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的认识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31
三年级《倍的认识》优秀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倍数概念引入与理解•乘法口诀与倍数关系梳理•倍数应用举例与拓展延伸目录•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课程介绍与目标教材分析与内容概述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学习“倍”的概念,通过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正确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源其他资源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
学生自备计数器或算盘等计算工具。
0302 01教具准备及多媒体资源课件、小黑板、实物模型等。
02倍数概念引入与理解比较两个数量,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实例1通过年龄比较,如“爷爷60岁,小明6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实例2价格比较,如“一支铅笔1元,一个笔记本5元,笔记本的价格是铅笔的几倍?”实例3从生活实例出发,感受倍数关系使用线段图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直观展示倍数差距。
利用面积模型,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来感受倍数关系。
引入数轴概念,将倍数关系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通过图形表示,建立倍数模型倍数的传递性倍数的可加性倍数的可减性倍数的乘除性质探究倍数性质,加深理解01020304如果A 是B 的n 倍,B 是C 的m 倍,那么A 是C 的n ×m 倍。
如果A 是B 的n 倍,C 是B 的m 倍,那么A+C 是B 的n+m 倍。
如果A 是B 的n 倍,C 是B 的m 倍,且n>m ,那么A-C 是B 的n-m倍。
最新《倍的认识》公开课课件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最新版教材《倍的认识》,主要涵盖第35章的相关知识点。
内容包括:倍数的定义及性质,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倍数与因数的关系,以及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数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倍数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难点: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倍数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倍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倍数的定义,通过举例说明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倍数概念的理解。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拓展问题,思考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倍数的定义及性质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10的倍数,并说明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答案:10的倍数有:10、20、30、40、50、60、70、80、90、100……。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将这个数分别乘以自然数1、2、3、4、5……,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2. 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原价120元的商品现价84元,请问现价是原价的多少折?答案:现价是原价的0.7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