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花园分析 安德烈 勒诺特尔
- 格式:ppt
- 大小:6.11 MB
- 文档页数:23
Total.333November 2015(C)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33期2015年11月(下)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景观解析李文凯(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129)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33-0151-02作者简介:李文凯(1992—),男,河北衡水人,西北工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建筑参数化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
摘要园林作为一种综合性景观艺术,融合了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以及视觉传达等造景认识,实现对地形、景观的转变,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休憩场所。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园林艺术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中勒诺特尔式园林作为欧洲园林的代表之一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对当时欧洲的造园艺术影响颇深。
本文从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出发,对其艺术价值以及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宫廷欧洲古典主义勒诺特尔式园林Analysis on the Garden of Le-Notre 's Style //Li Wenkai Abstract Gardens,as a comprehensive art of landscape,integrate such landscaping knowledge 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architec-ture art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in order to transform terrains and landscapes,and establish a favorabl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lace for people to have a rest.Both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art of garden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embodies profound culture,in which the garden of Le-Notre's Style,as a representative of European garden,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art of landscaping in Eu-rope at that time.Starting from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den of Le-Notre's Style,this paper analyzes its artistic value and its influence on modern gardening art.Key words palace;European classicism;the garden of Le-Notre's Style1法国勒若特尔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和特点1.1勒若特尔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勒诺特尔对景观艺术的理解十分独到,很多设计在法国皇宫贵族的园林中应用广泛,推动了法国景观艺术的发展,使得法国园林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论凡尔赛宫的造园艺术摘要: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也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典型代表。
它极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造园面积大、花园主轴线强调视觉效果、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几何对称美显著、植物造景以及瀑布和喷泉的应用几个方面。
关键词:西方造园艺术凡尔赛宫园林艺术形式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创造美的过程。
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建设投资环境的需要,又是人民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环境的基础。
16-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入法国。
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和湖泊。
17世纪后半叶,从路易十三开始,国王战胜了封建诸侯而同一法兰西。
路易十四时期,是法兰西的极盛时代。
路易十四为了满足他的虚荣,代表他的至尊玉权威,建造了雄伟的凡尔赛宫苑,在西方的建园建园史上解开了光辉灿烂的崭新一页。
这个宫苑是法国最杰出的建造大师勒诺特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这座园林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名园之一,也是法国绝对君权的象征。
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大的王宫,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如今,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
除了是因为其中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它艺术珍品外,其园林也是主要的参观对象。
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式园林中的代表作,由人工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功组成。
凡尔赛宫园林的奢华程度可与凡尔赛宫媲美。
园林位于凡尔赛宫西侧,占地67万平方米,纵轴长3千米,园内有600多个水池,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严整对称的几何图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整体园林布局整齐划一,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
园中道路宽敞,草坪树木修剪齐整,喷泉、雕塑随处可见。
勒诺特尔式园林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在17世纪上半叶已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
17世纪下半叶,绝对君权专制政体的建立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安定,也使部分人有条件追求豪华的生活,这些都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于是,安德烈•勒诺特尔这位天才得以脱颖而出,使古典主义园林艺术在法国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安德烈•勒诺特尔出自造园世家,其父是宫廷园艺师,其父在路易十三时期在圣••日耳曼花园工作过,去世前是路易十四的园艺师。
勒诺特尔从13岁起师从巴洛克绘画大师伍埃习画,结识过当时著名的古典主义画家勒布仑建筑大师芒萨尔等鼎级人物,丰富了自己的艺术思想。
勒诺特尔的成名作品是沃克斯•勒•维康特府邸花园,这是法国园林艺术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作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杰出代表。
大约从1661年开始,他投身凡尔赛宫苑的建筑,并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
他还设计和改造了许多府邸花园,如枫丹白露城堡花园、圣•日耳曼•昂•莱庄园、圣克洛花园、克拉涅花园、默东花园等。
他的杰出才能和巨大成就,为他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也促使风靡欧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勒诺特尔园林风格的形成。
在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特征体现在:○1以园林的形式表现以君主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2在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起着控制全国的作用,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
○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特点。
○4水渠和喷泉是勒诺特尔式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
○5在植物种植方面,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
○6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一。
○7花格墙是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庭院局部构成。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作品很多,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府邸园林和公共园林等三种类型。
宫苑园林主要有凡尔赛宫苑、特里阿农宫苑和枫丹白露宫苑等,其中以凡尔赛宫苑最为有名;府邸花园主要有沃克斯·勒·维康特府邸花园、尚蒂伊府邸花园和索园等;公共花园主要有丢勒里花园等。
凡尔赛宫园林分析举世闻名的凡尔塞宫(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18公里,驰名世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凡尔赛宫园林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凡尔赛宫园林分析它是由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的,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凡尔赛宫的园林(后花园)在宫殿西侧,面积有100万平方米,呈几何图形。
南北是花坛,中部是水池,人工大运河、瑞士湖贯穿其间。
另有大小特里亚农宫及雕像、喷泉、柱廊等建筑和人工景色点缀。
放眼望去,跑马道、喷泉、水池、河流,与假山、花坛、草坪、亭台楼阁一起,构成凡尔赛宫园林的美丽景观。
一、凡尔赛宫园林总体规划:凡尔赛宫花园总体规划对称严谨,规模宏大,体现君权统一。
广义的凡尔赛宫分为宫殿和园林两部分,宫殿指主要建筑凡尔赛宫,园林分为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3部分。
二、凡尔赛宫园林轴线分析:庞大恢宏的宫苑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中轴线两则分布着大小建筑、树林、草坪、花坛和雕塑。
宫殿顶部摒弃了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而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庄而雄浑。
宫苑的中轴线长约3000米,如包括伸向外围及城市的部分,则长达14千米。
中轴线上建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等。
宫前广场有两个巨型喷水池,沿池伫立着100尊女神铜像。
三、凡尔赛宫园林特点:1、规划面积大,规模宏大,体现君权统一意大利的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塞园林竞有1600公顷,轴线有3000米长。
如此巨大的面积,将是一次多么繁重的工程。
虽然给整体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就视觉效果来说,还是有其特色。
2、主轴、均衡、有序、严谨花园有明显的轴线,主轴线控制全园,为建筑轴线的延伸。
均衡、有序,严谨,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平面图案式园林。
建筑基本形(平面)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
它的园林设计则更是钟情于几何图形的魅力,及其讲究几何图形化以及对称化。
法国凡尔赛宫介绍及特点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部的凡尔赛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宫殿之一。
它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的皇家宫殿,也是法国君主制度的象征之一。
凡尔赛宫于18世纪成为欧洲最华丽的宫殿,其巨大的规模和壮丽的装饰成就了欧洲宫廷建筑的标杆。
如今,凡尔赛宫是世界遗产,不仅因其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因其美丽的建筑和园林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凡尔赛宫的建筑始于17世纪,最初是作为路易十三的猎宫而兴建。
但当路易十四于1661年登位后,他决定将它扩建成为一个辉煌的皇家宫殿。
建筑师路易·勒·芒斯特(Louis Le Vau)、子承父业的让·巴蒂斯特·科尔伯(Jules Hardouin-Mansart)和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都为凡尔赛宫的建造和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凡尔赛宫的特点之一是其巨大的规模。
宫殿本身占地面积达到67,000平方米,有宽阔的宫廷、华丽的宫殿、精美的庭院和雄伟的穹顶。
它有超过1,400个房间,包括宫殿、大厅、休息室、书房、卧室和浴室等。
每个房间都装饰着艺术品、壁画、雕塑和金箔镀饰,展示了路易十四时期的艺术和奢华。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体现了路易十四王权的独裁和奢华。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立面,由勒诺特尔设计的主立面呈现出宏伟壮丽的效果,充满了对称和对比。
它以宝石形状的窗户和雕塑装饰为特色,突显了法国的艺术精神和王室的力量。
凡尔赛宫的园林是法国花园艺术的杰作之一。
它占地800公顷,由勒诺特尔设计,包括了几个部分:宫廷花园、漫步花园、水池、喷泉和湖泊。
整个园林采用了对称和对比的设计原则,展示了法国宫廷花园的优雅和秩序。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运河,它是一个长达1.6公里的人工运河,沿岸种植着树木和花卉,与宫殿形成了壮丽的景致。
法国凡尔赛宫的造园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景:法国凡尔赛宫将法国常见的湖泊、河流、运河等形式引入园林,形成以水镜面为主的园林水景。
这些水景不仅增加了园林的景致变化,而且通过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营造出宏大的园林空间感。
2. 植被:凡尔赛宫的造园师勒诺特尔通过对植物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在设计中,他注重植物的季节变化和色彩搭配,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层次。
3. 雕塑和装饰物:在凡尔赛宫的园林中,散布着各种雕塑和装饰物,这些艺术品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艺术气息,而且通过其独特的主题和形式,反映出法国当时的艺术和文化氛围。
4. 道路和广场:勒诺特尔在设计时,注重园林的道路和广场布局。
他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广场的位置和大小,使得游人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感受到层次感和空间感。
5. 建筑和景点:在凡尔赛宫的园林中,散布着各种建筑和景点,如喷泉、花坛、小桥等。
这些建筑和景点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观赏价值,而且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设计,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共同营造出和谐的园林景观。
总的来说,法国凡尔赛宫的造园要素注重对自然美的追
求和对人工美的创造,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造园要素,创造出宏大、美丽、和谐的园林景观。
凡尔赛宫苑分析————————————————————————————————作者:————————————————————————————————日期:ﻩ凡尔赛宫苑分析摘要已被列入世界人文遗产凡尔赛宫苑是法国封建统治时期的宫殿园林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十七世纪法国艺术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凡尔赛宫苑主要分为宫殿、园林两部分。
在当时,凡尔赛宫是法兰西的宫廷,政治中心,也是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体现。
直到法国大革命时,国王们都一直是在这里承继王位,并且都各自重新装饰了城堡。
而凡尔赛花园这一巨大工程也成为了勒诺特尔式园林代表作。
本文试分析凡尔赛宫苑的历史、背景、设计、与弊端,给出对凡尔赛宫苑的一个简略的介绍与个人拙见。
目录1.凡尔赛宫苑的背景2.凡尔赛宫苑的历史年表3.凡尔赛宫苑设计师介绍4.凡尔赛宫苑的介绍5.凡尔赛宫苑的地理分析6.凡尔赛宫苑的设计特点7.关于反而三公园设计的个人看法1.凡尔赛宫苑的背景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
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法镑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
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
当时的行宮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
1660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的沃子爵府邸,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圣日耳曼宫、凡塞纳宫、圣克鲁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
路易十四嫉妒且愤怒之余将富凯以“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和著名建筑师路易·勒沃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由于巴黎市民的频繁暴动,路易十四决定把王室宫殿搬出巴黎城,最终经过考虑,他决定把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作为基础,建立新的宫殿。
建筑师儒勒·哈杜安·孟萨尔从勒沃手中接管了的凡尔赛工程,为凡尔赛宫苑增加了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马厩等附属设施。
2019年第16期现代园艺阔,细细品味却能体会到川流回声中不一样的雄浑。
此景隐秘而别致,更增添了游赏的层次和趣味性。
第2台层上的百泉路,巧妙地运用高差营造路旁景观,沿路密布几百个小喷泉,每个喷泉口都经过细致的雕琢,纤细的水柱汇聚到路旁的水池缓缓流走。
它与壮阔的水风琴不同,行走在一旁时,水声潺潺不绝于耳,声音细腻而舒缓,创造一种闲庭漫步的悠然之感。
鹰泉、龙泉由气动力驱动———水旋转齿轮或者排出空气,通过狭窄的管道推动,从而产生运动和声音,模仿被鹰惊飞的鸟儿和爆炸声、枪炮声等,使人们联想到战时的枪炮和紧张气氛。
通过气动产生的声音,也能给人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大大增加了园林带给人的“惊喜”。
水剧场叠水高约1m,水流声较柔和,为游人在水池前的空地游赏交谈平添了一份自然的热闹气息。
3.3水景象征意大利园林中许多水的意蕴,从各种各样真实现象中或者生理过程中效仿而获得。
水流冒泡、喷涌、荡漾,具有拟人化的特征,可类比人的血液、乳汁、眼泪等。
埃斯特庄园中自然的女神将泉水从她众多乳房涌出,就暗示着她的生殖能力。
4结语埃斯特庄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园的典范,通过分析其园林水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园理水技巧有了一定的认识———台地园选址通常在水源充足的高处,这种位置天气凉爽,顶层台地可获得良好的视野,同时方便提取造景用水。
这样的选址也带来了普遍的高差过大的问题,设计者往往在园中分割台层制造不同空间,水景消化高差,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常被用作园子轴线或点缀在轴线末端,重要轴线往往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暗示园林空间特征的变化。
台地园中水景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水流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合理运用这些水声,为不同场地营造不同的园林氛围。
在科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机械力量创造更多不同的水声效果。
而这些水景往往带有极具现实意义的意蕴,暗示园林建造时代背景或设计者的建设理念,更能激发游人的联想和思考。
参考文献[1]田云庆,杨力.拉齐奥园林(四)埃斯特庄园[J].Garden园林,2017(4)[2]彭雪.意大利文艺复兴别墅园林声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6)[3]彭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水景的声音美[J].Garden园林,2014(12)(责任编辑张芝)1勒·诺特尔和勒诺特尔式园林1661年法国路易士四亲政,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
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路易十四选择的凡尔赛宫苑,原来周围是一篇适宜狩猎的沼泽。
1624年,路易十三在这里兴建一所简陋的行宫,为砖砌的城堡式建筑,四角有亭,围以壕沟,外观朴实无华。
路易十四12岁初次去凡尔赛,对此风光情有独钟。
登基后,遂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在此营造前所未有的盛会场所。
图1 总平面图图2 凡尔赛宫鸟瞰全景(由西向东)他聘请全国最著名的造园大师勒诺特尔主持兴建,又选用最杰出的建筑师、造园家、画家、水利工程师加盟其中。
所以,凡尔赛宫苑的兴造,代表着法国当时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上最高的成就。
凡尔赛宫占地面积1600公顷,其中花园面积达100公顷,加上外围的大片人工林,总面积6000余公顷。
宫苑的中轴线长约3000米,如包括伸向外围及城市的部分,则长达14千米。
从1662年始建,至1688年大致完成,历时26年之久。
图3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
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
但是,凡尔赛宫过度追求宏大、奢华,居住功能却不方便。
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
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
图 4总体规划。
轴线分析(图5),宫殿做东朝西,建造在人工的台地上,中轴向东西两边延伸,形成贯穿并统领全局的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