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42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答:(1)自18世纪末叶起,西方社会发生了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和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一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完成。
另一次是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2)两次大革命使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新兴的工业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方面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运行也暴露出许多弊病和不协调因素,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失业、犯罪等等。
(3)对于这些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和在原有的科学体系内已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和回答,于是,社会学作为一门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独立的新学科便应运而生,它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以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寻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内容,并且将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哪些特点?答:(1)立足于实践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认为研究者要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创新理论,同时用源于实践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最基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其他特点都是在这个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2)思维方式的辩证性辩证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眼光,对事物开展动态的矛盾分析,要把各种社会事实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开展具体分析,既要重视事物的实践过程,也要注意事物的空间位置。
(3)研究方式的批判性批判性,是要审查现存事物存在的根据,揭示其存在的合法性或被异化、扭曲的原因,以积极的眼光否定其消极性、肯定其合理性,推进事物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批判不仅仅是对消极现象的否定与推翻,批判还是对积极现象的肯定与维护。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学的创立过程。
2、了解社会学的现代发展及中国社会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社会学的创立现代发展教学难点:社会学的创立教学内容:§2 社会学170年的历史回顾与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一样,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也有着历史必然性,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社会学的创立与现代发展。
§2.1 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的起源和社会背景社会学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理论思想为前提条件。
1、社会变迁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明显的暴露出来,欧洲社会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产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冲击波及到了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
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和工厂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这就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在寻找市场的过程中,促进了海运和陆路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和服务业的兴起。
资本主义带着大炮加商品,攻击着世界上闭关自守得社会。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
2、社会主义的兴起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进程带来了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大批破产,工业化导致了无产阶级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是资产阶级疯狂追逐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工人生活穷困潦倒、毫无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等社会革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学说。
3、都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数目增加,中小城镇发展为大城市,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城市人口增加,住房拥挤,环境污染工厂噪音、交通、人系关系复杂化、卖淫、吸毒、犯罪等问题以上问题使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所宣告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和怀疑,人们强烈要求对社会的过去、现实和未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分析和评价,来改变现有社会关系。
二、社会学产生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影响社会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社会观,但对社会学诞生起直接推动作用的主要有四种思潮——人本主义历史决定论、机械的社会学说、批判理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三、社会学产生的方法论基础1、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孔德:第一个提出“社会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的分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资本论》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代是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的研究对旬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人。
*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社会才得以稳定,否则社会失范*创建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
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理想类型:韦伯理解社会学的概念工具:”科层制、权威等都发球理想类型*科层制: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科层制是法理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一、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3、创建符号互动腐化。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传入、成长、建设、恢复重建时期。
(用表格形式)谭嗣同、严复、章太炎余天休、陈达许仕谦、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邦通、毛泽东第三节社会学本土化一、本土化: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壮大二、社会学本土化:是指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社会学概论一、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1.识记:(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应用:分析社会学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识记:(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马克斯和恩格斯对社会学的重要贡献领会:马克斯和恩格斯对社会学创立的主要贡献。
(四)社会学的发展1.识记:(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2)战后欧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3)苏俄社会学的代表人物;(4)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五)中国社会学在传入、成长、建设期的代表人物。
2.领会: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贡献。
(五)社会学的本土化1.识记:(1)本土化的概念;(2)中国倡导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人物;(3)社会学中国化过程中的主要成就。
2.领会: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1.识记:(1)社会学的定义;(2)社会学研究对象;(3)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2.领会:(1)社会学的基本问题;(2)社会学学科特征。
(二)社会学的功能1.识记:(1)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和规范性功能的概念;(2)社会教育功能的概念;(3)社会管理功能的概念;(4)社会批评功能的概念。
(三)社会学方法1.识记:(1)问卷调查的概念;(2)实地调查的概念;(3)参与观察的概念;(4)实验方法的概念;(5)非介入性研究方法的概念;(6)定性分析的概念;(7)定量分析的概念。
2.领会:(1)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2)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
3.应用:分析比较不同资料收集方法的优缺点。
(四)社会学主要理论1.识记:(1)结构功能理论;(2)冲突理论;(3)交换理论;(4)符号互动论;(5)其他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2.领会:(1)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2)帕森斯的社会行动要素;(3)美国社会学家雷克斯对帕森斯理论的批判;(4)霍曼斯交换理论的缺陷;(5)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讲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学产生于欧洲,在学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开始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是以马、恩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另一个是以孔德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
一、西方社会学的创立与形成(一)创立阶段时间:19世纪上半叶特点:(1)与哲学关系密切;(2)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3)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孔德和斯宾塞1、孔德——社会学之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1798年1月19日孔德出生在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市的一个天主教徒家庭里,父亲是个中级官吏。
1857 年9月5日1857年9月因癌症在巴黎逝世。
16 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
后因观点分歧,两人分道扬镳。
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
整个19世纪, 值得一提的法国社会学家屈指可数,但作为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之父孔德却当之无愧。
孔德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之父。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孔德在社会学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1、孔德第一个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
他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科学依次划分为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王后”,所有其他科学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2、孔德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
他认为,“社会学”就是“关于社会现象根本法则的实证研究”,必须用自然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所谓实证研究,孔德认为有四种方法: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的方法。
3、孔德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社会学教程第一章: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社会变革和工业化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社会学家的贡献和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
同时,还将探讨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三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本章将介绍社会结构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如家庭、社区、组织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关系的类型和特点,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本章将介绍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如家庭、学校、媒体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控制的机制和作用,如法律、道德等。
第五章: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章将介绍社会不平等的类型和原因,如阶级、种族、性别等。
同时,还将探讨社会变迁的影响和后果,如社会动员、社会革命等。
第六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章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犯罪等,并探讨社会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应对和解决。
第七章: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章将介绍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八章: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社会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介绍社会学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社会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结语:社会学的意义与挑战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本结语将总结社会学的意义,如提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提出社会改革的建议,并讨论社会学面临的挑战,如全球化、技术发展等。
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社会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社会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理论的追求的结果。
在社会学的历史长河中,社会学家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逐渐建立了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并对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本章将从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学派的出现等方面来阐述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脉络。
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象征理论和功能理论的辩证统一、象征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现象都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来表达的,而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形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天然奴隶理论,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是天然而成的,为后来的社会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到了欧洲中世纪,社会学的祖师爷波斯人伊本·海西亚提阿布·穆罕默德·伊本·马古德·阿-哈扎-里(好多人用他的西方化名:伊本·海西亚,或英文名:ibn Khaldun)提出了“社会变革”的概念,认为社会的变革是由于人类的物质因素改变所导致的。
这是社会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变迁概念的理论。
到了近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呈现两个主要的线索:欧洲工业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
工业革命使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如贫困、犯罪和社会不公等。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并吸收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则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方向,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社会不平等、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等问题。
社会学的发展在19世纪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学派和理论流派。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包括社会进化论、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
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和发展的,而功能主义则强调社会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和互相依赖。
冲突理论则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所驱动的,而符号互动主义则强调人们通过交流和互动来构建现实世界的意义。
社会学原理 复习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孔德 )提出来的。
◆ 社会学的( 描述 )功能是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 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解释 )功能。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是(孔德 )和( 斯宾塞 )。
其中,( 孔德 )提出了社会发展三阶段论。
◆ 西方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是(涂尔干 ),其理论以( 社会关系 )和( 社会团结 )为主线。
◆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代表人物是( 韦伯 )。
◆ 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实证主义方法论 )。
◆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帕森斯 )。
◆ 创立了中层理论,提出了“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默顿 )。
◆ 主张冲突理论的社会学家有功能冲突论代表(科塞 )和辩证冲突论代表( 达伦多夫 )。
◆ 行为主义社会交换论的代表是(乔治。
霍曼斯 ),结构主义交换论的代表是( 彼得。
布劳 )。
◆ 最先提出符号互动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赫伯特。
布鲁默 )。
◆ 拟剧论的代表是( 欧文。
戈夫曼 )。
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 定性 )和(定量 )研究的方法。
◆ 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 )采用了( 系统抽样 )方式。
◆ 测量层次◆◆ ◆ ◆0 0 0 0 0 95 1010110 115 不重要 一般 很重要 非常重要第四章社会的构成公社社会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公社社会是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血缘关系:人们的先天联系,如家庭、宗族、氏族。
正功能:它起着联系社会与群体,增强内聚力,形成牢固的整体的作用。
负功能:使人们处在由于先天联系形成的被动的地位上。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地缘系统:国家、省、市、县(或区)、乡(或街道)、村(或社区)、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