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 格式:ppt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1
第五章口蹄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口蹄疫的概念及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分类;(2)掌握口蹄疫的流行特点;(3)掌握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4)掌握口蹄疫的防制措施;二、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诊断口蹄疫,归纳总结防制措施的能力,学生能独立动手制定合理的综合防制方案三、教学重点:(1)口蹄疫的概念、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分类(七种主型之间无交叉抗原特性)。
(2)口蹄疫的流行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3)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虎斑心)(4)口蹄疫的防制措施(对其它传染病举一反三)。
四、教学难点:(1)口蹄疫大流行的原因(2)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五、教学过程: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
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动植物类群的图片。
2.学生:把自己的书架和衣物进行分类整理,以图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前置性作业)【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物分类二.植物的分类己想要的东西,了解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物也需要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
学生看书80页发表观点。
小组讨论,复习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
小组看图讨论,完成填空。
汇报交流。
小组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也是一样。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可很多珍贵的动植物濒临灭绝。
中国牛业科学2020,46(3) :89-91China Ca t lScinc%疫病防治多种动物布鲁氏菌病检测及防控建议王淑芳,闫海全(天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天祝733299)摘要:天祝县是甘肃省羊布病防控一类区,采取羊免疫为主,检疫、监测相结合的多举共同防控措施。
布病是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为了解县域其他动物布病感染情况,2019年对马、 鸡、马鹿、猪、羊驼等动物做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马鹿阳性率较高达23.5% ,马初筛阳性2例。
据调查分析,有防控措施执行不严等许多原因,并对此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多种动物;布鲁氏菌病;检测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111 (2020)06-0089-0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 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早 已经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定为人的乙类传染病,动物的二类传染病,该病一直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2018年列为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病种之一*收稿日期#2020-06-12 修回日期:2020-06-19作者简介:王淑芳(1972&),女,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监测工作**通讯作者:闫海全(1983—),男,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防控监督*1天祝县畜间布病流行情况2005年天祝县被甘肃省动物疫控中心定为列为动物布鲁氏菌病定点监测县*监测对象为牛羊,其中以羊为主*每年检测数量4 000份以上,实际 2005年以前每年都有布病监测任务,只是数量少,仅200份*结果是2000年至2010年没检测出阳性,2011年始阳性家畜不断出现,其中2013年羊阳 性率为4-14%,牛0. 83%,成为甘肃省羊布病流行 一类区* 2016年开始,天祝县作为甘肃省布病免疫县之一,对3月龄以上羊进行强制免疫(种羊场和种公羊除外),形成检疫、监测和免疫相结合共同防控牛羊布病,但多年以来,对天祝县其他动物没做过布病感染调查,为了解布病在多种动物的感染情况, 今年对天祝县马、鸡、马鹿、猪、羊驼等动物采集样品,做了血清学检测*2动物来源马:采自打柴沟镇3个村156份血样;猪:采自 12个乡镇30个村146份血样;鸡:来自6乡镇12个村 76 血样;:天 种 场 15 血样; 马鹿:来自甘肃创兴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98份血样,合计样品共491份样品*采样时间均是2019年*33.1检测方法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平板凝集实验初筛,阳性者再作试管凝集试验确诊*3.2诊断液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批号$1700406014,及阴阳血清,均来源于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 管凝集抗原批号010041904,及阴阳对照血清,均来 源于青岛立见诊断发展中心*4结果与分析多种动物 虎板凝集和 管凝集性率结 1*1) 表中显示天祝县马和马鹿均有布病感染,其余均为0*说明马鹿和马对天祝县流行布病菌种易, 马 性 马, 、 、 不 * 马血样平板凝集有2例阳性,确诊时均为阴性(其中1例样品有沉淀),样品来自1个乡镇3个村,采样不广 泛,下一步应全县广泛采样重新检测,准确了解马布病感染情况,再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2) 马鹿场为野生动物人工驯化养殖场,自繁自90中国牛业科学第46卷养,一直以来自行防控动物疫病,没列为全县布病监知布病感染率,可见养殖者对布病知识的缺乏和不测范畴,2019年出省调运活鹿作实验室检测时才得重视。
多种动物共患病(巴氏杆菌病)多种动物共患病(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影响多种动物,包括牛、羊、猪、犬等。
这种病菌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的特点,给动物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重点探讨多种动物共患巴氏杆菌病的原因和防控措施。
一、巴氏杆菌病在多种动物中的传播巴氏杆菌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包括病畜分泌物、胎盘、堕胎胎儿等。
多种动物共患巴氏杆菌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动物在农场或养殖场中共同生活、共同饮食,感染源的传播范围较广。
此外,不合理的畜牧管理和卫生措施也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二、巴氏杆菌病给动物健康带来的危害巴氏杆菌病对多种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首先,巴氏杆菌感染会导致动物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发热、抖颤、乏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其次,巴氏杆菌病会引起动物的生殖问题,如流产、不育等,这对畜牧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巴氏杆菌病对动物的肉质和奶品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给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了隐患。
三、多种动物共患巴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种动物共患巴氏杆菌病,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定期体检、排除法管理、隔离患病动物等。
通过规范的养殖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疾病感染并进行控制,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包括定期消毒、清洗饮水设施、隔离和消毒病畜及其分泌物等。
这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减少感染机会。
3. 定期疫苗接种: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给动物接种合适的疫苗,以增强其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4. 加强监测和报告:养殖场需要加强对巴氏杆菌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情的扩散。
5. 提高兽医技能和意识:提高养殖场饲养员和兽医的兽医技能和防控意识,加强对巴氏杆菌病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及时排除患病动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复习思考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五年二月目录项目一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复习思考题 (3)项目二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治---复习思考题 (7)项目三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复习思考题 (13)项目四猪的主要传染病---复习思考题 (24)项目五家禽主要传染病---复习思考题 (41)项目六牛羊主要传染病---复习思考题 (59)项目七其他动物传染病---复习思考题 (70)项目一动物传染病的传染和流行过程---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感染;2、疫源地;3、地方流行性;4、传染病;5、局部感染;6、全身感染;7、隐性感染;8、显性感染。
二、填空题1、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有( ) 、( )、( )和(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 ( )、( )和( )3、按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可将感染分为 ( ) 和 ( )三、单项选择题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A、疫源地、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B、病原体、动物机体和外界环境C、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D、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和外界环境E、病原体、动物机体和传播媒介2、流行性是指( )A、流行范围可扩大到几个省或全国,甚至波及几个国家B、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中出现比平时多的病例C、在一个畜群或地区,有规律的出现较多的病例D、在一个畜群或地区,短时间内出现很多病例E、在一个畜群或地区,持续不断的出现较多的病例3、针对易感动物的疫病防治措施是( )A、消毒环境B、隔离病畜C、免疫接种D、药物治疗E、杀虫灭蚊4、动物感染病原后没有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称为( )A、内源性感染B、隐性感染C、交叉感染D、持续性感染E、潜伏感染5、疫源地是指( )A、传染源及排出病原体污染的地区B、病畜所在的地区C、传染病流行的地区D、被病原体污染的地区E、易感动物所在的地区6、确定某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的根据是( )A、最短潜伏期B、最长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病程E、发病周期7、某种动物疫病呈散发性可能有很多个原因,但下列原因中与之无关的是( )A、动物群体对该病的免疫水平普遍较高B、该病的隐性感染比例较大C、该病的传播需要一定条件D、该病的病原毒力弱E、破伤风需厌氧,深创和感染破伤风梭菌同时存在时才发病8、能反映疫病流行情况,说明整个疫病的流行过程的是( )A、发病率B、感染率C、死亡率D、病死率E、存活率9、我国畜禽防疫工作的方针是( )A、防治结合B、养防结合C、预防为主D、治疗为主E、综合防疫10、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
第三章第三章节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1】、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婴儿、幼畜和家禽的传染病。
(1)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病原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 属肠杆菌科,埃希菌属B 为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的直杆菌C 为兼性厌氧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D 大肠杆菌的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种E 病原性大肠杆菌有: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败血性大肠杆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等(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主要发生于幼龄仔畜、婴儿和家禽B 病畜、带菌动物和污染环境为其主要传染来源C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为次要途径D 环境因素、初乳、饥饱、饲料变化等能诱发本病E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犊牛和羔羊多发于冬春舍饲时间(3)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描述正确的是()A 仔猪黄痢发病日龄为10-20日龄,拉灰白色糊膏状粪B 仔猪白痢发病日龄为1-7日龄,拉黄色糊状稀粪C 仔猪水肿病发病日龄为30-40日龄,眼和颈部水肿D 仔猪水肿病多见于体格消瘦者,体温变化明显,高致死率E 仔猪白痢病者最终不能自愈【2】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马羊还表现流产,人以食物中毒多见。
(1)沙门氏菌病病原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B 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C 绝大多数不发酵葡萄糖,但能发酵乳糖D 一般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但在三糖铁琼脂上常产生H2SE 周生鞭毛运动(2)下列关于沙门氏菌病的病变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肝肿胀,表面有极为细小的坏死点B 盲肠、结肠、肠壁粘膜上覆盖着一层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C 系膜淋巴结索样肿胀,充血出血D 肤粗糠样浅表坏死E 十二指肠部位粘膜弥散性坏死,肠壁增厚(3)下列关于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方法不正确的是()A 防止病原的引入B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C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D 对畜禽可以采用菌苗做免疫预防E 对畜禽可以选用经药敏试验有效的药物防治【3】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畜、禽、兽的急性、热性、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病原体,可能导致疾病在两者之间传播。
以下是一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案例:1. 流感(Influenza):- 流感病毒在人类和多种动物中都有感染的可能,包括家禽、猪和马。
特定的流感亚型,如H1N1和H5N1,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
2. 结核病(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它可以影响人类、牛和其他哺乳动物。
在某些情况下,人类可以通过与感染的动物接触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3.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布鲁氏菌感染可以在人类和多种动物中传播,包括牛、羊、猪和狗。
人类通常通过食用感染的动物产品或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而受到感染。
4. 炭疽病(Anthrax):- 炭疽病是由芽孢杆菌引起的,可以影响人类和多种哺乳动物。
动物可能通过摄入或吸入芽孢而感染,而人类可能通过与感染的动物或动物产品接触而感染。
5. 寨卡病毒(Zika Virus):-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但也可以通过性传播。
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也可能是病毒的宿主。
人类可以通过感染的蚊子叮咬或与感染的动物接触而感染。
6.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猫抓病是由猫抓或咬伤传播的,病原体是一种叫做弓形虫(Bartonella henselae)的细菌。
感染猫抓病的猫通常是病原体的宿主。
7. Q热(Q Fever):- Q热是由可在人类和多种动物中传播的库贝杆菌引起的。
感染通常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分泌物而发生。
这些案例突显了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复杂性,强调了人类与动物之间密切联系的影响。
有效的疫病防控需要综合卫生和兽医措施,以降低跨物种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