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酷儿的品牌定位与角色营销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25
一、酷儿和顾客建立关联:(1)酷儿角色的树立:酷儿形象的塑造建立在深刻了解消费者的基础上,抓住了其好玩、好模仿的心理,是目标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将酷儿作为行为楷模,模仿其喝饮料的样子,从而有效的推动了销售。
(2)精神感染策略:酷儿饮料不仅含有果汁,更有酷儿及代表品牌精神最重要的快乐配方。
酷儿的形象与日前网络动画、新一代有机吻合的地方,这种相一致性使产品在性格特征上与消费者存在天然的亲和力。
这种在目前被之为“角色行销”的方式,通过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角色”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与麦当劳的史诺比、七喜的卡通先生有很强的类同性。
如果酷儿真正风行,在小孩中的“杀伤力”是无可限量的。
(3)赠品策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借鉴台湾市场的成功经验,与麦当劳热卖史诺比玩具、kitty猫,肯德基热卖叮当玩具一样,可口可乐在大陆推出酷儿之余,也设计了各种诱人的纪念品配合产品销售。
从贴纸、文具组,到手提袋、钥匙圈等二十六种印有酷儿图案只送不卖的赠品,让小朋友从上课到在家写作业,满桌都是心爱的酷儿陪伴着,半年已送出去一百五十万个赠品。
小朋友会因为喜好酷儿随罐附赠的各种小赠品而不断购买酷儿果汁,为搜集到酷儿最完整的系列赠品,小朋友会与同学互通有无、彼此通报哪个通路可以买到附有不一样赠品的酷儿果汁。
于是,在台湾引爆了更狂热的采购风,平均每人饮用酷儿果汁的数量是日本与韩国的2倍。
可口可乐聪明地运用赠品策略,让酷儿迷为了收集到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相关产品不断购买酷儿果汁,直接提高了业绩。
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4) 酷儿的促销活动:有声有色、一石数鸟除广告宣传外,酷儿的各种促销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为其成功上市立下汗马功劳。
酷儿每到一地,首先便是与目标消费群小朋友见面。
二、注重顾客感受:憨态可掬的酷儿富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小朋友们的关注。
儿童是一个极广泛而有成长性的市场。
使用者与购买者的不同,常常是困扰广告诉求对象的问题,酷儿也面临这个问题。
从“酷儿”看商业卡通角色营销摘要:在一个信息爆炸、产品供过于求的时代,如何通过一种有力的营销的手段,快速、准确、有效的传递企业与品牌的信息,成功说服目标对象,从而达成消费的最终购买。
关键词:角色营销;卡通角色设计;体验式营销采用卡通形象作为商业角色的表现形式,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谐的色彩,体现出鲜明、独特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可口可乐的”酷儿”,从酷儿在果汁市场上创造的营销神话,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在市场经济体验式经济条件下的品牌营销的新规则。
一、准确的、清晰的产品定位可口可乐公司于1997年推出”酷儿”果汁饮料,首先在日本上市,便获得巨大成功,产品迅速在东南亚地区走红,成为新加坡、台湾、韩国、香港等地饮料行业的新秀。
自从”酷儿”自1997年7月在日本成功上市后,通过长时间的市场和消费者的考验,成为最受欢迎果汁饮料之一,”QOO”这一卡通形象成为最受欢迎卡通形象之一。
”酷儿”的成功,首先当然归功于详尽的市场分析、恰如其分的市场细分、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
可以说,为成为全方位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在推出这款主打果汁产品上做足了功夫,这样才能在严重混战的果汁饮料市场独树一帜,力拔头筹。
通过对当今存在的饮料品牌的全面、详细的市场定位,对当前市场上饮料的类别、口味;主要的消费群体及其喜好,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比如儿童的),影响饮料消费的主要因素都进行了仔细认真的市场调研。
通过充分、踏实的调研,针对果汁类饮料的5-15岁的儿童这一空白市场,可口可乐就将酷儿定位于这一市场。
同时准确分析主要的消费对象--儿童的家长,准确地分析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果汁饮料时,他们所表现出的理性,抓住家长关注的产品细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设计了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化的品牌特点,来迎合这类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
在理性方面:”酷儿”强调产品的专业性,并打出了健康牌。
无论是推广还是包装,”酷儿”强调一个功能利益点:果汁里添加了维他命(维生素)C及钙。
酷儿饮料的营销策划,顾客让渡价值分析,酷儿经营策略酷儿饮料:跟随者与挑战者的差异2002年营销看点之一说起统一鲜橙多的推出,应该说是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开拓有着居功至伟的贡献。
鲜橙多PET包装的全新登场,果汁浓度的调整都仿佛在一夜之间给这个行业中的后来者制定了一些不成文的“行规”,于是短短的一年间,我们在这个领域看到了一些以前较陌生的面孔,但大家似乎统一着着装——PET包装;统一着浓度——100%左右;统一着价格——2.5元左右;甚至统一着姓氏——鲜橙多、鲜橙汁、鲜橙蜜、多鲜橙、真鲜橙等。
这个行业如同中国其它领域一样,重复着简单的模仿与克隆,产品的同质化、包装的同质化、价格的同质化、渠道的同质化,似乎不同质化就难以借到这股锐不可挡的发展之势。
所以甚至不少企业寄希望于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产品误识为统一鲜橙多进行购买,企业能够因此“沾金带银”获得发展。
酷儿来了,哼着另类的小曲来了,甚至很“傻”地放弃了整片森林而选择了一棵小树——儿童。
酷儿来了,他毫不隐讳地表露着自己的野心——要在未来几年内占领果汁饮料市场的50%以上份额。
酷儿继鲜橙多之后,又在果汁饮料市场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一个世界饮料王国的权者在国内诸侯分疆划域的时期提刀跨马而来,让众多诸侯惊诧是停止争斗阻击权者,还是继续彼此的厮杀,但无论如何行动,在他们的心中掠过地一定是一丝死亡的气息。
因为他们清楚谁来了。
谁来了,“酷儿”来了,他带着他的身份和他的征战业绩来到大陆市场——1999年11月,酷儿在可口可乐日本公司诞生;2001年,成为可口可乐日本市场的第三大品牌(前两位分别是可口可乐与芬达);2001年4月,酷儿成为韩国果汁饮料第一品牌及饮料类第三品牌;2001年6月,酷儿成为新加坡果汁饮料第一品牌;2001年10月,酷儿登陆台湾,2个月后成为台湾果汁饮料第一品牌;2002年年初,酷儿开始在中国大陆的推广。
论果汁市场的背景,酷儿不如汇源的积淀;论对果汁市场利好的反映速度,酷儿不及国内众多厂家;论包装、论口味,你也无法在盲测试验中把其列为最佳。
案例:“酷儿”——儿童果汁饮料细分市场的超级霸主1.案例介绍2001年3月,当统一企业在果汁饮料市场上首先推出PET(塑料瓶)包装的鲜橙汁时,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会给国内果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果汁饮料市场已经“战火纷飞”了。
康师傅的每日C,娃哈哈的鲜橙汁,随后乐百氏、健力宝在此领域也有所动作,每个地区也有一些地方性品牌进入了跟随的行列。
不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又借“酷儿”杀进原先在他们看来并不起眼的果汁饮料市场。
“酷儿”以其独特的目标市场策略一举成功,成为2002年果汁饮料市场最亮的一道风景线。
2002年元旦前后,仿佛一夜之间,在河南省几个主要城市郑州、洛阳等地的商场、超市以及街边小店中,随处可见一种名叫“酷儿”的新品果汁饮料,其独特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一只头大身小的蓝色娃娃,右手叉腰,左手端着盛满饮料的茶杯,陶醉的说着“Qoo……”这只可爱的娃娃迅速出现在铺天盖地的招贴上、电视广告中。
在有“酷儿”的地方,你都会发现“可口可乐公司荣誉出品”的字样。
凭借可口可乐这块金字招牌,酷儿在短时间内成功上市,很快成为小朋友的新宠。
“Qoo酷儿”是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亚洲市场研发的一种特色果汁饮料,在亚洲市场所向披靡。
所到之处“Qoo”声一片1999年11月,“Qoo酷儿”在日本研制成功,2001年即成为可口可乐的第三品牌(继可口可乐和芬达之后)。
2001年4月在韩国上市,迅速跃升为当地果汁饮料第一品牌及饮料第三品牌,销售量超过预计量6倍;2001年6月在xxxx,迅速成为当地第一果汁品牌;2001年10月,“Ooo酷儿”在台湾上市,可口可乐台湾分公司对外事务总监王玲玲表示,“Qoo酷儿”果汁的销量远远超过预估量的3倍,上市仅3个多月,单月销售量就为韩国、日本市场的2倍,并且还曾出现通路供不应求的缺货窘境,成为当地消费者最喜爱的果汁饮料;2002年“酷儿”登陆大陆市场。
“Ooo酷儿”果汁饮料成功了,蓝色大头娃娃“酷儿”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虽然只是一个虚拟的角色,可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些俊男美女。
经营佐料之七十三“酷儿”酷在哪里案例背景饮料市场竞争越演越烈,经过碳酸饮料大战、纯净水、矿泉水大战的多年厮杀后,厂家纷纷盯上了果汁饮料和茶饮料市场这块新奶酪,企图从中分得一杯羹。
2001年的郑州市场,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相继推出PET瓶装果汁,统一一枝独秀,康师傅、娃哈哈紧追不舍,其他如汇源等诸多品牌也各占一席之地,林林总总不下十几个品牌。
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要想成功进入确非易事。
“酷儿”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碳酸饮料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推出的一款新产品,2001下半年在中国大陆部分城市上市,然而一上市即取得巨大成功。
“酷儿”究竟酷在哪里?成功策略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娴熟的市场细分策略,是“酷儿”成功的首要因素。
可口可乐公司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6—14岁的儿童是果汁饮料的重要消费群体,但并未引起重视。
如前所述,仅就郑州果汁饮料市场而言,虽然竞争已很激烈,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无论是统一的“我健康,我美丽”,还是康师傅的“”,以及娃哈哈的“我喝我的水果我快乐”,表达方式不同,但都集中在卖青春,卖健康,主要的目标消费者是城市年轻女性,至于汇源更是想把男女老少都一网打尽,没有一家针对14岁以下的儿童来诉求。
在洞察这一市场机会后,将自己的果汁饮料目标细分为儿童市场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是卖品牌而非卖产品的营销策略。
针对儿童的特点,成功的创造了“酷儿”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使与目标消费者的沟通变得轻松、简单、容易。
儿童的消费心理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向他们灌输天然、健康等说教理性的概念,而可爱的小猫“酷儿”则拉近了产品与它们的距离。
关于“酷儿”的描述是这样的:出生在遥远的大森林中,敏感而好奇,喜欢喝果汁,一喝果汁就两颊泛红。
喝的时候要右手叉腰,同时要很陶醉的说“QOO——”而它的目标消费者不正是这样吗?正是因为准确把握了目标消费者的这些心理特点,“酷儿”在上市不久就赢得了消费者的偏爱。
在包装上,“酷儿”也进行了小小的改造,其他品牌瓶标都贴在瓶颈上,比较小,而酷儿将瓶标贴在了瓶身上,大而醒目,虽然不是什么创新,同样在细小处体现了自己的差异化。
1.“酷儿”饮料的简介2.“酷儿”营销的“三步曲”3.小结:“酷儿”的企业战略4.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的酷儿发展策略5.国内市场供需发展预测6.对酷儿饮料的战略建议 ?饮料名字的来源:通常喜欢喝啤酒的日本成年人,每当喝了好喝的啤酒后,就会满足地发出“咕咕”的声音。
可口可乐日本分公司由此展开联想,在开发儿童饮料市场时,模仿出小朋友喝起来近似于“Qoo”的声音,推出“Qoo果汁”。
酷儿是可口可乐公司在1997年推出的果汁饮料。
先在日本上市,获得巨大成功,产品迅速在东南亚地区走红,成为新加坡、台湾、韩国、香港等地饮料行业的新秀。
酷儿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走红是这样的: 1997年7月在日本,酷儿成为最受欢迎果汁饮料之一,“QOO”形象成为最受欢迎卡通形象之一; 2001年4月在韩国,“酷儿”成为韩国果汁饮料第一品牌和韩国可口可乐公司第三大品牌,销售量超过预计量6倍; 2001年6月在新加坡,2个月内,成为新加坡第一果汁饮料品牌和新加坡可口可乐公司第三大品牌; 2001年10月在香港和台湾成功上市,结果香港产品完全脱销,台湾订单是原计划的2.5倍; 2001年12月,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在杭州和西安正式上市已风靡一时的“酷儿”果汁饮料,一夜之间,“酷儿”产品及形象席卷了两地的饮料消费市场。
后相继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地上市,短短几个月,全国各地便也“QOO”声一片,这个小精灵基本覆盖了整个中国,消费者饮用后交相赞誉,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炮打响。
“三步曲”之“第一步”――“卖给谁”“卖给谁”就是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如何选择目标市场以及产品定位的问题。
“酷儿”在营销推广过程中是如何做这方面工作的呢?1、市场调研与分析。
调研和分析的对象主要有两个: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
首先,从市场容量来看,为了更准确地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以及选择好目标市场,可口可乐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工作。
其次,从竞争格局来看,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的果汁饮料市场主要有四种竞争格局:(1)专业的洋品牌抢滩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