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故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小班教案《萝卜的故事》(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的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萝卜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种类及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种类及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萝卜的特征,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
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认识萝卜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幼儿对蔬菜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萝卜实物、图片、PPT、故事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来一颗真实的萝卜,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长什么样子?”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萝卜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种类及营养价值。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萝卜,让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如:“这个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它叫什么名字?”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萝卜,并剪下来贴在黑板上。
5. 小组讨论(5分钟)7. 活动结束(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萝卜歌》,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萝卜的故事》2. 内容:萝卜的生长过程萝卜的种类及特点萝卜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萝卜,并和家人分享萝卜的好处。
2. 答案示例:画出自己喜欢的萝卜,可以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等。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描述萝卜的特点和好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观察、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种类及营养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蔬菜园,实地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萝卜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萝卜实物、图片、故事课件。
2.环境准备:清洁、舒适的故事角。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萝卜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颜色、形状,引发幼儿对萝卜的关注。
2.故事导入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言讲述故事《萝卜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故事。
3.故事内容讲解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针对故事中的角色、场景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细节。
4.故事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5.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合作。
6.语言表达教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复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记忆能力。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故事表演、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关注幼儿在情感教育方面的表现,评价幼儿学会分享、合作的程度。
3.反思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故事书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故事角,提供丰富的故事书籍,让幼儿随时可以阅读。
3.活动拓展:组织幼儿进行萝卜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萝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例如:“有一天,小兔子在白菜地里发现了一个特别大的萝卜,它兴奋地跳了起来,‘哇,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萝卜!’”2.教学难点: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下:“小朋友们,你们猜猜小兔子看到大萝卜会怎么想呢?它会有什么感受呢?”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与幼儿对话,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萝卜吗?谁知道萝卜长什么样?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关于萝卜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2.故事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小兔子在白菜地里发现了什么?它为什么那么高兴?”3.故事内容讲解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遇到了困难,它拔不动大萝卜,你们想想,它会怎么办呢?”“小兔子请来了小猴子帮忙,可是还是拔不动,这时候,小猴子想到了什么办法?”4.故事表演教师分配角色,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现在,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故事里的角色也来到了我们班。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萝卜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认识萝卜,了解萝卜的特点。
2.能听懂、理解故事并重点记住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3.能简单描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4.能模仿老师说故事的语言节奏和语调,感受语言的魅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们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提高幼儿们的听说能力,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幼儿们的思维;3.培养幼儿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幼儿园集体意识。
3.态度目标1.培养幼儿们对生活的关注和兴趣;2.提高幼儿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认识,增强幼儿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幼儿们学会正确地识别萝卜,加深幼儿们对萝卜的认知;2.让幼儿们通过故事的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幼儿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们理解文本,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中的情节;2.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幼儿园的广播,引导幼儿们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复习认识蔬菜的内容。
2.引入本节课主题,以萝卜为切入点,安排下面的学习内容。
2.讲解环节(10分钟)1.老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萝卜,让孩子知道它是一种蔬菜。
2.借助图例和实物模型,让幼儿们看到、触摸、尝试,加深对萝卜的认识和了解。
3.介绍故事《萝卜的故事》的梗概,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
3.阅读环节(15分钟)1.老师朗读故事《萝卜的故事》,让孩子们一起做好听的准备。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老师可分段讲解,重点强调一些关键性的词汇和句子,依据幼儿们的接受情况和学习态度适当调整语速和语调。
3.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的情节,尝试自然地表达对故事中发生事情的看法和感受。
4.思考环节(10分钟)1.老师发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萝卜遇到什么问题了?2.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分享这些想法。
3.鼓励幼儿们多用语言表达、互动交流,培养幼儿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小班语言教案萝卜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萝卜的故事》这一绘本教材,主要讲述了一只狡猾的兔子想要偷走萝卜,却被聪明的萝卜主人发现并巧妙地捉弄了一番。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简单易懂,适合小班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通过故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狡猾”、“聪明”、“捉弄”等词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相关词语。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幽默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萝卜图片等。
学具:学生作业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萝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萝卜的特点,如“狡猾”、“聪明”等。
2. 故事讲解: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讲述《萝卜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幽默情节。
3.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故事中的兔子为什么要偷萝卜?”“萝卜主人是如何捉弄兔子的?”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5.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并写上关键词语。
六、板书设计萝卜的故事狡猾的兔子→ 聪明的主人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萝卜的故事》的主要情节。
答案:故事讲述了一只狡猾的兔子想要偷走萝卜,却被聪明的萝卜主人发现并巧妙地捉弄了一番。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幽默情节。
答案:故事中的幽默情节有:兔子偷萝卜时被主人发现,却假装是在帮主人找萝卜;主人将兔子骗进萝卜窖,兔子被困在里面无法逃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萝卜的故事》,让学生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了一定的想象力。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萝卜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小班语言教案萝卜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蔬菜王国”中的第二章“萝卜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萝卜的种类、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学习萝卜相关的儿歌和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萝卜的种类、生长过程及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萝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萝卜的种类,学习萝卜相关的儿歌和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萝卜实物、图片、PPT、视频。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萝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触摸,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萝卜的种类和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利用PPT、视频等形式,讲解萝卜的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3. 学习萝卜相关的儿歌和故事(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萝卜儿歌,如《萝卜歌》;讲述萝卜故事,如《小白兔拔萝卜》。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小兔子去菜市场买萝卜,它买了哪些萝卜?”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
6. 小组讨论与合作(10分钟)7.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萝卜的种类2. 萝卜的生长过程3. 萝卜的营养价值4. 萝卜儿歌:《萝卜歌》5. 萝卜故事:《小白兔拔萝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去菜市场购买不同种类的萝卜,并尝试制作一道美味的萝卜菜肴。
2. 答案:学生需完成作业后,拍照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萝卜的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了解更多的萝卜菜肴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班《萝卜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知道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1.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1.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萝卜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2.2 萝卜的种类:胡萝卜、白萝卜、绿萝卜等。
2.3 萝卜的食用方法:炖汤、炒菜、凉拌等。
2.4 故事《萝卜的故事》:小兔子种萝卜,萝卜的成长过程,收获萝卜。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图片、图书、实物萝卜、种植萝卜的材料。
3.2 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位,清晰的投影仪。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实物萝卜,引导他们说出萝卜的特点。
4.2 讲述故事《萝卜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萝卜的成长过程。
4.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萝卜的种植过程和食用方法。
4.4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种植萝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
5.2 听取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3 综合评价幼儿对萝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对故事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种植的萝卜,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6.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萝卜故事的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3 制作萝卜食谱:带领幼儿制作简单的萝卜食谱,如萝卜炖汤、萝卜丝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饮食文化。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家长种植萝卜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7.2 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萝卜食谱,品尝并分享给家人。
7.3 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讲述萝卜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八章:教学反馈8.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8.2 教师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知道萝卜是植物的根部。
2. 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萝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珍惜食物的品德。
二、教学内容1. 萝卜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2. 萝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3. 儿歌《小萝卜》。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萝卜、种子、幼苗、花朵。
2. 画纸、彩笔、蜡笔等绘画材料。
3. 录音机、音响设备。
4. 儿歌《小萝卜》音频文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萝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外形、颜色,激发幼儿对萝卜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萝卜是从种子发芽、长出叶子、开花、结果的。
3. 观察:分发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萝卜的变化。
4. 创作:让幼儿用彩笔、蜡笔等绘画材料,画出自己认识的萝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萝卜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萝卜故事的兴趣。
3. 结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幼儿对萝卜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实地参观农田,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丰收的喜悦。
2. 邀请农民叔叔阿姨来园讲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增加幼儿对农民的敬意。
3. 开展“萝卜美食节”,让幼儿品尝各种萝卜做的美食,培养幼儿的美食鉴赏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颗萝卜,观察并记录萝卜的生长过程。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一起制作关于萝卜的手工艺品,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馈1. 定期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种植情况,鼓励幼儿积极观察和记录。
2. 收集幼儿制作的手工艺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2. 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和亲子活动的参与程度,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小班教案《萝卜的故事》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萝卜生长的自然条件,知道各种污染会造成萝卜的畸形生长。
2、萌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并喜欢大自然。
活动准备:1、农药测试卡2、幼儿用书3、故事录像(幼儿拍摄)4、小实验用品活动过程:1、测试对对碰以小实验引出活动,出示农药测试卡对萝卜进行测试,引出《萝卜的故事》2、故事快乐多(1)看录像听故事:《萝卜的故事》(2)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萝卜遭了哪些事情?《萝卜的故事》在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里,有许多萝卜兄弟。
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
”扑通”一声。
”哎哟,是谁呀?”萝卜兄弟高声叫道。
原来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扔下来几节废旧电池。
可把萝卜兄弟给呛死了,眉头都皱紧了。
”怎么回事呀?我怎么不能呼吸呀?是什么东西绕在我的身上呀?”原来不知道谁乱扔的塑料袋。
”真可恶!”甚至有一位萝卜兄弟都给缠得眼泪掉下来了。
看!怎么这样难闻呀!又来洒农药了。
虽然杀死了我们身上的虫子,也使我们中了毒。
小白兔一大早去采了许多萝卜回来,咬了一大口,觉得那些萝卜似乎变了味,而且很难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萝卜兄弟掉下了眼泪。
委屈地说:”这些能怪我们吗?”(3)提问:为什么萝卜会变得这么难吃?萝卜兄弟遭遇了哪些事情?(4)观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萝卜遭遇的原因。
讨论:你们认为萝卜兄弟应该怎么办?(5)迁移思考:我们今后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6)情景表演:萝卜的故事请几位小朋友扮演萝卜,请三位分别扮演废旧塑料袋、废旧电池及农药。
分别表演三种情景,通过扮演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3、实验abc纯净的萝卜与受污染的萝卜在幼儿园种植园中,分别划出两块园地。
一块种上萝卜,天天浇水施肥;一块种上萝卜后,每天扔上塑料袋、废旧电池及农药。
4、亲子乐融融活动延伸: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对萝卜生长进行记录。
用一表格,记录萝卜生长状况。
5、环保小卫士:快速联想:生活中你看哪些食物、蔬菜、水果会遭遇像萝卜兄弟这样的遭遇,你发现后会怎么样?活动结束:告诉周围所有的人都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萝卜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种类的萝卜。
2.通过故事引导,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萝卜的故事》2.图片:各种萝卜的图片3.玩具:小兔子、小熊、小松鼠等动物玩具4.萝卜种子、土壤、花盆等种植材料三、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老师出示各种萝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萝卜的名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认识的萝卜,以及萝卜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2.讲述故事老师播放课件,讲述《萝卜的故事》。
故事内容:小兔子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大萝卜,但它太大,小兔子搬不动。
于是,小兔子请来了小熊、小松鼠等朋友帮忙,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萝卜搬回了家。
他们把萝卜分成小块,一起品尝,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3.故事讨论老师提问: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他们为什么能成功搬动大萝卜?引导幼儿讨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
4.情景体验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个小兔子、小熊、小松鼠等动物玩具,以及一些萝卜种子、土壤、花盆等种植材料。
引导幼儿合作完成种植任务,体验合作的过程。
5.观察与记录老师带领幼儿观察种植的萝卜,记录萝卜的生长过程。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感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今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7.活动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种植萝卜,共同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萝卜主题角,展示幼儿种植的萝卜和观察记录。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故事引导,让幼儿了解了萝卜的生长过程,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种植萝卜,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在活动延伸部分,家园共育和环境创设的设置,有助于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提高教育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故事理解与情感体验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合作的含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萝卜的故事》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的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萝卜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实物萝卜、食物卡片等。
2. 环境:干净、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实物萝卜,引导幼儿说出萝卜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萝卜的故事》,边讲边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萝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萝卜的重要性。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寓意,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食物。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萝卜,并记录生长过程。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
2. 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讨论等环节的表达能力。
3. 观察与想象:评价幼儿在观察萝卜、讨论萝卜生长过程等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萝卜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萝卜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讨论萝卜的营养价值及其烹饪方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萝卜的故事教案
渠县李渡乡第三中心小学:杨云述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
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
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
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
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
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
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
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
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
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5、总结。
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