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新标准与法规
- 格式:ppt
- 大小:9.26 MB
- 文档页数:59
复合肥浓度划分标准
复合肥根据氮、磷、钾总养分含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低浓度
(25%\~30%)、中浓度(30%\~40%)和高浓度复合肥(≥40%)。
1. 低浓度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在25%\~30%之间。
近年来,
复合肥市场在局部地区发生了两极分化,低浓度复合肥在市场上正逐渐萎缩。
2. 中浓度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在30%\~40%之间。
具体要根
据地域、土壤、作物的不同,选择经济、高效的复合肥。
3. 高浓度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在40%以上,主要用在经济作
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施用量应视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农学专家或查阅农学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国家复合肥执行标准
国家复合肥执行标准是指确定复合肥产品质量的规范性文件。
按照国
家相关法规要求,国家农业部制定了《农业肥料质量标准》和《氮、磷、钾复合肥(二、三种)》执行标准。
一、农业肥料质量标准
1.肥料名称和分类:按照营养元素含量和用途分类,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料和混合肥料。
2.质量指标:包括总氮、有效磷酸、酸溶钾等指标;并规定了含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3.包装和标志:要求肥料包装采用合适的材料,标注明肥料名称、种类、保质期、生产厂名、地址、生产日期等信息。
二、氮、磷、钾复合肥(二、三种)执行标准
1.肥料名称和分类:按照含氮、磷、钾比例分类,包括氮磷复合肥、氮钾复合肥、磷钾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
2.质量指标:不同种类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水分、酸碱度等指标
有所不同。
同时规定了含铅、镉、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
3.包装和标志:包装材料、标志和农业肥料质量标准一致。
国家复合肥执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农民使用的复合肥产品符合标准,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各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国化肥网 2011-01-29 10:48:14 来源:本网论坛【大中小】【关闭】【讨论】关键词: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表1中水分的要求和4.3除外)、第6章、第7章(7.5除外)和第8章(8.3除外)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代替GB 15063一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本标准与GB 15063一2001的主要差异是:——进一步明确了范围;——调整了高浓度产品的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的指标;——将水分改为以出厂检验数据为准;——增加了标明含氯的产品的氯离子含量指标,按低氯、中氯、高氯分别规定;——增加了用自动分析仪测定产品的氮、磷、钾含量,适用于快速检验;——将粒度和氯离子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写在附录A和附录B中;——增加了缩二脉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标注缩二脉含量的要求;——细化了产品包装标识的规定,增加了含尿素态氮的产品和含氯(高氯)产品的警示语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分别规定了粒度和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出厂产品应执行新标准;标准实施之日六个月后,市场上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产品外包装禁止标注GB 15063一200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C/TC 1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中国一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明洪、王连军、刘刚、郑树林、周兰影、刘俊会、杜显兰、杨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5063一1994、GB 15063一2001。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农业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钾、钙镁磷钾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掺混肥料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肥料新标准与法规精选随着农作物生产的需求不断增长,肥料的使用和质量问题越发引人关注。
为了保护土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并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肥料新标准与法规。
本文将精选介绍一些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肥料新标准与法规,以及其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一、欧盟肥料法规(EU Fertilizer Regulation)欧盟肥料法规是欧洲联盟对肥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管规定,于2019年生效。
该法规强调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保护,规范了肥料的市场准入和质量控制。
根据该法规的要求,肥料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规定,包括限制重金属含量、标识和包装要求等。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有机肥料的专门法规,鼓励有机肥料的使用和生产。
二、美国肥料法规(US Fertilizer Regulation)美国的肥料法规主要由美国农业部(USDA)和环境保护局(EPA)制定和管理。
美国农业部负责对肥料生产和质量控制进行监管,环境保护局则负责监管肥料对环境和水体的影响。
美国的肥料法规要求生产和销售的肥料必须进行注册和标识,以便进行质量控制和追溯。
此外,美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对于肥料中化学物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的限制标准,以保护农作物和环境的安全。
三、日本肥料标准与法规(Japan Fertilizer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日本的肥料法规由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负责制定和实施。
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肥料标准和法规,以确保肥料的质量和安全。
日本的肥料标准主要包括对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的要求,通过检测和质量监控来保证肥料的品质。
此外,日本还鼓励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技术的创新,以提高肥料的效益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中国肥料新标准与法规(China New Fertilizer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中国的肥料新标准与法规由农业农村部负责制定和实施。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肥料标准和法规。
复合肥执行标准复合肥是一种将多种营养元素混合而成的肥料,其执行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肥执行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就复合肥执行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复合肥的基本要求。
1. 养分含量。
复合肥的养分含量是其执行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因此复合肥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是执行标准的重点。
在制定复合肥执行标准时,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合理确定氮磷钾的含量比例,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2. 养分释放速度。
除了养分含量外,复合肥的养分释放速度也是执行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养分释放速度能够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够获得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3. 包装质量。
复合肥的包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肥料的保存和运输。
执行标准中对于包装材料、包装形式、包装规格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复合肥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损坏和养分流失。
二、复合肥执行标准的制定。
1. 依据法律法规。
复合肥执行标准的制定需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结合科学研究。
复合肥执行标准的制定需要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充分考虑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肥力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适合不同地区和作物种类的执行标准。
3. 参考国际标准。
在制定复合肥执行标准时,还需要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高我国复合肥的生产水平和质量。
三、复合肥执行标准的意义。
1. 保障农产品质量。
执行标准的制定能够规范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合理的复合肥执行标准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2号)《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已于2000年6月12日经农业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陈耀邦二000年六月二十三日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肥料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宣传肥料产品,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
第五条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广告宣传。
第六条肥料登记分为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两个阶段:(一)临时登记:经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田间示范试验、试销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临时登记。
(二)正式登记:经田间示范试验、试销可以作为正式商品流通的肥料产品,生产者应当申请正式登记。
第七条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登记申请第八条凡经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肥料生产者均可提出肥料登记申请。
第九条农业部制定并发布《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肥料生产者申请肥料登记,应按照《肥料登记资料要求》提供产品化学、肥效、安全性、标签等方面资料和有代表性的肥料样品。
有机无机复合肥标准
有机无机复合肥是一种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肥料,具有综合营养素含量高、养分释放平衡、作物生长效果好等优点。
以下是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相关标准和参考内容:
1. 氮、磷、钾含量标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氮、磷、钾含量应在20%~30%范围内。
2. 有机质含量标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有机质含量应在
30%~50%范围内。
3. pH值标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pH值应在6.0~8.0之间,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4. 重金属含量标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规定,不能超过安全限值。
5.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
6. 减少污染标准:生产和使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水、土、大气等方面的污染。
7. 资源循环标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应采用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资源浪费。
总之,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标准不仅要考虑肥料的营养素含量,也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因素,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
复混肥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详述1. 引言复混肥料是一种复合肥料产品,由多种农业营养元素组成,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复混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对其生产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其中,复混肥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是企业获得合法生产复混肥料产品的重要准入条件。
本文将详述复混肥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细则。
2. 申请条件2.1 申请者必须是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2 申请者必须具备固定的生产场所,并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护、卫生安全等要求。
2.3 申请者必须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4 申请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备复混肥料生产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3. 申请流程3.1 申请者向当地农业部门提交《复混肥料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表》及相关材料。
3.2 农业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材料完整且符合要求后,组织现场核查。
3.3 现场核查主要包括对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证其符合相关要求。
3.4 核查结果符合要求的,农业部门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3.5 评审通过后,农业部门将颁发《复混肥料产品生产许可证》。
4. 许可证管理4.1 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
4.2 许可证持有人必须按照许可证上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复混肥料产品的生产。
4.3 许可证持有人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4.4 许可证持有人必须按照要求定期向农业部门报送相关的生产和质量监测数据。
4.5 许可证持有人必须严格遵守许可证的使用规定,不得将许可证借用、转让或出售给他人。
5. 监督和处罚5.1 农业部门将对许可证持有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抽查。
5.2 如发现许可证持有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农业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并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处罚。
5.3 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登记管理办法(2017年修正本)第一条为了加强肥料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宣传肥料产品,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
第五条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广告宣传。
第六条农业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登记申请第七条凡经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肥料生产者均可提出肥料登记申请。
第八条农业部制定并发布《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肥料生产者申请肥料登记,应按照《肥料登记资料要求》提供产品化学、肥效、安全性、标签等方面资料和有代表性的肥料样品。
第九条农业部负责办理肥料登记受理手续,并审查登记申请资料是否齐全。
境内生产者申请肥料登记,其申请登记资料应经其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
第十条生产者申请肥料登记前,须在中国境内进行规范的田间试验。
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建议经农业部认定的产品类型,可相应减免田间试验。
第十一条生产者可按要求自行开展肥料田间试验,也可委托有关单位开展;生产者和试验单位应当对所出具试验报告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的肥料产品,登记申请不予受理:(一)没有生产国使用证明(登记注册)的国外产品;(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三)知识产权有争议的产品;(四)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产品。
新肥料包装标准去年以来,国家开始规范肥料生产企业生产的肥料销售包装的肥料标识,出台了《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Fertilizer marking-presentation and declaration)国家标准(GB 18382-2001)。
标准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自2002年7月1日起, 市场上停止销售肥料标识不符合该标准的肥料。
现将标识的主要内容刊登如下:一、肥料名称及商标1、应标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经规定的肥料名称。
对商品名称或者特殊用途的肥料名称,可在产品名称下以小1号字体予以标注。
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产品名称没有规定的,应使用不会引起用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
3、产品名称不允许添加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如“高效XX”、“XX肥王”、“全元素XX肥料”等。
4、企业可以标注经注册登记的商标。
二、肥料规格、等级和净含量1、肥料产品标准中已规定规格、等级、类别的,应标明相应的规格、等级、类别。
若仅标明养分含量,则视为产品质量全项技术指标符合养分含量所对应的产品等级要求。
2、肥料产品单件包装上应标明净含量。
净含量标注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三、养分含量:应以单一数值标明养分的含量。
单一肥料1、应标明单一养分的百分含量。
2、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可标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元素单质计,下同),应按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两种类型分别标明各单养分含量及各自相应的总含量,不得将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与主要养分相加。
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2%或(和)中量元素含量低于2%的不得标明。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1、应标明N、P2O5、 K2O总养分的百分含量,总养分标明值应不低于配合式中单养分标明值之和,不得将其他元素或化合物计入总养分。
2、应以配合式分别标明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百分含量,如氮磷钾复混肥料15-15-15。
二元肥料应在不含单养分的位置标以“0”,如氮钾复混肥料1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复混肥料(包括各种专用肥料以及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的三元或二元固体肥料);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复合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农业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钾、钙镁磷钾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掺混肥料等应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
缓释复混肥料同时执行相应的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3.1一199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8170一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 8569 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T 8572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T 8573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T 8574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GB/T 8576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真空烘箱法GB/T 8577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GB 18382 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T 22923 肥料中氮、磷、钾的自动分析仪测定法GB/T 22924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HG/T 2843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复混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3.2复合肥料 complex fertilizer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正文:----------------------------------------------------------------------------------------------------------------------------------------------------肥料登记管理办法(2006月23日农业部令第32号公布,2004年7月日农业部令第38号、2017年11月30日农业部令2017年第8号、2022年1月7日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肥料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宣传肥料产品,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肥料产品。
第五条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广告宣传。
肥料生产者生产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农用氯化钾镁、农用硫酸钾镁的,应当向农业农村部备案。
第六条农业农村部负责全国肥料登记、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协助农业农村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登记、备案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肥料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登记申请第七条凡经工商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肥料生产者均可提出肥料登记申请。
第八条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肥料生产者申请肥料登记,应按照《肥料登记资料要求》提供产品化学、肥效、安全性、标签等方面资料和有代表性的肥料样品。
《肥料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Fertilizer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了解并熟悉肥料行业相关的国家与地方标准与法规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肥料生产与市场供应需求,以相关标准与法规为依据,规范肥料市场行为。
(三)素质目标提高对肥料质量检测、判断、控制的综合能力。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国内主要的肥料相关标准与法规及其主要同内容。
(二)理解肥料相关标准与法规制定的现实需求与理论依据。
(三)掌握利用肥料相关标准与法规规范肥料生产与销售市场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第一章绪论2学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管理条例肥料登记肥料生产肥料销售肥料使用监督管理罚则附则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管理条例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确我国制定肥料相关管理法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制定相关标准与法规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肥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熟悉并掌握肥料登记、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等环节的相关条款及其内容。
建议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第二章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4学时肥料产品定义原理基本原则一般要求标识内容标签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标识印刷要求本章小结: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第三章肥料登记管理办法4学时总则— 2 —登记申请登记审批登记管理罚则附则本章小结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第四章常见肥料检验项目和标准6学时复混肥料检测项目农业用尿素检测项目农业用碳酸氢铵检测项目过磷酸钙检测项目钙镁磷肥检测项目农业用硫酸钾检测项目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检测项目有机肥料检测项目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检测项目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检测项目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检验项目本章小结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第五章肥料产品相关标准88学时GB 15063-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21633-2008 掺混肥料(BB肥)GB 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23348-2009 缓释肥料NY 525-2002 有机肥料— 3 —NY 227-1994 微生物肥料NY 884-2004 生物有机肥NY 411-2000 固氮菌肥料NY/T 797-2004 硅肥NY 1107-2010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428-2010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GB/T 17419-1998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GB/T 17420-1998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 2440-2001 尿素GB 535-1995 硫酸铵GB 536-88 液体无水氨GB 6549-1996 氯化钾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 3559-2001 农业用碳酸氢铵GB 2945-1989 硝酸铵GB/T 2946-2008 氯化铵GB/T 10510-2007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GB 20406-2006 农业用硫酸钾本章小结教学方法:课堂讲述第六章肥料方法相关标准8学时GB 8572-2010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 8573-2010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 8574-2010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钾重量法GB/T 8576-2010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GB/T 2441.1-2008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B/T 2441.2-2010 尿素测定方法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4 —GB/T 2441.3-2010 尿素测定方法水分测定卡尔费休法GB/T 2441.4-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铁含量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2441.5-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5部分:碱度容量法GB/T 2441.6-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重量法GB/T 2441.7-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粒度的测定筛分法GB/T 2441.8-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第8部分:硫酸盐含量目视比浊法GB/T 10209.1-2008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1部分:总氮含量GB/T 10209.2-2010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2部分:磷含量GB/T 10209.3-2010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3部分:水分GB/T 10209.4-2010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粒度本章小结教学方法:课堂讲述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理论课程考核方式成绩构成:考勤30%,平时10%,考试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