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条件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41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2024年,沉水植物作为水生植物的一种重要分类,具有独特的生物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本文将总结2024年沉水植物的特性,并对其在环境保护和水域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二)1. 水生适应能力强:沉水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能力,能够在水中生长、繁殖和繁衍后代。
其生长的水域包括湖泊、池塘、河流、沼泽等水体。
2. 光合作用效率高:沉水植物通过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存储起来。
这一特性使得沉水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太阳能,保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3. 水生气孔适应:沉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以减少水分蒸发。
同时,沉水植物的气孔开闭程度可根据环境湿度和光照条件灵活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水生环境。
4. 吸水能力强:沉水植物的根系统发达,可以快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这一特性帮助沉水植物在水中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维持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5. 抗水动力学特性:沉水植物能够通过根系、茎叶和气孔等结构来分散水流对其造成的冲击力,减少水流对植物的破坏。
同时,沉水植物还能够降低水体运动速度,保护水域的地表土壤不被侵蚀。
6. 沉水植物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沉水植物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和固定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悬浮物等污染物质,净化水质和改善水环境。
7. 生物多样性维护与保护:沉水植物提供了水域中一种重要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为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沉水植物在维护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沉水植物在环境保护和水域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1. 水质净化与环境保护:沉水植物能够吸收和稳定大量的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并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净化水质。
将沉水植物引入受污染的水域,可以改善水质,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生物修复与栖息地恢复:沉水植物在水域中的生长能够提供栖息和繁衍条件,为鱼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和繁衍地。
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及应用边界条件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在面临严重考验,河湖水体生态系统相较之前来说退化严重,因此在下一阶段做好河湖水体修复也成为了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内容。
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水生生物可以通过吸收富集微生物以降解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沉水植物作为水生生物的一种,在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了沉水植物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后,结合相关学者的分析,研究了沉水生物对水体生态修复的边界条件,为下一阶段水体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沉水食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作用应用边界正文: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河湖水体众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也同时给予了水体生态系统更加严苛的压力,水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退化。
为了给予居民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在控制污染物入水的前提要求下,针对现有的水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使水体系统恢复到之前的自然状态,已经成为了下一阶段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作为水体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构成成分,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水生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根系和枝叶吸收水体中所存在的污染物,抑制藻类的生长,通过根系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污染成分,以此达到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稳定的目的。
而沉水植物作为水生生物的一种,也是维系水体生态正常运行的关键。
一、沉水植物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1.1对于N、P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现阶段有关沉水植物对于N、P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由于研究时前提条件存在差别,所以最终所得出的污染物率也不尽相同,但是各位学者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金鱼藻对于浓度NH3-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3%左右,其次是伊乐藻和苦草,两者的去除率都接近90%。
伊乐藻对于高浓度TN的去除效果是调查中所有沉水植物里去除效果最好的,达到了90%;而金鱼藻对于高浓度TP的去除效率最好,达到了96%。
沉水植物特性总结模板沉水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并且能够完全或部分地沉入水底的植物。
它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使它们能够适应水中的环境,并且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沉水植物的特性进行总结,以下是一个模板,供参考:一、生长环境:沉水植物主要生长在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沼泽和河流等。
它们适应不同水深和水质的环境,可以生长在浅水区域,如湖泊的边缘,也可以生长在深水区域,如湖泊的中央。
沉水植物通常需要大量的阳光和适度的氧气供应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二、适应水下生活的特殊结构:1.根系:沉水植物的根系一般较长,可以固定植物在水底。
一些沉水植物的根系还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2.叶片:沉水植物的叶片一般较细长,以减小在水中的阻力,并且能够充分接收水中的阳光。
一些沉水植物的叶片还具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可以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3.茎:沉水植物的茎一般较长而细,以适应在水中的生长。
一些沉水植物的茎可以长得很长,甚至可以延伸到水面以上。
三、适应水中环境的生理特性:1.光合作用:沉水植物主要依靠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
它们的叶片能够充分接收水中的阳光,并且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系统。
一些沉水植物的叶片还具有特殊的光反射结构,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
2.呼吸作用:沉水植物的茎和根系具有呼吸器官,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一些沉水植物的呼吸器官还具有特殊的结构,可以帮助植物在水中进行呼吸。
3.营养吸收:沉水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和钾等。
一些沉水植物的根系还可以与微生物共生,以增加营养的吸收效率。
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氧气供应:沉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且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它们可以提供氧气供给水中的生物,同时还可以减少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水体的氧气平衡。
2.水质净化:沉水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和磷等,以及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等。
它们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减少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范文____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引言:沉水植物是一类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其具有独特的特性和适应水环境的能力。
随着科技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沉水植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对____年沉水植物的特性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形态特征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沉水植物的根系更加发达和复杂,能更好地吸收和利用水中的养分。
其次,植物的茎变得更加柔软和脆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水流和水位。
另外,沉水植物的叶片更宽大、更丰富,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一些沉水植物在形态上还具有特殊的适应性结构,如气孔密集且可关闭的气生叶、盾状厚壁的防守叶等。
二、生物学特性: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生物学特性上有一些显著的变化。
首先,其繁殖途径更加多样化,不仅可以通过种子繁殖,还可以通过离体培养、枝条植根、分株繁殖等方式进行繁殖。
其次,沉水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根系和茎叶。
此外,沉水植物对光照、温度、水质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也更强,能在各种不同的水域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三、生态功能: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生态功能上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沉水植物能够吸收和稳定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体、改善水质的作用。
其次,沉水植物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对水生动物的生态系统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另外,沉水植物还能缓解水体中的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河岸和湖泊等生态环境。
四、应用前景: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应用前景上具有巨大潜力。
首先,沉水植物可以用于水体修复和治理,通过引种和繁殖等方式来提高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其次,沉水植物可以作为水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和旅游地提供美丽和宜居的水景。
此外,沉水植物还可以用于食物和药物的开发利用,具有经济和价值化的潜力。
结论:____年的沉水植物具有更加发达和复杂的根系、柔软和丰富的茎叶、多样化的繁殖途径、更快的生长速度等特点。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参考____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引言:沉水植物是生长在水体中,根部沉入水底,茎和叶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类植物。
它们对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改善水质、保护水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和环境的不断进步,沉水植物在____年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和新的特性。
本文将着重介绍____年沉水植物的特性和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新型沉水植物的发现在____年,一些新型沉水植物被发现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新型沉水植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使它们适应了不同的水体环境。
1.1 水田萍(Lemna)水田萍是一种小型漂浮植物,它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
在____年,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田萍品种,其生长速度更快且能够吸收更多的废弃物和营养物质,对于改善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葱(Vallisneria spiralis)水葱是一种长而细的沉水植物,它具有良好的吸收营养物质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科学家们发现,在____年,新型水葱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能够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这对于深水区域的水体净化非常有益。
1.3 水藻(Chara)水藻是一类具有分枝菌丝状的沉水植物,它们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在____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型水藻,其具有更强的抗藻能力,对于保持水体的清澈透明具有重要意义。
二、沉水植物对水质改善的作用沉水植物在改善水质方面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在____年,对于沉水植物对水质改善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
2.1 溶解氧的增加沉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____年的研究发现,新型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能够更好地提供水体中的溶解氧,有利于水体中的生物生存和繁衍。
2.2 减少营养盐的浓度沉水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减少水体中营养盐的浓度。
____年的研究发现,新型沉水植物对于吸收营养盐和废弃物具有更强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改善水体的富营养状态,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的风险。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范本____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水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其中,沉水植物作为水生植物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对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____年沉水植物的特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沉水植物的分类与特点沉水植物根据其生长形态和生态特点可分为浮叶型和潜叶型两大类。
浮叶型沉水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具有较大的叶片面积,适应能力较强;潜叶型沉水植物则是全部或部分叶片潜入水下,生长适应性较弱。
1. 浮叶型沉水植物浮叶型沉水植物主要特点包括:(1)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具有较大的叶片面积,能有效吸收光能;(2)根部生长在水底或附着在水中物体上,稳定植物体;(3)具有气孔,可以通过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4)茎部柔软,富有弹性,能够抵抗水流冲击。
典型的浮叶型沉水植物有荷花、睡莲等。
2. 潜叶型沉水植物潜叶型沉水植物主要特点包括:(1)叶片全部或部分潜入水下,叶片面积相对较小;(2)通过特殊的气孔结构进行气体交换;(3)茎部坚韧,具有较强的抗水流能力;(4)根部通常不附着在水底或其他物体上。
典型的潜叶型沉水植物有水葱、水葫芦等。
二、沉水植物的生长环境沉水植物生长的环境对其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沉水植物适应于水体深度较浅、光照适中、水质清澈等环境条件。
以下为沉水植物的主要生长环境特点:1. 光照条件:沉水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特别是浮叶型沉水植物。
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2. 水质要求:沉水植物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宜生长在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环境中。
水体富含营养物质可促进沉水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3. 水深限制: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限制较为明显。
一般来说,浮叶型沉水植物适宜生长于水深1-2米的浅水区域,而潜叶型沉水植物则能适应较深的水域。
4. 水流情况:水流对沉水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的影响。
第32卷第4期2008年8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 RN A L oF J IA N G xI NORMAI.唧RsllY(NAll限AI.SC皿NCE)V01.32N o.4A ug.2008文章编号:10吣5862(2008)睥0482-06光照对沉水植物刺苦草生活史对策的影响袁龙义1,一,李守淳1,一,李伟H,刘贵华1(1.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D74;2.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3.江西师范大学都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27)摘要:以采自江西鄱阳湖的刺苦草冬芽为实验材料,在自然温室中经历了全不遮阳、部分遮阳等4种处理,研究不同遮阳处理产生的光线差异对刺苦草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的资源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的最大叶长、总葡匐茎长和总的叶面积在4种光环境下显著不同(凡.剪=10.22l,P<O.001;乃.剪=12.638,P<O.001;乃。
剪=73.753,P<O.001).随着遮阳强度的增加,刺苦草的最大叶长、总葡匐茎长和总的叶面积减少,遮蔽强度越大,分配到地下的生物量越多,冠根比率越小;遮阳生境下的刺苦草的有性繁殖受限,无性繁殖形成的分株和冬芽也比自然状态少得多;刺苦草采用回避策略应对光照胁迫.关键词:刺苦草;形态可塑性;物质分配;生活史对策中图分类号:094文献标识码:A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它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源,控制植物的生存、生长和分布.沉水植物的生存依赖于水环境中的光因子….由于阳光入射角度、天气变化、水体的颜色、水体的浊度、水深和水体的波浪等因素的作用,水下的光环境变化多端【2|,从而导致水生境中的光线较弱;再者湖泊富营养化引起水体中营养过剩,附生植物和浮游植物过度生长产生遮光作用,生长在此生境下的沉水植物为补偿减少的光因子,常常产生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的改变,主要包括在混浊生境下增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3J、增加叶片叶绿体数目、增大体表面积、垂直生长加剧在水面形成植冠层以及形态可塑性变化和生理适应性变化[4I.当光的组分发生变化时,植物将调节它们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策略,进而影响沉水植物种群的分布.水体光线的减弱可能是沉水植物广泛消失的基本原因b剖,水体透明度的减小限制了沉水植物分布,沉水植物只有分布在浅水区一J,从而导致沉水植物的总盖度、总生物量减少.在20世纪中期,刺苦草(比如,z e砌印i,l l如如Y舯)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中沉水植被的优势种[8|,它不仅为水禽和鱼类提供重要的食物资源,而且强烈影响水质.然而,1980年代开始的湖泊富营养化产生藻类和附生生物的遮光作用,不仅刺苦草(删f厶M血印批)的分布和丰富度而且长江中下游湖泊中其它优势种的分布也减少.湖泊富营养化产生藻类的遮光作用影响了水下光的数量,这种光环境的改变是否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活史策略?我们知之甚少.基于此,我们研究不同遮阳处理产生的光线差异对刺苦草(y.剐淞‰)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的资源配制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认识沉水植物的生活史对策和种群维持机制.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2005年3月7日从江西鄱阳湖(28025’.29045’N,1150铝’.116啪’E)收集刺苦草冬芽100个[鲜重大约‘收稿日期:2008.02.20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2cB4123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 s o法I-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晒70291)和长江大学博士启动基金(8011900l O l03)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袁龙义(19r71.),男,湖北公安人,讲师,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水生植物生物学研究.第4期袁龙义,等:光照对沉水植物刺苦草生活史对策的影响为(0.6196±0.10r75)g,长度为(2.32±0.15)哪],将冬芽带回武汉植物园,放人装有10cm水深的两个塑料桶中(50cm×40cm×20cm),白天温度控制在(20±2)℃,夜晚温度控制在(15±2)cc,光线保持在自然状态,桶中的水每两天换一次,两周后冬芽产生新芽.2005年3月28日在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实验站开始布置实验,挑选出40个长出新鲜子叶的冬芽(2—3片子叶,长度为l O咖),将它们分别移植到40个小塑料盆中(直径为27cm,高度为14cm),盆中盛装了10cm 厚的肥沃底泥(有机质含量:0.15%±0.02%;T N:2.398%±O.063%;,I P:0.074%±O.005l%;砂粒:10.19%±0.24%;粉粒:78.75%±3.29%;黏粒:11.06%±3.13%),这些塑料盆放入几个大的水泥池中(200 cm×200咖×200cm).1.2实验处理用照度计Ⅱs1339在中午时分别测量自然状态下、一层遮阳网、二层遮阳网和三层遮阳网下水池水面的光照强度来设置4种遮阳处理.4种遮阳处理分别是:对照组(cP:100%自然光,光照强度在中午为l800—2300加10l m。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____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引言:沉水植物是指生长于水中的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根系完全或部分地生活在水中,茎和叶部分浮于水面上。
沉水植物对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和水质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沉水植物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____年的沉水植物特性进行总结,包括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态功能等方面。
一、生长环境1. 水质要求:沉水植物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质清澈、无毒害物质,且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
____年,由于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质改善成为了重要的任务,因此沉水植物的适应性和耐污染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
2. 光照条件:沉水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般生长在水深较浅的地方,以便接受到足够的阳光。
____年,人工光照技术的进步使得沉水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依然能够生长,这对于水体光合作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温度要求:沉水植物是冷水植物,对于水温要求较低,一般适宜生长的水温在15-30摄氏度之间。
____年,随着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加剧,沉水植物的生长适应性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研究发现一些新型的沉水植物对于较高温度的适应性较强。
二、形态特征1. 根系:沉水植物的根系一般较长且细而柔软,能够很好地吸收水中的养分,并稳固植物体。
____年,随着根系形态解析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沉水植物根系的研究也得到了突破,揭示了其更多的生理和生态功能。
2. 茎和叶:沉水植物的茎和叶部分浮于水面,茎一般较长且柔软,叶片通常具有气孔和气腔结构,以便进行氧气交换。
____年,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基因改造来改变沉水植物的茎和叶的形态,以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生态功能1. 营造栖息地:沉水植物能够营造出适宜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存的栖息地,提供食物和遮蔽,促进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____年,人们将进一步研究沉水植物对于栖息地建设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群落。
2024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模板____年沉水植物特性总结一、引言沉水植物是一类栖息在水中的植物,其特性包括植株完全或部分生长在水下,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生长需求等。
本文将对____年沉水植物的特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外部特征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外部特征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叶片:沉水植物的叶片具有一定的特殊形态,如分叉叶和线状叶等。
这些特殊的叶片形态有助于沉水植物在水中获取足够的阳光,以进行光合作用。
2. 茎:沉水植物的茎一般为藻类状或细长的柱状,适应在水中生长。
一些沉水植物的茎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可以抵抗水流和水中动物的冲击。
3. 根系:沉水植物的根系通常比较发达,可以通过根部吸收水中的养分,同时还可以稳定植物的生长。
一些沉水植物的根系还具有气孔,可以吸取水中的氧气,从而帮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三、生态适应性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生态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耐低温:沉水植物通常能够适应较低的水温环境,甚至在冰冻的水面上依然能够生存。
这主要归功于沉水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生理机制。
2. 抗污染: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能够抵抗水体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
这些沉水植物的抗污染能力对于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3. 生殖策略:沉水植物的生殖策略多样,既可以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也可以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扩大种群规模。
这种多样的生殖策略有助于沉水植物的适应和繁衍。
四、生物学作用____年的沉水植物在生物学作用方面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修复水质:沉水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吸附悬浮物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和浊度。
2. 增氧作用:沉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为水中的生物提供氧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这对于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3. 提供栖息地:沉水植物的茂密茎叶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遮蔽场所,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促进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的生态系统。
植物学通报 2005, 22 (增刊): 128 ̄138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专题介绍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与研究进展①苏睿丽 李 伟②(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 武汉 430074)摘要 沉水植物属于高等植物, 由陆生被子植物演化而来, 它们在形态、光合生态生理方面对水下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
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水体中光、温度、pH和无机碳等影响, 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水中低CO2扩散率以及细胞外较厚的扩散层阻碍了沉水植物净碳的吸收, 因此,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到无机碳供应的限制。
为获得无机碳, 沉水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表现一定的特性, 包括薄的叶片层并含有叶绿体以及对HCO3-利用的能力, 拟C4型和CAM型光合代谢途径的选择。
这些是沉水植物碳浓缩机制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水环境, 沉水植物, 光合作用, 碳浓缩机制Advances in Research on Photosynthesis of SubmergedMacrophytesSU Rui-Li Li Wei②(Laboratory of Aquatic Plant Biology, Wuhan Botanical Garden, the 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Wuhan 430074)Abstract The submerged macrophytes are higher-level plants derived from land angiospermsthat developed a series of changes in morphology and photosynthetic ecophysiology to readaptto living underwater.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hotosynthesis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is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light, temperature, pH and inorganic carbon in the water body. Lowrates of CO2 diffusion in water and thick external boundaries hamper the net carbon uptake ofsubmerged macrophyes, so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 may often be limited by the supply rate ofinorganic carbon. To obtain inorganic carbon, the macrophytes present structural, morphologic,physiologic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including thin leaf layers with chloroplast, the ability to useHCO3- and the choice of C4-like and CAM photosynthetic metabolism. These features behavelike carbon-concentrating mechanisms in the submerged macrophytes.Key wordsAquatic environment, Submerged macrophytes, Photosynthesis, Carbonconcentrating mechanism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3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1-10)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所长基金资助。
沉水植物特性总结标准沉水植物是一类著生于水中,部分或全部浸入水中的植物。
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使其能够适应水中环境,并在其中生长繁衍。
下面是对沉水植物特性的详细总结。
1. 茎与叶:沉水植物的茎长而细长,通常呈柔软的形态。
茎上的叶片通常较小而细长,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这种形态有助于减少水的阻力,使植物更容易在水中生长并保持稳定。
2. 气孔与氧气供应:沉水植物的茎和叶片表面通常具有气孔,用于气体交换。
这些气孔可以允许氧气进入植物体内,并释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这样的特性使得沉水植物能够在水中进行呼吸,并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3. 水分吸收:沉水植物通过茎和叶片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它们通常根系不发达,根系形态简单,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因此,茎和叶片上的特殊结构可以帮助沉水植物有效地利用水中的营养。
4. 光合作用:沉水植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
它们的茎和叶片表面通常有绿色的细胞,这些细胞富含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使得沉水植物能够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并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
5. 水下传粉与果实散布:沉水植物通常靠水下传粉来进行繁殖。
它们的花朵通常处于水下,花粉通过水流传输,进而实现授粉。
由于水流的不稳定性,沉水植物通常会产生大量的花粉来提高成功率。
成熟的果实通常也会散布在水流中,以实现种子的传播。
6. 抗淹与抗病能力:沉水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淹和抗病能力。
它们的茎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弹性,可以承受水流的冲击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同时,沉水植物通常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黏液,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7. 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沉水植物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
它们能够生长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水质的水域中,并且能够适应气温和光照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沉水植物还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水生生境。
总的来说,沉水植物具有茎与叶的特殊形态,具有气孔和氧气供应的能力,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靠水下传粉和果实散布进行繁殖,具有较强的抗淹和抗病能力,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
沉水植物设计要点探讨摘要: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是水生态修复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在水生态修复项目中,恢复沉水植物常被广泛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有效途径。
经研究表明,有沉水植物生长的区域,水体大多清澈见底,缺少沉水植物的水体,往往呈现出浑浊,水底荒漠化,甚至出现一些黑臭现象。
关键词:沉水植物,影响因素,设计要点,运维管理沉水植物一般情况下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
植物的根有时不发达或呈现退化,但植物体的各部分都能用于吸收水分、养料,而且其通气组织发达,即使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气体交换。
通常水生态修复项目中均会设计到沉水植物,在进行详细设计时需考虑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设计要点、施工要点及运维管理等几方面内容。
1.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因素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因素可分为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生物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一般包括水深、光照强度、透明度、温度、光补偿点等;内部生物因素包括水生动物觅食和自然演替等。
当各种不同的因素叠加作用于沉水植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
1.1水深、光照强度、透明度水深、光照强度、透明度等因素均与光照有关。
光是植物生存之本,光合作用是沉水植物最重要的代谢活动,水下光照条件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存活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透明度≥1/2水深的时候,沉水植物才能够生长。
1.2温度沉水植物分耐热性植物及耐寒性植物。
耐热性植物如菹草夏季生长茂盛,冬季休眠,耐寒性植物如黑藻,南方可越冬生长。
1.3光补偿点光补偿点通常是指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在生态学中,光补偿点一般用于判断沉水植物是否能够存活的最低边界条件。
1.4鱼类觅食河湖种植沉水植物时,需考虑鱼类对沉水植物的觅食,严格控制草食性鱼类,以免造成沉水植物大面积被蚕食,无法满足水生态修复的作用。
1.沉水植物设计要点沉水植物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现有植物种类,污染源类型,现状植物覆盖度,是否有草食性鱼类等问题综合考虑。
光合作用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何特点和差异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过程之一,它使得植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自身生长和繁衍提供物质和能量。
然而,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光合作用表现出了显著的特点和差异,这些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陆地生态环境中光合作用的情况。
在热带雨林中,植物常年生长在高温、高湿且光照充足的环境下。
这里的植物通常具有较大的叶片,叶片表面的气孔密度较高,以利于气体交换。
由于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供应,光合作用效率相对较高,植物生长迅速。
而且,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不同植物在光合作用的特性上也有所不同,有的植物可能更善于利用强光,而有的则在弱光条件下也能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
相比之下,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植物面临着缺水和高温的严峻挑战。
为了减少水分散失,许多沙漠植物的叶片变得很小,甚至演化成了刺状。
气孔的开合也受到严格调控,通常只在夜间或者清晨湿度较高时打开,以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此外,沙漠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也有所改变,比如一些植物采用了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起来,白天再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避免白天高温时过度失水。
在温带草原生态环境中,季节变化对光合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生长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使得植物光合作用活跃,但在冬季,寒冷的气温和有限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大幅减弱甚至停止。
草原植物的叶片通常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调整光合作用的效率。
再来看看水生生态环境中的光合作用。
在淡水湖泊中,水中的光照强度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因此,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往往与它们在水中的位置以及对光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浮游植物通常能够快速移动以获取最佳的光照位置,而沉水植物则可能具有特殊的叶绿体结构和色素组成,以更好地利用较弱的光线。
在海洋生态环境中,光合作用的特点更为复杂。
由于海水的深度、盐度和营养物质分布的差异,光合作用的表现也大不相同。
沉水植物特性总结沉水植物是指根茎、根系、叶柄直接固定于河底或湖底,其叶片则漂浮于水面以上的植物。
沉水植物一般生长在水深达1米以上、水流比较小、水质相对清洁的水域中。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沉水植物的特性。
一、生长特性沉水植物生长繁殖速度缓慢,生命周期长,一般在水中生活三年以上。
它们的生命活动主要在水中进行,其结构和形态主要适应水中生长环境。
沉水植物的根系比较发达,可长到2-3米长,可以为水体提供大量氧气和养分,同时也可以减少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物质。
二、叶子特性沉水植物的叶子比较特殊,通常是长条形或椭圆形,而且比较柔软,而且表面光滑,不粘泥沙。
沉水植物通过吸收阳光的能量,从而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对于水生生态系统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阳光的输送是水生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沉水植物的叶子通常浮在水面之上,因此它们可以有效地吸收阳光,从而在水中生长和繁殖。
三、适应性沉水植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生境的特殊环境条件,即使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够生长繁殖。
在寒冷的北方,沉水植物常年生长在冰封的湖泊和河流中,即使在零下十度以下的温度下,也能依靠自身的适应性继续生存下去。
四、生态功能沉水植物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可以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稳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它们的根系可以稳定沉淀物,使水流变得缓慢,水体受到了很好的净化,同时沉淀物的堆积也可以为沉水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沉水植物的存在还可以改变水质,使水变得更加清澈,同时沉淀物的吸附,在水环境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水的生态平衡。
五、与人类的关系沉水植物在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喜欢在家庭水池中种植沉水植物,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促进氧气循环。
沉水植物还被广泛地用于景观配景、水体环保、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
总之,沉水植物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特性,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未来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我们应该切实加强沉水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保护和营造更加优良的水生态环境。
[收稿日期]2006-06-20[第一作者简介]沈显生,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沉水植物苦草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沈显生1,胡 颖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7;2.安徽教育学院,安徽合肥230061)[摘 要]该文介绍了安徽苦草(Vallisneria anhuiensis )和长梗苦草(V.longiped unculata )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了它们的繁殖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生殖价。
苦草有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2种繁殖方式。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了解了苦草的生态对策。
通过生态对策苦草将达到最佳利用资源环境。
这对于苦草的进一步生长和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苦草雄蕊的花药和花药壁的退化消失,是对水面上及时传粉的适应。
[关键词]沉水植物;苦草;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中图分类号]Q94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6)06-0086-03 沉水植物苦草属(Vallisneria )是由瑞典植物学家Carl Linnaecus 在1753年建立的,全球有约1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淡水水域[1,2]。
该属植物不仅是草食性鱼类的优良饵料和某些鸟类的食物,而且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
过去人们对水生植物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沉水植物,因为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比较难以观察。
近几年,由于环境电子扫描显微镜的问世,给研究水生植物带来了方便。
笔者对当地湖边生长的安徽苦草(V.anhuiensis )和长梗苦草(V.longipedunculata )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研究[3,4]。
由于对其诸多生物学特性已有所了解,这对今后进一步开发该属植物资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苦草的生物学特性一年生(多为雄株)或多年生沉水植物,具块茎或无(多为雄株),或具发达的匍匐茎(生于深水者);须根,多数。
叶簇生,无明显的茎,叶片长带状,基部略成鞘状,顶端钝尖,全缘,偶有疏齿,叶片无气孔。
单性花,雌雄异株;雌花单生或2~4朵生于叶腋,具可居间生长的细长柄,柄端生1筒状膜质佛焰苞,短于花被筒,花被3枚,合生,顶端3裂,雄蕊退化,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花柱不明显,柱头3裂,外展;雄花极小,直径0.5m m ,密集成穗状花序,外围以2枚合生的佛焰苞,穗状花序单生叶腋,具短花序梗,雄花具短柄,花被片3枚(参见图1-a ,照片摄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与材料实验中心),雄蕊花丝1枚或2枚,稀3枚,1枚者是由3枚花丝合生的,具3条纵沟,2枚者是有1枚退化的痕迹(参见图1-b ,c ),所有雄蕊无花药室和花药壁,约60枚花粉粒直接粘在花丝的顶端(参见图1-d ),暴露在空气中,花粉粒无萌发孔[5,6]。
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提要】沉水植物作为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沉水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水下光照强度、水温和矿质元素等是重要的因子。
本文综述了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沉水植物对弱光在形态和生理上的适应机制,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沉水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及受损生物群落的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光照强度;沉水植物;生长;光合作用沉水植物( submerged aquatic vegetation)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活的大型水生植物,属于大型草本植物。
它们的根或根状茎生于底泥中,茎、叶全部沉没于水中,仅在开花时花露出水面。
表皮细胞没有角质或者蜡质层,能直接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氧和其他营养物质,叶片上的叶绿体大而多,排列在细胞外围,能充分吸收透入水中的微弱光线。
叶片上没有气孔,有完整的通气组织,能适应水下氧气相对不足的环境。
沉水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沉水植物的根茎叶可以吸附和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N、P等元素,植株的存在还可以对水体中的悬浮粒子起到沉降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加了水体的溶解氧,促进了有机污染物和某些还原性无机物的氧化分解,从而净化水质。
像大叶藻(Zostera marinaL.)等海草,本身还是许多附生生物的附着基和幼鱼的栖息地,对海洋资源的补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海草密集的根部对底质起固定的作用,可以有效阻挡水土流失。
沉水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受诸多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水下光照强度、水温和矿质元素等是重要的因子。
本文综述了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沉水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及受损生物群落的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1 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有效光强被认为是沉水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因子。
菹草(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水生高等植物不仅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而且是水环境的重要调节者,可为鱼类提供觅食产卵育肥栖息场所、为浮游动物提供避难所,所以大型水生植物有利于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PokornyJ, 1990)。
其中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杨清心,1998),对维护湖泊生态系统,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不仅影响着水中的鱼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而且可以起到消浪和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湖泊生态环境恶化,沉水植物的分布面积萎缩,群落结构趋向单一化(苏胜齐,2002;彭映辉,2003;彭映辉,2004;于少鹏,2005)。
沉水植物的消失,使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变短,食物网简化,物种多样性降低,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较为脆弱。
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受到了全世界湖沼及环境学专家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的加剧,湖泊大型水生植物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恢复大型水生植被成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近年来水体修复生态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种云霄,2003 )。
大型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效的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与藻类竞争营养盐,抑制“藻华”的爆发(Bachmann R W, 1999; Havens K E,2004; Sondergaard M, 2000 );还有降低悬浮颗粒物,促进水体中磷的沉降,减少沉积物磷释放(Barko J W, 1991),抑制湖泊沉积物的再悬浮,改善沉积物的特性从而降低营养盐释放率、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等作用(朱斌,2002; Joseph B, 1997; Pilon Smits E A H, 1999;由文辉,2001;辛晓云,2003;童昌华,2003;王旭明,1999;胡春华,1999)。
常见沉水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栽植养护方法
一、沉水植物的生长条件
1、水温:沉水植物最适宜的水温范围一般介于20℃-25℃之间,水温过高,植物容易枯死。
2、水位变化:水深一般在50厘米到200厘米,沉水植物一般不能承受水位的突变,
如涨水过快,会造成植物枯枝死叶。
3、水质:植物对水质的要求也有所区别,沉水植物对水的pH值的要求一般多在6.5--7.5之间,并且水的含氧量也应在一定范围内。
4、土壤:除特殊情况外,植物根系不能脱离土壤进行施氮素的吸收,所以必须使植
物的土壤能够提供植物所需要的养分,保持土壤适当的含水量和pH值,轻质土壤适合植
物生长,砂性土壤和泥性土壤都不宜用来做养生植物。
二、栽植养护方法
1、在栽种前,了解植物的特性,确定正确的购种及栽种方法,根据植物的养分要求
和植物的生长势,选择合适的土壤来栽种,栽种之前土壤应该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2、定期检查植物,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对策,如植物
来水不足,应灌溉,用手指检查土壤湿润度,一般应为手指插入土壤大概厚度时有些湿润
为宜。
3、注意防风,如果植物因风刮来水淹,可采用长短不等的防风墙,也可布置防风网。
4、保持水质,定期检查水体的水质况,特别是黄藻蓝藻会造成水体的水质发生比较
大的变化,可采取添加抗藻剂,过滤网等方法,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5、添加养料,可采用植物的原汁液,等植物基质材料搭配腐熟的动物糠,加以混合,制成固态为宜,表面涂上防水涂料,放入水池中。
可改善水质,改善植物的养分及吸水量。
光照条件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重庆市多深水湖泊,光照不足为深水区沉水植物的恢复带来困难。
人工补光技术解决了沉水植物生长受水深限制的问题,为沉水植物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人工补光技术光源的选择是该技术最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沉水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种类不同,研究各沉水植物的最适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种类,对实现深水区沉水植物的人工补光具有一定的科学和经济价值。
本文以沉水植物苦草、伊乐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种类对沉水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sub>9</sub>(3<sup>3</sup>)正交表设计的方法,观察苦草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水质指标的变化,对苦草的最优光照条件进行分析。
通过响应曲面设计,观察伊乐藻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水质指标的变化,预测伊乐藻的最优光照条件,探讨水质氮转化机理,为沉水植物苦草、伊乐藻的人工补光光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苦草的光补偿点小于300lx,伊乐藻的光补偿点在1300lx<sup>3</sup>000lx之间。
苦草在光强5600lx,光照时间16h、红光的光照条件组合下生长最佳,且光照强度对苦草的株高有显著影响;光照强度5600lx、白光、光照时间8h时,苦草系统对总氮、硝氮和溶解性PO<sub>4</sub><sup>3-</sup>的去除率最高,且光照强度对苦草系统总氮去除率和溶解性PO<sub>4</sub><sup>3-</sup>去除率有
显著影响;光强2700lx,光照时间16h、蓝光的光照条件组合下最有利于苦草光合色素的合成。
伊乐藻在光强7000lx,光照时间12h、红光的环境因子组合下生长最佳,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种类对伊乐藻株高有显著影响,光照强度、光照
时间对鲜重增长率有显著影响;光照强度为7000lx,光照时间20h,白光时总氮去除率最高,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照种类对伊乐藻总氮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光照强度7000lx、白光、光照时间20 h时溶解性PO<sub>4</sub><sup>3-</sup>去除率最高,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对伊乐藻系统溶解性
PO<sub>4</sub><sup>3-</sup>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利用Design-Expert 8.0对模型最优值进行预测,得到模型最优解:光照强度为6999.99 lx,光照时间为19.57 h,红光,此条件下四个响应值株高、鲜重增长率、TN去除率和溶解性
PO<sub>4</sub><sup>3-</sup>去除率分别为66.09cm、604.11%、63.83%和99%;在水质氮去除中,植物直接吸收贡献率在0<sup>2</sup>5.39%之间,其他作用和植物增效作用对水质氮去除贡献较大,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16S rDNA Amplicon高通量测序研究表明,在伊乐藻系统中,固氮功能菌属主要有蓝细菌、红杆菌属Rhodobacter、管孢藻属Chamaesiphon、根瘤菌属Rhizobium;反硝化功能菌属主要有从毛单胞菌、红杆菌属Rhod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Methylotenera,除磷功能菌属主要有从毛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