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4
煤矿职工培训制度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工作,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职工培训工作。
2. 培训管理标准2.1 培训需求识别煤矿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员工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培训需求的调查和识别工作。
培训需求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不同岗位职工的培训需求;•根据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确定安全培训的内容和频次;•听取员工意见,了解职工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
2.2 培训计划制定煤矿企业应根据培训需求识别的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制定应包括以下环节:•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平衡不同岗位的培训资源,确保培训的公平性。
2.3 培训资源整合煤矿企业应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培训资源整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建立内部培训师资库,培养和选拔具有专业技能和教育经验的培训师;•建立与行业、高校等外部合作伙伴的联系,利用外部专家机构的培训资源;•提供在线培训平台和电子学习资源,满足不同职工培训需求。
2.4 培训实施与监督煤矿企业应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并且对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培训实施与监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按计划组织培训课程,确保培训时间和地点的准确性;•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培训效果的有效评估;•对培训师资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培训,提升培训师的教学能力。
2.5 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培训情况的记录和存档。
培训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每位职工的培训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对培训证书和培训成绩进行归档和管理;•对培训档案进行保密,确保培训信息的安全性。
3. 考核标准为了评估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职工的学习成果,煤矿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关于规范职工培训及证件管理的规定为规范培训人员及证件的管理,使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管理轨道,特作如下规定:第一条井下新职工上岗前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2学时,经考试合格,办理从业人员资格证后,方可下井。
必须与有安全工作经验的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并在其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方可独立工作。
在岗职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
第二条井上下所有特殊工种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培训,特殊工种初训时间不少于90学时,复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经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均合格者才能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第三条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到期人员必须按照教培中心安排的时间参加复训,各单位要按要求及时安排工人参加复训,凡不参加矿教培中心组织的特殊工种复训人员,其特殊工种证过期失效,不能继续从事本工种作业,如再参加本工种培训,培训费用自理。
第四条凡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有关人员,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再为特殊工种人员调动工种。
如确因工作需要调动工种,必须写出申请,经分管矿长同意后方可调动工种。
第五条对调换工种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作业的人员,必须及时与矿教培中心联系,重新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否则严禁上岗作业。
第六条对因辞职或被解除劳动合同离矿者,办理离矿手续时,必须由矿教培中心开具在矿期间安全教育培训所取证件的种类及金额证明,证件原件由教培中心档案室保留,不得交本人带走。
(一)经本矿安排的培训或集团内部培训正常上班不够两年者(包括两年),离矿时将从工资中扣除培训所需金额的100%;(二)经本矿安排的培训或集团内部培训正常上班二至三年者(包括三年),离矿时将从工资中扣除培训所需金额的70%;(三)经本矿安排的培训或集团内部培训正常上班三至四年者(包括四年),离矿时将从工资中扣除培训所需金额的50%;(四)经本矿安排的培训或集团内部培训正常上班四年以上者或属中翔集团内部正常调动者,不再扣培训所需款项;第七条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煤矿安全培训教师资格证等人员,需将所有原件交到矿教培中心档案室保存,由档案室负责统建档进行管理,便于及时按照复训时间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复训,以免证件过期失效。
煤矿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长效机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
制度适用于矿属所有单位(科室、区队)的全部职工。
第三条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扎实推进安全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使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化、长期化、科学化。
第四条按照上级有关员工培训管理规定,明确培训目标要求。
各基层单位负责本部门员工日常培训制度制定,建立、健全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第五条对员工的日常培训内容,应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工种、岗位应知应会,特殊工种及关键岗位“手指口述”“岗位描述”“个人素质提升”等煤矿安全常识。
第六条矿劳资科、安检科、机电科、生产科等业务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对矿属各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有关培训职责第十一条为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生产业务科室、区队主管为成员的员工2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二条组织矿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负责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劳资科协调配合实施。
第十三条培训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员工安全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
第十四条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需要负责专项业务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培训中心协调配合实施。
第十五条培训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员工技能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并根据各单位培训需求,协调、实施各项培训计划。
第十六条培训中心、劳资科、安检科按照相关培训要求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在全矿范围内强力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法。
第十七条矿各职能业务科室负责对对应区队的安全培训活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业务技术指导、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为加大煤矿工人安全培训力度,必须大力开展以科室、区队为单位的现场培训和岗位技能应知应会、“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等安全常识培训。
矿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山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山企业员工培训工作。
第三条矿山企业应当将培训列入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将员工培训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
第四条矿山企业应当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确保员工参加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第五条矿山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员工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培训方式和时间,提供多元化培训资源,激发员工学习积极性。
第六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和评估制度,对员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第七条矿山企业应当对员工培训成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持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二章培训计划第八条矿山企业应当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需要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
第九条培训计划应当包括培训主题、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资源等内容,确保培训工作有计划性和目标性。
第十条矿山企业应当根据员工职级和工作需要,确定员工参加培训的时间和频次,确保培训安排合理和有效。
第十一条矿山企业应当加强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培训实施第十二条矿山企业应当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内容和方式符合员工需要和企业发展需要。
第十三条矿山企业应当根据员工职级和工作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矿山企业应当提供培训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材料,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培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第四章培训考核第十六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对员工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十七条培训考核应当综合考虑员工学习成绩、培训表现和实际工作表现等指标,确保考核公平和客观。
第十八条矿山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培训成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煤矿安排培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煤矿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培训计划1. 煤矿应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根据煤矿工作人员的不同岗位及职责,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培训计划应当涵盖职业技能、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工作人员全面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培训计划应根据煤矿近期生产和安全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
三、培训实施1. 煤矿安排专业的培训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内容准确、权威。
2. 培训内容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讲解、实地操作、案例分析等,确保培训效果。
3. 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培训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留培训记录至少两年。
四、培训考核1. 培训结束后,煤矿应组织考核,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2. 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掌握情况、安全意识等方面,考核方式多样,包括笔试、实践操作等。
3. 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不合格者需进行再培训,并通过再次考核方可获得培训证书。
五、监督检查1. 煤矿安排培训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应由管理部门定期检查,确保培训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2. 发现培训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或存在问题时,应立即整改,并根据情况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煤矿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
六、培训记录1.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系统,将培训计划、培训资料、培训记录等信息归档保存,备查。
2. 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名单、考核结果等信息,记录内容真实完整。
3. 培训记录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
七、附则1. 煤矿应加强对培训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2. 煤矿应加大对培训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培训效果。
3.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奖励和惩处机制,激励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提高培训积极性。
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煤矿应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说明并监督执行。
煤矿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矿井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政工部负责编制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统筹安排基层单位和包保部室结对子(必要时进行补充和调整),____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的安全活动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进行材料汇总,考核基层单位和包保部室、包保人员落实兑现情况并负责定期通报。
第六条各机关部室负责对基层单位的安全活动情况进行包保、检查、指导、督促,同时对包保单位的活动情况如实以书面形式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政工部。
第七条基层单位负责对本单位职工的安全教育____实施,有针对性开展好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活动,同时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内容翔实、规范。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检查、考核工作。
第八条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由本单位干部及班组长____实施,并由当班班组长认真填写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做好保管、存档。
第九条矿政工部负责制订干部安全教育与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矿财资部负责制订全矿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学员的抽调、培训、复训合格的办证、发放、建档管理。
第十条安监部负责题库编写、对培训教学计划的审定,根据教学计划制卷、出卷,负责要害工种、特种作业人员的储备,填写《考试处罚通知书单》。
第十一条四级安培中心负责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一般工种的教学____和管理工作,制定教学计划____考试、学员成绩登记、学员考勤、档案管理。
第三章安全培训对象、时间和内容第十二条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培训。
(一)矿长、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和副总工程师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____学时;(二)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除按照有关要求,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并持证上岗外,每年还必须接受安全专业技术业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___学时。
(三)矿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____学时。
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煤矿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势在必行。
二、背景1. 煤矿安全形势严峻,事故频发。
2. 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制度目标1. 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率。
3. 建设煤矿安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四、制度内容1. 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煤矿企业应每年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提前公布。
计划包括培训课程、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信息,以便从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2. 培训机构的设立和评估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内部培训。
培训机构的设立应符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并定期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3. 培训方式的多样化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实地演练等。
根据从业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4. 培训内容的具体化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具体到岗位、到操作环节。
通过系统性的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5. 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煤矿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培训结果评估和考核制度。
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估,发现和解决从业人员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培训质量。
六、制度执行煤矿企业应将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纳入公司制度体系,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遵守和执行。
七、制度宣传煤矿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如会议、通报、培训讲座等,向从业人员广泛宣传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并对其进行解读和说明。
八、制度激励煤矿企业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如奖励、晋升、岗位培训等,提高从业人员参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制度改进煤矿企业应定期进行制度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结语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选煤厂职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煤矿厂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事故风险。
-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厂所有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 资源投入- 煤矿厂应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3.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煤矿厂应根据法律法规和职工的实际需求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定期更新。
-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和培训负责人等信息。
4. 培训内容-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涵盖基础安全知识、应急处理技能、作业安全规范、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
- 培训内容应根据职工的岗位和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化。
5. 培训形式- 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演练、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
- 培训形式应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6. 培训负责人- 煤矿厂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经验和知识。
7. 培训评估与记录- 对每次安全教育培训,应进行评估,评估包括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满意度评估。
- 煤矿厂应建立培训记录,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数等信息。
8. 奖惩措施- 煤矿厂应建立奖惩机制,对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职工给予奖励,同时对拒绝参与或未能达到培训要求的职工进行处罚。
9. 安全教育培训监督与验收- 煤矿厂应定期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
- 煤矿厂应及时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培训进行整改和改进。
10. 修订与发布- 本制度的修订应由煤矿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并及时通知职工知晓。
- 修订后的制度应重新发布,并替换原有的版本。
煤矿教学培训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煤矿教学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培训目标
1.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升生产效率;
2.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
3. 培养员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三、培训内容
1. 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
2. 技术培训:包括煤矿生产流程、设备操作等;
3. 业务知识培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煤矿管理制度等;
4. 团队建设培训:包括团队合作意识、沟通技巧等。
四、培训计划
1. 每年制定煤矿员工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等;
2. 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方法
1. 线下培训:组织专业培训机构或内部专家进行课堂培训;
2.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3. 实地实训:安排员工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提升实操能力。
六、培训评估
1. 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
2. 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和培训成绩,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七、培训管理
1. 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 建立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责任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注重员工的培训反馈,及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
八、培训成果
通过培训,员工技能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安全事故率明显降低,企业整体绩效得到提升。
以上为煤矿教学培训管理制度内容,希望各位员工认真执行,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企业发展。
煤矿培训课时管理制度一、总则煤矿是国家重点资源,煤矿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是煤矿生产的关键。
为了加强煤矿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培训水平,维护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培训机构1. 煤矿培训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资质要求,拥有合格的培训师资力量,并有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
2. 煤矿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保障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培训内容1. 煤矿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煤矿安全生产知识、矿山地质知识、生产技能等,并根据煤矿工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
2. 煤矿培训课程设置应当合理,通过正式课程、实操课程、考核等环节,全面提高煤矿工人的技能水平。
四、培训管理1.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课时、培训费用、培训目标等内容,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
2. 煤矿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培训课程,确保煤矿工人的培训需求得到满足。
3. 煤矿应当加强对培训师资的管理,确保培训师资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五、培训评估1. 煤矿应当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效果并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2. 煤矿应当建立考核制度,对参加培训的煤矿工人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煤矿应当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形成经验教训并加以总结。
六、培训证书1. 煤矿应当建立完善的培训证书发放制度,对通过培训的煤矿工人发放培训证书。
2. 煤矿应当建立培训证书管理系统,确保培训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七、培训质量1. 煤矿应当以培训质量为核心,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实效。
2. 煤矿应当认真做好培训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八、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即行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煤矿管理部门审批。
以上为煤矿培训课时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煤矿培训工作,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水平,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稳定进行。
希望各煤矿加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维护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适应我矿安全生产的需要,根据《矿山安全法》和《江苏省职工教育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职工教育培训必须贯彻“强制培训,岗位培训,经常教育,广泛宣传”的原则。
第三条。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由各级党、政正职负责,各单位主管技术员和负责人负责抓好本单位的技术培训工作。
第四条:职工教育、培训的对象:全矿所有在册职工,包括:合同工、农民协议工、外承包队井下作业人员,正副区队长、班组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瓦斯检查员、放炮员、井下电钳工、高低压安装、维修电工,机电维护员,配电工、绞车司机,电车司机,人车司机,小绞车司机,信号工、把钩工、充电工、司炉工、水泵工、化验工、电气焊工、灯房值班工、抽、压风机司机等)。
第五条:按照教字大纲规定的内容,各类人员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标准:1、了解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熟悉国务院颁发的《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
2、掌握防止瓦斯、煤尘、顶板、水、火等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3、熟悉职责范围内的灾害预防计划、措施,并会抢救,会自救。
4、特殊工种及班组长必须熟悉本工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熟悉掌握本单位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原理、构造,会熟悉地使用和操作,会排除故障。
第六条:新入矿的井下工人(包括合同工、农民工)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包括井下参观、现场学习),在有经验的工人带领下实习四个月,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第七条。
特殊作业人员转岗必须经矿领导批准,并经转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
年度培训计划由劳资、政工、安监站、生产、技术等部门共同编制,劳资科负责实施,安全监察站负责监督落实,批准下达的培训计划,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第九条:安全培训中心的职责:1、负责本矿一般工种工人及新工人的安全技术培训。
2、负责本矿一般工种工人的安全资格考核。
3、负责要害工种的管理及建档工作。
第十条。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规培训与经常教育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要求。
第十一条。
培训教师由矿发聘书实行聘用制。
由大中专毕业生或取得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
第十二条:兼职教师按授课时间发给讲课费,初、中、高级职称每小时讲课费为4、5元。
第十三条。
从事煤炭生产的所有人员实行《安全资格证书》制度,干部和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否则干部不能担任领导职务。
工人不能上岗。
职务工种变动时必须重新培训,考试取得新职务,新工种的“证书”后方准上岗。
第十四条: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安监部门给予吊销证书:1、重伤以上(包括重伤)和重大生产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实践证明其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不能胜任工作者。
3、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者。
被吊销“证书”的职工,要停止工作进行补学、补考,补学期间只发生活费,考试合格后返还“证书”,本人拒绝接受再培训时,按国务院颁发的《国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培训,重新培训期间停发工资,再培训考试不及格者,除停发工资外,培训期间每天交培训费20元。
第十六条。
在本矿施工的外承包队的职工应同本矿职工一样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否则同本矿职工一样对待,但参加培训必须按规定每人每天交20元培训费用。
第十七条。
矿对培训工作实行考核,对培训成绩突出安全生产较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
职工教育,安全技术培训经费按规定提取,专款专用。
第十九条。
经矿批准的外出培训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以及自学考试人员的费用和奖励仍按矿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沛城煤矿。
第二篇: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我煤矿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一年以来努力的工作,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加大对煤矿安全工作的监管,一年来工作出现了零事故,零伤亡的骄人工作业绩。
在即将结束的时刻,我们煤矿应该就一年以来的工作做一下总结,为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对工作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我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指示精神,坚持“三个并重”原则,紧紧围绕“两型三化”矿井建设和“四大”主题活动,虚心学习兄弟矿井“四五级联动”安全培训经验,借助培训体系贯标平台,不断完善措施,优化管理,真抓实干,注重效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培训任务,教育教学水平也随之提高。
全年全矿“三项岗位人员”外培完成264期1564人,完成计划的%;安全内培完成28期4147人,完成计划的%;岗前培训完成9人;党员政治培训完成7期405人,完成计划的%;继续教育完成3期106人,完成计划的100%;技能鉴定内部培训完成7期498人,完成计划的622%;管理认证培训完成1期60人,完成计划的150%。
进而达到了全员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00%,学员满意率100%;“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教师持证上岗率100%,专职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100%。
我矿保持了济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和安全培训先进单位荣誉;首次获得鲁西煤监分局安全培训先进单位;“235”培训方式课题获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获山东省企业管理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主要认识和体会改善条件、优化环境是搞好职工教育的关键环节。
矿对培训基地按照“保四争三”的目标要求,不断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薄煤层炮采模拟试训基地,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保证四级安全培训机构建设全面推进、高位达标。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是搞好职工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各项安全培训中,我们既遵循上级培训大纲要求,又突出我矿薄煤层炮采矿井特色,采取“235”方式与“6m”模式的全面结合,使各项安全技术培训适应了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起到了为安全生产、提高效益擂鼓助威、保驾护航的目的。
领导重视、认识提高是搞好职工教育的力量源泉。
今年,根据人员调整的实际,矿充实了职工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职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使职教工作成为矿井总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力量源泉。
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是搞好职工教育的组织保证。
为保证职教工作的正常开展,重新聘任了20余名区队、科室业务技术骨干为安全技术培训兼职教师,使职教教师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学历达标,更加适应四、五级联动教学的需要。
整章建制、严格考核是搞好职工教育的重要措施。
矿重新修订了《北宿煤矿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管理规定》,不断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各项安全培训“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同时,按照制度规定的条款,以严治学,教考分离,实行动态的准军事化管理,学员的自治能力、执行能力、服从能力明显提高。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今年以来,我矿按照“实际实用、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我矿狠抓了职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使之逐步达到“模拟教学现场化、课堂教学电教化、考试考核立体化”的现代化办学要求。
一是狠抓了职校现代化办学设备的购置,在原有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万元新增计算机14台,教职员工达到了“一人一室一机”;投资万元扩建了计算机教室,为全面实现“机考”奠定了可靠基础,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二是投资万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1口,实行集中控制,专职教师所有课程实现课件教学;投资万元更换了学生桌椅60套,投资1万元更换了教师办公桌椅8套,投资10万元粉刷装修了全部校舍,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三是投资近200万元建设的薄煤层炮采实训基地和安全展室已初具规模。
四是投资万元购置了铁质书架22架,投资1万元购置铁质档案橱10组,图书阅览室、档案资料室明显改观。
今年以来,校舍建设投资规模为建矿32年来的首次,为正规办学创造了齐全、规范、舒适、优雅的条件。
2.培训体系规范运作今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贯标要求,一是修改完善了本矿培训管理体系检查标准,认真组织了基层区队贯标运行情况内审,促进了基层区队业余规范化运作。
二是教培中心利用自己设计的“每周一课”、“每日一题”备课记录、职工安全技术学习记录两个“一本通”,规范区队班组培训行为;利用办班资料“一清单”规范档案管理,使培训办班资料一目了然,防止了缺项漏查现象。
三是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教培中心教师分工负责,每月下井或下现场2次,包保、督促、指导基层区队业余办学,认真开展论文评比、优质教案评选、学员评教、教师互评活动,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我矿组织教学课件评比2次,论文评比2次,对成绩优秀者分别给予了500、400、300、200元的奖励,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大大提高。
四是在执行程序上,所有培训都按照“需求确认——设计策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程序,规范运作。
如。
今年初,通过岗位能力差距确认,发现部分电钳维修工、泵站司机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掌握不熟练,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就安排他们在机厂车间进行实物现场教学,解疑答难,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一个学习”先行一步“一个学习”即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学习。
根据上级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党委中心组政治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起到表率作用;支部书记例会每月1次,起到引导作用;矿党校举办庆祝建党87周年党史党建知识有奖学习竞赛活动,673名党员参赛,起到普及作用;第三、四季度,我矿先行一步举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轮训班5期285人参加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我们以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外延为主题,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美德文化教育、合格员工教育贯穿其中,并将本矿安全生产、经济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做到了把目标讲明、任务讲清、问题讲透、措施讲通。
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巩固,为矿井改革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了新的突破。
4.“两项培训”超额完成“两项培训”即“三项岗位人员”外培和全员安全换证培训。
,是我矿安全培训的“大年”。
首先,落实了职工节后上岗安全培训,全矿2538人通过了岗前考试。
其次,狠抓新工人安全知识强化培训,组织新工人安全脱产复训班4期,培训学员226人,为他们独立顶岗创造了条件。
其三,为缓解工学矛盾,坚持有组织、有计划、长流水、不断线的培训方法,先后举办一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36人,生产班组长换证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321人,举办一般工种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435人,共办理各种安全资格证件99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