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升格(情节完整 条理清晰)
- 格式:docx
- 大小:18.75 KB
- 文档页数:3
作文升格(情节完整条理清晰)作文升格(情节完整条理清晰)情节完整条理清晰江苏XXX原文展示陌生人XXX谁丢了钱包,谁丢了钱包?”公交车上,一位帅小伙迅速捡起一个钱包,大声喊着。
一位阿姨说:“我的,我的,你看那儿有我的身份证。
”(作者的意图是采用倒叙法,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但这个片段非常普通,用做开头,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建议另找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作为开头,引发下文。
)那天我匆匆吃过早饭,坐公交去县城新华书店买书。
见车上还有空位子,就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欣赏起外面的冬景来。
(与上文之间缺少联系)公交车停在了王庄站,车门一开,呼的一下地涌进了十多人,车里立即嘈杂起来。
这时,一个小伙子的声音传来。
(说的什么话,可写出来)只见一个20多岁的大男孩,搀着一位老奶奶坐到了他的座位上,然后站到了我身边。
我打量着他:真帅!车子连续行驶着。
突然一个急刹车,所有人都往前蹿,车厢里响起一片埋怨声。
这时,一只红色钱包掉到了地板上。
我们几小我,包括身边的小伙,应该都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就产生了开头一幕。
(可把第一段还原到此处,让故事情节按时间顺序自然发展)那位小伙子竟然说:“给你不妨,但是,你必须要给我50元钱好处费。
如果不是我捡着了,拾金不昧,而是让他人捡了,你的钱包可能就不翼而飞了。
”大家纷纷责备帅小伙。
可帅小伙不为所动,坚持让那位阿姨给50元好处费。
并且说,阿姨的袜子里就塞着一张50元的钞票。
可那位阿姨一听小伙说她袜子里塞着钱,脸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
(此处神态描写虽然简单,却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然后,居然真的从袜子里掏出一张50元的纸币交给小伙子,小伙子这才把钱包还给了阿姨。
大家见状,无话可说。
不久,小伙子转身对刚刚要打他的老大爷说:“这位大爷,看看你裤袋里的50元钱还在不?”老大爷一摸裤袋,高声说道:“不好,我的钱没了。
”小伙子说:“这就是你的50元钱。
我略施小计,帮你要回来了。
”(对原由交待不清。
老人的钱为什么会到阿姨的袜子里,小伙子又是如何巧施妙计的,有必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而在这之前,车子到了三桥站时,那位阿姨早已急匆匆地下了车,当时大家还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呢。
作文升格爱是一杯牛奶早上,太阳刚刚升起。
阳光把一片片绿叶变成了锻打的箔片。
电话铃刚刚响起,我便飞一般地跑到电话机前,拿起电话接听。
可电话那头,播音小姐的一句甜美的话语“对不起,你考级没有通过。
”却似一滴苦水落入我的心海中,慢慢荡漾开来……我失魂落魄地走到沙发前,一屁股坐了下去,望着面前的电视机发呆,空气凝固了起来,让我麻木了,麻木得手中的琴谱都没有抓住。
我用手捂着脸,先是小声抽泣,随后便号啕大哭。
不知何时,母亲走了过来。
她把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放在我的手中。
随后,弯下腰,蹲下身子把琴谱从地上拾起来。
“放弃了?”她问道。
我捧起那一杯牛奶,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记住,做人一定要坚强,不能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
”妈妈的语调很轻,但说得那么坚定。
我喝下那杯牛奶,感觉牛奶的绵甜与妈妈的激励的话语反复敲打着我刚才还麻木的神经。
它们给了力量,给了我温暖。
原来母爱就是这样表达出来的。
【升格】爱,拾起了我的命运清晨,阳光洒进窗户,洒在我的宝贝——钢琴上,它那亮黑的表面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出雍容而高贵的气质。
我不禁走到它跟前,轻轻抚摸着它。
今天,是钢琴考级成绩发布的时间,一会儿,我便可以通过电话得知考级结果了。
但此时,我的心却忐忑起来。
不一会儿,电话铃声响起,我飞跑过去。
“对不起,你考级没有通过。
”话务员那甜美的声音却似一滴苦水落入我的心海,慢慢荡漾开来……我无精打采地走到钢琴前,坐在琴凳上,望着面前陪伴了我三年的钢琴发呆。
四周静得仿佛能听到我自己呼吸的声音。
阳光在钢琴表面涂抹着更浓的金色,而此时此刻,这片金色在我的眼中却黯淡无光。
我掀开琴盖,黑白相间的琴键静静地排列着,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愉。
琴谱上,是那首我练了无数遍的《命运》。
五条横线之间,一只只小蝌蚪在我眼前游动,逐渐搅浑了我的视野。
朦胧中,往昔手指在琴键间跳跃的一个个情景仿佛又回到眼前,我的眼前模糊了。
《命运》,是啊,命运,你跟我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高考作文升格示例【原题目】活出自己的精彩【升格后】人是一根有独立价值的稻草(升格诀窍:题目首先要体现话题材料的核心观点和要写作的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再追求新奇、文采。
为避开跑题,可采纳的方法有:在题目中出现作文材料的关键词;尽量做到短小精悍,不能大而无当。
本次作文不好的题目如:“价值”、“我的亮点”)【原文】暮春之际,有风划落天际,那缕舒爽,是风的价值;深秋时分,有稻香飘散,农人脸庞的笑纹是稻草的价值;盛夏光年,群芳吐艳,那交织的色调所带来的愉悦是花的价值。
【升格后】暮春之际,有清风拂面,乏累的身体上感到的那缕舒爽,是风的价值所在;盛夏时间,有群芳吐艳,那交织在一起的漂亮的斑斓,是花的价值所在;深秋时分,有稻香飘散,农人皱纹里的笑意是稻草的价值所在(升格诀窍:在首段运用比方、排比、化用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气概充足、先声夺人。
此段的主要问题是:构成排比的句式不整齐,写作没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原文】人活一世,无论是否微如稻草抑或高于泰山,终归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
【升格后】人活一世,无论是泰山还是石块,无论螃蟹还是稻草,都有自己独立的价值。
(升格诀窍:此段争论大而无当、不着边际,与前后段没有关联。
此段可采纳“引”的方法,既能避开跑题,还能做到承上启下。
)【原文】历史即如戏剧,一幕变化着一幕,风流几多往事不过是转角的一缕风,随意飘散不知所终。
你看,从前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盛唐,也被入流的光阴封存在古老的岁月,不复得寻。
南阳布衣,一朝风云变化,君主三顾,白衣卿相,于三国乱世实现志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人,应当是仰如高山的吧。
那么又为何有魏晋之朝,不惜此身立志忠守故朝的贤士,他们的姓名大多我们已不复得知,然而那样的气节却永传千古,这样的人,应当是微乎其微的吧,但他们却遵从自己的本心,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升格后】历史如戏剧,一幕紧接着一幕,几多万紫千红的往事不过是天涯的一抹微云,转瞬飘散不知所踪。
材料作文“擦亮自己的窗子”升格示例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材料作文“擦亮自己的窗子”升格示例【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
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请根据材料的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导引】这是一道比喻型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1(整体把握文意,找最主要的命意:本道作文材料,第一段叙述一个小故事,第二段揭示这则故事的内涵---“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这也就是这道作文题的主要命意。
2(注意紧扣关键词,准确悟出比喻义:抓住作文材料第二段中的“擦亮你的窗子。
”“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这两句关键句,联系第一段的内容,就可以准确地悟出“擦亮自己的窗子”的比喻义---“窗子脏”,比喻自身的缺点与错误;“擦亮窗子”,比喻克服或改正自身的缺点与错误。
悟出比喻意义,就找到了理解材料的突破口。
3(从中心辐射,多角度发散:从材料的中心内涵进行发散思维,我们就可以有如下的立意:?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我们要实现人生的远大目标,就要随时改正自身的缺点……这样,考生就有了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写作空间。
中考作文升格指导10篇一、作文写作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微作文。
学校准备为高一新生设计制作校服。
原定为一款参照国外校服样式设计的校服,男式帅气,女式俏丽,大家很喜欢。
但有家长提出,这样的校服穿上后容易使学生分心,甚至会助长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心。
校方对此很为难。
请你给校长写一封短信,陈述自己的看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帮助。
要求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尊敬的校长:关于高一新生的校服,我们希望学校能采用原定的设计方案。
因为这款校服帅气美丽,能尽显青春气息,展示我们的阳光与朝气。
至于有些顾虑,我们可以理解,但并不赞同。
因为校服是每个人都穿,大家都美,天天都穿,很是平常。
如果某一事物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时,我们就不会因此而生出什么特别的关注,只有生活会因此多出一份美丽。
我们期待着这份美丽。
祝您工作顺利,心情愉快!高一学生:×××【解析】这是一篇小作文。
首先要仔细分析给出的材料,了解到学校定制的这套参照国外校服样式设计的校服深受学生的喜爱,可是学校方面有顾虑。
给校长的信要申明学生的观点,观点要具体明确,符合题意,见解深刻,言之有理,有助于解决问题。
注意字数的要求。
点睛:这是一篇微作文。
“微写作”发源于“微博”“微信”,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情景或要求,写作200字左右的“微作文”。
“微写作”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考“微写作”要求考生文字的表达、意境的创造等诸多方面,均应超过网络“微写作”。
完成这篇微作文,要明确情境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孤独寂寞时,温馨的问候最难得;失意悲伤时,忠诚的守护最难得;得意忘形时,冷峻的警示最难得;尴尬懊丧时,宽容的勉励最难得。
请以“最难得”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和人名。
中考作文升格训练作文成绩的好坏是中考成败的试金石。
做好作文的升格训练,是咱们备考的重中之重。
增强审题、立意、结构、表达、内容的升格训练,这很重要。
作文升格训练一——真情实感[病文示例]内心深处的谴责文/冯颖丁零零,下课了。
“速度!”我发出了第一声。
五秒钟整理完书包,十秒钟后我已经跑下了楼。
今天八一队客场作战打山东队,三点钟便开战了,此刻归去还能够看下半场。
一想到这,我的心早就飞到电视里去了。
来到停车场,看到黑压压的自行车,我的头都胀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车,一看表,糟糕,又过了五分钟,看来只有飞车回家了。
讨厌,那是谁的车,怎么老把我的车子钩着,我心急如焚,管它三七二十一,扯出来再说,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大功告成了。
只听“咣当咣当”的声音,一排的车子,在我的双手下全都躺下了。
我头也未回大步流星地飞车回了家……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脑中反复显现白天的那一幕,像放电影一样。
我心中超级难受,索性起床来到窗边,看天外的星星。
今晚的星星与旧日的大有不同。
平常星星老是那样的耀眼,而今天似乎专门暗淡。
“啊!连星星都在谴责我。
”我喃喃自语道。
突然,我的脑海中显现了如此一幅画面:有一个同窗正在艰巨地扶起那一辆辆被我掀倒的自行车。
不,那不单单是自行车,那是一颗堕落的童心。
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境,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惭愧的泪珠。
或许这辈子我都可不能原谅自己,这件事已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内心世界。
此刻我说出了这件事,内心要好于一点,那一块压得我喘只是气的石头,终于被我甩掉了。
我相信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我的最后一次。
[病文指瑕]下学取自行车时碰倒他人的自行车,这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事件本身是真实的,但后面的有关描述则显然是虚假的,不真实,而且很俗套。
专门是第三自然段,让人感觉很假。
“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境,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那是悔恨、惭愧的泪珠。
”这一描述就更不真实,“入了梦境”怎么明白“眼角还闪烁着几颗泪珠”?本文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没有写出真情。
1原作亮相熟悉(四川省一考生)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
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
我们在生活的小路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开篇的比喻新颖,以此引出论点。
个别词句需要调整。
)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熟悉的事物会让生活变得单调乏味。
因此,让我们果断地放下熟悉的事,去挑战新的事物,去迎接新的自己。
(“美好的生活是新鲜的,熟悉的事物会让生活变得单调乏味”有些武断,应该加修饰语,更辩证地看问题。
)以前的生活对于伊辛巴耶娃来说,可能再熟悉不过了。
从小,这位俄罗斯女孩一心为了金牌,为了这梦想坚持不懈地去练体操,就在自己技艺很好的时候,一个残酷的现实等待着她接受——身高已不适合体操锻炼了。
可她不放弃,从此改为撑杆跳运动员。
时间一天天过去,原本对她很陌生的项目如今已是她的骄傲,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记录,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是她,是她放下熟悉的生活,挑战自己,终于取得成功。
又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他之前,美国总统一向都是白色人种的领地,黑人总统别说没有,就是想也不敢想。
这对于世人也许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吧。
可是,这位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偏偏不会就此罢休。
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从著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位,为将来竞选总统做了准备。
生活总是爱喜欢挑战的人,他终于如愿,成为美国历史上目前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为了打破这“熟悉”的社会现状,他终于成功了。
(伊辛巴耶娃放弃体操改练撑杆跳高,事例虽然有些牵强,但表述清楚,仍可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事例的论证过程中,语病不少,表述也有欠严密的地方。
应另起一段,论证奥巴马打破了只有白人才能当美国总统这一“熟悉”的规律。
本段的语句毛病不少,既有词语误用,又有句子的搭配不当、重复罗嗦等语病,表述上也有欠严密之处,影响了得分。
)又如在早年时的孔子,一心从政,可是他却处处碰壁,终于没有成功。
2. 见证(一)原文在线见证叶沛我坐在清冷的教室作答试题时,父亲正在烈日下收麦,谨以此文,让它化作一片树荫,萦绕在父亲头顶,表达女儿的疼惜与感激。
①金澄澄的麦田见证了您的辛劳,灰白的头发见证了您的付出,幸福的家庭见证了您的努力。
父亲,让一切的一切见证您的平凡、伟大。
伤痕见证了您的坚强。
永远忘不了您跪拜邻居请罪时的一幕,这是您的伤痛。
我们都知道,母亲的疯病又犯了,失手打了邻居,人家吵着要上吊自杀。
我们急得不知所措,您带上我上邻居家磕头道歉。
②一个经常教育我“人穷志不短”“男儿膝下有黄金”的父亲竟下了这一决定,但我服从了。
当我们跪下时,全屋子的人都震惊了,而我的心在滴血。
我看到七尺男儿沉下头,我听见您的叹息③,但我更看到了您的大义,您的坚强。
您的温柔在泪水中见证④。
从未见过您的泪水,您的脸上只有坚毅、严肃和岁月折磨的刮痕。
那次,见到了您的泪水⑤。
我们送母亲去住院,条件差、秩序乱的医院让母亲暴躁。
我一边拉着母亲的手,一边痛惜的流泪。
终于,护士带走了你和我之间的母亲,我看见您拉着母亲的手⑥,眼里全是不舍与担心。
终于,在大门关闭的一刻,我看见泪水从您的眼眶里流出。
⑤您的孝义在沉默中见证④。
母亲的疯病让爷爷奶奶对我们很是不满。
面对脾气暴躁的爷爷,您地下了头。
他又在训斥你,训斥你不听他的话和母亲离婚,您每次都用沉默来回答爷爷的训斥⑥。
那次,爷爷闯了祸,叔叔大伯都指责他,您仍旧沉默,默默地借了钱替爷爷弥补过失。
我看到;爷爷看您的背影时的那份歉意与爱怜;我看到爷爷眼神中的感动;我看到爷爷也开始帮忙照料母亲。
⑦父亲,岁月见证了您的坚强、温柔与孝义;岁月见证了您平凡中的伟大。
麦子熟了,见证了您的付出,汗水的付出;捷报就要到了,见证您的付出,心血的付出。
(二)修改方向《见证》这篇文章从总体上来看还可以算作一篇不错的文章,改卷老师评分在45分,但在结构和内容上仍有不完美之处。
从结构上来看: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纲,因此最好加一个“题记”字样。
【写作指导】“走过,才明白”作文升格导写及范文引路【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人生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题目,不过,写作时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使立意开出一朵绚丽之花。
这一主题,适宜写成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既是写人记事,首先就要确定描写对象。
关于这一点,题目中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它可以是走过自然风光,也可以是感受世俗万象……我们只需选取一处记忆深刻的写作即可。
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要点:一、“走”要求我们所写内容应当是亲身经历的,“过”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走过”这一平淡的词语却蓄积了深沉的情感。
因而,在写作时须抓住亲身经历的事件,不能道听途说,更不宜虚构。
二、“才明白”立足于思考,“才”字是一种顿悟,催我们奋进,促进我们成长。
考场作文最好能揭示明确的写作主旨,可以做一个填空:走过________,才________。
如:走过泥泞,才明白晴天的可贵;走过风雨,才明白彩虹会升起;走过成长的岁月,才明白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三、记叙文要注意吸引读者兴趣。
写人记事的文章,除了人物事件本身的选择尤为重要外,悬念设置,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清晰的线索都能让文章的颜值高起来。
【原文呈现】走过,才明白初冬的清晨,天灰蒙蒙的,伸手不见五指。
照例早起的我在睡眼蒙眬中又踏上了上学的路。
(用景物描写开篇,为下文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不过文笔不够优美。
且从早上的事件开始写,容易写成流水账)“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再去上学吧!”出门前只见妈妈拿着衣服从楼梯上下来,样子滑稽得很,眼看就要迟到了,我急忙从妈妈手里抢过衣服,不耐烦地喊道:“都怪你!我迟到了!”转身踏着车,风一般地冲向学校。
作文升格(情节完整条理清晰)
情节完整条理清晰
江苏吴应海
原文展示
陌生人
杨汝迅
“谁丢了钱包,谁丢了钱包?”公交车上,一位帅小伙迅速捡起一个钱包,大声喊着。
一位阿姨说:“我的,我的,你看那儿有我的身份证。
”(作者的意图是采用倒叙法,巧设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但这个片段非常普通,用做开头,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建议另找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作为开头,引发下文。
)
那天我匆匆吃过早饭,坐公交去县城新华书店买书。
见车上还有空位子,就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欣赏起外面的冬景来。
(与上文之间缺少联系)
公交车停在了王庄站,车门一开,呼的一下地涌进了十多人,车里立即嘈杂起来。
这时,一个小伙子的声音传来。
(说的什么话,可写出来)只见一个20多岁的大男孩,搀着一位老奶奶坐到了他的座位上,然后站到了我身边。
我打量着他:真帅!
车子继续行驶着。
突然一个急刹车,所有人都往前蹿,车厢里响起一片抱怨声。
这时,一只红色钱包掉到了地板上。
我们几个人,包括身边的小伙,应该都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就发生了开头一幕。
(可把第一段还原到此处,让故事情节按时间顺序自然发展)那位小伙子竟然说:“给你不妨,但是,你必须要给我50元钱好处费。
如果不是我捡着了,拾金不昧,而是让别人捡了,你的钱包可能就不翼而飞了。
”
大家纷纷指责帅小伙。
可帅小伙不为所动,坚持让那位阿姨给50元好处费。
并且说,阿姨的袜子里就塞着一张50元的钞票。
可那位阿姨一听小伙说她袜子里塞着钱,脸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
(此处神态描写虽然简单,却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然后,居然真的从袜子里掏出一张50元的纸币交给小伙子,小伙子这才把钱包还给了阿姨。
大家见状,无话可说。
不久,小伙子转身对刚刚要打他的老大爷说:“这位大爷,看看你裤袋里的50元钱还在不?”老大爷一摸裤袋,大声说道:“不好,我的钱没了。
”
小伙子说:“这就是你的50元钱。
我略施小计,帮你要回来了。
”(对原由交待不清。
老人的钱为什么会到阿姨的袜子里,小伙子又是如何巧施妙计的,有必要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而在这之前,车子到了三桥站时,那位阿姨早已急匆匆地下了车,当时大家还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呢。
(可按时间顺序,将“阿姨匆匆下车”移到小伙子还钱给老大爷的前面)大家恍然大悟,有人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现在,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但一直难以忘记。
(结尾要点题)
分析点拨
这篇作文记叙了“我”一次坐公交车的所见所闻,一位小伙子为了帮助老人要回丢失的钱,故意向丢钱包的阿姨讨要“好处费”,在众人的误会中取得了成功。
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选材新颖,描写生动,人物鲜明,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记事时条理不清晰,情节不完整,记叙顺序混乱,读者阅读比较费力,有些地方甚至会感到一头雾水;二是结构不紧凑,首尾不呼应,没有适时点题;三是部分描写不够生动。
建议作如下升格:
1.采用倒叙法,重新选用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作为开头,自然引发下文。
2.按时间顺序对故事情节重新进行调整,使整个故事条理清晰。
3.对一些交待不周的情节进行修补,该详写的要写详写,使文章叙事完整,重点突出。
4.设计一条情感线索,用“我”对小伙子态度的前后变化,来穿连起全文。
5.对部分描写进行润色。
6.修改结尾,点题。
升格佳作
陌生人
杨汝迅
“对不起,让大家误会了……”至今,那个陌生小伙子说话时的样子,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倒叙开头,简洁明了,引发下文。
)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我吃过早饭,坐公交去县城新华书店买书。
见车上还有空位子,就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欣赏起外面的冬景来。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不一会儿,公交车停在了王庄站,这是个大庄子,每天进城办事的人特别多。
车门一开,呼的一下地涌进了十多人,车里立即嘈杂起来。
这时,一个小伙子的声音传来:“老奶奶,你坐我这儿。
”我好奇地抬起头,只见一个20多岁的大男孩,搀着一位老奶奶坐到了他的座位上,然后站到了我身边。
我忍不住仔细打量着他:高高的个子,帅气的脸,深蓝色西装,红白相间的领带,蓬松的裤子,擦得锃亮的皮鞋……(外貌描写非常传神外貌描写非常传神)真帅!心中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车子继续行驶着。
突然,一个急刹车,所有人都往前蹿,车厢里响起一片抱怨声。
这时,一只红色钱包掉到了地板上,是从前面那位阿姨的挎包里蹦出来的。
刚才,她正拉开挎包拿手机,还没来得及拉上拉链,急刹车就来了。
(掉钱包的细节交待得很清楚)我们几个人,包括身边的小伙,应该都看得一清二楚。
帅小伙迅速捡起钱包,大声说:“谁丢了钱包,谁丢了钱包?”旁边的阿姨急忙说:“我的,我的,你看那儿有我的身份证。
”
本以为,那位帅小伙会立即把钱包还给阿姨。
可让人怎么也想来到的是,那位小伙子竟然说:“给你不妨,但是,你必须要给我50元钱好处费。
如果不是我捡着了,拾金不昧,而是让别人捡了,你的钱包可能就不翼而飞了。
”
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这不是在公然敲诈吗?(连用三个问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帅小伙的形象在我心中一落千丈。
想不到他真会装。
大家纷纷指责帅小伙,一位老大爷甚至要动手打小伙子,司机也发狠说要报警了。
可帅小伙不为所动,坚持让那位阿姨给50元好处费。
并且说,阿姨的袜子里就塞着一张50元的钞票。
按理说,那位阿姨应该理直气壮拒绝才对。
可令人诧异的是,那位阿姨一听小伙说她袜子里塞着钱,脸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然后,居然真的从袜子里掏出一张50元的纸币,扔给了小伙子。
小伙子抓住纸币,这才把钱包还给了阿姨。
大家见状,无话可说。
唉,这位阿姨为何这么软弱?(继续设疑)
正在这时,车子到了三桥站,那位阿姨急匆匆地下了车,大家都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然后拿眼睛瞪帅小伙。
(一个“瞪”字,非常传神)
小伙子见那位阿姨下了车,转身对刚刚要打他的老大爷说:“这位大爷,看看你裤袋里的50元钱还在不?”老大爷一摸裤袋,大声说道:“不好,我的钱没了。
”
小伙子说:“这就是你的50元钱。
”大伙一下地全摸不着头脑了。
那位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说:“对不起,让大家误会了。
刚才上车时非常拥挤,这位大爷口袋里的钱掉了出来,被那位女子悄悄踩到脚下,然后偷偷塞进袜子。
我本想直接让她把钱掏出来,正巧司机急刹车,她自己的钱包掉了出来。
我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主意。
(事情的原由交待得一清二楚)
听到这儿,大家恍然大悟,有人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帅小伙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再次高大起来。
(此处的”再次高大起来”,与前面的“心中不禁油然而生敬意”“帅小伙的形象在我心中一落千丈”等形成一条变化的情感线索)
现在,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但那位陌生的小伙子却一直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点题,呼应文首)
升格启示
升格后的作文,记事完整,能按时间顺序,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一清二楚,文脉非常清晰,时间、地点情节、人物一应俱全。
同时,文中“我”的心理随情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先是“油然而生敬意”,接着“一落千丈”,最后“再次高大起来”,前后连成一条线,悬念不断,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此文的成功格启示我们,记叙文要想做到记事完整,文脉清晰,首先要对所记叙的事情进行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要了然于胸,确保在记事过程中能够把来龙去脉交待清楚。
其次,要在记事过程中,巧设一条线索,把文章连成一个整体,这个线索可以是时间先后,可以是地点变换,可以是一个物品,也可以是一种情感。
第三,要在记事过程中,注意详略,如果全文只记一件事,一般重点记叙事情的发展和高潮;如果一篇文章中记几件事,与中心关联大的事、涉及主要人物的事要详写。
第四,要处理好上下文之间的过渡,在故事情节发生较大变化,或在两件事之间,可用过渡句(段)进行过渡。
最后,在写完一件(几件)有意义的事,塑造完一个(几个)鲜活的人物后,可抒发心中的所思所感,点明主题,升华主旨,给记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