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导尿常见问题防范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8.22 MB
- 文档页数:30
留置导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摘要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操作中易出现尿道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尿管滑出等护理问题。
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
关键词导尿;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上使用的留置导尿管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刺激性小,使病人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的质量。
1 常见护理问题1.1 尿道疼痛1.1.1 解剖因素男性尿道全长16~22 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上尿管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其强烈收缩,增加了插管的难度,给患者带来痛苦。
1.1.2 操作因素操作粗暴,插管速度过快,尿管型号过粗,润滑准备不够均会损伤尿道,而造成疼痛。
1.1.3 患者身体因素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2]。
1.1.4 患者心理因素患者高度紧张使腹肌不能放松,进而引起尿道痉挛,使尿道阻力增大,插管时引起疼痛[3]。
1.2 出血1.2.1 气囊导尿管未进入膀胱完成常规导尿操作步骤后,导尿管气囊尚在尿道中,向气囊注入液体,致使未进入膀胱的充液气囊嵌顿在尿道内[4],膨胀的水囊就会将尿道膜部撑破,而致黏膜出血。
1.2.2 尿管牵拉过度使气囊滑入尿道狭窄处嵌顿,损伤尿道,造成出血。
1.2.3 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实施导尿术时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囊内注入液体,造成患者尿道损伤,引起出血。
1.2.4 气囊导尿管质量不合格拔管时不能将气囊内的液体完全抽回,致使拔管时造成患者尿路黏膜损伤;气囊漏液,导致尿管滑出,需反复插管,以致黏膜水肿、出血[5]。
1.3 拔管损伤①注水管阻塞,气囊内液体未能完全抽出,直接拔管损伤尿道。
②气囊表面形成尿垢,使体积增大不易拔出。
③患者烦躁不安,自行将尿管强行拔除。
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尿路感染预防: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实施导尿术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或尿套;3、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4、鼓励患者多饮水,自然冲洗尿路。
5、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6、避免误入阴道。
7、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防止尿液返流。
处理:1、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使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
2、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保持尿道口清洁,做好会阴护理。
(二)虚脱及尿道出血预防:1、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2、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神志等,;3、凝血机制严重障碍的患者,导尿术前应尽量予以纠正;4、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应尽量选择口径较小的导尿管,做好充分润滑,操作轻柔。
5、气囊内注入液体要适量,以5~15ml为宜,防止牵拉变形进入尿道。
处理:1、发现患者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体位;2、适当补充能量,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等穴位;或针刺合谷、足三里等;3、报告医生,有血尿者积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三)尿道黏膜损伤预防:1、插管前常规润滑导尿管,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操作手法宜轻柔,插入速度要缓慢。
2、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2、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胱,球囊充液膨胀而压迫损伤后尿道;3、耐心解释,待患者安静后再进行插管;处理:1、导尿所致的粘膜损伤,轻者无需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治疗即可痊煎。
2、保护受损黏膜。
3、做好会阴护理。
(四)暂时性性功能障碍预防:1、导尿前反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清楚导尿本身并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动作轻柔,避免发生任何其它并发症;处理:一旦发生性功能障碍,给予心理辅导,如无效,由男性科医师给予相应治疗。
男病人留置导尿术常见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男病人留置导尿术并发症:
1.尿道黏膜损伤
2.尿路感染
3.尿道出血
4.虚脱
二.预防措施:
1.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2.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较软的导尿管。
3.充分润滑导尿管,尤其是气囊处。
操作手法轻柔,插入导尿管时速度要缓慢,切忌强行插管,避免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4.对于前列腺增生者,遇插管有阻力时,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和润滑尿管,必要时请专科医生处理。
5.插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见尿液流出后继续前行5cm以上,充液固定后再回拉至有阻力感处(一般2-3cm),这样可避免导尿管未进入膀胱,球囊充液膨胀而压迫、损伤尿道。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会阴部消毒到位、彻底。
7.插入导尿管后,放尿不宜过快。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虚
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
三.处理措施:
1.发现患者虚脱,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给予患者温开水或糖水饮用,如以上述处理无效,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医生抢救。
2.导尿管所致的黏膜损伤,观察血尿情况,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男病人导尿的注意事项男病人导尿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医疗操作,它能够帮助患者排尿,减轻膀胱压力,预防尿液滞留等问题。
然而,由于操作的特殊性,导尿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男病人导尿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导尿操作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掌握了相关技巧的医院工作人员才能进行导尿操作。
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有资质的医生,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其次,导尿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导尿前应先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同时,准备好所需要的导尿包、导尿管、消毒液等物品。
导尿操作前还需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配合和理解。
导尿时还需注意导尿管的选择和使用。
导尿管一般分为硅胶导尿管和橡胶导尿管两种。
硅胶导尿管具有柔软、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长期导尿;橡胶导尿管适用于短期导尿。
导尿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导尿管的导入角度应适当,避免弯曲,以免影响尿液的流出。
在导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导尿管的通畅。
导尿管一旦堵塞将导致尿液无法排出,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在导尿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尿液排出情况,如果发现有阻塞现象,应该及时更换导尿管,或者通过灌注生理盐水来疏通。
同时,导尿过程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导尿的操作虽然是由医护人员进行的,但是由于涉及到患者的生殖器官,所以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
洗手、戴手套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导尿后也需要做好护理工作。
导尿后要及时清洗患者的生殖器官,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每次排尿后,应将导尿袋妥善固定,避免拉扯导尿管。
导尿期间还应注意患者的排尿情况和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最后,患者导尿后还需要及时注射预防感染的药物。
导尿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导尿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情况给患者注射红霉素或其他预防感染的药物,避免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男病人导尿是一项需要注意细节和卫生的操作。
导尿术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插管困难或失败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异物,结石,假道存在,尿道断链,尿道闭锁等都是导致导尿管插入困难或失败的原因,另外医护人员对于男性三个狭窄两个弯曲生理结构不熟悉及操作不熟练,患者因紧张而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及患者无法配合也会使导尿管插入困难或失败。
(1)病理因素;病理因素是导致导尿管插管困难或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以评估患者尿道口大小,可能存在的疾病及插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非常重要的。
1)前列腺增生和尿道狭窄是导尿管插管困难或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对于此类病人可以行液体加压扩张插管法,即在插管前用注射器向尿道内加压注入20毫升润滑剂(石蜡油,麻醉药或其混合物)后进行插管。
如果任无法插入,则应重新选择导尿管或者应用导管内导丝。
2)对于尿道内存在异物或结石导致插管困难或失败的病人应先在膀胱镜直视下清除异物或结石,在进行插入导尿管操作可大大提高其成功率。
3)尿道内假道存在及尿道损伤亦可导致导尿管插入困难或失败,对于此类病人可在膀胱镜下置入输尿管导管,在导管的引导下可以顺利插入导尿管,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尿道损伤及尿道损伤加重。
(2)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对于男性三个狭窄两个弯曲生理结构不熟悉及操作不熟练使导尿管通过生理狭窄困难或者无法通过都是导尿管插管困难或失败的原因。
准确掌握男性尿道生理狭窄及熟练的操作技术能有效的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3)患者因素: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因恐惧紧张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是导尿管插入困难或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操作前向病人解释,做好术前指导和心理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操作中动作轻柔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因素导致的导尿管插入困难或失败,必要时可向尿道内注入适量麻醉药辅助插管。
2 尿道损伤导尿管过粗,润滑不充分,暴力操作,气囊在尿道内即开始注水,未抽出气囊内的水而强行拔管等均是引起尿道损伤的原因。
避免尿道损伤的解决方法为: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对于评估有尿道狭窄者可选择更细的导尿管,甚至可选择鼻胃管,吸痰管或硬膜外导管,充分润滑导尿管,操作中动作应尽量轻柔,引导病人配合插管,若插入困难应仔细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切忌暴力插管,同时插管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
导尿导不进去的原因及处理1、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插管不顺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前列腺增生,后尿道变窄、变细。
应对措施:(1)摆好体位让患者摆好体位:两腿尽量分开,以缓解前列腺部的压迫。
(2)请泌尿外科医生会诊。
(3)2%利多卡因10ml推入尿道保留5min。
(4)5ml石蜡油推入尿道。
(5)可用带导丝的尿管进行插管。
(6)运用男性插管技巧:垂直提起阴茎开始插尿管当遇阻力时此时缓慢放低阴茎,利用了耻骨下弯的弧度,向患者的足侧方向,同时稍加用力插尿管,当阴茎放到水平位时尿管多能顺利进入。
2、尿道狭窄尿道损伤(如骨盆骨折等)造成尿道狭窄。
应对措施:(1)更换尿管,可用F12-16型号的尿管进行插管。
(2)用尿道探子扩张尿道一定时间后,试插。
(3)使用尿管内撑金属芯放管。
3、各种原因导致的尿道括约肌收缩常见于肛肠科术后肛门处疼痛致括约肌收缩,同时影响到尿道括约肌收缩,导致尿道膜部的通过性降低。
应对措施:(1)全身应用镇痛剂,插管前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如肌注杜冷丁等,缓解括约肌收缩。
(2)遇到这种情况,可使用丁卡因胶浆行尿道口局部麻醉,减轻导尿时患者疼痛及紧张情绪。
(3)尿管注入2%利多卡因10ml。
(4)尿管使用F-16或18型号的(F12-14的尿管耐性差,一般不用),一般能成功完成导尿。
(5)男性病人应用男性导尿插管要点和技巧:插管时需要两个人协助,一个人负责插入导尿管,另一人用手掌部托会阴部,由于男性尿道是一个弧形,借助外力后,会增加向前的力量,一般多能插管成功。
4、尿道干涩应对措施:可进行如下尝试。
(1)用注射器往尿管里注入10-20ml的生理盐水,术者顺势往里送管。
(2)在进入受阻时,由尿管尝试注入液体石蜡油。
(3)腹部热敷。
(4)穴位按压石门,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5)腹部按摩。
5、尿道痉挛患者精神紧张;疼痛刺激等。
应对措施:(1)心理疏导,患者通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可与患者沟通,嘱其进行深呼吸,转移其注意力,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配合术者操作。
男性留置导尿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对策【摘要】留置囊性尿是管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在男性导尿操作中易出现插管困难、尿道损伤、尿管脱出、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及尿潴留等护理问题。
本文从插管时、留置过程中以及拔管时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几方面进行综述,对常见的护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关键词】男性导尿术;留置导尿;囊性尿管;护理操作技术1插管时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1.1插管困难1)相关因素:①心理因素。
因患者高度紧张或担心疾病的预后,可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此时插管,可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大,造成插管困难。
②解剖因素。
男性尿道全长16~22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上尿管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其强烈收缩,增加了插管的难度。
③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畸形致使尿道狭窄、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
2)对策:①加强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做好遮挡。
②加强临床护理教育,帮助护士扩大基础护理知识面,提高导尿操作技能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③对前列腺肥大及外伤后尿道狭窄致插管困难者采用2%利多卡因2~3ml加液体石蜡3~5ml在插尿管遇阻力时从尿管注入,暂停3~5min后,重新插管,以提高插管成功率。
其机制是在麻醉状态下插管,会阴部的神经末梢阻滞,尿道括约肌松弛,尿道阻力消失无痛觉,加上液体石蜡的充分润滑,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1.2尿道损伤1)相关因素:①操作因素。
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润滑不够均易损伤尿道。
②选择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
2)对策:①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如遇阻力应稍停片刻,特别是清醒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此时应嘱患者深吸气,尽量放松,待其注意力分散后重新缓慢插管。
②操作过程中见尿液流出后再进入4~5cm以上,使气囊完全进入膀胱后才能向囊内注液,气囊注入液体后轻轻拉回至有阻力感为止③一旦出现尿道损伤,即暂停导尿,寻找原因或请医生会诊。
导尿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导尿操作指的是通过插入导尿管将尿液引到容器中进行排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
然而,不正确的导尿操作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如尿道感染、尿道创伤、尿流出问题等。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导尿操作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导尿操作并发症的预防:1.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尺寸:导尿管的尺寸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来确定,选用合适尺寸的导尿管可以减少尿液引流时的刺激和创伤。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导尿操作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医务人员应戴好无菌手套,避免操作时的交叉感染。
3.规范导尿过程:操作前,需告知患者导尿的过程和目的,以减轻其紧张情绪;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导尿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牵拉或移位患者,以防止导致导尿管脱落和尿道创伤。
4.定时更换导尿管: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会增加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应根据患者情况定期更换导尿管。
二、导尿操作并发症的处理:1.尿道感染的处理:导尿后,如果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应怀疑尿道感染的可能,应尽快进行相应的检查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2.尿道创伤的处理:如果导尿操作中出现了尿道创伤,应立即停止导尿并将尿道伤口缝合,必要时可进行尿道吻合术。
3.尿流出问题的处理:在操作过程中,有时可能出现尿液无法顺利流出或仅排出少量尿液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导尿管堵塞、褶皱或积聚在导尿袋中的尿石阻塞等原因引起的。
此时,应立即检查导尿管和导尿袋,清除阻塞物,确保尿液顺利排出。
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可用于预防和处理导尿操作的并发症,如:1.加强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注意对导尿管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皮肤损伤的发生。
2.增加液体摄入量:增加患者的液体摄入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的刺激物质,从而降低尿道感染的风险。
3.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由于导尿操作可能会带给患者不适和不安,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提供足够的安慰和支持,使患者能够放松并配合操作,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留置导尿时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排空膀胱或监测尿液输出量。
然而,留置导尿也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护理措施。
常见问题:
1. 感染: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外科手术,可能会引起感染。
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尿液变浑浊、尿液有异味等。
2. 漏尿:留置导尿管可能会导致尿液漏出,这可能是由于导尿管没有正确安装或导尿管被拉出了。
3. 阻塞:导尿管可能会被尿结石、血块或其他物质阻塞,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4. 疼痛:留置导尿可能会引起膀胱或尿道的疼痛。
护理措施:
1. 保持导尿管清洁: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导尿管,避免使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物质。
2. 避免感染:保持导尿管周围的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使用粉末或霜剂。
同时,避免将导尿管拉扯或碰撞,以免引起感染。
3. 监测尿液输出量:每天记录尿液输出量,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4. 防止漏尿:确保导尿管正确安装,避免拉扯或碰撞导尿管。
5. 防止阻塞:每天记录尿液颜色和量,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避免使用过多的液体,以免导致膀胱过度充盈。
6. 缓解疼痛:如果留置导尿引起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总之,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需要特别注意护理措施,以避免引起感染、漏尿、阻塞和疼痛等问题。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
导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导尿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处置措施之一,多数情况下护士都能够正确、顺利的完成;医师和医护人员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谨就几个临床遇到的特殊、偶见情况,谈谈患者在导尿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1.包皮嵌顿部分需行导尿的男性患者,由于患者的包皮口过于狭小,导尿时往往被推到冠状沟处,而导尿后如果不能及时复位,会导致嵌顿,龟头充血胀大、疼痛紫暗,或包皮嵌顿远端水肿(系带处多见)。
解决方案:导尿完成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将包皮手法复位(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假性复位,即嵌顿环仍位于冠状沟以上,近端包皮重叠覆盖龟头),如果实施不成功应及时的告知医师,即刻进行手术处理;并且建议患者选择好日期到泌尿外科进行包皮环切术。
2.尿道“犁伤”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男性患者在使用带芯氟雷氏导尿管时。
由于塑料芯较硬且末端呈楔形,操作时芯末端在导尿管末端未固定牢固,操作时芯末端从侧孔脱出,形成“犁状”,犁伤尿道。
解决方案:插管前将塑料芯末端牢固固定于导尿管末端,操作时捏紧导尿管,或用血管钳夹住塑料芯及导尿管尾端一角,勿使塑料芯尖端移动脱出;遇到插管困难、患者疼痛严重、尿道出血等情况,切忌盲目硬插,应退出导尿管检查,必要时告知医嘱医师酌情处理。
3.撤管困难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撤管时球囊内的水抽出困难,导致不能撤出导尿管,多为导尿管质量问题,由于反复或长时间关闭卡压式开关,导致注水管粘性闭塞。
二是由于患者饮水过少或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尿液中沉积物凝结在球囊周围形成结石样物,导致撤管困难。
解决方案:前一种情况可反复捏搓开关卡压处,使粘性闭塞处复通;若仍不能抽出,可自卡压处向尿道方向逐段剪断导尿管,直到有水自纤细的注水管排出,即可顺利撤出导尿管。
后一种情况较为复杂,若为膀胱造瘘患者,可自造口处以血管钳扩张,并略用力(勿扯断)撤出导尿管,并且鼓励患者每天多饮水,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永久性造瘘者,永教导患者家人无菌操作,并且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清洗患者的膀胱,让患者的膀胱保持清净,减少细菌滋生;若为经尿道置管患者,则应告知医师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