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8
儿科医师三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是:A. 溶血性疾病B. 肝脏疾病C. 遗传性代谢疾病D. 感染性疾病答案:A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指标不包括:A. 身高B. 体重C. 头围D. 血压答案:D3. 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是: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真菌答案:B4. 儿童哮喘的常见诱发因素不包括:A. 过敏原B. 呼吸道感染C. 运动D. 营养不良答案:D5. 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是:A.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B.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C.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和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D.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或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答案:C二、多选题1.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A. 发热B. 咳嗽C. 腹泻D. 咽痛答案:A、B、D2. 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A. 肺炎链球菌B. 流感嗜血杆菌C. 支原体D. 病毒答案:A、B、C、D3.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A. 血尿B. 蛋白尿C. 高血压D. 腹痛答案:A、B、C三、判断题1. 儿童发热时,体温超过38.5℃需要立即使用退热药。
答案:错误2.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答案:正确3. 儿童腹泻时,应限制饮水以减少腹泻次数。
答案:错误4. 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主要依赖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答案:正确5.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右下腹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原因。
答案: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隐孢子虫)以及食物中毒等。
2. 描述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
答案: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相延长、呼吸音粗糙、呼气相哮鸣音、夜间和清晨症状加重、运动后症状加重、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对支气管扩张剂有反应等。
3.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答案: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贫血、电解质紊乱等。
小儿贫血及其护理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关于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出生后10天内的新生儿血红蛋白(Hb)<145g/L;10天~3月的婴儿因“生理性贫血”等因素影响,贫血的标准很难确定,建议暂以Hb<100g /L;3月~不足6岁Hb<110og/L;6~14岁Hb<120g/L为贫血。
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此种贫血遍及全球,以婴幼儿及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一、病因:以下原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1.先天性储铁不足早产儿、双胎、胎儿失血、孕母患缺铁性贫血可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单纯牛乳、人乳、谷类等低铁食品未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婴儿,和年长儿偏食常致缺铁。
3.生长发育快婴儿期、青春期的儿童生长发育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其铁需量相对增多,易发生缺铁。
4.丢失过多和(或)吸收减少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比成人多。
生后2个月的婴儿粪便排出铁比从食物中摄入铁多。
用未经加热的鲜牛奶喂养婴儿、肠息肉、膈疝、钩虫病常因慢性小量肠出血,致铁丢失过多。
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
二、发病机制:铁缺乏对造血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影响。
1.对造血的影响经小肠吸收的食物铁或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经运铁蛋白转运至幼红细胞及储铁组织。
幼红细胞摄取的铁在线粒体内与原卟琳结合,形成血红素。
后者再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
因此,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严重铁缺乏必然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人体血红蛋白铁约占机体总铁量的70%。
余下的30%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脾、骨髓等组织称储存铁,当铁供应不足时,储存铁可供造血需要。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导读:贫血诊断标准?众所周知,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再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重视。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
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一、诊断标准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1)红细胞生成减少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①内源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6月一6岁小儿贫血标准可以参考儿童贫血分度,与其年龄有一定关系。
. (1)轻度:Hb从90~110g/L;
(2)中度:Hb为60~90g/L;
(3)重度:Hb为30~60g/L;
(4)极重度:Hb<30g/L。
(5)新生儿Hb为120~145g/L者为轻度,90~120g/L者为中度,60~90g/L 者为重度,<60g/L者为极重度。
这期间要特别强调,小儿生后2-3个月有生理性贫血,血红蛋白可以达到80-90g/L;4-6个月的小儿血红蛋白量小于100g/L为贫血;6个月-6岁血红蛋白量小于110g/L为贫血。
随着年龄段不同,制定的标准不同,不能根据单一的检查去判断小儿是否贫血。
贫血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注意加强饮食均衡营养,也有利于改善贫血的情况。
特别是新生儿要注意科学母乳喂养,可以自主进食的患儿应合理搭配食物,以防影响铁的吸收。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小儿贫血是指儿童体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分析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1. 皮肤和黏膜出现苍白。
2. 患儿容易疲倦、乏力。
3. 患儿容易出现头晕、头痛。
4. 患儿容易出现心悸、气短。
5. 患儿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2. 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
3.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正常范围。
4. 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5. 骨髓象显示红细胞生成减少。
三、病因分析。
1. 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 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病等。
3. 遗传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4. 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5. 其他因素,如放射线或化疗药物引起的贫血。
综上所述,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分析三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结合这些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和诊断小儿贫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患儿家长也应该密切关注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希望本文能够对小儿贫血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能够加强对小儿贫血的认识,提高对患儿的关注和护理水平,共同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宝宝贫血指标是多少导语:很高兴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的时刻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宝宝贫血的指标是多少呢!很多家长都喜欢为小孩子做体检,但是面对体检报告他们却更烦很高兴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的时刻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宝宝贫血的指标是多少呢!很多家长都喜欢为小孩子做体检,但是面对体检报告他们却更烦恼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宝宝贫血的指标是多少,拿到体检报告后,他们会觉得小孩子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贫血的指标然后就为小孩子各种大补。
接下来我们要为大家介绍宝宝贫血的指标究竟是多少为广大家长解答疑惑。
婴儿贫血指标主要是从血红蛋白值来判断,一般低于110g/l就患有缺铁性贫血了,我家宝宝血常规化验检查,血红蛋白偏低,每100毫升少于11克,那时宝宝贫血时食欲下降,饭量比较少,医生建议给宝宝服用铁之缘片,每天吃两片来补充微量元素铁,第二月开始贫血有好转了,你家宝宝也可以吃点铁之缘片,如果宝宝很小可以碾碎放到辅食,大点的宝宝可以直接口嚼,吃起来香香的宝宝很喜欢吃,安全补铁效果快,两个月左右宝宝贫血基本康复了。
同时宝宝制定合理的饮食安排进行食补,如是缺铁性贫血的话,动物肝脏食补效果最好,一周两次,其次是多吃肉末、蛋黄、鱼,虾,绿色青菜之类的。
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关于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出生后10天内的新生儿血红蛋白(Hb)《145g/L;10天~3月的婴儿因“生理性贫血”等因素影响,贫血的标准很难确定,建议暂以Hb 《100g/L;3月~不足6岁Hb《110og/L;6~14岁Hb《120g/L为贫血。
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一般婴儿血红蛋白正常值是:新生儿:。
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贫血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如出现营养不良,易造成贫血,不利于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抵抗力低下,感染性疾病增加,如上感、腹泻等,影响儿童正常身体发育,造成营养不良。
儿童存在轻度贫血,一般无任何症状,需明确贫血的病因及程度,积极进行治疗。
下面让大家详细了解相关知识。
1.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贫血主要指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细胞含量减少,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不同而差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59个月(6个月至5岁)的小儿血红蛋白的低限值为110克/升,5-11岁为115克/升,12-14岁为120克/升,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4%,低于此值诊断贫血。
6个月以下小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值变化较大,目前没有统一标准。
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89年)建议: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克/升,1-4个月低于90克/升,4-6个月低于100克/升为贫血。
1.贫血的分类1.按程度分类:根据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4度。
轻度: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至90克。
中度: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至60克。
重度: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至30克。
极重度:血红蛋白小于30克。
新生儿贫血的分度:4度。
轻度:血红蛋白144-120克。
中度:血红蛋白120-90克。
重度:血红蛋白90-60克。
极重度:血红蛋白小于60克。
1.按病因分类分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溶血性或失血性3类(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造血物质缺乏:铁缺乏(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6缺乏、铜缺乏、维生素C缺乏、蛋白质缺乏等。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如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
其他: 慢性肾病、铅中毒、癌症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内在异常:红细胞膜结构缺陷:遗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红细胞酶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俗称胡豆黄或蚕豆病)、丙酮酸激酶缺乏;血红蛋白合成或机构异常: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市区儿童贫血的调查作者:朱根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了解儿童贫血的发生和构成情况,我们对本省市区托幼机构2~6岁儿童进行贫血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省市区托幼机构的2~6岁年龄组儿童997例,男童521例,女童442例。
1.2 实验方法血红蛋白(Hb)测定为氰化高铁法,722型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为荧光分光光度法,日本岛津RF-5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
1.3 诊断标准[1]贫血6月~6岁,Hb<110 g/L,隐性缺铁FEP≥500 μg/L。
1.4 资料统计数据输入微机,用SPSSPC统计软件包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不同年龄的Hb值(P<0.05),FEP均值(P>0.05),不同年龄的贫血患病率(P>0.05)和FEP≥500 μg/L(P>0.05)结果见表1。
贫血患病率为8.9%,男童8.0%,女童9.6%(P<0.05)。
2.2 不同年龄的贫血与FEP≤500 μg/L的对应比较(P>0.05)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组的贫血患病率及FEP≥500μg/L表2 不同年龄组的贫血及FEP≥500 μg/L对应比较3 讨论1981年全国9省市0~7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8.9%,1985年北京市和河南新乡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8.3%和7.5%[2],1990年新疆石河子市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2.4%[3]。
本组资料显示,我省省辖市区托幼机构2~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8.9%,说明儿童贫血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
本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4%与1995年龚群等人报道[4]上海托幼机构儿童贫血患病率基本一致。
非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7.5%,当贫血用铁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进一步检查,以确保非缺铁性贫血儿童得到及时治疗。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通过显铁螯合酶又称血红素合成酶的催化,FEP与Fe2+结合生成血红素)的合成是通过琥珀酸单酰辅酶A、甘氨酸等简单小分子物质,经过中间产物吡咯环侧链的脱羧和脱氢反应生成。
7岁以下儿童贫血标准
一、血红蛋白含量
7岁以下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应不低于110g/L。
当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此标准时,即可诊断为贫血。
二、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7岁以下儿童的正常红细胞比容应在35%-45%之间。
如果红细胞比容低于此范围,则可能存在贫血。
三、红细胞形态
贫血时,红细胞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正常红细胞为圆盘状,而贫血时,红细胞会变得较扁或不规则。
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原因和程度。
综上所述,7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标准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形态三个方面。
当儿童出现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以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小儿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三项正常值国内外均有差异。
因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者与红细胞压积不一定平行,故临床多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标准。
须指出的是,由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与血容量有关。
例如在血容量减少时(脱水),虽然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是正常,但可能已有贫血。
此时单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就不能反映贫血的真实情况。
小儿贫血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
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三项正常值国内外均有差异。
因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者与红细胞压积不一定平行,故临床多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标准。
须指出的是,由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与血容量有关。
例如在血容量减少时(脱水),虽然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是正常,但可能已有贫血。
此时单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就不能反映贫血的真实情况。
小儿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
一.铁在体内的代谢正常人体内铁的含量为35~60毫克/公斤。
其中65~70%存在于循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甲,25~30%为贮存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中,约5%存在于肌红蛋白及各种含铁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中。
在血浆中转运的铁仅占0.1%左右。
人体需要的铁来源于食物和;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
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铁仅约5~10%能被吸收。
植物中的铁盐吸收率低,而肉类中,铁吸收率高。
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
同时食入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