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讲学稿(无答案)(新版)新
- 格式:doc
- 大小:197.56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实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比较观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爱护公物、团结协作的情感,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培养合作探究及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
2.比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突破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特点,突破难点。
2.通过讨论、填表比较,突破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这一重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过程视频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教材内容,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血液的内容,生活中学生有创伤的生活经验,对血流的管道-血管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不能准确描述。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有分组实验,在课前进行分组,每组成员中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结合,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对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区分三种血管,清楚地认识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以及不同血管内血流不同,明确不同血管损伤出血特点不同。
利用表格比较让学生区分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联系生活中学生输液的经历,理解静脉和动脉的功能。
《血流的管道——血管》课题名称《血流的管道——血管》科目生物年级初二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2.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频,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液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从结构和功能上掌握和区分三种血管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2.难点: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活动11.师生互动,激趣导入1)视频引入(大屏幕):出现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的画面。
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并思考问题: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得出结论: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出示验血、输液、献血等照片,让学生说出取血的部位。
学生思考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的原因。
得出结论:取血或输液部位的血管是不同的。
3)引出课题: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血管分为哪几种?引出本节课题“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活动2 2.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 教师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①学生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第73、74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学生通过观察,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
3)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①设置疑问:你观察到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吗?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②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判断血管。
教学活动3 3.自学课本P74-75,尝试总结:1)布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三种血管图,并比较三图的不同之处,填写比较三种血管的表格。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仿照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进行生活中的小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特点与功能。
2.教学难点仿照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进行生活中的小设计。
三、教学策略通过“肺活量大比拼”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关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先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然后小组讨论完善表格中的内容,并且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介绍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最后,教师展示挂图,用贴卡片的方式检验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效果。
根据生活中抽血后输液时扎橡皮管的现象,引出两个讨论题,讲解静脉瓣的作用以及毛细血管的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根据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让同学们利用类比的思想去设计净化污水或净化空气的装置。
四、教学过程1、导入:肺活量大比拼分别让两个同学表演吹气球。
结果一个同学的气球吹得大,一个同学的气球吹不大。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分析原因。
老师提示:其实这与我们人体血管中的某个结构有关系。
引入课题,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自己从中找到答案?埋下伏笔,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57—59页的内容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表格。
活动二:小组讨论,完善表格中的内容。
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活动三:学习成果检测,分别请三位同学粘贴表格中的内容。
其他同学检查是否存在错误。
活动四:根据表格中的图示,总结出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从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
毛细血管的图示表示红细胞单行通过。
活动五:根据三种血管的关系图以及挂图中的血流方向示意图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反向是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
3、合作探究观察自己的手臂,你会发现上面有一条条的“青筋”,平常输液或者抽血的时候扎的就是这种血管。
血流的管道——血管授课典案一部分重要概念的梳理主要为:还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医生在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为指导握拳,提出问题: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物质交换?(续表)知识应用本节课的从观察小鱼尾鳍的实验开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与我们紧密相关的摸动脉、看静脉学习相关知识,画三种血管的简图,来比较三种血管的区别,更直观、更易理解、更容易掌握内容。
探究点血管[情景展示][问题探究] 上图是人体三种血管,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判断?[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提升] 1.三种血管对比(续表)分布广泛,遍布全身器三种血管各具有一定的特征,判定血管时,可先确定是否为毛细血管(具有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等特点),如果不是毛细血管,再利用是否有静脉瓣、血流方向等特征判定是动脉还是静脉。
动脉内无瓣膜,血液离开心脏(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静脉中有的有瓣膜(四肢静脉),血液流回心脏(由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
3.三种血管的特殊功能在三种血管中,有瓣膜的是静脉,具有物质交换功能的是毛细血管。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2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讲学稿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阅读课本,初步认识三种血管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内容随堂笔记齐读课本P56---P59页,并完成下列练习。
(用时20分钟)比较三种血管比较内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管壁结构特点管内血液流动的速度在身体内的的位置一般分面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有少数分布较浅(颈部、腕部)有些分布较深,有些分布较浅(手脚上的“青筋”即静脉)数量极大,分布广泛,遍布全身各处的组织中定义(主要功能)1、动脉和静脉是按血流方向来分类的,与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无关。
①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点评)学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血管的类型以及特点。
2、进一步了解动脉、静脉结构与功能特点。
研讨内容随堂笔记组内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抽签展示。
(用时35分钟)【小组研讨内容】1、课本P56的实验,完成讨论的问题。
2、当你摸腕部或颈部时你会感受到动脉的搏动-----这种血管的跳动叫脉搏,你身上的所有血管都能感受到这种跳动吗?同学上体育课时,随着运动剧烈程度的增加,脉搏会有什么变化?3、在输血或输液时,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吗?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2、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由于管腔内径只有8-10微米,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管壁非常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
模块三:练习训练随堂笔记学习目标与要求:知识归纳(用时5分钟)2、右图为图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血管名称:①②③(2)血液在标号处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②所示血管内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管壁只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与进行物质交换。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学习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模块一:自主学习
模块二:交流研讨
学习内容
摘记
1、动物体内有三种不同的血管: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2、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血管名称
结构
功能管壁特点管内血流情况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交流研讨摘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结论(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把你的疑
惑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
内容二:根据“用显微镜观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前,需用__________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
据此判断:②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 ,③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 。
(3)血液在标号_______ 所示血管中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_______所示的血管中呈单行
通过,以保证_______________的顺利进行。
模块三:巩固内化
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认真阅读第56页至59页重点内容并背诵下来。
任务二:尝试完成下面的习题。
下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模式图。
A B C
(1)图中A血管是把血液从_______ 输送到_____________去的血管。
图中B血管是把血液从_____________输送到________ 的血管。
(2)人手臂上看到的一条条“青筋”属于图中的[ ]血管,人体表层摸到一些在搏动的血
管,这属于图中的[ ]血管。
(3)图中[ ]血管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
该血管的特点是:在人
体内数量_______,分布_______,管壁_________,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模块四:当堂训练
1、在病人的上臂部抽血化验或输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
2、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得最慢,这有利于()
A.动脉,气体交换
B.静脉,物质交换
C.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D.毛细血管,物质交换
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B.静脉→毛细血管→静脉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4、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5、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在视野中看到血细胞通过血管的方式如下图(箭头表示血液流
动情况),其中能判断属于静脉的是()
6、在我们体表皮肤上隆起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7、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得最慢,这有利于()
A.动脉,气体交换
B.静脉,物质交换
C.毛细血管,气体交换
D.毛细血管,物质交。