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下陈洪刘跃进第二章清代文章
- 格式:pptx
- 大小:11.14 MB
- 文档页数:27
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资料注:本复习资料为依据本教材编制的课堂教学课件,除明确标示课件所在章节外,分别用sp/yp/mp/qp指代宋代文学史、元代文学史、明代文学史和清代文学史。
简答题宋代文学史1、简答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及其基本特色?(课件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2、简答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课件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3、简答柳永对词的内容及艺术方面的贡献?(课件第一编第二章第三节)4、简答苏轼词在内容及风格方面的突破?(课件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5、简答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课件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6、简答朱熹散文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7、简答苏轼词与辛弃疾词在艺术特点上的异同?(课件第一编第六章第四节)元代文学史8、简答元杂剧的体制特点?(课件第二编绪论)9、简答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课件第二编第一章第四节)10、简要介绍《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课件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11、简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课件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12、简答白朴《梧桐雨》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13、简答马致远《汉宫秋》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14、简答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15、简答元代散曲的体制和特点?(课件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16、简答元散曲作家的流派和分期?(课件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17、简答高明《琵琶记》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六章第二节)明代文学史18、简答明代中期复古文学思潮中“前七子”与“后七子”的主要理论主张?(课件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19、何为明代“小品”散文?(课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20、简要介绍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课件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21、简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课件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22、简答《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课件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23、简答《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24、简要介绍《金瓶梅》对于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课件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25、简答冯梦龙的文学思想?(课件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26、简答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课件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27、简答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基本内容?(课件第三编第九章第一节)清代文学史28、简答清代诗歌的基本美学风格?(课件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29、简答清代中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主张?(课件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30、简答清代小说较前代变化的基本表现?(课件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31、简答清代世情小说的多元化表现?(课件第四编第四章第三节)32、《镜花缘》的审美风格有何独特之处?(课件第四编第四章第四节)33、《聊斋志异》体现了清初怎样的文化价值取向?(课件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34、《聊斋志异》的写作手法有何特色?(课件第四编第五章第三节)35、简答《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课件第四编第六章第三节)36、怎样理解《红楼梦》的悲剧意义?(课件第四编第七章第二节)37、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巅峰?(课件第四编第七章第三节)38、简答洪昇《长生殿》的思想内容?(课件第四编第九章第二节)39、简答洪昇《长生殿》的艺术成就?(课件第四编第九章第三节)40、简答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成就?(课件第四编第十章第三节)论述题宋代文学1请详细论述宋代文学总体特点和宋代文学的分体特点(课件第一编绪论)2请举例说明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课件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3请详细论述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特点(课件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4欧阳修散文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中国古代史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代码:00539)知识点切片注1:下划线部分——重点记忆注2:每章开头的知识结构图非常有利备考第五编宋代文学北宋文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知识结构图1.宋初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穆修2.王禹偁白体;杨亿的西昆体;林逋的晚唐体3.晏殊《珠玉词》一北宋初期 4.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欧阳修(文、诗、词)5.开创宋诗风格的大家梅尧臣与苏舜钦6.王安石的诗文(诗:王荆公体)7.首开文章“义法”的人物是曾巩文:雄辩恣肆1苏轼诗:前、后期;创作特色词:以诗为词;词风豪放旷达北宋文学二北宋中期 2.黄庭坚(山谷诗):以学问为诗,黄诗格律森严3.江西诗派:陈师道(后山诗)、陈与义(简斋诗)4.柳永的慢词5.秦观的婉约词1周邦彦的清真词三北宋后期 2.李清照(易安体)词:前、后期3.朱敦儒(朱希真体或樵歌体)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一、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 3、西昆诗派特点:重形式,轻内容。
写法上仿效李商隐的同题之作。
诗风典雅而华丽。
以学问为诗。
4、西昆诗派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宋代的江西诗派王禹偁(白体诗)的诗歌创作成就:早年与一般文人一样喜爱白居易的诗,但侧重于学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贬官商州以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王禹偁兼擅各种文体,而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依据目录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01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02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03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0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05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06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07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08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09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第六编辽金元文学10第一章辽金文学11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2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3第四章元代散曲14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15第六章元代诗文第七编明代文学16第一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17第二章《西游记》和《金瓶梅》18第三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19第四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20第五章明代散文21第六章明代诗歌第八编清代文学22第一章清代诗歌23第二章清代文章24第三章清词25第四章清代小说26第五章曹雪芹与《红楼梦》27第六章清代戏剧28第七章清代弹词第九编近代文学29第一章近代诗词30第二章近代文的新生面31第三章近代小说与戏剧模拟试卷单项选择题1.1.王禹偁是北宋初期诗人,其诗体属于【D】A.馆阁体B.西昆体C.晚唐体D.白体1.2.《珠玉词》的作者是【C】A.范仲淹B.欧阳修C.晏殊D.柳永1.3.下列属于晚唐体诗人的是【D】A.王禹偁B.杨亿C.刘筠D.林逋2.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梅尧臣2.2.王安石《泊船瓜洲》的风格是【D】A.劲峭瘦硬B.苍凉悲壮C.雄浑沉郁D.雅丽精绝2.3.王安石《登飞来峰》的风格特征是【A】A.劲峭瘦硬B.苍凉悲壮C.雄浑沉郁D.深婉不迫2.4.曾巩散文的基本风格是【D】A.豪爽旷放B.汪洋恣肆C.析理透辟D.古雅平正2.5.王安石散文的基本风格是【C】A.纡徐流畅B.平易自然C.析理透辟D.汪洋恣肆2.6.下列作家中开创了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是【C】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舜钦D.苏轼3.1.苏轼的雅号是【D】A.梅溪先生B.淮海居士C.白石道人D.东坡居士3.2.苏轼诗歌前后分期的时间是【C】A.熙宁、元丰的外任时期B.元丰年间在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C.贬谪黄州D.绍圣元年哲宗亲政4.1.影响陈与义前期诗歌创作的是【B】A.苏轼B.黄庭坚、陈师道C.杜甫D.欧阳修4.2.提出“无一字无来处”的是【D】A.吕本中B.陈与义C.陈师道D.黄庭坚4.3.“山谷体”指的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歌【A】A.黄庭坚B.陈与义C.陈师道D.吕本中4.4.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中的一祖是【B】A.苏轼B.杜甫C.黄庭坚D.陈与义4.5.“简斋体”的创立者是【D】A.吕本中B.黄庭坚C.陈师道D.陈与义5.1.下列作家中属于北宋初期词的代表作家的是【A】A.晏殊B.苏轼C.柳永D.秦观5.2.朱敦儒词独具特色,被称为【C】A.山谷体B.稼轩体C.樵歌体D.诚斋体5.3.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B】A.稼轩体B.易安体C.樵歌体D.诚斋体5.4.北宋后期词的代表作家是【A】A.周邦彦B.柳永C.苏轼D.秦观5.5.贺铸《六州歌头》的风格是【A】A.悲壮B.幽雅C.盛丽D.奇崛6.1.下列哪位词人的词体被称为“稼轩体”【D】A.张孝祥B.张元斡C.陈亮D.辛弃疾6.2.《芦川词》是下列哪位词人的词集【C】A.张孝祥B.陈亮C.张元斡D.刘过6.3.于湖居士指的是【B】A.张元斡B.张孝祥C.陈亮D.刘过7.1.陆游早期诗歌创作的特点是【A】A.初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B.悲愤豪放C.清淡秀逸D.深雄雅健7.2.成为南宋诗风转变一个关键的是【D】A.半山体B.江西体C.后山体D.诚斋体7.3.陆游中期诗歌创作的特点是【B】A.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B.豪放悲壮C.清淡秀逸D.深雄雅健,I.陆游的号是【B】A.渔洋山人B.放翁C.醉翁D.清远道人7.5.陆游堪称古代作家中最多产的诗人,其诗歌收入《剑南诗稿》的有【C】A.一千四百多首B.七千多首C.九千二百多首D.一万四千多首8.1.南宋词坛上开清雅派词风的词人是【D】A.王沂孙B.吴文英C.张炎D.姜夔8.2.史达祖属于【A】A.清雅词派B.爱国词派C.豪放词派D.辛派词人8.3.吴文英词的风格特色是【B】A.清越绝伦B.浓艳密丽C.清淡秀逸D.激昂慷慨9.1.“永嘉四灵”标举宗唐实际上学习的是【B】A.上官体B.晚唐体C.元和体D.馆阁体9.2.刘克庄的词风【B】A.瘦硬B.豪迈C.清空D.淡雅9.3.《秋崖集》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C】A.刘克庄B.戴复古C.方岳D.徐玑9.4.自号所南的诗人是【A】A.郑思肖B.汪元量C.刘辰翁D.文天祥10.1.《海上诗》是辽代哪位诗人的名作【B】A.耶律德光B.耶律倍C.耶律德隆D.耶律洪基10.2.《伏虎林》是辽代哪位诗人的名作【D】A.耶律倍B.耶律德光C.耶律德隆D.萧观音10.3.《醉义歌》是辽代契丹族哪位诗人的名作【A】A.寺公大师B.耶律倍C.耶律德隆D.耶律洪基10.4.金代文学的“借才异代”之说是由谁率先提出来的【D】A.沈德潜B.姚鼐C.元好问D.庄仲方11.1.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艺术风格是【A】A.凝重B.轻松C.淡雅D.豪放11.2.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是【C】A.《荐福碑》B.《青衫泪》C.《汉宫秋》D.《黄粱梦》11.3.郑光祖的杂剧代表作是【D】A.《三战吕布》B.《王粲登楼》C.《周公摄政》D.《倩女离魂》11.4.《七里滩》的作者是【C】A.秦简夫B.乔吉C.宫天挺D.郑光祖11.5.《两世姻缘》的作者是【B】A.宫天挺B.乔吉C.秦简夫D.郑光祖11.6.《东堂老》的作者是【D】A.宫天挺B.郑光祖、C.乔吉D.秦简夫12.1.《哭存孝》是关汉卿的【B】A.妇女生活剧B.历史剧C.公案剧D.神仙道化剧12.2.下列杂剧作品属于关汉卿的是【A】A.《裴度还带》B.《赵氏孤儿》C.《双献功》D.《李逵负荆》12.3.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D】A.《陈母教子》B.《哭存孝》C.《西蜀梦》D.《单刀会》12.4.《莺莺传》的作者是【B】A.王实甫B.元稹C.董解元D.周密12.5.王实甫的代表作是【C】A.《丽堂春》B.《破窑记》C.《西厢记》D.《芙蓉亭》13.1.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名作[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A.马致远B.白朴C.关汉卿D.王和卿13.2.元代前期被称为“曲状元”的是【C】A.白朴B.关汉卿C.马致远D.卢挚13.3.套曲[般涉调]《庄家不识勾栏》的作者是【C】A.乔吉B.张可久C.杜仁杰D.张养浩13.4.睢景臣的散曲代表作是【B】A.[双调]《沉醉东风》[秋景]B.[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C.[中吕]《卖花声》[怀古]D.[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14.1.一F列作品属于南戏“四大传奇”的是【D】A.《宦门子弟错立身》B.《小孙屠》C.《张协状元》D.《荆钗记》14.2.南戏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B】A.徐渭B.高明C.无名氏D.施惠14.3.南戏最著名的作品是【A】A.《琵琶记》B.《白兔记》C.《拜月亭记》D.《荆钗记》15.1.下列元代诗人属于“元诗四大家”的是【C】A.刘因B.耶律楚材C.虞集D.方回15.2.《湛然居士文集》是下列哪位元代作家的作品【D】A.郝经B.刘因C.戴表元D.耶律楚材15.3.元诗前中期之交,影响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是【A】A.赵孟烦B.戴表元C.刘因D.郝经16.1.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D】A.《金瓶梅》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16.2.《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A】A.元末明初人B.明初人C.明中期人D.明中后期人16.3.下面属于罗贯中的杂剧作品的是【A】A.《赵太祖龙虎风云会》B.《宝剑记》C.《义侠记》D.《灵宝刀》16.4.批评《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是【B】A.胡适B.鲁迅C.李贽D.金圣叹16.5.明代胡应麟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是【A】A.施耐庵B.罗贯中C.吴承恩D.无名氏16.6.现在已知的《水浒传》最早的版本是【A】A.高儒著录本B.天都外臣序本C.容与堂刻本D.袁无涯刊本17.1.吴承恩的号为【A】A.射阳山人B.湖海散人C.遗山山人D.白石道人17.2.《西游记》现存最早的百回本是【B】A.周弘祖《古今书刻》中著录的“鲁府”和“登州府”刊刻本B.世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C.朱鼎臣编辑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D.杨志和编辑的《西游记传》17.3.下面属于鲁迅对《西游记》的评价的是【C】A.妍媸老少,人鬼万殊,不徒肖其貌,且并其神传之B.同而不同处有辨C.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D.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17.4.《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被称为【B】A.万历本B.崇祯本C.张评本D.词话本17.5.关于《金瓶梅》的人物塑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B.能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C.能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D.未摆脱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17.6.最早的《金瓶梅》续书是【A】A.《玉娇李》B.《隔帘花影》C.《金屋梦》D.《平山冷燕》18.1.我国现在已知的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A】A.《六十家小说》B.《红白蜘蛛》C.《熊龙峰刊四种小说》D.“三言”18.2.下列关于冯梦龙的说法错误的是【B】A.受李贽思想尤其是“童心说”的影响,尚“真”重“情”B.别号墨憨斋主人,即空观主人C.提出了“情教”说D.一生都在大力搜集和整理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作品18.3.下列作品出自冯梦龙的“三言”的是【D】A.《转运汉遇巧洞庭红》B.《乌将军一饭必酬》C.《硬勘案大儒争闲气》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8.4.凌濛初的诗文集是【A】A.《国门集》B.《虬髯翁》C.《万事足》D.《太霞新奏》19.1.明代杂剧史上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是【A】A.朱有墩B.贾仲明C.王九思D.刘东生19.2.一般认为明代单折杂剧里最早的作品是【B】A.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B.王九思《中山狼》C.徐复祚《一文钱》D.王衡《郁轮袍》19.3.关于康海的杂剧《中山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取材于马中锡的文言小说《中山狼传》B.是一部优秀的讽刺世情的寓言剧C.是为讽刺李梦阳而作D.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动物,饶有童话趣味19.4.嘉靖以后的讽刺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B】A.汤显祖B.徐渭C.王世贞D.冯惟敏19.5.开启明代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倾向的作品是【B】A.邱濬《五伦全备记》B.邵璨《香囊记》C.姚茂良《精忠记》D.王济《连环记》19.6.明代传奇《宝剑记》的作者是【D】A.沈采B.梁辰鱼C.王世贞D.李开先19.7.明嘉靖年间改革昆山腔的人物是【C】A.沈璟B.汤显祖C.魏良辅D.徐渭19.8.“记诸事甚悉,令人有手刃贼嵩之意。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全国2011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1、(P2)宋代初期古文运动的先驱人物是柳开。
2、(P4)宋初三体“白体”(王禹偁)、“西昆体”、“晚唐体”(林逋)。
3、(P6)西昆体,代表人物:杨亿。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4、(P10)欧阳修散文的基本特点及风格。
5、(P14)梅尧臣诗歌艺术、苏舜钦诗的风格。
6、(P20)“半山诗”、“王荆公体”。
第三章苏轼7、(P27)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8、(P32)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9、(P36)苏轼“以诗为词”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10、(P41)江西诗派、“苏门四学士”。
11、(P42)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及风格特征。
12、(P46)“一祖三宗”说。
13、(P51)吕本中的“活法说”。
第五章北宋词与南渡词14、(P55)“富贵词人”——晏殊。
15、(P62)柳永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柳永词的俚俗色彩,柳永雅词的特点。
16、(P64)秦观——《淮海集》。
17、(P67)晏几道——《小山词》。
18、(P72)周邦彦词的“集大成“的体现,周邦彦清真词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点。
19、(P75)李清照“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20、(P81)辛弃疾词的题词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21、(P87)辛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和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22、(P9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23、(P98)杨万里的“诚斋体”。
24、(P101)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第八章南宋中后期词25、(P108)姜夔白石词的艺术特色——“清空”、“骚雅”。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0539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
学习要求:①准确了解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体面貌及其基本走向;②重点掌握王禹偁诗歌、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征;③重点掌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
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况;②重点掌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袖地位;③重点掌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理解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④重点掌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⑤翔实理解曾巩、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 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第五编宋代文学 (2)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学 (2)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2)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7)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8)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9)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10)第六编辽金元文学 (11)第一章辽金文学 (11)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13)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14)第四章元代散曲 (14)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15)第六章元代诗文 (16)第七编明代文学 (17)第一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7)第二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19)第三章白话短篇小说 (21)第四章汤显祖与明代戏曲 (21)第五章明代散文 (23)第六章明代诗歌 (24)第八编清代文学 (25)第一章清代诗歌 (26)第二章清代文章 (26)第三章清词 (27)第四章清代小说 (28)第五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30)第六章清代戏剧 (32)第七章清代弹词 (33)第九编近代文学 (33)第一章近代诗词 (34)第二章近代文的新生面 (35)第三章近代小说戏曲 (35)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学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1.识记: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靡艳丽。
2.识记:【“白体”】学习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3.应用: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转变的促进作用: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
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建安时代和建安作家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年间是从公元196年到220年。
文学史上的建安文学大体上是指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2)间,即汉末魏初以建安为中心的这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是由战乱分裂走向相对安定。
在这样一个时代,文人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同时又怀抱建功立业,削平战乱的理想。
建安文学主要集中在北方。
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
建安文人以三曹为领袖,主要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以及蔡琰、繁钦、杨修、吴质、应璩、祢衡、缪袭等。
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
二、建安风骨“风”主要指内容方面的感染力,“骨”主要指语言方面刚健有力。
“建安风力”具体来说,建安风骨主要是指当时的作家在作品中大力表现时代苦难、民生忧患以及自己削平战乱、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作品内容充实,感情浓郁,形成慷慨悲凉、刚健清新的风格。
三、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1、崇尚自然通脱2、追求华丽文风3、浓厚的生命意识4、任气使才的创作方法四、曹操与建安文学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
曹操是邺下文人集团的领袖,是建安文学局面的开创者。
五、曹操的诗歌1、曹操诗歌今存二十余首,这些作品的总特点是慷慨悲凉,古直沉雄。
2、曹操开创了建安诗人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传统。
3、曹操乐府诗各体皆工,但以四言最佳。
PS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六、曹操的散文曹操的散文散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的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清峻、通脱,表现了曹操的思想和人格。
曹操的与政治无大关系的文章笔锋便常带感情。
曹丕一、曹丕的生平和创作概况曹丕,字子桓,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一子,建安十六年,任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曹操死,曹丕代汉自立,死后谥为文帝。
曹丕崇尚自然,但也善于机变。
二、曹丕的诗与赋一类写军旅生活、民生疾苦,现实感很强,包含着浓厚的人生忧患感。
自考《古文史二》考前串讲资料(明清部分1)古史二(下)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作品奠定了长篇章回小说发展的基础,也为后世长篇章回小说提供了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两种范例。
2、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至明嘉靖、万历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
这表现在:内容上,讲史的形式与小说的内容合流;在形式上,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如《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4、元末明初,罗贯中排比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补注的史料,又吸收了民间传说和杂剧、话本的故事,编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5、《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三百四十则。
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一些较明显的加工修改。
6、《三国演义》在内容上明显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拥曹贬刘,东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则尊蜀汉,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尊曹魏而贬蜀汉。
7、论述:诸葛亮1)《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忠贞不渝的节操、有超世才能和智慧的德才兼备的完人形象,使之成为智慧和忠贞的典型。
作为一个贤相,诸葛亮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
2)诸葛亮不仅有政治抱负,还有经天纬地之才,精通军事、政治、外交,通晓天文、地理,是才能和智慧的化身。
3)小说进一步集中描写了诸葛亮对蜀汉统一大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诸葛亮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事业,反映了作者心中向往的政治理想,这种政治理想在封建朝代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由此看来,诸葛亮也是一个充满悲剧精神的形象。
诸葛亮形象所体现出的作者的理想和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完美的人格价值,对后世一直产生着较积极的社会影响。
8、《三国演义》在语言上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使用了一种比较平易浅近的文言进行创作。
9、《水浒传》的编著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10、明末清初,金圣叹将《水浒传》全书改为七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