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电工基础知识与直流电路的测量
- 格式:pdf
- 大小:65.75 KB
- 文档页数:4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电工仪表是电力行业中常见的工具,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量。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基本电工仪表,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原理,进一步了解电学知识。
实验一: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的仪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流电路进行测量。
首先,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端与电路中的测量位置相连接。
然后,打开电路,读取电流表的示数。
需要注意的是,电流表的接线应符合电路的正负极性,并且选择适当的量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二: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是用来测量电压的仪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流电路进行测量。
首先,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端与电路中的测量位置相连接。
然后,打开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
需要注意的是,电压表的接线应符合电路的正负极性,并且选择适当的量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三:电阻表的使用电阻表是用来测量电阻的仪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流电路进行测量。
首先,将电阻表的两个接线端与电路中的测量位置相连接。
然后,打开电路,读取电阻表的示数。
需要注意的是,电阻表的接线应符合电路的正负极性,并且选择适当的量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四:万用表的使用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工仪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电学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万用表进行多种测量。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量程。
然后,将万用表的接线端与电路中的测量位置相连接。
最后,打开电路,读取万用表的示数。
需要注意的是,万用表的接线应符合电路的正负极性,并且选择适当的量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五:测量误差的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由于仪表本身的误差、接线不准确、电路中的其他元件等因素所导致的。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仔细接线,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和万用表在电路测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验一 直流电路的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实验室电源配置等概况。
2、练习使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3、练习使用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
4、练习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档和电压档。
5、通过电位的测量,进一步明确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 系。
二、仪器及设备1、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APS3003S—3D 1 台2、1.5V 干电池 1 节3、直流电压表 C43 型(0~7.5V) 1 只4、直流毫安表 C43 型(0~100mA) 1 只5、 万用表 DT—99228B 1 只6、线绕电阻或碳膜电阻(15Ω,15W) 2 只7、单刀开关 1 只三、实验材料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方法1、练习使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1)熟悉稳压电源面板上各开关、旋钮的位置,了解其使用方 法。
(2)将万用表的有关转换开关置于测直流电压的适当挡位上, 红色测试棒的插头插入万用表“+”插孔,黑色测试棒的插头插入“-” 插孔或标有“*”号的公共插孔。
(3)将直流稳压电源的电源插头插入市电 220V 插座,合上电源 开关。
接通工作电源后,面板上的指示灯应亮。
(4)由小到大分别将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粗调旋钮”转至各 挡,然后再将输出电压的“细调旋钮”从最小位置顺时针转至最大位 置。
用装好测试棒的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粗调旋钮”置于不同挡位时,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
万用表直流电 压挡指示值记入表 1-1 中。
表 1-1 “粗调旋钮”挡位输出电压调整范围2、直流无分支电路电流、电压和电位的测量(1)直流电压表接上测试棒后选择合适的量限,测量一节干电 池的开路电压 U S2,所得测量结果记入表 1-2 中。
表 1-2 测量数据 计算值 参考点 项目 A j B j C j U S1 U S2 I U AB U BC U CA仪表量限A 仪表指示值仪表量限B 仪表指示 值(2)使用直流电压表,调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U S1 为 3.00V。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非电类(本科)用工电教研室张冬日李延霞编2005年9月实验一、直流电路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3、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加深对电位、电压及其关系的理解。
4、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
二、实验内容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调节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使其一路输出为10V、另一路输出为18V(注意:用所选的直流电压表测量)。
3、验证KVL。
按右图接好线路,将X1、X2,X3、X4,X5、X6端分别用导线短接,取ABEFA和BCDEB两个回路验证KVL是否成立。
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测量时注意“+、—”)。
4、验证KCL。
电路图中X1、X2,X3、X4,X5、X6为节点B的三条支路电流测量接口,分别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并将结果填入下表(测量时注意“+、—”)。
5、分别以E、F点作为参考点,测量其他各点的电位,计算各部分电压,说明电位、电压之间的关系。
6、熟悉万用表的使用。
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各电阻将测量结果与标称值比较(注意: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
三、预习要求1、根据电路参数计算各电流、电压及电位以备与测量结果对比。
2、设计出测量方案。
四、仪器、设备和材料双路直流稳压电源1台,万用表1只,直流毫安表(TS-B-02)一只直流电压表(TS-B-28)一只五、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要求2、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所得结果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回答思考题六、思考题1、已知某支路电流约3mA左右,你认为用电流表5mA量程测量准确还是用10mA的量程测量准确?2、改变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有影响吗?实验二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及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使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和单相功率表测定交流电路参数的方法;2、加深对相量图的理解;3、学习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功率因数表的使用,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际意义。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实验内容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与交、直流电压;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电流定律,加深对正方向的明白得;3.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4.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学会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及等效内阻的方式;5.自拟电路验证负载上取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某一刹时流入和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某一刹时沿任一闭合回路一周,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 =0。
2.叠加原理在具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别离作历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值得注意的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适用于功率的计算。
3.等效电源定理(1)戴维南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能够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串联组成的电压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压源的源电压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2)诺顿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能够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等效电阻并联组成的电流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流源的源电流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并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4.最大功率传输正确匹配负载电阻,可在负载上取得最大功率,如图1-1所示,电路中功率和负载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其中RL 为负载,可变;RS为电源内阻,不变),L??E2P?I2?RLR?R?LS??SRL为求得RL的最正确值,应将功率P对RL求导,即dP?0dRL图1-1 功率最大传输电路I1 得 RL=RS ,即为负载取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 数字万用表的利用E2 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板上各电阻的阻值,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多测量几回),实验台上 E1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大小。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直流电路基础知识•交流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环节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01电工电子技术是研究电磁现象在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科学,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
02电工技术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和应用,涉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等领域。
03电子技术主要研究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的原理、设计、制造和应用,涉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个分支。
电工电子技术概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能够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大部分,每部分包含若干章节,每个章节包含若干知识点和技能点。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环节。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和实践活动,取得优异成绩者可获得额外加分。
直流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和电阻概念0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其单位是安培(A)。
02电压电压是衡量电场力做功的物理量,用来表示电场中两点的电位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03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直流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以及电功率的测量方法,并加深对直流电路的了解。
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 万用表- 电阻- 电流表实验原理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电流和电压的大小相对稳定。
所使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电流表为直流电流表。
- 电压测量方法:将万用表设为电压档位,将其正负极分别接触待测电路两端,并读取测量结果。
- 电流测量方法:将电流表接入待测电路中,读取测量结果。
- 电阻测量方法: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再将电阻两端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 电功率测量方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利用公式P = U \times I 计算电功率值。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确认电路连线无误。
2. 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到设定值。
3. 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压,记录数据。
4. 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记录数据。
5. 将电阻连接在电路中,测量电压,计算电阻值。
6. 利用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
实验数据与结果在3V的电压下,电流表测量结果为0.5A。
连接电阻后测得电压为2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值为4Ω。
根据公式P = U \times I,计算得电功率为3V * 0.5A = 1.5W。
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电阻值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求得。
实验中测量的电功率与计算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并通过计算、测量确认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同时,我也进一步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以及电功率在直流电路中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负载以及连接电源和负载的中间环节组成的。
为了便于对实际电路进行分析,通常用由统一规定符号表示的理想电路元件替代实际电路元件,建立实际电路的模型,即对实际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理。
这些由理想电路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本书所介绍的电路均是指电路模型。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电路”、“手电筒的实际电路及其电路模型”和“电路模型”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手电筒的实际电路,它由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组成。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其中,电阻是小灯泡的模型,理想电压源和与其相串联的电阻是干电池的模型,导线和开关S是中间环节。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在分析电路之前,首先介绍一下电流、电位、电压、电动势、电能、功率等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导体内带有电荷的粒子会有规则地进行定向移动。
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意横截面的电荷的大小称为电流,用i表示,即(1-1)式中:——电流,单位为安(A);——电荷,单位为库(C);——时间,单位为秒(s)。
通常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用I表示。
对于直流电流,式(1-1)可写为(1-2)【点拨】在电路中,根据各物理量的表示方法及书写规范,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有效值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瞬时值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分别用u和i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为安(A),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电流的方向”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在分析电路时,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判断,此时需要选定一个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为了便于分析,通常规定: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电流为正值;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则电流为负值。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专业: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目的:
1. 通过电阻、电压、电流的测量,熟悉直读式仪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2. 验证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
3. 进一步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正方向)的意义。
实验设备和器材:
1.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
2. 电路基础实验板。
实验原理(电路):
1.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实践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2)接线前,把直流稳压电压调节到U1=12V、U2=6V ,接电后接入电路中,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按要求测量各支路电流及电压。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 +、-”两端。
电工学实验报告数据(文章一):电工学实验报告物教101 实验一电路基本测量(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常用直流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直流元件参数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如图所示,设定三条支路电流I1,I2,I3的参考方向。
2.分别将两个直流电压源接入电路中Us1和Us2的位置。
3.按表格中的参数调节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表格中的各个电压,然后与计算值作比较。
4.对所得结果做小结。
(三)、实验电路图(四)、实验结果计算参数表格与实验测出的数据Us1=12v Us2=10v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可调压源(Ⅰ、Ⅱ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个配置0~30V可调。
)3.实验组件(含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可调电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10V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
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XX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掌握直流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DAE12BC图1-1三、实验步骤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1、电压、电位的测量。
1)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各点的电位值U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CD、UAC、UBD,数据记入表1-1中。
2)以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1)的步骤。
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注意直流毫安表读出电流值的正、负情况。
2)用直流毫安表分别测出三条支路的电流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I=0。
3)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并记入表1-2中,验证?U=0。
四、实验数据表1-1表1-2五、思考题 1、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位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若指针正偏或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表明该点电位参考点电位。
A、高于B、低于 2、若以F点作为参考电位点,R1电阻上的电压 ()A、增大B、减小C、不变六、其他实验线路及数据表格图1-2表1-3 电压、电位的测量实验二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一、实验目的1、牢固掌握叠加原理的基本概念,进一步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验证戴维南定理。
3、掌握测量等效电动势与等效内阻的方法。
二(转载自:小草范文网:电工实验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线路1、叠加原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DE1IAIB2C图2-12、戴维南定理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ALB图2-2三、实验步骤1、叠加原理实验实验前,先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12V,E2=6V。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篇一:直流电路实验内容实验一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与交、直流电压;2.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及电流定律,加深对正方向的理解;3.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4.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学会测量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开路电压、诺顿等效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及等效内阻的方法;5.自拟电路验证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某一瞬间流入和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某一瞬间沿任一闭合回路一周,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U =0。
2.叠加原理在具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分别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值得注意的是,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流或电压的计算,不适用于功率的计算。
3.等效电源定理(1)戴维南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等效电阻串联构成的电压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压源的源电压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串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2)诺顿定理: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等效电阻并联构成的电流源等效代替。
等效电流源的源电流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并联电阻为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作用为零时的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4.最大功率传输正确匹配负载电阻,可在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如图1-1所示,电路中功率和负载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其中RL 为负载,可变;RS为电源内阻,不变),L??E2P?I2?RLR?R?LS??SRL为求得RL的最佳值,应将功率P对RL求导,即dP?0dRL图1-1 功率最大传输电路I1 得 RL=RS ,即为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E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实验板上各电阻的阻值,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改变输出电压大小多测量几次),实验台上 E1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大小。
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直流电路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测量是电子工程领域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量,探索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仪器包括: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和电阻。
实验一:电流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如何测量电流。
我们将直流电源连接到一个电阻上,然后通过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
实验二:电压测量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电压。
我们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的某个元件的两个端点上,以测量该元件的电压。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压的变化。
实验三:电阻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电阻。
我们将电阻箱连接到电路中,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我们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实验四:串联电路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将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串联电路。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电阻的阻值,并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规律。
实验五:并联电路测量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将多个电阻并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并联电路。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电路的等效电阻,并验证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
实验六:电路分析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对一个复杂的直流电路进行分析。
我们将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计算出每个元件的参数,并绘制出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通过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直流电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掌握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技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电工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工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直流截止电路和直流偏压电路的实际电路应用。
二、实验原理1.直流截止电路直流截止电路是通过控制管的极性,实现控制电流的流通或者截止。
在实际应用中,直流截止电路主要用于直流电路中电流的分配控制。
2.直流偏压电路直流偏压电路是指输入信号是直流或者直流加交流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直流偏压电路主要用于直流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 直流电源2. 万用表3. 实验箱4. 电压表5. 型号为2N3904的NPN型晶体管6. 大小为1 KΩ的电阻器7. 大小为10 KΩ的变阻器8. 大小为0.1μF的电容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并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
2. 打开电源开关,记录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3. 通过调节变阻器,改变晶体管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记录改变后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4. 改变电容器的值,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记录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值。
5. 拆卸电路,关闭电源开关,整理实验器材和材料。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随着电容器的值的增加,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也相应的增加。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路中的电流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电容器充电至一定程度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变为0,晶体管截止,电路中将不再存在电流。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对直流截止电路和直流偏压电路的实际电路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了晶体管的极性控制方法,以及直流偏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电路中元件的参数设定对电路工作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直流电源及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测定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
3.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二、原理说明1.实际电压源的伏安特性(外特性)直流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是个常数,与流过电源的电流大小没有关系,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中曲线a所示。
但是理想电压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实际中的电压源总是具有一定的内阻,它可以一个理想电压源Us和电阻Rs串联的电路模型来表示,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中曲线b所示。
(图1--1)2.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和流出节点的电流之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电路中,任意时刻沿闭合回路的电压降之代数和等于零。
3.电位与电压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应先估算电压和电流值,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勿使仪表超量程,仪表的极性亦不可接错。
另外,要注意直流稳压源不得短路,以免损坏设备。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五、预习思考题(该部分必须在实验前完成)1.测量仪表使用时必须满足其正常工作条件,电流表A (A.串联B.并联)连接于电路中,电压表B(A.串联B.并联)连接于电路中。
(4分)2.图1—2中理想电压源Us的输出电压是个常数,图1—2(a)中R的存在对虚线框内所示的电源外特性A(A.有B.无)影响,图1—2(b)中R的存在对虚线框内所示的电源外特性B(A.有B.无)影响。
(2分)3.图1—3所示线路中200Q电阻的作用是C(A.限流B.模拟实际电压源内阻六、实验内容1.测定实际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按图1--3接线,虚线框内为一模拟的实际电压源。
改变其端口处负载(可变电阻箱)R的阻值,分别测取对应的电流、电压值,计入表1。
L(表1) R L(Q) 0(短路)100 200 300 500 8(开路)I(mA) 49.999 33.333 25 20 14.286 0.0001U(V) 0.0002493.333 5 6 7.143 10C.A和B)。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电路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基础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以及分析电路特性。
实验一: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量直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最基础的电路之一,它由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然后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中我们会改变电阻的阻值,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并绘制电流-电压曲线。
实验三:电容充放电实验电容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它在电子电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容器,并观察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容的特性以及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常数。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搭建与测量交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电路形式,它由交流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交流电路,并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
实验五:电感的测量与应用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它能够存储电磁能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感器,并测量电感的电感值。
同时,我们还将观察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如振荡电路和滤波电路等。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以及分析电路特性。
这些基础的实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电路的高级原理和应用,为电子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