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冬天
- 格式:docx
- 大小:10.41 KB
- 文档页数:2
小班学习儿歌冬天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儿歌《冬天到》,歌词简单易懂,内容描绘了冬天的景象,旨在让幼儿感受冬天的特点。
教材来源:《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学会《冬天到》这首儿歌,并能够流畅地唱出来。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冬天的喜爱。
3. 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增强他们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冬天到》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儿歌中“雪花飘飘”和“北风呼呼”的节奏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幼儿音乐课本、雪花贴纸、画笔和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们谈谈他们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引导他们说出冬天的特点,如雪花、北风等。
2. 儿歌教学:教唱《冬天到》,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儿歌所描绘的冬天景象。
3. 节奏练习:重点教授“雪花飘飘”和“北风呼呼”的节奏,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幼儿熟悉并掌握。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儿歌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正确地唱出儿歌。
5. 歌曲创作: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首关于冬天的儿歌,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6. 课堂展示: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创作,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冬天到》歌词板书设计:雪花飘飘,冬天到(1)北风呼呼,冷死了(2)我们要坚强,不怕冷(3)一起快快乐乐过冬天(4)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教给爸爸妈妈《冬天到》这首儿歌,并描述冬天的特点。
答案:儿歌《冬天到》的歌词和旋律,冬天的特点(雪花、北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们学习热情高涨,但对“北风呼呼”的节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们发挥想象力,创作更多关于冬天的儿歌或故事,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同时,组织一次冬日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冬天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冬天到》这首儿歌共四句歌词,描绘了冬天的景象。
幼儿园小班儿歌大全简单易学[汇总版] 1.幼儿园小班儿歌大全简单易学[汇总版] 篇一1、冬——冬天到,喜鹊叫,朵朵雪花像鹅毛,松树、柏树绿油油,腊梅、水仙开得好,雪下麦苗眯眯笑,冬眠动物睡大觉。
2、哪里来——春雨来,哪里来?摇着锒铛天上来。
燕子来,哪里来?带着剪刀南方来。
小草来,哪里来?拱破土皮钻出来。
春风妈妈来坐客,带来这帮好乖乖。
3、风——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
秋天里,西风多,吹热庄稼吹热果。
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
4、彩虹美——彩虹美,彩虹艳,赤橙黄绿多好看,妈妈说彩虹挂天边。
宝宝说:彩虹就在百货店。
5、雷雨——大雨哗哗哗,水泡喊妈妈。
闪电怕,跑来雷爸爸。
雷雨骑上马,马蹄呱呱哒哒。
天空出彩霞,太阳笑哈哈。
2.幼儿园小班儿歌大全简单易学[汇总版] 篇二1、早晨——叽喳,叽喳,鸟儿欢叫在树杈!嘀嗒,嘀嗒,闹钟在说话:起来吧,起来吧,早晨和你赛跑啦!2、春天来到了——燕子阿姨回来了,小鸟喳喳把喜报。
柳树哥哥换新衣,桃花姐姐开口笑,春天春天来到了。
3、下雪天——下雪天,真好看,房子变成胖老汉。
小树好像大白伞,地上铺了白地毯。
我也变成小神仙,嘴巴鼻子冒白烟。
4、天上一天星——天上一天星,屋上一只鹰,楼上一盏灯,桌上一本经,地上一根针。
捡起地上针,收起桌上经,吹灭楼上灯,赶走屋上鹰,数数天上的星。
5、乌云——乌云娃娃,碰在一起就打架。
轰隆隆,哗啦啦,打得眼泪落哗哗。
3.幼儿园小班儿歌大全简单易学[汇总版] 篇三1、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2、白云——白云朵,天上飘,飘到河边不见了,悄悄落到河面上,好像白鹅来洗澡。
3、小雨点——小雨点儿上山坡,变成蘑菇打花伞,小雨点儿上花园,变成花朵真鲜艳,小雨点儿上大街,变成伞花一片片。
4、浪花——没有播种就发芽,没有长叶就开花,没有结果花就谢,没有谢完又开花。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冬天的儿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冬天的儿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小雪花》、《小白兔乖乖》、《冬天里的小火车》。
通过学习这些儿歌,让幼儿感受冬天的美好,培养音乐节奏感和歌唱兴趣。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三首冬天的儿歌,并能独立表演。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增强季节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播放器、卡片、小雪花挂饰。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小白兔手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雪花飘落,引导幼儿谈论冬天的乐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钢琴伴奏,教唱《小雪花》。
(2)教师分发小鼓、沙锤等学具,带领幼儿为歌曲伴奏。
(3)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伴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择《小白兔乖乖》歌曲,讲解节奏和音准,并示范演唱。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展示(5分钟)每组幼儿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幼儿为表演者伴奏。
六、板书设计1. 《冬天的儿歌》2. 歌曲名称:《小雪花》、《小白兔乖乖》、《冬天里的小火车》3. 节奏和音准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一首冬天的儿歌,并分享课堂趣事。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冬天的儿歌演唱,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冬天的儿歌,激发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节奏和音准提示。
2024年小班学习儿歌冬天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儿歌》,涉及章节为冬季主题儿歌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冬天到》儿歌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冬天到》儿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冬季事物的认知,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旋律的掌握,冬季事物的认知。
2. 教学重点:《冬天到》儿歌的歌词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歌词卡片、冬季图片、雪花贴纸。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窗外雪花飘落,引发学生对冬季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冬天到》儿歌,引导学生跟唱,通过歌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冬季图片,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创作一幅冬日画。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一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冬季元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雪花贴纸装饰自己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冬天到》的歌词。
2. 在黑板上贴上冬季图片,标注学生需要用到的冬季元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习的《冬天到》儿歌,并尝试用家里的物品创作一幅冬日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冬季元素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儿歌旋律的掌握,以及对冬季事物的认知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了解其他季节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旋律的掌握,冬季事物的认知。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一、儿歌旋律的掌握1. 教师在授课前熟练掌握儿歌旋律,以便于准确示范。
幼儿园小班冬天的儿歌导言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但也是最有趣的季节之一。
儿童会喜欢在冬天里堆雪人、踩雪、打雪仗。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感受冬天的乐趣,我们特别编写了一些冬天的儿歌。
这些儿歌既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冬天,又可以增加他们的娱乐活动,一起来唱唱这些有趣的儿歌吧!儿歌一:《雪花飘飘》雪花飘飘,飘落在地上,像一只只小白兔在纷飞。
我抬头看看天空,雪花真美丽,雪花真美丽。
让我们一起玩雪吧,快快跑出院子,堆个大大雪人,扔个大大雪球。
雪花飘飘,飘落在地上,像一只只小白兔在纷飞。
我抬头看看天空,雪花真美丽,雪花真美丽。
儿歌二:《冰雪世界》冰雪世界,多么美丽,冰雪世界,我要去玩。
穿上冬衣,带上手套,滑雪板下雪坡,放飞我们的梦。
雪山如银,闪闪发光,冰川流淌,冰雪白茫茫。
我们一起,快快滑冰,笑声喧哗,开心无比。
冬天的冰雪,带给我们快乐,冬天的冰雪,无限可能。
冰雪世界,多么美丽,冰雪世界,我要去玩。
儿歌三:《小雪人》小雪人,小雪人,胖胖的模样真可爱,滑滑的肚子,大大的嘴巴,两只黑眼睛闪闪发光。
小雪人,小雪人,头上还戴着小红帽,拿根胡萝卜,当成鼻子,深呼一口气,他还向你笑。
小雪人,小雪人,你是我的好朋友,即使太阳出来,你也不怕化,在我的心里,你永远驻留。
儿歌四:《冬天的故事》冬天来了,雪花飞舞,孩子们戴上帽子,穿厚厚的衣服。
雪人在院子里笑着迎接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快乐。
在冬天的早晨,阳光照耀,雪地上留下我们的印记。
捧起一把雪花,思念的心愿,让它在天空中飞舞。
冬天的故事,是我们的童年回忆,雪花森林是我们的秘密基地。
一起来堆雪堂,一起唱儿歌,冬天的故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结语冬天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季节,孩子们可以在雪地里尽情玩乐。
通过这些儿歌,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冬天的美丽和乐趣。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冬天里享受游戏的乐趣,并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冬天。
让我们一起唱起这些有趣的冬天儿歌吧!。
小班儿歌冬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可爱的冬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儿歌《冬天到》、冬日季节变化认知以及简单冬日生活习俗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冬天到》,感受冬天的季节氛围,培养对冬季自然景观的热爱。
2. 帮助幼儿了解冬天的基本特征,如天气变冷、植物落叶等。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儿歌学唱和讨论,提高幼儿的词汇运用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歌《冬天到》的学唱和冬季特征的认识。
难点:儿歌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汇和句子,以及引导幼儿表达对冬天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冬天的景色)、雪花剪纸、儿歌《冬天到》的歌词卡片。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景色,询问他们看到的冬天的特点。
分发雪花剪纸,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冬天的氛围。
2. 儿歌学习(10分钟)播放儿歌《冬天到》录音,引导幼儿跟唱。
分组学唱,教师逐句教唱,并解释儿歌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集体合唱,增强幼儿对儿歌的熟练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顾儿歌内容,加深对冬天特征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心中的冬天。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
5. 讨论与分享(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画中的内容。
引导幼儿用学到的儿歌歌词描述冬天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冬天到》的歌词。
2. 冬天的特征列表。
3. 幼儿绘画作品的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唱《冬天到》,并尝试用新学的词汇描述冬天的景象。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和家庭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幼儿进行户外冬日体验活动,如堆雪人、观察冰冻现象等,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冬天。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冬天的儿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冬天的儿歌》,涉及第三章“冬日欢乐颂”的第二节“雪孩子”。
内容主要包括儿歌《雪孩子》的学习与演唱,通过歌词理解冬天的美好,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雪孩子》这首儿歌,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2. 通过歌词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儿歌《雪孩子》的演唱与节奏感培养。
难点:歌词的记忆以及音乐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雪孩子玩偶、雪花贴纸。
学具:小鼓、铃铛、沙锤。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雪孩子,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对冬天的印象,引导幼儿关注冬日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雪孩子》儿歌,引导幼儿跟唱,讲解歌词含义,教授音乐节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学具,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4. 歌曲演唱(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幼儿集体演唱《雪孩子》,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感。
5. 歌曲表演(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自编动作,进行《雪孩子》的表演。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词《雪孩子》;2. 黑板右侧:音乐节奏符号及对应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教爸爸妈妈唱《雪孩子》这首儿歌。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节奏感和歌词记忆方面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季节的儿歌,进行跨学科整合,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歌曲演唱和歌曲表演;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儿歌《雪孩子》的演唱与节奏感培养。
小班儿歌冬天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唱》,具体章节为“冬天的歌”。
教学内容包括儿歌《冬天来了》,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儿歌《冬天来了》,并能唱出来。
2. 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音调。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歌词卡片、雪花道具学具:小鼓、铃铛、沙锤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冬姑娘,穿着雪花裙,戴着手套,头戴雪花发饰,走进教室。
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冬天的氛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冬天来了》,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2)教师用钢琴伴奏,教唱儿歌,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音调。
(3)教师出示歌词卡片,让幼儿跟随音乐唱儿歌。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每组选一个代表敲击小鼓,其他幼儿用铃铛和沙锤为儿歌伴奏。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模仿冬姑娘的动作,一起跳舞。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儿歌的感受。
(2)每组派代表进行唱儿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冬天来了》歌词2. 冬天的季节特征(配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把儿歌《冬天来了》唱给爸爸妈妈听。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个冬天的手工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与家长制作的冬天手工作品,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亲子关系。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其他特征,如雪景、冰凌等,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小班的儿歌《冬天来了》。
小班音乐教案:冬天的儿歌【儿歌内容】:《冬天》冬天又来了,北风呼呼叫,小鸟钻进窝,小猪睡懒觉。
我们小朋友,天天起的早,跑跑又跳跳,身体暖和了。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激发幼儿做个勇敢的小宝宝的愿望,不要怕冷,跑跑跳跳就暖和了。
故事的讲述、讲述后的提问以及到最后的儿歌朗诵,都紧紧围绕着目标进行,孩子们做个勇敢的不怕冷的小宝宝的愿望不断增强。
【活动目标】:1.幼儿勇敢、不怕冷的精神,激发幼儿积极参加锻炼的愿望。
2.理解儿歌内容,学会朗诵,并发准“钻“(zuan)”早“(zao)等音。
【教学准备】:磁带。
【教学过程】:一、给幼儿提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并让幼儿感受冬天气候寒冷及参加体育锻炼后身体暖和师:我们早上进行了晨间锻炼,锻炼后,我们的宝宝感觉身体怎么样?二、将儿歌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说给幼儿听,重点是冬天不怕冷,要锻炼身体1.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将儿歌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述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师朗诵儿歌。
提问:(1)你觉得这首儿歌讲得是什么季节?(2)你听到这首儿歌里面有谁?他们都怎么了?(3)我们小朋友怕不怕冷?让幼儿谈一谈自己参加锻炼后的感受。
3.幼儿学念儿歌《冬天》。
三、配合体育活动学习儿歌四、延伸活动活动后,让幼儿谈谈还有哪些行为也是勇敢不怕冷—如不赖在被窝里,用冷水洗脸洗手等等。
小班音乐教案:冬天的儿歌(2)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小班音乐课程,教授冬天的儿歌。
通过教唱、体验和创作,培养幼儿对冬天的认知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1. 认识冬天的特点和元素;2. 学唱冬天的儿歌;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创作能力;4. 提高幼儿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冬天的图片、道具和装饰品;2. 冬天的儿歌歌谱和音乐;3. 音乐伴奏器乐。
教学步骤:引入:1. 老师展示一些冬天的图片和装饰品,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冬天的特点和元素,如寒冷、雪花、快乐等;2. 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的话为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话为什么不喜欢?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冬天的儿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季节的歌声》,具体内容包括冬天的儿歌《小雪花》。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感受冬天的氛围,了解冬天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冬天的儿歌《小雪花》,增强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幼儿对冬天的认知,了解雪花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歌曲的演唱,以及对雪花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幼儿对冬天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卡片、挂图等。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冬季服装,扮演冬天的使者,通过讲述冬天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冬天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小雪花》歌曲,引导幼儿关注歌词内容,讲解雪花的特点,让幼儿跟随歌曲学唱。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分小组,用小鼓、沙锤、手摇铃等学具为歌曲伴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节奏。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歌唱和表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冬天的儿歌——小雪花》2. 板书内容:歌曲名:小雪花歌词:略雪花特点:六角形、白色、轻盈飘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冬天的画,要求包含雪花、雪人等元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冬天的儿歌《小雪花》。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冬天的观察和体验,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教师可结合幼儿的表现,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制作雪花剪纸、表演冬天的童话剧等,丰富幼儿的冬季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冬天的儿歌。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明确教学难点和重点,为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小班儿歌冬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儿歌《冬天》,教材为人教版幼儿园主题活动手册第二册第四单元。
歌曲内容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包括雪花飘落、孩子们堆雪人、滑冰等活动。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孩子们能够感受冬天的美丽和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唱出《冬天》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体验冬天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唱《冬天》这首歌曲,能够跟上节奏。
难点:理解歌曲中冬天的景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录音机、歌词卡片、雪花贴纸。
学具:音乐本、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孩子们户外活动,观察冬天的景象,如雪花飘落、树枝上挂满冰晶等。
回到教室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冬天景象。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冬天》歌曲,让孩子们听并提出问题,如“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冬天的活动?”“歌曲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引导孩子们关注歌曲的节奏和内容。
3. 歌词学习:教师出示歌词卡片,让孩子们跟读歌词,并解释其中的难点词汇,如“雪花”、“滑冰”等。
4. 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孩子们用拍手的方式练习歌曲的节奏,让孩子们能够跟上节奏唱歌。
5. 集体演唱:教师钢琴伴奏,让孩子们集体演唱《冬天》,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6. 小组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雪花、雪人、小鸟等),按照歌曲内容进行表演,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7. 创意活动:教师出示画笔和彩纸,让孩子们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绘画创作,如画出雪花、雪人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冬天》板书内容:雪花飘落孩子们堆雪人滑冰小鸟欢叫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歌曲《冬天》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一段演唱《冬天》的视频,发送到班级群内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冬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冬天的美丽和乐趣。
小班学习儿歌冬天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儿歌》,具体内容为第四章《冬天到》。
详细内容包括儿歌的学习和演唱,理解儿歌中描述的冬季特点和场景,通过儿歌学习,让幼儿感受冬天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冬天到》儿歌,掌握儿歌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2. 培养幼儿对冬季特点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中节奏和音调的掌握,以及冬季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儿歌的演唱和冬季特点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卡片、挂图、雪花道具。
学具:儿歌教材、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着冬季服装,带领幼儿模仿雪花飘落,引导幼儿观察窗外的冬天景象,激发他们对冬天的兴趣。
2.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冬天到》儿歌,让幼儿跟唱,学习基本节奏和音调。
通过卡片和挂图,讲解儿歌中描述的冬季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儿歌中的一句,进行详细讲解,如:“小雪花飘呀飘,飘到大地上”,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形状和飘落的样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儿歌演唱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同时,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他们心中的冬天。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他们对冬天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冬天到》的歌词。
2. 冬季特点的简笔画,如雪花、雪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冬天到》儿歌,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冬天的景象。
2. 答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家长的反馈,评价幼儿对冬季特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天的乐趣,如堆雪人、打雪仗等。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幼儿园小班冬天的儿歌幼儿园小班冬天的儿歌冬天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季节。
在幼儿园的小班里,孩子们喜欢唱儿歌,通过歌曲的方式感受冬天的美好。
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小班冬天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欢快地唱起来吧!《冬天的雪花飘飘》冬天的雪花飘飘,像小精灵舞起跳。
洁白无暇像棉花球,把大地装扮得美妙。
滑滑雪,冰天空,欢乐喜庆笑声扬。
雪花纷飞伴童年,冰冻世界空中划过。
《银色的冬天》银色的冬天,雪花纷纷。
白色的街道,人们欢欣。
手里拿着雪球,向天空中丢。
滑雪板在雪地,快乐不断连续。
《雪人朋友》冬天的早晨,雪人出现。
胡萝卜为鼻子,瓢儿做帽子。
两个大圆眼睛,笑容超可爱。
雪人朋友一起玩,欢声笑语充满校园。
《冬天的小鹿》小鹿在雪地,跳跃又奔跑。
白色的地面,小蹄步欢乐摇。
尾巴摆动,雪花纷飞扬。
小鹿是冬天的使者,给大家带来快乐和欢畅。
《小熊睡觉觉》冬天的小熊睡得多。
大大的床上舒服躺。
头顶搭个被子,捂得暖洋洋。
冬天小熊睡得好,醒来身体更健康。
《雪球滚滚来》雪球滚滚来,粗壮强壮又高大。
胳膊粗,在雪地里成大王。
捏个雪人出来,笑容满脸发亮。
滚滚雪球快快滚,欢乐冬天正引领。
这些儿歌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通过歌曲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冬天的特点和美好。
同时,这些儿歌也能培养孩子们的欢乐、合作和创造力。
在唱儿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动手做相应的动作,例如:跳跃、摇摆、滚动等,让孩子们更加投入和参与到歌曲中。
同时,老师还可以与孩子们合作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幼儿园小班冬天的儿歌中,还可以利用手偶、贴纸或图片等教具,让孩子们参与到表演中,增加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多种媒体的组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除了在幼儿园里唱儿歌,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在家中唱唱这些冬天的儿歌。
通过和家人一起合唱,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亲情和家的温暖,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总之,幼儿园小班冬天的儿歌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快乐的冬季体验。
幼儿园儿歌冬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儿歌《冬天》来帮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音乐播放器、图片、幼儿手工制作的冬天相关物品。
2.教材准备:儿歌《冬天》的音频及歌词。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将幼儿引入主题,启发幼儿对冬天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冬天的特点,如天气冷、雪花飘等。
2.学唱儿歌《冬天》(1)教师播放《冬天》的音频,带领幼儿一起听歌。
(2)教师带领幼儿分段学唱歌曲,并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
(3)教师分小组让幼儿依照音乐节奏和动作跟唱歌曲。
(4)教师逐渐减少歌曲的播放次数,让幼儿独立唱歌。
3.听说能力训练(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回忆刚刚学过的歌曲。
如:“冬天是什么季节?冬天有什么特点?”(2)教师提问:“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鼓励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手工制作教师根据季节特点,提前准备相关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
例如:用棉花和蓝色纸制作雪花,用白色纸和彩色纸制作一个有趣的冬天场景。
5.小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唱一遍儿歌《冬天》,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儿歌《冬天》,帮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图片、手工制作等教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唱歌和回答问题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和点评,鼓励幼儿表现出色的同学,并指导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趣,幼儿们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儿歌冬天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章《季节的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一课“冬天来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冬天,并通过儿歌形式感受冬天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如天气变冷、雪花飘落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冬天,体验冬天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冬天的特征。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儿歌“冬天来了”,感受冬天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冬天景象的图片、雪花贴纸、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冬天的认识,展示冬天景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2. 新课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冬天来了”,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演唱,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冬天的特征。
3. 实践活动:发放雪花贴纸,让幼儿在画纸上创作属于自己的冬日景象。
4.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一幅冬日景象的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画中的内容,如雪人、雪花等。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剪刀和胶棒,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雪人。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冬天来了”歌词2. 冬天的特征:天气变冷、雪花飘落、穿厚衣服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描述冬天的特征,并演唱儿歌“冬天来了”。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描述冬天特征和演唱儿歌方面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观察家里的冬日景象,并与家长一起记录下来,增强幼儿对冬天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用其他形式(如画画、讲故事)表达自己对冬天的喜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冬天的特征。
幼儿园小班冬季儿歌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其中儿歌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冬季是一年中特别的季节,所以在幼儿园小班的冬季儿歌中,往往会包含一些有关雪、冰、圣诞节和新年的内容。
下面是一些适合幼儿园小班冬季的儿歌。
1.《大风吹》大风吹,小鸟飞,飞到哪里去?飞到树梢上,捉住一只虫。
小鸟飞,大风吹,吹到哪里去?吹到河水边,洗洗小脸儿。
大风吹,小鸟飞,飞到哪里去?飞到天空中,唱一首歌儿。
2.《铃儿响叮当》铃儿响叮当,铃儿响叮当,圣诞节快到啦,大家高兴唱。
圣诞树上挂满彩灯,美丽又闪亮,圣诞老人带着礼物,分给每个孩子。
铃儿响叮当,铃儿响叮当,圣诞节快到啦,我们一起欢笑。
3.《雪花飘飘》雪花飘飘,洁白又纯净,满天洒下来,覆盖大地。
孩子们捧着手,伸出舌头,尝一尝雪花的味道,甜甜的像糖果。
雪地上留下脚印,我们欢快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快乐无边。
4.《雪绒花》雪绒花飘飘洒满天,纯白如棉花一片片。
它没有味道,但却美丽极了,捧在手里,融化成水滴。
雪绒花落在大地上,白茫茫一片,雪地上留下脚印,我们开心奔跑。
雪绒花,雪绒花,冬天里最美的花。
5.《新年好》新年好,新年好,我们一起唱新年好。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大家快乐过新年。
放烟花,贴春联,吃饺子,看舞狮。
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新年的美好。
新年好,新年好,愿你新年快乐到老。
以上是几首适合幼儿园小班冬季的儿歌。
这些儿歌以简单的歌词和旋律,让孩子们容易学唱、记住。
孩子们通过唱这些儿歌可以感受到冬季的美好,增加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的冬季活动中,这些儿歌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和合作意识,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
2024年小班儿歌冬天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冬天到了”,具体内容包括儿歌《冬天来了》的学习,以及与儿歌相关的讨论和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儿歌《冬天来了》,理解儿歌所描绘的冬天景象。
2. 培养学生对冬天的喜爱,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歌中的生词和句型理解,以及对冬天景象的描述。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儿歌,运用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描述冬天景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PPT、卡片、录音机、儿歌《冬天来了》录音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儿歌《冬天来了》的录音,引导学生听儿歌,感受冬天的氛围。
2. 课堂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冬天来了》,讲解生词和句型。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冬天景象,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儿歌中的句子描述冬天景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描述冬天景象,互相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5.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儿歌内容,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冬天主题的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冬天来了》的全文。
2. 生词和句型。
3. 冬天景象的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儿歌《冬天来了》中的句子,写一段描述冬天景象的话。
答案示例:冬天来了,雪花飘,小河结冰,我们一起去滑雪。
2. 延伸作业:收集关于冬天的儿歌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对儿歌内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冬天的故事”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冬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设计。
小班儿歌-冬天
XX课件小班儿歌:冬天儿歌内容:《冬天》冬天又来了,北风呼呼叫,小鸟钻进窝,小猪睡懒觉。
我们小朋友,天天起的早,跑跑又跳跳,身体暖和了。
教材分析:儿歌的句子均是短句,富有情节,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特点。
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激发幼儿做个勇敢的小宝宝的愿望,不要怕冷,跑跑跳跳就暖和了。
故事的讲述讲述后的提问以及到最后的儿歌朗诵,都紧紧围绕着目标进行,孩子们做个勇敢的不怕冷的小宝宝的愿望不断增强。
活动目标:幼儿勇敢不怕冷的精神,激发幼儿积极参加锻炼的愿望。
理解儿歌内容,学会朗诵,并发准钻()早()等音。
教学准备:磁带。
教学过程:一给幼儿提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并让幼儿感受冬天气候寒冷及参加体育锻炼后身体暖和。
师:我们早上进行了晨间锻炼,锻炼后,我们的宝宝感觉身体怎么样?二将儿歌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说给幼儿听,重点是冬天不怕冷,要锻炼身体。
老师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将儿歌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述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师朗诵儿歌。
提问:()你觉得这首儿歌讲得是什么季节?()你听到这首儿歌里面有谁?他们都怎么了?()我们小朋友怕不怕冷?让幼儿谈一谈自己参加锻炼后的感受。
幼儿学念儿歌《冬天》。
三配合体育活动学习儿歌。
四延伸活动。
活动后,让幼儿谈谈还有哪些行为也是勇敢不怕冷—如不赖在被窝里,用冷水洗脸洗手等等。
XX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