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
乐景乐情: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负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
哀景哀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常用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 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 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 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常见手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②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或反衬)。
山中植物: 松、竹林、树林、草、兰
③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参考答案: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