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专业课程学分指定教材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英文译名】:Engineering Geology【合用专业】:地质工程【学分数】:2.5【总学时】:40【实践学时】:8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课程系统地讲授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系统概括了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及试验。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研究与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环境界质等方面有关的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能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的定量评价等。
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的地质思维逻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工程力学》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四、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重点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工程地质学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工程地质学的意义第一节土的粒度成份粒径、粒组概念;粒组划分;粒度成份测定与表示;土按粒度成份分类;第二节土的矿物成份土中矿物成份类型;矿物成份与粒度成份的关系;黏土矿物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第一节土中的水与气体土中水的基本类型与特征;土中的气体第四节土的构造与构造土的结构的概念;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土的结构类型;土的构造的概念;土的构造本章要求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并了解有关土的粒度成份;土的矿物成份;土中的水和气体;及土的结构、构造。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的基础部分,是工程地质学科的骨干课程,同时也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的:1.向学生传授内外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这些动力地质现象(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通过本课程学习,具备解决某些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该课程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尽可能紧密联系某些具体工程动力地质现象的实际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必修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
如何学习该课程。
第二章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第三章地震工程地质研究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效应,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第四章砂土液化工程地质研究砂土液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砂土液化的防护措施。
第五章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基本概念,影响岩石风化因素,风化壳及分带标志和方法,岩石风化防护措施。
本章教与学两方面没有难度,主要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风化岩分带的标准很难把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好配合现场考察进行教学。
第六章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滑坡形态要素及分类、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斜坡变形破坏预测预报及防治。
第七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渗透变形概念及形式,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渗透变形预测,防治措施。
第八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溶蚀机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岩溶渗漏、塌陷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渗漏及塌陷处理措施。
第九章水库诱发地震工程地质研究诱发地震的类型,水诱发机制,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及预测。
《地质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ology Engineering Design课程编码:070620017总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分:2.5适用对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水动力学》等。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为地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2、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综合考虑岩体、环境因素、工程措施三者的相互作用,对滑坡、深开挖边坡、洞室围岩稳定等复杂地质问题进行治理设计的工程技术,从而使地质体得到合适高效的改造与改良。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岩石锚杆设计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1-1熟悉锚杆的分类及其特点;1-2了解锚杆设计的依据及现有规范规程;1-3掌握锚杆设计基本内容1-4熟悉锚杆材料及质量要求1-5掌握锚杆体的选型与锚杆设计1-6掌握锚筋桩设计1-7掌握锚杆施工大样图与施工说明文件编制重点:锚杆设计基本内容、锚杆体的选型与锚杆设计、锚筋桩设计。
难点:锚杆施工大样图与施工说明文件编制。
第2章预应力锚索设计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熟悉预应力锚索的构造2-2了解预应力锚索的工程分类2-3熟悉预应力锚索设计的依据及现有规范规程2-4掌握预应力锚索工作机理2-5掌握应力锚索结构设计内容与方法2-6掌握预应力锚索施工说明编制与设计图件重点:预应力锚索的构造、结构设计内容与方法、影响岩锚支护参数确定的因素分析岩体与锚固体间粘结强度的确定方法。
难点:预应力锚索工作机理。
第3章抗滑桩设计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熟悉抗滑桩的分类与特征3-2了解抗滑桩设计依据及规范规程3-3掌握抗滑桩设计内容与步骤3-4掌握滑坡推力计算方法3-5熟悉地基系数的确定3-6掌握抗滑桩内力计算3-7掌握抗滑桩结构设计3-8掌握抗滑桩施工大样图与施工总说明编制重点:抗滑桩抗弯力矩和抗剪力的复核算法。
地质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地质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地质工程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外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地史古生物》、《工程物探化探》、《工程力学》、《测量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原理》、《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等。
地质工程专业简介地质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解决常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及资源地质勘查的基本能力,能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源勘查与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查与评价、资源地质、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地质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基础(数学、力学知识)扎实,工程概念和动手能力强,地质知识全面,且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探、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察与评价、管理和各类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建筑、交通、水利、电力、市政等领域中从事地质工程项目勘察与评价,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地质环境的调查与综合评价等工作。
河南省考研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必备复习资料推荐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备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广泛积累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本文将介绍一些河南省考研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必备的复习资料,并给出相关推荐。
一、教材类1.《地质学原理与方法》该教材是地质学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必备。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建议考生将这本书作为综合复习的主要参考教材。
2.《地质勘查实习教程》该教材是河南省高等院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指导用书,对于考研备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详细介绍了地质勘查的实习过程、方法和技能,可以帮助考生加深对地质勘查的理解和实践操作。
二、参考书类1.《地质工程概论》本书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主要参考书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对于考研复习来说,这本书可以提供扎实的地质工程知识基础,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2.《地质资源与环境》这本书介绍了地质资源的分类、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地质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考生加深对地质资源与环境的理解,为考研学习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三、题型解析类1.《地质学考研真题精析》该书整理了多年的地质学考研真题,并对每道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通过学习和分析真题,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2.《地质工程考研历年真题详解》这本书汇集了多年地质工程专业考研真题,并针对每道题目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解析。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考生可以更好地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地备考。
四、综合辅助类1.网上资源自主搜索相关课程网站和学术资源库,可以查找到很多免费的学术论文、课程讲义和学习资料。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
2.学术期刊阅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830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830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的参考书目:
1.《工程地质学》(第4版)- 张平原、叶笃正、吴普特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全面的工程地质学入门教材,包含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工程地质学导论》- 高喜生、王庆国、吕婧
该书对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3.《岩土力学》- 蔡东红、闫永健
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岩土力学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教材,内容包括力学性质、应力分布、变形特征等。
4.《岩土工程导论》- 尤金·J.博彻特、李恩庆、喻德光
该书包含了岩土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内容涵盖了岩土勘察、岩土材料特性、基础设计等。
5.《实用岩土力学》- 彭世援、龚明敏
这本书偏重于岩土力学的实际应用,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基础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参考书目,具体选择的参考书还要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课程要求来确定。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1.2 学时安排: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1.3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1.4 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1.5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二、课程目标2.1 了解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2 掌握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技术2.3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2.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3.1 工程地质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3.2 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基础知识3.3 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技术3.4 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灾害防治3.5 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6 实验室实践和野外实习四、教学方法4.1 理论授课4.2 实验室实践4.3 野外考察4.4 小组讨论4.5 学生报告五、教学评估5.1 平时考核: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室实践表现5.2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5.3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的综合掌握能力5.4 课程论文:独立完成一份与工程地质相关的课程论文5.5 实验报告:实验室实践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六、参考教材6.1 《工程地质学导论》范德·伯吉斯6.2 《地质工程学》陈著良6.3 《岩土工程学》赵承元七、教学进度安排7.1 第1-2周:课程介绍与工程地质概述7.2 第3-4周: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基础知识7.3 第5-7周: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技术7.4 第8-10周: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灾害防治7.5 第11-12周: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7.6 第13-14周:实验室实践7.7 第15-16周:野外考察7.8 第17-18周:学生报告和教学总结八、课程特色8.1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工程地质理论进行深入讲解和实践应用8.2 通过实验室实践和野外考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8.3 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鼓励小组讨论和学术报告九、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进行系统性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代码0818)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专业简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东华理工大学的特色与优势学科,是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
该学科主要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1)矿产勘查与评价:主要研究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机制,探索矿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研究科学有效的矿产预测、勘查和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利用专门的仪器接收来自地下各种物理信息,应用数学物理方法提取或分离有用信息,结合地质条件对有用信息进行解释,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赋存的位置、范围和产状。
它是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基础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地质工程:主要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领域的地质工程问题。
(4)核废物地质处置:主要针对高放废物的地质处置库选址、核素的迁移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向1.矿产普查与勘探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地质工程4.核废物地质处置三.培养目标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注:①非学位课程的公共选修课中,素质教育课程有:体育(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太极拳等内容)、第二外国语、科学研究技能(论文写作方法、文献检索等内容)、形势政策解读与就业指导、创造学与创造性思维;②跨学科选修课程由各学院推荐一门课。
要求具有公共性、普及性(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的公共选修课程为《自然辨证法概论》),不能推荐专业性太强的课程。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教材自考
以下是一些自考工程地质及土力学教材的推荐:
1. 《工程地质学》(贾孝珍著)- 这本教材着重介绍了工程地
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
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地质力学、工程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内容。
2. 《土力学基础》(王薔著)- 这本教材涵盖了土力学基础理论、原理和工程应用的内容。
包括土体性质、土体力学参数、固结和压缩性、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
3. 《岩土力学》(李明宗著)- 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岩土力学
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包括岩土物理性质、力学参数、地震作用、岩土模型及应力分布等知识。
4. 《地质工程》(教育部地质与矿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 这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内容包括
地质调查与勘探、地质设计与分析、灾害与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教材可在网络图书馆、在线书店等地方购买或借阅。
自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课程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进行学习。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方向、授予学位专业名称:地质工程(081401)专业方向:工程地质方向,水文地质方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地质工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地质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在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国土防灾减灾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监理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地质工程专业技术、管理岗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工程监理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前言工程地质学是现代工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通过对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分析,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在工程地质学的教学中,教案和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质量。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学教案和教材的选取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案配套原则1.符合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是编制教案对需考虑的基本因素,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重点。
还应针对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2.科学性和实用性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案应立足于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
3.难易度安排合理教案的难易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过于简单会使学生缺乏深入理解,过于复杂则会带来挫败感。
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合理安排课程难度。
4.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在工程地质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教案应注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充分参与实验环节,深入体验和理解工程现场的复杂情况。
二、教材配套原则1.内容完整、质量高教材内容应该系统、全面、准确,并且和教学要求匹配,内容应该高度科学性和实用性。
教材不仅要具备经典书籍的传统性,还要结合现代科技的优势和便利,考虑到工程地质学的前沿发展及实际应用问题,体现时代性,具备前瞻性。
与此同时,教材的质量也应该经过长时间考核和实践检验,可靠性和合理性得到保证。
2.语言通俗易懂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材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在表达上不应该过于专业,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用性强教材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从实践和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提供工程地质师实践的有效参考,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等不同方面掌握知识。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CuiHuan总结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第2版,夏邦栋编,地质出版社,1995《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球科学概论》,杨树锋,浙江大学出版社《普通地质学》李叔达等,地质出版社《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地质出版社《地球科学概论》,兰玉琦、杨树锋、竺国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地质学基础》李亚美、陈国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第1版),1994(第2版)《地质学原理》张宝政、陈琦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3。
矿物学《晶体学基础》,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矿物学基础》,秦善、王长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3《晶体光学》李德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林培英,地质出版社,2005岩石学《岩石学》乐昌硕地质出版社1984年1月《岩石学》陆凤香、桑隆康,地质出版社2002《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编,地质出版社,1995《岩石学简明教程》卫管一等编,地质出版社,2005《火成岩石学》孙鼐、彭亚鸣等编地质出版社《岩浆岩石学》邱家骧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1版《沉积岩石学》曾允孚、夏文杰主编,地质出版社1986,1版《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赵澄林《变质岩石学》贺同新主编,地质出版社《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周云生译地质出版社 1992矿床学《矿床学概论》任启江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矿床学》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地质出版社《矿床学》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南京大学地质系编科学出版社《地球化学通论(修订版)》戚长谋主编,地质出版社《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地质出版社《地球化学》陈道公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4版《地球化学》,韩吟文,马振东,地质出版社,2003《应用地球化学》戴塔根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同位素地质学原理》沈渭洲著原子能出版社地史学《地史学教程》刘本培、全秋琦,地质出版社1996年1月《历史地质学》夏淑芳主编地质出版社《地史学简明教程》何锡麟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古生物学《古生物教程》何新一,地质出版社1993年1月《古生物学教程》何新一,地质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古生物学简明教程》谭光弼主编地质出版社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礼、朱志澄(2003)。
《地质工程概预算》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地质工程概预算General Estimate & Budget of Geo-engineering二、课程编号:0403014三、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四、使用教材:校内自编教材《地质工程经济及概预算入门》,高正夏主编五、课程属性:专业内选修课选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八、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
九、教学目标:地质工程概预算是地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用技术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工程概述,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工程定额基本知识、作用及定额手册的套用方法,工程预算费用组成及各项费用意义,工程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及施工预算的基本概念、作用、编制程序及方法,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各种工程勘察方法、桩基工程、地基处理工程及土石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熟悉地质工程预算书编制方法,地质工程预算的审查和竣工决算书的编制方法,了解地质工程招标投标程序,标书的编制方法及投标策略。
十、课程要求:本课程采用问题探讨与课程讲授、主题讨论与案例讨论、课内实践等教学方式,实行互动研究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部分和参考文献;课上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本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为:⏹两次主题讨论课,要求提前一周做准备;⏹一篇读书报告;⏹一次课内实践;⏹一次期末考试课内实践必须独立完成,如果发现抄袭等情况,将取消该项成绩。
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4学时)⏹知识要点:地质工程的概念、工程建设项目的划分、工程建设中概预算的种类及作用。
⏹重点难点:工程的不同阶段对概预算的不同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二章工程项目经济基础(4学时)⏹知识要点:资金的时间价值、复利计算、不同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费用的计算与分析。
一、国家标准1 《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抗震实际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膨胀土地区建筑规范(GBJ112-8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72-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铁路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9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二、建筑工程行业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范(JGJ/T 143-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 原建工总局.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4-8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高层建筑箱型及筏形基础技术规程(JGJ 6-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多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JGJ84-9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北京:中国建计划出版社, 199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 97-9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程(JGJ/123-200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135-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三、城市建设行业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勘察物探规范(CJJ7-8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 76-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CJJ/T 111-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四、电力工程行业标准1 原电力部. 架空送电线路大跨越工程勘测技术规定(DL/T 5049-95).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62 原电力部.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定(DL/T 5074-1997).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43 国家经贸委.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技术规定(DL/T 5093-1999).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4 国家经贸委.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 5096-1999).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5 国家经贸委. 火力发电储灰场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97-1999).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6 国家经贸委. 火力发电厂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L/T 5101-1999).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7 国家经贸委.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DL/T 5104-1999).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8 国家经贸委.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DL/T 5159-2002).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 20029 国家经贸委.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描述技术规程(DL/T 5160-2002).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210 国家经贸委.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170-2002).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211 国家发改委. 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震设计规程(DL/T 5188-2004).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4五、水利电力工程行业标准1 水利部.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2 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33 水利部.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4 水利部.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3).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35 水利部. 地下水监测规范(SL/T 183-2005).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66 水利部.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188-2005).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7 水利部.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68 水利部. 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SL/T 235-1999).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9 水利部.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10 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245-1999).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11 水利部. 水利水电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12 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13 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14 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DL/T 5050-2000).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15 水利部.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16 水利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范(SL313-2004).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517 国家经贸委. 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 5181-2003).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18 国家发改委.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419 国家发改委.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DL/T 5194-2004).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20 国家发改委. 水工隧道设计规程(DL/T 5195-2004).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21 国家发改委.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T 5213-2005).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5六、冶金、有色冶金行业标准1 国家发改委.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北京:计划出版社,20052 有色工业协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编制规程(YS5203-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3 有色工业协会.岩土工程勘察图式图例规程(YS5204-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4 有色工业协会.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YS5205-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5 有色工业协会.工程地质测绘规程(YS5206-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6 有色工业协会.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YS5207-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7 有色工业协会.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YS5208-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8 有色工业协会.标准贯入试验规程(YS5213-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9 有色工业协会.注水试验规程(YS5214-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0 有色工业协会.抽水试验规程(YS5215-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1 有色工业协会.压水试验规程(YS5216-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2 有色工业协会.岩土静载荷试验规程(YS5218-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3 有色工业协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YS5219-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4 有色工业协会.电测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YS5220-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5 有色工业协会.现场直剪试验规程(YS5221-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6 有色工业协会.静力触探试验规程(YS5223-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17 有色工业协会.旁压试验规程(YS5224-2000).北京:计划出版社,2001七、铁道行业标准1 铁道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北京:铁道出版社,20052 铁道部.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北京:铁道出版社,20053 铁道部.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10012-2001).北京:铁道出版社,20014 铁道部.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北京:铁道出版社,20045 铁道部.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北京:铁道出版社,19986 铁道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北京:铁道出版社,19997 铁道部.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181-2003).北京:铁道出版社,20038 铁道部.铁路路基支档结构物设计规则(TB10025-2001).北京:铁道出版社,20019 铁道部.铁路不良地质勘查规范(TB10035-2002).北京:铁道出版社,200210 铁道部.铁路特殊土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2).北京:铁道出版社,200211 铁道部.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北京:铁道出版社,200112 铁道部.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2003).北京:铁道出版社,200313 铁道部.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北京:铁道出版社,200114 铁道部.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北京:铁道出版社,200415 铁道部.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北京:铁道出版社,200316 铁道部.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北京:铁道出版社,199817 铁道部.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北京:铁道出版社,199918 铁道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TB/T10403-2004).北京:铁道出版社,2005八、交通(公路)行业标准1 交通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2 交通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3 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4 交通部.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C21.01-5002).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5 交通部.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九、交通(水运)行业标准1 交通部.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2 交通部.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十、煤炭行业标准1 国家煤炭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管字【2000】81号文).北京:中国煤炭出版社,2000十一、石油行业标准1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输油气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Y/T 0053-97).北京:中国石油出版社,1997十二、石化行业标准1 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H/T 3083-97).北京:中国石油出版社,1997十三、化工行业标准1 化工部.化工建(构)筑物地基变形设计规范(HGJ24-89).,1989十四、其他行业标准1 原地矿部.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 0017-91).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2 林业部.林业局总体勘测规范(LYJ115-87)3 核工业部.铀矿冶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EJ/T 833-94)4 民航总局.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 5014-2002).十五、标准化协会标准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88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