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气调保鲜技术共6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89 MB
- 文档页数:63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气调方法近年来,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发展很快,其中采用降温、降氧、控制二氧化碳及乙烯含量的气调保鲜是世界上果蔬贮藏的最先进方法。
本文介绍了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气调的方法、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工艺条件。
一、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气调贮藏简称CA,是指在特定的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方法。
正常大气中氧含量为20.9%,二氧化碳含量为0.03%,而气调贮藏则是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调节空气中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即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降低氧的含量至2%-5%,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到3-5%,这样的贮藏环境能保持果蔬在采摘时的新鲜度,减少损失,且保鲜期长,无污染;与冷藏相比,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更趋完善。
新鲜果蔬在采摘后,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分解消耗自身的营养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由于呼吸要消耗果蔬采摘后自身的营养物质,所以延长果蔬贮藏期的关键是降低呼吸速率。
贮藏环境中气体成份的变化对果蔬采摘后生理有着显著的影响:低氧含量能够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作用,微生物生长;适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呼吸作用,对呼吸跃变型果蔬有推迟呼吸跃变启动的效应,从而,延缓果蔬的后熟和衰老。
乙烯是一种果蔬催熟剂,控制或减少乙烯浓度对推迟果蔬后熟是十分有利的。
降低温度可以降低果蔬呼吸速率,并可抑制蒸发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而对某些冷害敏感的果蔬来说,仍然很高。
采用气调贮藏法才能有效地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成熟和老化)及有关有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达到延长果蔬贮藏保鲜的目的。
因此,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一种先进的果蔬贮藏方法。
近年来我国山东、陕西、河南、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福建等地已先后建立了气调综合冷藏库。
二、气调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四种:塑料薄膜帐气调、硅窗气调、催化燃烧降氧气调和充氮气降氧气调。
1、塑料薄膜帐气调法利用塑料薄膜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不同渗透性和对水透过率低的原理来抑制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水蒸发作用的贮藏方法。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摘要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远远地超出我们的预料。
同时,食品不仅是一种基本需要,而且也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如今,消费者高度重视易腐食品的纯正口味,长保质期和有吸引力的外观包装.因此,食品工业开发新的食品包装技术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顾客对高质量不断增加的需求,使用改良气体包装易腐食品演变为一个市场趋势。
气调保鲜包装国外又称MAP或CAP、国内称气调包装或置换气体包装、充气包装。
是采用具有气体阻隔性能的包装材料包装食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将一定比例O2+CO2+N2,N2+CO2,O2 +CO2混合气体充入包装内,防止食品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发生质量下降或减缓质量下降的速度,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提升食品价值。
关键字保鲜食品安全包装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气调包装的发展史早在12世纪初期,从新西兰用船将新鲜的牛肉运到英国时,就通过增加车厢或库房里CO2和降低O2来运输或贮藏鲜肉。
1930年,美国研发人员发现,放在密封冷藏库里的苹果和梨的呼吸活动降低了库房内O2的含量,增加CO2含量,明显降低水果呼吸速度,使保鲜期达到6个月,冷藏保鲜期延长了1倍,1950年这种利用呼吸自身气调的贮藏方式在美国各地得到很大发展.1970年,丹麦Irma零售连锁链在哥本哈根配送中心集中生产店鲜肉气调包装首次成功地供应整个丹麦。
、1976年,与丹麦先进的肉类产品制造商合作,MULTIVAC 和WITT-GASETECHNIK用混合气体取得的第一个包装的新鲜肉类.1980年英国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约占约占欧洲这内包装食品市场地一半。
约有38%以上地新鲜红肉采用气调包装,到1982年销售总额增加了300%21世纪以来,美国和加拿大约80%到牛肉销售由肉类包装生产商以分割肉真空包装形式供应给零售商、旅馆、餐馆和机关食堂.在英国目前所有到食品零售连锁链都销售气调包装的食品,在法国,占新鲜食品市场很大部分都棍子面包气调包装特别成功。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果蔬气贮调藏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果蔬贮藏方法。
采收后的果蔬是有生命的活体,在贮藏过程中仍然进行着以呼吸作用为主的新陈代谢活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并释放一定的热量。
结合冷藏技术,在维持果蔬正常生理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环境中的气体成分。
适当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抑制新鲜果蔬的呼吸作用,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新陈代谢速度,减少养分和其他物质的消耗。
低氧气高二氧化碳环境还能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消弱乙烯的生理作用,抑制某些生理病害发生发展的作用,减少贮藏过程中的损失。
从而达到果蔬更持久保鲜的目的。
气调贮藏的方法:一、人工气调贮藏(CA)是指在相对密闭的环境和冷藏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需要,采用机械气调设备,人工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浓度并保持稳定的一种贮藏方法,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能够严格控制(氧气含量2-5%,二氧化碳含量3%以上),而且能做到与贮藏温度密切配合,因而贮藏效果好。
二、自发气调贮藏(MA)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如塑料薄膜密闭),依靠贮藏产品自身的呼吸作用和塑料膜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气性,自发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气调贮藏方法。
塑料薄膜密闭气调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可设置在普通冷库内或常温贮藏库内,还可以在运输中使用,是气调贮藏中的一种简便形式。
MA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薄膜单果包装贮藏主要用于苹果、梨、及柑橘等水果的贮运,多选用0.01~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
2、薄膜袋封闭贮藏将果蔬放在塑料薄膜袋内,密封后贮藏。
3、塑料大帐贮藏果蔬装于透气的包装箱中码跺,码好的跺用塑料帐罩住,再使帐子密闭。
在帐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气袖口和出气袖口检测并调节气体。
4、硅窗气调贮藏硅胶膜对氧气和二氧化碳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适当的透气比,用硅窗镶在塑料帐或塑料袋上作为气体交换窗,通过调节硅窗的面积可以自动调节内部气体成分,达到气调效果。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原理及方法目前常用的气调方法有如下四种:塑料薄膜帐气调、硅窗气调、催化燃烧降氧气调和充氮气降氧气调。
1、塑料薄膜帐气调法:利用塑料薄膜对O2和CO2 有不同渗透性的原理来抑制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和水蒸发作用的贮藏方法。
塑料薄膜一般选用0.12mm 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薄膜或0.075~0.2mm 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由于塑料薄膜对气体具有选择性渗透,可使袋内的气体成份自然地形成气调贮藏状态,从而推迟果蔬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延缓衰老。
对于需要快速降O2 的塑料帐,封帐后用机械降O2 机快速实现气调条件。
但由于果蔬呼吸作用仍然存在,帐内CO2 浓度会不断升高,应定期用专门仪器进行气体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气体成份的配比。
2、硅窗气调法:根据不同的果蔬及贮藏的温湿度条件选择面积不同的硅橡胶织物膜热合于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贮藏帐上,作为气体交换的窗口,简称硅窗。
硅胶膜对O2 和CO2 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适当的透气比,可以用来调节果蔬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达到控制呼吸作用的目的。
选用合适的硅窗面积制作的塑料帐,其气体成份可自动衡定在O2 含量为3%~5%;CO2 含量为3%~5%。
3、催化燃烧降氧气调法:用催化燃烧降氧机以汽油、石油液化气等燃烧与从贮藏环境中抽出的高氧气体混合进行催化燃烧反应,反应式如下:以汽油为例:由反应式可见,空气中氮气不参加上述反应,式中的H2O 是蒸汽状态的水,可用冷凝法排除,反应后无氧气体再返回气调库内,如此循环,直到把库内气体含氧量降到要求值。
当然这种燃烧方法及果蔬的呼吸作用会使库内CO2 浓度升高,这时可以配合采用二氧化碳脱除机降低CO2 浓度。
4、充氮气降氧气调法:从气调库内用真空泵抽除富氧的空气,然后充入氮气,这两个抽气、充分过程交替进行,以使库内氧气含量降到要求值,所用氮气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用液氮钢瓶充氮;另一种用碳分子筛制氮机充氮,其中第二种方法一般用于大型的气调库。
简易番茄气调储藏两法
气调贮藏应在10-13℃下,保持贮藏环境中有2%-4%的氧和3%-6%的二氧化碳。
当氧低于2%时,果皮会出现局部下陷和浅褐色斑痕,严重时果皮变白,果蒂部腐烂。
二氧化碳过高时,果皮上会出现白点,然后转为棕色斑点。
气调方法也有好几种,现介绍两种简易气调方法。
1、塑料薄膜大帐气调贮藏
用0.1mdash;0.2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成密闭塑料帐,容量1000-2000千克,帐内加消石灰(果重的l%mdash;2%)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
氧不足时充入新鲜空气。
由于帐内湿度较高,果实易感染发病,加防腐剂可控制病害发生,可通入0.2%氯气,每2-3天施用1次;或将0.5%的过氧乙酸放在垛内,效果与氯气相仿;也可用漂白粉代替氯气,用量为果重的0.5%,有效期为10天;还可用0.05?D0.1毫升/升仲丁胺,每月使用1次。
帐内加入浸透饱和高锰酸钾的砖块,吸收乙烯,效果更好。
2、塑料薄膜袋小包装贮藏法
将西红柿放入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扎紧袋口,放人冷库,每隔2mdash;3天,开袋放风,果实转红后,袋口不必扎紧,每袋5千克,防腐措施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