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3
地质工程专业(081803)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质工程专门人才。
硕士阶段硕士学位应掌握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地质工程领域内常用的测试、实验分析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项目的设计勘察、工艺优化、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科学严谨的学风。
毕业后能够在科研院所、生产和设计部门、大专院校或相邻专业从事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
博士阶段博士学位应具有宽广而坚实的数学、力学、地质学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设备,熟悉现代测试技术。
具备在地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艺最优化、研制新材料、新机具、施工项目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某一两个方向上进行创造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具有学术带头人或组织实施科学研究项目的素质以及科学严谨的学风。
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和设计部门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环境岩土工程2.边坡工程3.地下工程4.大型工程检测与监测5.环境工程地质6.工程岩土体改良7.岩土力学与试验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已获得学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二年半,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一级学科名称: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1603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网络(UGIS & CityNet)该研究方向是基于3S技术,研究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格局演变动力学机制、城市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理论和数据更新技术。
城市网络是基于GIS和MIS技术的市政网络管理系统,目前以城市水务网络、燃气网络、供配网络和通信网络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
薛重生樊文有龚国清8国土资源调查与信息技术(land & resourcesresearch and informationtechniques)该方向研究目标是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国土资源区域调查方法和遥感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和地学专题制图理论和区域数据库构建的理论方法系统。
张志袁国斌龚国清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在城市规划、环境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设计、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GIS 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在本门学科方面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验技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2--3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至少修18学分)S09005S09004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3 70 1S10002 硕士生英语 4 140 1-2S11002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altivariateStatistical Analysis3 60 1任选一S11013 矩阵理论(Matrix Theory) 3 60 1S11016 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3 60 1S11017 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 3 60 1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0812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代码:081601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名称: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代码:081830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级学科名称: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代码:081602一、学科(专业)简介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四、课程设置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七、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地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沉积学,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等二级学科专业)一、学科专业简介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涵盖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五个二级学科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优势学科之一。
在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依托,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为我国地质学学科的发展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矿床地质学方向在多源成矿理论,层控矿床理论等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地球化学方向在铀地球化学与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构造地质学方向在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造山带与盆地耦合、青藏高原演化、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在生物成矿、古脊椎动物学与环境考古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在地质学一级学科下,根据我校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自主设置有以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矿产资源化学、矿物材料学、金属矿产与金属材料学属交叉学科。
沉积学:是我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在以刘宝珺院士、曾允孚教授为首的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沉积古地理、盆地构造动力学、沉积地球化学、优质储层成岩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位居国内前列,为沉积地质学基础理论发展和油气勘探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矿产资源化学:在研究地质矿产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主攻矿产资源的成因、多组分和具极端浓度的复杂特种矿产体系的探采、加工及综合利用中遇到的化学与工程问题,已形成相平衡与相分离技术、液态(卤水)及固体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物料分析测试技术与环境保护等优势方向。
矿物材料学:以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任务,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加工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以及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等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已形成非金属矿物材料与应用、矿物材料加工工程等优势方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8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油气地质与勘探
2.油气藏开发地质
3.油气田地质工程
4.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5.测井理论、方法与技术
6.工程地球物理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同学们!咱们这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啊,就像是地球的探秘者训练营。
这个专业主要就是研究地球内部的那些宝藏——地质资源,像石油、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这些,同时呢,还得搞清楚地球的各种地质结构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各种大型工程建设打基础。
简单说,一边找宝贝,一边确保盖大楼、修大坝的时候地底下稳稳当当的。
二、培养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 基础地质知识。
咱得把地球的基础知识学扎实喽,什么岩石啊、矿物啊、地层啊这些,就像认识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样,得知道地球的这些“零件”都是啥样的。
要能熟练识别各种岩石和矿物,就像你能轻松认出苹果和香蕉一样。
而且要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知道咱们这个地球是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2. 地质资源知识。
对于那些珍贵的地质资源,像石油天然气是怎么形成的,在地下哪里能找到它们,得门儿清。
还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分布规律、开采方法等知识,都要装进脑袋里。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宝藏在哪个山洞里,还得知道怎么把宝藏安全地拿出来。
3. 地质工程知识。
当涉及到在地质环境里搞工程建设的时候,咱们得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要知道怎么去评估一个地方的地质条件适不适合盖大楼、建桥梁,要是地底下有软乎乎的淤泥或者容易滑动的山体,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得学会怎么提前发现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
# (二)能力目标。
1. 野外考察能力。
咱们这个专业可不能老在教室里闷着,得经常跑到野外去。
要具备很强的野外考察能力,就像探险家一样。
在野外,要能准确地观察地质现象,记录数据,比如哪里有断层啊,岩石的层理走向是啥样的。
而且得能在野外生存,可不能一到野外就饿肚子或者迷路啦。
2.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在研究地质资源或者处理地质工程问题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说,石油开采的时候遇到了复杂的地层结构,或者是在修隧道的时候遇到了地下水渗漏。
这时候就需要咱们能像侦探一样,分析问题出在哪儿,然后想出解决办法。
地质工程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803)
一、学科专业简介
“地质工程”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以原二级学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探矿工程”为主体,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是地质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之间的边缘学科。
我校地质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环境地质为省级重点学科,并建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探矿工程的人才优势,以人类工程活动所涉及的地质体及工程所在的地质环境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测试和计算技术、现代钻掘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重点研究解决大型工程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大地质工程问题,研究与开发地质工程勘察方法与施工技术。
服务于资源的勘察与开发,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
二、研究方向
●地质灾害评价与预测
●岩土体稳定性及工程环境效应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
●岩土钻掘技术
●工程与环境水文地质
三、课程设置。
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地质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是国内培养水利水电地质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综合排名处于前列。
本学科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人,近年来在各类中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学科拥有地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地质参数快速测试系统等先进设备。
本学科教师每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经费达500万元以上。
先后有2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毕业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土木、交通、国土资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一般应在1年时间内完成。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
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5学分,其中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实践环节为5学分。
地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绪论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环境影响的学科,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方案旨在加强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以提高地质工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促进地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目标地质工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精通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包括:1.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具备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2.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3.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
4.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三、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研究生应全面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地质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研究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地质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应用能力:研究生应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程实践。
4.工程实践: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5.科学素养: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四、培养方式1.课程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等,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
专业/研究方向培养方案查询学院名称:建设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地质工程层次:硕士研究方向:所有方向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掌握地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毕业生可胜任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以及地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与评价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5、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地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地质工程专业下设七个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主要学术带头人如下:1、多工艺冲击回转钻进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冲击回转碎岩理论、各类潜孔锤内部动力过程分析及优化设计、多种钻进工艺综合实施等。
学术带头人:殷琨。
2、岩土钻凿工艺及机具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泡沫钻进工艺、碎岩新方法及材料、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钻井泥浆及处理剂、注浆技术与工艺等。
学术带头人有:孙友宏。
3、基础工程施工及管理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地基处理新技术、大口径桩基础及基坑支护、地质工程施工管理等。
学术带头人:陈晨。
4、土体工程地质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主要以人类建筑活动引起的相关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特殊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问题及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进行研究。
学术带头人有:王清。
5、岩体工程地质方向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岩石边坡、硐室、山区岩石地基的勘察、稳定及变形分析、岩体工程施工、岩体工程监测、岩石工程反分析及设计优化等理论与方法研究。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20, 10(3), 307-312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journal/aehttps:///10.12677/ae.2020.103051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the Master'sProgram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Geologic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NewSituation—Taking the GeologyResource and Geology EngineeringDiscipline of Hebei EngineeringUniversity as an ExampleHongli Song, Chunhong Wa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ndan HebeiReceived: Apr. 10th, 2020; accepted: Apr. 23rd, 2020; published: Apr. 30th, 2020AbstractFacing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geology resource and geolog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 class” and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taking the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explored th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from multi-angle such as study direc-tion, curriculum se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expansion. Through th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2017 to 2019, academic structure is more diversified,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s increasingly rich.Keywords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Geology Resource and Geology Engineering Discipline新形势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以河北工程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宋宏利,王春红宋宏利,王春红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收稿日期:2020年4月10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23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30日摘 要针对当前“双一流”及“新工科”背景下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为例,探索了该专业培养方案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综合实践、国际视野拓展等方面的改革。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以地质体为研究对象,包括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分布规律、经济与技术特征,矿产勘查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与工程地质体相关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与方法;地质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观测、处理与解释技术;地质体钻掘工艺与装备;地球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
本学科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呈现如下几种新的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深部隐伏矿寻找和非常规(非传统)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体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资源—经济—环境联合评价,地面、井下及空间探测技术等。
贵州大学在此一级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3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主要研究各类矿产的勘查理论与方法,在现代地球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发现和查明矿产资源、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综合效益最优化为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调查方法、地球探测技术、地球信息技术以及探矿工程技术,研究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藏)条件和形成机理,探索和认知矿产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和随机性,研究矿床和矿体地质、经济与技术特征,开展科学有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包括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地球信息技术两个方面。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主要是运用电子信息、数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复杂地质体的各种地球物理响应规律、地面/井下/空间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分析与联合反演的理论与方法。
地球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地球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通过各种地球探测及空间探测资料的挖掘、分析、融合,推断地表至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矿产分布等相关信息。
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领域代码:085217一、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领域范围及研究方向介绍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
地质工程领域覆盖的范围及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地质调查技术和方法,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矿区与矿床的勘探、开发与评价,地质勘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价,地质结构、地质环境、地质过程及地质灾害研究中的计算机应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行业的工程管理等。
三、培养方向1.油气田勘探工程2.油气田开发地质3.油气田勘探开发地球物理技术四、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非全日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三段式培养,其中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半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为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实践和论文方向,成立联合指导小组。
基本学习年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学分要求:总学分30学分,必修课15学分。
六、课程设置对跨学科报考的学生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学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3门。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8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油气地质与勘探
2.油气藏开发地质
3.油气田地质工程
4.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5.测井理论、方法与技术
6.工程地球物理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