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设计及实现_薛诗静

可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设计及实现_薛诗静

可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设计及实现_薛诗静
可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设计及实现_薛诗静

织物电极作为心电测量终端的接触电极。织物电极属干电极,电极的阻抗相对于传统的黏贴式AgCL-Ag 电极阻抗高,且它不需要使用粘合剂和凝胶膜,接触不固定会造成接触阻抗的改变,这给我们提取人体心电信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高阻抗的干电极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噪声来

。通常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电极后面接一个缓冲放大器,其作用就是将高阻抗信

低阻抗信号不易受到噪音的干扰[5-6]。

用于将提取到微弱的心电信号有效地耦合到后面的信号处理电路中,电路结构见图3。该电路由电容和电阻构成一个无源高通滤波器。如果R2C1=R3C2=τ,那

,截止频率为。

在选择参数的时候,电阻阻值越大越好。大阻值的电阻能带来较高的输入阻抗,方便信号的提取。同时根据心电信号的频谱特征设计无源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0.5 Hz。选

为:R1=R2=R3=R4=1.5 MΩ,。同时该交流耦合电路起到了抑制电极端直电数据存储功能,并能够与电脑进行串口通信,上传采集

单片机系统设计框图,

考虑到系统的低功耗性,微处理器我们选择公司的MSP430F149 型号芯片。单片机内部集成ADC、SPI 和串口通信等功能模块,满足本系统需求。根据心电信号的频谱特点及电路设计获取的心电频谱范围,设置心电信号采样频率为150 Hz。心电监护系统存储模块选用的是华邦的W25Q256 flash

Hz 采样频率计算,每次采样存储

连续存储病人24 h的心电数据。MSP430

W25Q256 Flash芯片相连接,通过

的读写操作。系统采用单片机内部集成的

位机进行串口通信,上传

用户的使用,本文中采用

功能,用户直接使用USB 线与电脑连接进行通信。

图2 模拟前端电路结构图

图4 单片机系统结构图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30卷 01期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设备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在使用中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耐用性,本文采用了导电织物作为心电监护终端的心电电极,并根据织物电极的特点设计了

该系统可以连续采集存储病人24 h 的心电信号,并将心电数据上传电脑。通过10人的心电信号质量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可以在日常活动状态下采集到[8] SPINELLI E M, PALL S-ARENY R, MAYOSKY M A. AC-

coupled front-end for biopotential measurements [J].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2003, 50(3): 391-395.

[9] INSTRUMENTS T. Ina333 datasheet [J]. Available on: http://

focus ti com/lit/ds/symlink/tps61130 pdf/lit/ds/symlink/ina333 pdf, 2009,

[10]Lee SH,Jung SM,Lee CK, et al.

System Using Conductive Fabrics and Active Electrodes[C].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09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30卷 01期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胸外按压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100次/分 B、100 - 120 次/ 分 C、至少120次/分 D、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5cm--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及时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3、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5、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和抽搐症状:()

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题图文稿

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 考试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心电图及心电监护相关理论知识考试题 科室姓名胸牌号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正常心脏电激动起源于() A.心房 B.窦房结 C.房室结 D.心室 2、Ⅰ导联正极的探查电极应置于() A.左上肢 B.右上肢 C.左下肢 D.右下肢 3、ST段反映的是() A.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B.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C.心房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D.心室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4、男性,35岁,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律不齐 B.房性早搏 C.室性早搏 D.室性早搏二联律 5、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窦性心律 B.窦性心动过速 C.窦性心动过缓 D.窦性心律不齐 6、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7、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8、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交界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逸搏 9、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窦性停搏

10、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 房性期前收缩 B.交界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逸搏 11、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12、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13、下列所示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心室颤动 14、高钾血症最早出现的心电图变化是() A.QRS波群增宽 B.ST段压低 C.T波呈“帐篷状” D.出现心室扑动 15、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更换监 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A.1-2小时 B.3-4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16、关于心电图胸导联电极的安放,下列哪项不正确:() A.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C.V3:V2与V4连线中点 D.V5: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17、P波在正常心电图中,下列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P波代表心房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B. 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C. P波代表心室肌复极的电位变化 D. P波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8、EGC可以测量的参数是() A.心率 B.血压 C.血氧 D.脉率 19、关于NIBP附件的使用介绍不正确的是() A.测量血压的部位应与病人心脏置于同一水平位置 B.应检查袖套的边缘落在标有“<->”的范围内,否则需要更换 C.建议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套 D.保证记号“Φ”正好处于适当的动脉之上。

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心电监护仪

心电图(ECG)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常规心电图是病人在静卧情况下由医院的心电图仪记录的短时间心电活动,由于心脏病发作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所以在非发作期做常规心电图检查获取疾病信息的几率很低。因此,将心电监护从病床边、医院内扩展到家中,实现实时远程监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尤其是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促使嵌入式技术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此外,心电监护对心脏病诊断的重要性也使得远程监护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本文主要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实用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将患者的心电信号通过GPRS网络无线发送到设在医院的PC机上,或者将心电数据先存储在本系统中,然后再通过USB实现高速回放。 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便携式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由心电监护仪、通信网络和监护中心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心电监护仪由患者随身携带,通过粘贴式电极可随时采集用户的心电数据,并进行放大、滤波、A/D转换,然后存储到串行闪存中。当存储一定时间的心电数据后,可以通过GPRS 无线上网,利用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给位于监护中心的上位机。也可通过USB直接连接到上位机,进行本地高速回放。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电监护仪的设计。由于是便携式设备,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尽量降低功耗、体积和成本。经过反复地分析比较,最终决定采用Z-World公司的工业级控制芯片Rabbit30 00微处理器作为心电监护仪的主芯片。 尽管Rabbit3000是8位微处理器,但其内存空间可达1M,主频可达22M。它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共有40条并行I/O口线(与串行口共用)。此外,该器件的功耗非常低,处理器时钟可由32.768KHz振荡器驱动,并将主振荡器断电。此时电流约为100μA,而处理器仍能保持每秒10,000条指令的执行速度。 系统硬件设计 在进行总体硬件设计时,以Rabbit3000高性能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外部接口扩展了512K 的并行Flash和512K的SRAM,存储空间达到1M,并扩展了USB接口。利用串行接口扩展了串行Flash、A/D转换和无线模块MC35。以下重点介绍无线模块和USB模块的硬件设计。 1. 无线模块MC35硬件设计 无线模块负责完成心电数据的无线传送。为实现此功能,本系统采用了西门子公司的MC35模块。这是西门子公司首款支持GPRS的GSM/GPRS模块,体积小巧,易于集成到便携式终端中。通过串行口连接,使用AT命令对该模块进行控制和数据传送。 西门子公司的MC35模块具有一个40脚的零插入力连接器,该连接器中提供了串行接口、音频接口、SIM接口、状态引脚、电源接口等接口,通过这些接口与SIM卡座、天线以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 2集成电路工程 3自动控制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通信与信息系统 6信号与信息处理 7电子与通信工程 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9光电信息工程 10物理电子学 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 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 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

心电监护试题.docx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012 廊坊市中医院五年护士培训考试---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分,共39 分 1.RESP 的监护是依靠()和()两个电极两端的 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安放位置很重要。 2.平时在遵循标准电极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为病人进行常规 ()描记、各瓣膜听诊、心胸部叩诊、()及()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抢救的同时观察心电示波,指 导临床用药,及时记录治疗和抢救结果。 3.安放电极前清洁皮肤用()或(), 4.每次测量血压时应将()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 .袖带缠绕位置适当应缠在病人肘关节上() cm, 松紧度适宜以能够()为宜。过松会导致测压偏(),过紧会导致测压偏()。6.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水平。 7.不要在有()或()的肢体上安装袖带,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8.连续监测血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小时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9.严重休克、心率每分小于();大于每分();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 10 .使用中的监护仪周围应留出至少()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 11. 监测血氧饱和度时血氧探头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测量应每()小

时更换一次部位。 12 .心电监护时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和()的测量 13 .监护仪应专人管理,定期()、()、()、()。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使用期间监护仪上可以覆盖轻薄的布单防止灰尘。() 2、心电监护的使用对象是任何危急患者。() 3、 NIBP 充气不足可能是真的漏气,如袖带、导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 气检测”可判断。() 4、起搏器部位的体表皮肤上安放电极片不影响心电监护的使用。() 5、一般而言,使用心电监护的第一次测压值只作为参考。() 6、 为室性早搏心电图。() 7、 是正常心电图。() 8、使用血氧探头时必须让病人手臂暴露在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二、简答题。 1、在监护中出现报警如示波屏上显示一条线或血氧饱和度不显示可考虑什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心肺复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 ) 次/ 分。 2、《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 气的比率为:(30:2 )。 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 共分为( 5 )个步骤。 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 第一个步骤是(识别和启动应急系统)。 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如果使用双相波除颤, 首次使用的能量为(120-200 )J。 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 压的深度为:(5-6 )cm。 7、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颌法)。 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 上)。 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先行(胸外按压),在( 5 ) 组心肺复苏 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应每( 2 )分钟 轮换按压者,以避免疲劳.

1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不推荐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即(0.1-0.2 )mg/kg为心脏骤停常规治疗。 12、β-肾上腺能阻滞剂提高儿茶酚胺活性,可诱发(心律失常)。 1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认为,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3-5分钟(1.0mg )mg是合理的。 1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对已知或怀疑鸦片过量,确定有脉搏无呼吸或仅叹气(即呼吸停止)的病人,除给标准BLS急救外,培训BLS医务人员经鼻或肌注(纳洛酮)是合理的。 1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时(多巴胺)药物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1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时可选用(阿托品)。 17、《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博应给予(肾上腺素),不推荐使用(阿托品)。 18、《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心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目标血压是:(收缩压>90 mm Hg) 19、《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呼吸兴奋剂在(循 环复苏满意后)情况下使用。 2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血糖应控制在(8~1O )mmoI/L

心电监护仪培训考核试题

心电监护仪使用培训考核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1.心电监护仪的组成是? 袖带氧饱夹 电极片监护仪 2.报警灯闪黄灯是什么意思? 高级报警中级报警 低级报警没有报警 3.报警音最急促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高级报警中级报警 低级报警没有报警 4.左下LL导联是?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汇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三导联中的负极接在哪个位置? 右锁骨中线左锁骨中线左腋前线第四肋间剑突下偏右 可以测量以下哪些参数? 心率血压血氧脉率 7.遇到机器报警问题应先要: 查看机器报警信息拆机维修接着使用 8.关于血氧附件的使用介绍正确的是: 建议将血氧探头与血压袖套放在同一肢体上。 应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的位置,防止可能的过敏、变红等情况。 应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血氧探头贴附的位置,防止因挪动因素造成的探头定位发生变化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测量部位过度移动可能会造成测量不准 9.关于心电附件的使用介绍不正确的是: 使用乙醚和纯酒精清洁皮肤。 剔除电极安放出的体毛。 安放电极前,让皮肤完全干燥 每天应定期检查电极安放位置的皮肤,若出现过敏迹象,应每24小时更换电极或改

变安装位置。 10.关于电池的保养,说法错误的有: 如果监护仪将长期不使用,电池可以留在监护仪里。 不得在进行监护工作时,将电池从电池槽中取出。 第一次使用电池时,应优化电池。一个完整的优化周期为:不间断的放电,放电直至监护仪关机,再进行不间断的充电(10小时)。电池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优化以维持其使用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池的使用,电池的实际存储容量将有所减少。对于旧的电池,满容量图标并不表示电池存储容量还能达到厂家规格要求,也不表示电池供电时 二、问答题: 1、如果心电波形不出的话,请简述应该如何判断处理(10分) 2、简述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流程?(15分) 心电监护仪培训试题答案 1.心电监护仪的组成是?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东方医院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7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心电监护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C8051F320单片机的低成本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1 引言 虚拟医学仪器充分利用计算机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仅增设少量专用软、硬件模块,便可实现传统仪器的全部功能及一些传统仪器无法实现的功能,同时缩短了研发周期。本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以C8051F320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装置和以PC机为平台的分析处理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数据采集装置体积小、功耗低、操作快捷的要求,因此全部采用SMT封装的元器件。PC监护终端通过USB 接口接收数据,传输速率高;采用图形编程语言LabVIEW编写显示、存储、分析处理等功能程序。该系统可实时监护并提供心动周期,心率等参数,也可进行数据的存储回放,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系统的软件开发和硬件与上位机软件的集成测试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了预期效果。 2 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由C8051F320数据采集模块和PC机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由心电采集电路和基于C8051F320单片机的DAQ接口卡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采集模块图框 该模块通过C8051F320片上A/D转换器采集经预处理的心电信号,再将其由USB总线传输至PC机显示。PC机部分主要是软件设计,包括通过C8051F320单

片机片上USB主机API函数和LabVIEW软件编写数据采集图形用户界面;实现接收、显示和处理由数据采集模块通过USB接口发送采集数据的程序。LabVIEW应用程序和C8051F320应用程序均采用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的USB Xpress 开发套件的API和驱动程序实现对底层USB器件的读写操作。 心电信号属于微弱信号,体表心电信号的幅值范围为1~10 mV。在测量心电信号时存在很强的干扰,包括测量电极与人体之间构成的化学半电池所产生的直流极化电压,以共模电压形式存在的50 Hz工频干扰.人体的运动、呼吸引起的基线漂移,肌肉收缩引起的肌电干扰等。采用遥测HOLTER三导联线和一次性心电电极与人体接触,能很好地减小运动和呼吸引起的肌电干扰。前端放大器采用具有极高共模抑制比(CMRR)的仪用AD620放大器,放大倍数约为50倍;并采用0.05~100 Hz的带通滤波器和50 Hz的陷波电路,抑制信号的基线漂移、高频噪声及工频干扰。为了充分利用A/D转换的精度,在转换前先将信号放大到A/D 转换电路参考电压的70%左右,考虑到信号中会附加直流成分,需在A/D转换电路前增加电平调节电路。个体心电幅度的差异要求电路中设计程控放大电路,又为了便于心电信号的标定和考虑到实际器件放大倍数与理论值的偏差,在程控放大电路前设置一个手动可调的放大电路(1~10倍)。 综上分析,心电采集与程控放大部分应包括:AD620前端放大、0.05~100 Hz 的带通滤波、50 Hz陷波、手动放大、程控放大和电平提升等电路。其中程控放大功能利用CD4051电子开关的数字选通实现,具有1~50倍的调节范围。 为减少系统功耗,应采用低功耗、集成度高的器件。该系统选用 C8051F320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卡的核心部件。该器件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器件,具有与8051兼容的高速CIP-51内核,与MCS-51指令集完全兼容,片内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常用的模拟、数字外设及USB接口等其他功能部件。外部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如图3所示。

湘潭大学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湘潭大学全日制电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管理知识,掌握解决涉及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专门人才,具有独立承担解决在电能生产、传输、分配、控制、检测、保护及其使用过程中的工程实际问题,从事各类电气新设备的开发、设计、研制以及设备运行与维护更新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学制: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长于三年为推迟毕业。提前毕业者必须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相关规定。 三、研究方向: 1.新型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及应用 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安全换流技术、新型调制策略、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磁兼容设计、开关器件的工作特性和失效机理等,解决线性扰动、换流死区、输入/输出不平衡、非线性特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并将矩阵变换器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柔性分频输电系统、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等的开发研究中。 2.电力传动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新型交流调速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等;研究开关磁阻电机及其他特种电机驱动控制。 3.新能源发电系统与技术 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系统;展开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心电监护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的目的: (1)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及时发现和诊断致命性心律失常,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2)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目的是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3)预设报警装置,将危重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末梢循环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准确地向医务人员进行汇报,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电极的安放: (1)标准导联组的电极安放:白色(右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右肩,黑色(左臂)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左肩,红色(左腿)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2)五个电极的安放位置: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主要观察指标 (1)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2)观察是否有P波,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如何。(3)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4)观察P-R间期、Q-T间期。(5)观察T波是否正常。(6)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7)观察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使用心电监护时的护理指导: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指导病人监护时不要紧张,以使监护结果更为准确。(2)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监测血压时,手臂伸直并放松。(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指导病人监护过程中若有不

适,随时告诉护理人员。(4)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监护仪的保养: (1)避免空测血压,以免损坏袖带及皮囊。(2)用后及时整理并固定各种导线,不得折叠、扭曲、相互缠绕,不宜从腋下穿过,注意保护导联线及电极扣,注意将导联线从领口拉出,防止导联线断裂,电极片从电极扣上拔掉时,另一只手捏着电极扣,不要拽线,防止把线拽断。(3)监护仪及其传感器的表面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自然风干或用干爽的布清洁。 6、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下列情况可以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 (8)原则上,袖带应缠扎在裸露的的上臂上,隔衣测量会有误差,也可隔单薄衣服测量,数值会略有误差,但不影响临床医学判断。 (9)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五导联的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放置位置最新版本

五导联的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放置位置 右上(RA) 白线: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绿线: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 棕线: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在上(LA) 黑线: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LL) 红线: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ECG——心电图NIBF——血压PLETH——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RESP—— 呼吸 健康人的: HR(心率) 60-100 BP(血压)<140 SO2(血氧饱和度)>96%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系统的重要生理参数 RR(呼吸频率)12-18 吸氧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 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 影响抢救工作。 心电监护仪

开放分类:电子电子术语 编辑词条分享 心电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形(一般为五联导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可存储400组无创血压数据及测量血压时的心率值、体温、呼吸率、血氧饱和度,并可列表查看;高精度的无创血压测量模块,精度高、重复性好;独特的血氧饱和测量装置,保证血氧饱和度值和脉率测量更准确;另有丰富的报警上、 编辑摘要 目录 ? 1 基本概念 ? 2 使用常规 ? 3 心电监护仪的日常维护 ? 4 监护仪意义和作用 ? 心电监护仪- 基本概念 心电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形(一般为五联导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可存储400组无创血压数据及测量血压时的心率值、体温、呼吸率、血氧饱和度,并可列表查看;高精度的无创血压测量模块,精度高、重复性好;独特的血氧饱和测量装置,保证血氧饱和度值和脉率测量更准确;另有丰富的报警上、下限设置功能。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带、血氧探 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 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人/小儿)→选 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在胸壁肌肉较 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器的干扰等。 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的体表投影 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联心电图的位 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换电极位 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0.5mv,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房的电 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监护仪上设有报警电路,监测时应正确设置上限及下限,当心率超过预设的警界线时,及时启 动报警系统。 5、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的心电图。 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 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 、B 、C 三个步骤,其中 A 是() A 、人工循环 B 、人工呼吸 C 、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至少 60-80次/分 3、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 A 30: 2; B 15 : 2; C 30 : 1; D15 : 1 4、 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 A 、 10-12次/分钟 B 、20-24次/分钟 C 、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 )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 ) 11、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 A 、早期心肺复苏 B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 、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 级生命支持 12、 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 A 、侧卧位 B 、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 、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 D 至少6cm A 500-600ml ; B 600-700ml ; C 400-500ml 8、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200J ; B 300J ; C 360J ; 9、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 100J ; B 100-150J ; C 150-200J D 800-1000ml D 150J D 300J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2016现代电路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现代电路理论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一、(10分)解:∵u 1=R 1i 1, u 2=u 2(i 2?βi 1) ∴w t = u 1 τ i 1 τ +u 2 τ i 2 τ d τt ?∞(2分) = [R 1i 12 τ +t ?∞R 2i 22 τ ?βR 1i 1 τ i 2(τ)]d τ 当i 1i 2≤0时,如果W(t)≥0此二端网络是无源的。 当i 1i 2>0时 若R 1i 12 τ +R 2i 22 τ ?βR 1i 1 τ i 2(τ)≥0时 则2 R 1R 2i 1 τ i 2(τ)?βR 1i 1 τ i 2(τ)≥0 解得2 1R 2?βR 2≥0时(5分) 总有W(t)≥0则可得到R 1≥1 4β2R 2 综上所述:当R 1≥14β2R 2时,此二端网络是无源的;而当R 1≤1 4β2R 2时,总能找到某一i 1、12信号,使得w(t)<0,故,此二端网络是有源的。(3分) 二、解:当u =cos(ωt)时,由i =4u 3?3u 得 i =4 cos(ωt ]3?3cos(ωt)(5分) 即输出信号是余弦信号,但频率信号是原来信号的三倍,此线性电阻相当于一个倍频器。(5分) 三、解:R 与C 是并联阻抗,z =R 2 1+SR 2 C H s =v out (s)in =z 1= R 21+SR 2C R 21+SR 2C +R 1+SL

= 1 LC S 2+ R 1 L +1 R 2 C S +(1+R 1 R 2 )1 LC 可见这是一个二阶低通滤波器。(5分) W P 2 =(1+R 12)1 W P =R 1+12=R 1R 2C +L 2 S R W p =12 W R 1W P 2 =12S R 1R 1+R 2=R 12(R 1+R 2)?12=?R 12(R 1+R 2) S L W P =1S L W P 2=1S L 1 =?1 S R 1 Q = S R 1W P ?S R 2W P Q = R 112?S R 1R 1R 2C+L =R 112?R 112R 2C = R 12(R 1+R 2)?L R 1R 2C +L ?1 S L Q = S R 2W P ?S L W P Q =?12?S L R 1R 2C+L +S L R 2LC =?12?L R 1R 2C +L +1 S C Q =S C W P ?S C W P = 12?S C R 1R 2C+L +S C R 2LC =?12+R 1R 2C R 1R 2C +L +1 =12+L R 1R 2 C+L ?1=?1 2+L R 1R 2C+L (10分) 四、解由题设计的条件可知:在ω=2rad/s,A ≥50db ∴n ≥ log (100.1A ?1) 2log ω = log (105?1)2log 2 ≈8.3(5分) ∴n 应取9, 该滤波器的阶数为9阶。(5分) 五、解(1)f s =8khz s =2s 1?z ?1?1=2f s 1?z ?1?1=1.6×104 1?z ?1 ?1 H s = 3.2×1071?z ?1 1+z 1.62× 108(1?z ?11+z ?1)2+1071?z ?11+z ?1 +108 = 3.2×(1?z ?2) 36.6?31.2z +34.6z ≈0.0874(1?z ?2) 1?0.853z +0.945z (8分) (2)f s =128khz

心电监护试题

2012廊坊市中医院五年护士培训考试---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1.5分,共39分 1.RESP的监护是依靠()和()两个电极两端的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吸波形,故安放位置很重要。 2.平时在遵循标准电极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为病人进行常规()描记、各瓣膜听诊、心胸部叩诊、()及()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抢救的同时观察心电示波,指导临床用药,及时记录治疗和抢救结果。 3.安放电极前清洁皮肤用()或(), 4.每次测量血压时应将()排尽,以免影响测量结果。5.袖带缠绕位置适当应缠在病人肘关节上()cm,松紧度适宜以能够()为宜。过松会导致测压偏(),过紧会导致测压偏()。6.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水平。 7.不要在有()或()的肢体上安装袖带,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8.连续监测血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小时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9.严重休克、心率每分小于();大于每分();所测结果需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较 10.使用中的监护仪周围应留出至少()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 11. 监测血氧饱和度时血氧探头不要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测量应每()小时更换一次部位。 12.心电监护时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同时进行()和()的测量13.监护仪应专人管理,定期()、()、()、()。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使用期间监护仪上可以覆盖轻薄的布单防止灰尘。() 2、心电监护的使用对象是任何危急患者。() 3、NIBP充气不足可能是真的漏气,如袖带、导管以及各个接头处,通过“漏气检测”可判断。() 4、起搏器部位的体表皮肤上安放电极片不影响心电监护的使用。() 5、一般而言,使用心电监护的第一次测压值只作为参考。() 6、 为室性早搏心电图。() 7、 是正常心电图。()

最新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重症医学科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 1、 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 、B 、C 三个步骤,其中A 是() A 、人工循环 B 、人工呼吸 C 、开放气道 2、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至少 60-80次/分 3、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 A 30: 2; B 15 : 2; C 30 : 1; D15 : 1 4、 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 A 、 10-12次/分钟 B 、20-24次/分钟 C 、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 )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 ) 11、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 A 、早期心肺复苏 B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 、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 级生命支持 12、 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 D 至少6cm A 500-600ml ; B 600-700ml ; C 400-500ml 8、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200J ; B 300J ; C 360J ; 9、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 100J ; B 100-150J ; C 150-200J D 800-1000ml D 150J D 300J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电子信息专业考研方向和A、B类的学校排名以及各专业的简介

电子信息专业考研方向和A、B类的学校排名 以及各专业的简介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各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前景和要求。并列出了各名牌高校的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解读电子信息工程考研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二大类。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1电路与系统2集成电路工程3自动控制工程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5通信与信息系统6信号与信息处理7电子与通信工程8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9光电信息工程10物理电子学11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1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学科概况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电路与系统专业排名是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2电子科技大学A+3东南大学A+4北京邮电大学A+5复旦大学A+6清华大学A7华中科技大学A8北京大学A9西北工业大学A10南京大学A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12重庆大学A13天津大学A14浙江大学A15上海交通大学A16西安交通大学A17安徽大学A18华南理工大学A B+等(28个):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