头颅外伤或卒中史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3.近1周有不易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4.既往有颅内出血、颅内肿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5.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史6.活动性内出血7.未控制的高血压(185/110mmHg)8.急性出血倾向(PLT <100*10^9/L等)9.48h内接受肝素治疗且APTT高于正常上限,口服抗凝制剂且PT>15s或INR>1.7,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除非各种实验室指标APTT/PLT/PT/TT/Xa活性测定正常或近2天内未服用相关药物)10.CT上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区>1/3MCA区域)11.血糖低于2.7mmol/L相对禁忌:1.轻型卒中(NIHSS<4分)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2.妊娠3.癫痫发作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能明确症状为卒中所致则非禁忌)4.近2周有大型外科手术或重大外伤史5.近3周有胃肠或泌尿系出血史6.近3月有急性心梗病史ONT 3~4.5h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补充禁忌:1.年龄>80岁2.严重卒中(NIHSS>25分)3.既往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史4.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ONT 6小时内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适应症:1.有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症状出现<6h3.年龄18岁~80岁4.意识清楚或嗜睡5.头颅CT无早期梗死低密度改变6.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症:同上注:1.相对禁忌为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是否利大于弊,请依个体情况判断2.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时间窗可放宽(起病超过24小时或CT上有明确病灶)。
邢台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急诊科病案号:目前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需立即行静脉溶栓抢救治疗,经评估患者有静脉溶栓适应症且无如下禁忌症:1、溶栓适应症:□STEMI症状出现12h内,心电图两个胸前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 mV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 或新出现(可能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STEMI症状出现12-24 h内,而且仍然有缺血症状以及心电图仍然有ST段抬高。
2、绝对禁忌证:□出血性卒中或原因不明的卒中;□6个月内的缺血性卒中;□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或肿瘤;□近期(3周内)的严重创伤、手术、头部损伤;□近期(1个月)胃肠道出血;□主动脉夹层;□出血性疾病;□难以压迫的穿刺(内脏活检、腔室穿刺)。
3、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6个月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口服抗凝药物;□血压控制不良:收缩压≥180 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肝肾疾病;□心肺复苏无效。
4、溶栓方案选择4.1溶栓辅助治疗:□阿司匹林 300mg 嚼服;□氯吡格雷300mg 口服(年龄75以下);□氯吡格雷150mg 口服(年龄70-75岁之间);□氯吡格雷75mg口服(年龄70岁以下或70-75岁出血风险高);□阿托伐他汀 40mg 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普通肝素1500u负荷+持续1000u/h泵入。
4.2 溶栓方案:□瑞替普酶10mu 5min静脉注射+10mu 5min 静脉注射;□阿替普酶:90 min加速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5mg,随后30 min持续静脉滴注50mg,剩余的35 mg于60min 持续静脉滴注,最大剂量100 mg。
(2)3 h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0mg,随后l h持续静脉滴注50 mg,剩余剂量按10 mg/30 min静脉滴注,至3 h末滴完,最大剂量100 mg。
5、溶栓并发症:①过敏反应:寒颤、发热、皮疹。
南京脑科医院
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依据2015卫计委制定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溶栓适应症:
(1)年龄18-80岁;
(2)发病4.5小时以内(rt-PA);
(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
(4)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
变;
(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溶栓禁忌症:
(1)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
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I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2)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4)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5)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FIT 超出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 109/L,
(6)血糖<2.7mmol/ L;
(7)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8)妊娠;
(9)不合作。
1。
6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 h
3.年龄18-80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证
1.颅内出血(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等)
2.既往颅内出血史
3.近3月有严重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4.颅内肿瘤、巨大颅内动脉瘤
5.近期(3个月)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6.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
7.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8.活动性内脏出血
9.主动脉弓夹层
10.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11.血压升高: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12.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其他情况
13.24h内接受过低分子肝素治疗
14.口服抗凝剂且INR>1.7或PT>15s
15.48h内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或各种实验室检查异常(APTT,INR,
血小板计数,ECT,TT或Xa因子活性测定等)
16.血糖<2.8mmol/L或>22.22mmol/L
17.头CT或MR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是血管变得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血液供应障碍。
急性期溶栓治疗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
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
近年来通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在血液稀释血管扩张溶栓等治疗中溶栓治疗成为急性脑梗死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选择溶栓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等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动物实验大鼠为4h左右,猴为3h人也应该是3h左右,提出发病后6h的疗效可疑一般文献报道用于发病后6h内是溶栓的时间窗。
另外由于溶栓药物的应用带来了严重出血的危险,是否具备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良好的影像学设备及监护抢救措施亦非常重要。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用尿激酶(UK)经静脉对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观察,并制订了一个初步的入选标准,结果表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较安全的但此项治疗仍在研究探索阶段。
无论是动脉溶栓还是静脉溶栓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①尽早开始溶栓治疗至少在症状发生的4~6h内可以预防大面积脑梗死挽救缺血半暗区和低灌注状态。
②年龄<75岁③无意识障碍但对基底动脉血栓由于预后差即使昏迷也不禁忌④脑CT扫描排除脑出血且无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区⑤溶栓治疗可以在发病后6h以内进行若是进展性卒中可以延长到12h以内进行。
⑥患者家属需签字同意(2)禁忌证:①单纯性共济失调或感觉障碍。
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很快恢复③活动性内出血或出血性素质和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低凝状态④口服抗凝药物及凝血酶原时间>15s 者,或48h内用过肝素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低蛋白血症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1、年龄≥18岁。
2、发病4.5小时以内(rt-PA)或6小时内(尿激酶)。
3、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确的神经功能缺损。
4、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
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的禁忌症:1、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
2、症状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3、存在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4、近3个月有严重头颅外伤史或脑梗死病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性梗死未遗留神经功能症状及体征;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史。
5、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史。
6、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7、伴有活动性出血。
8、急性出血性倾向: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7或凝血酶原时间大于15秒;48小时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正在使用直接凝血酶或Xa因子抑制剂,且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蛇静脉酶凝结时间、凝血酶时间或恰当的Xa因子活性测定)异常。
9、血糖<2.7mmol/L;收缩压大于185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在时间窗内不能安全的将血压控制在要求范围。
10、CT显示低密度范围大于1/3大脑半球。
存在以下情况时,需仔细权衡风险和获益:1、症状轻微或迅速自发缓解。
2、妊娠3、发病时有痫性发作且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4、近2周内大手术或严重外伤史。
5、近3周内胃肠道或尿道出血史。
6、近3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史。
7、起病时间相对较长(如发病3-4.5小时应用rt-PA)的患者,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年龄>80岁,严重的脑梗死,NIHSS评分>25分或影像学证据提示缺血性损伤范围大于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口服抗凝药,既往有脑梗死及糖尿病病史。
一、静脉溶栓治疗流程(一)、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时间窗:1、3小时内: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1)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3h o(2)年龄A18岁2、3-4.5小时内:选标准:(1)诊断为缺血性卒中,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
(2)在开始治疗之前症状发生在3-4.5h之间(二)适应症:(三)1、发病3小时内的症状严重的缺血性卒中,建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尽管出血风险增加,但仍可从溶栓中获益(I类推荐,A级证据)2、发病3小时内轻型且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不排除轻症但可能致残的卒中患者,因为可以从溶栓中获益(I 类推荐,A级证据)3、对于发病3小时内轻型且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考虑治疗。
治疗需考虑可能的获益与风险。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部分患者的风险获益比(IIb推荐,C级证据)4、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影响对阿替普酶治疗反应的急性CT低密度严重程度或范围的阈值。
急性低密度或早期缺血性改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应作为排除治疗的标准。
5、对既往MRI发现有少量(1〜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是合理的。
6、既往MRI发现大量(>10个)微出血灶的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且临床获益不明确,如果有显著潜在获益,静脉溶栓可能是合理的。
7、对于合并镰状红细胞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是合理的。
8、阿昔单抗不能和静脉阿替普酶同时应用。
9、不应对24h内应用过治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的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10、在制定治疗决策时应认真权衡静脉溶栓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获益。
11、考虑到普通人群中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很低,在没有理由怀疑化验结果异常时,不应因为等待血液化验而延误静脉溶栓治疗。
12、高血糖或低血糖会有类似卒中的表现,治疗医师应检测溶栓治疗前的血糖水平。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适用于非血管性病因的卒13、发病到治疗的时间会明确影响到预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不能因为观察到症状改善而延误。
3h 内rtPA 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适应证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3 h
3. 年龄》18岁
4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禁忌证
1 .近3 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2 .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 .近1 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 .既往有颅内出血
5 .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 .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 .血压升高: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00 mm Hg
8 .活动性内出血
9 .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X 109/ L或其他情况
10 .48 h 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l?Tr 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11 .已口服抗凝剂者INR>1 .7 或PT>15 S
12. 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如AP. I. r,
INR,血小板计数、ECT TT或恰当的xa因子活性测定等)
13. 血糖<2. 7 mmol /L
14. 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1/3大脑半球)
相对禁忌证
下列情况需谨慎考虑和权衡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即虽然存在一项或多项相对禁忌证,但并非
绝对不能溶栓):
1 .轻型卒中或症状快速改善的卒中
2. 妊娠
3. 痫性发作后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
4. 近2 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
5. 近3 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
6. 近3 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史
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3同;INR:国际标准化比值;Am :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ECT:蛇静脉酶凝结时间;TT:凝血酶时间
3—4. 5 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适应证
1.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
2 .症状持续3〜4. 5 h
3.年龄》18岁
4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证
同上
相对禁忌证(在表 2 基础上另行补充如下)
1 .年龄>80 岁
2 .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3.口服抗凝药(不考虑INR 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6h 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1 .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 症状出现<6 h
3. 年龄18〜80岁
4. 意识清楚或嗜睡
5 •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证
同上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1. 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2. 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 2 h 内,每15 min 进行一次血
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然后每30 mini次,持续6 h;以后每小时1次直至治疗后24 h
3. 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化,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
行脑CT检查
4 .如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应增加血压监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
5. 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延迟安置
6.溶栓24 h 后,给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