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电力系统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2.19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基础(重漏班) 1-16周张上 H042 ( 重考 )
计算机基础(重漏班) 1-16周张上 H042 ( 重考 )
计算机基础(重漏班) J-3515 1-16周张上 H042 ( 重考 )
计算机基础(重漏班) J-3515 1-16周张上 H042 ( 重考 )
计算机语言C(重漏1班) J-3407 1-4周张莉莉 H040 ( 重考 ) 计算机语言C(重漏1班) J-3407 1-4周张莉莉 H040 ( 重考 ) 高等数学Ⅰ(一)(重漏班) G-3305 1-17周王京新 F011 ( 重考 ) 高等数学Ⅰ(一)(重漏班) G-3305 1-17周王京新 F011 ( 重考 ) 高等数学Ⅰ(一)(重漏班) G-3305 1-17周王京新 F011 ( 重考 ) 高等数学Ⅰ(一)(重漏班) G-3305 1-17周王京新 F011 ( 重考 ) 电机学(专升本班班) J-3305 1-15周程江洲 C221 ( 重考 )
电机学(专升本班班) J-3320 1-15周程江洲 C221 ( 重考 )
计算机语言C(重漏1班) J-3407 5-17周张莉莉 H040 ( 重考 ) 计算机语言C(重漏1班) J-3407 5-17周张莉莉 H040 ( 重考 ) 计算机语言C(重漏1班) 5-17周张莉莉 H040 ( 重考 )
计算机语言C(重漏1班) 5-17周张莉莉 H040 ( 重考 )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3班) 20-20周陈铁 C215。
电气信息类一、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电气项目及其自动化 080601自动化080602电子信息项目080603通信项目08060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在校修业年限:3—8年二、培养目标1、电气项目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项目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项目技术人才。
2、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项目、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项目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项目技术人才。
3、电子信息项目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电子项目师基本训练的项目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系统研究开发能力。
4、通信项目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本领域基本训练的项目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或管理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系统研究开发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1、电气项目及其自动化专业<1)培养要求、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项目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项目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项目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项目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电力系统:1. 电力系统中,发电厂在任何时刻发出的功率必须等于该时刻用电设备所需的功率、输送和分配环节中的功率损失之和。
2. 额定频率为50Hz ,正常运行允许的偏移为Hz 5.0~2.0±±。
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规定,电网装机容量在3000MW 及以下为正负0.5Hz ,以上的为正负0.2Hz ,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态下,供电频率允许偏差可以超过Hz 0.1±。
用户供电电压允许偏移对于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为额定的%5±,对于10kV 及以下电压计为%7±,低压照明负荷:+5%~-10%,农村电网:%10~%5.7-+。
为保证电压质量,对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也有限制,波形畸变率是各次谐波有效值平方和的方根值对基波有效值的百分比,对于kV 10~6供电电压不超过4%,0.38kV 不超过5%。
线路平均额定电压一般高出线路额定电压的5%。
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的电容电流为正常运行时每相电容电流的三倍。
4. 一般是220kV 为2分裂,500kV 为4分裂,西北电网750kV 为6分裂,1000kV 为8分裂。
5. 电晕临界电压cr V 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相间距离,一个是导线半径r ,由于增大相间距离会增大杆塔距离,从而大大增加线路的造价,所以临界电压可以认为与导线半径成正比,所以增大导线半径是防止和减小电晕算好的有效方法。
对220kV 以下线路通常按避免电晕损耗的条件选择导线半径;对220kV 以上的线路,则考虑采用分裂导线来增大每相的等值半径。
6. 短线路通常指长度100km 以下的架空线路,可以不考虑导纳支路的影响(两横);中等长度线路通常指在100km~300km 之间的架空线路和长度不超过100km 的电缆线路,可以忽略分布参数的影响,用集中参数电路表示,用派型和T 型等值电路表示,为减小节点数多采用派型;长线路是指长度超过300km 的架空线路和长度超过100km 的电缆线路。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1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02电力系统保护03水电站仿真与控制04新能源发电技术05输电线路理论研究06输电线路工程技术07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01汪芳宗、周云海、李咸善、刘会家、程永权02林湘宁、袁兆强、李文武、邹宇兵03李咸善、胡翔勇、吴成明、李文武04黄悦华、王归新、王凌云、冉华军05孟遂民、江全才、高虹亮、高广德06江全才、孟遂民、高广德、高虹亮07吉培荣、游文霞、吴成明、陈科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1电路或833机械设计基础30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①电力系统分析②机械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子技术基础②C语言程序设计※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1高压电力设备试验与绝缘诊断技术02高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状态评估与检修技术03电磁环境与电力系统电磁兼容01胡汉梅、王成江、张涛02王成江、高虹亮、李亚莎03李亚莎、刘会家、胡汉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1电路或833机械设计基础10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①高电压技术②机械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子技术基础②C语言程序设计※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1电能变换与控制02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03电机与电气系统智能控制01高学军、姚明仁、樊晓虹02高学军、王归新、冉华军03王归新、陈堂贤、向小民04向小民、陈堂贤、王辉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1电路或833机械设计基础10复试笔试科目(任选一门):①电力电子技术②机械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电子技术基础②C语04电能质量检测与谐波治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1)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
本专业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研发、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二、培养要求与特色1、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专业的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规划、设计、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2、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 个专业子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四、核心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工程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主系统、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
五、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U、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究摘要:课程思政是传统学科教学的升华,它要求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业性人才。
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与传统学科教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提取和教学过程设计进行探究,期望对课程思政背景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前言课程思政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进行潜移默化影响,其主要形式是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
课程思政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但又与传统教育不同,它将知识教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进行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初步探究。
1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传统学科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以及逻辑强等特点,且需要《大学物理》、《微积分》、《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等先导课程的支撑,授课过程中,本就存在教学内容复杂、教学任务重等困难。
但考虑到工科专业是以培养具有爱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故教学过程中需将思政教育相关理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这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都说知识浩瀚如海,如果说学科教学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是那一汪湛蓝,课程思政则是瀚海上那一盏明灯,两者相辅相成,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学科教学是基础,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专业知识;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引入国内外经典案例扩展学生国际视野,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基本组成形式如何?1-2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几种?何谓开式网络?何谓闭式网络?1-3简述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和要求。
1-4如何评价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要求?1-5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简述主要电压等级。
1-6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举例说明。
1-7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有几种?什么是年持续负荷曲线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
1-8某一负荷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1-11所示,试求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图1-11 题1-8的年持续负荷曲线1-9试确定图1-12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标示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图1-12题1-9电力系统接线图+抽头,T2运行于主抽头,1-10试求图1-12中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当变压器T1运行于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T3运行于 2.5%1-11某电力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如图1-13所示,试计算日平均负荷和负荷率。
图1-13题1-11的日负荷曲线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电纳和电导是如何计算的,影响电抗的参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 架空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哪些优点?电力线路一般采用什么样的等效电路表示? 2-3 何谓自然功率?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等值电路表示?2-5 对于升压型和降压型的变压器,如果所给出的其他原始数据均相同,它们的参数相同吗?为什么?2-7 什么称为变压器的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变比,在归算中如何应用? 2-8 何谓有名值?何谓标幺制?标幺制有什么优缺点?基准值如何选取? 2-9 电力系统等值电路的元件参数计算时,何谓精确计算法?何谓近似计算法?它们分别用在怎样的场合?2-10 试推导由负荷功率求取恒定负荷阻抗或导纳的方法。
2-11 一条长度为600km 的500kV 架空线路,使用4×LGJ-400分裂导线,611110.01870.275 4.05100r x km b S km g -=Ω=Ω=⨯=、、、。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稳态部分一一、填空题1、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有3k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
2、电能质量包含电压质量、频率质量、波形质量三方面。
3456、7、我国1234(1)(2)(3)(4)(5)5(1)(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6、变压器额定电压的确定:变压器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等于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直接和发电机相联的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应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二次侧额定电压应较线路额定电压高10%。
只有漏抗很小的、二次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联的和电压特别高的变压器,其二次侧额定电压才可能较线路额定电压仅高5%。
7、所谓过补偿是指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欠补偿正好相反,实践中,一般采用欠补偿。
二一、填空题1、按绝缘材料,电缆可分为?纸绝缘、橡胶绝缘、塑料绝缘?三种类型。
2、架空线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构成。
3、电缆线路由导线、绝缘层、保护层等构成。
4.、导线主要由铝(Z)、钢(G)、铜(T)等材料构成。
5、线路电压超过220KV时为减小电晕损耗或线路电抗,采用扩径导线或分裂导线。
61234567891011、综合用电负荷是将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相加功率,因而称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12、供电负荷再加各发电厂本身所消耗的功率——厂用电,是系统中各发电机应发的功率,称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负荷。
13、平均额定电压是约定的,较线路额定电压约高5%的电压系列。
14、各个量基准值的关系:S B=3U B I B,U B=3I B Z B。
三一、填空题1、调整潮流的手段有:串联电容、串联电抗、附加串联加压器。
2、串联电容的作用是以其电抗抵偿线路的感抗。
3、串联电抗的作用与串联电容相反,主要在限流,将其串联在重载线段上可避免该线段过载。
4、附加串联加压器的作用在于产生一环流或强制循环功率,使强制循环功率与自然分布功率的叠加可达到理想值。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电力系统分析》是一门重要的电力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涵盖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两个部分,涉及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等多个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胜任电力系统相关岗位的工作,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电力系统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
2. 学会进行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计算,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等。
3. 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方法,包括故障分析、稳定分析等。
4. 培养学生在电力系统设计和优化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等值电路、阻抗计算等基础知识;变压器和线路的特性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系统负荷预测和规划等。
2.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包括故障分析、短路类型和保护措施;系统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概念和方法;电气制动、电压调节器等控制策略的应用。
3. 新能源电力系统:介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讨论新能源并网技术和系统调度策略。
4. 智能电力系统:介绍智能电网的概念和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我们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和故障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作业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课堂表现则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纪律,期末考试则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课程优势与特色1. 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国际化视野:本课程注重与国际接轨,引入国外先进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等组成的电能供应系统。
电力系统的分析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各种参数和运行条件的计算和评估,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下面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电力系统模型1.电力系统分析的第一步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电力系统模型有节点模型、支路模型和矩阵模型。
2.节点模型是利用节点电压和分支电流表示电力系统的模型,适用于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等。
3.支路模型是利用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表示电力系统的模型,适用于短路计算、暂态稳定计算等。
4.矩阵模型是利用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构造的矩阵表示电力系统的模型,适用于状态估计、谐波计算等。
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解决电力系统节点电压和分支电流的问题。
2.潮流计算的目标是求解电力系统中每个节点的电压和每条支路的电流。
3.潮流计算的方法包括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迭代法等。
三、电力系统短路计算1.电力系统短路计算是解决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的分布和电压的变化的问题。
2.短路计算的目标是求解电力系统中每个节点的短路电流和各个分支的短路电压。
3.短路计算的方法包括节点法、支路法、短路阻抗法等。
四、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1.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是解决电力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暂态过程,如发电机的转速和电压的变化等问题。
2.暂态稳定计算的目标是求解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线路和发电机的暂态响应。
3.暂态稳定计算的方法包括直接法、分步法、迭代法等。
五、电力系统谐波计算1.电力系统谐波计算是解决电力系统中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问题。
2.谐波计算的目标是求解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谐波电压和各个支路的谐波电流。
3.谐波计算的方法包括傅里叶级数法、谱域法、蒙特卡洛法等。
六、电力系统状态估计1.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利用实时测量数据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估计,如电压的估计、负荷的估计等。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一、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电源、输电系统、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组成。
1.电源:电力系统的电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厂等。
不同的电源之间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2.输电系统:输电系统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从发电厂送至变电所。
输电系统由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组成。
高压输电线路主要包括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3.变电系统:变电系统用于将输电系统输送的高压电能进行变压、变频和分配。
变电系统主要包括变电站和变电设备等。
4.配电系统:配电系统用于将变电所输出的超高压输电线路送至用户。
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站、配电设备和配电网等。
二、电力系统的技术分析电力系统的技术分析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优化、稳定性分析和故障分析等。
1.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电厂的组态和负荷的分配等,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优化和经济。
2.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以保证电力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稳定性分析主要有动态稳定性分析和静态稳定性分析两种。
3.故障分析:故障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原因、类型和影响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并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三、电力系统的经济分析电力系统的经济分析主要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价分析和电力市场分析等。
1.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以便为发电厂的发电计划和电力系统的调度提供依据。
电力负荷预测需要考虑天气、季节、经济发展等因素。
2.电价分析:电价分析是指对电力市场的电力价格进行分析,以便为用户选择最优的电力供应商和用电策略。
电价分析需要考虑电力市场的竞争状况和电力需求的变化等因素。
3.电力市场分析:电力市场分析是指对电力市场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市场参与者进行分析,以便为电力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度提供依据。
电力市场分析需要考虑市场竞争、市场监管和市场交易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