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黄蓝之蒙德里安
- 格式:doc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14
经典红黄蓝之蒙德里安,及其艺术的影响转载标签:2010艺术蒙德里安文化“真正的正午,从光点创制海,海,总是再一次开始”从蒙德里安的《海堤与海》和《开花的苹果树》开始,便对他的画,抽象到一种极致的神秘的美感兴趣。
在一战那样战乱的年代,已经移居巴黎的他回家看望病父,战争让他滞留在了家乡,于是远离了巴黎那样的繁华大都市,可以让他在安静的时间内思考,艺术的方向。
当他在斯赫维根海散步时,长久注视着波光澜澜的海面,于是他产生了对立体主义的疑问,而是开始排除曲线,避免曲线,于是纯粹到用直线来表示。
这幅《海堤与海》就产生了。
横纵交叉的直线却使画面充满了律动,不再有立体,不再有透视,而是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空间表示。
【他转向了纯抽象的方向,并且竭力地简化和提炼画面的那些抽象元素:“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
”】————————————————————————————蒙德里安(1914-1944),生于荷兰,父亲是美术教师,从小便受其父熏陶,便有了对美术最早的启蒙。
由于从小对美术的喜爱,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他不断的蜕变,从为了家里的愿望而读取美术资格证,但终生没有从事过教育事业,后又从荷兰辗转到了巴黎,从而开始他对艺术新的探索和追求。
他爱孤立的村舍,神秘淡紫色的森林内景。
《西卡拜耳制塔》淡蓝色,玫红,白色,金黄色,飘逸如童话的灯塔。
——————————————————————————《Gray tree》这幅画可以看到毕加索,梵高的影子,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一棵树的枝桠伸张到画面的每个角落,却还是能感受到一份寂寥的空旷。
依然是树的主题,《开花的苹果树》纯粹到支离破碎的抽象,但依然有秩序,并不混乱。
大刀阔斧的色块给人以愉悦的律动的美。
浪漫的淡紫色,白色,熟赭在褐色的网罗之中有秩序的存在着。
——————————————————————————画面开始越来越少的曲线,取而代之的是横纵分明的直线,以及这个阶段淡雅并不凝重的高级灰。
对红蓝椅进行赏析红蓝椅是荷兰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于1918年创作的一幅抽象绘画作品,它是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抽象艺术的经典之作。
这幅画作以其简洁的构图、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了抽象艺术的典范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幅画的构图。
红蓝椅的构图非常简洁,整幅画面被划分为了几何形状的色块,主要由红、蓝、黄三种颜色组成。
画面中央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周围是蓝色和黄色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这种简洁的构图使整幅画看起来非常干净利落,给人一种简约、现代的感觉。
其次,我们来谈谈这幅画的色彩运用。
蒙德里安在这幅画中运用了鲜艳的红、蓝、黄三种颜色,这些颜色被大胆地运用在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红色和蓝色的对比尤为明显,它们相互交错,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色彩运用使整幅画看起来非常饱满、有活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幅画作所表达的意义。
红蓝椅是蒙德里安在他的抽象艺术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体现了他对于形式和色彩的极致追求。
蒙德里安在这幅画中摒弃了传统的绘画手法,将画面简化为了几何形状的色块,强调了形式和结构的重要性。
同时,他通过对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大胆运用,表达了对于色彩的极致追求。
整幅画作给人一种简约、现代的感觉,体现了蒙德里安对于抽象艺术的追求和探索。
总的来说,红蓝椅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抽象艺术作品,它以其简洁的构图、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成为了20世纪抽象艺术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幅画作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蒙德里安的艺术追求和对于形式、色彩的极致追求。
这幅画作不仅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于抽象艺术的新的思考和理解。
百度文库幼儿园教案大班名画欣赏《红黄蓝的构成》-专家点评《红黄蓝的构成》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蒙德里安将他的这种新型绘画称作“新造型主义”。
以《红黄蓝的构成》拓展的装饰物、建筑、生活用品都很容易找到,可见人们对此作品的认同和喜好。
究其原因,是其独到的色彩组合方式:简单、鲜艳、和谐,同时运用在各种生活形态中都很美,甚至人们的服装。
因其抽象和拓展性强,选择在大班欣赏此画更为合适。
就情境而言,各种“红黄蓝”的桌布、“红黄蓝”的服装以及用红、黄、蓝的积木搭建的“红黄蓝”的沙发等等,构成了立体的欣赏环境,足以引发孩子们欣赏的兴趣和整体感知作品的色彩美与和谐美。
欣赏作品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品读的过程,孩子们会好奇“红黄蓝三种颜色可以用其他颜色来代替吗?”显然,这是个好问题,但老师千万不要急于给答案。
更好的做法是立即提供相关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比较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因为色彩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
显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有理”的都是合理的,各有各的好处。
在欣赏过程中,愿意并习得用比较、发现的方式感受事物或现象中的美和相互关系,并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等,远比记忆统一的标准答案重要得多。
这些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此外,我们倡导“一切皆有可能”的“创造”方式。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引导孩子们了解作者的轶闻趣事和欣赏有关该作者一系列的作品,同时,藉此创意的我的“红黄蓝的构想”作品,不限于美术表达的本身,同时还有建构、表演等,具有无限的空间。
欣赏大师的作品,然后表现“我的作品”。
鼓励幼儿学习大师们因创新而形成的特色,因执着而形成的风格。
赏画、懂理,育修养。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对幼儿的启示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是一个荷兰画家,其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红黄蓝构图》。
这幅画仅有色块组成,共有五种颜色:红、黄、蓝、黑、白,主导颜色是占据了大半个画面的红色块,其色度相当饱和,颜色鲜艳至极。
教育专家指出,再幼儿园的教师,走廊,墙面应用《红黄蓝构图》的设计,有利于幼儿从环境中获得知识,环境在教育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幼儿除了获得知识,还能讲其融入到自己未来生活当中。
环境不仅是一中重要的教育资源,还是一名隐藏的教师,关乎着孩子的们的成长,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班级环境,幼儿园墙面装修对幼儿的整个幼儿园学习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幼儿园的装修融入了《红黄蓝构图》的元素,将会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有利于给与幼儿心灵上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经典艺术作品“再设计”的方法研究——以蒙德里安”红黄蓝”系列作品为例Study on the method of"re-design"of classic works of art——Taking Mondrian's“red,yellow and blue”series works as examples 吴文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摘要】脱胎于经典作品的创新演绎不是机械性模仿,而是对经典作品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审美趣味和生活诉求的深入思考。
选取蒙德里安“红黄蓝”系列作为案例,揭示了艺术作品和设计创作的内在关联性,探索设计创新的方法。
[ABSTRACT]The innovation and deduction derived from classic works is not mechanical imitation,but in-depth reflection on the spirit of the times,aesthetic interest and life demands represented by classic works.Taking Mondrian's"red,yellow and blue"series as a case,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works and design creation,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design innovation.【关键词】蒙德里安;红黄蓝;红蓝椅;施罗德住宅;蒙德里安裙[KEY WORDS]Mondrian;red,yellow and blue;red and blue chairs;Schroder house;Mondrian skirt1“红黄蓝”经典的诞生1.1新旧鼎革的“动荡”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和骚动不定的时代,也是现代艺术和设计运动新旧思想交锋最为激烈、各种风格流派百花齐放的阶段。
人间乐园鉴赏600字左右人间乐园:一幅世界历史的画卷一、画作背景与风格《人间乐园》是荷兰画家彼埃·蒙德里安的经典之作,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是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重要作品之一。
蒙德里安以其独特的风格,将几何图形与色彩完美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语言。
他的艺术创作深受荷兰传统艺术和东方哲学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道家思想,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简约、和谐和内在的平衡。
二、主题与内容《人间乐园》是蒙德里安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表达。
画面上,他用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灰的几何图形,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和平的世界。
画面上虽然都是几何图形,但每一个都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树木、河流、房屋、人物等。
这些图形以巧妙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视觉上的乐园,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
三、艺术手法与技巧蒙德里安运用几何图形和色彩的完美结合,以抽象的方式表现自然和现实。
他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细腻变化,使得画面既有深度又有层次感。
同时,他的作品以简约、直接和清晰的表现手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四、作品意义与影响《人间乐园》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理念的表达。
它代表了蒙德里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
这幅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成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
它所传达的简约、平衡和和谐的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五、与其他艺术家的比较与蒙德里安同时代的艺术家相比,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理念。
例如,与他同为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杰克逊·波洛克相比,蒙德里安的作品更加注重几何图形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而波洛克则更注重绘画的过程和自由的表现形式。
两者虽然都属于抽象表现主义,但在艺术手法和理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六、个人观感与评价对于我个人而言,《人间乐园》是一幅充满希望和和平的作品。
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和谐。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理念,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蒙德里安的色彩秘密偶然的机会在友家中看见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只是一些横横竖竖的线条并有一些红,黄,蓝色块镶嵌其中,整个画面很简单,但却有一种说不出魔力吸引着我。
在端详片刻后,很好奇地问友这幅画的出处,友答曰:蒙德里安。
回到家中很好奇蒙德里安的神秘并想一探究竟,于是联上网络,打开搜索引擎,开始搜索它。
从网上众多信息中了解到原来蒙德里安是梵高的老乡,都为荷兰人,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现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他只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线条,以此构成各种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构成简单而又复杂的图形,以使用红、黄、蓝三原色或黑、白、灰来表示色彩的纯净。
比例与分割的设计构成是蒙德里安最擅长的方式,他努力寻找设计中形状长短、面积大小的构成规律,运用黄金分割和等比数列将画面或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排列,创造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秩序与美感。
蒙德里安最著名的抽象主义“构图”作品《红黄蓝构成》,他采用大小不等的红、黄、蓝色域创造出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稳定的平衡感。
画面每个色块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样的构图与比例,是画家经过了千百次深思熟虑、推敲演练的结果。
《红黄蓝构成》正如评论家乔治·施密特说“他(蒙德里安)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它们象任何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
一幅蒙德里安的绘画挂在一所完全按照蒙德里安的精神设计的住宅或一间房里,那么这里比使用任何物质对象,都具有一种根本不同的特色和更轩昂的气概。
它是精神观念或态度的最崇高的表现;它是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的化身;它是平衡状态中元素的对立的化身;而且这些对立的精神的作用不低于物质的作用。
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的每一幅画中永远放射出精神的和肉体的光彩。
现代人对蒙德里安理解或许更多的是用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简单,纯粹,回归自然并自然统一和谐的精神追求促成人们更加需要有这样一种感情上的诉求,于是当代很多杰出的艺术大师和设计师们将蒙德里安的元素融入到了他们的创作中。
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与建筑艺术[摘要] 通过对实践作品思想来源以及表达主题的分析,阐述了蒙德里安的代表作品与“风格派”的绘画造型艺术,以及其作品的构图特点与其建筑的适用,并深入探讨了建筑艺术的本质,揭示了绘画艺术以建筑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蒙德里安风格派建筑艺术引言现代艺术发展到二十世纪时,逐渐由具象走向了抽象,抽象艺术也随之延生。
而所谓“抽象”被明确定义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以致使人们无法辨认具体的物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
抽象主义崛起于一战前夕,涌现出了抽象主义的绘画大师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而蒙德里安正是几何抽象派的先驱。
一、实践作品分析(一)作品形式以电脑合成以及PS的形式。
(二)作品思想来源思想来源于蒙德里安在1930年的作品《红、黄、蓝构图》,是属于“风格派”的艺术,该作品是蒙德里安在一步步的研究绘画中将整个图抛弃了任何曲线,除三原色及黑白灰之外的颜色,整个图由横线跟竖线以及三原色、黑白灰构成。
是蒙德里安的作品中被如今运用最多的作品。
而该实践作品就是根据蒙德里安的这幅作品思想而进行的创作。
(三)表达的主题实践作品首先运用了蒙德里安代表作《红、黄、蓝构图》做为一个主基调,在这基础上,其左上角是利用其红蓝黄构图的方式画出了蒙德里安的画像,图片体现了蒙德里安的构图色彩的特点。
往下是根据其特点创造的蒙德里安式的英文26个字母以及10个阿拉伯数字,其标题的MONDRIAN也是这些英文,有着其红黄蓝黑白色的平衡,具有美感及趣味。
右边红色格子中首先有个其特点的建筑的立面,整个的构图也是体块色彩的共同平衡,作为建筑的构图也是很有效果,体现出建筑的变化与统一的平衡感;而中间的由红黄蓝构成的世界地图使其具有趣味的,以及人物的横线竖线红蓝白构成也是如此,蒙娜丽莎通过这个方式的构成进行绘画更充满了神秘感。
浅谈《红黄蓝的构成》对平面设计的影响《红黄蓝的构成》是由荷兰艺术家彼特·蒙德里安创作的一幅抽象绘画作品。
它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明亮的红、黄、蓝三种主色调构成,以及对称的排列方式,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红黄蓝的构成》的简洁几何形状为后来的平面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这幅作品以矩形和直线作为基本元素,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细节,充分展现了简洁直接的美感。
这种简洁的几何形状后来被广泛运用在平面设计中,例如标志设计、海报设计等。
以矩形为基础的布局方式,使得信息清晰明确,易于传达,给人以简洁、现代的感觉。
《红黄蓝的构成》的明亮色彩给平面设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画作中的红、黄、蓝三种主色调明亮鲜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这种明亮色彩在平面设计中常常被用来吸引人的注意力,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广告设计中,使用明亮色彩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销量。
《红黄蓝的构成》的对称排列方式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这幅作品中,三种主色调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呈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这种对称布局方式给平面设计带来了一种稳定感和统一感,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整体的平衡和美感。
在平面设计中,对称布局经常被用来强调品牌的稳定性和专业性,给人以可信赖和专业的印象。
《红黄蓝的构成》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简洁几何形状、明亮色彩和对称排列方式为平面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灵感,使得平面设计更加简洁、生动和统一。
这幅作品的影响可以在众多的平面设计中找到,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平面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红黄蓝构图
红黄蓝构图是一种经典的绘画构图方式,它以红、黄、蓝三种颜色为基本色调,通过合理的分布和组合,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这种构图方式最早由荷兰画家蒙德里安所提出,因此也被称为“蒙德里安构图”。
在红黄蓝构图中,红色代表热情、黄色代表光明、蓝色代表冷静,三种颜色的比例和分布决定了画面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红色面积较大,画面会显得热情洋溢;蓝色面积较大,画面则会显得冷静沉稳。
此外,红黄蓝三色的对比也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
除了颜色之外,红黄蓝构图还涉及到线条、形状、节奏、对称等多个方面。
例如,通过运用直线、曲线和折线等不同线条的组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同时,通过合理的形状设计和分布,也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节奏是指画面中的色彩和形状的重复和变化,它能够产生一种韵律感和动态感。
对称是构图的一个重要原则,通过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等方式,可以营造出一种稳定感和平衡感。
在艺术创作中,红黄蓝构图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利用红黄蓝三色来搭配出不同风格的服装;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红黄蓝构图来设计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饰;在广告设计中,可以利用红黄蓝构图来设计广告海报和宣传资料等。
总之,红黄蓝构图是一种经典的绘画构图方式,它通过合理的色彩组合和分布,以及线条、形状、节奏、对称等多个方面的运用,形成一
幅优美的画面。
在艺术创作中,红黄蓝构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蒙德里安《红黄蓝》解析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Mondrian)的《红黄蓝》(Composition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抽象绘画之一,创
作于1930年代初期。
这幅作品可以说是蒙德里安早期一系列抽象作品的代表之一,他
的绘画风格趋向于极简主义和几何抽象。
《红黄蓝》以一种极其简洁
的方式呈现出了矩形和直线等基本几何形状,颜色也只有红、黄、蓝
这三种基本颜色。
这些基本形状和颜色以平衡和对比的方式相互作用,创造出了一种和谐而稳定的视觉效果。
这幅作品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是经过精心构思和设计的。
它
展示了蒙德里安通过几何形状和基本色彩的组合来达到艺术抽象的极致,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类理性和真理的追求。
作品线条简洁、构
图平衡,没有任何多余的图案和装饰,完美地表达了抽象主义的核心
理念。
在20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一批艺术家,他们试图用几何形状
和基本色彩来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语言,逐渐形成了抽象艺术的风潮。
蒙德里安正是这股风潮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用他的绘画表达了他对
艺术和生命有关的最深层的哲学思考。
总之,《红黄蓝》是一幅重要的抽象绘画作品,蒙德里安通过它
向我们展示了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美术欣赏《红黄蓝构成》
张玉倩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色块大小对比,三原色搭配带来美。
2、能运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大胆表现画面。
重点:感受作品中色块大小对比,三原色搭配带来美。
难点:能表达自已对作品的感受
活动准备:
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构成及其他若干作品ppt多媒体课件黑色即时贴贴条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构成。
教师:“今天老师请大家欣赏一位大画家的画,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画面上的格子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
”“看到这幅画,让你想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上色彩搭配的美。
教师:“画面上有哪些颜色?”“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先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呢?”“这块红色和黄色蓝色有什么不一样?”(不同幼儿回答,小结:色块解读,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上方的红色,颜色鲜艳,面积最大)“除了颜色画面上还有什么?”“有些什么样的线条?”“线条在一起都变成了哪些形状?”
3、介绍画家及其他作品的特点,并欣赏,了解作品生活中的运用。
老师:“这位大画家,是荷兰人,叫蒙德里安。
他的画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作品,他的画面上没有小动物,人,花。
只是一些线条和色块,但这样简洁的图案,也很好看。
”
4、教师介绍作画工具,问幼儿:“那你们觉得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请幼儿充分的说)
5、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幼儿想法。
“现在让我们小朋友也来当小画家,设计出自己的作品。
”“现在我们小朋友开始画吧!
6:作品评议,讲评时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
蒙德里安简介以及部分作品
彼埃·蒙德里安(PietCornelies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1872年3月7日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
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
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
此阶段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
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
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蒙德里安自画像
《构成A》《百老汇爵士乐》《红黄蓝的构成》
《灰色的树》《红色的树》
《开花的苹果树》《磨房》
《白色的奶牛》《运河旁的农舍》。
经典红黄蓝之蒙德里安,及其艺术的影响
转载
标签:
2010
艺术
蒙德里安
文化
“真正的正午,从光点创制
海,海,总是再一次开始”
从蒙德里安的《海堤与海》和《开花的苹果树》开始,便对他的画,抽象到一种极致的神秘的美感兴趣。
在一战那样战乱的年代,已经移居巴黎的他回家看望病父,战争让他滞留在了家乡,于是远离了巴黎那样的繁华大都市,可以让他在安静的时间内思考,艺术的方向。
当他在斯赫维根海散步时,长久注视着波光澜澜的海面,于是他产生了对立体主义的疑问,而是开始排除曲线,避免曲线,于是纯粹到用直线来表示。
这幅《海堤与海》就产生了。
横纵交叉的直线却使画面充满了律动,不再有立体,不再有透视,而是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空间表示。
【他转向了纯抽象的方向,并且竭力地简化和提炼画面的那些抽象元素:“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
”】
————————————————————————————
蒙德里安(1914-1944),生于荷兰,父亲是美术教师,从小便受其父熏陶,便有了对美术最早的启蒙。
由于从小对美术的喜爱,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他不断的蜕变,从为了家里的愿望而读取美术资格证,但终生没有从事过教育事业,后又从荷兰辗转到了巴黎,从而开始他对艺术新的
探索和追求。
他爱孤立的村舍,神秘淡紫色的森林内景。
《西卡拜耳制塔》淡蓝色,玫红,白色,金黄色,飘逸如童话的灯塔。
——————————————————————————
《Gray tree》这幅画可以看到毕加索,梵高的影子,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一棵树的枝桠伸张到画面的每个角落,却还是能感受到一份寂寥的空旷。
依然是树的主题,《开花的苹果树》纯粹到支离破碎的抽象,但依然有秩序,并不混乱。
大刀阔斧的色块给人以愉悦的律动的美。
浪漫的淡紫色,白色,熟赭在褐色的网罗之中有秩序的存在着。
——————————————————————————
画面开始越来越少的曲线,取而代之的是横纵分明的直线,以及这个阶段淡雅并不凝重的高级灰。
——————————————————————————
《净化》
——————————————————————————
《百老汇的爵士乐》——————————————————————————
不再有曲线,纯粹到红黄蓝三原色和很重的黑色线条,充满了现代之以色彩,不再有任何的装饰元素。
——————————————————————————
蒙德里安的名画《红黄蓝的构成》在耐克鞋上面的应用——————————————————————————
——————————————————————————
服装上的蒙德里安风格应用
——————————————————————————
有次在北京798看到了他的画,真是喜欢的不得了,买了几个印有他画的便签本,回到学校送给朋友,自己却一本未留。
他的名字叫刘野,他的画有着成人的脑袋卡通的身体,画面安静却给人无限想象。
这幅画是有着蒙德里安元素的一幅画,就是画中的那副挂画。
向年仅33岁便逝世的蒙德里安致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