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表(附表二)
- 格式:xls
- 大小:95.74 KB
- 文档页数:135
土工试验报告表格土工试验报告表格土工试验报告表格( 铁建建 09 版) 土工试验报告(三)报告编号委托编号表号:铁建试报 60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 】27 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勘探点编号取样地点报告日期试验单位批准试验复核土工试验报告(二)表号:铁建试报 59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 】27 号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取样地点样品编号取样深度报告日期取样深度报告日期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土工试验报告(一)表号:铁建试报 58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 】27 号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取样地点样品编号复核批准单位(章)试验篇二:铁路工程试验报告表格(09版)( 土工)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勘探点编号取样地点土工试验报告(三)报告编号委托编号表号:铁建试报 60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 】27 号报告日期试验单位批准试验复核土工试验报告(二)表号:铁建试报 59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 】27 号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1/ 8工程名称委托编号取样地点样品编号取样深度报告日期取样深度报告日期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土工试验报告(一)表号:铁建试报 58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 】27 号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取样地点委托编号取样地点样品编号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篇三:土工实验报告二密度试验 2.1 基本原理:土( 体)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 g/cm3 或或 kg/m3,土的密度可分为天然密度(湿密度)和干密度两种。
,土的密度可分为天然密度(湿密度)和干密度两种。
2.2 试验方法及适用范围 ?环刀法:一般适用于原状样中的细粒土,未受扰动的砂土,以环刀法:一般适用于原状样中的细粒土,未受扰动的砂土,以及形状规则的土体。
蜡封法:适用于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易碎裂的难以切割的土体。
1粉煤灰的级配组成颗粒分析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 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粉煤灰颗粒用筛分试验来测定, 对粒径小于0.075mm 的粉煤灰颗粒用密度计法测定。
选取200g 的试验土样, 选用直径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075mm 的筛子, 按直径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将试验土样缓慢均匀的倒入最上层, 均匀摇晃20min 左右, 测量留在各个筛子上土样的质量并记录。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可按式1.1计算, 即A s Bm X d m(1.1)式中X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占总质量的百分比(%);A m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B m ——当细筛分析时或用密度计分析时为所取的试样质量(g ); s d ——粒径小于2mm 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 粉煤灰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如图2.1所示。
表1.1筛分结果分析表图1.1颗粒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按式1.2计算:6010u d C d =(1.2) 60100.283.080.091u d C d === 曲率系数按式1.3计算:2301060c d C d d =⨯ (1.3) 223010600.16 1.000.0910.28c d C d d ===⨯⨯式中u C ——不均匀系数;c C ——曲率系数;——限制粒径, 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60%的粒径(mm );30d ——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30%的粒径(mm );——有效粒径, 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10%的粒径(mm )。
我国《土的分类标准》规定:当 <5时, 为级配不良的土。
可见, 粉煤灰的级配不良。
由试验结果可知, 在0.075~2mm 范围内(砂粒组)有87.56%, 在小于0.075mm 范围内(细粒组)有11.31%。
2尾矿的含水率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 它反映土的状态, 它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力学性质随之而异;它又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项指标的依据, 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岩土体分类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评估区岩石建造以及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分软质岩类二大类,其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一)松散土类工程地质岩组包括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坡积层以及残积层。
1、人工填土层(Q ml,层号①)根据土性及成因,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1)素填土(层序号①):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层厚 1.20~9.10m、平均厚度4.70m。
层面标高为81.70~92.70m。
其特征为:浅黄色,为平整场地期间从附近开挖山体回填,主要成分为砂质粘性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及分层碾压,松散状。
本层采土工试样2件(原报告:1件),结果是:压缩系数0.09~0.64MPa-1,平均值为0.37MPa-1(原报告:0.48 MPa-1),压缩模量2.79~19.20MPa,平均值为6.46MPa(原报告:4.01 MPa)。
本层作标贯试验4次,剔除异常值后修正击数N范围值为4.7~8.3击,平均6.0击。
2、冲积层(Q al,层号②)根据颗粒大小可划分为两个亚层。
含淤泥质粘土(层序号②-1):含淤泥质粘土层: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层厚0.80~3.10米、平均厚度1.88米。
层顶标高80.95~85.10米。
其特征为:灰黑色,饱和,软塑状。
主要成分为粘粒,含较多砂砾(原报告:砂粒)。
见于ZK12、ZK14、ZK15、ZK18、ZK19、ZK22、ZK23、ZK30、ZK31、ZK32中。
本层作标贯试验7次,剔除异常值后修正击数N范围值为3.3~3.5击,平均3.5击,标准差0.077,变异系数0.22(原报告:0.022),标准值3.4击。
本场地取土样6件,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准值:含水率w=41.5%,孔隙比e=1.150,液性指数I L=0.97,压缩系数a1-2=0.66MPa-1,压缩模量Es=3.29MPa。
粉质粘土(层序号②-2):粉质粘土层:场地局部分布,揭露层厚0.50~6.60米,平均厚度2.22米。
试表编号试验表格名称S101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S102 含水量试验记录表S103 击实试验记录表S104 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S105 颗粒分析试验记录S105附表粒径分配曲线获取积分S106 承载比(CBR)试验(一)S107 承载比(CBR)试验(二)S108 承载比(CBR)试验(三)S109 CBR与标准击实试验对照记录表(四)S110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记录表S111 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S112 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S113 压实度试验记录表(核子仪法)S114 土工合成材料单位面积质量试验记录表S115 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试验记录表S116 天然稠度试验记录表S117 无荷载膨胀量试验记录S118 强烈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记录表S119 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S120 泥浆性能试验记录S121 隧道锚杆抗拉拔力试验记录S201 粗集料干筛法筛分试验S202 粗集料水筛法筛分试验S203 碎(砾)石压碎值、磨耗及软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S204 粗集料冲击值试验S205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记录S206 碎(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游标卡尺法)S207 碎(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规准仪法) S208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记录(容量瓶法)S209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记录(网篮法)S210 粗集料含泥量试验记录(筛洗法)S211 集料含水率、饱和面干吸水率试验记录S212 破碎砾石含量试验记录S213 粗集料磨光值试验记录S214 粗集料磨耗试验记录(洛杉矶法)S215 粗细集料有机杂质含量试验记录表S216 石料吸水率、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S217 石料含水率试验记录S218 石料密度试验记录(比重瓶法)S219 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记录(蜡封法)S220 石料毛体积密度试验记录(静水称量法)S221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干筛法)S222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水洗法)S223 细集料压碎值试验记录S224 细集料亚甲蓝值试验记录S225 细集料棱角性试验记录(流动法)S226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容量瓶法)S227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记录S228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记录S229 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S230 矿粉筛分及亲水系数试验记录S231 矿粉密度试验记录S232 石灰化学分析记录表(简易测定法)S233 石灰未消解含量试验记录S234 金属拉力试验记录S235 钢筋冷弯试验记录S236 钢筋焊接接头拉力试验记录S237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S238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S30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S302 混凝土坍落度及密度试验S303 水泥砼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记录表S304 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记录S305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S30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S307 混凝土(砂浆)抗渗性试验报告S308 混凝土(砂浆)抗渗性试验记录S309 水泥混凝土路面钻孔取芯及强度试验记录S310 回弹法混凝土强度试验记录S311 孔道压浆水泥浆试验记录S312 砂浆配合比设计S313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S401 混合料级配组成试验记录S402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S403 水泥(石灰)剂量测定试验记录表(EDTA滴定法) S404 水泥稳定粒料层钻孔取芯试验记录S405 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记录表S406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记录表S407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记录表S408 乳化沥青试验S409 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记录表S410 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记录表S411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试验记录表S412 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试验S413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记录S414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S415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离心分离法)S416 沥青混合料组成分析(抽提法)试验记录S417 沥青路面密度试验记录表(钻芯法)S418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试验记录(核子密度仪法)S419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S420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试验记录表S421 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试验记录表S501 现场压实度试验台帐S502 隧道锚杆抗拉拔力试验台帐S503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台帐S504 水泥试验台帐S505 水泥混凝土抗压试验台帐S50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台帐S601 进场报验汇总表S602 砂、石材料进场报验汇总表S603 钢筋试验汇总表S604 水泥试验汇总S605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汇总表S606 路面基层混合级配试验汇总表S607 沥青试验汇总表S608 沥青路面压实度及厚度试验汇总表S609 马歇尔稳定度及油石比试验汇总表S610 标准击实试验汇总表S611 土工类试验汇总表S612 水泥混凝土抗压试验汇总表S613 水泥浆及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汇总表S614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汇总表S615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汇总表S616 隧道锚杆抗拉拔力汇总表S617 砼抗渗试验汇总表S618 现场压实度试验汇总表S619 无侧限抗压强度汇总表S620 路面厚度评定汇总表S621 路基、路面弯沉值评定汇总表S622 外送试验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