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六)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初一数学数学第六章实数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16的平方根 C.丄的平方根是丄D.履=516 42. 有四个有理数1, 2, 3, -5,把它们平均分成两组,假设1, 3分为一组,2, -5分为另一组,规泄:A=|l+3| + |2-5|,已知,数轴上原点右侧从左到右有两个有理数m 、 n,再取这两个数的相反数,那么,所有&的和为()A.4m B. 4m+4门 C. 4门 D. 4m - 4n 3. 已知Jx-2 + Jy+8=0,则x + y 的值为()8.如图,若实数J7+1,则数轴上表示m 的点应落在( )r # G * 0「… -4 -3-2-1012345 A.线段上B.线段BC 上C.线段CD 上9.若\a\ = 4 ,丽=3,且a 十b<0,则a-b 的值是() A. 1.或 7 B.或 7C. 1 或-710・2的平方根为()B.皿的算术平方根是2 A. 10B ・-104. 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C.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为0, ±1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C. -6D.不能确定B. x2的算术平方根是XD. 屈的立方根是2C ・百=±2D. (_1)6.下列说法中:①0是最小的整数:②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不仅是有理数,而且是分数:④〒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不是有理数:⑤无限小数不一左都是有理 数:⑥正数中没有最小的数,负数中没有最大的数:⑦非负数就是正数:⑧正整数、负整 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其中错误的说法的个数为(A. 7个 B ・6个C. 5个)D. 4个7._____ /\2O12已知如y 为实数且H+1I+J 戸=0,则- \y )的值为(A. 0B. 1 D. 2012D ・线段DE 上D.或-7A・4 B. ±4c・V2 D・±^2二填空题11.如图,按照程序图计算,当输入正整数X时,输出的结果是161,则输入的工的值可能是 ___________ .是—A输出结果&+b+ I 爲—I〉I12・用“☆〃左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b,规立aWfb ・『A_3 + 2 + |-3_2|例如:卜3)承2二------- ! ------ =2・2从・8 , - 7 f -6, - 5 f・4, - 3 # -2, -1,0,1,2,3M, 5,6^, 8,中任选两个有理数做a , b(a^b)的值,并计算a^b,那么所有运算结果中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M是满足不等式—y/3<a<>/6的所有整数的和,N是满足不等式二的最大整数,则M + N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_ .14.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利用数轴为学校门口的一条马路设汁植树方案如下:第斤棵树种植£-1 £-2在点无处「其中^=1 ,当k>2时,^=^1+T(—)-7(—f T@)表示非负实J数。
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运算:81=8,82=64,83=512,84=4 096,85=32 768,86=262 144,…,则81+82+83+84+…+82 017的和的个位数字是( )A .2B .4C .6D .8D 解析:D【分析】根据规律可得底数为8的幂的个位数字依次为8,4,2,6,以4个为周期,个位数字相加为0. 2017除以4余数是1,故得到和的个位数字是8.【详解】解:2017÷4=504…1,循环了504次,还有1个个位数字为8,所以81+82+83+84+…+82017的和的个位数字是504×0+8=8.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的变化类,尾数的特征,得到底数为8的幂的个位数字的循环规律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2 )A .3B .﹣3C .±3D .6A解析:A【分析】9,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答案.【详解】 ∵9,∴3,故选:A .【点睛】.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符号相反的数与为相反数;②当0a ≠时,0a >;③如果a b >,那么22a b >;④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的点,较大的数表示的点离原点较远;⑤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A .0个B .1个C .2个D .3个D解析:D【分析】根据相反数、绝对值、数轴表示数以及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等知识综合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符号相反,但绝对值不等的两个数就不是相反数,例如5和-3,因此①不正确; a≠0,即a >0或a <0,也就是a 是正数或负数,因此|a|>0,所以②正确;例如-1>-3,而(-1)2<(-3)2,因此③不正确;例如-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比1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远,但-5<1,因此④不正确;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而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因此⑤正确;综上所述,错误的结论有:①③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绝对值、数轴表示数,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前提.4.若3a =,则a 在( ) A .3-和2-之间 B .2-和1-之间 C .1-和0之间 D .0和1之间C 解析:C【分析】案.【详解】解:∵4<5<9,∴23.∴-1<0.故选:C .【点睛】5.0.31,3π,27-12- 1.21221222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C 解析:C【分析】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解∵3=2=,∴在所列的83π,1.212 212 22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2)这3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无理数的三种类型是解题的关键.6 )A .8B .8-C .D .± D 解析:D【分析】8=,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8=,8的平方根是±故选:D .【点睛】8=.7.在1.414,213,5π,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C解析:C【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1.414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213是分数,属于有理数; 5π是无理数;2是无理数,∴无理数的个数是3个,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8.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227B .1.2012001C .2πD 解析:C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A、227分数,是有理数,选项不符合题意;B、1.2012001是有理数,选项不符合题意;C、2π是无理数,选项符合题意;D、81=9,9是整数是有理数,,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9.在 -1.414,2,16,π,2+3,3.212212221…,227,3.14这些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A.2 B.3 C.4 D.5C解析:C【分析】先计算算术平方根,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详解】164=,223.1428577=小数点后的142857是无限循环的,则在这些数中,无理数有2,,23,3.212212221π+⋯,共4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熟记无理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0.如图,四个有理数m,n,p,q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若n+p=0,则m,n,p,q四个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A.p B.q C.m D.n B解析:B【分析】根据n+p=0可以得到n和p互为相反数,原点在线段PN的中点处,从而可以得到绝对值最大的数.【详解】解:∵n+p=0,∴n 和p 互为相反数,∴原点在线段PN 的中点处,∴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Q 点对应的q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二、填空题11.计算:()214322--⨯-(【分析】利用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4+9=4+9=4+93=4+27=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利用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4+9⨯12-(2)2⎡⎤⨯-⎢⎥⎣⎦=4+9⨯[]2+1=4+9⨯3=4+27=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12.求出x 的值:()23227x +=x =1或x =﹣5【分析】依据平方根的性质可得到x+2的值然后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3(x+2)2=27∴(x+2)2=9∴x+2=±3解得:x =1或x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 解析:x =1或x =﹣5【分析】依据平方根的性质可得到x +2的值,然后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3(x +2)2=27,∴(x +2)2=9,∴x +2=±3,解得:x =1或x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平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计算:(12(2)22(2)8x -=(1)1;(2)【分析】(1)实数的混合运算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逐个进行化简计算;(2)直接用平方根的概念求解【详解】解:(1)===1(2)∴【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及利用平方根解方 解析:(1)1;(2)124,0x x ==【分析】(1)实数的混合运算,利用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逐个进行化简计算;(2)直接用平方根的概念求解.【详解】解:(12=4(2)23----=4+223--=1(2)22(2)8x -=2(2)4x -=22x -=±22x =±∴124,0x x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及利用平方根解方程,掌握相关概念和性质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14.计算:(1(2)0(0)|2|π--(3)解方程:4x 2﹣9=0.(1)-8;(2)1﹣;(3)x =±【分析】(1)利用算数平方根立方根及二次根式性质计算即可;(2)利用零指数幂立方根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进行化简即可;(3)方程变形后利用开方运算即可求解【详解】解:解析:(1)-8;(2)13)x =±32. 【分析】(1)利用算数平方根、立方根及二次根式性质计算即可;(2)利用零指数幂、立方根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进行化简即可;(3)方程变形后,利用开方运算即可求解.【详解】解:(1)原式=()935358÷--=--=-;(2)原式=1221-+-=(3)方程变形得:294x =,开方得:32x =±. 【点睛】本题考察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22-平方根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详解】解:===【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8-【分析】先化简绝对值、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详解】(22=2243--⨯+()=412-=8-【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6.一个正方体的木块的体积是3343cm ,现将它锯成8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木块,则每个小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________.5cm3【分析】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求出正方体的边长要使它锯成8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木块只需要将正方体的每条棱长平均分为两份即可得到小正方体的棱长即可求出表面积【详解】解:∵一个正方体的木块的体积是∴解析:5cm 3.【分析】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求出正方体的边长,要使它锯成8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木块,只需要将正方体的每条棱长平均分为两份即可,得到小正方体的棱长,即可求出表面积.【详解】解:∵一个正方体的木块的体积是3343cm ,∴(cm 3),要将它锯成8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木块,则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为7÷2=3.5(cm 3), ∴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3.52=73.5(cm 3).故答案为73.5cm 3.【点睛】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空间想象得出如何将正方体分成8块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木块.17.2-.4【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及绝对值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4【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及绝对值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282=-+-4=【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8.规定新运算:()*4a b a ab =+.已知算式()3*2*2x =-,x =_______.【分析】根据新运算可得由得到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新运算可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题意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43- 【分析】根据新运算可得()3*334x x =+,()()2*22440-=⨯-+=,由()3*2*2x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新运算可得()3*334x x =+,()()2*22440-=⨯-+=,∵()3*2*2x =-,∴()3340x +=,解得43x =-, 故答案为:43-.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题意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9.计算20201|-+=_________.-5【分析】本题涉及乘方绝对值立方根以及二次根式化简等知识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详解】解:===-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解析:-5【分析】本题涉及乘方、绝对值、立方根以及二次根式化简等知识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详解】解:20201|-+=12|2|----=122---=-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方、二次根式、三次根式、绝对值等知识点的运算.20.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1a -与2a -+,则这个正数是______.9【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a 进一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因为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与所以+()=0解得:a=﹣1所以这个正数是故答案为:9【点睛解析:9【分析】根据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a ,进一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因为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1a -与2a -+,所以21a -+(2a -+)=0,解得:a =﹣1,所以这个正数是()2211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掌握解答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21.计算:(1)⎛- ⎝;(2|1--解析:(1;(2)12-【分析】(1)先去括号,再利用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2)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后再相加减即可;【详解】(1)⎛- ⎝=;(2|1--=914++-=12-【点睛】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22. 1.414≈,于是我们说: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则可记为1”.则:(11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_,小数部分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22的小数部分是a ,7-b ,那么a b +=__________;(3x 的小数部分为y ,求1(x y --的平方根.解析:(1)21;(2)1;(3)3±.【分析】(11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2和7-a 与b 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3的取值范围,再确定x 、y 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1<2<4∴1<2 ∴1, ∴1的整数部分为212+-1故答案为21;(2)∵1<3<4∴12∴1,∴2的整数部分为3,小数部分为21-;7-的整数部分为5,小数部分为b=75--=2∴1+2=1故答案为1;(3)∵9<11<16∴3<4 ∴x=3,小数部分为-3∴()3211(3==3=9x y ---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掌握运用逼近法比较无理数的大小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23.已知一个正数m 的平方根为2n +1和4﹣3n .(1)求m 的值;(2)|a ﹣3|(c ﹣n )2=0,a +b +c 的立方根是多少?解析:(1)m =121;(2)a +b +c 的立方根是2【分析】(1)由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2n +1+4﹣3n =0,可求n =5,即可求m ; (2)由已知可得a =3,b =0,c =n =5,则可求解.【详解】解:(1)正数m 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2n +1+4﹣3n =0,∴n =5,∴2n +1=11,∴m =121;(2)∵|a ﹣3|(c ﹣n )2=0,∴a =3,b =0,c =n =5,∴a +b +c =3+0+5=8,∴a +b +c 的立方根是2.【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正数的平方根的特点,绝对值和偶次方根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小明解方程2x 1x a 332-+=-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3忘记乘6,因而求出的解为x=2,则原方程正确的解为多少?(2)设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等式2x 2y 17++=-x-y 的值. 解析:(1)x =−13;(2)(2)x-y 的值为9或-1.【分析】(1)将错就错把x =2代入计算求出a 的值,即可确定出正确的解;(2)根据题意可以求得x 、y 的值,从而可以求得x−y 的值.【详解】(1)把x =2代入2(2x−1)=3(x +a )−3中得:6=6+3a−3,解得:a =1, 代入方程得:2x 1x 1332-+=-, 去分母得:4x−2=3x +3−18,解得:x =−13;(2)∵x 、y 是有理数,且 x ,y 满足等式2x 2y 17++=-∴22174x y y ⎧+=⎨=-⎩, 解得,54x y =⎧⎨=-⎩或54x y =-⎧⎨=-⎩, ∴当x =5,y =−4时,x−y =5−(−4)=9,当x =−5,y =−4时,原式=−5−(−4)=−1.故x-y 的值为9或-1.【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也考查了实数.25.计算:()214322--⨯-( 解析:【分析】 利用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4+9⨯12-(2)2⎡⎤⨯-⎢⎥⎣⎦=4+9⨯[]2+1=4+9⨯3=4+27=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26.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328x -=(2)21(3)753x -=解析:(1)4x =;(2)18x =或12x =-.【分析】(1)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得到22x -=,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2)先变形为()23225x -=,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到x 的值.【详解】(1)∵()328x -=,∴22x -=,∴4x =;(2)21(3)753x -=,整理得:()23225x -=,∴315x -=或315x -=-,∴18x =或12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平方根和立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7.解方程:(1)2810x -=;(2)38(1)27x +=. 解析:(1)9x =±;(2)12x =. 【分析】 (1)移项,利用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然后利用立方根的性质解方程.【详解】(1)2810x -=,移项得:281x =,解得:9x =±;(2)()38127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得:()32718x +=, ∴312x +=, 解得:31122x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8.计算:(1)225(2)1+解析:(1)-4;(2)1.【分析】(1)根据乘方、开方、绝对值的意义化简,再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脱去绝对值,再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1)225=-4+6-1-5=-4;(2)1)=++1=+1=-+1=-1+2=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与运算,熟知实数的运算法则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浙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了解某市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B﹒了解某班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合采用普查C﹒检查乘坐高铁旅客的行李,适合采用普查D﹒检查新研发的新型战斗机的零部件,适合采用抽样调查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别作出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A﹒在公园选择1000名老年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B﹒随意调查1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利用所辖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10%老年人的健康状况D﹒在各医院、卫生院调查1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3﹒某中学为了解七年级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校七年级80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样本的容量D﹒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4﹒为调查某校15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欢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A﹒300名B﹒400名C﹒450名D﹒1200名第4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5﹒某地三月中旬每天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86,112,108,94,为了描述这十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适合用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6﹒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A﹒七年级学生人数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C﹒九年级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6、4,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 B﹒0.2 C﹒0.3 D﹒0.48﹒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一周参加体育锻炼8小时的人数比锻炼10小时的人数少()A﹒20%B﹒40%C﹒60%D﹒80%9﹒如图是七(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10.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4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如下频数分布表:通话时间x/分钟0<x≤55<x≤1010<x≤1515<x≤20频数(通话次数)20 16 9 6 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频率是()A﹒0.1B﹒0.4C﹒0.5 D﹒0.9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某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估算该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某种鸟类的数量,他们随机捕捉了500只这种鸟,先将每只鸟做好标记,然后将其全部放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从该保护区随机捕捉该种鸟300只,发现其中有20只是之前做的标记,则该保护区有这种鸟类大约________只﹒12.对某班组织的一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已知80.5~90.5分这一组的频数是7,频率是0.2,那么该班级的人数是________人﹒13.一个样本含有下面10个数据:52,51,49,50,47,48,50,51,48,53,如果将这组数据的组距定为1.5,则应分成________组﹒14.在某次公益活动中,小明对本年级同学的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其中捐10元的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25%,则本次捐款20元的人数为__________人﹒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5.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则“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是_____﹒16.如图是某地一周五天中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得到下列4条信息:①这五天大;④这五天中有两天平均气温相同;⑤周二比周一平均气温升高了20%﹒其中信息准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准确信息的序号)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7.(6分)某中学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场地情况,决定开设四种运动项目:乒乓球;足球;篮球;跳绳.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n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位学生在问卷调查时都按要求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喜欢的运动项目.收回全部问卷后,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若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喜欢乒乓球项目的学生人数占参与调查学生人数的40%.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n的值;(2)求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1800名学生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比喜欢足球项目的学生多的人数.18.(8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本校学生中开展“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知晓情况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表示“非常了解”,B类表示“比较了解”,C类表示“基本了解”,D类表示“不太了解”,划分类别后的数据整理如下表:类别频数频率A 30 aB 40 0.4C 24 0.24D b 0.06(1)表中a,b的值各是多少?(2)根据表中数据,求扇形统计图中类别为B的学生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类别为D的人数约为多少?19.(8分)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表(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组别(分)组中值(分)频数频率50~6055 40 0.0860~7065 70 0.1470~8075 90 b80~9085 a 0.4090~10095 100 0.20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统计表中a,b的值;(2)数据分组时,组距是多少?并根据上述信息绘制频数直方图;(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20.(10分)为了解某市12000名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从该市七、八、九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他们的视力情况数据,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1)由统计图可以看出年级越高视力不良率越________(填“高”或“低”);(2)抽取的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学生有多少名;(3)请你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该市12000名初中学生中视力不良的人数是多少?21.(10分)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共450人,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00人.该校对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并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如下的条形统计图:成绩频数百分比不及格9 10%及格18 20%良好36 40%优秀27 30% (1)本次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进行分析合理吗?为什么?(2)请绘制扇形统计图来反映这次体育测试各等级成绩所占百分比情况;(3)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人数.22.(12分)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绘制如下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若将频数直方图划分的五组从左至右依次记为A、B、C、D、E,绘制如下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若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a、b的值;(2)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多少度,并补全频数直方图;(3)E组的两个边界值是多少?该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4)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全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多少名?23.(12分)已知一水果个体户在批发市场按每千克1.8元批发了若干千克的西瓜在城镇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若根据他售出西瓜千克数x和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绘制如下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水果个体户自带的备用零钱是多少元?(2)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0.5元将剩余的西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45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多少千克的西瓜?(4)请问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多少钱?浙教版七下数学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培优测试题参考答案Ⅰ﹒答案部分: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B B B A B D 二、填空题11﹒7500﹒12﹒35﹒13﹒5﹒14﹒35﹒15﹒40%﹒16﹒①②③﹒三、解答题17.解:(1)n=80÷40%=200(人);(2)200-80-30-50=40(人);答: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为4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4030200×1800=90(人),答:该校1800名学生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比喜欢足球项目的学生多90人.18.解:(1)问卷调查的总人数是:400.4=100(名),a=30100=0.3,b=100×0.06=6(名),故a,b的值分别为0.3,6;(2)类别为B的学生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0.4=144°;(3)根据题意得:2000×0.06=120(名).答:该校学生中类别为D的人数约为120名.19.解:(1)由频数表可知:本次随机抽取的学生数为40÷0.08=500(人),∴a=500×0.4=200,b=90500=0.18,故a,b的值为200,0.18;(2)组距为10,绘制频数直方图如下:(3)∵4000×0.20=800(人),∴估计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800人.20.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年级越高视力不良率越高,故答案为:高;(2)∵100×63%=63,∴抽取的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学生有63名;(3)12000×10049%10063%10068%100100100⨯+⨯+⨯++=7200(名),答:估计视力不良的学生共有7200名.21.解:(1)合理,理由如下:∵抽取的男生所占百分比为50250=20%,抽取的女生所占百分比为40200=20%,∴抽取的男生所占百分比=抽取的女生所占百分比,∴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是合理的;(2)绘制的扇形统计图如下:(3)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人数为:450×10%=45人,答: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人数为45人.22.解:(1)学生总数是24÷(20%-8%)=200(人),则a=200×8%=16,b=200×20%=40;(2)n°=360°×70200=126°.即D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126°,C组的人数是:200×25%=50.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3)E组的两个边界值分别是90.5,100.5,该组的频数为200-16-40-50-70=24(人),频率为24200=0.12;(4)∵D、E两组的百分比的和为1-25%-20%-8%=47%,∴2000×47%=940(名)答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940名.23.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该水果个体户自带的备用零钱为50元,答:该水果个体户自带的备用零钱为50元;(2)(330-50)÷80=280÷80=3.5元.答: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售出的价格是3.5元;(3)(450-330)÷(3.5-0.5)=120÷3=40(千克),则80+40=120千克,答:他一共批发了120千克的西瓜;(4)450-120×1.8-50=184元.答:这个水果贩子一共赚了184元钱.Ⅱ﹒解答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了解某市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B﹒了解某班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合采用普查C﹒检查乘坐高铁旅客的行李,适合采用普查D﹒检查新研发的新型战斗机的零部件,适合采用抽样调查【解答】A﹒了解某市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项正确;B﹒了解某班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合采用普查,故此项正确;C﹒检查乘坐高铁旅客的行李,适合采用普查,故此项正确;D﹒检查新研发的新型战斗机的零部件,适合采用普查,故此项不正确;故选:D﹒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别作出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A﹒在公园选择1000名老年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B﹒随意调查1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利用所辖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10%老年人的健康状况D﹒在各医院、卫生院调查1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解答】A﹒调查不具代表性,故此项错误;B﹒调查不具广泛性,故此项错误;C﹒调查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故此项正确;D﹒调查不具代表性,故此项错误,故选:C.3﹒某中学为了解七年级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校七年级80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C﹒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样本的容量D﹒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解答】A﹒该校八年级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的全体是总体,故此项错误;B﹒每个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故此项错误;C﹒样本的容量是100,故此项错误;D﹒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故此项正确,故选:D﹒4﹒为调查某校15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欢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A﹒300名B﹒400名C﹒450名D﹒1200名第4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解答】1500×(1-10%-30%-35%-5%)=300(名),故选:A﹒5﹒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A﹒七年级学生人数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C﹒九年级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解答】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七年级人数是8+13=21;八年级人数是14+16=30;九年级人数是10+20=30,所以A和D错误;根据统计图的高低,显然C错误;B中,九年级的男生20人是女生10人的两倍,故正确.故选:B.6﹒某地三月中旬每天平均空气质量指数(AQI)分别为:118,96,60,82,56,86,112,108,94,为了描述这十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最适合用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因为要反映这十天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最合适,故选:B﹒7﹒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4,则第5组的频率是()A﹒0.1 B﹒0.2 C﹒0.3 D﹒0.4【解答】根据题意得:40-(12+10+6+4)=40-32=8,则第5组的频率为8÷40=0.2.故选:B.8﹒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小华调查了某班45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把它绘制成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一周参加体育锻炼8小时的人数比锻炼10小时的人数少()A﹒20%B﹒40%C﹒60%D﹒80%【解答】由图可知:锻炼8小时的人数为8人,锻炼10小时的人数10人,∴10810=20%,故选:A﹒9﹒如图是七(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解答】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4~6小时这组的频数为22,所以4~6小时这组的人数最多,故选:B.10.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4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如下频数分布表:通话时间x/分钟0<x≤55<x≤1010<x≤1515<x≤20频数(通话次数)20 16 9 6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频率是()A﹒0.1B﹒0.4C﹒0.5 D﹒0.9【解答】由频数分布表可得,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频率是20169 201695+++++=0.9,故选:D﹒二、填空题11.某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估算该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某种鸟类的数量,他们随机捕捉了500只这种鸟,先将每只鸟做好标记,然后将其全部放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从该保护区随机捕捉该种鸟300只,发现其中有20只是之前做的标记,则该保护区有这种鸟类大约________只﹒【解答】500÷20300=7500(只),故答案为:7500﹒12.对某班组织的一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已知80.5~90.5分这一组的频数是7,频率是0.2,那么该班级的人数是________人﹒【解答】∵80.5~90.5分这一组的频数是7,频率是0.2,∴该班级的人数是7÷0.2=35,故答案为:35﹒13.一个样本含有下面10个数据:52,51,49,50,47,48,50,51,48,53,如果将这组数据的组距定为1.5,则应分成________组﹒【解答】分析数据得:这组数据的最大值为53,最小值为47,则它们的差为53-47=6,∵组距定为1.5,∴61.6=4,但由于要包含两个端点,故可分为5组,故答案为:5﹒14.在某次公益活动中,小明对本年级同学的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其中捐10元的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25%,则本次捐款20元的人数为__________人﹒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解答】由题意,知:本年级捐款的同学一共有20÷25%=80(人),则本次捐款20元的有80-20-10-15=35(人),故答案为:35﹒15.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则“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是_____﹒【解答】∵“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其他”部分所占百分比为36360︒︒=10%,∴“步行”部分所占百分比是1-15%-35%-10%=40%,故答案为:40%﹒16.如图是某地一周五天中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得到下列4条信息:①这五天中周二平均气温最高;②这五天中周三平均气温最低;③从周二到周三平均气温变化最大;④这五天中有两天平均气温相同;⑤周二比周一平均气温升高了20%﹒其中信息准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准确信息的序号)【解答】由折线统计图可得:这五天中周二平均气温最高,故①正确;这五天中周三平均气温最低,故②正确;从周二到周三平均气温变化最大,故③正确;这五天中有三天平均气温相同,故④错误;周二比周一平均气温升高了222020-=10%,故⑤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三、解答题17.某中学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场地情况,决定开设四种运动项目:乒乓球;足球;篮球;跳绳.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运动项目,随机抽取了n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位学生在问卷调查时都按要求只选择了其中一种喜欢的运动项目.收回全部问卷后,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若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喜欢乒乓球项目的学生人数占参与调查学生人数的40%.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n的值;(2)求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1800名学生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比喜欢足球项目的学生多的人数.【解答】解:(1)n=80÷40%=200(人);(2)200-80-30-50=40(人);答: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为4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4030200×1800=90(人),答:该校1800名学生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学生比喜欢足球项目的学生多90人.18.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本校学生中开展“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知晓情况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表示“非常了解”,B类表示“比较了解”,C类表示“基本了解”,D类表示“不太了解”,划分类别后的数据整理如下表:类别频数频率A 30 aB 40 0.4C 24 0.24D b 0.06(1)表中a,b的值各是多少?(2)根据表中数据,求扇形统计图中类别为B的学生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学生中类别为D的人数约为多少?【解答】解:(1)问卷调查的总人数是:400.4=100(名),a=30100=0.3,b=100×0.06=6(名),故a,b的值分别为0.3,6;(2)类别为B的学生数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0.4=144°;(3)根据题意得:2000×0.06=120(名).答:该校学生中类别为D的人数约为120名.19.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某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本市初中生对诗词的学习情况,举办了一次“中华诗词”背诵大赛,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成绩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表(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组别(分)组中值(分)频数频率50~6055 40 0.0860~7065 70 0.1470~8075 90 b80~9085 a 0.4090~10095 100 0.20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统计表中a,b的值;(2)数据分组时,组距是多少?并根据上述信息绘制频数直方图;(3)若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共有4000人,请你估计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解答】解:(1)由频数表可知:本次随机抽取的学生数为40÷0.08=500(人),∴a=500×0.4=200,b=90500=0.18,故a,b的值为200,0.18;(2)组距为10,绘制频数直方图如下:(3)∵4000×0.20=800(人),∴估计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学生大约有800人.20.为了解某市12000名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从该市七、八、九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他们的视力情况数据,得到如下的折线统计图.(1)由统计图可以看出年级越高视力不良率越________(填“高”或“低”);(2)抽取的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学生有多少名;(3)请你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该市12000名初中学生中视力不良的人数是多少?【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年级越高视力不良率越高,故答案为:高;(2)∵100×63%=63,∴抽取的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的学生有63名;(3)12000×10049%10063%10068%100100100⨯+⨯+⨯++=7200(名),答:估计视力不良的学生共有7200名.21.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共450人,其中男生250人,女生200人.该校对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测试,并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如下的条形统计图:成绩频数百分比不及格9 10%及格18 20%良好36 40%优秀27 30%(1)本次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进行分析合理吗?为什么?(2)请绘制扇形统计图来反映这次体育测试各等级成绩所占百分比情况;(3)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人数.【解答】解:(1)合理,理由如下:∵抽取的男生所占百分比为50250=20%,抽取的女生所占百分比为40200=20%,∴抽取的男生所占百分比=抽取的女生所占百分比,∴随机抽取了50名男生和40名女生是合理的;(2)绘制的扇形统计图如下:(3)该校七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人数为:450×10%=45人,答: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人数为45人.22.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某校组织了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绘制如下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若将频数直方图划分的五组从左至右依次记为A、B、C、D、E,绘制如下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若A组的频数比B组小24,求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a、b的值;(2)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多少度,并补全频数直方图;(3)E组的两个边界值是多少?该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4)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全校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多少名?【解答】解:(1)学生总数是24÷(20%-8%)=200(人),则a=200×8%=16,b=200×20%=40;(2)n°=360°×70200=126°.即D部分所对的圆心角为126°,C组的人数是:200×25%=50.补全频数直方图如下:;(3)E组的两个边界值分别是90.5,100.5,该组的频数为200-16-40-50-70=24(人),频率为24200=0.12;(4)∵D、E两组的百分比的和为1-25%-20%-8%=47%,∴2000×47%=940(名)答估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有940名.23.已知一水果个体户在批发市场按每千克1.8元批发了若干千克的西瓜在城镇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若根据他售出西瓜千克数x和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绘制如下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水果个体户自带的备用零钱是多少元?(2)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0.5元将剩余的西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45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多少千克的西瓜?(4)请问这位水果个体户一共赚了多少钱?【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该水果个体户自带的备用零钱为50元,答:该水果个体户自带的备用零钱为50元;(2)(330-50)÷80=280÷80=3.5元.答: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售出的价格是3.5元;(3)(450-330)÷(3.5-0.5)=120÷3=40(千克),则80+40=120千克,答:他一共批发了120千克的西瓜;(4)450-120×1.8-50=184元.答:这个水果贩子一共赚了184元钱.。
初一数学培优经典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有理数的加减法题目:计算下列有理数的和:\[ 3 + (-2) + 4 + (-1) \]答案:首先,我们可以将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 3 + 4 = 7 \]\[ -2 + (-1) = -3 \]然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7 + (-3) = 4 \]所以,最终结果是4。
试题二:绝对值的计算题目:求下列数的绝对值:\[ |-5|, |-(-3)|, |0| \]答案:绝对值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不考虑正负号。
因此:\[ |-5| = 5 \]\[ |-(-3)| = |3| = 3 \]\[ |0| = 0 \]所以,这三个数的绝对值分别是5, 3, 和0。
试题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题目:解下列方程:\[ 2x - 3 = 7 \]答案:首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 2x = 7 + 3 \]\[ 2x = 10 \]然后,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的值:\[ x = \frac{10}{2} \]\[ x = 5 \]所以,方程的解是x = 5。
试题四:代数式的值题目:当a=3,b=-2时,求代数式\( ab + a - b \)的值。
答案:将给定的a和b的值代入代数式中:\[ ab + a - b = 3 \times (-2) + 3 - (-2) \]\[ = -6 + 3 + 2 \]\[ = -1 \]所以,代数式的值是-1。
试题五: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 周长 = 2 \times (长 + 宽) \]\[ 周长 = 2 \times (10 + 5) \]\[ 周长 = 2 \times 15 \]\[ 周长 = 30 \] 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 面积 = 长 \times 宽 \]\[ 面积 = 10 \times 5 \]\[ 面积 = 50 \] 平方厘米结束语:以上是初一数学培优的经典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一、选择题1.在实数:20192020,π2π,0.36,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加1),52- ) A .4B .5C .6D .7A 解析:A【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20192020,52-233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0.36是有限小数,属于有理数;无理数有:π2π,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加1)共4个.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有下列说法:①在1和2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④2π是分数.其中正确的为(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④D .②D解析:D【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与运算、实数与数轴逐个判断即可得.【详解】①在1和2之间的无理数有无限个,此说法错误;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此说法正确;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不一定是无理数,如2=-,此说法错误; ④2π是无理数,不是分数,此说法错误; 综上,说法正确的为②,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与运算、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定义是解题关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B .如果a 表示一个实数,那么-a 一定是负数C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有理数D .1的平方根是1A 解析: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实数、平方根,即可解答.【详解】A 、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故选项正确;B 、如果a 表示一个实数,那么-a 不一定是负数,例如a=0,故选项错误;C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实数,故选项错误;D 、1的平方根是±1,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实数的有关性质.4.在一列数:1a ,2a ,3a ,…,n a 中,1=7a ,2=1a 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积的个位数字,则这列数中的第2020个数是( )A .1B .3C .7D .9C 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写出这列数的前几个数,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特点,进而可以得到这一列数中的第2020个数.【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 1=7,a 2=1,a 3=7,a 4=7,a 5=9,a 6=3,a 7=7,a 8=1,…,∵2020÷6=336…4,∴这一列数中的第2020个数是7.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尾数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数字的变化的特点,求出相应的数据.5.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A 点沿数轴向右滚动(无滑动)两周到达点B ,则点B 表示的数是( )A .1π-B .21π-C .2πD .21π+ B解析:B【分析】根据是数的运算,A 点表示的数加两个圆周,可得B 点,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可得B 点表示的数.【详解】解:A 点表示的数加两个圆周,可得B 点,所以,21π-,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A 点沿数轴向右滚动,A 点表示的数加两个圆周.6.数轴上有O 、A 、B 、C 四点,各点位置与各点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若数线上有一点D ,D 点所表示的数为d ,且|d ﹣5|=|d ﹣c |,则关于D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的左边B .介于O 、B 之间C .介于C 、O 之间D .介于A 、C 之间B解析:B【分析】借助O 、A 、B 、C 的位置以及绝对值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5<c<0,b=5,|d ﹣5|=|d ﹣c |∴BD=CD ,∴D 点介于O 、B 之间.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绝对值和数轴等相关知识,掌握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3.14B .227C .4D .πD 解析:D 【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解:A 、3.14是小数,是有理数,故A 选项错误;B 、227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故B 选项错误; C 、4=2是整数,是有理数,故C 选项错误.D 、π是无理数,故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8.若1a >,则a ,a -,1a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1a a a >->B .1a a a >->C .1a a a >>-D .1a a a ->> C 解析:C【分析】可以用取特殊值的方法,因为a >1,所以可设a=2,然后分别计算|a|,-a ,1a ,再比较即可求得它们的关系.【详解】解:设a=2,则|a|=2,-a=-2,112a =, ∵2>12>-2, ∴|a|>1a>-a ; 故选:C .【点睛】 此类问题运用取特殊值的方法做比较简单.9.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出y 的值为22,则输入的值x 为( )A .3B .-3C .±3D .±9C解析:C【分析】 根据操作步骤列出方程,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23522x -=,∴29x =,∵2(39)±=,∴3x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正确理解计算的操作步骤得到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各组数中都是无理数的为( )A .0.07,23,π;B .0.7•,π;C ,π;D .0.1010101……101,π解析: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依次判断即可.【详解】解:A. 0.07,23是有理数,故该选项错误; B .0.7 是有理数,故该选项错误;C ,π都是无理数,故该选项正确;D .0.1010101……101是有理数,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二、填空题11.计算:(1)132322⎛⎫⨯-⨯- ⎪⎝⎭(2)2291|11232⎛⎫-+-⨯- ⎪⎝⎭(1);(2)-7+【分析】(1)直接利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进而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6-3×=6-=;(2)原式=-1+-1-×=解析:(1)32;(2). 【分析】 (1)直接利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进而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6-3×32=6-92=32;(2)原式=-1-23×1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和实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14x -=;(2)3381x =-.(1)x=3或x=-1;(2)x=-3【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直接开平方得:解得:(2)两边同时除以3得:开立方得:【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解析:(1)x=3或x=-1;(2)x=-3.【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214x -=直接开平方得:12x -=±,解得:13x =,21x =-(2)3381x =-两边同时除以3得:327x =-,开立方得:3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求解方程. 13.对于有理数,a b ,我们规定*a b b ab =-(1)求(2)*1-的值.(2)若有理数x 满足(2)*36x -=,求x 的值.(1)3;(2)【分析】(1)由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由新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由题意则∵∴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解析:(1)3;(2)1x =.【分析】(1)由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由新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 b b ab =-,∴(2)*11(2)1123-=--⨯=+=;(2)由题意,则∵(2)*36x -=,∴(2)*333(2)6x x -=--=,解得:1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新定义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14.比较大小:12π-________1【分析】利用估值比较法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1不等式方向改变最后利用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1不等号方向不变即可确定大小【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比较大小问解析:<【分析】利用估值比较法322π>>,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1,不等式方向改变2π-<,最后利用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1,不等号方向不变即可确定大小. 【详解】∵322π>32<,∴2π>,∴2π-<, ∴12π-<1.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比较大小问题,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用估值法比较大小是解题关键.15.若|2|0a -=,则a b +=_________.5【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 的值然后相加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解析:5【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 、b 的值,然后相加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0a -=,30b -=,解得2a =,3b =,∴235a b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16.若a ,b 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则a-b 的值为__.【分析】先估算出的整数部分再用减去整数部分得出小数部分从而确定出a 和b 的值然后代入要求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的整数部分是3即的小数部分是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的解析:6【分析】减去整数部分得出小数部分,从而确定出a 和b 的值,然后代入要求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 解:3114<<, ∴的整数部分是3,即3a =, ∴3-,即3b =,33)6a b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的知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找到3<4. 17.一个四位正整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 ,b ,c ,d ,如果a b c d ≤≤≤,那么我们把这个四位正整数叫做进步数,例如四位正整数2347:因为2347<<<,所以2347叫做进步数.(1)求四位正整数中的最大的“进步数”与最小的“进步数”的差;(2)已知一个四位正整数的百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1、4,且这个四位正整数是“进步数”,同时,这个四位正整数能被7整除,求这个四位正整数.(1)8888;(2)1134【分析】(1)根据进步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四位正整数中的最大进步数与最小进步数即可得解;(2)根据进步数的定义可以推得所求数为1114112411341144中的某一个再根解析:(1)8888;(2)1134 .【分析】(1)根据进步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四位正整数中的最大“进步数”与最小“进步数”即可得解;(2)根据进步数的定义可以推得所求数为1114、1124、1134、1144中的某一个,再根据这个四位正整数能被7整除逐一对4个数进行验证可以得解.【详解】解:(1)由进步数的定义可知四位正整数中最大的“进步数”应该是9999,又最高位不能为0,所以四位正整数中的千位最小为0,所以四位正整数中最小的“进步数”应该是1111,∴9999-1111=8888,∴四位正整数中的最大的“进步数”与最小的“进步数”的差为8888;(2)由已知可得所求数的千位为1,十位为1-4中的某个数字,∴所求数为1114、1124、1134、1144中的某一个,∵这个四位正整数能被7整除,∴由1114=159×7+1,1124=160×7+4,1134=162×7,1144=163×7+3可知所求数为1134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规律探索,由材料归纳出新定义并应用于具体问题求解是解题关键.18.(12;(2)求 (x-1)2-36=0中x的值.(1);(2)x的值为7或﹣5【分析】(1)分别进行算术平方根运算立方根运算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2)利用平方根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4﹣﹣3=1﹣=;(2)(x-1)2-3解析:(1)12;(2)x的值为7或﹣5【分析】(1)分别进行算术平方根运算、立方根运算、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2)利用平方根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2=4﹣12﹣3=1﹣12 =12; (2)(x -1)2-36=0,移项得:(x -1)2=36,开平方得:x -1=±6,解得:x 1=7,x 2=﹣5,即(x -1)2-36=0中的x 值为7或﹣5.【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利用平方根解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会运用平方根解方程是解答的关键.19.若3109,b a =-且b 的算术平方根为4,则a =__________.5【分析】先求出b=16再代入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为∴b=16∴∴∴a=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立方根的定义熟知定义是解题关键解析:5【分析】先求出b=16,再代入3109b a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b 的算术平方根为4,∴b=16,∴316109a =-,∴3125a =,∴a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立方根的定义,熟知定义是解题关键.20.已知3y =,则y x 的平方根是____.±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和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详解】∵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y=3∴yx=32=9∴yx 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非负性和平方根解析:±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和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详解】∵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20x -≥且20x -≥∴=2x∴y=3∴y x =32=9∴y x 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非负性和平方根知识点,准确理解记住它们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1.5-,38,0,13-,4-解析:数轴见解析,13-< 1.5-<0<38<4-.【分析】根据用数轴表示数的方法,在数轴上先表示出各数,再由“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把这些数用“<”连接即可.【详解】解:在数轴上表示各数如图:∴13 1.5-<038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22.已知31a +的算数平方根是4,421c b +-的立方根是3,c 1322a b c +-的平方根.解析:3±.【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到3a+1=16,可解得a 值,根据3134,可得c=3,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得34213c b +-=,可解得b ,然后将a 、b 、c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314a +=,∴5a =,3134<<,3c ∴=,∵34213c b +-=,∴8b =,3==±,即22a b c +-的平方根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的估算,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会利用完全平方数和算术平方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答的关键. 23.进位数是一种计数方法,可以用有限的数学符号代表所有的数值,使用数字符号的数目称为基数,基数为n 个则称为n 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作为基数,特点是满十进1,对于任意一个(210)n n ≤≤进制表示的数通常使用n 个阿拉伯数字()01--n 作为基数,特点是逢n 进一,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把它转化为十进制.例如:五进制数 ()252342535469=⨯+⨯+=,则()523469=,七进制数()271361737676=⨯+⨯+=(1)请将以下两个数转化为十进制:()5333= ,(746)= .(2)若一个正数可以用7进制表示为()7abc ,也可用五进制表示为()5cba ,求出这个数并用十进制表示.解析:(1)93,34;(2)这个数用十进制表示为51或102.【分析】(1)根据进制的规则列式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列得227755a b c c b a ++=++,化简成24a+b=12c ,根据a 、b 、c 的取值范围分别将a 从1开始取值验证,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253333535393=⨯+⨯+=,7(46)47634=⨯+=,故答案为:93,34;(2)根据题意得:227755a b c c b a ++=++,∴24a+b=12c , ∴212b c a =+, ∵a 、b 、c 均为整数,且04b ≤≤,∴b=0,c=2a ,∵04a <≤,04c <≤,∴12a c =⎧⎨=⎩或24a c =⎧⎨=⎩, ∵27(102)170251=⨯++=,27(204)2704102=⨯++=.∴这个数用十进制表示为51或102.【点睛】此题考查新定义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4.计算:(12)-+(2解析:(1)-2;(2)【分析】(1)原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2)首先计算开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1)原式=2-2=-(2)原式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5.(12;(2)求 (x-1)2-36=0中x的值.解析:(1)12;(2)x的值为7或﹣5【分析】(1)分别进行算术平方根运算、立方根运算、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2)利用平方根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2=4﹣12﹣3=1﹣1 2=12;(2)(x-1)2-36=0,移项得:(x-1)2=36,开平方得:x-1=±6,解得:x1=7,x2=﹣5,即(x-1)2-36=0中的x值为7或﹣5.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利用平方根解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会运用平方根解方程是解答的关键.26.计算:(1)132322⎛⎫⨯-⨯-⎪⎝⎭ (2)2291|11232⎛⎫-+-⨯- ⎪⎝⎭解析:(1)32;(2). 【分析】(1)直接利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原式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运算,进而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6-3×32=6-92=32;(2)原式=-1-23×1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和实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7.求下列x 的值.(1) 27x 3=-8 (2) (3x -1)2=9解析:(1)x =23-;(2)x =43或x =23- 【分析】(1)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解;(2)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详解】(1)解:3827x =, 23x =; (2)解:313x -=±,34x =或32x =-,43x =或23x =-. 【点睛】本题考查解方程,熟练掌握立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是关键.28.求满足下列条件的x 的值:(1)3(3)27x +=-;(2)2(1)218x -+=.解析:(1)6x =-;(2)3x =-或5(1)根据立方根,即可解答; (2)根据平方根,即可解答.【详解】解:(1)3(3)27x +=-33x +=-6x =-;(2)2(1)218x -+=2(1)16x -=14x -=±∴3x =-或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
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各数①0.32,②227,③π,④5,⑤0.2060060006(每两个6之间依次多个0),⑥327,其中无理数是( ) A .②④⑤ B .①③⑥C .④⑤⑥D .③④⑤2.有下列四种说法:①数轴上有无数多个表示无理数的点; ②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③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为0和1; ④没有最大的正整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3.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实数a ,b ,定义运算:a ※b =a 2﹣b 2+1,例如3※2=32﹣22+1=6,那么(﹣5)※4的值为( ) A .﹣40B .﹣32C .18D .104.有下列说法:①在1和2之间的无理数有且只有2,3这两个;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④2π是分数.其中正确的为(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④D .②5.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3.14125,8,127,0.321,π,2.32232223(相邻两个3之间的2的个数逐次增加1)A .0个B .1个C .2个D .3个6.6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8B .±8C .22D .22±7.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3.14B .13C .5D .98.数轴上有O 、A 、B 、C 四点,各点位置与各点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若数线上有一点D ,D 点所表示的数为d ,且|d ﹣5|=|d ﹣c |,则关于D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的左边B .介于O 、B 之间C .介于C 、O 之间D .介于A 、C 之间9.如果32.37≈1.333,323.7≈2.872,那么32370约等于( ) A .287.2B .28.72C .13.33D .133.310.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①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和负无理数;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④49的算术平方根是7;⑤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⑥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4B .3C .2D .111.如图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n (n 是整数,且n ≥3)行从左向右数第(n ﹣2)个数是(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 .21n -B .22n -C .23n -D .24n -二、填空题12.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连接起来. 0,327-,()2--,1--,9,22-13)11163532-⎛⎫-+︒ ⎪⎝⎭14.111111133557792017201920192021++++⋯+⨯⨯⨯⨯⨯⨯ 15.已知103x ,小数部分是y ,求x ﹣y 的相反数_____.16.以下几种说法:①正数、负数和零统称为有理数;②近似数1.70所表示的准确数a 的范围是1.695 1.705a <;164±;④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和1;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请填写序号)17.将1236按如图方式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15,7)表示的数是____.18.(1)求x 的值:2490x -=; (2()2325227-19.计算:(1)﹣12327-﹣(﹣2)9(2331)+32| 20.3189124--+. 21.-64的立方根是____,9的平方根是_____,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81_____.三、解答题22.计算:(132125(2)(10)4---⨯- (2)2325(24)27-⨯--÷23.已知4a +1的平方根是±3,3a +b ﹣1的立方根为2. (1)求a 与b 的值;(2)求2a +4b 的平方根. 24.先化简,再求值:()222233a ab a ab ⎛⎫--- ⎪⎝⎭,其中|2|a +3b - 25.(1)小明解方程2x 1x a332-+=-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3忘记乘6,因而求出的解为x=2,则原方程正确的解为多少?(2)设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等式2x 2y 2y 1742++=-x-y 的值.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各数①0.32,②227,③π,④5,⑤0.2060060006(每两个6之间依次多个0),⑥327,其中无理数是( ) A .②④⑤B .①③⑥C .④⑤⑥D .③④⑤2.如图,数轴上O 、A 、B 、C 四点,若数轴上有一点M ,点M 所表示的数为m ,且5m m c -=-,则关于M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点左侧B .在线段AC 上C .在线段OC 上D .在线段OB 上3.15a ,小数部分为b ,则a-b 的值为() A .615-B 156C .815D 1584.有下列说法:①在1和22,3②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③两个无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④2π是分数.其中正确的为(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④D .②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64的平方根是8 B 164和-4 C .()23-没有平方根D .4的平方根是2和-26.若“!”是一种运算符号,且1!=1,2!=2×1,3!=3×2×1,4!=4×3×2×1,…,则计算2015!2014!正确的是( ) A .2015B .2014C .20152014D .2015×20147.已知n 是正整数,并且n -1<326+<n ,则n 的值为( ) A .7B .8C .9D .108.81的平方根是( ) A .9B .-9C .9和9-D .819.已知下列结论:①2;②无理数是无限小数;③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④有理数有无限个,无理数有有限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 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1155⎛⎫-= ⎪⎝⎭ B .()239-=C .42=±D .()515-=-11.下列各组数中都是无理数的为( ) A .0.07,23,π; B .0.7•,π,2; C .2,6,π;D .0.1010101……101,π,3二、填空题12.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 a b a b =++-.(1)计算()23-的值;(2)①当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化简a b ;②当a b a c =时,是否一定有b c =或者b c =-?若是,则说明理由;若不是,则举例说明.13.若|2|0x x y -++=,则12xy -=_____. 14.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里:﹣3,|﹣5|,+(13-),﹣3.14,0,﹣1.2121121112…,﹣(﹣2.5),34,﹣|45-|,3π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整数集合:{_____________…}; 负分数集合:{_____________…}; 无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15.3331.5115.10.1510.5325===31510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计算:2(3)216-- 17.已知(253|530x y -++-=.(1)求x ,y 的值; (2)求xy 的算术平方根.18.比较大小:312-___________1219.比较大小,填“>”或“<”号:12_________512- 20.有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当输入x 为27时,输出的y 值是________________.21.已知1a -的平方根是2±,则a 的值为_______.三、解答题22.已知(2m ﹣1)2=9,(n+1)3=27.求出2m+n 的算术平方根. 23.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328x -= (2)21(3)753x -= 24.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 (1)()214x -=; (2)3381x =-.25.观察下列各式:112⨯=1-12,123⨯=12-13,134⨯=13-14.(1)请根据以上式子填空:①189⨯= ,②1(1)n n ⨯+= (n 是正整数)(2)由以上几个式子及你找到的规律计算:112⨯+123⨯+134⨯+............+120152016⨯一、选择题 1.在实数:20192020,π,9,3,2π,38,0.36,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加1),52-,49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4B .5C .6D .72.如图,数轴上O 、A 、B 、C 四点,若数轴上有一点M ,点M 所表示的数为m ,且5m m c -=-,则关于M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点左侧B .在线段AC 上C .在线段OC 上D .在线段OB 上3.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实数a ,b ,定义运算:a ※b =a 2﹣b 2+1,例如3※2=32﹣22+1=6,那么(﹣5)※4的值为( ) A .﹣40B .﹣32C .18D .10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②负数没有立方根;③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均等于其本身的数只有0; ④49的平方根是7±,用式子表示是497=±.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观察下列运算:81=8,82=64,83=512,84=4 096,85=32 768,86=262 144,…,则81+82+83+84+…+82 017的和的个位数字是( ) A .2B .4C .6D .86.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的点,能落在A ,B 两个点之间的是( )A .3B 7C 11D 137.下列实数31,7π-,3.14,1.010010001…(从左到右,每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中,其中无理数有( )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8.关于x 的多项式32711159x mx x --+与多项式22257x nx --相加后不含x 的二次和一次项,则()mn n -+平方根为( )A .3B .3-C .3±D .9.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227B .1.2012001C .2πD 10.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1B =±2C 6D 311.下列各组数中都是无理数的为( )A .0.07,23,π; B .0.7•,π;C ,π;D .0.1010101……101,π二、填空题12.已知31a +的算数平方根是4,421c b +-的立方根是3,c 22a b c +-的平方根.13.计算下列各题(1)﹣2;(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4.计算:()214322--⨯-(15.比较大小:21(填“>”、“=”或“<”).16.()220y -=,则xy =_________.17.我们知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为:•m n m n a a a +=(其中0a ≠,m ,n 为正整数),类似地我们规定关于任意正整数m ,n 的一种新运算:()()()h m n h m h n +=⋅,请根据这种新运算填空:若()213h =,则(2)h =_____;若()()10h k k =≠,那么()(2020)h n h ⋅=______(用含n 和k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 位正整数)18.已知(25|50x y -++-=.(1)求x ,y 的值; (2)求xy 的算术平方根.19.计算:(1)(1)|2|3-⨯-+ (2)2111(3)2⎛⎫-+--- ⎪⎝⎭20.观察下列二次根式的规律求值:1S =2S =3S =… 则20202020S =_______. 21.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1a -与2a -+,则这个正数是______.三、解答题22.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1.5-0,4-23.进位数是一种计数方法,可以用有限的数学符号代表所有的数值,使用数字符号的数目称为基数,基数为n 个则称为n 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作为基数,特点是满十进1,对于任意一个(210)n n ≤≤进制表示的数通常使用n 个阿拉伯数字()01--n 作为基数,特点是逢n 进一,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把它转化为十进制.例如:五进制数 ()252342535469=⨯+⨯+=,则()523469=,七进制数()271361737676=⨯+⨯+=(1)请将以下两个数转化为十进制:()5333= ,(746)= .(2)若一个正数可以用7进制表示为()7abc ,也可用五进制表示为()5cba ,求出这个数并用十进制表示. 24.计算:(1)223168(2)(3)-----(2)22(2)8x -=25.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b a b a b =++-.(1)计算()23-的值;(2)①当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化简a b ;②当a b a c =时,是否一定有b c =或者b c =-?若是,则说明理由;若不是,则举例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 = ±2 C = ±2 D . A 解析:A【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分别对四个选项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 2= 2,,故只有A 计算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审题是求平方根还是算术平方根.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B .2-与12-C .()23-与23-D 解析:C【分析】根据绝对值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立方根、相反数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不是相反数,此项不符题意;B 、2-与12-不是相反数,此项不符题意; C 、()223399,--=-=,则()23-与23-互为相反数,此项符合题意;D 2,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运算、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立方根、相反数的定义,熟记各运算法则和定义是解题关键.3.在实数,-3.14,0,π中,无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B解析:B【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4,所给数据中无理数有:π,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4)A.2 B.4 C.2±D.-4A解析:A【分析】【详解】解:∵,∴=2.故选:A.【点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是4-的平方根B.2是()22-的算术平方根C.()22-的平方根是2D.8的平方根是4B解析:B【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详解】A选项:4-没有平方根,故A错误;B选项:()224-=,4的算术平方根为2,故B正确;C选项:()224-=,4的平方根为2±,故C错误;D选项:8的平方根为±,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6.定义运算:132x y xy y=-※,若211a=-※,则a的值为()A.12-B.12C.2-D.2C解析:C【分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得到关于a 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211a =-※, 所以132112a a ⨯-=-, 解得 2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运算与一元一次方程,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关键.7.数轴上有O 、A 、B 、C 四点,各点位置与各点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若数线上有一点D ,D 点所表示的数为d ,且|d ﹣5|=|d ﹣c |,则关于D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的左边B .介于O 、B 之间C .介于C 、O 之间D .介于A 、C 之间B 解析:B【分析】借助O 、A 、B 、C 的位置以及绝对值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5<c<0,b=5,|d ﹣5|=|d ﹣c |∴BD=CD ,∴D 点介于O 、B 之间.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绝对值和数轴等相关知识,掌握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若53a =,则a 在( ) A .3-和2-之间B .2-和1-之间C .1-和0之间D .0和1之间C 解析:C【分析】5案.【详解】解:∵4<5<9,∴253.∴-1<0.故选:C .【点睛】9.设,A B 均为实数,且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 D 解析:D【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出A 是一个非负数,且m-3≥0,推出3-m≤0,得出B≤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A 是一个非负数,且m-3≥0, ∴m≥3, ∵B =∵3-m≤0,即B≤0,∴A≥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平方根和立方根,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10. )A .5和6B .6和7C .7和8D .8和9A 解析:A【分析】【详解】解:∵∴56,∴在两个相邻整数5和6之间.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注意首先估算无理数的值,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二、填空题11.已知31a +的算数平方根是4,421c b +-的立方根是3,c 是13的整数部分.求22a b c +-的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到3a+1=16可解得a 值根据3<<4可得c=3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得可解得b 然后将abc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即的平方根为【点睛】本题考查了 解析:3±.【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得到3a+1=16,可解得a 值,根据3<13<4,可得c=3,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得34213c b +-=,可解得b ,然后将a 、b 、c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2314a +=,∴5a =,3134<<,3c ∴=,∵34213c b +-=,∴8b =,22225833a b c ∴±+-=±⨯+-=±,即22a b c +-的平方根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的估算,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会利用完全平方数和算术平方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答的关键. 12.教材中的探究:如图,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用所得到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由此,得到了一种能在数轴上画出无理数对应点的方法(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阅读理解:图1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图2中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__; (2)迁移应用:请你参照上面的方法,把5个小正方形按图3位置摆放,并将其进行裁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①请在图3中画出裁剪线,并在图3中画出所拼得的大正方形的示意图.②利用①中的成果,在图4的数轴上分别标出表示数-0.5以及 35-的点,并比较它们的大小.(1);(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结合平方根的运算求出a 值则知结果;(2)①根据面积相等利用割补法裁剪后拼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②由题(1)的原理得出大正 解析:(1)2,2-;(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350.5-+<-【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结合平方根的运算求出a 值,则知结果; (2) ① 根据面积相等,利用割补法裁剪后拼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②由题(1)的原理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然后在数轴上以-3为圆心,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右方与一点M ,再把N 点表示出来,即可比较它们的大小.【详解】解:设正方形边长为a ,∵a 2=2,∴a=2±,故答案为:2,2-;(2)解:①裁剪后拼得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②设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b ,∴b 2=5,∴b=±5,在数轴上以-3为圆心,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右方与一点M ,则M 表示的数为-3+5,看图可知,表示-0.5的N 点在M 点的右方,∴比较大小:35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应用及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13.计算.(1)()113122⎛⎫⎛⎫---++ ⎪ ⎪⎝⎭⎝⎭;(2)()328--(1)4;(2)【分析】(1)变减号为加号同时省略括号和加号先两个分数相加再和最后一个数相加;(2)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详解】(1)原式;(2)原式【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混合运算其关键解析:(1)4;(2)6-.【分析】(1)变减号为加号同时省略括号和加号,先两个分数相加,再和最后一个数相加; (2)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详解】(1)原式111322=-++ 13=+4=;(2)原式()()8288=-+-÷-⨯82=-+6=-.【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混合运算,其关键是熟练掌握每种运算和按运算顺序运算,注意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以使运算简便.14.求x 的值:(1)2(3)40x +-=(2)33(21)240x ++=(1)或;(2)【分析】(1)整理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到然后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整理后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得到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移项得:∴∴或;(2)整理得:∴∴【点睛】本题解析:(1)1x =-或5x =-;(2)32x =-. 【分析】(1)整理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到32x +=±,然后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2)整理后,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得到212x +=-,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2(3)40x +-=,移项得:2(3)4x +=,∴32x +=±,∴1x =-或5x =-;(2)33(21)240x ++=,整理得:3(21)8x +=-,∴212x +=-, ∴32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x 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也考查了平方根.15.定义:如果将一个正整数a 写在每一个正整数的右边,所得到的新的正整数能被a 整除,则这个正整数a 称为“魔术数”.例如:将2写在1的右边得到12,写在2的右边得到22,……,所得到的新的正整数的个位数字均为2,即为偶数,由于偶数能被2整除,所以2是“魔术数”.根据定义,在正整数3,4,5中,“魔术数”为____________;若“魔术数”是一个两位数,我们可设这个两位数的“魔术数”为x ,将这个数写在正整数n 的右边,得到的新的正整数可表示为()100n x +,请你找出所有的两位数中的“魔术数”是_____________.10202550【分析】①由魔术数的定义分别对345三个数进行判断即可得到5为魔术数;②由题意根据魔术数的定义通过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①把3写在1的右边得13由于13不能被3整除故3 解析:10、20、25、50.【分析】①由“魔术数”的定义,分别对3、4、5三个数进行判断,即可得到5为“魔术数”; ②由题意,根据“魔术数”的定义通过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①把3写在1的右边,得13,由于13不能被3整除,故3不是魔术数;把4写在1的右边,得14,由于14不能被4整除,故4不是魔术数;把5写在1的右边,得15,写在2的右边得25,……由于个位上是5的数都能被5整除,故5是魔术数;故答案为:5;②根据题意,这个两位数的“魔术数”为x ,则1001001n x n x x+=+, ∴100n x为整数, ∵n 为整数,∴100x为整数, ∴x 的可能值为:10、20、25、50; 故答案为:10、20、25、50.【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的应用和整数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新定义进行解题.16. 1.414≈,于是我们说: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则可记为1”.则:(11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_,小数部分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22的小数部分是a ,7-b ,那么a b +=__________;(3x 的小数部分为y ,求1(x y --的平方根.(1)2;(2)1;(3)【分析】(1)先估算出的取值范围再确定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先估算出和的取值范围再确定a 与b 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3)先估算出的取值范围再确定xy 的值最后代入解析:(1)21;(2)1;(3)3±.【分析】(11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2和7-a 与b 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3的取值范围,再确定x 、y 的值,最后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1<2<4∴1<2 ∴1, ∴1的整数部分为212+-1故答案为21;(2)∵1<3<4∴12∴1,∴2的整数部分为3,小数部分为21-;7-的整数部分为5,小数部分为b=75--=2∴1+2=1故答案为1;(3)∵9<11<16∴3<4 ∴x=3,小数部分为-3∴()3211(3==3=9x y ---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掌握运用逼近法比较无理数的大小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7.已知21a -的平方根是31a b +-的算术平方根是6,求4a b +的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列式求出ab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求出的值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的平方根是【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能够熟记概念 解析:7±【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列式求出a 、b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求出4a b +的值,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117a -=,2316a b +-=,解得9a =,10b =,所以,4941094049a b +=+⨯=+=,∵()2749±=, ∴4a b +的平方根是7±.【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能够熟记概念并列式求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8.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则如下:对于两个有理数a ,b ,a b ab b =-,若()()521x -=-,则x =______【分析】根据给定新运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5x-x )⊙(−2)=−1∴-2(5x-x )-(-2)=-1∴-8x+2=-1解之得:故答案为【点睛】本 解析:38【分析】根据给定新运算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解答.【详解】解:由题意得:(5x-x )⊙(−2)=−1,∴-2(5x-x)-(-2)=-1,∴-8x+2=-1,解之得:38x=,故答案为38.【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通过阅读题目材料找出有关定义和运算法则并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是解题关键.19.比较大小:3-(用“>”,“<”或“=”填空).>【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所以2<<3所以-3<-<-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析:>【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详解】所以2<3所以,-3<-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0.已知1a-的平方根是2±,则a的值为_______.5【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的平方根是a-1=4a=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整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解析:5【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a-的平方根是2±,∴a-1=4,∴a=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整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三、解答题21.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 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点A 表示2-,设点B 所表示的数为m .(1)实数m 的值是___________;(2)求|1||1|m m ++-的值;(3)在数轴上还有C 、D 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 和d ,且有|2|c d +与4d +互为相反数,求23c d -的平方根.解析:(1)2+2;(2)2;(3)4±【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答案;(2)由(1)可知10m +>、10m -<,再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绝对值号,继而求得答案;(3)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c 、d 的值,再代入23c d -,进而求其平方根.【详解】解:(1)∵蚂蚁从点A 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点A 表示2-∴点B 表示2+2∴2+2m =-.(2)∵2+2m =-∴1221230m +=-+=->,1221210m -=--=-< ∴11m m ++-()11m m =+--11m m =+-+2=.(3)∵2c d +4d + ∴240c d d ++=∴2040c d d +=⎧⎨+=⎩ ∴24c d =⎧⎨=-⎩∴()23223416c d -=⨯-⨯-=∴23164c d -==±,即23c d -的平方根是4±.【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绝对值的性质、相反数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2.定义一种新运算,观察下列式子:212122128=⨯+⨯⨯=★;2232322330=⨯+⨯⨯=★;()()()221212212-=⨯-+⨯⨯-=-★; ()()213132133-=-⨯+⨯-⨯=★;;(1)计算:()32-★的值;(2)猜想:a b =★________;(3)若12162a +=-★,求a 的值. 解析:(1)0;(2)22ab ab +;(3)5a =-【分析】(1)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直接代入计算即可;(2)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求解即可;(3)利用规定的运算方法得到方程,再进一步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212122128=⨯+⨯⨯=★;2232322330=⨯+⨯⨯=★;()()()221212212-=⨯-+⨯⨯-=-★; ()()213132133-=-⨯+⨯-⨯=★;;∴()()()232322320-=⨯-+⨯⨯-=★;(2)由(1)可得:22a b ab ab =+★.故答案为:22ab ab +.(3)2111222216222a a a +++=⨯+⨯⨯=-★, 解得:5a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运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计算(1)22234x +=;(2)38130125x +=(3)2|12|(2)---;(4)(x +2)2=25.解析:(1)12x x ==-2)x=35;(3)12;(4)123,7x x ==-. 【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平方根定义开方即可求出解;(2)先求出x 3的值,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3)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平方根定义和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4)依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22234x +=,2x²=32,x²=18,,∴12x x ==-(2)38130125x +=, 327125x =-, x=35;(3)2|12|(2)--- =1-1144-=311442-= (4)(x +2)2=25,(x+2)=±5,x+2=5,x+2=-5,∴123,7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根和立方根解方程,绝对值的性质和负指数幂的性质,掌握有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求出x 的值:()23227x += 解析:x =1或x =﹣5【分析】依据平方根的性质可得到x +2的值,然后解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3(x +2)2=27,∴(x +2)2=9,∴x +2=±3,解得:x =1或x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平方根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计算:3011(2)(200422-+-- 解析:8-【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准确计算即可.【详解】解:3011(2)(200422-+-- 11822=-+- 8=-【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得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和顺序是解题的关键.26.把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①-3,②π,,④-3.14,,⑥0,⑦227,⑧-1,⑨1.3,⑩1.8080080008…(两个“8”之间依次多一个“0”).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解析:见解析.【分析】先求出立方根,再根据整数、负分数、正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详解】3=-,2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4,2020,,32-,0.31,0π-,1.3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依次加1)(1)整数:______(2)分数:______(3)无理数:______解析:(1)2020,02)1.4,32-,0.31;(3),π-,1.3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依次加1)【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进行填空即可.【详解】,(1)整数:2020,0(2)分数:1.4,32-,0.31(3)无理数:π-,1.3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依次加1)故答案为:2020,0 1.4,32-,0.31;π-,1.3030030003…(每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依次加1)【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掌握实数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28.观察下列各式:112⨯=1-12,123⨯=12-13,134⨯=13-14. (1)请根据以上式子填空: ①189⨯= ,②1(1)n n ⨯+= (n 是正整数) (2)由以上几个式子及你找到的规律计算:112⨯+123⨯+134⨯+............+120152016⨯ 解析:(1)①1189-,②111n n -+;(2)20152016 【分析】(1)仔细观察所给式子的结构,发现规律111=(1)1n n n n -⨯++,即可解答; (2)根据发现的规律变形原式,进行合并化简即可解答.【详解】(1)仔细观察,发现111=(1)1n n n n -⨯++,则1118989=-⨯, 故答案为:①1189-,②111n n -+; (2)根据111=(1)1n n n n -⨯++, 则112⨯+123⨯+134⨯+............+120152016⨯=1111111 (1)()()()2233420152016 -+-+-++-=1 12016 -=2015 2016.【点睛】本题考查数字规律的探索、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的关键是发现式子的变化规律,根据规律变形原式,从而使计算简单化.。
七年级第1题:已知0132=+-x x , 则 =++13242x x x 。
答案:0.1第2题:若,,a b c 互异,且x y a b b c c aZ ==---,求x y Z ++的值。
答案:0第3题:a 取什么值时,方程组⎩⎨⎧=+=+3135y x a y x 的解是正数?答案:6.2<a <331第4题:方程 200422=-b a的正整数解有 组.答案:2组第5题: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30°的角,如何折?答案:第6题:(1)若A 和B 都是4次多项式,则A+B 一定是( ) A 、8次多项式 B 、4次多项式C 、次数不高于4次的整式D 、次数不低于4次的整式答案: C(2)如果316x +的立方根是4,求24x +的平方根___________。
答案:立方根是4,则这个数是43=64。
3x+16=64,解得x =16。
2x +4=2×16+4=36, 36=±6。
第7题:已知21x x +=,那么 . 答案: 2016解析:x 4+2x 3-x 2-2x +2017= x 4+2x 3+ x 2-2x 2-2x +2017=(x 2+x )2-2(x 2+x )+2017=12-2×1+2017=1-2+2017=2016。
第8题:若2a +5b +4c =0,3a +b -7c =0,则a +b -c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a +5b +4c =0 ① a +b -7c =0 ②将①×3得6a +15b +12c =0 ③将②×2得6a +2b -14c =0 ④由③-④得13b +26c =0 , b= -2c ⑤将⑤带入① 2a -10c +4c =0 , 2a =6c ,a =3c ⑥将⑤和⑥带入a +b -c =3c -2c-c =0。
第 9 题: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矩形,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且AB AE 21=,BC CF 31=,AF 与CE 相交于G ,如果矩形ABCD 的面积为120,那么可知AEG ∆与CGF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_。
人教版中学七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培优卷(含答案)一、解答题1.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纸板是由两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板拼接而成的,已知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为162平方厘米,求正方形纸板的边长.2.(1)若一圆的面积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π,设圆的周长为C圆,正方形的周长2cm为C正,则C圆______C正.(填“=”或“<”或“>”号)(2)如图,若正方形的面积为216cm,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212cm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3.教材中的探究:如图,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用所得到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由此,得到了一种能在数轴上画出无理数对应点的方法(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阅读理解:图1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图2中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2)迁移应用:请你参照上面的方法,把5个小正方形按图3位置摆放,并将其进行裁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①请在图3中画出裁剪线,并在图3中画出所拼得的大正方形的示意图.②利用①中的成果,在图4的数轴上分别标出表示数-0.5以及35-+的点,并比较它们的大小.4.如图,用两个边长为3.(1)求大正方形的边长?(2)若沿此大正方形边的方向出一个长方形,能否使裁出的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480cm2?5.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的长宽的比为3:2,问这块正方形工料是否合格?(参考数据:2=1.414,3=1.732,5=2.236)二、解答题6.如图,直线HD//GE,点A在直线HD上,点C在直线GE上,点B在直线HD、GE之间,∠DAB=120°.(1)如图1,若∠BCG=40°,求∠ABC的度数;(2)如图2,AF平分∠HAB,BC平分∠FCG,∠BCG=20°,比较∠B,∠F的大小;(3)如图3,点P是线段AB上一点,PN平分∠APC,CN平分∠PCE,探究∠HAP和∠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7.已知,AB∥DE,点C在AB上方,连接BC、CD.(1)如图1,求证:∠BCD+∠CDE=∠ABC;(2)如图2,过点C作CF⊥B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探究∠ABC和∠F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在(2)的条件下,∠CFD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连接GB并延长至点H,若BH平分∠ABC,求∠BGD﹣∠CGF的值.8.如图①,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对折,使AB落在''A B的位置;(1)若1∠的度数为a ,试求2∠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②,再将纸片沿GH 对折,使得CD 落在''C D 的位置.①若//'EF C G ,1∠的度数为a ,试求3∠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②若''B F C G ⊥,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试计算1∠的度数.9.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已知两直线,a b ,且,a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90BCA ∠=︒,操作发现:(1)如图1.若148∠=︒,求2∠的度数;(2)如图2,若30,1A ∠=︒∠的度数不确定,同学们把直线a 向上平移,并把2∠的位置改变,发现21120∠-∠=︒,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A =30°,AC 平分BAM ∠,此时发现1∠与2∠又存在新的数量关系,请写出1∠与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0.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某水域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河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1,灯A 射出的光束自AM 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灯B 射出的光束自BP 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 射出的光束转动的速度是a ︒/秒,灯B 射出的光束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a 、b 满足20)34(a b a b -++-=.假定这一带水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 MN ,且45BAN ∠=︒.(1)求a 、b 的值;(2)如图2,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 射出的光束到达AN 之前,若两灯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 ,过C 作CD AC ⊥交PQ 于点D ,若20BCD ∠=︒,求BAC ∠的度数;(3)若灯B 射线先转动30秒,灯A 射出的光束才开始转动,在灯B 射出的光束到达BQ 之前,A 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三、解答题11.为了安全起见在某段铁路两旁安置了两座可旋转探照灯.如图1所示,灯A 射线从AM 开始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灯B 射线从BP 开始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又照射巡视.若灯A 转动的速度是每秒2度,灯B 转动的速度是每秒1度.假定主道路是平行的,即//PQ MN ,且:3:2BAM BAN ∠∠=.(1)填空:BAN ∠=_________;(2)若灯B 射线先转动30秒,灯A 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 射线到达BQ 之前,A 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如图2,若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 射线到达AN 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 ,过C 作ACD ∠交PQ 于点D ,且126ACD ∠=︒,则在转动过程中,请探究BAC ∠与BCD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①,∠BAD =50°,点C 为射线AD 上一点(不与A 重合),连接BC . (1)[问题提出]如图②,AB ∥CE ,∠BCD =73 °,则:∠B = .(2)[类比探究]在图①中,探究∠BAD 、∠B 和∠BCD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用平行....线的性质....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③,在射线BC 上取一点O ,过O 点作直线MN 使MN ∥AD ,BE 平分∠ABC 交AD 于E 点,OF 平分∠BON 交AD 于F 点,//OG BE 交AD 于G 点,当C 点沿着射线AD 方向运动时,∠FOG 的度数是否会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这个不变的值.13.已知:如图1,//AB CD ,点E ,F 分别为AB ,CD 上一点.(1)在AB ,CD 之间有一点M (点M 不在线段EF 上),连接ME ,MF ,探究AEM ∠,EMF ∠,∠MF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补全图形,并在图形下面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选其中一个进行证明.(2)如图2,在AB ,CD 之两点M ,N ,连接ME ,MN ,NF ,请选择一个图形写出AEM ∠,EMN ∠,MNF ∠,NFC ∠存在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14.已知//a b ,直角ABC 的边与直线a 分别相交于O 、G 两点,与直线b 分别交于E 、F 点,90ACB ∠=.(1)将直角ABC 如图1位置摆放,如果46AOG ∠=,则CEF ∠=______; (2)将直角ABC 如图2位置摆放,N 为AC 上一点,180NEF CEF ︒∠+∠=,请写出NEF ∠与AOG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直角ABC 如图3位置摆放,若140GOC ∠=,延长AC 交直线b 于点Q ,点P 是射线GF 上一动点,探究POQ ∠,OPQ ∠与PQF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 15.已知直线//EF MN ,点,A B 分别为EF , MN 上的点.(1)如图1,若120FAC ACB ∠=∠=︒,12CAD FAC ∠=∠, 12CBD CBN ∠=∠,求CBN ∠与ADB ∠的度数;(2)如图2,若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则ADB =∠_________︒;(3)若把(2)中“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改为“FAC ACB m ∠=∠=︒,1CAD FAC n∠=∠, 1CBD CBN n ∠=∠”,则ADB =∠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四、解答题16.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中的一个有趣问题做如下探究:(习题回顾)已知:如图1,在ABC 中,90ACB ∠=︒,AE 是角平分线,CD 是高,AE 、CD 相交于点F .求证:CFE CEF ∠=∠;(变式思考)如图2,在ABC 中,90ACB ∠=︒,CD 是AB 边上的高,若ABC 的外角BAG ∠的平分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其反向延长线与BC 边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CFE ∠与CEF ∠还相等吗?说明理由;(探究延伸)如图3,在ABC 中,AB 上存在一点D ,使得ACD B ∠=∠,BAC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F .ABC 的外角BAG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MN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M .直接写出M ∠与CFE ∠的数量关系.17.如图1,CE 平分ACD ∠,AE 平分BAC ∠,90EAC ACE ∠+∠=()1请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90E ∠=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移动直角顶点E ,使MCE ECD ∠=∠,当直角顶点E 点移动时,问BAE ∠与MCD ∠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①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点C 除外),CPQ 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当点Q 在射线CD 的反向延长线上运动时(点C 除外),CPQ 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猜想结论,不需说明理由.18.在ABC 中,100BAC ∠=︒,A ABC CB =∠∠,点D 在直线BC 上运动(不与点B 、C 重合),点E 在射线AC 上运动,且ADE AED ∠=∠,设DAC n ∠=︒.(1)如图①,当点D 在边BC 上,且40n =︒时,则BAD ∠=__________︒,CDE ∠=__________︒;(2)如图②,当点D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BAD ∠和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D 运动到点C 的右侧时,其他条件不变,BAD ∠和CDE ∠还满足(2)中的数量关系吗?请在图③中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画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加粗加黑) 19.如图1,已知AB ∥CD ,BE 平分∠ABD ,DE 平分∠BDC .(1)求证:∠BED =90°;(2)如图2,延长BE 交CD 于点H ,点F 为线段EH 上一动点,∠EDF =α,∠ABF 的角平分线与∠CDF 的角平分线DG 交于点G ,试用含α的式子表示∠BGD 的大小;(3)如图3,延长BE 交CD 于点H ,点F 为线段EH 上一动点,∠EBM 的角平分线与∠FDN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探究∠BGD 与∠BFD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 .20.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3倍,那么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为“梦想三角形”例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120°,40°,20°,这个三角形就是一个“梦想三角形”.反之,若一个三角形是“梦想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一定有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3倍. (1)如果一个“梦想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08°,那么这个“梦想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2)如图1,已知∠MON =60°,在射线OM 上取一点A ,过点A 作AB ⊥OM 交ON 于点B ,以A 为端点作射线AD ,交线段OB 于点C (点C 不与O 、B 重合),若∠ACB =80°.判定△AOB 、△AOC 是否是“梦想三角形”,为什么?(3)如图2,点D 在△ABC 的边上,连接DC ,作∠AD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E ,在DC 上取一点F ,使得∠EFC +∠BDC =180°,∠DEF =∠B .若△BCD 是“梦想三角形”,求∠B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解答题1.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厘米,根据题意得:,∴,取正值,可得,解析: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 厘米,则小长方形的长为2x 厘米,即得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2x 厘米,根据题意得:2162x x ⋅=,∴281x =,取正值9x =,可得218x =,∴答:正方形纸板的边长是18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正方形的面积公式.2.(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分别根据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得出其半径或边长,再分别求得其周长,根据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得答案;(2)设裁出的长方形的长为,宽为,由题意得关于解析:(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分别根据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得出其半径或边长,再分别求得其周长,根据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可得答案;(2)设裁出的长方形的长为3()a cm ,宽为2()a cm ,由题意得关于a 的方程,解得a 的值,从而可得长方形的长和宽,将其与正方形的边长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1)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都是22cm π,∴)cm )cm ,)C cm ∴=圆,)C cm =正,32848ππππ=⨯>⨯, ∴C C ∴<正圆.(2)不能裁出长和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理由如下:设裁出的长方形的长为3()a cm ,宽为2()a cm ,由题意得:3212a a ⨯=,解得a =a =∴长为,宽为,正方形的面积为216cm ,∴正方形的边长为4cm , 324>,∴不能裁出长和宽之比为3:2的长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及周长计算中的简单应用,熟练掌握相关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1);(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结合平方根的运算求出a 值,则知结果;(2) ① 根据面积相等,利用割补法裁剪后拼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②解析:(1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30.5-+<-【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结合平方根的运算求出a 值,则知结果;(2)① 根据面积相等,利用割补法裁剪后拼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②由题(1)的原理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然后在数轴上以-3为圆心,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右方与一点M,再把N点表示出来,即可比较它们的大小.【详解】解:设正方形边长为a,∵a2=2,∴a=2±,故答案为:2,2-;(2)解:①裁剪后拼得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②设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b,∴b2=5,∴b=±5,在数轴上以-3为圆心,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右方与一点M,则M表示的数为-3+5,看图可知,表示-0.5的N点在M点的右方,∴比较大小:35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应用及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4.(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不能【分析】(1)根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边长;(2)先求出长方形的边长,再判断即可.【详解】(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设长方形纸解析:(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62)不能【分析】(1)根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边长;(2)先求出长方形的边长,再判断即可.【详解】(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cm,宽为2xcm,则3x•2x=480,解得:因为片的长宽之比为2:3,且面积为480cm2.【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解析:(1)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理由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的值即可;(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分米、2x分米,得出方程3x•2x=18,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和5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分米,∴正方形工料的边长是 5 分米;(2)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 3x 分米、2x 分米,则3x•2x=18,x2=3,x1,x2=5,,即这块正方形工料不合格.二、解答题6.(1)∠ABC=100°;(2)∠ABC>∠AFC;(3)∠N=90°﹣∠HAP;理由见解析.【分析】(1)过点B作BMHD,则HDGEB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BM与∠CBM,便可求得最后∠HAP;理由见解解析:(1)∠ABC=100°;(2)∠ABC>∠AFC;(3)∠N=90°﹣12析.【分析】(1)过点B作BM//HD,则HD//GE//B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ABM与∠CBM,便可求得最后结果;(2)过B作BP//HD//GE,过F作FQ//HD//GE,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BC=∠HAB+∠BCG,∠AFC=∠HAF+∠FCG,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已知角的度数分别求得∠HAF,∠FCG,最后便可求得结果;(3)过P作PK//HD//GE,先由平行线的性质证明∠ABC=∠HAB+∠BCG,∠AFC=∠HAF+∠FCG,再根据角平分线求得∠NPC与∠PCN,由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便可求得结果.【详解】解:(1)过点B作BM//HD,则HD//GE//BM,如图1,∴∠ABM=180°﹣∠DAB,∠CBM=∠BCG,∵∠DAB=120°,∠BCG=40°,∴∠ABM=60°,∠CBM=40°,∴∠ABC=∠ABM+∠CBM=100°;(2)过B作BP//HD//GE,过F作FQ//HD//GE,如图2,∴∠ABP=∠HAB,∠CBP=∠BCG,∠AFQ=∠HAF,∠CFQ=∠FCG,∴∠ABC=∠HAB+∠BCG,∠AFC=∠HAF+∠FCG,∵∠DAB=120°,∴∠HAB=180°﹣∠DAB=60°,∵AF平分∠HAB,BC平分∠FCG,∠BCG=20°,∴∠HAF=30°,∠FCG=40°,∴∠ABC=60°+20°=80°,∠AFC=30°+40°=70°,∴∠ABC>∠AFC;(3)过P作PK//HD//GE,如图3,∴∠APK =∠HAP ,∠CPK =∠PCG ,∴∠APC =∠HAP +∠PCG ,∵PN 平分∠APC ,∴∠NPC =12∠HAP +12∠PCG ,∵∠PCE =180°﹣∠PCG ,CN 平分∠PCE ,∴∠PCN =90°﹣12∠PCG ,∵∠N +∠NPC +∠PCN =180°,∴∠N =180°﹣12∠HAP ﹣12∠PCG ﹣90°+12∠PCG =90°﹣12∠HAP ,即:∠N =90°﹣12∠HAP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性质和判定: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理清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7.(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过点作,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作,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析:(1)证明见解析;(2)90ABC F ∠-∠=︒;(3)45︒.【分析】(1)过点C 作CF AB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ABC BCF ∠+∠=︒,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CF DE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CDE BCF BCD ∠+∠+∠=︒,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C 作CG AB ∥,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BC BCG ∠+∠=︒,180F BCG BCF ∠+∠+∠=︒,从而可得ABC F BCF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BCF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H MGH ∠=∠,MGN DFG ∠=∠,从而可得MGH MGN ABH DFG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2)的结论可得45MGH MGN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对顶角相等可得BGD CG MGH MGN F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如图,过点C 作CF AB ∥,180ABC BCF ∴∠+∠=︒,AB DE ,CF DE ∴,180CDE DCF ∴∠+∠=︒,即180CDE BCF BCD ∠+∠+∠=︒,CDE BCF BCD ABC BCF ∴∠+∠+∠=∠+∠,BCD CDE ABC ∴∠+∠=∠;(2)如图,过点C 作CG AB ∥,180ABC BCG ∴∠+∠=︒,AB DE ,CG DE ∴,180F FCG ∴∠+∠=︒,即180F BCG BCF ∠+∠+∠=︒,F BCG BCF ABC BCG ∴∠+∠+∠=∠+∠,ABC F BCF ∴∠-∠=∠,CF BC ⊥,90BCF ∴∠=︒,90ABC F ∴∠-∠=︒;(3)如图,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ABH MGH ∴∠=∠,AB DE ,GM DE ∴,MGN DFG ∴∠=∠, BH 平分ABC ∠,FN 平分CFD ∠,11,22ABH AB D C CF DFG ∴∠=∠∠∠=, 由(2)可知,90ABC CFD ∠-∠=︒,411225MGH MGN ABH DFG CF B D A C ∠-∠=∠-∠∠∠-==∴︒, 又BGD MGH MGD CGF DGN MGN MGD ∠=∠+∠⎧⎨∠=∠=∠+∠⎩, 45MGH BGD GF MGN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1) ;(2)① ;②【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BFE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 ①由(1)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再由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解析:(1)1902a ︒- ;(2)①1454a ︒+ ;②50︒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4'B FC a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2=∠BFE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 ①由(1)知,1902BFE a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BFE C'GB 902a ∠=∠=︒- ,再由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求解即可;②由(1)知,∠BFE = 19012EFB '∠=︒-∠,由''B F C G ⊥可知:''90B FC FGC ∠+∠=︒,再根据条件和折叠的性质得到''11402190B FC FGC +=∠+∠=∠︒-∠︒,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由题意可知'//'A E B F ,∴14a ∠=∠=,∵//AD BC ,∴4'B FC a ∠=∠=,180BFB a '∴∠=︒-,∴由折叠可知1129022BFE BFB a '∠=∠=∠=︒-.(2)①由题(1)可知1902BFE a ∠=︒- , ∵//'EF C G ,1902BFE C'GB a ∴∠=∠=︒-, 再由折叠可知:113180*********HGC C GB a a ⎛⎫∠+∠=︒-∠=︒-︒-=︒+ ⎪⎝⎭', 13454HGC a ∴∠=∠=︒+;②由''B F C G ⊥可知:''90B FC FGC ∠+∠=︒,由(1)知19012BFE ∠=︒-∠, 11802180290112B FC BFE ⎛⎫'∴∠=︒-∠=︒-︒-∠=∠ ⎪⎝⎭, 又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3=1+20∠∠︒,()18023180212014021FGC '∴∠=︒-∠=︒-∠+︒=︒-∠,''11402190B FC FGC +=∴∠+∠=∠︒-∠︒,1=50∴∠︒.【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属于综合题,有一定难度,熟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解析:(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1=∠DBC,则∠ABD=∠ABC-∠DBC=60°-∠1,进而得出结论;(3)过点C作CP∥a,由角平分线定义得∠CAM=∠BAC=30°,∠BAM=2∠BAC=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AM=60°,∠PCA=∠CAM=30°,∠2=∠BCP=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48°,∠BCA=90°,∴∠3=180°-∠BCA-∠1=180°-90°-48°=42°,∵a∥b,∴∠2=∠3=42°;(2)理由如下:过点B作BD∥a.如图2所示:则∠2+∠ABD=180°,∵a∥b,∴b∥BD,∴∠1=∠DBC,∴∠ABD=∠ABC-∠DBC=60°-∠1,∴∠2+60°-∠1=180°,∴∠2-∠1=120°;(3)∠1=∠2,理由如下:过点C作CP∥a,如图3所示:∵AC 平分∠BAM∴∠CAM =∠BAC =30°,∠BAM =2∠BAC =60°,又∵a ∥b ,∴CP ∥b ,∠1=∠BAM =60°,∴∠PCA =∠CAM =30°,∴∠BCP =∠BCA -∠PCA =90°-30°=60°,又∵CP ∥a ,∴∠2=∠BCP =60°,∴∠1=∠2.【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角的定义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1),;(2)30°;(3)15秒或82.5秒【分析】(1)解出式子即可;(2)根据,用含t 的式子表示出,根据(2)中给出的条件得出方程式 ,求出 t 的值,进而求出的度数;(3)根据灯B 的解析:(1)3a =,1b =;(2)30°;(3)15秒或82.5秒【分析】(1)解出式子()2340a b a b -++-=即可;(2)根据//PQ MN ,用含t 的式子表示出BCA ∠,根据(2)中给出的条件得出方程式 ()()9090180229020⎡⎤∠=︒-∠=︒-︒-︒=︒-︒=︒⎣⎦BCD BCA t t ,求出 t 的值,进而求出BAC ∠的度数;(3)根据灯B 的要求,t <150,在这个时间段内A 可以转3次,分情况讨论.【详解】解:(1)2|3|(4)0a b a b -++-=.又|3|0a b -≥,2(4)0a b +-≥.(2)设A 灯转动时间为t 秒,如图,作//CE PQ ,而//,PQ MN////,PQ CE MN ∴1803ACE CAN t ∴∠=∠=︒-︒,BCE CBD t ∠=∠=︒,()()18031802∴∠=∠+∠=︒+︒-︒=︒-︒BCA CBD CAN t t t ,90ACD ∠=︒,[]9090180(2)(2)9020∴∠=︒-∠=︒-︒-︒=︒-︒=︒BCD BCA t t ,55∴=t()1803∠=︒-︒CAN t ,()()451803313516513530∴∠=︒-︒-︒=︒-︒=︒-︒=︒⎡⎤⎣⎦BAC t t(3)设A 灯转动t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依题意得0150t <<①当060t <<时,两河岸平行,所以()233t ∠=∠=︒ 两光线平行,所以2130t ∠=∠=+︒所以,13∠=∠即:330=+t t ,解得15t =;②当60120t <<时,两光束平行,所以()2330t ∠=∠=+︒两河岸平行,所以12180∠+∠=︒所以,318030180-++=t t ,解得82.5t =;③当120150t <<时,图大概如①所示336030t t -=+,解得195150t =>(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当15t =秒或82.5秒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点睛】这道题考察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到对应角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1)72°;(2)30秒或110秒;(3)不变,∠BAC=2∠BCD【分析】(1)根据∠BAM+∠BAN=180°,∠BAM :∠BAN=3:2,即可得到∠BAN 的度数;(2)设A 灯转动t 秒,解析:(1)72°;(2)30秒或110秒;(3)不变,∠BAC =2∠BCD【分析】(1)根据∠BAM +∠BAN =180°,∠BAM :∠BAN =3:2,即可得到∠BAN 的度数;(2)设A 灯转动t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0<t <90时,根据2t =1•(30+t ),可得 t =30;当90<t <150时,根据1•(30+t )+(2t -180)=180,可得t =110;(3)设灯A 射线转动时间为t 秒,根据∠BAC =2t -108°,∠BCD =126°-∠BCA =t -54°,即可得出∠BAC :∠BCD =2:1,据此可得∠BAC 和∠BCD 关系不会变化.【详解】解:(1)∵∠BAM +∠BAN =180°,∠BAM :∠BAN =3:2,∴∠BAN =180°×25=72°, 故答案为:72;(2)设A 灯转动t 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①当0<t <90时,如图1,∵PQ ∥MN ,∴∠PBD=∠BDA,∵AC∥BD,∴∠CAM=∠BDA,∴∠CAM=∠PBD∴2t=1•(30+t),解得t=30;②当90<t<150时,如图2,∵PQ∥MN,∴∠PBD+∠BDA=180°,∵AC∥BD,∴∠CAN=∠BDA∴∠PBD+∠CAN=180°∴1•(30+t)+(2t-180)=180,解得t=110,综上所述,当t=30秒或110秒时,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BAC和∠BCD关系不会变化.理由:设灯A射线转动时间为t秒,∵∠CAN=180°-2t,∴∠BAC=72°-(180°-2t)=2t-108°,又∵∠ABC=108°-t,∴∠BCA=180°-∠ABC-∠BAC=180°-t,而∠ACD=126°,∴∠BCD=126°-∠BCA=126°-(180°-t)=t-54°,∴∠BAC:∠BCD=2:1,即∠BAC=2∠BCD,∴∠BAC和∠BCD关系不会变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求解,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2.(1);(2),见解析;(3)不变,【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再求出的度数,利用内错角相等可求出角的度数;(2)过点作∥,类似(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三个角的关系; (3)运用解析:(1)23︒;(2)BCD A B ∠=∠+∠,见解析;(3)不变, 25FOG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50A DCE ∠=∠=︒,再求出BCE ∠的度数,利用内错角相等可求出角的度数;(2)过点C 作CE ∥AB ,类似(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三个角的关系;(3)运用(2)的结论和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FOG ∠的度数,可得结论.【详解】(1)因为CE ∥AB ,所以50A DCE ∠=∠=︒,B BCE ∠=∠因为∠BCD =73 °,所以23BCE BCD DCE ∠=∠-∠=︒,故答案为:23︒(2)BCD A B ∠=∠+∠,如图②,过点C 作CE ∥AB ,则A DCE ∠=∠,B BCE ∠=∠.因为BCD DCE BCE ∠=∠+∠,所以BCD BAD B ∠=∠+∠,(3)不变,设ABE x ∠=,因为BE 平分ABC ∠,所以CBE ABE x ∠=∠=.由(2)的结论可知BCD BAD ABC ∠=∠+∠,且50BAD ︒∠=,则:502BCD x ∠=︒+.因为MN ∥AD ,所以502BON BCD x ∠=∠=︒+,因为OF 平分BON ∠, 所以1252COF NOF BON x ∠=∠=∠=︒+. 因为OG ∥BE ,所以COG CBE x ∠=∠=,所以2525FOG COF COG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角相等,通过等量代换等方法得出角之间的关系.1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过点M作M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EMF=∠AEM+∠MFC.∠AEM+∠E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过点M作M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EMF=∠AEM+∠MFC.∠AEM+∠EMF+∠MFC=360°.证明:过点M作MP∥AB.∵AB∥CD,∴MP∥CD.∴∠4=∠3.∵MP∥AB,∴∠1=∠2.∵∠EMF=∠2+∠3,∴∠EMF=∠1+∠4.∴∠EMF=∠AEM+∠MFC;证明:过点M作MQ∥AB.∵AB∥CD,∴MQ∥CD.∴∠CFM+∠1=180°;∵MQ∥AB,∴∠AEM+∠2=180°.∴∠CFM+∠1+∠AEM+∠2=360°.∵∠EMF=∠1+∠2,∴∠AEM+∠EMF+∠MFC=360°;(2)如图2第一个图:∠EMN+∠MNF-∠AEM-∠NFC=180°;过点M作MP∥AB,过点N作NQ∥AB,∴∠AEM=∠1,∠CFN=∠4,MP∥NQ,∴∠2+∠3=180°,∵∠EMN=∠1+∠2,∠MNF=∠3+∠4,∴∠EMN+∠MNF=∠1+∠2+∠3+∠4,∠AEM+∠CFN=∠1+∠4,∴∠EMN+∠MNF-∠AEM-∠NFC=∠1+∠2+∠3+∠4-∠1-∠4=∠2+∠3=180°;如图2第二个图:∠EMN-∠MNF+∠AEM+∠NFC=180°.过点M作MP∥AB,过点N作NQ∥AB,∴∠AEM+∠1=180°,∠CFN=∠4,MP∥NQ,∴∠2=∠3,∵∠EMN=∠1+∠2,∠MNF=∠3+∠4,∴∠EMN-∠MNF=∠1+∠2-∠3-∠4,∠AEM+∠CFN=180°-∠1+∠4,∴∠EMN-∠MNF+∠AEM+∠NFC=∠1+∠2-∠3-∠4+180°-∠1+∠4=1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1)136°;(2)∠AOG+∠NEF=90°,理由见解析;(3)当点P在GF上时,∠OPQ=140°﹣∠POQ+∠PQF;当点P在线段GF的延长线上时,140°﹣∠POQ=∠OPQ+∠PQF.解析:(1)136°;(2)∠AOG+∠NEF=90°,理由见解析;(3)当点P在GF上时,∠OPQ=140°﹣∠POQ+∠PQF;当点P在线段GF的延长线上时,140°﹣∠POQ=∠OPQ+∠PQF.【分析】(1)如图1,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OG=∠ACP,∠BCP+∠CEF=180°,然后利用∠ACP+∠BCP=90°即可求得答案;(2)如图2,作CP∥a,则CP∥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OG=∠ACP,∠BCP+∠CEF=180°,然后结合已知条件可得∠BCP=∠NEF,然后利用∠ACP+∠BCP=90°即可得到结论;(3)分两种情况,如图3,当点P在GF上时,过点P作PN∥OG,则NP∥OG∥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推出∠OPQ=∠GOP+∠PQF,进一步可得结论;如图4,当点P在线段GF 的延长线上时,同上面方法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1,作CP∥a,a b,∵//∴CP∥a∥b,∴∠AOG=∠ACP,∠BCP+∠CEF=180°,∴∠BCP=180°﹣∠CEF,∵∠ACP+∠BCP=90°,∴∠AOG+180°﹣∠CEF=90°,∵∠AOG=46°,∴∠CEF=136°,故答案为136°;(2)∠AOG+∠NEF=90°.理由如下:如图2,作CP∥a,则CP∥a∥b,∴∠AOG=∠ACP,∠BCP+∠CEF=180°,而∠NEF+∠CEF=180°,∴∠BCP=∠NEF,∵∠ACP+∠BCP=90°,∴∠AOG+∠NEF=90°;(3)如图3,当点P 在GF 上时,过点P 作PN ∥OG ,∴NP ∥OG ∥EF ,∴∠GOP =∠OPN ,∠PQF =∠NPQ ,∴∠OPQ =∠GOP +∠PQF ,∴∠OPQ =140°﹣∠POQ +∠PQF ;如图4,当点P 在线段GF 的延长线上时,过点P 作PN ∥OG ,∴NP ∥OG ∥EF ,∴∠GOP =∠OPN ,∠PQF =∠NPQ ,∵∠OPN =∠OPQ +∠QPN ,∴∠GOP =∠OPQ +∠PQF ,∴140°﹣∠POQ =∠OPQ +∠PQ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添加辅助线、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1)120º,120º;(2)160;(3)【分析】(1)过点作,,根据 ,平行线的性质和周角可求出,则 ,再根据 , ,可得 , ,可求出 ,,根据 即可得到结果;(2)同理(1)的求法,解析:(1)120º,120º;(2)160;(3)()1360n m n-⋅-【分析】(1)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根据 120FAC ACB ∠=∠=︒,平行线的性质和周角可求出120GCB ∠=︒,则 120CBN GCB ∠=∠=︒,再根据 12CAD FAC ∠=∠, 12CBD CBN ∠=∠,可得 1602CBD CBN ∠=∠=︒, 1602CAD FAC ∠=∠=︒,可求出 60ADH FAD ∠=∠=︒,60BDH DBN ∠=∠=︒,根据 ADB ADH BDH ∠=∠+∠即可得到结果; (2)同理(1)的求法,根据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求解即可;(3)同理(1)的求法,根据FAC ACB m ∠=∠=︒,1CAD FAC n ∠=∠,1CBD CBN n ∠=∠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示,分别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EF MN ,∴EF MN CG DH ,∴120ACG FAC ∠=∠=︒,∴360120GCB ACG ACB ∠=︒-∠-∠=︒,∴120CBN GCB ∠=∠=︒,∵1602CBD CBN ∠=∠=︒, 1602CAD FAC ∠=∠=︒∴60DBN CBN CBD ∠=∠-∠=︒,又∵60FAD FAC CAD ∠=∠-∠=︒,∴60ADH FAD ∠=∠=︒,60BDH DBN ∠=∠=︒,∴120ADB ADH BDH ∠=∠+∠=︒.(2)如图示,分别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EF MN ,∴EF MN CG DH ,∴120ACG FAC ∠=∠=︒,∴360120GCB ACG ACB ∠=︒-∠-∠=︒,∴120CBN GCB ∠=∠=︒, ∵1403CBD CBN ∠=∠=︒, 1403CAD FAC ∠=∠=︒∴80DBN CBN CBD ∠=∠-∠=︒,又∵80FAD FAC CAD ∠=∠-∠=︒,∴80ADH FAD ∠=∠=︒,80BDH DBN ∠=∠=︒,∴160ADB ADH BDH ∠=∠+∠=︒.故答案为:160;(3)同理(1)的求法∵EF MN ,∴EF MN CG DH , ∴ACG FAC m ∠=∠=︒,∴3603602GCB ACG ACB m ∠=︒-∠-∠=︒-︒,∴3602CBN GCB m ∠=∠=︒-︒, ∵13602m CBD CBN n n ︒-︒∠=∠=, 1m CAD FAC n n︒∠=∠= ∴()()360213602=3602m n m DBN CB D m n N n CB ︒-︒-︒-︒-︒∠-∠=-=∠︒, 又∵()1n m FAD FAC CAD m m n n -︒∠=∠-∠=︒-=︒, ∴()1n ADH FAD m n -∠=∠=︒, ()13602n BDH DBN m n-∠=∠=︒-︒, ∴()()()1113602=360n n n ADB ADH BDH m m m n n n --∠=∠+∠=-︒︒-︒︒-+︒. 故答案为:()1360n m 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度的运算,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16.[习题回顾]证明见解析;[变式思考] 相等,证明见解析;[探究延伸] ∠M+∠CFE=90°,证明见解析.【分析】[习题回顾]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明∠B=∠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解析:[习题回顾]证明见解析;[变式思考] 相等,证明见解析;[探究延伸]∠M+∠CFE=90°,证明见解析.【分析】[习题回顾]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证明∠B=∠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证明;[变式思考]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可得∠CAE=∠DAF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出CFE ∠=CEF ∠;[探究延伸]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N=9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M+∠CEF=9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EF=∠CFE ,由此可证∠M+∠CFE=90°.【详解】[习题回顾]证明:∵∠ACB=90°,CD 是高,∴∠B+∠CAB=90°,∠ACD+∠CAB=90°,∴∠B=∠ACD ,∵AE 是角平分线,∴∠CAF=∠DAF ,∵∠CFE=∠CAF+∠ACD ,∠CEF=∠DAF+∠B ,∴∠CEF=∠CFE ;[变式思考]相等,理由如下:证明:∵AF 为∠BAG 的角平分线,∴∠GAF=∠DAF ,∵∠CAE=∠GAF ,∴∠CAE=∠DAF ,∵CD 为AB 边上的高,∠ACB=90°,∴∠ADC=90°,∴∠ADF=∠ACE=90°,∴∠DAF+∠F=90°,∠E+∠CAE=90°,∴∠CEF=∠CFE ;[探究延伸]∠M+∠CFE=90°,证明:∵C 、A 、G 三点共线 AE 、AN 为角平分线,∴∠EAN=90°,又∵∠GAN=∠CAM ,∴∠M+∠CEF=90°,∵∠CEF=∠EAB+∠B ,∠CFE=∠EAC+∠ACD ,∠ACD=∠B ,∴∠CEF=∠CFE ,∴∠M+∠CFE=9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有关证明,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在本题中用的比较多的是利用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角相等和三角形。
七年级(下)数学培优试题(六)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
2
3
2z
y
x
-的系数是,次数是 .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交换这个两位数个位上与十位上数的位置,得到新的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和是 .
3、写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使它的二次项系数为
2
1
-,一次项系数为3
-,常数项为2,则这个二次三项式是 .
4、若
180
3
1=
∠
+
∠,
180
4
2=
∠
+
∠,且2
1∠
=
∠,则3
∠=4
∠,理由
是 .
5、若α
∠的余角为
38,则α
∠= , α
∠的补角是度.
6、花粉的直径约为30微米,相当于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7、小明在一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了1、2、3、4、5、6六个数字,随意地掷出小正方体,则P(掷出的数字小于7)=______;P(掷出的数字小于3)=_______.
8、如图所示,要使AB∥CD,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 .(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9、如下图,在⊿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O,∠BOC=116度,求∠A的度数_________.
10、如上图,已知:BO平分∠CBA,CO平分∠ACB,MN∥BC,AB=12,AC=18.
则△AMN的周长是 .
11.生物学校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05毫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有效数字是______.
12.完全平方公式有许多变形,如:()222
2
a b a ab b
+=++,可以变形为()2
222
a b a b ab
+=+-.请你再写出一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
(y
x
y
x+
-
-B、)
)(
(y
x
y
x-
-
+
-
C、)
)(
(y
x
y
x-
-
-D、)
)(
(y
x
y
x+
-
+
1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a 2·(a 3)2=a 8 B 、3332a a a =⋅ C 、6332a a a =+ D 、532)(a a = 15、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 ) A 、内错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 C 、同旁内角互补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概率很大的事情必然会发生
B.如果一件事不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即发生的概率为1
C.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概率不为0
D.一件事情肯定会发生,小明说“这件事200%会发生”
17、一个游戏的中将率是1%,小花买100张奖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会中奖 B.一定不中奖 C.中奖的可能性大 D.中奖的可能性小 18、如图,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定AB ∥CD 的是 ( )
A 、21∠=∠
B 、43∠=∠
C 、 180=∠+∠ABC BA
D D 、BDC ABD ∠=∠
1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20、如图加条件能满足AAS 来判断⊿ACD ≌⊿ABE 的条件是 ( ) A 、∠AEB=∠ADC ,∠C=∠D B 、∠AEB=∠ADC ,CD=BE C 、AC=AB ,AD=AE D 、AC=AB ,∠C=∠B
21、如图,某人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2、如图,AB=CD ,AD=BC ,AC 和BD 交于点M , 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2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近似数0.009精确到了百分位
B.近似数800精确到个位,有一个有效数字 C.近似数56.7万精确到千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D.近似数5
3.67010⨯精确到千分位
三、计算题()2464'
'
=⨯
第16题
D
B
②
③
①M
C
B
A
24、(2x+3y )-3(2x-y) 25、(3x+9)(x+2)
26、)32)(32(c b a c b a +--- 27、)4()4816(2234a a a a -÷--
四、作图题(5分) 28、如图,已知∠α和∠β,线c 求作△ABC :使用使∠A=∠α;∠B=∠β;AB=c.
五、化简求值(5分) 29、当2=x ,2
5=y 时,求()()()()x xy y x y x y x 2]4222[2
÷--++-的值。
六、证明题(本题5分)
30、已知:A 、B 、C 、D 在同一直线上,AB =CD ,DE ∥AF ,且DE=AF 。
β
α
求证:△AFC ≌△DEB.
31(5分)、七位数体育彩票的玩法是每注2元钱,要求你每注写一个七位数(首位可以是零),摇将时,每次从0到9这10个数中随机地摇出一个,顺次是第一位,第二位……第七位,如果你写的数字和它们所在位置完全一致,那么,就恭喜你得了特等奖.有人已经算出得等奖的机会是千万之分一. (1)有人说你买一注,是一定不可能中特等奖的;
(2)有人说你买2千万元钱的彩票,一定能中个特等奖. 他们说得对吗?
32、如图,A B C D E F
∥,分别交A B C D 、于50M N EMB ∠=
、,, M G
平分
BMF MG CD G ∠,交于.求1∠的度数.
A
M
E
B
D
G
N F
C 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