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凡尔赛宫的造园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6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凡尔赛宫鉴赏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开展的历史,确实是根基一部不断熟悉和制造美的过程。
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建设投资环境的需要,又是人民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环境的根底。
16-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进法国。
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和湖泊。
17世纪后半叶,从路易十三开始,国王战胜了封建诸侯而同一法兰西。
路易十四时〔1661-1715年〕,是法兰西的极盛时代。
路易十四为了满足他的虚荣,代表他的至尊玉权威,建筑了宏伟的凡尔赛宫苑,在西方的建园建园史上解开了光华灿烂的崭新一页。
那个宫苑是法国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勒诺特设计和主持建筑的。
这座园林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名园之一,也是法国尽对君权的象征。
艺术特征: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立即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洁、庄重宏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其内部装潢那么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不具匠心,使人瞧后顿觉美不胜收。
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
它与中国古典和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要是凡尔赛宫的外瞧给人以宏伟壮瞧的感受,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华美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
500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尽、工艺精湛的家具。
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
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
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鹰、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
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有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
简述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景色特点凡尔赛宫是法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宫殿之一,其园林景色也是举世闻名的。
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景色特点独具一格,具有浓厚的法国宫廷气息,展现了当时欧洲贵族的奢华和华丽。
首先,凡尔赛宫的园林面积庞大,占地广阔。
整个园林面积超过8000亩,包括花园、喷泉和人工湖等。
它被精细地规划成了一个宫廷的天堂,每个角落都体现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其次,凡尔赛宫的园林以几何造景为主要特点。
这里的花园和景观都凭借着对几何形状的精确规划而成。
正规的花坛和草地呈对称布局,整齐地排列在规则的几何形状中。
花坛中的花朵和绿植也经过精心修剪,形成了独特的装饰效果,使整个园林显得威严而精致。
再次,凡尔赛宫的园林以喷泉为特色。
它拥有多个壮观的喷泉,这些喷泉巧妙地结合了音乐和水力,形成了令人赞叹的景观。
当音乐响起时,喷泉会随着旋律舞动,水柱不断变幻,营造出一种神奇的氛围。
这些喷泉不仅增添了园林的美感,同时也彰显了法国的工程技术和水利工程的巧妙设计。
最后,凡尔赛宫的园林还拥有壮丽的人工湖。
人工湖被广阔的绿地和景观环绕,与宫殿相映成趣。
湖水清澈而宁静,倒映着宫殿和周围的景色,使整个园林更加优美壮观。
总之,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景色给人一种恢弘与精致兼具的感觉。
其几何造景、喷泉和人工湖等特点,显示了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这些特点也使凡尔赛宫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32凡尔赛宫造园技术解析黄琪皓1,黄河军2(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烟台理工学校,山东莱州 261400)摘要: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由运河、湖、农宫等元素组成的园林广场空间堪称西方造园艺术的典型代表。
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园讲究运用对称手法,布局注重水系、雕塑、树木、亭台等景观应用,造园技术体现了当时法国经济与技术的实力及劳动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凡尔赛宫;造园技术;均衡对称[中图分类号] TU986.3[文献标识码] AAnalysis of Gardening Technology in VersaillesHuang Qihao 1, Huang Hejun 2(1.School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832003, China;2.Yant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izhou Shandong 261400, China)Abstract: The famous palace of Versailles in French is one of the five great palaces in the world. The garden square space composed of canal, lake and agricultural palace, etc.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western gardening art. Its architectural style is simple and elegant. The gardening emphasizes the use of symmetry. The layout focuses on landscape applications such as water systems, sculptures, trees, pavilions, and so on. The gardening technology reflects the strength of th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at that time and the wisdom of the working people in French.Key words: Versailles; gardening technology; equilibrium symmetry1项目概况凡尔赛宫占地约111万m 2,从1661年开始动工,直至1689年完全竣工,1682—1789年作为法国的王宫使用,是欧洲最为奢华的皇宫,经过300多年的扩建和改建,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雄伟的宫殿。
论凡尔赛宫园林的造园艺术摘要: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也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典型代表。
它极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造园面积大、花园主轴线强调视觉效果、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几何对称美显著、植物造景以及瀑布和喷泉的应用几个方面。
关键词:西方造园艺术凡尔赛宫园林艺术形式正文: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大的王宫,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如今,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
除了是因为其中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它艺术珍品外,其园林也是主要的参观对象。
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式园林中的代表作,由人工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功组成.凡尔赛宫园林的奢华程度可与凡尔赛宫媲美.园林位于凡尔赛宫西侧,占地67万平方米,纵轴长3千米,园内有600多个水池,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严整对称的几何图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整体园林布局整齐划一,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
园中道路宽敞,草坪树木修剪齐整,喷泉、雕塑随处可见。
两条长1千多米、宽几十米的大小运河呈十字交叉状贯穿园林,为皇家花园增添了天然氛围.园中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喷泉随处可见,雕塑比比皆是,且多为美丽的神话或传说的描写。
长、宽分另为1650米和62米、1070米和80米呈十字交叉的大、小运河,为多人文色彩,少自然气息的皇家花园增添了几多天然氛围。
凡尔赛宫花园堪称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纵观全景,凡尔赛宫园林气势恢宏,望不见尽头的两行古树,腑瞰着绿色的草坪,绿色的湖水.千姿百态的大小雕像或静立在林荫道边,或沐浴于喷水池中。
大小花坛一畦一样,青青的小松树被有条理地一律剪成圆锥形,布局匀称、有条不紊。
成三角形环绕着正宫的大小特里亚农宫和一个幽静的小村子,流传着各自不同的传说。
法国凡尔赛宫苑的造园艺术成就作者:程晓琼钟昌龙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06期摘要:指出了法国的造园艺术成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凡尔赛宫苑。
它在继承意大利园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伟大风格”,反映了绝对的君权至上。
凡尔赛宫宏伟壮丽、中轴线突出、严谨对称、风格多样等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风景园林;凡尔赛宫;成就;伟大风格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092031 引言提起法国,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
那里有世界上最具浪漫情怀的香榭丽舍大街、塞纳河、巴黎圣母院;那里有最令人神往的“蒙娜里莎的微笑”、“维纳斯”、“胜利女神”;那里有世界著名城市巴黎、马赛、里昂。
就在那片土地上,曾哺育了巴尔扎克、雨果、卢梭、罗丹、莫奈、圣女贞德等伟大的人物。
而在这些星光灿烂的人物中,造园大师安德列·勒诺特尔(André Le Ntre)是其中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完成了古典主义的造园艺术,引领着法国造园艺术走向了辉煌。
而他的代表作之一凡尔赛宫苑,在造园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2 凡尔赛宫的历史凡尔赛宫坐落在法国巴黎西南22km郊外的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上。
原来这里是一片被形容为“无景、无水、无树、最荒凉的不毛之地”的沼泽和森林荒地,只适于狩猎。
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买下了这片地,兴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用作狩猎的行宫。
1661年,财政大臣富凯在自己的府邸沃—勒—维贡特宴请国王路易十四,府邸的豪华、花园的精巧使这位至高无上的国王折服,同时也重重打击了他的自尊心。
路易十四愤怒地将富凯打入了监狱,同时把沃—勒—维贡特府邸的建筑师勒沃(Louis Le Vau)、造园师勒诺特尔和艺术家勒布仑召来,为其设计新的宫殿和园林。
经过考察和权衡,路易十四把新的宫殿的位置定在远离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的凡尔赛。
从1662年到1688年,法国当时大批杰出的建筑家、造园家、雕刻家、画家、水利工程师们都为凡尔赛宫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凡尔赛宫园林分析举世闻名的凡尔塞宫(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18公里,驰名世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凡尔赛宫园林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凡尔赛宫园林分析它是由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的,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凡尔赛宫的园林(后花园)在宫殿西侧,面积有100万平方米,呈几何图形。
南北是花坛,中部是水池,人工大运河、瑞士湖贯穿其间。
另有大小特里亚农宫及雕像、喷泉、柱廊等建筑和人工景色点缀。
放眼望去,跑马道、喷泉、水池、河流,与假山、花坛、草坪、亭台楼阁一起,构成凡尔赛宫园林的美丽景观。
一、凡尔赛宫园林总体规划:凡尔赛宫花园总体规划对称严谨,规模宏大,体现君权统一。
广义的凡尔赛宫分为宫殿和园林两部分,宫殿指主要建筑凡尔赛宫,园林分为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3部分。
二、凡尔赛宫园林轴线分析:庞大恢宏的宫苑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中轴线两则分布着大小建筑、树林、草坪、花坛和雕塑。
宫殿顶部摒弃了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而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庄而雄浑。
宫苑的中轴线长约3000米,如包括伸向外围及城市的部分,则长达14千米。
中轴线上建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等。
宫前广场有两个巨型喷水池,沿池伫立着100尊女神铜像。
三、凡尔赛宫园林特点:1、规划面积大,规模宏大,体现君权统一意大利的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塞园林竞有1600公顷,轴线有3000米长。
如此巨大的面积,将是一次多么繁重的工程。
虽然给整体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就视觉效果来说,还是有其特色。
2、主轴、均衡、有序、严谨花园有明显的轴线,主轴线控制全园,为建筑轴线的延伸。
均衡、有序,严谨,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平面图案式园林。
建筑基本形(平面)凡尔赛宫底座平面采用基本的矩形图案。
它的园林设计则更是钟情于几何图形的魅力,及其讲究几何图形化以及对称化。
浅谈凡尔赛园林设计手法[摘要]:凡尔赛园林原为路易十三国王修建的一座狩猎行宫,在1661年前后开始修建成宫苑园林,到1668年庭院基本完成。
凡尔赛园林规模宏大,在均衡对称的布局的基础上,突出纵向中轴线。
在其中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运河,还创造了很好的广场空间。
其园林以丛林为背景,以水贯通全国。
其中遍布许多塑像,建筑与花园相结合,改变建筑与花园缺少联系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规模;中轴线;水景;喷泉;雕塑;植物凡尔赛宫原本是为酷爱狩猎的路易十三国王修建的一座狩猎行宫,当路易十四委任著名的造园家勒诺特尔设计建造一座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庭院时,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座行宫。
凡尔赛宫在1661年前后开始修建,到1665年初步完成了庭院的主体轮廓,以后陆续建成了镜池、巴克司喷泉、柱廊、柑橘园等部分,到1688年庭院基本完成,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凡尔赛宫经历了四代王朝的不断增建,而逐渐演变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
凡尔赛宫园林规模宏大,总占地111万平方米,分为凡尔赛宫殿和凡尔赛花园两部分,其中宫殿占地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庞大的宫苑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突出纵向中轴线。
在长达3000米的中轴线两侧,有节奏地分布着几百座大小雕像、喷泉、草坪、花坛以及柱廊等。
尽管它的设计完全符合严格的几何学原则,但这里的每一处景色并没有单调枯燥的味道,那些众多的花圃、林木、塑像,还有那些将水柱喷射向公园每一个角落的喷泉,都渲染出一个变化多彩的世界。
凡尔赛花园以水景作为整个庭院的灵魂,通过各种形式的喷泉、引水道、叠水、游泳池,将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由狭窄到开敞,由人工水景导向远处的自然水景,再配以极具雕塑感、层次感的植物景观及富有法国浓郁文化特色的雕塑、小品,使整个庭院充满了古典、浪漫、优雅的气质。
庭院中的植物种类相当丰富,除了当地本土温带植物以外,还有意大利及葡萄牙的橙树、柠檬树、欧洲夹竹桃和棕树,远远望去一片热带风光。
论凡尔赛宫的造园艺术凡尔赛宫的主要花园有三个:大运河花园、玫瑰花园和凡尔赛主花园。
凡尔赛宫的大运河花园采用的是典型的“法式花园”设计,从中央的十字架广场开始,拓展出四条向四个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线,在轴线两侧铺设草坪、绿化、雕塑、喷泉和小型建筑,这种设计是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式花园。
法国人在这种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规则性做到了极致,使得整个花园呈现出完美无缺的几何形状。
大运河花园内的喷泉和彩色喷泉表演也是比较有名的,每日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观赏。
凡尔赛宫的玫瑰花园建在大运河花园以西,是一个以玫瑰花为主要植物的花园。
玫瑰花园的设计依然是法国艺术的经典风格,整个园内的形状以几何图案为主,因为园中设有不同颜色和种类的玫瑰花,使得玫瑰花园在花季的时候,显著的变得五彩缤纷。
凡尔赛宫的主花园在宫殿正面位于南北轴线上,面积达到了100公顷,几乎占了全园的一半。
主花园的设计和建造历时39年,是一场科技和艺术的交流强化,需要借助许多机械装置和水泵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凡尔赛宫主花园采用的是对称式设计,主要特点是以中央喷泉为核心,向四周展开了一系列如同血管一样的喷泉系统,被称为“喷泉镶嵌术”,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美学价值和令人震撼的风景。
总的来说,凡尔赛宫的园林设计具有高度的艺术特征,全园分布着数百条枝叶婆娑的小路、游艺场所、雕塑、反射池等,除了规则的造型风格和美轮美奂的建筑美学外,还注重了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感特点。
园林里不仅仅是停留在建筑物和绿色植物的框架内,更表现出了人文和稳定之美的奇妙之处。
凡尔赛宫的园林建筑,不仅给人欣赏极致之美的享受,并且也通过这种自然、建筑及艺术相互关联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法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的华丽绝伦。
凡尔赛宫花园的美学元素和象征意义凡尔赛宫花园的美学元素和象征意义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花园之一,也是欧洲花园艺术的杰作之一。
它的美学元素和象征意义体现了法国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路易十四时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在这片美丽的花园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称、秩序、几何形状、水景、雕塑等元素的运用,同时也可以发现它们所象征的权力、荣耀、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创造力等意义。
首先,凡尔赛宫花园的对称和秩序是其最显著的美学元素之一。
整个花园被分为许多几何形状的花坛和草坪,通过精确的规划和布局,呈现出完美的对称性。
这种对称和秩序的设计体现了路易十四时代强调的绝对权威和集权统治的理念。
它代表了法国王室的强大和稳定,以及对社会秩序和规则的追求。
其次,凡尔赛宫花园的水景是其独特的美学元素之一。
花园中有许多喷泉、池塘和运河,形成了令人惊叹的水景。
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源泉,同时也代表着王权的象征。
喷泉和水景的设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通过水的流动和声音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此外,凡尔赛宫花园的雕塑也是其重要的美学元素之一。
花园中有许多雕塑作品,代表了当时的艺术风格和宫廷文化。
这些雕塑以希腊和罗马神话为主题,描绘了众神、英雄和神话故事中的场景。
雕塑不仅增添了花园的艺术气息,还象征着王室的荣耀和权力。
它们通过形象的表达,传达了王室的威严和尊贵,以及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凡尔赛宫花园的美学元素和象征意义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解读。
例如,花园中的花草树木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循环。
花园中的建筑物和景点则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展示了建筑和园林设计的精湛技艺。
此外,花园中的迷宫、喷泉和雕塑也可以被视为游戏和娱乐的象征,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愉悦。
总的来说,凡尔赛宫花园的美学元素和象征意义体现了法国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路易十四时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对称、秩序、水景、雕塑等元素的运用,以及权力、荣耀、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创造力等象征意义的体现,使得凡尔赛宫花园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园之一。
法国凡尔赛宫的造园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景:法国凡尔赛宫将法国常见的湖泊、河流、运河等形式引入园林,形成以水镜面为主的园林水景。
这些水景不仅增加了园林的景致变化,而且通过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营造出宏大的园林空间感。
2. 植被:凡尔赛宫的造园师勒诺特尔通过对植物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在设计中,他注重植物的季节变化和色彩搭配,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层次。
3. 雕塑和装饰物:在凡尔赛宫的园林中,散布着各种雕塑和装饰物,这些艺术品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艺术气息,而且通过其独特的主题和形式,反映出法国当时的艺术和文化氛围。
4. 道路和广场:勒诺特尔在设计时,注重园林的道路和广场布局。
他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广场的位置和大小,使得游人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感受到层次感和空间感。
5. 建筑和景点:在凡尔赛宫的园林中,散布着各种建筑和景点,如喷泉、花坛、小桥等。
这些建筑和景点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和观赏价值,而且通过其独特的风格和设计,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共同营造出和谐的园林景观。
总的来说,法国凡尔赛宫的造园要素注重对自然美的追
求和对人工美的创造,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造园要素,创造出宏大、美丽、和谐的园林景观。
凡尔赛宫造园技术解析黄琪皓1,黄河军2(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烟台理工学校,山东莱州 261400)摘要:法国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由运河、湖、农宫等元素组成的园林广场空间堪称西方造园艺术的典型代表。
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园讲究运用对称手法,布局注重水系、雕塑、树木、亭台等景观应用,造园技术体现了当时法国经济与技术的实力及劳动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凡尔赛宫;造园技术;均衡对称[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 AAnalysis of Gardening Technology in VersaillesHuang Qihao1, Huang Hejun2(1.School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832003, China;2.Yant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izhou Shandong 261400, China)Abstract: The famous palace of Versailles in French is one of the five great palaces in the world. The garden square space composed of canal, lake and agricultural palace, etc.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western gardening art. Its architectural style is simple and elegant. The gardening emphasizes the use of symmetry. The layout focuses on landscape applications such as water systems, sculptures, trees, pavilions, and so on. The gardening technology reflects the strength of th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at that time and the wisdom of the working people in French.Key words: Versailles; gardening technology; equilibrium symmetry1项目概况凡尔赛宫占地约111万m2,从1661年开始动工,直至1689年完全竣工,1682—1789年作为法国的王宫使用,是欧洲最为奢华的皇宫,经过300多年的扩建和改建,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雄伟的宫殿。
论凡尔赛宫的造园艺术摘要:由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宫组成的凡尔塞宫花园是典型的法国式园林艺术的体现,也是西方造园艺术的典型代表。
它极富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造园面积大、花园主轴线强调视觉效果、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几何对称美显著、植物造景以及瀑布和喷泉的应用几个方面。
关键词:西方造园艺术凡尔赛宫园林艺术形式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创造美的过程。
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建设投资环境的需要,又是人民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环境的基础。
16-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入法国。
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和湖泊。
17世纪后半叶,从路易十三开始,国王战胜了封建诸侯而同一法兰西。
路易十四时期,是法兰西的极盛时代。
路易十四为了满足他的虚荣,代表他的至尊玉权威,建造了雄伟的凡尔赛宫苑,在西方的建园建园史上解开了光辉灿烂的崭新一页。
这个宫苑是法国最杰出的建造大师勒诺特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这座园林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名园之一,也是法国绝对君权的象征。
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大的王宫,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如今,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
除了是因为其中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它艺术珍品外,其园林也是主要的参观对象。
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式园林中的代表作,由人工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功组成。
凡尔赛宫园林的奢华程度可与凡尔赛宫媲美。
园林位于凡尔赛宫西侧,占地67万平方米,纵轴长3千米,园内有600多个水池,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严整对称的几何图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整体园林布局整齐划一,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
园中道路宽敞,草坪树木修剪齐整,喷泉、雕塑随处可见。
两条长1千多米、宽几十米的大小运河呈十字交叉状贯穿园林,为皇家花园增添了天然氛围。
园中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喷泉随处可见,雕塑比比皆是,且多为美丽的神话或传说的描写。
长、宽分另为1650米和62米、1070米和80米呈十字交叉的大、小运河,为多人文色彩,少自然气息的皇家花园增添了几多天然氛围。
凡尔赛宫花园堪称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纵观全景,凡尔赛宫园林气势恢宏,望不见尽头的两行古树,腑瞰着绿色的草坪,绿色的湖水。
千姿百态的大小雕像或静立在林荫道边,或沐浴于喷水池中。
大小花坛一畦一样,青青的小松树被有条理地一律剪成圆锥形,布局匀称、有条不紊。
成三角形环绕着正宫的大小特里亚农宫和一个幽静的小村子,流传着各自不同的传说。
凡尔赛宫始终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
从内容上讲不仅是法兰西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它是欧洲自古罗马帝国以来,第一次表现出能够集中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专制政体力量。
当时,路易十四为了建造它,共动用了三万余名工人和建筑师、工程师、技师,除了要解决建造大规模建筑群所产生的复杂技术问题外,还要解决引水、道路等各方面的问题。
可见,凡尔赛宫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法国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从艺术上讲,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时期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它的设计思想。
法国凡尔赛宫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
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
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2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
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
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说:“……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
”也就是说,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
3.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
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
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
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4.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凡尔赛宫及其园林的评价是:凡尔赛宫,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的王宫,经过数代建筑师、雕刻家、装饰家、园林建筑师的不断改进、润色,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王室官邸的第一典范。
而凡尔赛宫园林,更称得上是欧洲园林的经典作品,其造园艺术也多种多样,颇具特色。
1.面积非常大。
意大利的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塞园林竞有1600公顷,轴线有3000米长。
如此巨大的面积,将是一次多么繁重的工程。
虽然给整体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就视觉效果来说,还是有其特色。
2.花园的主轴线大大加强。
它已不再是意大利花园里那种单纯的几何对称轴线,而成了突出的艺术中心。
最华丽的植坛,最辉煌的喷泉,最精彩的雕像,最壮观的台阶,一切好东西都首先集中在轴线上或者靠在它的两侧。
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一方面是因为园林大了,没有艺术中心就显得散漫,另一方面,它反映着绝对君权的政治理想,构园也要分清主从,像众星拱月一般。
园林拉多娜水池园的中轴线上是两座著名的水池:拉多娜池和阿波罗池。
据说,水池的设计和雕塑者从神话故事《变形》中得到灵感,通过雕塑向人们叙述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神话传说拉多娜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迪安娜之母,因被朱庇特之妻诅咒,在精疲力竭的漂泊途中停留于里西的池塘边,但农人们不仅不让她饮水解渴,还把水污染了。
拉多娜一气之下把他们变成了青蛙。
1670年建造的拉多娜像站在一块岩石上,面对宫殿,周围是六只变成青蛙的里西农人。
1687-1689年间作了重新设计。
水池里,一座五层同心圆叠罗汉似地托起扶儿携女的拉多娜像,里西农人变成的青蛙葡伏脚下,洒在人们身上的水会使亵渎神灵的人变形,有的变成野兽,有的变成昆虫。
3.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制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不得不承认,凡尔赛宫具有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
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
宫殿或者府邸统率一切,往往在整个地段的最高处,前面有笔直的林荫道通向城市,后面紧挨着它的是花园,花园外围是密密匝匝无边无际的林园,府邸的轴线贯穿花园和林园,是整个构园的中枢,在中轴线两侧,跟府邸的立面形式呼应,对称地布置次级轴线,它们和几条横轴线构成园林布局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
4.几何对称美显著。
凡尔赛宫园林是规则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
园林题材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
园地划分时多采用几何形体,其园线、园路多采用直线形;广场、水池、花坛多采取几何形体;植物配置多采用对称式,株、行距明显均齐,花木整形修剪成一定图案,园内行道树整齐、端直、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
其主要的设计者勒诺特尔是西方最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突出了“强迫自然接受匀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
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则是变化中的统一。
所谓变化,就是园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
所谓统一,即一切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直线和方角的基本形式都要服从几何比例原则。
有着严谨的数理逻辑。
5.植物造景。
勒诺特尔用多种方式进行植物造景,其中,常绿树种在设计中占据首要地位。
其非常独特之处在于大规模地将成排的树木或雄伟的林荫树用在小路两侧,加强了线性透视的感染力。
就植物造景的艺术性方面,追随了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
不论是水体与植物的组合景,还是街道与植物的组合景,都强调了相互因借,相互映衬的和谐美。
6.瀑布和喷泉的运用。
凡尔赛宫园林的另一特色是喷泉和瀑布。
宫殿后的花园喷泉多且美,每组喷泉都有一个神话故事。
一组由红色大理石砌成的拉脱娜喷泉,为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狄安娜之母复仇的故事。
拉脱娜曾被小亚细亚农民所辱,众神之王朱庇特便把这些农夫变成青蛙。
喷泉中一群青蛙和头部刚刚变成青蛙的农夫口喷清泉,形成一个晶莹的水帘,把立于泉水之巅的拉脱娜罩在一片白茫茫的水花之中。
沿台阶走下中央平台,可以看到拉脱娜喷泉里的马尔西雕塑的代表作。
喷泉中央制高点,女神和她的女儿阿波罗与狄安娜呈三角形依偎在一起,这座喷泉处在长长的绿色地毯大道的起点。
再往前,这条路通往又一个大的阿波罗喷泉。
在此喷泉中,设计者杜比想像出阿波罗乘坐一辆四马战车跃出水面,显示出一副英姿勃发的形象,几个海妖手持海螺吹响着,宣告阿波罗的降临。
总而言之,凡尔赛宫吸收各地宫殿、园囿的特色而熔为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